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八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課件多篇

八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課件多篇

八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課件多篇

八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課件 篇一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第2 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目前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佔重要地 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2、能力目標:瞭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遊資源或旅遊景點的分佈。

3、教育目標:通過對旅遊資源的學習,可以擴展學生嚴結合增加旅遊地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瞭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繁榮的地區,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區的主要旅遊資源或旅遊景點的分佈

教學難點:

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工業中心多;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 種植業和畜牧業結合較好。

教學方法:

綜合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創設情境法、自 學指導法

教學用具:

掛圖、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上節課內容。

請同學説説歐洲的。地理位置和輪廓、地形。(學生回憶,並回答問題。)

二、導入新課:

歐洲西部的各個國家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徵簡單易記,但是歐洲西部在世界上最突出的地位還在於歐洲西部的經濟和旅遊業。

學生活動:幻燈演示歐洲的特產和風景讓學生説説。

三、教授新課:

板書:一、雄厚的經濟實力

(對照書54頁圖簡 單介紹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1、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仍 居各大洲首位。

(指導學生讀統計圖。)

2、歐洲西部各國工業部門齊全。

3、農業不佔重要地位,但生產水平高,種植業和畜牧 業結合較好。

(簡單介紹,結合幻燈讓學生了解)

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有發達的農牧業

利用書55頁閲讀材料瞭解歐洲部分國家的特色產業

瑞士——鐘錶

瑞典—— 造船、汽車、機 器製造業

丹麥——畜產品“歐洲的牧場 和食品庫”

挪威——水產品

荷蘭——鮮花(尤其是鬱金香)

板書 二、繁榮的旅遊業

1、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繁榮的地區簡單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遊資源或旅遊景點(通過幻燈讓學生欣賞)

挪威——陡峻幽深的峽灣,午夜的太 陽

瑞士——“世界公園”的稱號、冰雪皚皚的山峯、世界表都伯爾尼

西班牙——陽光燦爛的海灘、精彩的鬥牛表演

法國——田園風光、“藝術之都”巴黎、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巴黎聖母院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千年古都”羅馬、龐貝古城、狂歡節

奧地利——“音樂之都”維也納

德國——慕尼黑的啤酒節

小結:

總 結本節課所學知識

作業:

目標檢測相關內容。

教學後記:

本節課的內容比較簡單,可以通過大量的材料指導學生自學。在 今後的講述中,可以讓學 生自己講課,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八年級上冊地理複習課件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東南半島與馬來羣島的地形特徵、河流特徵、氣候特徵。

2.通過閲讀地圖,能夠從圖中獲取相應地理信息,提升識圖、析圖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

3.形成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繫的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山河分佈特點和氣候特點。

難點:山河分佈及氣候特點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歌曲導入法。給學生播放李谷一先生的《贈緬甸友人》,引導學生注意聽其中的歌詞: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提問學生:這裏的江水是指的哪一條江?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導入到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地理位置與國家

【教師活動】出示世界地圖和東南亞地形圖,引導學生觀察,點撥識圖技巧。

【提問】你們能從圖中找出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嗎?並試着説一説他們的地理位置特點?

【學生回答】連兩大洲,通兩大洋,類似於一個十字路口。

【教師總結】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大致位於23.5°N與10°S之間。

【教師活動】出示世界行政區劃圖,引導學生找出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國家有哪些?哪些與我國接壤?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東南亞包含的。國家主要由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等11個國家,其中與我國接壤的有老撾、緬甸、越南。

2.自然地理特徵

【教師活動】出示中南半島的地形圖,引導學生結合教材觀察。

【提問】中南半島的地形、地勢有什麼特點?與之相關的河流呢?

【學生回答】山河相間,地勢北高南低。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教師總結】中南半島的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北部的地勢高峻,與中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佈的地表形態。河流上游湍急,流速快,水力資源豐富,下游水流平緩。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回顧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出示中南半島的年氣温和降水分佈圖。

【提問】中南半島的氣候有什麼特點呢?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中南半島大部分為熱帶季風氣候,有旱雨兩季。每年的6—10月盛行西南風,為雨季;每年的11—次年5月盛行東北風,為旱季。

【教師活動】展示馬來羣島的分層設色地形圖,馬來羣島的年氣温和降水分佈圖。

【提問】馬來羣島的地形特徵、河流特徵、氣候特徵分別是什麼?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馬來羣島島嶼眾多,其中大多數島嶼地勢崎嶇,山嶺很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赤道橫穿馬來羣島中部,羣島大部分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温多雨。

【拓展延伸】

【提問】中南半島與馬來羣島如此這般的自然地理特徵對人類活動有什麼影響呢?

【學生回答】人口大多分佈在平原地區。

【教師總結】人口集中分佈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帶,而山區和島嶼則人口稀少。水熱條件好,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請學生分享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對比中南半島和馬來羣島的地理特徵,並完成下表:

四、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八年級的地理課件 篇三

教學目標:

1、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峯、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教學重點:

1、等高線地形圖的地形判讀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峯、山脊、山谷等。

教學難點:

等高線地形圖的地形判讀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圖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章第四節地圖第一課

導入:地球表面有陸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別很大,這些不同的地形對我們生產、生活有着不同的影響。那麼,如何將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徵比較準確、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圖上反映出來呢?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我們要通過地形圖來反映這些內容。

板書:一、地形圖的判讀

過渡:珠穆朗瑪峯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們看它只不過4000多米高,這是為什麼?

(因為觀測的基準面不同,測得的高度就不同)

學生讀圖:讀課本P126圖B“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

導讀:看圖,以海平面為基準面,B點的高度為500米,A點的高度1500米,以B點為基準面則A點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為A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為A點與B點之間的相對高度。

板書:海拔(絕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講解:在地圖上,必須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單位用米。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板書: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講解:地面經過地形測量,測出各個地點的海拔,把它們注在圖上,然後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線,這就是等高線。

補充:我們如果用一個水平面去橫截地形,這個水平面與地面的交線就是一條等高線。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層次等高線,再將它們轉繪到平面圖上(實質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圖上)。

補充:強調一下,必須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起來,用平滑的曲線來連接。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值,這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況。

看圖:地圖冊“坡度陡緩與等高線疏密的關係”。

提問:坡度陡的地方與坡度緩的地方,等高線的狀況有什麼不同?

板書: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過渡:同理,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從等深線上所標註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淺。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等高線和等深線,那麼由於地表的形態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線表現也不一樣。

板圖:《不同的地形等高線表示圖》,邊板圖,邊講解。

板書:

不同地形的等高線表示: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凹入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分

陡崖: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做練習鞏固:

寫出地形名稱:

⑴⑵

⑶⑷

⑸⑹

讀圖:讀課本第29頁“分層設色地形圖”,提問:比較一下這幅地圖與我們所講的等高線地形圖有什麼不同?

講解:這幅地圖有等高線,但沒有海拔高度的註記,它是用不同顏色來反映地勢高低的,這種地圖叫做分層設色地形圖。

講解:分層設色地形圖立體感強,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看圖:課本第29頁“分層設色地形圖”,陸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麼顏色?表示什麼地形?

200m以下用綠色,表示平原

200~500用淺綠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淺黃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黃色,表示高原

3000~5000用棕黃色,表示山地

講解: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着上不同的顏色。一般規律是: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新|課|標第|一|網

過渡:在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要了解地形高低起伏,需要閲讀地圖。還有一種更直觀的圖可以使人一目瞭然地看出地勢的高低起伏,這就是地形剖面圖。出示地形剖面模型,讓學生觀察地形剖面圖的特點。

講解: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提問:我們用小刀在地形模型上,沿着不同的線切割,得到的剖面是否一樣?(不一樣。)

講解: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狀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沿着某個方向畫一直線,如P30圖I中的直線AB。然後將該直線與等高線的交點——投射到間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線上,得到不同的交點,把這些交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地形剖面圖。請同學們看下圖(課本插圖P30圖I地形剖面圖的繪製方法)

課堂小結:

由各小組同學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選一名代表總結本節學習內容。

佈置作業:

課內作業:畫出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圖

課外作業:自己利用橡皮泥或者泥巴,製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模型。

板書設計:

一、地形圖的判讀

1、地面高度的確定:

海拔(絕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等高線與等高線地形圖

⑴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⑵不同地形的等高線表示: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凹入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分

陡崖: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3、分層設色地形圖

4、地形剖面圖

八年級的地理課件 篇四

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熟練掌握在不類型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這節課我要講的內容是:“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首先,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活動2【講授】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一)複習:在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二)授課:

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如何辨別方向(通過電子白板演示)説明:在一般情況下指向標箭頭所指方向為“北方”。

情況1:當地圖上的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時,我們可以按照一般地圖辨別方向的方法來辨別方向。即“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情況2當地圖上的指向標箭頭沒有指向正上方時,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辨別方向(出示實例,邊分析邊講解)

2、例題一(電子白板演示某學校平面圖)並向學生説明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確定方向: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心畫與指向標相對應的十字座標,按指向標方位標註東西南北。

(3)指出各點與中心點的方向關係

例題二、通過電子白板演示充分説明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平移指向標法和旋轉地圖法

例題三、通過給陌生人指路的事例來加強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

1、如果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按一般地圖來辨別方向

2、平移指向標

3、旋轉地圖法(即把指向標地圖轉化成一般地圖)

八年級的地理課件 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我國優越的海洋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以及非生物資源,認識到開發海洋資源的巨大潛力和美好前景,並進一步認識到開發海洋資源的重要意義。

2、使學生充分認識發展海洋水產業的有利條件,瞭解我國主要漁場的分佈,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3、使學生了解我國海鹽和海底石油的開發利用和分佈狀況。

4、通過介紹我國豐富的海洋資源,並且強調對海洋資源的保護,培養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建議

關於“海洋資源”的教材分析

本節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通過聯繫舊知識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海洋資源十分豐富的自然基礎,即我國有四個近海,並且南北跨了三個温度帶(温帶、亞熱帶和熱帶),然後介紹了我國海洋資源的主要種類,最後還提醒學生我國海洋資源還遠沒有開發出來,使學生意識到海洋資源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第二部分介紹了我國的海洋捕撈和水產養殖。教材在選學材料中介紹了我國之所以在近海發展漁場的原因,應當説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緊接着教材又介紹了我國近年來發展的海水養殖業。如果説,海洋捕撈是人類純粹地利用自然條件的話,那麼海水養殖是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間接利用,因為這其中加入了人類在技術、設備、人力和時間等的投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方式,教材專門給了幾幅圖片,掃清了理解的障礙。

第三部分海洋非生物資源的開發,其中着重介紹的是海鹽生產及鹽場的分佈。教材介紹了海鹽生產的過去和現在,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利用海洋資源的歷史非常久遠,隨着科技的進步,海鹽開發的種類也日益增多。

第四部分提醒學生要注意借鑑人類開發陸地資源的教訓,在開發利用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海洋,培養學生正確的海洋觀、環境觀。其中的“想一想”活動為學生設置了兩個不同的情景,讓學生推測將來的結果。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關於“海洋資源”的教法建議

1、在講漁場的時候,要結合七年級學過的世界幾大漁場形成的條件,要求學生在地圖上找出舟山漁場的位置。然後結合魚汛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舟山漁場成為全國最大漁場的原因。

2、在講最後一個框題時,要注意結合過度捕撈海洋生物和海洋污染的事例,強調開發海洋資源與保護海洋資源環境要相統一。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反映海洋污染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引導學生分析海洋污染的污染源,加深學生認識對海洋資源保護的必要性。還可以通過討論,讓學生總結保護海洋資源的措施。

[導入]前面我們學習了我國陸地上的各種資源,我們知道,我國的國土遼闊,海陸兼備,今天再來看看我國海洋裏的資源有哪些。

[活動]讀教材中“豐富的海洋資源”自然段,課文中的這幾句話説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説明海洋裏有豐富的水產資源、石油資源、海洋資源和海洋能源。

[補充]人類賴以生存的陸地空間已不堪重負,地球生物資源的80%分佈在海洋裏,海洋給人類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陸地的1000倍,海洋在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情況下,每年可以向人類提供30億噸的水產品。所以説,海洋資源的開發前景非常廣闊。

[承轉]同學們平時吃什麼海產品?你們知道它們產自哪裏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國主要的漁場

[活動]讀我國近海主要漁場和海流分佈示意圖,找一找我國主要的漁場。並且結合選學內容分析一下我國發展海洋水產的有利條件。(寬淺的大陸架、陸地江河匯入帶來餌料、暖流和寒流交匯)

[補充]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

[轉承過渡]除了捕撈外,我國還利用沿海的灘塗發展大規模的養殖業。

[學生讀圖]解釋海產養殖的方法。

[轉折]除了海洋的生物資源之外,還有什麼資源?

八年級的地理課件 篇六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並能正確運用;能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能用事例説明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聯繫實際區別天氣與氣候。通過對天氣與氣候的特點分析學生學會用分析對比的方法學習地理知識,解答地理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養成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的良好習慣;增強自身應對變化多端的天氣的防護意識,進而增強對大氣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1、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並能正確運用。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教學難點:

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

教學方法:

問題導向法、讀圖分析法、總結歸納法、啟發引導法。

學法:

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對比法、綜合分析法。

課時:

1課時

教具使用:

大洲輪廓圖卡片、地球儀、地理圖冊

教學過程:

導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請首先請兩位同學表演場景對話,讓學生們注意觀看。

場景對話如下。

小明:天可真熱啊,烈日炎炎,驕陽似火,我都快中暑了。我真想去北方避暑。唉,對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龍江的齊齊哈爾,那裏肯定很涼快,不如我去他那裏避一避暑。對,我得趕快給他打電話。喂,你好!是小亮嗎?我是小明。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見了,你還好嗎?

小明:好什麼呀!天太熱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這一個星期持續高温,每天氣温都在35℃以上,這不,我給你打電話,想去你那裏避暑。

小亮:你可千萬別來,我這裏一連下了三天大雨,電閃雷鳴,樹被風吹斷了,鐵路讓洪水沖垮了。

小明:那可怎麼辦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給我打電話吧。

小亮:打電話多費錢啊!我們去看天氣預報吧。

小明:對啊,天氣預報,天氣預報,天氣早知道。我們現在就去查看天氣預報。

師:謝謝兩位同學的表演,是啊,天氣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天氣的知識。

新授:

一、天氣及其影響——談天論氣話天氣

(一)天氣與氣候

師:多媒體出示一組不同天氣的圖片,請學生用語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內容。

師:剛才幾位同學都描述了圖片中的天氣狀況,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他們都用了哪些關鍵詞來描述天氣呢?天氣又有什麼特點呢?

生:回答

師:天氣就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的大氣狀況,它是經常變化的。通常用陰晴、風雨、冷熱等詞語描述,此外還有冰雹、沙塵暴、颱風等。(圖片展示)

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時間短,變化快。(即同一時刻不同地方的天氣差別很大,同一地點不同時刻天氣不同。)

師:天氣在短時間內是經常變化的,那麼氣候有什麼特點呢?誰能説説我們當地的氣候呢?

生:回答

師:氣候與天氣恰恰是相反的,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特點:具有相對穩定性。例如:我國的温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多年都是這樣。

問:你能總結一下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嗎?(學生分四組討論,回答)

生:小組代表發言

師:總結髮言。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接着,教師多媒體出示一組和天氣或氣候相關的描述,讓學生判斷出該描述是天氣還是氣候。

1、今天風和日麗

2、昆明四季如春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東邊日出西邊雨

5、我們這個地方常年很少下雨

師:剛才,我們談了很多有關天氣的話題,就是因為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你能舉例説明天氣對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嗎?

生:回答

師:

(二)天氣及其影響

師:(課件播放各種天氣對生活和生產的影響圖片,瞭解天氣對我們的影響,給學生直觀的印象。)

師:如果我們能預知明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會有很大幫助的。那麼我們從哪裏會預知明天的天氣呢?學生回答天氣預報,引出話題二。

二、明天的天氣怎麼樣——談天論氣話預報

師:同學們你們日常生活中都是通過哪些途徑瞭解天氣的呢?

生:回答

師:是啊,隨着科技和媒體的發達,我們瞭解天氣的途徑越來越多,正如同學們所説: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都是我們瞭解天氣的途徑。

師:那麼,天氣預報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通過這幅圖大家會有所瞭解。多媒體展示天氣預報的產生過程。

師:通常天氣預報要説明一天或幾天中的陰晴、風、氣温和降水等的情況,我們先來看看風的符號吧。出示幻燈片。

在天氣預報中常常還可以看到衞星雲圖,衞星雲圖可以分析哪些地方是晴天、有雨或者陰天。

師:帶領學生認識衞星雲圖。

為了讀懂天氣預報,通常用專用的符號表示天氣狀況,天氣符號一般與城市名稱一起出現,我們一起來認識常見的天氣符號。

師:帶領學生認識天氣符號。

師:如果一個城市出現兩個天氣符號會表示什麼意思呢?

活動:請學生結合圖片説説相關地區的天氣狀況。

活動:根據圖片所示內容,回答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僅注意每天的天氣變化,而且越來越關注每日的空氣質量。你喜歡什麼樣的空氣呢?

師:出示兩幅不同地方空氣質量的圖片,你喜歡什麼樣的空氣?

生:回答

師: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三、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談天論氣憂空氣

師:空氣質量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生:學生看課本自學完成。

師: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氣的現象?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從身邊發現問題)

師:展示一些人類活動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圖片,讓學生感受人類不合理的做法導致的空氣質量問題,及常見的沙塵暴、霧霾等污染天氣圖片。

活動:(學生分四組)

各抒己見獻良策:面對這樣的大氣環境,我們應該怎麼辦?學生討論後交流自己的看法。

鞏固練習:為下列現象出謀劃策

1、城市裏的汽車可真多,尤其是私人汽車的數量增加很快,汽車尾氣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2、為了冬季取暖,北方地區經常有一些鍋爐房的煙囱黃煙滾滾。怎麼辦?

3、家庭裝修過度,出現頭暈、噁心的現象。

4、建築工地拆除舊房子,沒有防塵措施,造成大量灰塵。

課堂小結:

師:一節課的學習,使我們收穫很大,請同學們談一談收穫和感悟。

生:回答(略)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養成一種習慣,即收聽收看天氣預報;樹立一種意識,即保護大氣環境。

板書設計:

多變的天氣

一、天氣及其影響

1、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2、天氣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二、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1、天氣預報

2、風力與風向

3、衞星雲圖

4、天氣符號

三、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八年級的地理課件 篇七

教學目的

1、瞭解山脈的概念,掌握我國主要山脈的名稱及其分佈。

2、通過上述學習活動,培養學生了解和分析山脈特徵的能力。

3、通過介紹我國登山健兒攀登珠穆朗瑪峯的動人事跡,激勵學生向登山運動員學習,樹立愛我中華,熱愛科學,勇攀科學高峯的思想。

教學重點

我國山脈的分佈。

教學方法講授法與練習法相結合。

教具“中國地形圖”、中國政區空白圖投影片、“中國政區空白圖”(每位同學一張)

課時1課時。

教學提綱

一、山脈的概念

1、山脈的概念

2、山脈的走向

二、我國主要山脈的分佈

1、東西走向的山脈

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

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山脈。

3、南北走向的山脈

賀蘭山、橫斷山。

4、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

阿爾泰山、祁連山。

5、喜馬拉雅山脈和珠穆朗瑪峯

三、山脈構成地形的骨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佔全國的2/3。眾多的山脈縱橫交錯,構成了我國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線,所以學習我國山脈的分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麼,什麼叫山脈呢?我國山脈又有哪些特點呢?現在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學習新教材

第二節主要山脈[板書]

一、山脈的概念[板書]

1、山脈:山地綿延很長、有一定走向,好像脈絡似的,叫做山脈。[板書]

[展示投影片]指導學生看“山脈走向示意圖”,説明山脈走向的種類。(見圖2)

圖2山脈走向示意圖

2、走向:山脈的延伸方向稱山脈的走向。我國山脈的走向大致有四種:南北走向、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和西北—東南走向。

例如:賀蘭山脈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天山山脈是東西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阿爾泰山脈是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

[提問]讀“我國山脈分佈示意圖”説出我國山脈的主要走向是什麼?(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我國山脈很多,從走向看,大致以東西走向的山脈和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為主,這兩類主要走向的山脈互相交織,大體構成了網格狀排列。

[教師講解]我們學習山脈,不僅要記住主要山脈的名稱,還要掌握它的走向和準確的分佈位置。下面我們就介紹主要的山脈。

二、我國主要山脈的分佈[板書]

1、東西走向的山脈[板書]

[讀圖]讀“我國山脈分佈示意圖”説出東西走向的山脈的名稱。

[教師講解]教師在空白投影片上邊畫邊講,並且提示學生注意山脈的走向和分佈位置。

東西走向的山脈主要有三列:

天山—陰山[板書]

崑崙山—秦嶺[板書]

南嶺[板書]

[填圖練習]指導學生在“中國政區空白圖”上畫出上述三列山脈並注出山脈的名稱。

2、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板書]

[讀圖]讀“我國山脈分佈示意圖”,説出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名稱。

[教師講解]在空白投影片上邊畫邊講。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有以下三列:

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板書]

長白山—武夷山[板書]

台灣山脈[板書]

[填圖練習]在“中國政區空白圖”上填出這三列山脈及其名稱。

前面我們介紹了東西走向和東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脈。除此以外,還有南北走向和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下面我們就繼續學習這些山脈。

3、南北走向的山脈[板書]

賀蘭山脈[板書]

橫斷山脈[板書]

4、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板書]

阿爾泰山[板書]

祁連山脈[板書]

[填圖練習]在“中國政區空白圖”上填出這些山脈,並注出名稱。

[指導練習]利用“中國主要山脈分佈示意圖”(沒有山脈名稱的空白圖),幫助學生複習主要山脈的位置和名稱。

5、喜馬拉雅山脈和珠穆朗瑪峯[板書]

指導學生在圖上找出喜馬拉雅山和珠穆朗瑪峯,並將其填在空白圖上。

[讀課文]指定學生朗讀課本第14頁“讀一讀”中的短文“珠穆朗瑪峯探險”。

[展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有關珠穆朗瑪峯探險的彩色圖片。(如條件允許,可放映幻燈或錄相片)看完之後,可讓學生簡短髮言,談談感想體會。

[小結]我國不同走向的山脈。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樑,它們縱橫交錯,構成了我國地形的主要骨架。

三、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板書]

[練習]完成課文16頁“做一做”中的填表練習。

複習鞏固

[課堂練習]在課堂上教師指投影片上所畫的主要山脈,讓學生説出它們的名稱、走向和分佈位置。(如果時間允許可反覆進行鞏固練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yeq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