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渡荊門送別賞析【精品多篇】

渡荊門送別賞析【精品多篇】

渡荊門送別賞析【精品多篇】

《渡荊門送別》古詩賞析 篇一

【出處】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②。

山隨平野盡③,江入大荒流④。

月下飛天鏡⑤,雲生結海樓⑥。

仍憐故鄉水⑦,萬里送行舟。

【註釋】

①這首詩是李白剛離蜀中為贈給送別的朋友而 作,詩中描寫了荊門山於平野之中突兀而起的 險要形勢。②楚國: 指今湖北,春秋戰國時屬 楚國。③“山隨”句: 自荊門山以東,地勢平坦。 ④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⑤“月下”句:形容月 輪映入江水,好象鏡子從天空飛下。⑥海樓: 即 海市蜃樓。⑦憐: 愛,一作“連”。

【解題】

此詩作於開元十二年(724)秋,時李白初出蜀沿江東下過荊門。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為戰國時楚國西邊門户,亦為楚蜀交界。蜀中諸山,至此不復見。題中“送別”二字為衍文,沈德潛《唐詩別裁》雲:“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詩中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抒發對故鄉的依戀之情。是一首色彩明麗、風姿秀逸而又格律工穩、對仗精切的早年五律佳構。頷聯二句狀荊門平野山盡、江流壯闊之景,歷來膾炙人口,與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旅夜書懷》)對讀,“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王琦注引丁龍友語),皆“適與手會”(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

【賞析】

此詩作於開元十二年(724)秋天,時李白初出蜀沿江東下。詩中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抒發對故鄉的依戀之情。詩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狀荊門平野山盡,江流壯闊之景,歷來膾炙人口,與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旅夜書懷》)對讀,“李是晝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暫視,杜是停舟細觀。”(王琦注引丁龍友語)皆“適興手會”(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相對峙。

《渡荊門送別》古詩賞析 篇二

《渡荊門送別》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分類標籤:送別詩

作品賞析

【註解】:

1、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2、海樓:海市蜃樓。

3、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韻譯】:

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

來到了楚國境內作一次旅遊。

崇山隨着荒野出現漸漸逝盡,

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

雲層締構城郭幻出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行程萬里繼續漂送我的行舟。

【評析】: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

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

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是不確的。這首詩雖意在

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送別”之意猶在,足見椽筆功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可比功

力。或認為李是行舟流覽,杜則停舟細看。此説頗是在理。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彷彿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後句著一“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藴藏着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念故鄉,而説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懷着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説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説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裏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渡荊門送別》古詩賞析 篇三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戰國時屬於楚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渡遠,是“遠渡”的倒寫。來從,是“來作”之意。這兩句的意思是説,詩人乘船遠渡荊門,是來楚國做一次旅遊。

楚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江:長江。

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下:月亮下移。

海樓:海市蜃樓。

仍憐故鄉水:仍,頻頻。憐,愛。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全句的意思是説,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楚國境內旅遊。在旅途中,沿江兩岸的崇山隨着荒野的出現漸漸消失,奔騰的長江也就在無邊的野上浩浩蕩蕩地蔓延開去,變得開闊、舒緩了。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凌空飛下的明鏡,雲氣蒸騰繚繞,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流水,不遠萬里,送我的遠行。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其先世於隋末流徙中亞,他就誕生在中亞的碎葉(今俄羅斯托克馬克)。五歲時隨父親遷居綿州的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清廉鄉。從李白自敍青年時代的闊綽生活來看,他的家庭原來可能是一個富商。幼年時,他的父親對他進行過傳統的文化教育,青年時曾接近過戴天山的道士和縱橫家趙蕤,也受過儒家的影響,思想比較複雜。總的説來,手縱橫家和道家的思想影響較深。這些思想支配着她的生活,使他沿着一條傳奇式的生活道路,度過了自己光彩而有坎坷的一生。

李白的詩歌以豪邁的氣魄歌唱自己的進步理想,抨擊權貴,藐視禮教,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但也時時流露出懷才不遇、人生如夢等消極情緒。在藝術上,他的詩歌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運用大膽的誇張和深入淺出的語言,形成了豪爽的風格,是繼屈原之後我國古代雞雞浪漫主義詩歌的傑出代表。傳世作品有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較為詳盡。

詩的標題是《渡荊門送別》,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寫詩人送別什麼人,看起來似乎令人費解。但是從作品的最後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裏的“送別”指的是“故鄉水”送別故鄉人,即載舟送別遠遊之詩人。李白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在蜀地度過的,他對家鄉的山山水早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二十五歲時才開始遠遊長江、黃河中下游各地,這首詩就是他出蜀遠遊時寫的。在這裏,詩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達了對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留戀之情。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這兩句是在説詩人這次遠離養育自己多年的故鄉,乘船渡過千里之外的荊門,來到戰國時期的楚國屬地漫遊。這兩句詩沒有驚人之處,但它是總寫,起着統領全篇的作用,是作品的總起。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四句是回過頭來寫的,作品採用了倒敍的寫法,寫詩人乘船去楚國屬地荊門時一路上的所見所感。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寫的是詩人坐在船上延長江順流東下時一路上眼前景色的變化。這兩句詩容量特別大,詩人乘船從峯巒疊嶂的故鄉蜀地出發,穿過崇山峻嶺,一直來到遼闊的湖北平原,隨着船的前行,高山峻嶺逐漸消失了,奔騰咆哮的長江也漸漸地平靜下來,在無邊的曠野上蔓延開去,平緩東流。這兩句詩時間持續長,立體空間大,在讀者的頭腦中構建了一種具有行進感的動感畫面。有時間的變化,也有行進過程中地理位置的變化。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兩句寫的是夜空景觀。詩人坐在船上,遙看長空皓月,猶如天上飛旋而下的一團明鏡,那升騰飄蕩着的繚繞的雲霧,彷彿即刻幻化成了綺麗壯觀的海市蜃樓。比喻的形象既虛幻,又鮮明,這兩句都是用鮮明的形象作比,描繪太空的迷人景緻,表現了詩人超凡的想象力。

僅僅四句,詩人從高山寫到平川,從地下寫到天上,從白晝寫到黑夜,跨越了時間,也跨越了空間,容量大,內涵豐富。

最後兩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緊扣“送別”的作品主題,與開頭兩句寫詩人離蜀遠遊的詩意遙相呼應。前面説過,李白自記事起至二十五歲之前,都是在蜀度過的,他對故鄉的山山水水有着濃厚的感情,此時突然別離家鄉到異地遠遊,自然會產生惜別之情,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説的“離情別緒”吧。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於,明明是詩人有離鄉惜別的情思,卻反而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説“故鄉水”對自己懷有深情,不辭勞苦,從遙遠的故鄉四川一直送他到荊門外,即“萬里送行舟”,含蓄藴藉,別有一番情趣。

這首詩在藝術上曲折含蓄,構思巧妙,層次清晰,脈絡井然,結構波瀾起伏。特別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寫得大氣,寫得出人意料,令人歎奇。

註釋: 篇四

在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我來到那古時楚國之地遊歷。

重山隨着荒野出現漸漸逝盡,長江流進了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飛來天鏡,雲彩變幻無窮結成海市蜃樓。

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ywqq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