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短歌行》原文及賞析通用多篇

《短歌行》原文及賞析通用多篇

《短歌行》原文及賞析通用多篇

譯文 篇一

我一邊飲酒一邊放歌,人生歲月能有幾何?象那轉瞬即逝的晨露,過去的日子苦於太多。喝酒唱歌我慷慨激昂,深藏於心的憂慮難以遺忘。用什麼來排遣憂思,只有藉助美酒聊解悲傷。那穿青領衣的學士啊,我無時不在把你思想。只是為了你的緣故,我至今吟味“子衿”念念不忘。鹿兒呦呦歡叫,在野地裏吃着艾蒿。我若有貴客臨門,一定彈瑟吹笙相邀。如同那明潔的圓月,什麼時候曾停止過運行?渴求賢才的一懷愁緒,索繞於心不能斷絕。客人千里迢迢不辭辛苦,屈尊前來把我探問。久別重逢談心宴飲,心中懷念舊日的情恩。明月當空星斗見稀,烏鵲展翅向南遷徙。繞着林木飛來飛去,哪個枝頭可以棲息?山不辭土石而高峻,海不拒涓滴而淵深。周公吐哺握髮,天下賢士歸心。

<二>內容賞析 篇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一>寫作背景推測及新釋

        古今眾多政治家和文客對《短歌行》十分喜愛,但對曹操寫作此詩的時期各説不一,歸之有兩種説法: 一是赤壁之戰之前(證據:書中48回。但章回小説不是史證); 二是赤壁之戰之後(無史證)。所以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到現在還是個謎。     我想在無新證的情況下,大家能不能逆向思維,從《短歌行》中的意境和描述來反證寫作背景? 從文學角度來推出寫作背景。

       我們先來分析分析赤壁之戰中雙方軍事優劣,再來看雙方的心理優勢,從而來判斷曹操的創作心態。

      軍力: 曹操率領80萬(書中之言。實際大約20多萬)大軍飲馬長江,誓滅孫、劉。而孫、劉共計8~10萬軍隊。

      軍勢: 曹操率領是滅袁勝利之師,兵多將廣; 而孫、劉之軍不僅沒此優勢,反爾有投敵之意。

      心態: 曹軍是得勝之師,兵力又比敵方多出一倍多。如從兵力和勢力來説,當時曹軍滅孫、劉就象碾死兩螞蟻一樣,此刻曹操腦海中滿是志在千里、江山—統、勢在必得之類的詞語,他心中肯定有一覽眾山小、數風流人物還看我曹操的感覺。

      請問此時的曹操的心境能寫作出憂嗎? 能有缺賢能,又缺義士之感歎嗎? 瞬時江山即將一統,還會寫出: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嗎? 當然不可能,心境皆無,何來此感喲?

      所以《短歌行》寫作時間和背景應是赤壁之戰之後,即曹操敗北之後。當時的曹操常常心戀霸業無成,心中的憂愁油燃而生,又想得賢能義士,助他完成一統江山的。政治抱負。為此,他日日飲酒來消心中的愁悶„„,在如此心結之下、在某年秋季的一次豪飲中他寫出了《短歌行》,以此詩來傾訴心中的憂愁和人生的感慨。他,也只有在此心況下才能創作出《短歌行》這類的傑作。所以《短歌行》的寫作背景應是赤壁之戰之後、曹操敗北之後的某年秋季。

短歌行 篇三

兩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創作背景 篇四

關於第一首詩的創作時間,學術界大致有五種説法。一是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賢説,出自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延攬人才之激切願望,蓋與《求賢令》作於同時。”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賓主唱和説,此主張發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於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於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時行樂説,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説由沈德潛發之,《古詩源》卷五:“《短歌行》,言當及時為樂也。”五是王青的作於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説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至於第二首詩,學術界也難以確定其具體創作時間,只能大致推斷為建安十七年(212)至二十二年(217)之間。自建安十六年(211)春正月漢獻帝命曹操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置官屬為丞相副後,又封曹植等諸子為侯;建安十七年(212)獻帝特命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建安十九年(214)三月獻帝七命魏公曹操位在諸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獻帝又加封曹操為魏王;建安二十二(217)夏四月,獻帝又命魏王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冬十月,天子命王(曹操)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隨着權勢的壯大,地盤的拓展,曹氏集團之外的人多疑曹操有代漢自立之心。當時東吳孫權瞅準時機遣使上表大説天命而稱臣,意在促使曹操代,但曹操機敏地警覺到這是孫權的一個陰謀,説“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曹操深知功高震主之危,故賦這首《周西伯昌》表明心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qv5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