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早行》原文及賞析(新版多篇)

《早行》原文及賞析(新版多篇)

《早行》原文及賞析(新版多篇)

《早行》原文及賞析 篇一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

黎明起牀,車馬的鈴鐸已震動;踏上遙遙征途,遊子悲思故鄉。

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曉月的餘暉;板橋瀰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的泥牆邊。

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羣羣鴨雁,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裏。

註釋

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陝西商洛市東南山陽縣與丹鳳縣轄區交匯處。作者曾於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60)末年離開長安,經過這裏。

動徵鐸:震動出行的鈴鐺。

徵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

槲(hú):陝西山陽縣盛長的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每逢端午用這種樹葉包出的槲葉粽也成為了當地特色。

明:使……明豔。枳(zhǐ):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

驛(yì)牆:驛站的牆壁。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意思是説: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牆邊。

茅店:鄉村小客舍,同“茅舍”。用茅草蓋成的旅舍。

板橋:木板架設的橋。

杜陵:地名,在長安城南(今陝西西安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漢宣帝築陵於東原上,因名杜陵,這裏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

鳧(fú)雁:鳧,野鴨;雁,一種候鳥,春往北飛,秋往南飛。

回塘:岸邊曲折的池塘。

賞析:

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它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會裏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現“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強。清晨起牀,旅店裏外已經響起了車馬的鈴鐸聲,旅客們套馬、駕車之類的許多活動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講自己,但也適用於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在封建社會裏,一般人由於交通困難、人情淡薄等許多原因,往往安土重遷,怯於遠行。“客行悲故鄉”這句詩,很能夠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三、四兩句,歷來膾炙人口。宋代梅堯臣曾經對歐陽修説:最好的詩,應該“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請他舉例説明,他便舉出這兩句和賈島的“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並反問道:“道路辛苦,羈旅愁思,豈不見於言外乎?”(《六一詩話》)明代李東陽進一步分析説:“二句中不用一二閒字,止提掇出緊關物色字樣,而音韻鏗鏘,意象具足,始為難得。”“音韻鏗鏘”,“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詩的必備條件。李東陽把這兩點作為“不用一二閒字,止提掇緊關物色字樣”的從屬條件提出,很可以説明這兩句詩的藝術特色。所謂“閒字”,指的是名詞以外的各種詞;所謂“提掇緊關物色字樣”,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詞的選擇和組合。這兩句詩可分解為代表十種景物的十個名詞: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雖然在詩句裏,“雞聲”、“茅店”、“人跡”、“板橋”都結合為“定語加中心詞”的“偏正詞組”,但由於作定語的都是名詞,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詞的具體感。例如“雞聲”一詞,“雞”和“聲”結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喚起引頸長鳴的視覺形象。“茅店”、“人跡”、“板橋”,也與此相類似。

古時旅客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詩人既然寫的是早行,那麼雞聲和月是必然要體現的。而茅店又是山區有特徵性的景物。“雞聲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裏,聽見雞聲就爬起來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裝,起身趕路的特徵都有聲有色地表現了出來。

同樣,對於早行者來説,板橋、霜和霜上的人跡也都是有特徵性的景物。作者於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經是“人跡板橋霜”,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這兩句純用名詞組成的詩句,寫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兩句,寫的是剛上路的景色。商縣、洛南一帶,枳樹、槲樹很多。槲樹的葉片很大,冬天雖乾枯,卻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樹枝將發嫩芽的時候,才紛紛脱落。而這時候,枳樹的白花已在開放。因為天還沒有大亮,驛牆旁邊的白色枳花,就比較顯眼,所以用了個“明”字。可以看出,詩人始終沒有忘記“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詩人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的故鄉景色:“鳧雁滿回塘。”春天來了,故鄉杜陵,回塘水暖,鳧雁自得其樂;而自己,卻離家日遠,在茅店裏歇腳,在山路上奔波。“杜陵夢”,補出了夜間在茅店裏思家的心情,與“客行悲故鄉”首尾照應;而夢中的故鄉景色與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鮮明的對照。眼裏看的是“槲葉落山路”,心裏想的是“鳧雁滿回塘”。“早行”之景與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現。

《早行》原文及賞析 篇二

原文:

布穀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一帶水田放水聲。

譯文

布穀飛來飛去的勸説人們早些耕種,白鷺趁着天晴在天上撲打着翅膀。

在層層石樹之間的路上行走,聽得山裏田園放水的聲音。

註釋

舂鋤:一名“舂鉏”,鳥名,即白鷺。皮日休《夏首病癒因招魯望》:“一聲撥穀桑柘晚,數點舂鋤煙雨微。”此處語意雙關。

撲撲:撲打翅膀。

石樹:山樹。

賞析

山村四月,陽光明媚,耕鋤破土,水聲叮嚀,讀之令人心胸豁然。

本詩描寫春耕時節的鄉村景象,作品以山行為線索,選取幾個典型的春耕情景:飛翔的布穀鳥殷勤勸耕,農夫趁天晴揮鋤勞作,農民放水灌田,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山鄉春耕圖。“千層石樹”的山中之景與飛鳥的歡叫、樸樸的鋤聲、山田的水響相互輝映,有聲有色,將讀者帶入充滿活力的美妙境界中。

開頭兩句用形象而整飭的對仗句式刻畫兩種鳥兒的活動,為寫春耕營造一種正當其時的氛圍。布穀鳥即杜鵑,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種季節鳴叫,它“播谷播谷”的叫聲聽上去就像在催人種谷一樣,所以叫布穀鳥。一“勸”字,將布穀鳥的叫聲人格化,形象生動而富有情味。舂鋤即白鷺,它也是江南常見的一種鳥類,全身雪白,兩腿細長,喜歡在水田與河邊活動。這種鳥在水中起飛,很遠就能聽到翅膀打水的“撲撲”的聲音,當它們成羣地在清澈的水邊、綠色的山野、湛藍的碧空飛翔時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鷺上青天”千古佳句。該詩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樣將舂鋤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轉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緊時間一展風姿。可以説,春耕期間山間這兩種鳥的活動,既將春天的山鄉點染得生機勃勃,又為下文寫春耕營造了濃濃的氛圍。

第三句寫扣題發揮,從仰望(本站☆)的角度寫山路之陡峭曲曲。從山下向上望去,只見山路盤旋而上,被層層疊疊的樹木和巖石遮斷阻隔,有時又露出那麼一小段,就這樣時斷時續,蜿蜒而上,層層盤旋,越盤越高,越高越細。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巧妙的視角,將江南山路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了,也凸顯了山鄉生活的大背景。同時,又暗釦了一“行”,暗寫了詩人沿山路而上,邊登山邊欣賞的情形,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沒有這一句,那麼最後通過山田放水聲寫春耕也就沒有依據了。

最後一句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寫的是山鄉農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詩人關注的是山鄉的春耕,此時終於凸現出來了。這時,詩人已經來到了山上。低頭俯瞰,只見山下斜坡上面層層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鏡,在陽光的反射下,帶子似的一道道繞在山間;從梯田方向正傳來汩汩的放水聲。由放水聲可以想見農民們巳開始播種稻穀,繁忙的春耕就此拉開序幕。至此,首句布穀鳥的勸耕得到了呼應,全詩的主旨得到了凸顯,詩人山行之始就帶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作者本來就熱愛自然,本來就對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農村生活極為欣賞,當自然景物已經和人們生活和諧地融為一體時,詩人怎能不由衷地讚美和歌唱呢?

該詩寫山行所見所聞,構思巧妙,剪裁得體,卒章顯“志”,語言清新雅麗,沒有宂辭贅語。桐城派主張的“雅潔”和反對“宂辭”,從這裏可見一斑。

《早行》原文及賞析 篇三

蝶戀花·早行原文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轆轤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翻譯/譯文

月光皎潔明亮,烏鴉譟動不安。更漏將殘,搖動轤轆汲水的聲音傳到耳邊。這聲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焦煩,兩隻明亮的眼睛淚水漣漣。一夜來眼淚未斷。濕透了枕中的紅綿。

手拉着手來到庭院中,秋風吹着美人的鬢影。離別的雙方戀戀不捨,告別的愁語讓人不忍細聽。樓上星光燦爛,斗柄橫空。清露寒冷,伊人越走越遠,偶爾傳來晨雞的報曉之聲,與那遠人的腳步聲遙相呼應。

註釋

①月皎:月色潔白光明。《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

②更漏:即刻漏,古代記時器。轤轆:井上汲水轤轆轉動的聲音。轣轆,即轆轤。因“轤”字是平聲字,用在句中失粘,故用“轣轆”。金井,指用黃銅包裝的井欄,是富貴人家景象。張籍《楚妃怨》詩:“梧桐葉下黃金井,橫架轆轤牽素綆。”歐陽修《鴨鴆詞》:“一聲兩聲人漸起,金片鍍轤聞汲水。”

③眸:眼珠。炯炯:明亮貌。

④紅綿:是指用棉花填充的紅色枕頭。

⑤執手:是緊握對方之手。

⑥徊徨:徘徊、彷徨的意思。

⑦闌干:縱橫的意思。唐人劉方平《月夜》詩裏有“北斗闌干南鬥斜”的句子。

⑧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顆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鬥把,叫做斗柄。

賞析/鑑賞

此首純寫離情,題曰“早行”,出現在詞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風中離家時那種難捨難分的情景。篇中沒有感情的直抒,各句之間也很少有連結性詞語,所以,詞中的離情主要是靠各句所描繪的不同畫面,靠人物的表情、動作和演出來完成的。

上片寫別前。開篇三句自成一段。“月皎驚烏棲不定”寫的是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烏鴉誤以為天明,故而飛叫不定。這是從視覺與聽覺兩方的感受概括出來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閤眼。“更漏將闌,轆轤牽金井”兩句,點明將曉。這是從聽覺方面來寫的。更漏中的水滴已經快要滴盡,夜色將闌。同時遠處傳來轆轤的轉動聲,吊桶撞擊着井口聲,已經有人起早汲水了。這三句表現出由深夜到將曉這一時間的進程。“喚起”兩句另是一段,轉寫女方的悲傷。“喚起”的施動者是誰過去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行者,“知天已曉,喚起所別之人”;一種認為“聞烏驚漏殘、轆轤聲響而驚醒淚落。”“喚起”,既是前三句不同聲響造成的後果,同時又是時間演變的必然進程:離別的時刻來到了。所以,就全篇來看,似以後一種解釋為佳。如解釋為行者把女方“喚起”,則自然要衝淡這首詞所表出的那種離情的深刻性。“兩眸清炯炯”,也非睡足後的精神煥發,而是離別時的情緒緊張與全神貫注。聯繫下句“淚花落枕紅綿冷”,可見這雙眼睛已被淚水洗過,“喚起”之後,仍帶有淚花,故一望而“清”,再望而“炯炯 ”有神。同時,這一句還暗中交待出這位女子的美麗,烘托出傷別的氣氛。“冷”字還暗出這位女子同樣一夜不曾閤眼,淚水早已把枕芯濕透,連“紅綿”都感到心寒意冷了。

下片寫別時、別後。前三句寫別時依依難捨之狀,曲折傳神。“執手”,分別時雙方的手相互緊握。古詩文裏“執手”,多和惜別有關,兼示深情。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詞裏説“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詩經·邶風·擊鼓》裏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霜風吹鬢影”,是行者飽看女方,刻印下別前最深刻的印象:鬢髮在秋季晨風中微微卷動。“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二句,看似寫情,實則是寫動作。作者幾度要走,卻又幾度轉回來,相互傾吐離別的話語。這話語滿是離愁。“難聽”不是不好聽,而是令人心碎,難以忍聽。終篇兩句寫別後景象,又是一段。這兩句寫行者遠去,但還戀戀不捨地回頭遙望女子居住的高樓,然而這高樓已隱入地平線下去了,眼中只見斗柄橫斜,天色放亮,寒露襲人,雞聲四起,更社出旅途的寂寞。人,也越走越遠了。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説:“結句須要放開,含有餘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如真清之‘斷腸院落,一廉風絮。’又‘掩重關、偏城鐘鼓’之類是也。”其實,“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也是“以景結情”的成功的妙句。

如上所述,該詞最顯著的特點是全篇句句均由不同的畫面組成,並配合以不同的聲響。正是這一連串的畫面與音響的完美組合,才充分表現出難捨難分的離情別緒,形象地體現出時間的推移、場景的變換、人物的表情與動作的貫串。詞中還特別注意擷取某些具有特徵性的事物來精心刻畫,如“驚烏”、“更漏”、“轆轤”、“霜風”、“鬢影”、“斗柄”、“雞鳴”等等。與此同時,作者還特別着意於某些動詞與形容詞的提煉,如“棲不定”的“棲”字,“牽金井”的“牽”字,“喚起”的“喚”字,還有“吹”、“清”、“冷”等等,這一系列手法綜合起來,不僅增強了詞的表現力,而且還烘托出濃厚的時代氣息與環境氛圍,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真實感。

名家點評

王世貞《藝苑卮言》:美成能作景語,不能作情語;能入麗字,不能入雅字,以故價微劣於柳。然至“枕痕一線紅生玉”,又“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動人。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末句“雞相應”,妙在想不到,又曉行時所必到。閩刻謂“鴛鴦冷”三字妙,真不可與談詞。

江順治《詞學集成》:張祖望曰:“淚花落枕紅綿冷”……苦語也。

黃蘇《蓼園詞選》説:按首一闋,言未行前,聞烏驚漏殘,轆轤響而驚醒淚落。次闋言別時情況悽楚,玉人遠而惟雞相應,更覺悽婉矣。[1]

沈謙《填詞雜説》:“喚起兩眸清炯炯”、“閒裏覷人毒”、“眼波才動被人情”、“更無言語空相覲”,傳神阿堵,已無剩美。

喬批《片玉集》:秀語。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紀別之詞。從將曉景物説起,而喚睡醒,而倚枕泣別,而臨風執手,而臨別依依,而行人遠去,次第寫出,情文相生,為自來錄別者希有之作。結句七字神韻無窮,吟諷不厭,在五代詞中,亦上乘也。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送別,景真情真。“月皎”句,點明夜深。“更漏”兩句,點明將曉。天將曉即須趕路,故不得不喚人起,但被喚之人猛驚將別,故先眸清,而繼之以淚落,落淚至於濕透紅綿,則悲傷更甚矣。以次寫睡起之情,最為傳神。“執手”句,為門外送別時之情景,“風吹鬢影”,寫實極生動。“去意”二句,寫難分之情亦纏綿。“樓上”兩句,則為人去後之景象。鬥斜露寒,雞聲四起,而人則去遠矣。此作將別前、方別及別後都寫得沈着之至。

《早行》原文及賞析 篇四

原文:

垂鞭信馬行,數裏未雞鳴。

林下帶殘夢,葉飛時忽驚。

霜凝孤鶴迥,月曉遠山橫。

僮僕休辭險,時平路復平。

賞析:

前四句寫早行所感。起早趕路,詩人沒有明説早到什麼時候,他只説自己上馬啟程以後,無力地垂着馬鞭,而讓馬自己自由地前進;走過了數裏,在這麼長的時間裏,還未聽見雞鳴。“林下帶殘夢”使人意會到詩人是由夢鄉中被喚起來上路的。以致出發以後,依然夢思縷縷,睡意綿綿,足見其趕路之早。“葉飛時忽驚”,是對上一句詩的承接和申述,進一步強調出“早行”來。“林下”和“葉飛”互文,只有在林下路過,才會被落葉所驚醒。這就把行旅者早行時的情景,十分真切地描摹了出來。

第五、六句是詩人通過自己身處的環境來寫早行。“霜凝孤鶴迥,月曉遠山橫”正反映出晚唐時期**的社會現實中,詩人早行時的心理狀態。此刻天時尚早,天宇大地還籠罩於一片迷濛的夜色之中。這種情景,對於一個野旅行役者來説,是會產生一種孤獨寂寞之感的。前路漫漫,思緒紛亂,各種各樣的操心也就油然而生。“孤鶴”與其説是真實之景,還不如説是作者的自況。詩人的心緒不寧、心神不定,不言而喻。因此,這兩句詩明顯地表達出詩人早行時的那種特有的悲愴、孤度寂莫的心理感受。至此,早行時的悽清氣氛、早行者的孤苦情緒,情景交融地表現了出來。

後兩句寫作者和僮僕的交流和行為。“僮僕休辭險”,當僮僕抱怨路途艱險,漫漫無際的時候,作者回答説“時平路復平”,當然,此“平”非彼“平”,作者結尾用這種與僮僕之間近乎玩笑般的對話作結,也正反映出了自己對於時局的憂慮和擔憂。作為晚唐的一位詩人,杜牧對於晚唐的時局有着較為深切的瞭解和關切,他的許多詩歌反映了這方面的內容。

《早行》原文及賞析 篇五

早行

宋代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譯文

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還感到絲絲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橫斜着分外光明。

孤單單地,我半醒半睡地過了座小橋,耳邊傳來稻田深處唧唧蟲鳴。

註釋

駝褐:用駝毛織成的衣服。

星斗:特指北斗星。

闌干:橫斜的樣子。

賞析

錢鍾書《宋詩選注》:“《南宋羣賢小集》第十冊張良臣《雪窗小集》裏有首《曉行》詩,也選入《詩家鼎臠》捲上,跟這首詩大同小異:‘千山萬山星斗落,一聲兩聲鍾磐清。路入小橋和夢過,豆花深處草蟲鳴。’韋居安《梅磵詩話》捲上引了李元膺的一首詩,跟這首隻差兩個字:‘露’作‘霧’,‘分’作‘野’。”

《梅磵詩話》卷下:“早行詩,前輩多佳作。近世如楊萬里詩:‘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渡關蒲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劉應時詩云:‘登輿睡思尚昏昏,斗柄銜山月在門。雞犬未鳴潮半落,草蟲聲在豆花村。’三詩意皆高遠。”所引劉詩與《早行》詩意境也有相仿之處。

第一句,不説“雞唱”,不説“晨起”,不説“開門”,不説“整車”或“動徵鐸”,而説主人公已在旅途行進。“行”得特別“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類的語言説出,又不是用“流螢”、“棲禽”、“漁燈”、“戍火”、“殘月”之類來烘托,而是通過詩人的感覺準確地表現出來。“駝褐”,露水不易濕透;詩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見。而“露侵駝褐”,以至於感到“曉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第二句,詩人不寫“月”而寫“星斗”。“星斗闌干分外明”,這是頗有特徵性的景象。“闌干”,縱橫貌。古人往往用“闌干”形容星斗,如“月沒參橫,北斗闌干”之類。月明則星稀,“星斗闌干”,而且“分外明”,説明這是陰曆月終(即所謂“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無風的情況下才有的。晴朗無風而沒有月,“星斗”自然就“闌干”、就“明”,寫景頗為確切、細緻。此其二。更重要的還在於寫“明”是為了寫“暗”。黎明之前,由於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襯得“分外”明。

第三句“寂寞小橋和夢過”,可以説“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夢與“寂寞小橋”結合,意象豐滿,令人玩索不盡。趕路而作夢,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獨自騎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夢。明乎此,則“寂寞小橋”竟敢“和夢過”,其人在馬上,而且有人為他牽馬,不言可知。

第一句不訴諸視覺,寫早行之景;卻訴諸感覺,寫寒意襲人,這是耐人尋味的。聯繫第三句,這“味”也不難尋。過“小橋”還在做夢,説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覺未睡醒,一上馬就迷糊過去了。及至感到有點兒“寒”,才聳聳肩,醒了過來,原來身上濕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駝褐”。睜眼一看,“星斗闌干分外明”,離天亮還遠。於是又合上惺忪睡眼,進入夢鄉。既進入夢鄉,竟知道在過橋,那是因為他騎着馬。馬蹄踏在橋板上發出的響聲驚動了他,意識到在過橋,於是略開睡跟,看見橋是個“小”橋,橋外是“稻”田,又朦朦朧朧,進入半睡眠狀態。

第一句寫感覺,第二句寫視覺;三四兩句,則視覺、觸覺、聽覺並寫。先聽見蹄聲響亮,才略開睡眼;“小”橋和“稻”田,當然是看見的。而“稻田深處草蟲鳴”,則是“和夢”過“小橋”時聽見的。正像從響亮的馬蹄聲意識到過“橋”一樣,“草蟲”的鳴聲不在橋邊、而在“稻田深處”,也是從聽覺判斷出來的。詩人在這裏也用了反襯手法。“寂寞小橋和夢過”,靜中有動;“稻田深處草蟲鳴”,寂中有聲。四野無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夢”過橋,這靜中之動更反襯出深夜的沉靜,只有夢魂伴隨着自己孤零零地過橋,才會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層意思,就是因身外“無人”而引起的孤獨感。而“無人”,在這裏又表現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層意思,就是因四周“無聲”而引起的寂寥感。而“無聲”,在這裏也表現天色尚“早”,比齊己《江行曉發》所寫的“鳥亂村林迥,人喧水柵橫”要“早”得多。

這首詩的最突出的藝術特色,就表現在詩人通過觸覺、視覺和聽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説是“夜行”)圖。讀者通過“通感”與想象,主人公在馬上搖晃,時醒時睡,時而睜眼看地,時而仰首看天,以及涼露濕衣、蟲聲入夢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態變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動或靜的一切景物特徵,也一一展現眼前。

《早行》原文及賞析 篇六

商山早行

温庭筠〔唐代〕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明驛牆一作:照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及註釋

譯文:黎明起牀,車馬的鈴鐸已震動;踏上遙遙征途,遊子悲思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曉月的餘暉;板橋瀰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跡行行。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的泥牆邊。回想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羣羣鴨雁,正嬉戲在岸邊的湖塘裏。

註釋: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陝西商洛市東南山陽縣與丹鳳縣轄區交匯處。作者曾於大中(唐宣宗年號,847~860)末年離開長安,經過這裏。動徵鐸:震動出行的鈴鐺。徵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槲(hú):陝西山陽縣盛長的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每逢端午用這種樹葉包出的槲葉粽也成為了當地特色。明:使……明豔。枳(zhǐ):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驛(yì)牆:驛站的牆壁。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意思是説: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牆邊。茅店:鄉村小客舍,同“茅舍”。用茅草蓋成的旅舍。板橋:木板架設的橋。杜陵:地名,在長安城南(今陝西西安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漢宣帝築陵於東原上,因名杜陵,這裏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鳧(fú)雁:鳧,野鴨;雁,一種候鳥,春往北飛,秋往南飛。回塘:岸邊曲折的池塘。

賞析

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們所傳誦,是因為它通過一明的藝術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會裏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此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悽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裏行間有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整首詩正文雖然沒有出現一個“早”字,但是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緻地描繪出來。全詩語言明淨,結構縝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裏行間都有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唐詩中的名篇,也是文學史上寫羈旅之情的名篇,歷來為詩詞選家所重視,尤其是詩的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膾炙人口,備受推崇。

“有起動徵鐸”,寫早有旅店中的情景。“有起”,點題“早行”。詩人在開首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清有起牀,旅店裏外已經響起了叮噹的車馬鈴聲。這一句話極為簡練概括。從“徵鐸”聲我們可以聯想到,旅客們有的正在忙着套馬,有的正在駕車向外走,熱鬧非凡。

“客行悲故鄉”,這句雖然出自詩人之口,但代表了許多旅客的心聲。過去交通不便,身處他鄉人情淺薄,總之,當時人們安土重遷,怯於遠行。“悲”字,表明客人們離家”遠、前途未卜的悲涼心情。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兩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兩句詩皆用名詞,代表了十種景物: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內容涵蓋豐富,畫面多重組合,可以形成各種景象。例如“雞聲”,“雞”和“聲”結合起來,詩人想起雄雞引頸啼鳴的形象。同樣,“茅店”、“人跡”、“板橋”也會使人聯想到不同的畫面。

古時旅客為保證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而本詩寫的是早行,那麼雞聲和月,橋是很有特徵性的景物。茅店又是具有山區特徵的景物。“雞聲茅店月”五個字,便把旅客住在茅店裏,聽見雞鳴橋爬起來看天色,看見天上有月亮,橋收拾行囊,準備趕路等很多內容,都繪聲繪色地表現了出來。同樣板橋、霜和霜上的人跡也都是具有特徵性的景物。雄雞報曉,夜色朦朧時,詩人橋起牀出發,沒想到此時外面已經到處都是人跡,自己已經不算早行了。這兩句將早行的情景寫得有聲有色,形象生動,歷歷在目。

同樣,對於早行者來説,板橋、霜和霜上的人跡也都是有特徵性的景物。作者於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經是“人跡板橋霜”,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這兩句純用名詞組成的詩句,寫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兩句,寫的是剛上路的景色。商縣、洛南一帶,枳樹、槲樹很多。槲樹的葉片很大,冬天雖乾枯,卻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樹枝將發嫩芽的時候,才紛紛脱落。而這時候,枳樹的白花已在開放。因為天還沒有大亮,驛牆旁邊的白色枳花,橋比較顯眼,所以用了個“明”字。可以看出,詩人始終沒有忘記“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詩人想起了昨夜在夢中出現的故鄉景色:“鳧雁滿回塘。”春天來了,故鄉杜陵,回塘水暖,鳧雁自得其樂;而自己,卻離家日遠,在茅店裏歇腳,在山路上奔波。“杜陵夢”,補出了夜間在茅店裏思家的心情,與“客行悲故鄉”首尾照應;而夢中的故鄉景色與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一明的對照。眼裏看的是“槲葉落山路”,心裏想的是“鳧雁滿回塘”。“早行”之景與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現。

温庭筠

温庭筠(約812—?)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温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温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温飛卿集》及《金奩集》。

《早行》原文及賞析 篇七

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 清朝

姚鼐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譯文

布穀飛來飛去的勸説人們早些耕種,白鷺趁着天晴在天上撲打着翅膀。

在層層石樹之間的路上行走,聽得山裏田園放水的聲音。

《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註釋

舂(chōng)鋤:白鷺;

撲撲:撲打翅膀。

《山行·布穀飛飛勸早耕》賞析

開頭兩句用形象而整飭的對仗句式刻畫兩種鳥兒的活動,為寫春耕營造一種正當其時的氛圍。布穀鳥即杜鵑,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種季節鳴叫,它“播谷播谷”的叫聲聽上去就像在催人種谷一樣,所以叫布穀鳥。一“勸”字,將布穀鳥的叫聲人格化,形象生動而富有情味。舂鋤即白鷺,它也是江南常見的一種鳥類,全身雪白,兩腿細長,喜歡在水田與河邊活動。這種鳥在水中起飛,很遠就能聽到翅膀打水的“撲撲”的聲音,當它們成羣地在清澈的水邊、綠色的山野、湛藍的碧空飛翔時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鷺上青天”千古佳句。該詩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樣將舂鋤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風和日麗的大好春光轉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緊時間一展風姿。可以説,春耕期間山間這兩種鳥的活動,既將春天的山鄉點染得生機勃勃,又為下文寫春耕營造了濃濃的氛圍。

第三句寫扣題發揮,從仰望的角度寫山路之陡峭曲曲。從山下向上望去,只見山路盤旋而上,被層層疊疊的樹木和巖石遮斷阻隔,有時又露出那麼一小段,就這樣時斷時續,蜿蜒而上,層層盤旋,越盤越高,越高越細。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巧妙的視角,將江南山路的特點形象地表現出來了,也凸顯了山鄉生活的大背景。同時,又暗釦了一“行”,暗寫了詩人沿山路而上,邊登山邊欣賞的情形,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沒有這一句,那麼最後通過山田放水聲寫春耕也就沒有依據了。

最後一句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寫的是山鄉農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詩人關注的是山鄉的春耕,此時終於凸現出來了。這時,詩人已經來到了山上。低頭俯瞰,只見山下斜坡上面層層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鏡,在陽光的反射下,帶子似的一道道繞在山間;從梯田方向正傳來汩汩的放水聲。由放水聲可以想見農民們巳開始播種稻穀,繁忙的春耕就此拉開序幕。至此,首句布穀鳥的勸耕得到了呼應,全詩的主旨得到了凸顯,詩人山行之始就帶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作者本來就熱愛自然,本來就對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農村生活極為欣賞,當自然景物已經和人們生活和諧地融為一體時,詩人怎能不由衷地讚美和歌唱呢?

該詩寫山行所見所聞,構思巧妙,剪裁得體,卒章顯“志”,語言清新雅麗,沒有宂辭贅語。桐城派主張的“雅潔”和反對“宂辭”,從這裏可見一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v9v6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