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農業科技知識資料精品多篇

農業科技知識資料精品多篇

農業科技知識資料精品多篇

農業資源分佈 篇一

一。種植業

(1)主要糧食作物

1.水稻:主要集中分佈在南方地區,長江以北是單季稻,以南是雙季稻,甚至三季稻(海南)。

2.小麥:主要集中分佈在北方地區。中國東北地區以春小麥為主,華北地區及南方以冬小麥為主。

3.玉米:玉米產區分佈廣廣泛,包括有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周圍的丘陵地區、河北和東北等地,東北中部的鬆嫩平原等。

4.大豆: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5.九大商品糧基地:鬆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區、太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2)主要經濟作物

1.纖維作物:棉花主要分佈在我國的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南疆,但南疆是長絨棉。

2.油料作物:花生主要分佈在温帶、亞熱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油菜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芝麻主要分佈在黃河及長江中下游各省。

3.糖類作物:南甘蔗北甜菜。

二。畜牧業

1.內蒙古牧區:代表畜種有三河馬、三河牛等。

2.新疆牧區(天山、阿爾泰山山地牧場):代表畜種有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伊犁馬等。

3.青海牧區和西藏牧區(高寒牧場):代表畜種有藏山羊、藏綿羊、犛牛等。

三。水產業

包括有淡水水產業和海洋水產。我國發展水產的水域條件優越,陸地上河湖面積廣大,養殖歷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廣闊水域。綜合是其典型特徵,技術集成是其核心,因此需要多部門、多學科聯合作戰。中國實施精準農業的目標,一方面是總結國外發展經驗,根據中國的國情找準自己的切入點,另一方面切實做好有關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力求走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精確農業的發展道路。

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篇二

形成期

大約從15世紀到20世紀40年代。

15世紀以後,許多科學家通過科學考察積累了不少宏觀農業資料。19世紀初葉,現代農業的輪廓開始出現。如雷奧米爾的6卷昆蟲學著作中就有許多昆蟲農業方面的記述。瑞典博物學家林奈首先把物候學、農業和地理學觀點結合起來,綜合描述外界環境條件對動物和植物的影響。法國博物學家布豐強調生物變異基於環境的影響。德國植物地理學家洪堡徳創造性地結合氣候與地理因子的影響來描述物種的分佈規律。

19世紀,農業進一步發展。這一方面是由於農牧業的發展促使人們開展了環境因子對作物和家畜生理影響的實驗研究。例如,在這一時期中確定了五攝氏度為一般植物的發育起點温度,繪製了動物的温度發育曲線,提出了用光照時間與平均温度的乘積作為比較光化作用的“光時度”指標以及植物營養的最低量律和光譜結構對於動植物發育的效應等。

另一方面,馬爾薩斯於1798年發表的《人(本站★)口論》一書造成了廣泛的影響。費爾許爾斯特1833年以其著名的邏輯斯諦曲線描述人口增長速度與人口密度的關係,把數學分析方法引入農業。19世紀後期開展的對植物羣落的定量描述也已經以統計學原理為基礎。1851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提出自然選擇學説,強調生物進化是生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產物,引起了人們對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的重視,更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葉,人類所關心的農業、漁獵和直接與人類健康有關的環境衞生等問題,推動了農業農業、野生動物種羣農業和媒介昆蟲傳病行為的研究。由於當時組織的遠洋考察中都重視了對生物資源的調查,從而也豐富了水生生物學和水域農業的內容。

到20世紀30年代,已有不少農業著作和教科書闡述了一些農業的基本概念和論點,如食物鏈、生態位、生物量、生態系統等。至此,農業已基本成為具有特定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的獨立學科。

發展期

20世紀50年代以來,農業吸收了數學、物理、化學工程技術科學的研究成果,向精確定量方向前進並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數理化方法、精密靈敏的儀器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農業工作者有可能更廣泛、深入地探索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物質基礎,對複雜的生態現象進行定量分析;整體概念的發展,產生出系統農業等若干新分支,初步建立了農業理論體系。

由於世界上的生態系統大都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社會經濟生產系統與生態系統相互交織,實際形成了龐大的複合系統。隨着社會經濟和現代工業化的高速度發展,自然資源、人口、糧食和環境等一系列影響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問題日益突出。

為了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科學依據和有效措施,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制定了“國際生物計劃”(IBP),對陸地和水域生物羣系進行農業研究。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繼IBP之後,設立了人與生物圈(MAB)國際組織,制定“人與生物圈”規劃,組織各參加國開展森林、草原。海洋、湖泊等生態系統與人類活動關係以及農業、城市、污染等有關的科學研究。許多國家都設立了農業和環境科學的研究機構。

發展趨勢

和許多自然科學一樣,農業的發展趨勢是:由定性研究趨向定量研究,由靜態描述趨向動態分析;逐漸向多層次的綜合研究發展;與其他某些學科的交叉研究日益顯著。

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來看,農業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匯點;在方法學方面,研究環境因素的作用機制離不開生理學方法,離不開物理學和化學技術,而且羣體調查和系統分析更高不開數學的方法和技術;在理論方面,生態系統的代謝和自穩態等概念基本是引自生理學,而由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角度來研究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則可説是由物理學、化學、生理學、農業和社會經濟學等共同發展出的研究體系。

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發展的基本對策 篇三

1、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一是需要聚集和培養一批站在國際農業科技前沿、推動重大科技創新的戰略科學家、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創新骨幹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精幹高效的科技創新核心團隊。二是實施人才目標管理,建立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競爭協作機制,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氛圍,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單位和團隊的整體績效。三是要實施人才結構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專家和高層次人才梯隊結構,穩定農業科技創新隊伍。四是實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質量的教育培訓體系和開發型人才流動機制,增加農業科技創新人力資源總量,構建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高地。

2、建立不同層次的科技開發技術推廣體系,加速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科技開發技術推廣體系是科研與生產之間的橋樑,農業科技成果只有通過技術推廣,才能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迅速普及到農業生產中轉化成生產力。應加快推广部門的機構改革,完善推廣體系,做到縣有農技推廣中心、鄉有站、村有組、組有示範户。並熱情扶持以農民為主體、科技人員、基層幹部和鄉土能人為骨幹的各種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和研究會。改善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待遇,增加推廣經費,實行技術集團承包。

3、加強農業科學的基礎研究和計劃管理。目前全國農業科研機構已達1122個,從事科研活動的人員約8萬;農技推廣機構20多萬個,技術人員約86萬人。他們是農業科技進步的主力軍。各級政府需要從高層次上統籌協調好這支骨幹力量,按不同層次周密計劃,明確分工,緊密配合,各負其責,避免地區之間、系統之間、部門之間的不必要的重複和交叉,避免科研力量和資金的分散浪費。應組織精幹力量,對重大科研項目進行全國大規模地協作攻關,努力爭取有較大突破。一些有優勢的學科應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努力填補一此重要基礎學科的空白。

噴霧農藥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篇四

(1)施藥前應仔細檢查施藥器具,防止藥液跑、冒、滴、漏。

(2)加水量要按標準,行走速度要一致,噴頭霧滴要均勻,不重噴或漏噴。

(3)對冠層密集的作物田實施噴霧,要用高壓式或風送式的噴霧器具,以便霧滴穿過冠層。

(4)在温度高、風大的氣候條件下,應避免噴霧過細,以防飄移污染,並注意臨近地塊種植的敏感作物。

(5)施用過農藥的地塊,尤其是施用過高毒性的殺蟲劑的地塊,應在明顯處做好標記,以防人、畜進入施藥環境中,造成中毒事故。

農藥中毒後的不良反應 篇五

由於不同農藥中毒作用機制不同,所以有不同的中毒症狀表現,一般表現為噁心嘔吐、呼吸障礙、心搏驟停、休克、昏迷、痙攣、激動、煩躁不安、疼痛、肺水腫、腦水腫等。為了儘量減輕症狀和死亡,必須及早、儘快採取急救措施。

農藥中毒的治療原則 篇六

(1)儘快脱離中毒現場,中止毒物的繼續吸收。

(2)解毒治療。給予解毒劑,解除或加速排出已進入機體內的毒物。

(3)對症治療。控制病情發展,減輕或解除各種症狀,其目的是促進受損害的器官恢復正常功能。

(4)支持治療。保護或增強中毒者的抵抗力,提高自身抗毒能力,促進早日恢復健康。

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 篇七

有機氯農藥————神經毒和肝毒,可損傷肝、腎及神經系統;如DDT和六六六、三氯殺蟎碸、三氯殺蟎醇等,殺菌劑有:五氯硝基苯、百菌清。

有機磷農藥————神經毒,抑制乙酰膽鹼酯酶的活性。有可能損傷肝、腎或致癌、致突變等; 1、劇毒類:甲拌磷、內吸磷、對硫磷、氧化樂果;2、高毒類:甲基對硫磷、二甲硫吸磷、敵敵畏; 3、低毒類:敵百蟲、樂果、氯硫磷、乙基稻豐散等。

氨基甲酸酯類————抑制乙酰膽鹼酯酶的活性;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如:涕滅威、西維因。

抑除蟲菊酯————中樞神經毒;如:氯氰菊脂(滅百可)、溴氰菊脂(敵殺死)、殺滅菌脂(速滅殺丁)。

農業技術的基本知識 篇八

常規技術是經常、長期、普遍應用的技術,在任何農業發展階段都是提高生產力的主體。

1、育種和良種繁育

育種,指的是選育動植物新品種的過程。其做法是利用原有品種中的自然變異、或先應用雜交或人工誘變等方法創造新類型,再通過選擇、繁殖、比較試驗,選育出符合生產需要的新品種。

良種繁育,是將新創造的動植物良種擴大繁育種子、種苗、種畜的過程,以便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2、作物種植制度

種植制度是一個單位內作物生產的總體安排,包括作物結構、佈局、複種和種植方式(間套作或單作、輪作或連作)等。這是一項複雜的技術系統,對農業生產影響甚大。我國盛行以間套複種為中心的多熟制,有利於充分利用時間與空間,體現了中國種植制度的特色與亮點。

3、作物栽培技術

在作物生命活動期間,根據作物的生長髮育規律所採取的各種田間管理措施的總稱。包括品種選用、農機配置、種子處理、整地、播種、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穫等環節。良好的栽培技術在農作物增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平衡施肥技術

人要吃飯,莊稼要吃肥。據FAO研究,作物增產中,化肥的貢獻達50%以上。

所謂平衡施肥,一是施肥數量上力求平衡,以產定肥(包括化肥和有機肥),即根據土壤肥力的測定狀況和作物產量的要求,作物需要多少養分就給多少肥料;二是養分種類上的平衡,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要按比例配合,避免畸輕畸重。

有機肥和化肥都無毒無害,它們在應用機理上也基本是一致的,其區別無非是有機肥所含養分種類比較多,而化肥多數品種為一兩種元素組成,因此,在施肥技術上要講究元素的配合。西方提倡的“有機產品”禁止使用化肥的規定,只不過是一種信仰或商業目的而已。

5、灌溉與節水技術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灌溉(或排水)加施肥可使產量成倍的增加。要根據不同作物的需要以及天氣、土壤、水源等條件,適時、適量進行灌水,少了多了都不好。要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杜絕大水漫灌現象,推廣溝灌、畦灌、管灌、以及噴管、滴灌、滲灌等節水工藝。

6、植物保護技術

對病蟲草害應採取“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以病蟲的測報為基礎運用農藝、生物、化學、物理等綜合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蟲草害的優良品種,這是最為經濟有效的辦法。

化學防治仍是綜合防治技術中最有效的關鍵技術。

輪作對防治某些土傳性病蟲害和雜草有一定的效果。

土壤耕作措施,包括深翻是防治病蟲草害的有效手段。

生物防治也是一種可能採取的防治手段,例如用寄生蜂類防治棉鈴蟲,但應用尚少。

7、畜禽飼養與防疫技術

現代飼養技術是以飼養標準為依據,以配合飼料為中心的標準飼養。要以滿足畜禽營養需要為前提,進行飼料的合理搭配和高效利用,使飼料的各種營養物質和能量指標具體化。同時,要採取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現代養殖方法。

畜禽疫病(如禽流感)是影響畜牧業生產的重要問題之一,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

8、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技術

根據農產品的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標,決定採收的最佳時期,採取預冷措施後,在儲藏期內調整温度、乙烯含量等措施防止老化,並利用防腐劑和新陳代謝抑制劑,達到儲藏保鮮的目的。農產品加工是農業生產經營的延續和升值升級,也是鄉鎮企業的重要內容之一。

9、農業機械和工程技術

農業機械設計和製造工藝為現代拖拉機和農機具奠定了基礎,而農業機械是農業現代化的先鋒和重要工具,它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農業工程技術包括農田基本建設、農田水利、水土保持、設施園藝、畜禽建築等方面,是提高農業生產力不可缺少的條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59v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