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傳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傳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傳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精品多篇】

傳染病疫情報告檢查與獎懲制度 篇一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促進傳染病的疫情報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按照醫院、科室、責任人三級管理制度落實獎懲制度。

2、全年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先進科室給予獎勵。

3、根據傳染病檢查上報情況對工作突出的`先進個人給予獎勵。

4、對發現傳染病未能及時填卡上報或漏報者,根據情節依據醫院制定的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

(1)凡漏報、遲報,未造成傳染病疫情播散、暴發、流行者給予10元處罰;情節嚴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2)對工作督導不力,檢查不及時造成漏報不能及時發現者,對責任科室(社防科)及責任人給予20元罰款處理。

(3)對累計漏報、遲報超過3例者,扣除責任人當月獎金,全院通報,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4)全年發現傳染病漏報超過5例者,扣除分管院長及社防科責任人年終獎金。

(5)凡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未能及時上報傳染病疫情,造成傳染病暴發、流行且後果嚴重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

傳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篇二

一、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為傳染病責任報告人。

二、門診醫生診治病人,必須登記門診日誌,要求登記項目準確、完整、字體清楚。

三、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以及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脊髓灰質炎、傳染性非典肺炎、不明原因肺炎和肺炭疽的病人、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時,2小時內填寫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疫情網絡直報,並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上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發現乙類傳染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病人和丙類傳染病24小時內通過疫情網絡報出傳染病報告卡。

四、責任報告人發觀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腦、乙腦、傷寒及副傷寒、鈎體、瘧疾、出血熱等重點管理的傳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報告上級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配合檢診。

五、責任報告人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應準確、完整、字體清楚,在規定時間內及時交醫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員。

六、診治傳染病病人時,要按規定作好消毒、隔離措施。

七、疫情管理人員要按規定作好疫情的收集報告工作,每月一次傳染病漏報自查,做好門診日誌、疫情旬報、傳染病花名冊、自查統計、獎懲情況等資料並存檔。

八、責任報告人、疫情管理人、醫院負責人不履行職責,違反以上規定,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傳染病分類:

甲類傳染病(2種)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26種)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鈎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11種)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手足口病。 上述規定以外的其他傳染病,根據其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的,由國務院衞生行政部門決定並予以公佈。

信息監測報告制度

一。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確保疫情報告的及時性。

二。對本單位責任報告人進行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和分析報告技能的培訓。

三。發現傳染病,立即上報防疫站。甲類傳染病城市農村2小時內報告,乙類、丙類傳染病24小時內報告,爆發疫情立即電話迅速上報,杜絕漏報現象。

四。凡甲類傳染病確診和疑似病歷必須在第一時間上報防保科,防保科上報區防疫站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五。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時,應迅速以電話或傳真方式報告防保科,防保科上報區防疫站。

六。在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時,積極救治病人,降低死亡率。

七。嚴格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擴散,減少發病人數。

八。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做好記錄,並做好流調工作。

1、疫情管理、直報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範性技術指導文件,嚴格按要求進行本院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

2、報告的方式:本單位的傳染病疫情信息實行網絡直報,並按要求進行電話報告。

3、報告的程序為:傳染病病例的報告由首診醫生負責填寫報告卡—>疫情管

理人員收卡、登記—>網絡直報。

4、報告病種和報告時限:

(1)。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立即向防保科報告,防保科於2小時內以最快方式向區疾控中心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同時,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2)。對其它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等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立即向防保科報告,防保科於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3)。對其它符合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進行報告。

5、個別病種的確認須由相關單位認可後方能上報:

(1)。脊髓灰質炎,要由國家確認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2)。甲類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須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3)艾滋病,應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6、每月29日前檢查追蹤上月和本月已報告病例卡片的診斷變化和轉歸情況,如疑似病例改為確診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為已分型、死亡等,要對原報告卡進行訂正報告。

7、在傳染病漏報自查、檢查和暴發調查中發現的未報告病例,要及時補充錄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dqo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