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生物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生物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生物知識點整理【精品多篇】

生物知識點整理 篇一

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

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一、  先天性行為

1)概念:是動物生來就有的,不依賴於個體生活的經驗,通過遺傳、自然選擇進化而來的行為,又叫本能行為。

2)特點:1所有動物都具有先天性行為,2是動物出生後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應。

3)舉例:蜜蜂採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哺乳動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  動物的後天學習行為:

1)概念:動物在後天生活過程中,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後天學習行為。如鸚鵡學舌,小狗算數,猴做花樣表演。

2)意義:使動物對環境的改變作出有利於生存的反應。

3)特點:1大多數動物都具有學習行為,不同動物的學習行為有較大的差異。

2最簡單的學習行為是一種習慣化,當同一刺激重複發生和連續多次作用於一隻動物時,該動物對這一刺激的反應就逐漸減弱直到消失。

生物知識點整理 篇二

一、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1、生物與非生物最主要的區別是有無生命;動物與植物最主要的區別是是否能進行光合作用。動物根據有無脊椎骨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2、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結構與功能單位,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①細胞膜具有保護細胞內部結構的作用,同時還能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②細胞質是一種透明的液體,它具有流動性性,這有利於細胞之間和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是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③細胞核的染色體上存在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dna)④植物細胞結構比動物細胞多細胞壁、液泡、葉綠體。植物細胞結構中的細胞壁,位於植物細胞的外層,質地堅韌,保護細胞內部結構和維持細胞形態的作用。植物細胞細胞質內有與植物光合作用的葉綠體,還有充滿細胞液的液泡(切瓜果流出的汁液通常是細胞液)。3、細胞的生長:生物體的生長現象與細胞的分裂與分化密切相關,一方面,細胞通過分裂增加細胞數量;另一方面,細胞通過生長增大了細胞體積。細胞分裂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細胞核中出現了染色體。4、植物體組成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機械組織、基本組織、保護組織和輸導組織。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和種子是繁殖器官。5、動物體組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人體的主要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四大類。人體的八大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各系統主要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6、植物種類的特點: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數量最多的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後代的植物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如:桃、小麥、花生、青菜等裸子植物:種子沒有果皮包被着的如:馬尾松、水杉、側柏、雪松、蘇鐵、銀杏等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後代的植物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分化]如:胎生狗脊、鳳尾蕨、

苔蘚植物[假根,有莖、葉分]如:葫蘆蘚、地錢

藻類植物[無根]如:海帶、紫菜、水綿7、  細菌沒有細胞核,遺傳物質位於細胞的中間。大多數細菌只以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8、真菌細胞裏不含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只能進行腐生或寄生的生活,如酵母菌、黴菌和蘑菇都是常見的真菌。10、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只能過寄生生活。 9、生物與環境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二、生物的新陳代謝1、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是導管,自下而上進行運輸的;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2、n、p、k的作用及缺乏症無機鹽作用缺乏時的症狀含氮的無機鹽(如硝酸銨)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得繁茂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色含磷的無機鹽(如過磷酸鈣)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的成熟提早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並出現紫色含鉀的無機鹽(如氯化鉀)使莖稈健壯,促進澱粉的形成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的邊緣和尖端呈褐色,並逐漸焦枯3、植物的蒸騰作用:植物體根吸收的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中散發到體外的過程根吸收的水約有99%是通過蒸騰作用散發出去的。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濕度、氣温、光照等。意義:①降低植物體的温度  ②促進根吸收水分 ③促進無機鹽的運輸 4、植物的新陳代謝:(1)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 +6h2o    c6h12o6+6o2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co2濃度、温度、水分等。(2)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 c6h12o6+6o2 6co2 +6h2o +能量温度、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對呼吸作用都有明顯的影響5、人體的新陳代謝:(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一類是位於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臟、胰腺。它們通過導管開口於消化道。另一類是分佈在消化道壁內的小腺體。它們數量甚多,都直接開口於消化道,如胃腺、腸腺等。功能: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臟

腸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十二指腸

膽囊

小腸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膽汁

腸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把米飯在口腔內慢慢地咀嚼,會覺得有甜味,因為唾液中含唾液澱粉酶將澱粉消化成麥芽糖;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在小腸內最終分解:     糖 類:葡萄糖   蛋白質:氨基酸 脂 肪:甘油+脂肪酸酶是生物體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具有專一性、高效性和多樣性。催化作用受ph、温度等影響。(2)循環系統:血液成分:血漿和血細胞。紅細胞(red cell)――沒有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盤形 。紅細胞裏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稱血紅蛋白,使血液呈現紅色。(血紅蛋白特點:血紅蛋白在氧濃度高的地方容易和氧結合,在氧濃度低的地方又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動能:幫助紅細胞運輸氧,也能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細胞(white cell)――有細胞核,比紅細胞數量少。人體內有多種白細胞。白細胞的功能:能保護身體免受病患,血小板(platelet)――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血小板的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傷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細菌入侵的作用。人體內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擔負着血細胞的再生任務。心臟――位於人體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縮和舒張將血液輸向全身。心臟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兩部分。左右兩部分又被能夠控制血液定向流動的、只能向一個方向開的瓣膜(房室瓣)分別隔成上下兩個腔,整個心臟可分為4個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室與動脈間的瓣膜(動脈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圍繞在心臟上的冠狀動脈為心臟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

血管類型

管壁特點

管腔特點

血流速度

主要功能

動脈

厚、彈性大

把血液從心臟送到全身各處

靜脈

較薄、彈性小

大,內有防止血液迴流的瓣膜

較慢

把血液從全身各處送回心臟

毛細血管

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最小

最慢

便於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血液循環:(3)原尿的形成(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被過濾到腎小囊。尿液的形成(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無機鹽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三、生命活動調節1、植物的感應現象: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化性等2、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歷史:達爾文實驗説明在單側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會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會對胚芽生長產生影響;温特實驗説明胚芽的尖端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能夠控制胚芽的生長。荷蘭科學家郭葛等人從植物中分離出了這種物質,因為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所以命名為生長素。3、神經系統的結構:主要由神經元組成。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遍佈全身各處的周圍神經系統兩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分別位於顱腔和椎管內,是神經組織最集中、構造最複雜的部位。周圍神經系統包括各種神經。其中同腦相連的稱為腦神經,與脊髓相連的為脊神經,支配內臟器官的稱植物性神經。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神經元的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每個神經元有許多數突,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只有一個軸突,可以把興奮從胞體傳送到另一個神經元或其他組織。神經元的功能,包括信息的接受和傳導。

腦——是神經系統中最高級部分。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幹三部分。大腦:分別具有管理人體不同部位的功能。小腦: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協調肌肉的活動,如步行、奔跑等,並保持身體平衡。腦幹:主要控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運動,如呼吸、心跳、咳嗽等。    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低級部分,四、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有性生殖:必須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才能產生新個體。無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直接產生新個體。1、植物的生殖:(1)花的結構:花萼(由萼片組成)、花冠(由花瓣組成)、雄蕊、雌蕊長在花托上。(2)當花開後,花粉落在柱頭上,經過一系列複雜的變化,子房裏的胚珠就能發育成種子,子房壁就發育成果皮,而整個子房就發育成果實。被子植物的營養繁殖的方法:分根法;壓條法;扦插法;嫁接法,屬於無性生殖。

2、人的生殖:男性       精子      受精     受精卵    新生命女性       卵              草履蟲的分裂生殖、水螅的出芽生殖屬於無性生殖。3、遺傳和變異:生物體通過生殖產生子代,子代和親代、子代和子代之間的性狀都很相似,這種現象稱為遺傳;子代與親代及子代不同個體間的性狀差異叫變異。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各種生物的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數目是不同的;每種生物的染色體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染色體主要由兩種物質組成:蛋白質和脱氧核糖核酸(簡稱dna)。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watson)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crick)共同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dna分子上有一些片段,含遺傳信息,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基因)。優生:應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遺傳素質;意義:讓每一個家庭生出健康的、遺傳素質優良的又無遺傳疾病的後代。常見遺傳病有先天愚型和白化病。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説明自然選擇是一個漸變過程,有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五、健康與環境1、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關係健康。2、非特異性免疫:對病原體的抵抗,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禦作用第一道防線:皮膚、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淚腺;阻擋或殺死病原體,不讓病原體侵入    第二道防線: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等。 溶解、吞噬和消滅病原體。3、特異性免疫: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體液免疫:當病原體(如病毒、病菌)進入人體以後,刺激b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就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做抗原。在細胞外的體液中消滅病原體。細胞免疫: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識別侵入人體的寄生蟲、外來細胞團塊和被病毒感染的自身細胞等異物,併發揮直接或間接(釋放淋巴因子)的作用,來消滅和清除異物。在細胞內消滅病原體。兩者都有免疫記憶能力。人工免疫一般分為:人工自動免疫是指給人體接種抗原物質,使人體自動產生特異性免疫力的方法。(作為抗原的菌苗疫苗或類毒素的共同特點是毒性已減弱或失去而仍保留有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的能力。)人工被動免疫是指給人體注入現成的抗體或淋巴因子而使人體具有免疫力的方法。一般用血清注射。人體的免疫功能:免疫的抗感染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維護人體的健康)免疫監視的功能。(隨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自我穩定的功能。(及時清除體內衰老的、死亡及損傷的細胞)。4、七大營養素作用:水: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糖類:包括澱粉、葡萄糖、蔗糖等。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在大米、小麥、馬鈴薯、土豆等含量較高。蛋白質: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主要原料。青少年由於處於長身體時期,故對蛋白質需求量很大。也可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脂肪:生物體內貯藏能量的物質。當人體內的糖類氧化分解不足以供給人體所需時,才會分解脂肪提供的能量。無機鹽: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舉例説明缺乏某種無機鹽的症狀)。食物纖維:由纖維素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便等。維生素:種類很多,必須從食物中獲得。參與人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活動,對保持人的身體健康關係極大。根據生活實際瞭解常見維生素的名稱、來源和缺乏症。

名稱

缺乏症

主要來源

維生素a夜盲症、角膜乾燥症肝、魚肝油、卵黃、牛乳、胡蘿蔔

維生素b1腳氣病米糠、麥麩、卵黃、酵母

維生素b2口角炎、脣裂症卵黃、酵母、大豆、胚芽、肝

維生素c壞血病蔬菜、水果

維生素d成人骨軟化、兒童佝僂病魚肝油、卵黃

維生素e不育、流產、肌肉萎縮等穀物胚芽、植物油、綠葉小結: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素的種類及數量都不相同,幾乎沒有一種食物同時含有7類營養素。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營養的搭配,平衡膳食。5、吸毒、吸煙的危害吸毒:(1)嚴重危害身心健康(2)毒品有成癮性 (3)昂貴的毒品使吸毒者傾家蕩產,走上犯罪道路。(4)吸毒、販毒破壞國家的安寧和經濟發展已成為國際公害吸煙:煙鹼(尼古丁):(1)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之暫時興奮,但隨後便抑制,甚至麻痺。(2)促使動脈硬化、誘發心臟病。(3)改變胃液酸鹼度,使潰瘍病發病率增加。焦油:致癌物(苯並芘)誘發肺癌。6、傳染病病原體:是指使人發生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與寄生蟲 ,如細菌、病毒、蛔蟲、瘧原蟲等。傳染源:是指能散發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如患病的人或動物等。易感人羣: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疾病者。傳播途徑:是指從傳染源到易感人羣的途徑。空氣傳播;水傳播;土壤傳播;飲食傳播;蟲媒傳播;接觸傳播。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上述三個環節,切斷其中的任一環節,傳染病流行將終止。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羣。

生物知識點整理 篇三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

1、生產者:綠色植物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它們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無機物合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屬於生物圈中的生產者

2、消費者

(1)概念:生物圈中的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物,通過消耗綠色植物合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

1植食動物:直接以綠色植物為食的消費者,如兔、牛等

(2)類型    2肉食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的消費者,如狼、獅等

3 雜食動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費者,如棕熊等。

二、動物是食物鏈的結構成分

(1)    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各種生物之間有複雜的捕食與被捕食的關係,這種營養聯繫形成食物鏈。

(2)    組成:生產者和各級消費者。

(3)    動物的作用:在食物鏈中,動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同時也可能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是食物鏈結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食物網:在一定自然區域內,多條食物鏈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形成食物網。

3、生物種羣的數量變化:由於生物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關係,使各種生物種羣的數量趨於平衡。

三、動物對環境的影響

1、動物與環境的關係:動物不僅適應環境,從環境中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而且能夠影響和改變環境。

2、動物對植物生活影響:

(1)積極影響: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佈。

(2)不良影響:如: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時,引起水體透光程度降低,影響浮游植物的分佈和光合作用;蝗蟲和害鼠危害農作物。

生物知識點整理 篇四

第二節  動物運動的形成

一、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1、組成: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三部分組成。

2、功能:具有支持、保護和運動的作用。

二、骨

1、種類: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不規則骨等。

2、長骨

(1)形態:呈管狀,分為中間稍細的骨幹和兩端膨大的骨骺。、

(2)結構:

1骨膜:覆蓋在長骨的表面,內有血管、神經和成骨細胞。

2骨質:分為緻密的骨密質和蜂窩狀的骨鬆質。

3骨髓:填充在長骨骨幹中央的骨髓腔和骨鬆質的腔隙內,幼年時為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後骨髓內紅骨髓轉變成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3)骨的生長:幼年時骨能長長和長粗,長長與骨骺端軟骨層的細胞生長有關,長粗和骨折後的修復與骨膜內的成骨細胞有關。

3、骨的成分及特點:

(1)成分:有水分、有機物和無機鹽,無機鹽的主要成分是鈣鹽,使骨堅硬;有機物主要是骨膠蛋白,使骨具有韌性。

(2)骨在不同年齡段各種成分的含量及特性

年齡

有機物

無機物

特性

特點

幼年

多於1/3

少於2/3

彈性大,硬度小

容易變形

成年

約佔1/3

約佔2/3

彈性大,硬度大

不易變形,不易骨折

老年

少於1/3

多於2/3

彈性小,硬度大

容易骨折

二、骨骼肌

1、組成: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組成。(肌腱: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間較粗的部分)

2、分類:頭頸肌、軀幹肌和四肢肌。

3、功能:參與運動,維持人體形態、保護內臟器官、參與呼吸和排便、表達情感、維持體温等。

三、軀體運動的形成

1、形成:運動由骨、關節和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以骨為槓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收縮為動力形成運動。

2、調控:骨骼肌的收縮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

3、肌肉在運動中的協作

(1)任何一個運動都是由多塊骨骼肌協調完成的。例如:

屈肘: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肘部屈伸由兩組肌肉羣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雙手自然下垂同時處於舒張狀態,雙手有重物同時處於收縮狀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dzpk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