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應急處置方案新版多篇

應急處置方案新版多篇

應急處置方案新版多篇

應急處置方案 篇一

1、火災應急措施

(1)防護

根據燃燒物料的危險危害性,選取相應的防護面具及防護服。

(2)詢情

詢問遇險人員情況;詢問可燃物料的量、已燃燒的時間、部位、形式、擴散範圍;瞭解周邊人員數量、電源、火源等情況。

(3)偵檢

搜尋遇險人員;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氣體或液體蒸氣濃度、擴散範圍;測定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確定攻防路線、陣地;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4)警戒

根據詢情、偵檢情況確定現場警戒區域;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中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並設立警戒標誌,在安全區視情況設立隔離帶。合理設置出入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並進行安全檢查、逐一登記。

(5)火災現場警示

進入現場必須正必須正確選擇行車路線、停車位置、作戰陣地;嚴密監視液相流淌、氣相擴散情況,防止災情擴大;注意風向變換,適時調整部署。

(6)救生

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採取正確的救助方式,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將傷情較重者交醫療救護指揮部救治。

(7)控險

啟用噴淋、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滅火設施;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設置水幕或屏封水槍,稀釋、降解泄漏物濃度,或設置蒸汽幕;採用霧狀射流形成水幕牆,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擴散。

(8)堵漏

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並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9)現場排險

外圍滅火:向主火點進攻之前,應將外圍火點徹底撲滅。

(10)火災現場滅火

滅火條件:周圍火點已徹底撲滅,外圍火種等危險源已全部控制 ;

滅火方法:泡沫覆蓋法:對燃燒罐或地面流淌火噴射泡沫進行覆蓋滅火;砂土覆蓋法:使用幹砂土、水泥粉、煤灰、石墨等覆蓋滅火;乾粉抑制法:視燃燒情況使用車載乾粉炮、膠管幹粉槍、推車或手提式乾粉滅火器滅火。

(11)現場救護

1、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有條件時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或交給應急醫療救護工作人員;

2、應急醫療救護小組未到達之前,應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並給予氧氣;

3、脱去被污染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4、與應急醫療救護小組聯繫,將傷員移交給醫療救護人員。

(12)洗消

在危險區與安全區交界處設立洗消站。洗消的對象:輕度中毒的人員;重度中毒人員在送醫院之前;現場醫務人員;消防和其它搶險人員以及羣眾互救人員;搶救及染毒器具;使用相應的洗消藥劑;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須經過環保監測部門的檢測,以防造成次生災害。

(13)清理

有毒氣體現場清理:用噴霧水、蒸汽、惰性氣體清掃現場內事故罐、管道、低窪、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氣(液);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撤險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有害液體現場清理:少量殘液,用幹砂土、水泥粉、煤灰、乾粉等吸附,收集後作技術處理或視情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灑上中和或洗滌劑浸洗,然後用大量直流水清掃現場,特別是低窪、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撤險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2、特種設備應急措施

1.1鍋爐事故應急措施

1)鍋爐爆炸事故。一旦發生鍋爐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温水、汽,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並將情況逐級上報。爆炸停止後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並進行救助。

2)鍋爐爆管事故。

(1)爐管破裂泄漏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致擴大時,可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鍋爐啟動後再停爐。

(2)嚴重爆管且水位無法維持,必須採取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温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

(3)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儘快撤出爐內餘火,降低爐膛温度,減少鍋爐過熱程度。

(4)如兩台鍋爐並列供汽,應將故障鍋爐的主蒸汽管與蒸汽母管隔斷。

1.2 壓力容器設備及附件的事故應急措施。

(1)當壓力容器及其設備發生爆裂、鼓包、變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電、停水,使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不能正常運轉,或壓力容器及其設備周圍發生火災等非正常原因時,必須緊急停止運行。

(2)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一旦發生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爆炸停止後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並進行救助。

3、機械傷害應急措施

(1)機械設備漏電觸電。若機械設備出現漏電觸電現象,當事人應及時向作業負責人或應急小組報告,採取有效的搶救措施。若操作人員觸電後,應儘快使觸電者脱離電源,實施搶救。

(2)設備剎車失靈。應立即關閉電源,並躲避到安全地方。

(3)發生事故後,當事人應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事故報告時間不得超過事故發生後1小時。同時,迅速聯繫119、120處理事故現場。

(4)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實施現場救援工作和調查處理。事故發生地的管理員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並採取必要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和損失加重,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誌、拍照、詳細記錄和繪製現場圖,並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4、配電設備事故應急措施

1)配電設備運行中因短路、過載等故障原因而突然跳閘時,為最大限度降低損失,配電當班人員要進行詳細檢查。

(1)檢查出是高壓斷路器和低壓總屏,其中一項跳閘時,應馬上合閘,保障廠區供電。同時當班班長組織人員對跳閘原因進行查找和處理。

(2)檢查出是分路斷路器跳閘時,應在分路斷路器上掛上“禁止合閘”的'警示。同時當班班長組織人員對跳閘原因進行查找和處理。

2)變配電設備出現異常時,應馬上對異常設備進行檢查、分析。

(1)如設備過負荷,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和主管領導,安排調整負荷或改變變配電設備的運行方式,以適宜生產需要。

(2)如變配電設備出現故障缺陷,值班人員應立即對故障的變配電設備進行檢修。當故障較大或因供電要求一時處理不了時,必須採取應急措施防止故障惡化擴大,並及時報告上級領導。

3)配電設備運行中因短路導致火災,立即切斷電源,在可能的情況下儘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並將情況逐級上報。同時,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撲火工作,火災停止後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並進行救助。

4)外線停電時,配電設備應急措施。

(1)突然停電時,當班人員應立即將主供電線路和備用供電線路進行切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快恢復供電。

(2)明確外線停電時間時,將停電時間通知企業各部門,讓各部門提前做好停電前的準備。在外線停電之前,當班人員立即將主供電線路和備用供電線路進行切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儘快恢復供電。

應急處置方案 篇二

一、班組應急組織、職責和權力

1、班組應急小組

組、長:左擁軍

副組長:王、禮、林須曉、程訓前、李志國

2、職責:

全面負責本班組現場應急工作,應急措施宣貫和培訓。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範文。

3、權力:

班組長有權檢查現場安全生產環境和職工安全作業情況,制止和處理職工違章作業,抵制違章指揮,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且自身無力解決時有權拒絕開工、停止作業。班組長由應急處置的指揮權,遇到險情時有在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並組織班組人員安全有序撤離。

職工有緊急避險逃生權。班組成員應當牢固掌握防災、避災路線,增強自救互救和現場處置能力。遇到險情時,第一時間彙報調度室和區隊幹部,自覺主動沿避災路線迅速撤離到安全地點。

二、班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應急處置的原則

1.1發現事故預兆和出現事故後,第一時間彙報,同時撤離人員的原則。

1.2彙報時要沉着冷靜,內容要準確完整、詳細客觀,地點、類型、影響區域、作業人員數目、傷亡人員情況等。

1.3正確佩戴自救裝備,選擇正確的避災路線,堅持快速、有序的原則。

1.4堅持充分利用“三條線”的原則。

1.5堅持先自救後互救的原則,堅持搶救傷員優先的原則。

2、應急處置步驟

2.1根據災害預兆,判明災害性質。

2.2所有人員立即停止工作、切斷電源。

2.3及時向調度室、區隊彙報。

2.4在組長的帶領下按照避災路線進行撤離。

2.5上井後清點好人員。

第七部分、健全區隊工會和班組工會小組

(一)、隊組工會組織機構

工、會、組、長:呂明明、工、會、成、員:羊少華、王故本、王、兵

羣眾安全監督員:高巖鵬、申、亮、劉、學

(二)、員工權益維護制度

第一條、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職工在安全生產中的權利,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在安全生產中的主體地位。

第二條、區隊在施工地點要安排跟班領導,不安排跟班領導的,工人有權拒絕下井作業。

第三條、區隊跟班領導要與工人同下井、同上井,跟班人員早上井,工人有權早上井。

第四條、必須在現場隱患全部排查並且整改完成後,方可安排工人施工,否則職工有權拒絕作業。

第五條、管理人員在現場指揮生產時,必須嚴格執行作業規程規定,杜絕違章指揮,否則工人有權不執行。

第六條、所有職工下井作業前必須學習施工安全措施,沒有措施或者措施制定不完善,職工有權拒絕作業。

第七條、區隊必須按照礦有關規定要求,認真組織開好班前會,不得隨意壓縮班前會時間,否則職工有權拒絕下井。

第八條、現場各類監測監控系統不完善、安裝不到位、運行不正常,不得安排工人下井作業。

第九條、礦配發的勞動保護、防護用品必須及時發放給職工作用,不得給職工使用不合格的的勞動防護用品。

第十條、各施工地的避災路線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並在現場明確標識。

第十一條 因上述原因造成職工不能下井的不得扣發職工工資。

應急處置方案 篇三

1、目的:為迅速處理泵站事故,最大限度的縮小災害範圍及時消除事故影響,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的法律、法規,特制定本預案。

2、適用範圍:適用於各採煤工作面液壓設備事故應急處置。

3、引用標準和文件。

3.1、《煤礦安全規程》

3.2、《棗礦集團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4、事故特徵

4.1、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

生產過程中泵站液壓設備損壞,影響生產,生產過程中發生管路爆裂,膠管拔出,高壓液體噴出,可能導致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5、應急組織和職責

5.1、工區成立泵站液壓系統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組長:區長、書記

副組長:技術員、工區值班領導

成員:工區其它班子成員及各班工長

5.2、應急處置領導小組職責

泵站液壓系統事故發生後,分析判斷事故性質,決定啟動應急處置方案範文,批准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應急救援處置,協調本單位各班組的工作,在本單位設有能力處理的情況下,向礦調度彙報求援,迅速修復,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5.3、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職責

值班人員:承接事故報告,請示啟動應急預案,召集小組成員協調應急處置工作,同時做好相關記錄。

組長:根據事故性質及嚴重程度,組織制定處理方案,並安排好事故搶修人員、材料、配件。

副組長負責應急方案、應急措施的編制,技術資料的提供。

其它成員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根據各自負責的範圍各負其責,帶領搶修人員參與現場搶修。

6、應急處置程序

6.1、報警

當發生泵站事故時,應立即向工區彙報,彙報時應説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可能影響的範圍等情況,值班員應詳細記錄,並及時向礦調度和應急處置組長彙報,同時通知各應急處置小組的成員到工區待命。

礦調度電話:4056511、4056211、井下:21308、21309

工區值班電話:4057337、21337

6.2、應急啟動

當井下泵站液壓系統發生事故時,首先啟動本應急預案,進行自救,工區值班人員接到電話後,立即通知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及應急人員到現場參加事故搶修,同時同井下現場保持通訊聯絡,以便隨時掌握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及時調整方案。

6.3、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

應急救護人員到位後,查看事故現場,詢問事故原因,會同現場管理人員對事故做出正確判斷。

6.4、擴大應急

如發現現場情況惡化,本預案不能滿足現場有效救災時,應急小組向礦調度彙報請求支援或啟動上一級應急救援預案。

7、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及注意事項

7.1、現場人員一旦發現液壓設備出現故障,應立即通知泵工停止設備運轉,並彙報現場管理人員和工區值班領導。

7.2、如有人遇險,現場人員應及時進行搶救,安排人員護送升井,同時告知值班人員,礦調度及井下急救站,為傷者升井開闢綠色通道。

7.3、搶險人員進入搶險救災現場,首先要切斷現場的電源液源,將操作手把打到零位,停掉液源供電開關隔離手柄並閉鎖,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7.4、處理液壓系統管路故障應先卸壓,嚴禁帶壓操作。

7.5、處理液壓系統事故時,必須注意巷道頂板變化,特別是有懸露矸石的地點,必須進行加固和找掉懸露矸石後,再進行處理工作。

7.6、嚴禁單人處理應急隱患。

7.7、搶修液壓系統,必須由持有乳化液泵站的特殊工種證人員操作,其它人員嚴禁觸碰液壓元件。

7.8、搶修過程中,嚴格執行三大規程,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8、應急恢復

液壓系統事故處理完畢,開泵前必須通知工作面所有人員,經試符合要求,由現場管理人員彙報工區,宣佈應急結束,搶險人員撤離現場,恢復生產。

應急處置方案 篇四

1、班組應急組織和職責

1.1班組應急組織

(1)應急小組

組長:班長

副組長:副班長

成員:當班上崗人員

(2)職責:

全面負責本班現場應急工作,應急措施宜貫和培訓。承擔自救、互救和避災職責,承擔第一時間報告預警信息和事故災害信息的職責,執行本班組現場預警處置和災害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範文,配合相關部門進行傷亡人員善後和安撫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處理,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應急工作。

1.2班組人員應急崗位責任制

(1)組長

全面負責本班應急管理工作。根據相關預警處置方案,承擔第一時間報告事故預兆的職責,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作業現場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承擔事故報告的職責,並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2)副組長

協助組長完成相關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3)班組長

發現和報告事故預兆,落實預警處置措施。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按照相關預案的現場處置程序,承擔組織本班組現場人員的自救、互救和避災的責任。

(4)關鍵崗位業務骨幹

發現與本崗位相對的事故預兆,承擔第一時間預警信號報告的職責。在發生事故的情況下,協助現場應急指揮者進行自救和避災,不斷髮現避災過程中出現的危險和危害。

2、班組作業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2.1分險分析

(1)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災害危險性分析

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礦最嚴重的事故災難之一,易造成羣死羣傷、礦毀人亡。爆炸會產生高温火焰、爆炸衝擊波,並伴隨大量有毒有害氣體。

爆炸生成的高温高壓衝擊波,導致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支架損毀,頂板冒落;通風構築物破壞,引起礦井通風系統紊亂。爆炸生成的有毒有害氣體,伴隨風流蔓延,導致人員傷亡。爆炸在一定條件下會誘發火災,引發二次及多次爆炸;瓦斯爆炸衝擊波卷掃巷道積塵,可能伴隨引發煤塵爆炸,造成更大的損失。

煤塵的危害一是塵肺病,二是煤塵爆炸。煤塵爆炸也是煤礦最嚴重的事故災難之一,易造成羣死羣傷、礦毀人亡。煤塵爆炸產生高温火焰、衝擊波、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造成人員傷亡,設備、設施、巷道的損壞,引起礦井火災,也可能誘發瓦斯爆炸事故。

2.2作業現場應急處置的原則

(1)出現事故預兆和出現事故後,第一時間彙報,同時撤離人員的原則。

(2)彙報時要沉着冷靜,內容要準確完整、詳細客觀:地點、類型、影響區域、破壞程度、現場風流變化、作業人員數目、傷亡人員情況。

(3)現場班組長、重要崗位人員要承擔本班組人員撤離,自救互救和避災的現場組織指揮責任。

(4)安全撤離時要正確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離災區,儘量低行。

(5)如因災難破壞了巷道中的避災路線指示牌、迷失了行進的方向時,撤退人員應朝着有風流通過的巷道方向撤退。

(6)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誌,以提示救援人員的注意。

(7)在撤退途中聽到或感覺到爆炸聲或有空氣震動衝擊波時,應立即背向聲音和氣浪傳來的方向,臉向下,雙手置於身體下面,閉上眼睛,迅速卧倒,頭部要儘量低,有水溝的地方最好躲在水溝邊上或堅固的掩體後面,用衣服將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儘量遮蓋,以防火焰和高温氣體灼傷皮膚。

(8)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地進行災區避災,以等待救援人員的營救。

(9)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設明顯標誌,以便於救援人員實施救援。

(10)如硐室內,開啟壓風自救系統,可有規律地間斷地敲擊金屬物、頂幫巖石等方法,發出呼救聯絡信號,以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指示避難人員所在的位置。

(11)積極開展自救互救,對於窒息或心跳呼吸驟停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復甦方法為:立即將傷員移至新鮮風流中,使之儘快與有毒有害氣體隔離;將口中妨礙呼吸的東西去除,並將衣領、腰帶、上解開,脱掉膠靴,使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不致受阻;對窒息者進行人工呼吸;對出血傷員,要先止血、後搬運;對骨折傷員,要先固定、後搬運。

2.3危險源監控

(1)礦井使用裝備了KJ101N型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對各採掘地點的瓦斯狀況進行適時監測監控。

(2)瓦檢員、測風員按規定檢查温度、風量、瓦斯濃度等,並取樣化驗分析,發現異常及時彙報、處理。

(3)礦井配有足夠的測塵人員和測塵儀器,按規定佈置粉塵測點。井下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每月至少測定2次,粉塵分散度和遊離二氧化硅每6個月測定1次,個體呼塵每3個月測定1次。

(4)生產科對採掘工作面開工前的綜合防塵設施進行驗收。

(5)通防科瓦斯檢查工、測風員、防塵員、測塵員等下井職工必須檢查其巡迴檢查路線上防塵設施情況和巷道積塵情況。

(6)防塵檢查員,每月對採掘工作面巡迴檢查至少3次,其它地點檢查2次。

(7)礦各級管理人員下井時必須檢查巷道積塵及防塵設施安裝和使用情況。

(8)本區要對井下特別是區隊管理幹部、工人要進行瓦斯、煤塵爆炸知識的教育,熟悉瓦斯、煤塵爆炸徵兆如下:

①瓦斯爆炸事故發生前,感覺到附近風流突然靜止、有顫動、耳鼓膜有震動的現象發生,有時還發出噝噝的空氣流動聲。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要吸入大量氧氣所致,一般被認為是瓦斯爆炸前的預兆。在瓦斯超限達到爆炸界限時,就有可能遇到火源而爆炸。

②煤塵爆炸前,事故地點浮游煤塵濃度一定達到爆炸界限,並且有引爆火源,爆炸時一般都會有強大的爆炸聲和連續的空氣震動,產生很強的高温氣浪。

2.4預警行動

(1)瓦斯爆炸事故預警和響應。

(2)煤塵爆炸事故預警的條件一是出現了煤塵堆積現象,二是出現高温貨源。煤塵堆積現象是指煤塵存在井巷表面連續長度超過5米、厚度超過2毫米的現象。

(3)預警信息的發佈和報告。

(4)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3、注意事項

(1)佩戴自救器的注意事項:

①在井下工作,當發現有瓦斯、煤塵事故時,必須立即佩用自救器,撤離現場。佩戴自救器呼吸時會感到幹、熱的感覺,這是正常現象,必須佩戴到安全地帶,方能取下自救器,以防中毒。

②在佩用自救器時,因外殼碰癟,不能取出過濾罐,則帶着外殼也能呼吸,為了減輕牙齒的負荷可以用手托住罐體。

④佩用自救器撤離時,要求勻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勻,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夾、口具或通過口具講話。

④平時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也不許當坐墊用,防止漏氣失效。

(2)現場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項:

①當發生瓦斯或煤塵爆炸時,應立即背向爆炸地點迅速卧倒,避開衝擊波,並屏住呼吸,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儘量用衣物蓋住身體,以減少燒傷;要迅速按規定佩戴好自救器,沿着避災路線,迅速撤離災區,趕快撤退到新鮮風流中;對於附近的傷員,要協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幫助撤出危險區;撤出災區後,要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

②若巷道破壞嚴重,應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計疏通巷道,儘快撤到新鮮風流中;如果巷道難以疏通,要撤退到支護較完整的地點躲避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建立臨時避難硐室,利用壓風管路、風筒等改善避難地點的生存條件。遇險人員要相互安慰、穩定情緒,並有規律的發出呼救信號,等待救援。

(3)採取救援措施的注意事項:

①立即切斷通往事故地點的一切電源,馬上恢復通風,設法撲滅各種明火和殘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

②遇險人員應沉着冷靜,儘可能瞭解事故的地點和規模,由在場的負責人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按避災路線迅速而有序的撤離災區。位於事故進風側的人員,迎着風流撤退;位於事故迴風測的人員應佩戴好自救器以最快速度進入新鮮風流,在撤退過程中如遇巷道堵塞,不能安全撤離時、應就近構築安全地點,等待救援。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應及時將其轉移到通風良好的安全地區,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處進行人工心肺復甦,不要延誤搶救時機。

③通風部門要及時檢查通風設施受損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有害氣體儘快進入迴風巷,縮小受災範圍。礦山救護隊要探明事故地點、範圍和氣體成分,如有殘留火源時,必須在加強通風條件下撲滅火源,以免發生連續爆炸。如果一時難以修通破壞的巷道營救遇難人員,則應利用管道或其他方式向遇難人員供風。

④在搶救事故期間,應隨時向礦調度室彙報災區狀況和救災工作的進展情況,並對下一步搶救工作的開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4)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注意事項:

①首先要盡最大的可能迅速瞭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質、地點、範圍和事故區域的巷道情況、通風系統、風流及煙氣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與自己所處巷道位置之間的關係,並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及現場的實際情況,確定撤退路線和避災自救的方法。

②等待避難時,應保持安靜,不急躁,儘量俯卧於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減少氧氣消耗,並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氣體;若附近有壓氣管道閥門,應立即打開閥門,釋放出新鮮空氣供人體呼吸;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礦燈等明顯標誌,以便救護隊員發現。硐室內只留一盞礦燈照明,其餘礦燈全部關閉,以備再次撤退時使用。並間斷地敲打管道,發出呼救信號。

(5)應急救援結束後的注意事項:

①礦井瓦斯、煤塵災害現場救援結束後,由救護隊長報告礦長,礦長接到報告後,通知礦調度室,宣佈應急救援結束,進行現場恢復,為恢復正常生產做好準備。

②由礦長組織對《礦井瓦斯、煤塵事故應急預案》進行評審,針對實際情況所暴露出的不足進行完善和改進,以適應礦井應急救災的需要。

應急處置方案 篇五

一、編制目的和依據

為進一步增強應對和防範生產安全事故的能力,高效、有序地進行現場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降低事故對人員、環境的危害和財產造成的損失,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XX)、《xxxxx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CHF/YA-20XX-1),制定本處置方案。

二、風險分析(可用列表形式)

1 、本崗位可能發生的潛在事件、突發事故類型;

2、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區域、地點、裝置部位或工藝過程的名稱;

3 、導致事故發生的途徑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4 、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徵兆。

三、應急組織與職責

1 、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最好用圖表的形式);

2 、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應同單位或車間、班組人員工作職責緊密結合,明確相關崗位和人員的應急工作職責。

四、應急處置

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別及現場情況,明確事故報警、各項應急措施啟動、應急救護人員的引導、事故擴大及同企業應急預案的銜接的程序。(可用圖表加必要的文字説明的形式)

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中毒、危險化學品泄漏、高處墜落、坍塌、洪水、機動車輛傷害等,從操作措施、工藝流程、現場處置、事故控制、人員救護、消防、現場恢復(注:現場恢復應考慮預防次生災害事件的措施,如應制定防止現場洗消發生環境污染事故的措施)等方面制定明確的應急處置措施。(重點,儘可能詳細、好操作)

3 、報警電話及報告的基本要求和內容。

五、注意事項

1 、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項;

2 、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3、採取救援對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項;

4 、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5 、現場應急處置能力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

6 、應急救援結束後的注意事項;

7 、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六 附件

1、有關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聯繫方式

列出應急工作中需要聯繫的部門、機構或人員的多種聯繫方式,並不斷進行更新。

2、重要物資裝備的名錄或清單

列出應急預案涉及的重要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繫電話等。

3、相關應急預案名錄

列出直接與本應急預案相關的或相銜接的應急預案名稱。(應列出的企業預案包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消防預案、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供電預案、特種設備應急預案等)

應急處置方案 篇六

一、油槍跑冒油應急處置預案

(1)立即關閉加油槍和加油機;

(2)用棉紗和棉毛巾或不產生靜電的拖把,對現場跑冒的油品進行回收,回收後的油品按照不合格油品進行處理;

(3)地面上難以回收的油品應用沙土覆蓋,待充分吸收殘油後清除沙土;

(4)將加油車輛推離現場,嚴禁立即啟動車輛;

(5)如跑冒油數量較多時,應立即封鎖加油現場,按上述步驟處理。

(6)吸附有油品的棉紗、毛巾及沙土應送到指定垃圾場進行填埋處理。

二、卸油時油罐車跑冒油應急預案

(一)事故起因

1、油罐車卸油時膠皮管脱落或開裂發生跑油。

2、快速接頭連接不牢固(罐車及油罐)或快速接頭損壞。

3、其他。

(二)危害因素或後果

1、危害因素:

(1)人的不安全因素:員工責任心不強,操作失誤,忽視安全行為。

(2)物的不安全狀態:卸油膠管老化破損,快速接頭突然破損,油場地安全狀況不良,油罐車滑動。

(3)管理缺陷:操作規程執行不到位。

2、事故後果:

(1)環境污染

(2)經濟損失

(3)火災、爆炸

(4)人員傷亡

(5)影響企業形象

(三)應急處置措施

1、服務區經理(現場負責人)職責:

(1)指揮現場人員按分工進行應急處置。

(2)向上級公司報告。

(3)監護事故現場。

(4)險情過後檢查操作井、地溝、水封井是否有殘留油品。

(5)確認損失,上報主管部門。

2。計量、記賬員職責:

(1)立即關閉油罐車秀誘發、斷開連接。

(2)用消防沙進行油品圍堵,並回收油品。

(3)確認損失,並做好相關記錄。

3。加油員職責:

立即停止加油,切斷電源參與油品圍堵及回收,險情後清理現場。

4。安全員職責:

(1)疏散服務區內無關人員及車輛。

(2)設置警戒。

(3)準備滅火器在回收現場監護。

(四)事故擴大處置:

當服務區員工人身安全受到重大傷害,財產受到嚴重損失時:

1。立即向沿線公司相關部門和當地政府報告。

2。服務區經理(現場負責人)指揮人員撤離加油站。

3。員工受到傷害時及時救護並撥打120求助。

4。安全員通知相鄰單位(住户)撤離。

(五)事後處置:

1。統計財產損失。

2。檢查設備設施安全狀況。

3。清理現場,儘快回覆經營。

4。按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處理。

5。非企業新聞發言人不得擅自接受媒體採訪。

(六)附現場處置流程圖

應急處置方案 篇七

隨夏季持續高温天氣來臨,職業性中暑發病特點呈現易發與高發態勢。完善公司職業性中暑事件應急預案,掌握職業性中暑的應急處置原則,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避免職業急性損害的重要任務。

職業性中暑發生的直接原因,是由於作業人員在作業現場高温、高濕與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散熱機制發生障礙,機體內的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出現紊亂,而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障礙為主的一系列損害的結果。當作業環境温度超過34℃時,作業人員就有可能發生中暑;有時雖然作業環境温度未超過34℃,但濕度達到60﹪時也極易發生中暑。中暑的發生又與勞動強度過大、勞動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飲酒等因素有關,也與個體健康狀況有關。

結合我企業一線崗位勞動條件,根據氣象局和衞生部通過有關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聯合發佈高温中暑事件預警信息,公司預警信息對照該預警信息調高一個級別,由公司職業病防治中心發佈高温中暑事件預警;在窯爐維修、露天作業等臨時性高温作業,結合作業場所高温作業分級也可啟動本應急預案。

企業高温中暑事件預警級別對照簡表:

衞生部高温中暑事件預警信息及高温中暑氣象預報級別 企業對應發佈預警信息 企業高温中暑事件預警級別

四級預警(藍色預警)“可能發生中暑” 較易發生中暑 Ⅲ級預警

三級預警(黃色預警)“較易發生中暑” 易發生中暑 Ⅱ級預警

二級預警(橙色預警)“易發生中暑” 極易發生中暑 Ⅰ級預警

一級預警(紅色預警)“極易發生中暑”

在職防中心發佈高温中暑事件預警後,各職能部門應當加強高温崗位及夏季露天作業、工地等重點場所現場監控,企管部、計調長、安全員在例行巡查中增加針對行列機、出窯、司爐崗位,建爐及露天作業人員的主動性詢問,包括詢問高温作業情況及中暑的相應症狀,如頭暈、胸悶、心悸、多汗、高熱、少尿或無尿,觀察意識狀況等。及時發現中暑先兆,及早發現中暑病例;生產部做好通風降温設施的檢修維護;人力部、職防中心做好解暑藥品、急救物資的儲備工作;行政部、職防中心提供含鹽低糖飲料,並採取多種形式宣傳防暑降温知識,增強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

職業性中暑劃分為輕症中暑與重症中暑。其中,輕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觀察對象);重症中暑包括熱射病(包括日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

中暑先兆(觀察對象)的症狀為:作業人員在高温作業場所勞動一定時間後,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輕症中暑主要症狀為:中暑先兆的症狀進一步加重,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症狀,體温升高至38.5℃。

重症中暑中的熱射病亦稱中暑性高熱,是重症中暑中最嚴重的。其特點是在高温環境中突然發病,體温高達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繼之“無汗”,可伴有皮膚乾熱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等。熱痙攣是由於作業人員在高温作業時,因大量出汗導致體內的水、鹽大量損失致使肌痙攣。其特點是有明顯的肌痙攣,伴有收縮痛,好發於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腸肌為著,常呈對稱性,時而發作,時而緩解,患者意識清,體温一般正常。熱衰竭一般發生在高温高濕環境下的體弱或年歲大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羣中,其特點是起病迅速,表現為頭昏、頭痛、多汗、口渴、噁心、嘔吐,繼而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心律紊亂、輕度脱水,體温稍高或正常。

現場應急處置

對於先兆中暑患者或輕症中暑患者的現場處理原則是,首先應迅速將其移離高温場所,鬆解衣釦,放置蔭涼處休息;如果患者清醒,無噁心、嘔吐,應補充含鹽的清涼飲料,如有頭暈、噁心、嘔吐或腹瀉者,可服用藿香正氣水(或膠囊)。輕症中暑患者經上述現場處理,一般多在30分鐘至數小時即症狀減輕並逐漸好轉,休息1到2天即可康復;如上述患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或懷孕,或年歲大一些,在進行上述現場處理措施的同時,應轉入附近有條件的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對於輕症中暑包括中暑先兆(觀察對象)患者的現場處置不可掉以輕心,不能因患者經上述現場處理自覺症狀稍有緩解,就又立即安排其回到作業場所進行高温作業,因為如此處理,有些患者會進一步向重症中暑方向發展。

對於重症中暑患者的現場處理原則是,應迅速用救護車轉入附近有條件的醫院搶救。在現場等候救護車救援期間,如果有條件,治療原則是及時降低患者過高的體温,措施分為物理降温與藥物降温;可採取的物理降温措施有:在有空調的房間內或在蔭涼處,用冰水或酒精或井水擦拭患者全身,在頭部及頸部、腹股溝部動脈血管分佈區放置冰袋,並扇風;必要時可將患者半卧位放在15℃到16℃水中浸浴,同時按摩其四肢及胸腹部,見其皮膚擦紅為止,還應注意其呼吸及脈搏,如患者體温降至37℃到38℃(肛温),即可停止浸浴。有醫療條件的,可先糾正其體內水與電解質紊亂和促進酸鹼平衡,積極防止其休克、腦水腫等。救護車到場後應轉入附近有條件的醫院搶救。

桂林晶盛玻璃有限責任公司

20XX-3-7

應急處置方案 篇八

1總則

為了預防和應對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發生,提高各級人員對防止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消除事故隱患或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及設備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應急處置方案。

2概況

XXX包含兩期風機,其中XXX一期總容量48MW,安裝直驅式永磁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MW,共24台,二期裝機容量49.52MW,安裝東氣風機33台。

本應急處置方案的中心內容是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後的應急處理,重點是防止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發生後的事故擴大。重點在於發現風機着火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風力發電機組事故處理,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擴大。在發現風力發電機組着火事故後,必須按本應急處置方案範文要求迅速而有效地組織起事故搶修隊伍,在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把風力發電機組火災的經濟損失控制在最小。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

3.2指揮部人員職責

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風力發電機組火災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

值長職責:彙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

現場工作人員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彙報,做好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先期應急處置工作。

安監人員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3.3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3.3.1在風力發電機組事故發生後,立即按本應急處置方案範文規定的程序,組織全公司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迅速恢復變壓器送電和其它設備正常運行。

3.3.2負責向XXX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3.3.3應急救援隊在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發生後,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事故處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保障需要停運的風機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其次要立即與調度聯繫溝通,及時調整系統運行方式。

3.3.4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範,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3.3.5組織和提供事故恢復所需要的備品備件。組織事故恢復所必需的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採取的臨時性措施。

3.3.6完成風力發電機組着火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3.3.7負責宣佈應急處置方案範文的啟動和終止。

3.4應急救援隊組成及職責:

3.4.1運行應急救援隊:變電站運行人員即為應急救援隊員,由當班負責人任隊長,休班運行人員作為補充力量,根據運行應急救援隊要求進入現場增援。

職責:熟悉掌握本應急處置方案範文危急事件的應對內容,事故發生時根據應急處置方案範文立即進行事故處理,確保不造成事故的擴大,保證設備的安全,恢復站用系統供電。保證消防設備正常完好,消防通道無堵塞,並做好的隔離措施。對現場存在的危險,組織運行和維護人員做好安全措施,保護好現場,事故處理結束後召集有關單位和人員進行事故分析。

3.4.2維護應急救援隊:變電站維護人員即為應急救援隊員,由當班負責人任隊長。

職責:接到啟動應急處置方案範文的通知後,隊長立即召集應急救援隊成員進入現場,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及時更換損壞或消除設備缺陷。瞭解保護裝置動作情況,對繼電保護設備進行檢查和修復。保證通訊聯繫不間斷。做好設備恢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的處理準備,對事故處理提供人力支援。設立警戒線,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疏散人羣,防止變壓器着火後發生爆炸,危及人員生命。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

3.4.3後勤保障應急救援隊

職責:接到啟動應急處置方案範文的通知後,隊長立即召集應急救援隊成員進入現場,瞭解物資的需求情況,隨時做好提供物資和設備備件的準備工作,保證物資的及時供應。聯繫對負傷人員進行救治,和運送傷員轉院,組織車輛進入現場待命,搶修單位需要時,立即配合工作,直到事故處理結束。

3.5應急通訊

XXX場管理人員:

變電站控制室:

XX中心醫院急診:

XX縣醫院:

3.6危急事件的預防

3.6.1基建階段預防

(1)防止風力發電機組火災事故的發生,應逐項落實《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5027-93)以及其他有關規定。

(2)建立健全安全防火各項規章制度、應急處置方案範文,並定期組織火災應急處置方案範文演練,堅持設備定期巡視檢查,巡檢項目中應包括風機防火檢查。

(3)在風機內醒目部位懸掛“嚴禁煙火”的警示牌

(4)XXX機組廊道內,每60米劃分防火隔段;XXX機組豎井每8米劃分一個防火隔段;控制XXX機組和動力XXX機組分層佈置;控制XXX機組和動力XXX機組分豎井佈置;控制XXX機組和動力XXX機組間應設置耐火隔板;XXX機組的敷設應整齊;XXX機組的彎曲半徑應符合工藝規程要求;敷設過程中,XXX機組不應存在損傷;XXX機組溝應留出足夠人行通道。

(5)所有XXX機組孔洞和盤面之間的縫隙,採用合格的防火材料封堵;XXX機組封堵厚度不小於8釐米。

(6)多個XXX機組頭並排安裝時,XXX機組頭間應加隔板或填充阻燃材料。

(7)XXX機組頭製作安裝應符合工藝標準要求,XXX機組頭應用耐火防爆盒封閉。

(8)XXX機組刷塗防火材料,XXX機組防火塗料厚度應達到1~2毫米。

3.6.2運行中預防XXX機組着火的措施

(1)應建立全站XXX機組清冊,XXX機組清冊應標明XXX機組接頭位置。

(2)XXX機組溝不積水,XXX機組夾層安全電壓照明充足,不堆放雜物。

(3)加強XXX機組感煙、感温火災報警系統維護、試驗,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4)定期開展XXX機組温度的紅外線檢測工作,重點對XXX機組接頭處進行監測,尤其在高温大負荷期間加強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按規程規定定期開展動力XXX機組的絕緣試驗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逐步對混敷部分XXX機組進行整理或改造。

(7)每半年對XXX機組溝道、每季度對XXX機組架進行清掃。

3.6.3物資儲備

(1)每季度進行一次通信設備、站內房消防報警系統的檢查維護。

(2)每季度進行XXX機組場所消防器材的檢查、維護,及時清點補充過期、丟失、損壞的消防器材。

(3)加強車輛維護,隨時保證有應急備用車輛。

(4)儲備部分動力XXX機組、XXX機組接頭製作材料,放置在變電站備件庫房內準備搶修時急用。

(5)儲備部分保護XXX機組、保護元件,放置在變電站備件庫房內準備搶修時急用。

4應急處置

4.1應急處置方案範文啟動

4.1.1本事故應急處置方案範文的啟動以值班員和其他現場人員檢查確認XXX機組着火為啟動條件。

4.1.2應急報告和指揮

(1)生產現場人員發現XXX機組冒煙、着火後,應立即報告值班負責人,並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

(2)值班負責人接到報告但未發現異常信號,不能明確判斷是否着火的,應立即安排值班員到現場進行確認,並同時緊急通知其它人員待命。

(3)發現明顯着火現象,值班負責人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現場撲救,並向救援指揮部報告。

(4)總指揮接到報告後,根據現場情況宣佈啟動應急處置方案範文。

①各崗位人員接到指令後,按照本應急處置方案範文處理要點進行處理。

②應急救援隊人員接到指令後,及時進入現場按應急處理要點進行處理。

4.2危急事件應對

4.2.1值班負責人應急處理要點:

(1)緊急調集2名運行人員現場查找着火點;判斷着火部位的XXX機組類型和走向;檢查着火部位XXX機組對應的開關是否跳閘,未跳的應將其手動跳開。採取措施切除着火部位電源進行滅火。

(2)立即向救援指揮部報告情況。如火勢增強,需要將着火設備進行停電隔離的,應事先聯繫調度,按調度命令迅速隔離設備,如果XXX機組火勢較大,無法撲滅,則使用緊急逃生裝置逃生。

(3)着火範圍明顯時,故障設備一經隔離,即可恢復其它設備送電;

(4)滅火人員應穿絕緣鞋、工作服,用滅火器對着火部位進行滅火。並注意因着火部位的電源可能未完全切除,人員應與XXX機組保持安全距離。必要時將部分XXX機組系統停電,有漏電危險處掛地線。

(5)對受傷人員,除在現場進行臨時處理外,應及時聯繫救護車送醫院治療。

(6)應急處理以滅火和人員救護完成為終結點。

4.2.2滅火後,應立即組織進行事故現場的隔離和保護,

4.2.3組織制定事故設備檢查方案,確認XXX機組損壞程度。

4.2.4組織制定事故XXX機組搶修方案,調集資金、物資、人力開展XXX機組搶修工作。

4.2.5組織進行事故的調查分析,制定和落實防範措施,確保在運設備安全運行。

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5.1安排加強XXX機組溝道、夾層的供風和抽風,排除XXX機組溝道、夾層的有毒有害氣體,搞好XXX機組溝道、夾層的工作環境。

5.2滅火完成並恢復XXX機組溝道、夾層的環境後,恢復正常值班工作秩序。

5.3XXX機組搶修完畢,應制定完善的XXX機組恢復後的試驗、操作方案,開展XXX機組的恢復工作,避免在恢復過程中造成設備損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kye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