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登鸛雀樓古詩意思【新版多篇】

登鸛雀樓古詩意思【新版多篇】

登鸛雀樓古詩意思【新版多篇】

登鸛雀樓的鑑賞 篇一

且看詩的背景:鸛雀樓,又名鸛鵲樓,據《清一統志》記載,樓的舊址在山蒲州(今永濟縣,唐時為河中府)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王之渙的這首五絕是“唐人留詩”中的不朽之作。(查資料得)

詩句藴意:詩的前兩名“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寫的是登樓望見的景色,寫得象壯麗氣勢雄渾。這裏詩人運用極其樸素,淺顯的語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進入廣大視野的萬里河山,收入短短十個字中;而我們在千載之下讀到這十個字時,也給人如臨其地,如見其景,感到胸襟為之一開。首句寫遙望一輪落日向着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羣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這是天空景,遠方景、西望景。次句寫目送流經樓前下方的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又在遠處折道而東去,流歸大海。這是由地面望到天邊,由近望到遠,由西望到東。(這兩句詩合起來,把上下、遠近、東西的景物,全都容納進詩人筆下,使畫面顯得特別寬廣,特別遼遠。)就次名而言,詩人身在鸛雀樓上,不可能望見黃河入海,句中寫的是詩人目送黃河遠去天邊而產生的意中景,是把當前景與意中景融合為一的寫法。(這樣寫,更增加了畫面的廣度和深度。杜甫在《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有“尤工遠勢古莫比,遲遲應須論萬里”兩句,雖是論畫,也可以用來論詩。還有王之渙的這兩句寫景詩就做到了縮萬里於遲遲,使遲遲有萬里之勢。)

且看詩筆此處:看似已經寫盡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詩人在後半首裏,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即景生意的詩,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説明這是一首登樓詩。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似乎只是平鋪直敍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裏有詩人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全詩意藴:這首詩是日僧空海在《文鏡祕府論》中所説的“景入理勢”。有人説,詩忌説理。只能説,詩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説理、而不是在詩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揚哲理。就像本詩,把道理與景物,情事溶化得天前無縫,使讀者並不覺得它在説理,而理自在其中。這是根據詩歌特點,運用形象思維來顯示生活哲理的典範。

全詩在寫作特點上:這是一首全篇用對仗的絕句。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這首詩時曾指出:“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絕句總共只有兩聯,而兩聯都用對仗,如果不是氣勢充沛,一意貫連,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離破碎。這首詩,前一聯用的是正名對,所謂“正正相對對”語句極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顯示出所寫景象的雄大;後一聯用的是流水對,雖兩句相對,而沒有對仗的痕跡。詩人運用對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來自修辭辭典)

《夢溪筆談》中曾指出,唐人在鸛雀樓所留下的詩中,“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李益的詩是一首七律,暢當的詩也是一首五絕,也題作《登鸛雀樓》。全詩如下:“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流入斷山。”詩境也很壯闊,不失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渙的首詩在前,比較之下,終輸一籌,不得不讓王詩獨步千古。

鸛雀樓 篇二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共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風景勝地。它與武昌黃鶴樓、洞庭湖畔岳陽樓、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

相傳當年時常有鸛鵲(顴,鶴一類水鳥)棲於其上,所以得名。該樓始建於北周 (公元557--580),廢毀於元初。可惜鸛雀樓到宋以後被水淹沒,後水退卻。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區位優勢,風景 秀麗,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其中王之渙《登鸛雀樓》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堪稱千古絕唱,流傳於 海內外。沈括《夢溪筆談》給了鸛鵲樓八個字:“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千餘年間,它對於激勵振興中華民族之志產生了深遠影響。

21世紀初,中國人重建鸛鵲樓。有關方面報道,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鸛鵲樓復建工程破土動工,重新修建的鸛鵲樓為鋼筋混凝土減力牆框架結構,設計高度為73.9米,總投資為5500萬元,截至2001年,主體工程已完成封頂,預計2002年底,這座九層高樓將在永濟市黃河岸邊落成。

鸛雀樓與同在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風景勝地的普救寺相隔不遠,這兩大著名人文景觀成為當地的旅遊支柱。

作者介紹 篇三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字季凌,又字季真,祖籍晉陽幷州(今山西太原),其高祖遷今山西絳縣。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王之渙出身於太原王家,為當時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為後魏絳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絳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請大夫、著作郎,入唐為安邑縣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縣令。父王昱,鴻臚主簿、浚儀縣令。從曾祖到父親,雖然皆為官,但均為小官。王之渙出身於普通仕宦之家,排行第四,自幼聰穎好學,年齡還不到20歲,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壯,便已窮經典之奧。不知何故,王之渙未走科舉之途,而以門子調補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時,王之渙父母均已去世,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

王之渙才高氣盛,不願為了衡水主薄的卑職而折腰,加上有人誣陷攻擊,他便憤然辭官而去,“遂化遊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千裏,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珪爵,酷嗜閒放。”在家過了15年閒散自由的生活。後來他的親朋好友覺得他這樣一直沉於下層,不是辦法,便勸他入仕。後來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職。他在職風清白著稱,理民以公平著稱,頗受當地百姓稱道。誰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歲之壯年,卒於官舍。

他是盛唐時期有名詩人之一。墓誌中記:“歌《從軍》,吟《出塞》,繳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曾經名動一時。

如此有才華之人,可惜終不見用,天也不假其年。這也是一切有才華的正直知識分子的常見結局。他的詩雖只流傳下六首,但這寥寥數首,確為我國古典文學寶庫的精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wm6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