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天文學家張衡的故事【通用多篇】

關於天文學家張衡的故事【通用多篇】

關於天文學家張衡的故事【通用多篇】

古代科學家張衡的故事 篇一

字平子(公元78年——139年),東漢南陽西鄂(今河南召縣石橋鎮)人。傑出的科學家,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測驗風向的候風儀等,對人類科學文化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張衡幼年時代,家境貧寒,但他年幼好學,天資聰慧。漢名士崔璦説他“天資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捨晝夜”。他十幾歲時,便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知識。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張衡胸懷遠大的政治抱負,離開了家鄉,開始遊歷名都大邑,求師問業,曾遊於三輔,入京師,觀太學,遂誦《五經》,貫六藝,十八歲便寫成了第一篇文學作品——《温泉賦》。

張衡二十三歲時,受聘於南陽郡太守鮑德門下當主薄。此後他花了十年功夫,寫成了著名的《二京斌》(即,西京斌》、《東京斌》),諷刺“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的不良風氣,並淋漓盡致地描繪出名都故城的盛大場面,表現了他在文學方面的較高成就。

永初四年(公元110年),張衡由鮑德舉薦,進京作了郎中,在任三年,遷升為尚書侍郎,元八年級年(公元115年),又調升,太師令,掌管天文、曆法、預報天象氣候。從此,他潛心鑽研文學,獲得了很高的成就。

張衡的宇宙天體觀是“渾天説”,認為“渾天如雞子”,天和地的關係就象蛋殼包蛋黃一樣,天外地內。他所著《靈憲》一書,用赤道、黃道、南極、北極等名詞,並畫出我國第一張完備的星圖,共有2500顆恆星。公元117年,他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銅壺滴漏帶動的渾天儀,渾天儀分內外兩圈,可以轉動,上面刻有南北極和赤道、黃道。二十四節氣以及日月星辰等,日月星辰位置和出沒情況與宇宙間的情形完全一致。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張衡調任司馬令,後上日蝕表。順帝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再轉任太史令舊職。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又創造了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之,狀似酒樽,四周鑲有八條龍,龍頭對着東、南、西、北及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龍嘴各銜銅丸一個,每個龍頭下面各蹲一隻青蛙。如果發生地震,發生地震的那個方向的龍嘴會{}自動張開,銅丸隨之滾出,落入青蛙嘴中,工作人員便可立刻記下地震的時間和方向。

張衡還創造發明了計裏鼓車、指南車、測影土圭、獨飛木雕等,撰寫了《曆法靈憲》和《算罔論》,著有三十多篇科學、哲學、文學方面的著作。他在曆法、算學、哲學以及文學藝術上都有很大貢獻。

古代科學家張衡的故事 篇二

1956年河南省南陽市人民政府重新修整了一座莊嚴巍峨的古墓這就是著名的張衡墓。

張衡於公元78年出生在南陽西鄂,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他從小就博覽羣書,十五歲的時候,便告別家鄉出外遊學。他先入武關,遊三輔。十七歲的時候,他去洛陽的途中,登上了驪山峯頂。面對廣闊的天地和壯麗的山河,他感到了前所來有的自豪與無限的感慨。下山的時候,他又去神進温泉游泳。此次遊覽,張衡對京都附近的自然景觀、歷史風貌、社會人情、學術情況都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歷。

不久,張衡到了都城洛陽,進入朝廷辦的太學堂讀書。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鑽研典籍和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討論問題上。張衡的家庭很貧困,平時的吃、穿、用都十分節儉。冬夜裏,他只蓋一條破被子,蜷曲着身子在燈下讀書。因為沒有鞋穿,他的腳時常凍得紅腫,乃至化膿潰爛,但他都咬着牙堅持。

張衡經常觀察日月星辰,探索它們在天空裏運行的規律。他把研究的結果寫在一本書上,叫做《靈憲》。在這本書裏,他已經用了赤道、黃道、南極、北極等名詞。張衡記錄了二千五百顆恆星,並且畫出了我國第一幅較完備的星圖。那時候他已經知道,月亮本身是不發光的,是受了太陽的照射才反出光來;月亮的黑暗部分,就是沒有照射到太陽光的部分。所以月亮的位置和太陽相對的時候,是滿月;月亮運行到跟太陽同一個方向的時候,人們就看不見它了。他還根據太陽在天空中運動的規律,解釋了冬天日短夜長、夏天日長夜短的道理。他説天好像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像雞蛋黃,在天的中間。這種假設叫做“渾天説”。在張衡以前,多數人都相信“蓋天説”,認為地是平的,天像一隻碗,反扣在地上。張衡的“渾天説”雖然不符合實際情形,但是比“蓋天説”大大前進了一步,並且對計算曆法有實用的意義。

公元117年,張衡在東漢都城洛陽研製成功了一台利用水力帶動的天文儀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轉動計時器。歐洲到公元十二世紀才製造出機械性的計時器,比我國晚一千多年。公元132年,張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的儀器——地動儀。這些發明都在世界科學發展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也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天文學家張衡數星星的故事 篇三

張衡從小就對大自然萬物充滿了好奇,早晨布着露珠的葉子,中午熾熱的太陽,晚上閃閃發光的星星都讓他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張衡每天晚上跟着母親去打穀場。打穀場上別家的孩子們嬉笑打鬧,你追我趕,充滿了一片歡聲笑語。唯獨張衡孤寂地坐在一旁,望着充滿未知數的星空,小手在不停地動着,嘴裏還邊説着:“一顆,兩顆,三顆。.。.。.”,似乎享受着別人無法理解的樂趣。張衡母親以為張衡白天累壞了,就對張衡説:“衡兒,如果你累了,就先回家休息吧”。但是,張衡沒有理會母親,母親也不説話地離開了。過了一會,打穀場上的人們也漸漸離去。有個大點的孩子就跑來拍了拍張衡的肩膀説:“你在發什麼呆,天上又不會掉豆子”,張衡頭也不回地説:“數星星啊”。一聽張衡説完,孩子就哈哈大笑:“還數星星,那你數清楚了嗎?”張衡回道:“已經數到一千多顆了,快數完了”。此時旁邊一位老人插話説:“天上的繁星是數不完的,別浪費勁了”。張衡打斷老人道:“不可能,那片天的星星只有一千多顆,很快就可以數完了”。張衡父親見後立馬過來打圓場:“怎麼能這樣對老爺爺説話呢,快道歉”。張衡羞愧地連忙道歉。看着張衡欲言又止的樣子,張衡父親明白他的意思道:“天上的星星也是有規律的,要把它們分成一個個星座,才方便數清它們”。張衡若有所思地笑了,按照父親所説數星星,果然學到更多知識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5gp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