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 篇一

這則寓言是家喻户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勾勒出了古代一個可笑的人物形象,做事急於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在本課的教學中,着重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插圖,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設置了較多的問題去引導學生朗讀。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最好手段,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語言和心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當時的場景,理解了人物。在對情節的深刻體悟中,讀出理解、讀出個性,解讀文本。但是在設疑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沒有抓住重要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問題比較瑣碎,導致沒有提供給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二,詞語的理解不夠到位,沒有深入細緻的讓學生理解分析。可以採用逐字理解或表演説話等方法讓學生明白透徹。

第三,綜觀全堂課,教學設計不夠新穎,能吸引學生的成分比較少,可以採用讀完課文後,讓學生對本故事進行表演,以進一步理解詞語,理解課文。同時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繫,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本節課充分利用多種輔助教學,學生在輕鬆,愉悦,活潑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年級的學生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他們喜歡做各種遊戲,在學中玩,玩中學。在創設教學情境,呈現教學內容等方面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自然地,主動地將自己的情和感融入到學習中。本節課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比較滿意:

1,在設計"導入新課學習生字"等環節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認知特徵,設計了講故事,闖關遊戲,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富教於樂,達到了學習最佳境界。

2,利用多媒體創設課文情境,激發了學生讀文的興趣,支持了學生的想象。

3,"自主學習"拓展練習中,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更好地做到因人而異,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

4,"我給老農取個名"這一環節以學生的疑問為契機,因勢利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拔苗老農的名字。學生外引相關經驗,內聯課文內容,興致盎然。從課堂交流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從寓言內容出發,同時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將個體自身的相關語文經驗融入其中。於是,"白費力","賈聰明","胡塗","辛急","大傻"一個個富有想象力,充滿靈性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讓我們不得不由衷地讚歎:"同學們可真聰明!"我們有什麼理由抑制這一朵朵創新的小花呢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寓言是一種用比喻性的故事來説明道理的文學作品,大都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含有諷刺意義和教育意義。《拔苗助長》是一篇含有深刻寓意的課文。就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認識能力,要理解文中的寓意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課堂必須創設一種與學生生活體驗直接聯繫的場景,讓學生去體驗、感悟,從而明理。

語文學習應時刻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把語文帶到生活中。本片段的教學,通過讓學生回憶自己參加拔草的感受,利用已有的經驗體驗勞動的辛苦,再讓學生演"筋疲力盡"可謂水到渠成。這樣的教學,喚醒了生活場境在頭腦中留下的表象,溝通了書面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繫,引發了學生與語言文本的對話。學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實現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葉瀾教授也指出:"只有關注學生的潛在性,才會促使學生實現智慧和才能的發展。"在這裏我摒棄了以往教學寓言時,把隱含的寓意用語言向學生描述的做法,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演、去説、去感悟、去體驗,讓學生的思維盡情地拓展。在輕鬆、愉悦的表演中、笑聲中,他們的潛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挖掘出了生活中許許多多的類似"拔苗助長"的現象,受到了深刻的啟發和教育,這些是我始料不及的,但這又彷彿是必然的,因為我給他們的不僅僅是翅膀,還給他們展翅騰飛的空間。

阿基米德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我想説,給學生一個空間,學生就能釋放潛在的才能,在課程改革的課堂中,"教教材"只會令課堂產生窒息,"用教材教"才能凸顯課堂的生機與活力。我們應拋開一切雜念,做課改全心全意的擁護者,去追求教學合一的境界。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在讀中悟出寓意

教學重難點:體悟寓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動畫導入,回顧課文內容

1、播放課文flash動畫,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教師小結完成板書(起因、經過、結果)(巴望、拔苗、枯死)

2、結合內容,理解成語。

根據“揠苗助長”字面意思理解課題,學生説説成語“揠苗助長”的意思,特別是先説説“揠”的意思。

3、精讀體悟,認識道理。

①過渡:但這只是成語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內涵,我們還得深入到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接下來,老師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或輕讀,或默看,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去讀,去體會,説説(出示:讀了課文,我覺得這個農夫很……)

②交流彙報,朗讀體悟。

a、[很心急]出示第一自然段

★結合回答,扣信“巴望”,理解意思。巴望可以換成哪些詞?(盼望、希望、渴望)

★指導朗讀,你們認為怎樣讀,才能讀出農夫焦急的心情呢?焦急可以換成(着急、十萬火急、心急如焚)

★指名讀,説説你彷彿看到了農夫怎樣?彷彿還聽到他在説什麼?

★齊讀

★你能幫他想個辦法讓禾苗長得快些嗎?課件演示禾苗的生長過程(鋤草、施肥、捉蟲、澆水)

b、農夫想出了什麼辦法?課件演示出示第二自然段

★能説説你的理由嗎?結合回答:

扣信“一棵一棵”(展示圖片),感受“棵數多”,體會辛苦。

扣信“一直”,感受“沒休息”,體會累。

扣信“筋疲力盡”,理解詞意,感受累,體會辛苦。

★指導朗讀:這次除了要讀好上面這些詞,還要邊讀邊想象農夫一棵一棵拔禾苗的情景,才能讀出農夫的辛苦,筋疲力盡。先自由練讀,再分男女生讀。

c、課件演示農夫的表情,出示第三自然段

★誰先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你從哪體會到農夫的開心?

★指導朗讀。

第一步:指導看圖

第二步:想象農夫説話時的動作、表情

第三步:指名賽讀

第四步:一起邊做動作邊讀

★扣信關鍵詞,體悟道理。

“可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其實禾苗在不在長?怎樣長?(板書:生長規律)

可農夫恨不得禾苗每天能長多少?(板書:急於求成)

結果禾苗全枯死了,就是把……(板書:事情弄糟)

★把板書連起來説一段通順完整的話。

小故事學完了,大道理也不知不覺被你們悟出來了。

★小結提煉:農夫的可憐就在於他不懂得這個道理,結果是一切的辛勞化成了泡影,空歡喜了一場。真是“急於求成”,反而“事得其反”。

★(出示:假如你是農夫的鄰居,你會怎樣用這個道理來勸他?假如你是農夫的兒子,你知道父親犯了什麼錯誤嗎?)讓學生任意挑選一個説説。

★揭示寓言:是啊,不僅僅是禾苗的生長規律不能違背,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都不能違背,這就是這由寓言要告訴我們的最深刻的道理。[出示寓意]指名讀,齊讀。

★現在,你對成語“揠苗助長”有更深刻的理解嗎?它讓你聯想到了哪些言簡意駭又意思相符的詞語?

(出示:急於求成,事與願違、違背規律、欲速則不達)

★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揠苗助長”這樣愚蠢的事呢?

三、迴歸整體,練習自述。

農夫後來後悔極了,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其他人聽,希望大家別學他那樣做傻事。

(學生練習:《“農夫”的自述》)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 篇三

一。揭示課題,啟發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第24課《寓言二則》。我們大家都聽過寓言故事,那麼什麼是“寓言”呢?

2.通過預習,誰能説一説“揠苗助長”的“揠”是什麼意思?“揠苗助長”又是什麼意思?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揠苗助長》是一則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讀了以後,它會讓你思以前所未思,得以前所未得;它會讓你在快樂中懂得道理。

2、學生各抒己見。

3、檢查讀書效果。

(1)出示生字詞,抽讀。字理學生字。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巴望  筋疲力盡  白費  一大截   納悶  興致勃勃

(3)分組分段讀課文。

4。默讀課文,瞭解課文脈絡。

三、師生對話,感悟寓意。

1.默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1)你讀懂了什麼?你找到了哪些關鍵詞語去理解的?

(2)“巴望”是什麼意思?

課文中為什麼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

①他巴望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

②他希望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

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兩句話,是用“巴望”好,還是用“希望”好呢?

(3)他看到的結果怎樣?

禾苗是真的一點兒也沒長高嗎?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那個人為什麼會認為“一點兒也沒長高呢?”

(4)請同學們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總結一下第一段的意思?

(5)指導朗讀。討論:讀這段應讀出什麼樣的感情語氣?

(6)體會感情,自己朗讀。

2.默讀二、三段。

(1)你讀懂了什麼?從哪些語句讀懂的?“終於”是什麼意思?説明了什麼?

(2)這個人是怎樣拔禾苗的?”指名回答。

“筋疲力盡”是什麼意思? 他為什麼會筋疲力盡?請大家結合圖思考一下?

(3)他認為自己的辦法怎麼樣呢?從哪裏看出來的?指名讀句子。

(4)“白費”是什麼意思?“沒白費”説明了什麼?

(5)他説:“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意在説明什麼?

(6)指導朗讀。要注意這個人一邊喘氣一邊説話的語氣,説出對自己的辦法很讚賞很得意的語氣。

3.指名讀第四自然段,問:結果怎樣?指名回答。

四、點明寓意,昇華拓展。

1、你知道禾苗為什麼會死嗎?假如你是兒子,你對父親説……假如你是農夫,你會這樣長歎……

2、小結:你看農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違背了禾苗生長的規律。所以禾苗不但不能長高,相反都枯死了,這是個錯誤的做法。

3、你會對種田人説些什麼?

4、“揠苗助長”這故事讓我們懂得了:要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要做傻事。

五、總結、擴展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揠苗助長》,不按規律辦事的例子呢?(指名説一説,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 篇四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2

教學這兩則寓言故事中,學生針對插圖與課文內容提了一些問題,想想還真有些道理。

如《揠苗助長》這課,學生對着插圖提出質疑:“既然文中寫老農乾的是筋疲力盡,那為何圖中真在拔苗的他連一滴汗也看不到呢?不太符合常理呀!”針對課文內容,學生問:“既然是老農,應該是很有這方面的經驗才是,怎麼連這簡單的道理也不懂呢?是不是改成剛剛學種田的年輕人比較恰當呢?”

如《鷸蚌相爭》這課,學生也對插圖存在質疑:“鷸蚌身旁不是有一塊大石頭嗎?鷸為什麼不把蚌甩向石頭,讓它破碎,不是可以美食一頓,又不至於被抓嗎?”針對內容,問:“既然雙方的嘴都被夾住,又怎麼能説話呢?”

看對這麼一羣善於思考的孩子,特別欣慰。雖然上面的問題都可以找到理由讓他們明白,但這些問題還是有一定的思考價值的。希望自己教出的孩子能有自己的思想,有個性,這樣社會才會不斷進步。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 篇五

海南師範大學附屬國小 鄭曉莉

一、教材分析

選自《孟子·公孫丑上》,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説出“揠苗助長”這則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顧事物的發展,急於求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

3、構建寓言教學圖式。

三、教學難點

構建寓言教學圖式。

四、設計思路

注意將學習策略和學科知識有機結合。運用精加工策略,通過複習,激活相關舊知識,既有利於瞭解學生的學情,又有利於為新知識作好鋪墊。老師靈活地通過舊知識的引導來促進新知識的學習。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蝸牛的獎盃》這個故事嗎?誰能簡單地講一講?(指名講)

師:《蝸牛的獎盃》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

生: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

生:世上沒有永遠的冠軍。

生:不能一生陶醉在一時的冠軍中,那你將永遠沒有進步。

師:《蝸牛的獎盃》是個-------(生接着答: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是怎樣的嗎?

生: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讓我們受到教育。(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故事 道理)

△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寓言相關的舊知識,在學生腦海中播下圖式的種子。

師:今天我們學習寓言故事《揠苗助長》(師邊説邊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要讀課文,我們先過生字關。

投影出示:揠苗助長 焦急 巴望

筋疲力盡 興致勃勃 一大截 納悶

指名讀新詞。

師:你讀得很好,7個生詞只讀錯了一個。我不説你錯了哪一個,我請另一個同學讀,你認真聽。自己發現錯音,改正錯誤。

(師發現甲生讀錯,“焦急”一詞,教師沒有直接指出,而是指名讓乙生讀,提醒學生認真聽,由甲生自己發現錯音,並更正錯音。甲生讀對後教師給予肯定性評價。)

△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比別人直接告訴錯誤處,效果更佳,此法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再次讓機會給甲生,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我展現和自我調整的機會。

師:將本課生詞帶入文中,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篇。讀好後同桌之間,選一自然段檢查對方,並給予評價。

(立即,教室裏書聲朗朗,同學們都在認真地自讀課文,自讀後同桌互查並評價)

(教師檢查學生的情況,該活動應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這一目的)

師:(範讀第一自然段)同學們讀得這麼好,我也想讀一讀,我讀第一自然段,我讀時,請你們認真聽,聽後説説你有什麼樣的體會。

(師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淋漓盡致地讓學生體會農夫焦急的心情。同學們不由鼓起了掌,並紛紛舉起了小手)

生:我從“巴望”這一個詞中,看出農夫急切的心情。

生:我感到農夫很焦急,他天天到田邊去看禾苗長了沒有。

生:因為農夫很焦急,田裏的禾苗明明在長他卻認為一點也沒長。

△師範讀,讓學生體會到了農夫“焦急”的心情,及“巴望”的意思,真正做到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意。

師:農夫這麼焦急,希望禾苗長快些,他想出辦法了嗎?

(學生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作記號,很快找到答案。)

生:農夫想出的方法是將禾苗一棵一棵拔高。

生:農夫累得筋疲力盡,但他很高興,他認為禾苗真的長高了。

生:我從“興致勃勃”中看出他為自己想出拔禾苗的方法感到高興。

師:農夫的辦法可行嗎?會有怎樣的結果?(許多學生手舉得老高,爭着回答。)

生:農夫的辦法是不可行的。植物的根離開了土,吸不到水和養份,植物就會枯死。

生:農夫想要禾苗長得快些,應在施肥,拔草上下工夫。

……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①生:做事情前應想清楚才做。

②生:做什麼事都不能急於求成。

③生:植物的生成是有規律的,不能違背植物的生長規律。

……

師:同學們能從一個小小的故事中明白這麼多的道理,你們真聰明。

△寓言故事的説理性很強,學生講的道理與故事有關聯,並言之有理就應肯定,不能強求同一個答案。

師:請大家有感情朗讀課文。(師提醒有感情朗讀的技巧。)

師帶領學生建構圖式

師:同桌間相互複述故事。(教師巡視後,指名上台複述)

師:在原來“故事”前板書 “講”字,組成“講故事”。

師:小組交流從故事中你明白的道理。師在原來“道理”前板書 “説”字,組成“説道理”。

師:在生活中我們也常看到了許多人急於求成而把事辦砸的例子。你能舉個例子嗎?(師邊説邊板書“舉例子”)

生:我媽媽望女成鳳,一到雙休日,既叫我上補習,又讓我上美術班和鋼琴班,壓得我都喘不過氣來,我都煩死了,害怕雙休日的到來。

生:有的人蓋樓,地基還沒打好,就急着蓋樓,結果樓塌了。

生:有的病人,想病快點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藥,反而病更重。

……

△學生學寓言後能將寓意遷移於生活事例中,説明已真正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對學生今後生活中處事有所幫助。

師:以後學習寓言,可按着“講故事、説道理、舉例子”的步驟學習。

△師指着板書構建圖式後,總結寓言圖式,並介紹圖式作用,生讀圖式後,要求學生快速記憶下圖式。

師出示相對應的問題訓練單。

1、我能講出(複述)這個故事嗎?

2、這故事講了一個什麼道理,我能説出來嗎?

3、我能舉一個相關的例子嗎?

(學習寓言前可先拿出訓練單,將學習訓練單方放於桌前,邊讀寓言邊用訓練單上的問題問自己。)

佈置作業:用圖式和問題訓練單預習一則寓言故事。

《揠苗助長》教學反思

面對信息不斷膨脹的今天,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單純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因此,我在教《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抓住寓言的特點及要求,初步建立寓言閲讀的圖式,讓學生掌握圖式,為今後獨立學習寓言打下紮實的基礎。

以下是我在教《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時的幾點心得:

一、構建圖式,並引導學生記憶。運用精加工策略,通過複習,激活相關舊知識,既有利於瞭解學生原有知識掌握的情況,又可為新知識作好輔墊,老師將舊知識和新知識結合構建圖式,使學生更清楚圖式的來源及實用性和廣泛性。例如,教師導入時請學生回憶並講述《蝸牛的獎盃》這個故事及説出這故事藴含的道理。在學《揠苗助長》時也緊緊地抓住了“講故事”“説道理”“舉例子”這三點進行教學。最後,完善出了寓言圖式:①講故事②説道理③舉例子。

教師按着複習→新授→構建圖式的脈絡展現了圖式的來源及它的實用範圍。有利於學生學習寓言時實現方法的遷移。

構建圖式後,老師在強調圖式作用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快速記憶圖式。讓圖式在學生腦中生根。因為圖式文字較少、概括性強,好似順口溜,學生易記。但如果缺少這一要求,圖式教學是不完善的。

二、注意字、詞、句等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策略知識教學相融合。

教師在教學中容易注重語文基礎知識而忽視策略知識教學或注重策略知識教學而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在這節課中我注意兩者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盡力做到兩者的齊驅並進。在講故事活動中,我緊緊抓住關鍵的詞句,深刻理解文中農夫的“焦急”心理。為學生生動的講述故事打下基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圖式和問題訓練單一起使用。

佈置作業時可將圖式和問題訓練單結合,讓學生嘗試自學寓言,既訓練學生圖式的運用,又訓練學生原認識策略的運用。

不足之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加強策略教學的意識。策略教學不僅是老師用策略,還應教會學生用策略,這才是策略教學的真正目的。

《揠苗助長》教學實錄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寓、焦、苦、弱、勃、悶、宋、則、疲”,能熟練運用。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懂得複述課文。

3.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

4.瞭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並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

1.瞭解寓言這種體裁,並掌握寓言的基本特點,基本能複述課文。

2.瞭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並結合歷史故事及自身經歷理解《鷸蚌相爭》所包含的寓意。

教學準備:

(教師)1.準備與本課寓言相關的動畫片或是書籍。2.多補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書籍,推薦學生閲讀。(學生)課外蒐集寓言故事在課堂上與大家共享。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師:同學們喜歡看寓言故事嗎?説説你自己曾經看過哪些寓意故事呢?

2. 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將介紹新的寓言故事給你們。(板書:寓言兩則讓學生齊讀)

3. 學習“寓”字。用字理識字的知識去學習,師引導:寶蓋頭跟房屋有關,這是一個標準的形聲字。(讓學生自由發言,説自己的記憶字形的方法)

4. 解釋課題:什麼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來説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則”就是“篇、個”的意思,兩則就是告訴咱們這課共有兩個故事。

5. 看課題質疑:看到“揠苗助長”這個題目,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呢?(學生自由發言提問)≮≯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指名讀、小組讀、全班讀生字詞,初步瞭解本課生字:巴望、筋疲力盡、興致勃勃、焦急、納悶

3.交流問題,感知大意。

(1)師:到底是誰揠苗助長?為什麼“揠苗助長”?

(2)“揠苗助長”結果怎樣?請學生把這些問題完整地連起來説一説。(同桌先練説)

二、理解文本,配樂朗讀課文

1.讓生觀看《揠苗助長》的錄象,並讓學生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

2.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情境再現,注意突出剛才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

3.提議:我們每個同學想不想給這則寓言配上自己的朗讀呢?自己試一試。

4.指名朗讀第一段,學生評議,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思考:“巴望”什麼意思?從“天天”這個詞語你讀懂了什麼?農夫“焦急”什麼?他心裏會怎麼想?

5.指導朗讀,讀出農夫的焦急。

6.理解第二、第三段。問:農夫想到什麼辦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

(1)問:“筋疲力盡”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會“筋疲力盡”?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2)讓生觀看插圖。看!此時他的神情是怎樣的?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

(3)有感情地朗讀:能把農夫當時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回到家裏,他興致勃勃地説:‘真把我累壞啦!可力氣總算沒有白費,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長了一大截!’”

(4)問:讀了這段,你有何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帶到文章中去讀,體會農夫的快樂。

(5)“納悶”是什麼意思?他的兒子納悶什麼?

(6)看到枯死的禾苗,如果你是農夫的兒子,你會説些什麼?如果你是他的鄰居,又會説些什麼?如果你是他的妻子,你會説些什麼?如果你是村裏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你會忠告他什麼?請口頭練習説。

三、總結理解,拓展延伸

1.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麼?

2. 拓展:我們的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如果你碰到,你會怎樣去勸告他們?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去概括。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板書課題《鷸蚌相爭》。

2. 讓學生齊讀課題,要求把字音讀準。

3. 老師出示“鷸”和“蚌”字,請學生把它們放到相應的圖下。

二、初學寓言,瞭解內容

1.師問:這兩個小動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請朗讀課文,等會集體交流。

2.請學生把故事的大意説出來。

3.老師出示口頭訓練題:河蚌剛剛張開殼曬太陽,鷸,蚌,雙方,結果。

4.同桌練説,指名錶述。

三、細讀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讀課文,思考:為什麼鷸蚌互不相讓呢?

2. 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巡視指導。

3. 指名朗讀,教師點撥。

4. 聯繫文本,理解人物

(1)引導學生抓住:鷸猛得用盡力氣——威脅筋疲力盡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這些描寫動作、神態的詞語和語言表現兩人互不相讓的態度。

(2)問:就在這時,漁夫看見了,他怎麼做呢?(指名回答,朗讀)

(3)全班分角色朗讀。

(4)換位思考:這樣一個結果,三個主人公:鷸、蚌、漁翁會怎麼想呢?

(引導學生理解:鷸:後悔不該輕易吃蚌,而且身處困境,還威脅蚌。蚌:不該賭氣不放開鷸,造成兩敗俱傷。漁翁:嘲笑鷸蚌互不退讓,結果讓他輕易獲利)

四、拓展延伸

1.發揮想象:對於鷸蚌來説,這是多麼悲哀的結局呀!假如上天再給它們一次機會,它們會怎樣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呢?(讓學生拓展想象,可以課後練筆,可以當場練説)

2.引導思考: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佈置課外作業:把這個故事告訴爸爸媽媽聽,聽聽他們的評論與意見,並且自己再去閲讀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書設計:

鷸——啄——威脅

蚌——夾——毫不示弱

互不相讓 漁翁得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5pg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