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鄉村教育報告多篇

鄉村教育報告多篇

鄉村教育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鄉村教育調研

“教育是立國之本,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其實在塔卧鎮幾個村走訪教育情況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看到了一些問題的端倪,在這一部分裏,我們將從整體的角度來對永順縣的教育提出一些問題,並給出一些初步的建議解決辦法。

第一,貧困,阻礙了孩子們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在走訪農户的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意識到,當地農民非常願意他們的孩子能夠好好讀書,將來讀高中,進大學,走出家鄉,去看外面的世界,然後回來報效家鄉。但是,由於貧困,他們不得不讓家裏學習較差的學生放棄進一步的深造,讓他們改上中專或直接外出打工。沒有能力同時供養兩個孩子上大學的,只能忍痛讓其中一個孩子暫時犧牲自己,打工掙錢來維持家裏的生活。

我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短期辦法是,各級政府設立一定的助學金提供給因貧困而不得不放棄深造機會的孩子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從長遠來看,應該通過多種渠道來使孩子們的教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農村要發展,要致富,最重要的就是發展教育,科教興國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有教育上去了,村子才能富起來。

第二、教育投入資金的缺乏,制約了教育的整體發展。

永順的教育投入力度近些年來已經在逐步加強,但由於教育底子薄,基礎差,還需要在未來很多年持續性的投入,並儘可能地加強。因此,我們希望各級政府能加大對教育的投資,最好多設立一些教育基金等,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多提供一些幫助。

第三、人才外流對這裏的教育和經濟發展雪上加霜。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由於貧窮,這裏的學生大都發奮讀書,把考取大學作為擁有新生活的跳板。考取大學後一般都會在大城市裏找到一份良好的工作,極少回到家鄉。這樣就導致大量人才外流,使得永順缺乏振興經濟的各類人才,進一步阻礙了教育發展和經濟發展。

'村子裏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現在不管城裏、鄉下,做父母的談起兒子女兒,都以能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為榮,出國留學的更不用説,那是父母的驕傲,乃至親戚朋友的驕傲,也是師長們勸勉後輩努力學習的典範。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應該加強在校學生的責任感,加深他們在讀書的同時能感受到振興家鄉的使命感。同時,永順縣應多制定一些鼓勵本地學子畢業後回鄉振興家鄉經濟建設的政策

【第2篇】鄉村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如果説青年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那麼孩子無疑是天邊的那第一抹朝霞,只有當朝霞綻放出其最絢爛的畫面,一個豔陽高照的麗日晴天才會蓬蓬勃勃而生機盎然。

3月14日,由順德區婦聯組織製作的《順德區居村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正式發佈,這份旨在關注兒童成長、探討居村家庭教育的調查報告,是順德區婦聯在全區8個鎮多場“歡樂村居行”現場活動中進行居村家庭教育現場調查研究,以問卷和訪談兩種形式進行資料蒐集與整理,並接觸全區城鄉家長171位,重點探討當前順德區居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並研究相應的對策,對進一步做好順德家庭教育工作、推動全區農村家庭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區婦聯的相關人士在當天的記者見面會上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此次的主題調查在順德尚屬首次,但區婦聯及區家庭教育研究會都付出了大量的勞動,無論是從調查的嚴謹性還是受訪對象的代表性,此次調查都有着相當的重視與認真的態度。從調查分析中所得出的結論與問題點,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順德居村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重點和難點。

報告解讀:四大誤區成居村家庭教育“攔路虎”

調查發現,就當前居村家長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各式各樣,但基本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相關人士認為,正確面對家庭教育中的誤區才有可能將家庭教育工作建設得更為理性化和現實化。

突圍爆點:三大建言修補居村家庭教育缺口

針對調查總結出來的四大普遍存在的誤區,區婦聯、區家庭教育研究會人員在經過大量調研及收集相關專家建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三項可行方案,以彌補因家長原因造成的居村家庭教育的種種不足。

素質調查1

普遍較低,亟待轉變理念及行為

●數據統計

學歷方面:受訪家長中,44.8%的家長學歷在國中以下,高中的有37.1%,而大專以上的僅佔8.1%。;

意識方面:自認有能力輔導孩子學習的只佔11.%,而在獲取輔導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識方面,高達34.6%的家長竟然回答“一點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幫助的家長不到10%。

■原因透析

一、居村家長學習意識淡薄,難得看書看報,更何況兒童教育、心理輔導之類的書籍;

二、居村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足夠重視,家庭教育行為極為欠缺;

三、居村家長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擾太多,給孩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視;

▲市民聲音

北滘的鄭一堂是高中生,他自己也承認,工作壓力大,沒有意識去對孩子的學習和相關教育進行過思考。

記者採訪中發現,排除素質的原因,相當多的家長都會用“工作”説事,以此來作為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藉口。

◆專家評點

順德區容桂幸福陳佔梅國小校長曾憲鬆:家長素質的高低是相對性的,不可否認居村的家長相對城區的會稍為偏低一些,而且素質偏低的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度就明顯低於素質高的家長,表現出參與教育的意識不強,有些家長甚至把孩子完全託管於學校,自己不聞不問。要改變這一點關鍵要強化家長的參與意識,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學校,家長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要認識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意識調查2

缺乏理性,將教育重擔交付學校

●數據統計

家校互動:有意識與學校保持聯繫並主動從學校方瞭解關注孩子狀況的只佔受訪人數的17.8%。

■原因透析

一、認識有誤。居村家長普遍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與己無關;

二、責

任缺失。在孩子遇到什麼問題後,家長只是一味抱怨,甚至指責學校失職。

▲市民聲音

鄧剛則是為數不多的大專生之一,儘管如此,他認為作為家長,都有着自己的社會任務,教師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份子,孩子的教育應該在學校就有成體系地施行。

記者走訪中發現,就教育所承擔的任務而言,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找學校”,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學校的事。

◆專家評

點順德區大良鳳城中學副校長堯勇:教育孩子是社會、學校、家庭三方的共同責任,要是缺少一方,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一種缺失。比如説道德品質的培養,孩子一出生首先就在家庭裏接受教育,要是家庭教育這塊缺少了,孩子這一方面的培養就失去了一個正確的觀念導向,再把孩子放到學校來,教育就會難免出現一些障礙。所以家長一定要在觀念上轉變過來。

理念調查3

望子成龍,高壓手段得不償失

●數據統計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孩子的思想建設、內心感受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比較忽視;

關注度方面:在校表現的關注佔20.5%,能否自覺完成作業

佔19.5%,而關注品德表現及校園生活感受的只佔13%。

對錯犯錯方面:能採取説服教育為主要方式的佔57.3%,而採取“不理他”“關在家裏”“罰站”等消極方法的有22.7%。

■原因透析

一、理念失衡。一方面期望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侷限於孩子的書本知識或成績表現;

二、方式失策。基於對孩子的期望,在面對孩子錯誤的時候,認為嚴厲、高壓才會對孩子有更大的觸動。

▲市民聲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未能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麼辛苦,我都會和我愛人輪流對孩子的作業每天都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其學習中的問題和錯誤。(會打孩子嗎?)會,教育過程中肯定有時候對他的表現不滿意而採取一些武力,但這也是為他好啊。”樑軍如雖然只有國中文化,但他卻希望讀國小的孩子會有更好的發展,考上好學校從而有個好工作。羅慶在回答記者關於對孩子的希望時也表達着相似的觀點,“每次考試我都要求孩子要進到前五名,否則肯定會有些懲罰。”

對於孩子的素質教育,許多居村家長對此並不理解,認為那是一種浪費時間的“玩耍”,還不如將書本的知識再好好學習。

◆專家評點

珠江少年雜誌社主編蘇穎:過於關注孩子成績表現,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中國父母最愛孩子,但這種愛很多時候都只表現在給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質,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質上的培養,以及情感的交流。還有,大多家長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無論自家孩子多優秀,都覺得比不上別家孩子。孩子要長大,長大後就成為一個社會人,要服務於社會,要是家長能把孩子放到社會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長,讓孩子走出家門,多接觸社會,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責任調查4

分工無據,父親影響釋放有限

●數據統計

參與調查方面:有67.6%的問卷完成是由母親進行的,父親的參與度不理想。

出席家長會方面:48.6%的家長會是由母親出席的,而父親的出席率還不到15%。

■原因透析

一、職責不

當。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不起主導作用,甚至個別父親對孩子不聞不問;

二、優勢浪費。在調查中,發現父親的學歷總體高於孩子母親,但父親卻遊離在教育教育之外,造成這種優勢的浪費。

▲市民聲音

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的影響,許多居村父親家長將孩子的家庭教育視為家庭的“家務事”,全權交給母親執行。周錚是一家傢俱廠的木工師傅,儘管自己對技能鑽研與學習的意識很強,但那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也從未想過用自己的學習行為來影響孩子。“男人是賺錢的,帶孩子當然就是女人的事。”而胡波更是直言,男人在外面打拼本來就夠辛苦的了,還要帶孩子,那女人們在幹嘛?

◆專家評點

順德區機關幼兒園園長陸月崧: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家長的機會也多。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影響的家長應該在農村較多些,現在很多家庭都只一個子女,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了,甚至有些家庭中父親對子女的重視程度高於母親,這讓人感到很欣慰。父親參與家庭教育,一方面對培養孩子興趣、開發孩子智力等方面都比母親有優勢,另一方面父母雙方都參與教育,孩子能從父母雙方上吸取優點,有利於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新聞背景

四大舉措助力家庭教育快馬當先

事實上,在推進家庭教育工作中,順德區一直都把它當作提高兒童整體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XX年年,順德區被全國婦聯、教育部授予“全國家庭教育先進縣(市、區)”的光榮稱

號。

完善制度,確保工作落實

制度的建立是抓好工作的前提。順德區政府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當中,在區、鎮(街道)、村(居)三級設立專門機構,投入專項經費確保運作,並於XX年成立區家庭教育研究會。相關數據顯示,五年來,順德區各級開展各類活動2561場,累計參與羣眾達30萬人次,家長學校達標率達93%。

拓寬形式,搭建溝通平台

以活動為切入,這是順德區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突破點。順德區婦聯相關人士介紹,多年來,先後組織舉辦“歡迎家庭·親情無限”、“與孩子一起成長”等系列親子活動。相關部門也通過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講課授經,或組織經驗人士開展交流會,為家長釋疑解惑,深受家長們的歡迎。

強化陣地,豐富辦學內涵

據統計,至XX年年底,順德區有託兒所家長學校95所,幼兒園家長學校283所,中國小家長學校241所,託兒所、幼兒園、中國小校

【第3篇】中國鄉村教育調查報告

針對多年來城鄉義務教育的失衡,以及因學校佈局調整帶來的種種問題,本報兩名記者歷時三個月,走訪了我省近20個縣40所鄉村學校、專家學者中國的鄉村,始終是叫人牽掛的熱土。當這一社會始終注目的焦點“鄉村”與另一個焦點“教育”勾連起來時,熱土中的焦點愈發熾烈。

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的 “人人有學上”到現今學雜費的全免除“人人上好學”,伴隨着這個漫長過程的是中國鄉村教育不可忽視的現實:

學校越來越“小”,學生越來越少,老師越來越“老”;城市教育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城市學校“大班額”比比皆是。

這一系列問題,是在當前城鄉二元化結構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教育改革引發的一種必然的普遍的陣痛與無奈,值得關注和思考。

帶着這一課題,今年6月中旬至8月底,本報兩名記者走訪了我省陝北、關中、陝南的近20個縣40所鄉村學校,與基層教育職能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教育研究者等多個層面的近百人,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訪和調查。

這裏為讀者呈現的相關調查報告和個案解剖報道中反映出的問題,其癥結就在於多年來城鄉義務教育天平的失衡。

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11月7日表示,要科學確定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的規模、層次和速度,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激勵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這也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全社會的期待。

空殼學校的典型性“樣本” 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縣城的教學質量好,家住紅旗國小隔壁的白永霞將兒子轉到了縣城上學

今年秋季開學,位於黃土高原上的榆林市清澗縣下二十里鋪鄉紅旗國小隻剩下了4個學生。

和很多西部縣城的鄉村國小一樣,下二十里鋪鄉的書所鄉村國小也不得不面對“生源荒”的殘酷現實。

當生源一點一點衰減的時候,經受考問的不只是學生,還有家長對學校逐漸喪失的信心以及鄉村老師們對未來或多或少的迷茫。

撤校是遲早的事,紅旗國小的老師幾乎都這麼認為。

這所距離榆林市清澗縣城約15公里的山村國小正在走向空殼。儘管學校曾有高峯期400多名學生的輝煌歷史,如今也不得不“忍受”6個老師10個學生的淒涼。 落寞的學校空蕩蕩的教室

6月8日,星期一。記者一大早就從縣城出發,本想從升國旗開始,擁有對這所學校最完整的印象。

紅旗國小坐落在八斗岔村村口水泥路邊的高坡上:一排八九孔窯洞正對着校門,門框窗櫺清一色地刷成了淺藍色;窗户上沒有鑲玻璃,而是用白紙糊着;久經風吹,有的白紙已七零八落,有的乾脆已被撕掉。

可惜,還是“錯過”了升旗時間。上午7時許,學校已經開始上課。後來,記者才得知: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城裏不同,孩子們每天7時到校,半小時早讀,接下來上兩節課,9時放學回家吃早飯;中午12時到校,3時半放學。

一間窯洞裏傳來了講課的聲音。教室門開着,一個年過半百、兩鬢斑白的男老師站在講台上,正用特有的陝北普通話向孩子們講授着“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緊貼着講台的一角,放着兩排兩張課桌,坐着3個學生。這個至少容納40個學生的教室裏空蕩蕩的。

男老師叫白隨寶,今年56歲,是數學老師。5年前,他從溝口的梨家灣國小調到這裏,就開始面對學生流失的殘酷現實。5年間,學校的人數從起初的七八十個,減少到了如今的10個。眼看着一間間教室空了出來,白隨寶的心也變得空蕩蕩的。

三年級教室裏,3張課桌正對講台中央豎着擺放着。11歲的任旭和比他小一歲的趙小寶在教室裏坐着,有些不安。

這個班的3個學生那天少了一個。沒來的學生叫賀賢,是數學老師劉祝蘭的兒子。老師和她的兒子竟然都沒來,任旭分析:“估計趕事兒去了。”“趕事兒”是當地人對參加紅白喜喪事的稱呼。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任旭較為安靜,坐在那裏東張西望,而趙小寶時不時走出教室看看,再轉回來。

上午就這樣過去。6個老師只來了1個,8個學生中的5個就像沒了領頭羊的小羊羔。初次到訪,這個學校多少讓人覺得有些落寞。再後來,記者聽説了一個更受打擊的事情:上午並沒有升旗。

學生沒了學校秩序也沒了

學生人數的鋭減,打亂了這所學校本應有的秩序。就連上下課打鈴這樣最基本的事情,都落在了一個14歲的小男孩身上。

男孩叫賀露,是五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最大,他成了這裏的“孩子王”。

其實,賀露應該讀六年級。去年秋季開學時,本應和他一起升到六年級的五六個同學都沒來報名,只剩下了賀露一個。六年級這個班最終沒有開起來,賀露只好回到五年級“重讀”。對此,白隨寶解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成績太差”。

上午8時10分,正在教室裏自習的賀露突然從教室裏衝了出去,跑到院子裏的一棵大樹前,敲響了掛在樹上的一個生鏽的鐵鈴鐺——下課了。“我是自己願意打鈴的。”賀露笑着,露出兩顆兔牙。自從一個多月前有了手腕上戴着的那塊黑色電子錶,他主動承擔起了打鈴的任務。“如果不打鈴,就不知道啥時候上課,啥時候玩了。”賀露説。其實,學校以前有電鈴,後來壞了,就再也沒修好。

上午一節數學課,一節語文課。語文老師沒來,五年級的孩子只能回到教室裏自習。另外兩孔窯洞內,二年級和三年級的幾個孩子依然沒有停止打鬧。賀露似乎沒法讓自己靜下來學習,隔一會兒就抬起手腕,看看幾點了。

其實,和同齡人相比,這個14歲的小男孩眼中的學校少了本該有的東西,廣播操已經好久不做了,缺少的還有家長會、聯歡會等本該有的活動。

不過,經常去縣城的賀露比他的同學見識廣、本事多一點:他會簡單地用電腦,還會打字、玩遊戲。

學校“單純”地只剩下了上課。雖然每天安排了六節課,但孩子們開設的課程卻極為簡單。除了語文、數學等縣上統考的科目外,美術、音樂等課程一概沒有。體育課倒是開的,因為人數少,只好將全校的學生集中起來上,發給籃球、排球,或者任由孩子們在校園裏嬉戲。

和城裏的國小生不同,他們不用參加英語考試。因為英語老師一直請不來,本該三年級就開始的這門課程一直沒開,考試也就自然取消了。

對於外面的東西,“差生”賀露還是有一絲嚮往的。今年“六一”兒童節,學校放假一天。後來,賀露聽轉到城裏上學的小夥伴兒説,他們的學校在“六一”節辦晚會,表演節目,羨慕得不行。

一部鄉村學校的衰亡史

上午9時,放學了。白隨寶回到宿舍,打開電蒸汽爐,加熱放在裏面的兩個饅頭和一碗小米紅豆稀飯。那是他的早飯。

早飯是他從家裏帶來的。自從到外村教書,白隨寶的日子就變成了這樣:每天早上,他會帶上老伴兒準備好的早飯趕赴學校,早上上完課在學校裏熱熱吃,下午放學回家再吃一頓現成的。

從老師、學生和村民們的講述中,記者拼湊出了一段紅旗國小不完整的歷史。這所學校建於上世紀60年代,村子50多歲以下的村民大多在學校裏讀過書。1976年,學校還辦過一年國中。90年代初,學生人數曾多達400人。

可是,從本世紀初開始,學生人數開始逐年下降。XX年,白隨寶調到紅旗國小時,雖然還有七八十個學生,但已經出現了在校生大幅下降的隱憂,七八十個學生大多分佈在高年級,低年級一個班才三四個。

另一個讓他們擔憂的事實是:優秀的學生不斷地向縣城學校流動。XX年年,學生中還能發現幾個好苗子;2010年,考過全鄉第一;但從今年開始,剩下的這些學生已經讓他沒了信心,“好學生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要麼是實在太差的,要麼就是家裏窮走不了的”。

期會考試,賀露的數學考了50多分,全班第一,其他幾個才考了三四十分。“瞧瞧,最差的學生如今變成最好的了。”白隨寶説。而今,這位有着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只能靠回憶,才能拾起當老師的那份榮耀。

白隨寶的家在清澗縣下十二里鋪鄧家溝村,騎摩托車到紅旗國小需要半小時。1974年,村裏有個國小,還有七八十個學生,但“老師請不來”。於是,村幹部找到了剛剛高中畢業的白隨寶,希望他去教孩子們。

他應了下來,當上了民辦教師,一天10個工分,“頂得上一個好勞力”。再後來,不掙工分了,每月工資是30塊錢,直到1994年轉成公辦教師,他的工資均在百元以下。

提起當年“人丁”興旺日子,白隨寶眼裏泛光,“學生多了,就容易發現好苗子,哪個老師不願意教好學生?”

一直以來,全縣最好的國中——崑山中學都面向全縣招收“重點班”學生。白隨寶帶畢業班,幾乎每年都能考上一兩個。最多的一次,全鄉總共考進去了6個,其中4個都是他的學生。考上縣重點班的學生,家長會請老師到家裏吃飯,炒菜、喝酒,最好的要算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

白隨寶家裏,至今保存着那些見證了他輝煌教學業績的憑證。“學習標兵”,全縣第一、第三的榮譽證書,“縣模範教師”。最近這些年,他已經換了三所學校。而如今的這所,也不知道能待多久。

【第4篇】鄉村學校教育實習報告範文

我實習所在的學校是京郊的一所鄉村學校。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範學校裏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説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着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説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夥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於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可是,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

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悦,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嚐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後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高潮。

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儘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色的圓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麼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複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後。教師説:“講得真好!”其餘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於魅力。

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點放低一些。讓他們發現愛其實很容易;愛就在身邊;愛就在兒女親情裏;愛就在柴米油鹽中。為此,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道別開生面的作業——親情作業。即讓孩子在吃飯時給他的父母夾夾菜、在晚上睡覺前為他的長輩們洗洗腳。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第5篇】鄉村學校班主任教育實習報告

鄉村學校班主任教育實習總結報告

我實習所在的學校是京郊的一所鄉村學校。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範學校裏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説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着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説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夥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於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可是,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

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悦,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嚐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後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高潮。

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儘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字串8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色的圓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麼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複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後。教師説:“講得真好!”其餘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於魅力。 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點放低一些。讓他們發現愛其實很容易;愛就在身邊;愛就在兒女親情裏;愛就在柴米油鹽中。為此,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道別開生面的作業——親情作業。即讓孩子在吃飯時給他的父母夾夾菜、在晚上睡覺前為他的長輩們洗洗腳。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第6篇】關於鄉村國小教育調查報告

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由此可見,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顯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一些沿海地區,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很多學校的教師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一些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並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並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後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並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

【第7篇】鄉村學校體育教師教育實習報告範文

鄉村學校體育教師教育實習報告模板

我實習所在的學校是京郊的一所鄉村學校。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範學校裏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説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着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説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夥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於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可是,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

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悦,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嚐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後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高潮。

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儘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色的圓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麼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複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後。教師説:“講得真好!”其餘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於魅力。 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點放低一些。讓他們發現愛其實很容易;愛就在身邊;愛就在兒女親情裏;愛就在柴米油鹽中。為此,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道別開生面的作業——親情作業。即讓孩子在吃飯時給他的父母夾夾菜、在晚上睡覺前為他的長輩們洗洗腳。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第8篇】鄉村國小教育情況調查報告

黨的“xx大”報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優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

由此可見,教育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有着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我們黨和政府也十分重視,而國小階段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因此打好國小教育的基礎,對今後中學、大學的學習將起到極大的作用。而農村的教育條件、教學水平等在總體上都低於城鎮國小,因此,農村的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顯得很重要。而從幾年來的情況看,政府對義務教育較為重視,投入也是越來越多,農村國小的整體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在教學的硬件設施上,一改過去破舊的拼湊起來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圖書、文體器材、各種教學儀器也有相應的配備。其次是學校的師資隊伍有所壯大。但是,我認為目前農村的國小教育仍存在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學校規模小,硬件設施落後

儘管目前農村國小在校舍及硬件設施配備上雖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國小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過一些沿海地區,跟人家比,我們真是差距太大啦,我們做農村國小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弄到辦學經費,而人家的領導者每天在考慮的是到哪兒能花掉手裏的辦學經費;真乃是天壤之別呀!由於農村教育經費有限,很多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大部分農村國小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缺乏或不完備,圖書館的書籍數量少且陳舊,體育器材也很貧乏,很多設備僅僅是擺設,壞了也因經常缺乏資金無法買新的。

二、教師的業務水平不高,工作負擔重

1、教師負擔重。在我們農村國小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信息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國小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打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教師思想觀念落後。部分老教師受固有傳統教學思想影響嚴重,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存在思想守舊、觀念落後、改革創新意識不強、有畏難情緒的現象,缺乏實課程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中很自然地還走傳統教學的老路,影響着教育質量的提高。

3、教師培訓落後。做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勢在必行。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更多要依賴於教師培訓工作。可是,目前農村學校普遍存在選送培訓和校本培訓不到位的現象。

很多學校的教師外出就會影響校內教學。其次在於學校辦學經費緊張,缺少培訓經費。校本培訓不到位,主要原因在於學校學科教師數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訓的師資和條件,開展專業培訓和教學研究很難形成氛圍並保證質量。

三、素質教育難以實行,課程改革舉步維艱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裏。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新課程專業引領落後。特別是新課改後,農村教師由於習慣於運用傳統教學模式,對新課程的組織實施感到困惑,有畏難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農村學校普遍感到新課程實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雖然部分教師參加了一定級別的培訓,但是由於受自身素質和羣體環境的影響,新課程的轉化率不高,不能較好地將培訓所得轉化為教學實踐,很難成為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骨幹和帶頭人。另外,由於地域特點,學校課改工作缺乏上級業務部門經常、有效的指導。對課改實施引領的力度不大,制約了農村學校新課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村級國小減少造成學生上學不便

我所調查的一些村級國小,但由於教學條件差,教學設備落後等因素,以及越來越多的家長外出打工,隨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學質量較好的城鎮學校就讀,加之計劃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減少,許多學校合併成一所,合村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集中教育資源,節省教育開支,實際上並校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學生上學路途遙遠,傷害部分村民感情等問題,當時並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難,後來由政府出錢給上學超過5公里以上的學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補貼,並校才得以順利成功。但目前農村國小不提供住宿,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較遠的學生上學的不便,國小生年齡小,每天來回跑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學生的人身安全也難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學校又無宿舍。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農村教育的發展舉步維艱,令人難以樂觀。農村國小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不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國小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農村教育必須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更不應該成為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難也!

【第9篇】鄉村支教教育實習報告

我實習所在的學校是京郊的一所鄉村學校。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範學校裏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説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着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説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夥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於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可是,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

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悦,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嚐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後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高潮。

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儘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色的圓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麼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複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後。教師説:“講得真好!”其餘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於魅力。

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點放低一些。讓他們發現愛其實很容易;愛就在身邊;愛就在兒女親情裏;愛就在柴米油鹽中。為此,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道別開生面的作業——親情作業。即讓孩子在吃飯時給他的父母夾夾菜、在晚上睡覺前為他的長輩們洗洗腳。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鄉村支教教育實習報告

【第10篇】鄉村學校教育實習報告範本

我實習所在的學校是京郊的一所鄉村學校。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完成教案數為五份,試講次數為五次,上課節數為五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迎奧運主題班會》觀摩課。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

這次實習令我感受頗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識學問浩如煙海,使得我不得不晝夜苦讀;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體會到教學相長的深刻內涵。比如在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在我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師範學校裏沒學過、沒想過的難題。即當自任口才出眾的我繪聲繪色地講完一節課後,我問學生:“你們聽完課,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面面相覷,茫然無語。學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來主要是由於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對於一個學生的學習來説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興趣是學習入門的階梯興趣孕育着願望,興趣溢生動力。那麼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在班上開展了“迎奧運”主題班會活動。起初,我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學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當時,有人建議我使用強制方法。比如説罰站、罰蹲等。誠然,這種方法可以勉強維持班級秩序。然而,這也無疑加深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設法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活動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而且,教師要把自己當成活動中的一員,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發者,是學生的學習夥伴、知心朋友。

通過和學生的接觸也使得我對班上的一些學生有了一定的瞭解。班上有幾個同學家庭相當困難,於是有人向我提議:在主題班會上為這些同學獻愛心——為他們捐款。可是,經過我的再四考慮,我還是把他否定了。因為,為貧困生捐款獻愛心動機非常好,可是這樣做卻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沒有了自尊,也就很難再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了。最終,我還是把班會主題敲定為一個十分時尚的主題——迎奧運。

為了辦好這個班會,我努力為每一個同學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提供展現自我的平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悦,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嚐到其中的樂趣。結果,在準備班會的過程中,同學們都很積極。班會的節目花樣繁多,唱歌、跳舞等應有盡有,而且還組織一次辯論會。論題為:體育是否可以創造友誼。辯論中雙方各執異詞,辯論深刻到位。另外,為了普及奧運知識,我還在班會上舉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奧運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濃烈、熱情也很高漲。最後一曲笛子獨奏——歌唱祖國將班會推向了高潮。

當然,在開展班會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我曾經問過班上的同學一個問題:一斤棉花和一斤鐵哪個重?儘管我一再“放水”,可是人有為數不少的人回答:“當然是一斤鐵重了!”

最近,我還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這樣的句子:“除夕之夜,深藍色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色的圓月。”除夕之夜,天空中又怎麼可能出現一輪金黃色的圓月呢?嚴重失真,近乎荒謬。其實,這僅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好,問題似乎就變得複雜了,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了:不懂得這些常識的學生,又怎能擁有完整的人生?這樣的教育能被稱作素質教育嗎?

此外在一些觀摩課上,還常常呈現表演的風氣。一個學生回答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後。教師説:“講得真好!”其餘同學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來。另一個同學回答了另一個簡單的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殊榮”。一節課下來,表揚不斷,掌聲此起彼伏。這就是明顯的弄虛作假,這種現象很值得我們去深思。

針對以上問題,我也想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1、教師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弄虛作假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因為從教師的職業道德,從教師在學生、家長的心目中的形象以及從教師的高尚責任來看教師都不應該弄虛作假。而應該堅持客觀的原則。只有這樣,教育才能更富於魅力。

2、針對學生所犯的常識性的錯誤。教師應該科學地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

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很有必要把教育的着眼點放低一些。讓他們發現愛其實很容易;愛就在身邊;愛就在兒女親情裏;愛就在柴米油鹽中。為此,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道別開生面的作業——親情作業。即讓孩子在吃飯時給他的父母夾夾菜、在晚上睡覺前為他的長輩們洗洗腳。

總之,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老師只要認真投入教學,孩子就會積極配合。這種過程是很開心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6p4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