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長相思詩詞【精品多篇】

長相思詩詞【精品多篇】

長相思詩詞【精品多篇】

譯文 篇一

汴河之水靜靜淌

泗河之水默默流

匯合在瓜州古渡

蕩着漩渦湯湯東去

更遠處

江南的山峯從霧中冒出

我遙遠的思念

我深沉的怨尤

直到我們重聚

我的抑鬱不會結束

此刻

月光下有一個人獨佇

答案 篇二

1、直抒胸臆。比興的手法。用流水和高山引出思念情懷。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念之情的深長和凝重。

2、頻用疊字疊韻。更加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

練習篇三

1、這首詞在抒情方式上有什麼特點?詞的上片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2、在語言運用上有什麼特點?這樣運用有什麼好處?

譯文 篇四

汴水流入泗水,泗水又在瓜洲流入長江……這無窮無盡的流水正像我無邊的愁緒,而我無邊的愁緒,又像那江南的座座青山,數説不清。

情思悠悠,離恨悠悠,惟有等到遠方親人歸來,我的離愁別恨才能消除。我從日出東南隅一直等到月上柳梢頭,在悽清的月色中,倚欄遠望,不願離去。

長相思詩詞 篇五

古詩原文

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譯文翻譯

一束盤起的髮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顏色的上衣配上輕盈的羅裙,不知為何輕輕皺起眉頭。

獨自站在窗邊,風聲和雨聲交雜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兩兩的,這漫漫的寂寥長夜叫人怎麼辦才好。

註釋解釋

長相思:此詞調名在曾慥《樂府雅詞》中作《長相思令》。

雲:指婦女蓬卷如雲的頭髮。

一緺(wō):即一束。一説緺,讀為guā,意為青紫色的綬帶(絲帶)。這裏指飾發用的紫青色絲帶。元薛惠英《蘇台竹枝詞》中有句:“一鳳髻綠如雲,八字牙梳白似銀。”

玉:這裏指插在女子頭上的玉簪。梭:蕭本二主詞中誤作“梳”。梭,原是織布用的梭子,這裏用以比喻玉簪。

淡淡:指衣裳的顏色輕淡。

衫兒:古代女子穿的短袖上衣,又稱衫子或半衣。

薄薄:指衣裳的質料輕薄。

羅:絲羅,這裏指用絲羅製成的裙子(下裳),即羅裙。

顰(pín):皺眉。黛: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

黛螺:《龍洲集》中作“翠娥”。黛螺,又名黛子螺。古代女子畫眉用的螺形黛黑,亦稱螺黛。因其用來畫眉,所以常用以作婦女眉毛的代稱。

相:指雨聲和風聲,相互應和,交織一起。

創作背景

這首詞應是李煜前期的作品,當時“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他,作為南唐後主,生活在奢華的宮廷之中,並沒有過多的憂心事。他經常去關注宮廷之中男女之間的情感,因此詞中多反映了帝王生活中宮廷歌舞宴樂的盛況和男女情愛。

詩文賞析

這首詞是描寫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閨怨詞。

“雲一緺,玉一梭”兩句,分寫女子髮式、頭飾之美,用語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兒薄薄羅”,續寫女子淡雅衣着,雖未明寫容顏,但這種比喻和襯托卻從側面寫出女子的容貌豔麗和氣質高雅。雖只寫衫裙,而通體所呈現的一種綽約風神自可想見。尤其是“淡淡”和“薄薄”兩個疊詞的使用,別具一格,於淺白中見新意,於細微處見匠心。

“輕顰雙黛螺”,寫到這位淡粧女子的表情。輕皺雙眉,似乎藴含着幽怨。相思懷人之意,於此隱隱傳出,並由此引出下片。這一句突兀其來,直扣人心,不僅突出了女子愁思不解的容態,而且加強和豐富了這種容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輕”字頗有分寸,它適合表現悠長而並不十分強烈的幽怨,且與通篇輕淡的風格相諧調。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寫到這是一個秋天的雨夜,秋風本就催愁,文人亦已多傷秋,更何況有苦雨相和。作者不單寫風,也不單寫雨,而寫風雨交加,更增添了秋夜愁思的悽苦。但是作者覺得這樣的環境烘托仍然不夠,於是風催殘葉、雨打芭蕉,“簾外芭蕉”似乎也有淚滴,秋意不僅更濃,秋思也已更苦,“三兩窠”,又隱約讓人感到女子的孤零寂寞。

“夜長人奈何!”春宵苦短、秋夜嫌長,原只因其一歡一愁。最後一句彷彿是女主人公發自心底的深長歎息。這歎息正落在歇拍上,“奈何”之情點到即止,不作具體的刻畫渲染,反添餘藴。聯繫上片的描繪,不僅使人聯想到,這位“淡淡衫兒薄薄羅”的深閨弱女,不僅生理上不堪這秋風秋雨的侵襲,而且在心理上更難以禁受這淒冷氣氛的包圍。

長相思詩詞 篇六

古詩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譯文翻譯

汴水長流,泗水長流,流到長江古老的渡口,遙望去,江南的羣山在默默點頭,頻頻含羞,凝聚着無限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哪兒是盡頭,伊人呀,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一輪皓月當空照,讓我倆緊緊偎傍,倚樓望月。

註釋解釋

汴水:源於河南,東南流入安徽宿縣、泗縣,與泗水合流,入淮河。

泗水:源於山東曲阜,經徐州後,與汴水合流入淮河。

瓜州: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南面。

吳山:泛指江南羣山。

悠悠:深長的意思。

詩文賞析

這首詞是抒發“閨怨”的名篇,構思比較新穎奇巧。它寫一個閨中少婦,月夜倚樓眺望,思念久別未歸的丈夫,充滿無限深情。詞作採用畫龍點睛之筆,最後才點出主人公的身份,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因而給讀者留下強烈的懸念。

上片全是寫景,暗寓戀情。前三句以流水比人,寫少婦丈夫外出,隨着汴水、泗水向東南行,到了遙遠的地方;同時也暗喻少婦的心亦隨着流水而追隨丈夫的行蹤飄然遠去。第四句“吳山點點愁”才用擬人化的手法,婉轉地表現少婦思念丈夫的愁苦。前三句是陳述句,寫得比較隱晦,含而不露如若不細細體會,只能看到汴水、泗水遠遠流去的表面意思,而看不到更深的詩意,這就辜負了作者的苦心。汴水發源於河南,古汴水一支自開封東流至今徐州,匯入泗水,與運河相通,經江蘇揚州南面的瓜州渡口而流入長江,向更遠的地方流去。這三首是借景抒情,寓有情於無情之中,使用的是暗喻和象徵的手法。“吳山點點愁”一句,承“瓜洲古渡”而入吳地,而及吳山,寫得清雅而沉重,是上片中的佳句。“吳山點點”是寫景,在這裏,作者只輕輕一帶,着力於頙的“愁”字。著此“愁”字,就陡然使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吳山之秀色不復存在,只見人之愁如山之多且重,這是一;山亦因人之愁而愁,這是二;山是愁山,則上文之水也是恨水了,這是三。一個字點醒全片,是其筆力堪稱強勁。

下片直抒胸臆,表達少婦對丈夫長期不歸的怨恨。前三句寫她思隨流水,身在粧樓,念遠人而不得見,思無窮,恨亦無窮。“悠悠”二字,意接流水,筆入人情。“恨到歸時方始休”一句,與《長恨歌》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各擅勝場。《長恨歌》寫死別,故恨無絕期;此詞寫生離,故歸即無恨。“恨到歸時方始休”,句意拙直,不假藻飾,然而深刻有味,情真意真。末句“月明人倚樓”,是畫景也是情語。五字包攏全詞,從而知道以上的想水想山,含思含恨,都是人於明月下、倚樓時的心事;剪影式的畫幅,又見出她茫茫然遠望馳思,人仍未歸,恨亦難休,幾乎要化為山頭望夫石也。

在朦朧的月色下,映入女子眼簾的山容水態,都充滿了哀愁。前三句用三個“流”字,寫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釀造成低徊纏綿的情韻。下面用兩個“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綿長。特別是那一派流瀉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憂傷的氣氛,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顯示出這首小詞言簡意富、詞淺昧深的特點。

相思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歷代詩家文人付諸歌詠的最佳題材之一。古詩中多用“長相思”三字,如《古詩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長相思”、“著以長相思”、“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等。南朝陳後主、徐陵、江總,唐李白等都有擬作。內容多寫女子懷念久出不歸的丈夫。至於白居易這首《長相思》,則有其特定的相思對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樊素善歌《楊柳枝》,因又名柳枝。因為種種原因,樊素自求離去,白氏在《別柳枝》絕句中説:“兩枝楊柳小樓中,裊裊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可見作者對於樊氏的離去十分傷感。這首《長相思》詞也表達了相同的情感。

詞的上闋寫樊素回南必經之路。因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吳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復回的,隨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樣,永遠離開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吳中山脈,點點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歸人行程和愁怨的焦點都簡括而又深沉地傳達了出來。儘管佳人已去,粧樓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終難忘懷,他便於下闋抒發了自己的相思之痛。兩個“悠悠”,刻畫出詞人思念之深。這種情感的強烈,只有情人的迴歸才能休止。然而那不過是空想,他只能倚樓而望,以回憶昔日的歡樂,遣散心中的鬱悶而已。

這篇作品形式雖然短小,但它卻用迴環復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聲的節奏,貫穿於每個間歇終點的相同韻腳,造成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長相思詩詞 篇七

古詩原文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裏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譯文翻譯

雨一直下着,聽着窗外的雨滴聲,直到深更都難以入睡。雨中的芭蕉和屋裏的油燈此時似乎也變得多情起來,安慰孤獨的我。

好夢難成,此恨難消,窗外的雨可不管憂愁的人喜不喜歡聽,仍是不停地下着,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來。

註釋解釋

長相思:詞牌名,唐教坊曲名。

一更更:一遍遍報時的更鼓聲。

恨,遺撼。

道:知。

階:台階。

創作背景

此文系詩人早年所作,屢試不第,羈旅異鄉,幾欲灰心,恰逢陰雨,徹夜難眠,有感而發此作。

詩文賞析

万俟詠作詞喜用淡語,且工於音韻。這樣連續重複用字,吟詠起來便很有音樂上的美感。 《雨》首句“一聲聲,一更更”形容雨聲,連用兩個疊宇,描摹雨斷斷續續的聲音,既顯得形象,在聲音上也顯得貼近。雨聲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為人夜深難寐。“窗外芭蕉窗裏燈”,聽雨之人點。一盞孤燈,隔窗昕雨。“芭蕉”暗示雨打芭蕉的聲音,使雨的聲音更加響亮。“此時無限情”,直接道出人的心情。然而“無限”二字又使這種直言顯得暖昧模糊。只知情意無限,心事無邊,卻不知究竟是什麼樣的心事使人長夜失眠,寂寞聽雨。 “夢難成,恨難平”,用兩個“難”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因難以入睡,所以道.“夢難成”,連暫時逃避到好夢中去都是一種奢望;又因情在心頭輾轉,更兼一夜風雨,觸動愁思,故日“恨難平”。但是雨不管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聽”,只管“空階滴到明”。“愁人”怪雨無情,不顧人的心情,就這樣在空洞洞的台階上一點一點滴到天明,這説明人一夜未睡。“一聲聲,一更更”的雨聲,悽悽涼涼,彷彿人心中的愁緒一般,永遠沒有盡頭。全詞無一處提及“雨”字,卻處處是雨。作者將雨聲與聽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無痕跡,顯示出高超的運筆功力。

賞析: 篇八

這首《長相思》,寫一位女子倚樓懷人。在朦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簾的山容水態,都充滿了哀愁。前三句用三個“流”字,寫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釀造成低徊纏綿的情韻。下面用兩個“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綿長。全詞以“恨”寫“愛”,用淺易流暢的語言,和諧的音律,表現人物的複雜感情。特別是那一派流瀉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憂傷的氣氛,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顯示出這首小詞言簡意富、詞淺昧深的特點。

汴水與泗水是古代淮河下游兩條最大的支流。瓜洲:在江蘇揚州市南長江北岸。瓜洲本為江中沙洲,狀如瓜字。吳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時為吳國南界。

長相思是詞牌名。

相思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歷代詩家文人付諸歌詠的最佳題材之一。古詩中的“長相思”,內容多寫女子懷念久出不歸的丈夫。至於白居易這首《長相思》,則有其特定的相思對象,即他的侍妾樊素。因為種種原因,樊素自求離去,白氏在《別柳枝》絕句中説:“兩枝楊柳小樓中,裊裊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可見作者對於樊氏的離去十分傷感。這首《長相思》詞也表達了相同的情感。

詞的上闋用了興的表現方法,用流水和高山引出思念情懷。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思念之情的深長和凝重。詞人目送遠波,想象這流水將流到瓜洲渡和長江匯合,再想到吳中(江南)的山也面帶愁容,實則深切懷念遠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從吳地歸來,過瓜洲古渡,溯流北上與自己相會,但同樣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復回的,隨之南下的愛人大概也和河水一樣,永遠離開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吳中山脈,點點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歸人行程和愁怨的焦點都簡括而又深沉地傳達了出來。儘管佳人已去,粧樓空空,可作者還是一片痴情,終難忘懷,於是就在下闋抒發了自己的相思之痛。

下闋直接抒寫情懷,也就是直抒胸臆。因所思之人沒有回來,只得在這月明之夜,獨倚高樓。用疊字疊韻“悠悠” 更加抒發悠悠不盡的“思”和“恨”,刻畫出詞人思念之深。這種情感的。強烈,只有到情人的迴歸才能休止。然而那與不過是個空想,無奈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只能倚樓而望,回憶昔日的歡樂,來遣散心中的鬱悶罷了。

這篇作品是中唐時期比較正規成熟的詞作。形式雖然短小,但它卻用迴環復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聲的節奏,貫穿於每個間歇終點的相同韻腳,造成了綿遠悠長的韻味,使相思之痛、離別之苦,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76v8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