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錢塘湖春行》 賞析通用多篇

《錢塘湖春行》 賞析通用多篇

《錢塘湖春行》 賞析通用多篇

結構 篇一

詩的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初春作者遊行的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春水初漲,遠望與岸齊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全詩的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生動自然,語氣平易,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詩人從總體上着眼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並善於在行進途中展開景物描寫,選取了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合:中間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見春色的景物,動物與植物選擇組合,獨具匠心。還善於把握景物特徵,運用最具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與渲染。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譯 篇二

《錢塘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是一首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言律詩。這首詩寫早春的西湖極有特色,讀後會同詩人一樣,愛上這湖光山色。822年(長慶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825年(寶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應當寫於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錢塘湖即西湖。

《錢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翻譯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春水初漲,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隻早出的黃鶯爭着飛向向陽的樹上棲息,誰家新飛來的燕子銜着泥在築巢。

繁多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是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註釋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裏、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裏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剛剛。

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説“雲腳低”。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着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裏指低垂的雲。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爭暖樹:爭着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淺草:淺淺的青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淺淺的青草剛夠沒過馬蹄。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行不足:百遊不厭。足,滿足。

陰:同“蔭”,指樹蔭。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週,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閲讀導引 篇三

錢塘湖是西湖別名,是我國著名風景區之一。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這首詩,彷彿真看到了那含睇一笑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詩人騎馬所見到西湖早春旖旎駘蕩春光,表現了世間萬物在春色沐浴下勃勃生機,塑造出詩人自身欣然陶然觀景形象,創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意境,抒發了喜愛早春風光、恬靜閒適自得感情。

錢塘湖春行 篇四

朝代:唐代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詩文譯意 篇五

從孤山寺北面到賈亭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黃鶯爭着飛向向陽樹木,誰家新來燕子銜着春泥在築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眼睛,淺淺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美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白沙堤。

層次結構 篇六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輪廓。腳下平靜水面與天上低垂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水墨西湖圖。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遊程中所見。鶯是春歌手,都爭着飛到向陽樹上去歌唱;燕是春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小生命由衷喜愛。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難得與寶貴。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着意描繪出鶯鶯燕燕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着春活力與生機。

頸聯寫花草,着重表現詩人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感覺。這聯和上聯是此詩核心部分,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點睛之筆。這更是一聯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細緻觀察以及準確把握其特徵能力。

尾聯寫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悦心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説明詩人流連忘返。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譯 篇七

作者: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註釋

選自《白氏長慶集》。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陳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裏、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潮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初:副詞,剛剛。雲腳低:指雲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着力描繪湖面景色。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降雨或雨初停時。

4、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5、爭暖樹:爭着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

6、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7、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8、暖樹:向陽的樹。

9、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的。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10、行不足:百遊不厭。

11、陰:同“蔭”,指樹陰。

12、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週,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13、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

14、沒(mò):隱沒。

15、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16、不足:不夠。

全詩以“行”字為線索,從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終。以“春”字為着眼點,寫出了早春美景給遊人帶來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間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寫出了自然美景給予人的感受。如不説綠草如茵,而説“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構上看,從描寫孤山寺一帶景色到描寫白沙堤一帶景色,中間的轉換不露痕跡,銜接非常自然。

譯文

走在西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隻早出的黃鶯爭着飛上向陽的樹,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銜着春泥在築巢。一些多彩繽紛的春花(野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斷橋白沙堤。

賞析

《錢塘湖春行》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讚歌。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又給讀者以動感,説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寫出了初春的生機。

“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

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細緻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 “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悦。《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

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裏,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卧碧波之中,堤上騎馬遊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説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餘興未闌,集中飽滿的感受給讀者無盡的回味。

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當剌史的可以説是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了。他們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後人緬懷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詩詞文章與傳聞軼事,所以又有人們稱他們為“風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錢塘湖春行》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一篇,這首詩不但描繪了西湖旖旎駘蕩的春光,以及世間萬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機,而且將詩人本身陶醉在這良辰美景中的心態和盤托出,使人在欣賞了西湖的醉人風光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對春天、對生命的滿腔熱情所感染和打動了。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詩歌的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後湖與外湖之間,峯巒疊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觀景,美不勝收。賈亭,又叫賈公亭,據《唐語林》卷六載,貞元中,賈全任杭州剌史時,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稱其為賈公亭,未五六十年後廢。貞元是唐德宗的年號,從公元780 年到805年。白居易寫此詩時,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處名勝。白居易一開始來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賈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見春水盪漾,雲幕低垂,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初平”所表達的是白居易對春日裏西湖的一種特有的感受。

由於連綿不斷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來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與視線持平了,這種水面與視線持平的感覺只有人面對廣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覺,也是一個對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愛的人才能寫出的感受。

此刻,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雲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而正當詩人默默地觀賞西湖那靜如處子的神韻時,耳邊卻傳來了陣陣清脆的鳥鳴聲,打破了他的'沉思,於是他把視線從水雲交界處收了回來,從而發現了自己實際上是早已置身於一個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譯 篇八

錢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着飛向陽光温暖的樹木上棲息,誰家新來的燕子銜着泥在築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註釋

1、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裏、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裏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剛剛。

4、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説“雲腳低”。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着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

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裏指低垂的雲。

5.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6.爭暖樹:爭着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7.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8.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9.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10.淺草:淺綠色的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11.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12.行不足:百遊不厭。足,滿足。

13.陰:同“蔭”,指樹蔭。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週,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創作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於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鑑賞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出一種動感,説明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黃鶯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黃鶯用它婉轉流利的歌喉向人間傳播春回大地的喜訊;燕子穿花貼水,銜泥築巢,又啟迪人們開始春日的勞作。“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因為是早春,還未到百花盛開季節,所以能見到的尚不是奼紫嫣紅開遍,而是東一團,西一簇,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春草也還沒有長得豐茂,僅只有沒過馬蹄那麼長,所以用一個“淺”字來形容。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這兩聯細緻地描繪了西湖春行所見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鶯燕新來的動態;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就準確而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詩人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受到激賞,正是由於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悦。《錢塘湖春行》以上兩聯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只是白詩鋪展得更開些。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裏,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卧碧波之中,堤上騎馬遊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説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餘興未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pgw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