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學生網絡情況報告多篇

中學生網絡情況報告多篇

中學生網絡情況報告多篇

【第1篇】中學生網絡使用情況調研報告

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為了掌握上義中學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情況,我們對上義中學的6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網絡的發展大大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仍舊尚存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校園文化還需進一步加強。

網絡使用 問卷調查 結果 存在的問題

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手段和通訊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然而,互聯網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確辨別是非醜惡的中國小生來説,他們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是否同時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網絡建設的確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極大地影響,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但我們也不可以盲目樂觀的看待網絡發展對學生的消極影響,在現實中,仍有部分學生還在網絡的認識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關注中國小生使用網絡的情況十分必要。

據我們瞭解,河源市紫金縣上義鎮上一個比較貧困的農村,給孩子買台電腦對許多家庭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因而許多中學生只能是通過去網吧上網,可是‘網絡’這個名詞對這些尚處於青春期,缺乏自控力的中學生來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許多學生因為長期沉湎於網絡之中,難以自拔,無心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為了掌握上義中學學生網絡使用情況,我們對6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分別來自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三個年級,調查問卷設計了20個選擇題,其中3個多選題,17個單選題。60名學生採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代表性,本次問卷調查收回60份,有效問卷56份,通過對這56份試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實和詳盡的材料,總體看來,上義中學學生使用情況有利有弊,但是利大於弊,大部分學生能夠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但也存在部分問題,網絡素質有待提高。

一、網絡認識及上網情況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它的好處也有不好之處,究竟青少年對網絡認識多少,又是如何認識的,他們的上網情況又是如何?這些值得我們去關注。

將近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通過自己接觸來認識網絡的,也有不少同學則是從朋友口中或在書上、雜誌上電視上得知‘網絡’,總體來看基本正常。可是由於當地經濟條件比較落後,學校沒有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十分陌生,甚至不知道‘網絡’是什麼,又有何作用?由圖1知道,38%的學生經常上網的地方網吧,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數據,據瞭解,有不少學生因為迷戀網絡經常逃課上課,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學校以及家長需要格外關注這部分分學生,引領他們正確使用網絡。

超過一半的學生每週上網次數在1至3次,將近一半的學生的上網次數選擇了一般,這很好,説明了大部分同學對上網都能夠很好的控制住,不讓自己沉迷於網絡。不足的是,當地網絡仍未得到普及,大約1/4的同學沒上過網,這點當地學校和政府需要給予支持

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逐步融入到人們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獲取信息的功能,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使用網絡的時間過長,會對網絡產生一定的依賴性,由於網絡的吸引,使他們在不使用的情況下經常覺得無聊,所以會不自主的用網絡來填補思想空虛,許多學生就是因為迷戀網絡無法自拔,最終荒廢了學業。那麼,他們當初為何會使用網絡,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 28%的學生使用網絡是因為獲取信息,拓展自己知識面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網絡作為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將近四成的學生是因為好奇而接觸網絡,可但我們詢問他們上網主要是做什麼時,許多學生都説是玩遊戲或聊天交友,而查閲學習資料卻只有少部分,這也客觀反映了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學校和父母應該多加指導。

不可否認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獲取信息和進行娛樂、消遣等活動,很大一部分都是藉助網絡手段來進行的,但是網絡本身也有不足之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學生和家長又是如何看待互聯網的?

從以上三個圖中可以得知,大約一半的學生認為上網的確對學習會有影響,但是隻要適當的上網,不但可以減少影響,而且還可以放鬆心情,這也説明了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網絡,使用網絡。圖8反映出了,超過一半的父母不鼓勵孩子上網,他們認為上網會讓孩子沉迷,而將近30%的父母則不過問孩子上網情況,從這幾個數據可以看護,父母對網絡的認識還存有不足,不能很好的認識網絡,指導孩子使用網絡,網絡素質有待提高。

如今是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給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影響。在肯定互聯網積極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它的消極作用,如果對教育不夠,學生容易沉迷網絡之中,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家長的事情,也是學校和社會的事情,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部分學生上網次數過於頻繁,網絡素質不高,容易沉迷於網絡之中而無法自拔,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對於孩子上網,家長的指導十分重要,可是部分家長自身對網絡的認識不夠,要麼對孩子指導不夠,要麼就不過問,甚至會極力反對孩子上網,這種現象十分不好,對孩子學習生活會有影響。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一天中許多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如果校園文化建設沒能夠加強,對於學生尤其是正處於叛逆期的國中生,滿足不了精神需求,容易受周圍影響而漸漸沉迷於網絡之中,為此,學校加快文化建設,當地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支持,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對那些已經沉迷網絡或即將沉迷網絡的學生,迫切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引導他們正確使用網絡。鑑於學校還不能網絡設施供學生使用,開設一些網絡指導課,將網絡知識培訓作為一個經常性工作落實到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告訴他們互聯網這個寶庫可以做什麼

,如何才能充分利好這個寶庫。同時,也要加強網絡使用道德規範,使學生上網時能夠進行比較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網絡的整體素質。

相信只要家長以及學校能夠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採取必要的措施,上義中學的學生對網絡的知識和運用會變得更加理性,網絡素質會大大提高。

【第2篇】中學生網絡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為了掌握中學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情況,我們對中學的6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網絡的發展大大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仍舊尚存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校園文化還需進一步加強。

一、網絡使用問卷調查結果存在的

隨着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手段和通訊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然而,互聯網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學生尤其是那些尚不能正確辨別是非醜惡的中國小生來説,他們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是否同時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網絡建設的確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極大地影響,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但我們也不可以盲目樂觀的看待網絡發展對學生的消極影響,在現實中,仍有部分學生還在網絡的認識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關注中國小生使用網絡的情況十分必要。

據我們瞭解,河源市紫金縣鎮上一個比較貧困的農村,給孩子買台電腦對許多家庭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因而許多中學生只能是通過去網吧上網,可是網絡這個名詞對這些尚處於青春期,缺乏自控力的中學生來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許多學生因為長期沉湎於網絡之中,難以自拔,無心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為了掌握中學學生網絡使用情況,我們對6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分別來自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三個年級,調查問卷設計了20個選擇題,其中3個多選題,17個單選題。60名學生採用無記名方式填寫問卷,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代表性,本次問卷調查收回60份,有效問卷56份,通過對這56份試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實和詳盡的材料,總體看來,中學學生使用情況有利有弊,但是利大於弊,大部分學生能夠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但也存在部分問題,網絡素質有待提高。

二、網絡認識及上網情況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它的好處也有不好之處,究竟青少年對網絡認識多少,又是如何認識的,他們的上網情況又是如何?這些值得我們去關注。

將近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通過自己接觸來認識網絡的,也有不少同學則是從朋友口中或在書上、雜誌上電視上得知網絡,總體來看基本正常。可是由於當地經濟條件比較落後,學校沒有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學生對網絡的認識十分陌生,甚至不知道網絡是什麼,又有何作用?由圖1知道,38%的學生經常上網的地方網吧,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數據,據瞭解,有不少學生因為迷戀網絡經常逃課上課,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學校以及家長需要格外關注這部分分學生,引領他們正確使用網絡。

超過一半的學生每週上網次數在1至3次,將近一半的學生的上網次數選擇了一般,這很好,説明了大部分同學對上網都能夠很好的控制住,不讓自己沉迷於網絡。不足的是,當地網絡仍未得到普及,大約1/4的同學沒上過網,這點當地學校和政府需要給予支持。

三、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逐步融入到人們的學習

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獲取信息的功能,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使用網絡的時間過長,會對網絡產生一定的依賴性,由於網絡的吸引,使他們在不使用的情況下經常覺得無聊,所以會不自主的用網絡來填補思想空虛,許多學生就是因為迷戀網絡無法自拔,最終荒廢了學業。那麼,他們當初為何會使用網絡,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28%的學生使用網絡是因為獲取信息,拓展自己知識面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網絡作為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將近四成的學生是因為好奇而接觸網絡,可但我們詢問他們上網主要是做什麼時,許多學生都説是玩遊戲或聊天交友,而查閲學習資料卻只有少部分,這也客觀反映了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學校和父母應該多加指導。

不可否認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獲取信息和進行娛樂、消遣等活動,很大一部分都是藉助網絡手段來進行的,但是網絡本身也有不足之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學生和家長又是如何看待互聯網的?

從以上三個圖中可以得知,大約一半的學生認為上網的確對學習會有影響,但是隻要適當的上網,不但可以減少影響,而且還可以放鬆心情,這也説明了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網絡,使用網絡。圖8反映出了,超過一半的父母不鼓勵孩子上網,他們認為上網會讓孩子沉迷,而將近30%的父母則不過問孩子上網情況,從這幾個數據可以看護,父母對網絡的認識還存有不足,不能很好的認識網絡,指導孩子使用網絡,網絡素質有待提高。

如今是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給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影響。在肯定互聯網積極作用的同時,不能忽視它的消極作用,如果對教育不夠,學生容易沉迷網絡之中,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家長的事情,也是學校和社會的事情,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部分學生上網次數過於頻繁,網絡素質不高,容易沉迷於網絡之中而無法自拔,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對於孩子上網,家長的指導十分重要,可是部分家長自身對網絡的認識不夠,要麼對孩子指導不夠,要麼就不過問,甚

至會極力反對孩子上網,這種現象十分不好,對孩子學習生活會有影響。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一天中許多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如果校園文化建設沒能夠加強,對於學生尤其是正處於叛逆期的國中生,滿足不了精神需求,容易受周圍影響而漸漸沉迷於網絡之中,為此,學校加快文化建設,當地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支持,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對那些已經沉迷網絡或即將沉迷網絡的學生,迫切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引導他們正確使用網絡。鑑於學校還不能網絡設施供學生使用,開設一些網絡指導課,將網絡知識培訓作為一個經常性工作落實到位,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告訴他們互聯網這個寶庫可以做什麼,如何才能充分利好這個寶庫。同時,也要加強網絡使用道德規範,使學生上網時能夠進行比較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從而整體提高學生網絡的整體素質。

相信只要家長以及學校能夠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採取必要的措施,中學的學生對網絡的知識和運用會變得更加理性,網絡素質會大大提高。

【第3篇】國內中學生網絡交友情況調查報告

[摘要]通過全國範圍內中學生的取樣調查以及對部分同學的深入訪談,我們發現:網絡交友已經是中學生中較普遍的一種人際關係建構方式;中學生最熱衷與網友交流中的話題主要是日常生活、情感和人生體驗;情感支持與交往需要是中學生網絡交友行為的兩個主要原因;中學生在網絡交友中存在着明顯的性別差異,國中階段是青少年開始網絡交友的關鍵期。建議在日常生活與學校教育過程中,關注中學生的交往與情感需要,同時,在對中學生進行網絡生活引導時。要注意性別差異。

[關鍵詞]中學生 網絡交往 網友

近年來,網絡交友已成為中學生人際關係建構的一種重要方式,並引起了教育研究者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當前關於中學生網絡交友的的實證性研究,一般是對某地方某個年段的青少年學生的網絡交友進行調查,瞭解區域範圍內青少年學生網絡交友的基本情況,如參與網絡交友的動機和意向、主要方式和對網絡生活的認識和看法。由於其取樣的範圍的限制,這些研究為我們瞭解某個地方或者某所學校學生的網絡生活提供了一些可靠的數據,但難以瞭解當前青少年學生網絡生活的總體情況。同時,這些研究,由於只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學生網絡生活中的深層次問題,如網絡生活的深度體驗不能提供有效的説明,而這,正是教育面對青少年網絡生活必須掌握的情況。心理學、社會學的研究中有一些較為深度的研究,這些研究側重青少年網絡生活的某一個方面,如交往中的信任取向、網絡生活中的社會關係的形成等,一般採用嚴格的問卷及處理技術和深度訪談等方法,為我們進一步研究青少年的網絡生活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數字依據。但缺少對全國範圍內的中學生進行整體性的深入研究,因而使得我們對我國當前中學生網絡交友狀況沒有整體性的把握與深入的瞭解。本文正是針對研究中的這個問題,在全國範圍內對中學生進行深入調查,從而提供全國範圍內中學生網絡交往的全域視野與深度把握。

本研究進行了全國範圍內中學生網上交友情況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中學生網上交友的基本情況;中學生網上交友的基本動機;中學生選擇網友的標準;網友對中學生產生的影響以及中學生對網友交往安全方面的考慮情況等。

此次調查採取了網絡調查和發放問卷兩種方式相結合的調查方法,另外做了少數中學生的深度訪談。調查範圍包括河北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市、長春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十個省市自治區,涉及16所中學,其中包括4所完中。回收到有效問卷2540套。其中,從學生來源來看,來自城市的學生1505人,超過一半,佔59.5%,城鎮其次607人,佔24%,農村最少410人,佔16.2%;從學生所在年級看,1、2年級的同學居多,分別為1574,890人,各佔59.9%,33.9%,也有3年級159人,佔6.1%;從性別看,男、女生的人數分別為1319和1130,各佔53a%和45.8%,從地域來看,包括東中西部三類地區(按經濟劃分),東部地區(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廣東省)780人,中部地區(吉林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內蒙古自治區)1533人,西部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33人,分別佔總被試的29.5%、57.9%、12.6%。

針對調查問卷中表現出來的問題,於2022年2月至2022年3月,我們訪談了四川、江蘇、吉林等地區中學的部分學生。每人的訪談時間為1-2小時。在徵得對方同意的情況下,訪談隋況全部錄音並整理成文字,共收集整理了23份訪談記錄。調查數據採用spss11.5進行了分析與處理。現將調查結果分述如下。

一、中學生網上交友的普遍程度

1.網上交友在中學生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自我報告的題目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學生(37.8%)報告自己擁有網友,其中有9.6%的中學生報告自己有10個以上經常聯繫的網友。但在第三者報告的題目中,有超過半數的中學生認為自己周圍的同學有“幾個甚至很多”網友。在訪談時,受訪者也説,“周圍的同學都有網友,交網友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通過訪談,我們還了解到,中學生網友的數量存在一個日趨減少的過程。比如,對於有較多網絡聊天經驗或者網絡聊天史較長的中學生,現在的網友數量只有幾個,但是在以前最多的時候能達到幾十個到幾百個不等。

在談及對網絡交友的態度時,受訪者談到也有部分的同學不喜歡這種方式,“他們覺得網絡聊天是和現實不掛鈎的,也可能覺得這樣是一種墮落。不過,有這種觀點的人是很少的,大部分的人還是很喜歡”,因為“交的網友如果好的話,作為朋友還是可以,還是挺支持的”。

使用統計軟件spss中卡方檢驗,通過差異性分析,我們發現:

(1)在網友數量上存在着顯著的性別差異(p= 0.025<0.05):男生中有經常聯繫的網友的人數比例顯著高於女生,擁有10個以上網友的比例也更高,而女生網友的數量集中在1-5個。

(2)在網友數量上存在着顯著的年級差異(p= 0.000<0.01):1年級的同學結交網友的比例更高,數量也更多,年級越高的學生網友的數量越少,這可能與隨着年級增長,學習壓力增加有關,也可能與學生的網絡生活觀的成熟程度有關。

(3)存在顯著的地域來源差異(p=0.000<0.01):來自農村的學生經常保持聯繫的網友人數明顯少於來自城市的學生。這有可能農村電腦的普及程度比城市低有關係,也可能與農村文化中人與人間的開放式的交往與生活方式有關,也與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程度有關,這使得農村的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孤獨感相對少一些,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網絡交友的動機。

(4)存在顯著的中學階段的差異(p=0.001< 0.05):高中階段的中學生傾向於目前沒有聯繫的網友,或是聯繫的網友僅限1-5個,而國中階段的中學生傾向於目前聯繫的網友多在6-10個。這可能與高中學習壓力更大有關係。

2.中學生在網上最熱衷與網友交流中的話題主要是日常生活、情感和人生體驗等方面,分別為 54.0%、37.4%、37.9%

——各種內容都聊,情感和人生體驗是最多的……剛才我提到,和我聊天的人都比我大。他們會告訴一些人生的體驗,然後我也會告訴一些我的體驗。

——關於男女感情方面的比較多點,有時也會叫你給他踩踩空間什麼的。

——關於感情方面的問題,認識的人在網上説感情方面的事,就不太想聽,會讓他當面再説,如果是不認識的人説,就會很有興趣,會安慰他。還有一種就是網戀,還是關於這方面的。有時説的話都會讓你感覺很假很假。至於為什麼喜歡談這個方面的問題,我想是因為年齡的原因。説其它的沒有味道,這個問題比較敏感。

同時談“學習”也有將近三成左右,而談“性”的人數比例是最少的,僅有12.8%,雖然這個數據表明中學生對“性”的興趣,遠沒有其他的話題那麼多,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出超過一成左右的中學生對這個話題感興趣。

在差異性分析中,我們發現以下一些結果:

(1)高年級的以及來自城市的中學生,他們與網友談論的話題內容比較多,範圍也比較廣,這可能與接收到的信息範圍與感興趣的話題有關。

(2)在聊天內容的選擇上,存在着明顯的性別差異和年級差異。女生,相比較而言更傾向談日常生活、學習、人生體驗這樣的話題,男生則更喜歡談論性;而高年級的中學生傾向於談論情感;人生體驗這些話題,低年級的學生則對“日常生活感興趣”。

二、中學生網上交友的動機:情感支持與交往需要是兩個主要因素

中學生網上交友的具體動機是多方面的。

有48.6%的中學生都是期望從網友那裏得到“情感上的依戀和支持”

——因為有時候心情不好的話,通過和網友聊天可以讓你高興一些。我總覺得很舒服。

——可能是這個時代,真正瞭解你的人不多。你身邊的人瞭解你也不多,而且你不想讓別人瞭解你的某些時,你就更願意選擇網絡上的人,讓他了解你。我覺得這就是情感上的依戀。

所以,有37.6%的中學生“只有在心情不好時”現網友聊天,他們或者覺得與網友的傾訴可以讓他們釋放一些壓力和鬱悶的心情,“當你向網友傾訴一些事情後,你心裏自然會感到輕鬆和寬慰。”“上網就會讓心裏更淡定很多了,比較穩重”;或者是在網上找到一種被關心的感覺,“有些人進網吧就好像是回家樣。比如,當你上網後,你的網友就會問你吃飯沒有,説些關心的話語。但是,這些話語是你很少聽到的,比如,你回家,父母不會這麼親切地問。但是,網友會親切地問你,這讓你覺得很舒服,很温暖。”

但45.7%的中學生回答“無所謂心情,有時間就可以”。“其實,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不會選擇去網上。只有在無所謂的時候,才會去交網友。無所謂的時候,就是你才有心情跟哪個都想聊天。”這應該是出於一種交往的需要,而不只是情感的需要。

不過也有的中學生期望從網友那裏得到物質上的幫助。在訪談中,我們也瞭解到,部分中學生也希望得到網友“物質上的幫助”,主要有讓網友幫忙“充話費”之類的物質幫助,或者和網友見面出去玩,希望網友能對“吃喝玩樂”付費。

三、中學生選擇網友的標準:坦誠、幽默、文明

五成左右的中學生傾向於選擇“坦誠”、“幽默”和“文明”的人作為自己的網友,只有兩成左右的中學生選擇“才華”和“年齡”。

在“坦誠“這一標準選擇上,不存在年級、性別、來源上的差異,“網上聊得比較好,比較真誠的那種”。而在其它標準上,總的來看,年級越高,家庭背景為城市的學生,越在意網友是否幽默、是否文明、是否有才華及年齡大小等。“幽默,懂得關心別人。他能夠理解你,他能幫你想一些主意。長相不肯s太難看”“一般年齡還是有要求的。我選擇的網友應該比我大5歲-10歲之間的人聊。”

其中,在“文明”和“才華”這兩個標準中是存在着顯著的性別差異(文明標準的p=0.002<0.01,才華標準p=0.003<0.01),女生更在意網友是否文明和有才華,因為她們覺得在網上文明與否,很重要的體現就是在網絡聊天時,説話是否文明。如果遇到的人,説話不文明,會讓人心裏很難受,也很生氣。所以,碰到這樣的人,會馬上刪去的。相比之下,男生對這兩個標準不太在乎。

中學生最看重網友的素質中,知識最不重要,佔 8.9%,另外,19.1%的學生看重外貌,17.0%的學生看重才華,30.8%的學生看重人品,還有21.4%的學生只憑感覺。“我覺得就是一種感覺,聊天時的感覺。”

四、中學生與網友的交流方式:絕大多數同學會選擇把網友交往限制在網絡空間

在和網友的的交流方式上,68.6%的中學生選擇的是打字聊天這種方式,“開始選擇的是打字聊天,因為打字聊天更有神祕感。但是,網友很多的時候,你要同時聊的話,你只是打字肯定忙不過來,所以還會選擇語音聊天。把兩種聊天方式結合起來,這樣能提高效率。周圍的同學喜歡打字,因為他們覺得有些東西只適合打出來,不適合從嘴裏説出來。就好像寫信比打電話,更感人啦。”有11.7%和12.6%的中學生選擇的是“語音聊天”和“視頻聊天”,有的人會因地制宜地做出選擇,“一般看情況而定,有些話不好説的時候,就用文字來表達。如果是隨口聊聊,就用語音聊天,如果有些朋友久了沒有見面,就用視頻聊天。遇到陌生人時候,如果他是比較幽默的,就選擇語音聊天;比較嚴肅的,就選擇打字聊天。”只有 3.9%的中學生選擇“約會見面聊天”。

可見,很少有中學生把現實中的“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帶到網聊中,同樣,也很少有同學把網絡中的交往遷移到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發現在這個問題上,存在着明顯的性別差異。在選擇交流方式時,男生表現得比較主動和大膽,傾向於選擇視頻聊天和在現實中見面聊天,而女生則比較謹慎,更願意選擇網上打字聊天的方式,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與傾向。

五、網友對中學生的影響:超過40%的有網友的中學生的生活受到網友交往的影響①

在有網友的人中,有約三分之一(34.5%)的人受到網友的觀點、看法以及與網友聊天內容的影響,而且會經常想起與網友聊天的內容,其中有5%的人對與網友交往產生重度依賴,影響到日常的情緒體驗與作息時間,而有超過半數學生的生活基本不受與網友交往的影響。

對網友對自己現實生活的影響,中學生也直言不諱,有40.9%的中學生認為網友對他們現實中的學習和生活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或者“有點負面影響”。“你上完網後,你會想在網上的事情。在你的腦海裏存在很長的時間,這自然影響你的學習。”“我還有很多同學沉迷在網絡中。我感覺到他們變了很多。網絡控制不好會影響一個人,或者影響你的想法。他們為了上網會選擇逃課或者逃晚自習,去上通宵,然後白天回來上課,看着他們精神萎靡。在課堂上睡了一天後,又有精神聊他們在網上的事情。”28.1%的同學認為網戀有點負面影響,真正認為有“促進學習與成長”的比例不過6.0%。我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會問到網友,比如説吧,開學初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寫那個宣誓詞,我自己不知道怎麼寫,就上網問他們,結果他們給了我很多建議……”有三成左右的中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態度不明確。

只有9.8%認為網友的幫助比現實中的朋友大,絕大多數的中學生認為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六、結論

研究表明,網絡聊天已經成為中學生,特別是城市中學生人際關係建構的一種比較普遍的方式,而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敏感而容易衝動,其網絡交往及其與網友間的關係,可能會對其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我們需要深入瞭解中學生網絡交友的情況,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其中包括:完善現實生活,關注中學生髮展中的情感與交往需要;守護中學生網絡生活的關鍵期,加強引導學生的網絡生活,特別是注意網絡交往中存在的性別差異,有針對性地對中學生進行不同的網絡生活的引導等。

註釋:

①這一部分,我們採用了安戈夫網絡成癮12項目評定法,8分為成癮,我們認為是重度依賴,4-7分為中度依賴,0-3分為基本不影響。

參考文獻:

1.趙瑩.中學生網絡交友亟需指導[j].天津教育,2001,(5).

2.金莉娟,姚本先.女中學生網絡交往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22,(3).

3.馮大鳴,孫孝華.上海市高中學生網絡生活現狀調查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22,(2).

4.崔麗娟.用安戈爾方法對網絡成癮與網絡遊戲成癮的界定[j].應用心理學,2022,(2).

5.奚春華,朱京.青少年網絡信任取向及其影響的實證研究[j].青年探索,2022,(5).

6.馮燕,王枝燦(台).網絡交友與青少年虛擬社會關係的形成網絡與社會研討會論文,2022.

標籤: 中學生 多篇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pn5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