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精品多篇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精品多篇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精品多篇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 篇一

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譯文:君子嚴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則千方百計要求、苛求別人。

2、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譯文:君子要少説虛話,多幹實事。

3、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譯文: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譯文: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譯文: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6、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文:複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7、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為人不遷怒他人,不重複犯(同樣的)錯。

8、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譯文: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真複習?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譯文: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11、言必信,行必果。譯文:説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1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譯文: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面教材)做自省。

1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譯文:做事勤敏,又好學,不以問及下於他的人為恥。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譯文: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愁。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譯文: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譯文:孔子在河邊説:時間就像這流水一樣,不分日夜的流淌。

1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譯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沒有為了謀求生存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仁德的。

1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譯文: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1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譯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21、當仁,不讓於師。譯文: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22、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譯文:學習而又時常的複習,難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譯文:有知識不會疑惑有仁義不會擔憂有勇氣不會恐懼。

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譯文: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

2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2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譯文: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2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譯文:每天能學到一些自己沒有的知識,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這樣就可以説是好學的了。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譯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譯文:不擔心人們不知道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知道別人。

3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的就説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 篇二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説:“學習知識並且按時温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學習)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翻譯: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曾子説:“我每天反覆檢查我的行為:為人處事有不真誠的事嗎?與朋友交往有不誠實的事嗎?老師教授的知識有不復習的嗎?”孔子説:“複習舊的知識從而知道新的知識,可以憑藉這個成為老師了。”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翻譯:孔子説:“只讀書卻不認真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

5、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翻譯:孔子説:“仲由,教給你的理解了嗎?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這也是聰明啊。”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翻譯:孔子説:“見到賢人就要向他學習,希望能達到他的水平,見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譯: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學習他的優點,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點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翻譯:曾子説:“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罕》)

翻譯:孔子説:“年末天氣寒冷,這時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後凋零的。”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衞靈公》)

解釋: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説:“也許就是仁愛待人!自己所不願要的,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

論語中的名言警句 論語感悟 于丹論語感悟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 篇三

1、

【原文】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孔子説:“子路啊,我告訴你,知道嗎?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就關於知道的真諦。”

2、

【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譯文】孔子説:“遇事不想着‘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不知道對他怎麼辦。”

3、

【原文】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孔子説:“有錯不改,這才是真錯。”

4、

【原文】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譯文】子貢説:“君子的缺點,象日蝕月蝕。一有缺點,人人都能看見;一旦改正,人人都會敬仰。”

5、

【原文】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譯文】子夏説:“小人犯了錯一定要掩飾。”

6、

【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譯文】孔子説:“人能弘揚道義,不是道義能壯大人的門面。”

7、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譯文】孔子説:“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8、

【原文】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長,問政。孔子説:“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只求速度,往往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

【原文】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孔子説:“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就象大車沒有車軸,小車沒有車軸,怎麼能啟動?”

10、

【原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譯文】子貢問政。孔子説:“確保豐衣足食、軍事強大、人民信任。”子貢説:“如果不能同時做到,以上三項中哪項可以去掉?”“軍事。”“如果還不行,剩下二項中哪項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缺少人民的信任,國家就要滅亡。”

11、

【原文】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孔子説:“天冷時,才知道松柏最後凋謝。”

12、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説:“時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要記住這篇文章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原文及翻譯,如果喜歡,可以經常來找我,我是你的“xx姐”。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 篇四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譯:。孔子説:'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温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

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翻譯: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孔子説:'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翻譯: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譯文:子貢問道:“皇上為什麼賜給孔夫子‘文’的稱號呢?”孔子説:“他聰敏而又愛好學習,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諡號。”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譯文:孔子説:“認真學習知識並且記住,學習不感到滿足,教育學生卻不感到疲倦,我又做到了哪一點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孔子説:'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孔子説:(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卻不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是有話想説,不到(他)想説出來卻又説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不能舉一反三的人,就不再教他了。

論語原文句子及翻譯 篇五

1、子曰:“,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

翻譯:孔子説:“學了知識然後按時温習它,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訪,不也快樂嗎?旁人部瞭解自己卻不惱恨,不也是君子嗎?”

段解:這一則主要談學習的方法和怎樣做人。

2、子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孔子説:“温習舊知識進而知道新知識,這樣的人是可以當老師的。”

段解:這一則主要談知識的鞏固與創新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翻譯:孔子説:“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卻不知道學習,就會精神倦怠。”

段解:這一段主要講學習和思考的關係。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翻譯:孔子説:“由呀,(我)教給你的,(你)懂了嗎?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這才是真懂啊。”

段解:這一則主要講學習的態度:實事求是。

5、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翻譯:孔子説:“看到賢人就應該想到向他看齊,看到不賢的人

就應該自我反省。”

段解:這一段主要講學習態度: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6、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翻譯:子貢向孔子問道:“孔文子為什麼稱他為‘文’呢?”孔子回答説:“聰明而又好學 ,不以向比自己學問低的人請教為羞恥,因此稱他為‘文’”。

段解:這一則主要談好學者還需不恥下問。

7、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翻譯:孔子説:“默默地記住學過的知識,學知識並且不滿足,教導別人並且不疲倦,這三種哪一種我能有呢?”

段解:這一則主要談做一名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8、子曰:“,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譯:孔子説:“幾個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做我的老師的人在其中。選擇他們的優點而學習,他們不好的要改正。”(《述而》)

段解:這一則主要談要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做一個通情達理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465k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