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新版多篇】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新版多篇】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新版多篇】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篇一

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黏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最早的粽子是“筒粽”,至於後來人們用蘆葉包粽子,傳説是由於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叫區曲(或謂歐回)的人夢遇一個自稱屈原的賢士,他對區曲説:“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後你們要把它用蘆葦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蛟龍是怕蘆葉和五彩絲的。”自此以後,便有了角黍。

懸鐘馗像

鍾馗的作用類似於門神,其畫像常被用於驅鬼避邪。據説,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官,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日:“臣姓鍾名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賽龍舟

端午競渡,本來是水鄉訓練水師的遺風。沉湘東吳,賽龍舟的規模,全國最為盛大,勝事流傳,史不絕書。若是追究其意義,則大都在於憑弔忠臣孝女。相傳屈原在五月五日赴淚羅江而死,楚國人為之哀痛,於是爭劃舟揖前去撈救。《隋書·地理志》記載:“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淚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爭歸,競會亭上,為競渡之戲。迅揖齊馳,掉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安徽巢縣本是楚國舊地,現在還存有競渡廟,其中塑有屈原像,稱為三間祠。在每年五月一日,將屈原像迎諳到船上,擊鼓奮揖,踴躍爭先,競賽龍舟,直到五日才結束活動。

掛艾葉菖蒲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都把菖蒲、艾葉掛在門邊以避邪驅瘴。據説用菖蒲做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持菖蒲劍,瘟神歸地府”。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歌謠。古人認為這是一個惡月,而尤以初五最惡,連這天生的孩子都不吉利,因此懸艾葉和菖蒲。農曆五月是酷暑炎熱將臨之際,也是流行病、瘟疫流行之時。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是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飲雄黃酒

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的説法。故端午節這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飲雄黃酒的習俗,至於兒童,長輩則將雄黃酒塗於其臉上或身上以驅蟲除穢。事實上,雄黃是一種有毒礦物質,外用可以消毒殺菌,但如果直接飲用則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掛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也有説五色是代表五條龍)。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採藥、翻藥

這是端午節最普遍的民間活動,不管南方、北方,無論漢族或少數民族都很盛行。舊時,這天天還沒亮時就紛紛出外採藥,特別是鄉村,更是傾家出外。在端午中午時,家家制作以雄黃、大蒜為主的藥物,而醫家則在這天熬膏藥、制丸藥、採蟾酥。連帝王、士大夫階層也復如此。唐宋時期極盛,御藥院等機構即於端午採蟾酥,後歷代如此。居住在祖國邊睡靖西縣的壯族人民,這天扶老攜幼遊藥市,説是端午吸了大量的藥氣,能祛病延壽。東北地區的朝鮮族採藥風氣更盛,幾乎家家户户要熬製益母膏等常備藥物。

天津端午節風俗有哪些 篇二

戴搭拉

戴搭拉,給孩子求吉利。天津人講究為孩子佩長命縷,也就是老人們口中的“老虎褡拉”,這種布藝製品用五色絲線縫製,內部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等辛香草藥填充,在夏日可起到驅蟲避瘟作用。

用九子盤堆角黍

説起吃粽子,咱就先説一個和粽子有關係的習俗。所謂九子盤,又稱“攢盤”,始於明萬曆晚期,流行於清代民國,它是古人為婚喪嫁娶或重要節日款待賓客的一種實用器物。到了端午節,天津人常用九子攢盤來擺放粽子,即角黍。

粽子最早用菰葉即茭白葉包成牛角形,所以又稱“角黍”。天津市民多以艾葉包制粽子,在江米中放上豆沙、棗子等餡料,蒸煮熟以後再蘸白糖食用。

食五毒餅

除了吃粽子,天津人端午節還要吃一樣東西,就是“五毒餅”,那講究可是多了去了。民謠説:“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不少習俗都和“避五毒”相關。貼五毒圖、戴五毒兜、將“五毒”形象剪紙做成門符貼在門上。

用柳葉水洗臉

在天津靜海一帶,端午節還有用柳葉水洗臉、洗眼,寓意明目祈福身體健康的習俗。

佩香囊

端午節也稱“浴蘭節”,除了戴搭拉,佩香囊也是一項端午習俗。中藥香囊具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是將具有芳香開竅效用的中草藥如蒼朮、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等製成藥末,裝在特製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際、臍中等處,也可以掛在車裏、家裏。我國民間自古就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説法。

浙江端午節習俗 篇三

浙江有的地方吃“五黃”,指黃魚、黃鱔、黃瓜、黃泥蛋、雄黃酒,俗信以為可以祛五毒。有的地方小孩吃過粽子,會把粽箬往桃樹幹上去貼,一邊還口中反覆唸叨:“你疰我不疰!”這也是某種古老的語言巫術殘存。而這一帶民間講述端午節起源,則大多與伍子胥有關。

杭州人過端午節喜歡遊雷峯塔,喜歡看白蛇傳戲曲,則大多與白蛇傳傳説在這一帶深入人心的事實有關,這也是大同中的小異。白蛇傳傳説一開始就和杭州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舊時在武義,有端午日推龍船驅惡鬼的習俗。這是一種十分古老的風俗,據老人回憶,當年的人們用毛竹扎制龍船,船上綁五個紙人,稱為“五鬼”。端午上午,一人敲鑼繞船三圈,稱“側船”。午時,七名男青年推船,從城隍廟出發,沿大街向東,一直推出八素門外,然後把這隻龍船拋入熟溪河中。

一路上,兩旁人羣紛紛向龍船拋擲銀黃炮或茶葉米,以為辟邪,人稱這種活動為“推龍船”。龍船後面還有城隍儀仗和鼓樂,表示城隍押送“五鬼”出城。這樣一種風俗的內涵是“送瘟神”,應該是很清楚的。

其實,舊時在浙江各地,類似的“送瘟神”舊俗是很普遍的,各地的民俗學者有過許多有價值的調查報告,敍述各地端午的民俗事項,諸如送龍船、送紙船、送耗、拔茅船、送花船、送草船、送大暑船、龍船燈等,具體做法五花八門,各不相同,而其民俗內涵則大致相仿。不過隨着時代的進步,一些古老的風俗畢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順便要提到的是,個別地方的端午節期也與眾不同。温州文成的黃坦、西坑一帶,五月初四過端午;縉雲的漕頭,六月十五過端午;餘杭的和睦,又稱五月十三為小端午。在當地還會有傳説,用來解釋這一特殊風俗的由來。在江山一帶,有端午敬師的傳統,學生給老師送粽子、饅頭,老師回贈紙扇,這樣的傳統也是充滿着情感的。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篇四

划龍舟

龍舟一詞,最早見於先秦古書《穆天子傳》卷五:“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預《九歌·湘君》中“駕飛龍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瀨淺淺,飛龍兮翩翩”,學者們也認為“飛龍”即龍舟。《湘君》即描寫湘人馭駕龍舟,將玉佩沉入江中(與拋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歷史人物之詩。這即與“魂舟”暗合,與楚國《人物御龍帛畫》之像暗合,可互為印證。《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是日,競渡,競採雜藥。”。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説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説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羣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掛艾虎

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中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風俗通》雲:“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

佩長命縷

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牀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避五毒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

採藥

這是最古老的端午節俗之一。《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採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九歌·雲中君》亦有“浴蘭湯會沭芳”之句。《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躲端午

是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

端午雨

時民間歲時占驗習俗。俗信端午節下雨,不吉;反之則吉。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

山東端午習俗有哪些 篇五

艾葉煮雞蛋

除粽子這一端午特定食品之外,山東各地還有端午節吃艾葉煮雞蛋的習俗。這天一大早,家人便將新鮮的艾草放在鍋裏煮雞蛋。雞蛋熟時,蛋皮變成微綠色,還帶着微微的艾草香。

此外,當地端午節的節令食品還有涼糕、五毒餅、玫瑰餅、藤蘿餅等。

插艾蒿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山東地區普遍會在家門口插艾蒿。艾蒿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除了插艾蒿,膠東部分地區還插桃枝,臨沂地區則在大門上插柏枝,用以驅邪。

採藥

端午節,許多地方有采藥習俗。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膠東地區的人們往往在太陽出來前到田裏、地裏採摘車前子、紫花地丁、小麥苗、艾蒿等等,裝到籮筐裏帶回家,放在院子裏曬乾後掛起來,留着以後做藥材用。

拉露水

端午節這天,在膠東一帶,家家户户起大早,在日出前,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葉上的露水給孩子擦臉,尤其是擦眼睛和耳朵,據説可以耳聰目明,一年不害眼病。民間認為,大人用露水擦臉和胳膊,一年身體好,牲口吃了端午草,不得雜病。

五彩線

五彩線俗稱“長命線”,端午節系五彩線的習俗至少成於漢代,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應劭的《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五彩線是用5種顏色的絲線捻成,而這5種顏色必須是青、白、紅、黑、黃,從陰陽五行學説上講,這五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象徵東、西、南、北、中,藴含着五方神力。

五毒兜

端午這一天,小孩子要帶“五毒兜”,上有繡織的五毒圖(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寓意以毒攻毒,確保健康。媽媽或奶奶會在兜裏放一個温熱的雞蛋,或用温熱的雞蛋在小肚兒上滾幾滾,邊做邊説“一年不會肚子痛”一類的話。

五毒餅

五毒餅是北方端午節特有的節令食品,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滋生活躍的時候,因此古人會食用“五毒餅”消病強身,祈求健康。五毒餅其實就是玫瑰餅,只不過用刻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蓋在酥皮兒玫瑰餅上。有杏蓉、棗泥、綠豆蓉、芝麻等餡料。

戴香包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這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繡成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

碧筒飲

碧筒飲是濟南地區的習俗。採摘剛剛冒出水面的新鮮荷葉盛酒,將葉心捅破使之與葉莖相通,然後從莖管中吸酒,人飲蓮莖,酒流入口中,成為端午乃至炎夏的消暑飲。史料記載:古代,大明湖荷花盛開之際,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大蓮葉割下來,盛上美酒,用簪子將蓮葉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荷莖相通。從荷莖末端吸酒喝,“酒味雜蓮香,香冷勝於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p5r1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