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隆中對練習題(新版多篇)

隆中對練習題(新版多篇)

隆中對練習題(新版多篇)

《隆中對》課後練習題 篇一

《隆中對》課後練習題

23 隆中對

一、注音

好為《梁父吟》( ) 樂毅( ) 因 屏人曰( )

度德量力( ) 漢沔( ) 殆 ( ) 胄 ( )

劉璋 ( ) 存恤 ( ) 簞食壺漿 ( )

二、解釋加粗的詞。

1、隆中對 2、莫之許也

3、謂為信然 4、先主器之

5、此人可就見 6、不可屈致

7、將軍宜枉駕顧之 8、由是先主遂詣亮

9、凡三往

10、因屏人曰

11、漢室傾頹

12、度德量力

13、欲信大義於天下

14、遂用猖蹶

15、自董卓已來

16、非惟天時

17、抑亦人謀也

18、挾天子以令諸侯

19、此誠不可與爭鋒

20、此誠不可與爭鋒

21、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22、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23、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24、帝室之胄

25、將軍身率益州之眾

26、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27、簞食壺漿

三、特殊句式

1、諸葛孔明者,卧龍也 2、君與俱來。

3、時人莫之許也 4、賢能為之用

四、通假字

1、欲伸大義於天下

2、自董卓已來

五、翻譯下面的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

2.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3.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4.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隆中對主要內容 篇二

隆中對主要內容

《隆中對》是諸葛亮對當時政局的看法,並且針對劉備集團無根據地的處境提出的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方針。

概括起來,諸葛亮《隆中對》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當時的形勢是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而荊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應利用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不能守成的機會, 若跨有荊、益,取代割據荊、益的劉表、劉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據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2.在奪取荊州和益州的同時,利用帝室之胄,信義着於四海,的聲望,招攬人才,內修政理,逐步增強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

3.在益州要妥善處理好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關係,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解除以後北伐時的後顧之憂。

4.在荊州要外結好孫權,與孫權建立抗擊曹操的聯盟。待天下有變,再分兵兩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果這樣的。話,劉備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綜觀後來的歷史進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為劉備集團制定的戰略決策,大體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隆中對》內容分析 篇三

《隆中對》內容分析

14、由本文故事演化而來的成語典故是:三顧茅廬

15、寫出與諸葛亮有關的一句古詩詞名句,一副對聯,一個故事,一條成語(熟語、歇後語)。

①古詩詞名句:A、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B、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C、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②上聯: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下聯: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聯:定三分,燒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下聯:氣周瑜,摒司馬,擒孟獲,古今流傳。

③故事: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空城計;六出祁山;

④成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孔明借箭----有借無還

16、給課文劃分層次,並概括層意。

①(第(1)段):寫諸葛亮的抱負和外人對他的評價。

②(第(2)段):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③(第(3~5段):寫劉備問計,諸葛亮對策。

④(第(6)段):寫劉備非常看重諸葛亮的才能。

17、閲讀第1~3段,探究下列問題。

(1)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①文中最能形象地概括諸葛亮的才能和性格特點的一個詞是:卧龍

②從正面表現諸葛亮抱負非凡的一句是: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③表明諸葛亮知音少,從反面襯托他抱負和才能非凡的一句是:時人莫之許也

④從側面表現諸葛亮才能非凡,尊嚴至高無上的句子是: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2)第2段寫徐庶向先主劉備推薦諸葛亮有什麼作用?

答:從側面表現諸葛亮才能非凡,為後面寫劉備屈尊親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作鋪墊。

(3)“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一句,表現了先主劉備怎樣的品質?

答:重視人才,禮賢下士,求賢若渴,虛心誠懇。

(4)“奸臣竊命”中的“奸臣”指誰?“竊命”是什麼意思?

答:指董卓、曹操。“竊命”指盜用皇帝的政令,即專權。

18、閲讀第4~6段,探究下列問題。

(1)諸葛亮認為劉備暫時不能與曹操“爭鋒”的'依據有哪些?

答:依據有三:①曹操謀略出眾(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②軍事力量雄厚(已擁百萬之眾)

③政治地位優越(挾天子而令諸侯)

(2)諸葛亮認為劉備對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有三:①政權鞏固(已歷三世)

②地理條件優越(據有江東;國險)

③人心歸附(民附;賢能為之用)

(3)在諸葛亮的對策裏,對不同的對象採取的對策不同。説説對下列對象採取的對策分別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曹操: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諸戎、夷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4)“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這句話應如何理解?

答:既表明劉備對諸葛亮的高明對策如獲至寶,又表明他們兩人政治見解完全一致。

1、用原文語句填寫以下空白

(1)諸葛亮認為與曹操“不可與爭鋒”的原因是:今操以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

(2)諸葛亮認為劉備在內政和外交方面應遵循的方針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

(3)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標是跨有荊、益,最終的策略目標是:成霸業,興漢室,他主張在內政方面應遵循的方針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內修政《隆中對》內容分析理

外交方面的方針是:外結好孫權,等到形勢發生變化,再兵分兩路出擊:一路是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另一路是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2、根據提示填寫相關詞句。

(1)曹操打敗袁紹的主要原因是:人謀(或“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2)曹操當前的優勢在於:今操以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

(3)諸葛亮替劉備設計的政治藍圖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隆中對説課稿 篇四

隆中對説課稿

一、對課本的明白

1、課本簡介:《隆中對》選自九年任務教誨四年制教科書第6冊第五單位。本單位選編了《隆中對》、《出師表》、《越巫》《詩詞曲四首》4篇古詩文,此中要求講讀的便是《隆中對》,以是這篇課文在這一單位中佔據重要職位地方。這篇文章的焦點部門是諸葛亮為劉備所做的對策。由於對策的所在是在諸葛亮的隱居地隆中,以是後人稱之為《隆中對》。這是諸葛亮在精煉的闡發了其時形勢的底子上,得出的結論,是對其時形勢所做的準確闡發和預見,正所謂,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

2、憑據新課程尺度中課程目標要着眼於門生本質的全面進步的要求,聯合課本的特點和門生的現實環境,我訂定以下三個目標:

知識方面:掌握部門文言實詞的用法,藉助課下解釋和東西書明白課文內容

本領方面:明白隆中對的課文佈局,理清作者思緒

情緒方面:領會劉備禮賢下士、愛才如命的精力

3、此中的知識目標和本領目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講授歷程中,我將領導門生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對門生的闡發:

作為九年級的門生,已經具備肯定的文言文底子知識,比較課下解釋及東西書能根本明白課文內容,但是門生的生長是不屈衡的,他們的團體程度存在差別,在學習本課時,我要分身各方面,以促進門生的團體生長。

三、教法、本領的運用

新課程中要討老師應有的講授觀是:講授不是老師教,門生學,而是師生來往、積極互動、配合生長,講授是老師和門生的雙邊運動,以是講授中我遵照:老師為主導、門生為主體,門生是講堂的主人的引導原則,在講授方法上,重要接納:誦讀法、討論法、歸納法,充實變更門生的學習積極性,高興將當代學習的方法的特點表如今講堂學習的歷程中,使門生從感知到明白,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門生既學到知識,又進步本領。

為增大講堂講授的容量,進步學習服從,我接納投影、課件等多媒體本領。

四、講授歷程

1、引發情緒,導入新課:

與諸葛亮有關的針言、故事、謎語許多,對這小我私家物,同硯們已經相稱熟習,基於這個環境我計劃的導語是: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的謎語,如許將活潑講堂氛圍,引發門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用孔子的話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配景簡介及解題:

這篇課文距我們這個期間很迢遙,因此有須要對門生舉行有關配景的。先容,如許有助於門生對課文的明白和意會。

文章的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標題解的好,就象交給門生一把意會課文的鑰匙,能使門生從團體上掌握課文內容。(板書:隆中對:隆中---諸葛亮的隱居地。對—答覆、對策)以上兩個內容將用4分鐘時間。

3、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這部門將接納誦讀法,以讀為主,以讀促學,可分為:門生自讀,開端感知課文內容;老師範讀,進一步明白課文內容;師生共讀,挑生朗讀,目標是範例字音、句讀、語氣。這三個關鍵一環扣一環使門生漸漸加深對課文的明白。這表現了語文課程尺度中對閲讀講授的要求:各個學段的閲讀講授都要器重朗讀,。。。以造就門生的語感。這部門將用10分鐘時間。

4、深入課文,熟習課文內容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將擺設15分鐘的時間完成這項使命。新課程尺度要修業生:可以大概藉助課下解釋和東西書明白課文內容,為了變更門生積極到場講堂學習,我開展:課文翻譯角逐運動,對每個門生的翻譯,老師要多發明長處,實時表彰和鼓勵,這表現當代老師講授舉動的特點:那便是要誇大恭敬和讚賞門生。對門生在翻譯歷程中出現的疑難,我們師生互動,配合解答疑難。這反應了當代的講授觀:講授不是老師教,門生學,而是師生來往、積極互動、配合生長。

5品讀課文、明白課文佈局

這是課文的難點部門,將佔用15分鐘的時間,方法是:老師引導,門生討論,讓門生在討論中加深對課文的明白,門生討論,表現了新課程:互助探究的理念。

在老師引導方面,我出示一系列的題目,

板書:目標(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目標(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內修政理,外結好孫權)

依據(須要性-----荊州)

大概性------益州

這三個題目標提出不是根據課文的次序,而是根據由總到分的次序,這切合門生了解事物的紀律。

老師在門生交換總結的底子上對課文佈局舉行歸納總結,目標是使門生團體掌握課文佈局,熟習課文內容。

五、課後延伸:

課後請同硯們閲讀《三國演義》中有關諸葛亮的故事,網絡與諸葛亮有關的民間傳説,如許做的目標是:擴大門生的閲讀量,開闊門生的視野。表現新課程:語文的外延和生存的外延相稱的大語文講授觀。這部門用1分鐘的時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7l1n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