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創業故事案例【精品多篇】

創業故事案例【精品多篇】

創業故事案例【精品多篇】

創業故事案例童裝店精選 篇一

如今做什麼生意賺錢?9平米小店,開始創業路!

一個人成功後,當初選擇的起點往往會被追溯為具有遠見卓識或胸懷大志,即使這可能是人們一廂情願的美麗誤解。被稱為中國“美容經濟女掌門”的張曉梅就坦白地説,自己最初之所以選擇美容業,是因為當時只有幾萬元錢,剛好夠得着這個行業的門檻。

張曉梅是個“有野心、好勝、執着”的人,但她又從不為自己的野心所困。在給自己確立一個創業方向之後,她便低着頭朝前走去。如今做什麼生意賺錢,張曉梅的履歷表裏有着一個又一個光環———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中國十大經濟女性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這一切都源於她對中國美容業的貢獻。

創業從9平方米小店開始

如果按照正常的軌道,張曉梅將繼續在部隊裏工作生活下去,並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位置。但張曉梅不願過這種毫無波瀾的生活,她期望能開創一份自己的事業。如今做什麼生意賺錢,在今年全國兩會舉行期間,一則新聞吸引了記者———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為兩會代表委員們講授着裝打扮之道。照片上張曉梅笑意盈盈,柔弱文靜。真正見到她本人時,記者才發現在她身上,利落幹練其實表現得更為鮮明。

張曉梅的父母都在山區部隊工作,很自然地,1977年不到15歲的張曉梅也入了伍,並在部隊裏一待就是。在此之前,張曉梅幾乎沒有和外界接觸過。如果按照正常的軌道,張曉梅將繼續在部隊裏工作生活下去,並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位置。但張曉梅不願過這種毫無波瀾的生活,她期望能開創一份自己的事業。

1989年,張曉梅開始創業時只有幾萬元,這離很多夢想都有太遠的距離,所以,張曉梅選擇了接近現實的一個方向———在成都最熱鬧的商業街開了一家9平方米的小美容店。在當時,這還是一個被人們用有色眼鏡看待的行業,朋友們對她的選擇非常不理解。“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只是希望能自己出來創業。美容業那時是比較容易進入的一個行業,資金門檻比較低,技術含量也不太高,加上自己又有文化,我想:我總會做得比別人好些吧”。

率先提出“美容經濟”

在不斷摸索中,張曉梅開闢了美容與化粧品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美容店很快就火了起來。現在,全國加盟店已經達到幾百家。1990年,張曉梅創辦了西南美容學校,如今做什麼生意賺錢,發展至今共培養超過3.6萬美容專業人才,成為具有開辦大專學歷教育資格的民辦教育機構,並先後被勞動部門批准為“中國知名美容院校”、“國家美容師職業技術等級考級單位”、“國家美容職業技能鑑定所”。

3月,全國政協第十屆會議召開。張曉梅提交了一份題為《儘快建立健全國家標準和規範1200萬從業者亟待政府支持》的提案,首次對中國美容行業的整體面貌進行了客觀、全面的呈現。作為全國政協中唯一的美容界代表,張曉梅提出,“美容經濟”正成為房地產、汽車、電子通信、旅遊之後的第五大消費熱點,它的意義已不僅僅表現在消費層面,它實質上是一種典型的以人為本的“人本經濟”。如今做什麼生意賺錢,這一提案迅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張曉梅隨後被稱為“美容經濟女掌門”。

張曉梅喜歡以這樣一個例子説明自己不喜歡在一些無謂的小事上花心思。多年前在成都的一家小餐館吃麪,張曉梅聽見兩個婦女與老闆激烈爭辯,指責店裏的碗邊沿上有幾個小缺口。張曉梅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的碗,發現比她們的更破。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張曉梅有着超乎尋常的敏鋭,比如對危機來臨前的識別,對人才的判斷,相比一般人,她也更懂得適當地表達自己。如今做什麼生意賺錢,在記者前往採訪之前,張曉梅已經準備好了一疊資料,方便記者更全面地瞭解自己。

張曉梅的成功絕非偶然,她對整體經營的把控、對細節的把握能力讓記者很難相信。實際上,任何項目都有發展的空間,成敗的關鍵往往在於投資者對該項目的用心程度

創業故事案例童裝店精選 篇二

今年35歲的崔明強在兩年前經歷了事業上的重大轉變,從一個行政文員搖身一變成為了創業的小老闆。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崔明強辭去了收入穩定的工作,於底開始在童裝市場進行創業。

記者瞭解到,大學畢業後,崔明強就進入了一家民營企業做行政,工資穩定,而且工作的各個方面也都進展順利,家人對他的工作也都很滿意。20,崔明強在小區裏收到了一份創業扶持政策的宣傳材料,一下子對創業動了心。“上班族工作不自由,而且在單位工作時間長了,各方面沒什麼挑戰性了,覺得比較枯燥無味。但當時家人覺得這個工作收入不錯,都認為辭去工作的話非常可惜。”崔明強説,自己當時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從自己的經歷來説他認為童裝市場潛力很大,所以他毅然辭去了工作,帶着10萬元的積蓄以及向城陽人社局申請的5000元創業扶持金,開起了自己的第一個童裝店。

難題 斷了流動資金陷窘境

“因為沒有經驗,一開始我們都是摸着石頭過河,經營情況也僅僅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後來,隨着經營經驗的積累,業績也越來越好,所以在我又投入四五萬元開了一家童鞋店創業故事案例童裝店創業故事案例童裝店。”崔明強説,同時開着兩家店,對於流動資金的要求更高了,就在過年的時候,店鋪的經營陷入了窘境。

“我們因為是在商場裏開店,結款一般都要拖一兩個月。所以往往我們的貨品賣完了,但是錢卻沒有回到賬上。平時還好,但是過年那段時間由於出貨又多又快,資金鍊一下子就斷了。”崔明強告訴記者,當時一下子賣出了10萬元的貨品,可是由於商場的結款時間還要拖上一個半月,所以當時他不僅沒有資金再次進貨,也沒有錢給工人發工資。當時沒辦法,崔明強一方面只能先借錢渡過難關,保證工人的工資和正常的經營,另一方面他又向城陽區人社局求助,申請了10萬元的無息貸款。“上個月這10萬元的貸款終於申請下來了,這個月就能發放,這對我們來説真是及時雨,不僅解決了流動資金的問題,而且2年的還款期限對於我們來説壓力不大。如果能夠按期還款,今後還能再次進行貸款,對於我們這些剛剛起步的創業者來説,真的是雪中送炭。”

經驗 創業培訓課,一堂都不落

“其實開第一個店的時候,我的內心非常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賺錢。什麼市場營銷、進貨、陳列全都不會,還要跟商場 、廠家、員工溝通到位,各方面的操作都要親力親為。所以,當時人社局組織的創業培訓我一堂都不落地參加了,創業指導人員還為我出謀劃策,幫忙找到了創業的門路。”崔明強告訴記者 ,創業對他來説是個新領域,通過參加培訓和自學,他漸漸摸到了門道創業故事案例童裝店投資創業。

崔明強説,對於銷售行業來説,避免壓貨和保證流動資金最為重要。“我們退貨的話都有一定比例,所以貨品賣不掉一般只能等到來年才能處理。這樣就會壓一部分資金,導致流轉困難。”崔明強介紹,為此他經常要跟客户溝通,熟知消費者喜歡的款式和麪料,而且每次都叫上妻子跟他一起進貨,在選擇款式方面積累經驗。同時,他也抽出更多時間學習人事管理 、市場營銷方面的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經常為員工進行培訓,為今後事業的擴展做好準備。

創業勵志故事 篇三

馬雲的人生創業故事

很多人都想創業,但他們似乎有一個同樣不創業的理由:我沒有錢,我要是有錢的話,怎麼怎麼樣······似乎只要有錢,他就一定能創業成功。

可是馬雲的創業經歷告訴我們,沒錢,同樣可以創業,同樣可以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

馬雲有過三次創業經歷,創業開始都沒什麼錢。

第一次:創辦海博翻譯社

馬雲之所以要辦翻譯社,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1.當時杭州很多的外貿公司,需要大量專職或兼職的外語翻譯人才;2.他自己這方面的訂單太多,實在忙不過來;3.當時杭州還沒有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

很多人光有想法,從來都不會有行動。但是馬雲一有想法,卻是馬上行動。當時是1992年,馬雲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青年教師,28歲,工作4年,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但沒錢,不是問題,他找了幾個合作伙伴一起創業,風風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成立起來了。

創業開始,也是舉步維艱,第一個月,翻譯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當時每個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於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勸馬雲別瞎折騰了,就連幾個合作伙伴的信心都發生了動搖。但是馬雲沒有想過放棄,為了維持翻譯社的生存,馬雲開始販賣內衣、禮品、醫藥等等小商品,跟許許多多的業務員一樣四處推銷,受盡了屈辱,受盡了白眼。

整整三年,翻譯社就靠着馬雲推銷這些雜貨來維持生存。1995年,翻譯社開始實現贏利。現在,海博翻譯社已經成為杭州最大的專業翻譯機構。雖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並論,但是海博翻譯社在馬雲的創業經歷中也劃下了重重的一筆。

海博翻譯社給馬雲最大的啟示就是:永不放棄。

沒有錢,只要你永不放棄,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創辦中國黃頁 中國黃頁是中國第一家網站,雖然是極其粗糙的一個網站。網站的建立緣於馬雲到美國的一次經歷。1995年初,馬雲參觀了西雅圖一個朋友的網絡公司,親眼見識了互聯網的神奇,他馬上意識到互聯網在未來的巨大發展前景,馬上決定回國做互聯網。

創業開始,馬雲仍然沒有什麼錢,所有的家當也只有6000元。於是又變賣了海博翻譯社的辦公傢俱,跟親戚朋友四處借錢,這才湊夠了80000元。再加上兩個朋友的投資,一共才10萬元。對於一家網絡公司來説,區區10萬元,實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説,做網絡公司,沒個幾百萬上千萬是玩不轉的。又有人説,如今的環境跟馬雲創辦中國黃頁的時候截然不同了,那時10萬可以,現在肯定不行。我説,這全都是藉口。説這樣的話的人,這輩子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成就,因為他們眼裏看到的都是困難。

對於中國黃頁來説,創辦初期,資金也的確是最大的問題。由於開支大,業務又少,最悽慘的時候,公司銀行帳户上只有200元現金。但是馬雲以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把營業額從0做到了幾百萬。

當然,後來中國黃頁被杭州電信收購了。但是我以為,中國黃頁在馬雲手裏,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創辦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次奇蹟,這次奇蹟是由馬雲和他的團隊創造的。

但是阿里巴巴創業開始,錢也不多,50萬,是18個人東拼西湊湊起來的。50萬,是他們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這50萬,馬雲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國的互聯網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國外風險投資商瘋狂給中國網絡公司投錢,網絡公司也是瘋狂地燒錢。50萬,只不過是像新浪、搜狐、網易這樣大型的門户網站一筆小小的廣告費而已。阿里巴巴創業開始是相當艱難,每個人工資只有500元,公司的開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外出辦事,發揚“出門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車。據説有一次,大夥出去買東西,東西很多,實在沒辦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馬路上向的士招手,來了一輛桑塔納,他們就擺手不坐,一直等到來了一輛夏利,他們才坐上去,因為夏利每公里的費用比桑塔納便宜2元錢。

阿里巴巴曾經因為資金的問題,到了幾乎維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過去了。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200億美金,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馬雲和他的創業團隊,由此締造了中國互聯網史上最大的奇蹟。

中國大部分想創業的人都是一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他們比馬雲聰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創業好點子來,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去執行過。因為他們有着太多的藉口和理由。

“我沒有錢。”他們都這樣想。

於是,他們繼續過他們平庸的生活。

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的發言,俞敏洪在發言的最後説了這樣一段話,讓我特別感動,他説: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

看完之後,你還會對自己創業沒有資金或沒有其他什麼的找藉口嗎?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馬上就去做! 像馬雲那樣,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實沒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成功創業故事大全5 篇四

五星控股汪建國

汪建國,五星控股集團董事長。

從創辦五星電器,到孵化出孩子王、匯通達、好享家等3只獨角獸,汪建國所走的的每一步都是“放棄與學習”並行,締造了總估值超500億的商業傳奇。

一、創辦五星電器

汪建國出生於江蘇蘇州,1981年進入江蘇省商業廳工作,端上令人羨慕的“鐵飯碗”,但是這種清閒的生活並不是他想要的。

1991年,第二次創業浪潮風起雲湧,汪建國決定棄官從商,進入江蘇省五交化公司。7年後,他成為江蘇省五交化公司總經理,並將其改名為“五星電器”。

剛上任,汪建國就“快刀斬亂麻”,大膽捨棄五金、電動工具、化工產品等業務,集中火力做家電連鎖。他認為,家電行業市場潛力巨大,而且產品迭代速度快,值得投入。

1999年,汪建國開設了第一家五星電器連鎖店,一個半年時間,連鎖店就達到20家。對於門店,他實行精細化管理,了原材料價格過高這一行業痛點。

從採購到物流,再到管理體系,汪建國在每個環節都合理把控成本,並且多方面開源節流。同時,對於員工,既規範管理,又適度放權,讓整個連鎖賣場高效運轉。

2009年,五星電器發展遭遇瓶頸,希望渺茫。汪建國深思熟慮之後,將五星電器出售給了百思買,“只有放棄才能獲得更好的機會。”

離開了五星電器,汪建國迅速轉變賽道,創立五星控股集團,開始了二次創業。

二、造3家獨角獸

經過市場調研,汪建國確定了三個創業方向:一是小孩的生意,二是農民的生意,三是有錢人的生意,由此分別誕生了“孩子王”、“匯通達”、“好享家”這三家公司。

2009年,汪建國發現嬰幼兒用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於是創辦了“孩子王”,形成“電子商務+連鎖門店+直購手冊”的經營模式。

為了給年輕媽媽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務,他要求每位上崗員工必須考取育嬰師證,並且邀請專業醫生來做育兒知識培訓。而且,他規定每年舉辦一千場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媽媽座談會,和用户建立長期聯繫。

2010年,隨着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汪建國成立農村生態電商“匯通達”。

他以農村的“夫妻老婆店”為突破口,研發了“超級老闆”APP,讓夫妻店實現全經營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推出了“匯掌櫃”APP,幫助夫妻店建立網上商城,實現轉型升級。

此外,汪建國還創辦了智能家居集成服務商“好享家”,並且通過城市合夥人的模式實現快速擴張。

根據五星控股集團公佈的數據,孩子王、匯通達、好享家等3只獨角獸總估值已經突破500億。

“作為這一代企業家,尤其這個年齡來説,最重要的還是自身要學習。”

巨人網絡CEO史玉柱的故事: 篇五

史玉柱在腦黃金產品成功之後,整個團隊上下的人全部頭腦發熱,一口氣又推出了12種保健品,但最後徹頭徹尾以失敗告終,再加上巨人大廈的營銷失策,使得史玉柱一手搭建的巨人帝國面臨危機。一夜之間,史玉柱負債2.5億,跌入人生谷底。在這段時間裏,史玉柱並沒有因此倒下,他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問題和不足。為了瞭解自己究竟錯在哪裏,他讓人將當時報紙上關於他的負面文章一篇篇接着讀,看看別人對他失敗的“診斷”。文章罵得越狠,他讀的次數越多,甚至專門組織“內部批鬥會”,讓身邊的人一起向他“開火”。正是憑藉着反思、務實、信心,史玉柱在全國縣域市場撒下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腦白金讓他重新回到了一線商人的俱樂部, 史玉柱創造了一箇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史上絕無僅有的傳奇故事。

温商創業故事2:7000元起家皮衣作坊到年賺4億 篇六

1999年,是陳旺生創業10年的一個結點,也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歲月。那年,皮衣行業遭遇系統性風險,出現迅速滑坡。一時間,所有皮衣生產企業都像漂泊大海的扁舟,被打入浪底。眼看着產品銷售遇阻,企業迅速陷入虧損,陳旺生急得發起了高燒。畢竟年關將至,彼時的員工工資是年結方式,這意味着要支出很大一筆費用。可錢從哪來?要麼借錢堵窟窿咬牙度過,要麼遣散員工關門轉行。

一番糾結、痛苦、掙扎過後,陳旺生選擇勇往直前。他找老家拆借到了一筆錢,總算解決了工資問題。2000年春節,200多名員工歡喜過年,只有陳旺生黯然傷神。他深知,若不能儘快轉型東山再起,一切將無法挽回。情勢緊迫下,陳旺生不等出正月,就急急約見了一個人。而恰是此人,成為他二次創業的 “助推器”。

轉型皮草質量至上再創輝煌

香港的春節,處處張燈結綵。長途跋涉的陳旺生在一家咖啡館找到了這位他最想見的人全世界皮草行業華人“第一把手”。那天,那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借給陳旺生2600萬元,甚至連借條都沒有打。因為10年的接觸,彼此已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老人除了在資金上的支持外,還建議他放棄皮衣轉做皮草,不僅利潤空間更大,且市場更容易拓展。

只要心不死,再造企業並不難。春節後,老人親自帶着陳旺生去丹麥、芬蘭、美國的皮草批發中心,耐心教授他原材料的甄別技巧,囑咐他不論何時都不要放鬆對質量的要求。這一切,陳旺生都牢記在心。回國後,他即刻召集員工開會,並組織學習皮草的製作工藝,強調質量意識和品質把關,即在面料上刻意求精,在設計上標新立異,在利潤上力求合理,在服裝上爭創一流。所有的皮毛原料均從國際四大毛皮供應商直接購進,不選其他渠道。因為他深知,質量才是企業的生命線。

二次創業的陳旺生投入了200%的精力,因為他始終告誡自己:只能比第一次更成功。為此,他設立了品質調查制度,即在每件服裝出廠時都附一張“意見卡”,以及時瞭解消費者的意見和市場動態,為公司抓生產和品質管理提供第一手依據。區別於那些利益至上的商人,陳旺生最大的不同是,無論虧賺都要先把產品做好。在他眼中,簽訂的任何一份合同都是責任,一定履行至最後。絕不會以犧牲品質降低價格來贏得市場份額,相反,近乎吹毛求疵的他對每一個生產線上的員工提出了更高要求“精貂細作”、“裁剪激情”。只要從他手裏送出去的服裝,就是品質絕對上乘的一等品,一針一線都精益求精。

如此認真負責的態度,讓公司不出一年便再度贏得廣大客户的信賴,同時也在企業內部逐步形成一種信用文化,繼而使公司逐漸在國內眾多服裝生產企業中脱穎而出。時至今日,陳旺生的服裝集團已服務國內外70多個知名品牌。未來幾年,他計劃對企業進行更為系統化的管理,不僅要建立一支由專家型經營者組成的團隊,還要構建出實力主義評價制度與業績掛鈎的工資體系,並整理歸納為一套完整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懷揣着對未來的期待,陳旺生依舊如剛創業般激情四射,闊步向前。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的故事: 篇七

在“唯出身論”的年代,宗慶後“舊官僚後代”的出身讓他嚐盡了人生的艱辛。16歲那年,宗慶後便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灘,一呆就是15年。1987年,42歲的宗慶後拉着“黃魚車”奔走在杭州的街頭推銷冰棒,他發現做兒童營養液有很大的市場。然而此時的他早已錯過了創業的最佳年齡,面對眾多朋友善意的勸説,宗慶後顯得異常固執:你能理解一位40多歲的中年人面對他一生中最後一次機遇的心情嗎? 十多年之後,由他一手締造的娃哈哈集團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e3r5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