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詩人陶淵明簡介新版多篇

詩人陶淵明簡介新版多篇

詩人陶淵明簡介新版多篇

南宋陶淵明資料簡介 篇一

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被世人成為靖節先生,家鄉位於潯陽柴桑。他是東晉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頗為著名的偉大詩人、辭賦家,擁有眾多優秀作品流傳於世。陶淵明曾踏入仕途,先後出任過江州祭酒、建威參軍等官職,最後一次出仕擔任的是彭澤縣令這一官職,上任八十幾天後就辭官離開,就此歸隱田園。

陶淵明的家境最初並不差,畢竟從關於他父親擁有小妾的歷史記載來看,他的家境不會差到哪裏去,而自他父親去世後,他們家才逐步走向沒落。從陶淵明的詩作中可以發現到了他二十歲的時候,他們家的生活已經相當貧寒了。

陶淵明自小就學習儒家經典,喜好悠閒寧靜的環境,早年陶淵明曾受過儒家和道家的教育與思想薰陶,因此他曾身懷遠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這為他之後辭官歸隱田園打下基礎。陶淵明在二十歲的時候踏入官場,開始他為官生涯,以求生計。而在官場動盪欺負十幾年,喜好自然悠閒生活的陶淵明早已厭倦了那種充滿利益算計的官場生活,最終還是選擇辭官歸隱田園,遠離塵世官場。

陶淵明的成就並不在官場,最大的成就還是在文學方面。陶淵明在文學方面的才華極高,所著詩作文章皆是極為優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學作品流傳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詩歌125首,文章12篇,被後世之人編集成《陶淵明集》。

贈羊長史·並序 篇二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作此與之。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聖賢留餘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遊心目?關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先邁,負痾不獲俱。

路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採?深谷久應蕪。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心曲,人乖運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陶淵明的名人故事 篇三

陶淵明,一名陶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東晉著名的大將軍陶侃;但到了他的少年時代,陶家已經敗落,生活貧困。

儘管如此,陶淵明從小還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覽羣書,養成了寡言少語、厭惡虛榮、不貪富貴的高潔性格。這種個性影響了他的仕途生涯,一生中,只在十三年當中斷斷續續地做了幾次小官。

直到二十九歲時,陶淵明才謀得江州祭酒一職,卻因忍受不了官場的繁文縟節,早早辭了職。在家閒居了五六年後,三十五歲時,到了荊州,在刺史桓玄屬下當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又因母親去世辭職歸家,一住又是五六年。

陶淵明終究是名將的後代,官場裏知道他的人很多。公元405年,當他四十一歲時,又被推薦到彭澤(今江西九江東北)當了縣令。

好不容易在彭澤當了幾十天縣令,一天,陶淵明得到一個消息:東晉的權臣劉裕已封自己為車騎將軍,總督各州軍事;這個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奪取皇位了。

陶淵明預感到晉朝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他十分灰心,便離開衙門回家去了。

妻子翟氏見陶淵明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不好多問。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淵明卻不動筷,仍然坐在那裏歎氣。過了一會,陶淵明冷不丁地説:“我想辭職回家鄉!”

翟氏一聽就知道他又在官場上受氣了,因為像這種辭職回家的話,陶淵明不知講過多少次了。幾個月前,陶淵明曾想辭職,還是翟氏提醒他,上百畝官田就要種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後再辭職吧。當時陶淵明總算聽了妻子的話,口氣緩了下來。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來勸他,陶淵明聽了以後,長長歎了一口氣:“唉,真沒辦法,難道我還是要做糧食的奴隸!”在翟氏體貼的慰勸下,陶淵明這才舉起了酒杯。

時局的因素,加上陶淵明一副傲骨,他的辭官念頭始終沒有打消過。一天,衙役來報:過幾天郡裏派的督郵要到彭澤來視察。那個督郵陶淵明認識,是個專門依仗權勢、阿諛逢迎,卻又無知無識的花花公子。陶淵明想到自己將要整冠束帶、強作笑臉去迎候這種小人,實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氣又發作了:“我怎麼能為了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種卑鄙小人折腰呢?”

於是,陶淵明離開衙門,板着臉回到了家,衝着翟氏:“收拾行裝,回鄉!”

翟氏告訴他,稻穀只差幾天就要收割了。

“隨它去吧!”這回陶淵明已經鐵了心要辭職了。翟氏問清原由後,也就不再勸説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裝。

第二天,陶淵明乘船離開了彭澤。他出任彭澤令,在任僅八十餘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終於結束

從此,陶淵明在家鄉過着隱居生活。對於官場,他絲毫沒有眷戀之心,辭官後,反而有一種重獲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飲酒,寫詩。他歸田後的二十多年,是創作最豐富的時期,主要作品有:《歸去來辭》、《歸田園居五首》、《桃花源記》、《飲酒二十首》、《輓歌詩三首》等等。

其中,《桃花源記》更體現了陶淵明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高度。詩文中通過虛構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繪成一個鮮花盛開,綠樹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織,祥和無憂的安定社會。陶淵明以此寄託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對當時混亂時世、黑暗政治現實的不滿。

陶淵明的詩文辭賦,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

拓展:人物生平篇四

1、早年生活

淵明曾祖或為陶侃(尚存爭議,但二者的親緣關係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説,或名岱或名茂),父親是個“寄跡風雲,寘茲愠喜”的人,具體事蹟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淵明三歲,後嫁給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時稱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來,淵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淵明父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後來作文章回憶這段往事時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祭程氏妹文》)。二十歲時家境尤其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有會而作》)。

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榮木》序曰:“總角聞道”,《飲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他早年曾受過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志向;在那個老莊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薰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與子儼等疏》)。他的身上,同時具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

2、仕宦生涯

二十歲時,淵明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飲酒》其十:“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即是回憶他的遊宦生涯。在此階段他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級官吏詳情已不可考。在短暫的居家生活後,二十九歲時,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職具體負責事務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職,辭官歸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辭卻了此事,依舊在家閒居。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淵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從都還家,於規林被大風所阻,有詩《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規林》,表達了他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園林對舊居的懷念。一年後因母喪回潯陽居喪。三年丁憂期滿,淵明懷着“四十無聞,斯不足畏”的觀念再度出仕,出任鎮軍將軍劉裕參軍。此時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為官一展宏圖,可在出仕後卻仍然眷念田園,“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義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淵明為建威將軍劉敬宣參軍,經錢溪使都,有《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動盪於仕與耕之間已有十餘年,他已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3、隱居生活

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卒於武昌,淵明作《歸去來兮辭》,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此時的淵明,政治態度入於明確的時期,思想上也入於成熟的時期。不同於之前的躬耕生活,這時的他是有意識的了:他這樣做,而且也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他以往的田園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時卻是勞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於一般農民的生活。期間他創作了許多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文,如《歸園田居》五首、《雜詩》十二首。

義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淵明家中火災,宅院盡毀,被迫遷居。

義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詔徵他為著作佐郎,淵明稱病沒有應徵。

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為江州刺史,約於此年或稍後一二年結交淵明,二人之間有軼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顏延之為始安太守,與淵明結交,有軼事顏公付酒錢。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濟聽聞淵明之名,去看望他,贈以粱肉,並勸他出仕淵明卻拒絕了他,所贈粱肉也沒有收下。同年,淵明卒於潯陽。他去世以後,友人私諡為“靖節”,後世稱“陶靖節”。

陶淵明主要代表作 篇五

1.《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歸園田居 其一》

年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户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3.《飲酒 其五》

年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擬古 其一》

年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負。

多謝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5.《責子》

年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6.《桃花源詩》

年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税。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榮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閒情賦 篇六

朝代:晉朝|作者:陶淵明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閒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於諷諫。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並觸類,廣其辭義。餘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羣。表傾城之豔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餘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

激清音以感餘,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温涼之異氣,或脱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粧!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牀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悽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餘陰。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歎。步徙倚以忘趣,色悽慘而矜顏。葉燮燮以去條,氣悽悽而就寒,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鳥悽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慾殫。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悽悽,炯炯不寐,眾念徘徊。起攝帶以侍晨,繁霜粲於素階。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始妙密以閒和,終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茲,託行雲以送懷;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迎清風以怯累,寄弱志於歸波。尤《蔓草》之為會,誦《召南》之餘歌。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陶淵明的故事 篇七

陶淵明的趣事之“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個故事表現了陶淵明高傲的人格氣節。他不甘與貪污受賄之伍同流合污,在充滿誘惑、黑暗的官場與世俗中“出淤泥而不染”,始終堅持自我高尚的品格。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發生在義熙元年。陶淵明剛度過不惑之年,在家中閒適着。之後在好朋友的勸説,再次出仕擔任彭澤縣令官職。在任三個月後,朝陽派人下來陶淵明所在的彭澤縣檢查公務,受使命前來的人是督郵劉雲。督郵劉云為人凶神惡煞,專門趁公務之職撈取油水、收刮民間的油脂油膏。檢查公務結束後,他收穫的賄賂不下千金。並且,如果當地的百姓、縣令不給他獻上“禮物”,他就以此為由栽贓陷害。所以,督郵劉雲在彭澤縣臭名遠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陶淵明不願意忍受督郵劉雲的壓迫和欺詐,就不去見他,自我推卻了官職迴歸家鄉。此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趣事被大眾流傳。

郡將前來看望陶淵明時,陶淵明正在釀酒。正好就煮熟了,陶淵明隨意將頭上戴的葛布取下來漉酒,漉完之後又戴回腦袋上,弄得頭髮滿是酒星子。陶淵明也不在意,隨後接待了郡將。

陶淵明與人家交往,不分貴賤。只要是來拜訪他的',他都會以酒待客。若是在客人先前醉了,他就會説》“我已經醉了,想睡覺休息一下,你能夠離去了”

飲酒晉陶淵明 篇八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8。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9!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10。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11;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12。

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13。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14!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15。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16。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17。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18。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19?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20。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21!

其四

棲棲失羣鳥,日暮猶獨飛22。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23。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24。

因值孤生鬆,斂翮遙來歸25。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26。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27。

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28。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29。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30。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31。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2。

其六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33。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34。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35。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36。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7。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38。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39。

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40。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41。

其八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42。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43。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44。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45。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46。

其九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47。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48。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49。

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50。

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51。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52。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53。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54。

其十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55。

道路迥且長,**阻中塗56。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57。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58。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59。

其十一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60。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61。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62。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63。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64。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65。

其十二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66;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67。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68。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69!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70。

擺落悠悠談,請從餘所之71。

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捨邈異境72。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73。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74。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75。

其十四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76。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77。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78。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79?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80。

其十五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餘宅81。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82。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82。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84。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85。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86。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87。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88。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89。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90。

其十七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91。

清風脱然至,見別蕭艾中92。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93。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94。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貧無由得95。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96。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97。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98。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99。

其十九

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100。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101。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102。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裏103。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104。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105。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106。

其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107。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108。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109。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110。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111。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112。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113。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114。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115。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116。

詞句註釋

1.兼:加之,並且。比:近來。夜已長:秋冬之季,逐漸晝短夜長,到冬至達最大限度。

2.顧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獨盡:獨自乾杯。

3.忽焉:很快地。

4.輒:就,總是。

5.詮(quán)次:選擇和編次。

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書:抄寫。

7.爾:“而已”的合音,罷了。

8.衰榮:這裏是用植物的衰敗與繁榮來比喻人生的衰與盛、禍與福。無定在:無定數,變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9.邵生:邵平,秦時為東陵侯,秦亡後為平民,因 家貧而種瓜於長安城東,前後處境截然不同。

10.代謝:更替變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規律。每:每每,即常常。茲:此。

11.達人:通達事理的人,達觀的人。會:指理之所在。逝:離去,指隱居獨處。

12.忽:儘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13.雲有報:説是有報應。指善報。夷叔:伯夷、叔齊,商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後,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繼位為君而一起出逃。周滅商後,二人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野菜)而食,最後餓死。

14.苟:如果。何事:為什麼。立言:樹立格言。《史記·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絮行如此而餓死。”

15.“九十”句:《列子·天瑞》説隱士榮啟期家貧,行年九十,以繩索為衣帶,鼓琴而歌,能安貧自樂。況:甚,更加。當年:指壯年。

16.固窮節:固守窮困的節操。

17.道喪:道德淪喪。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將近。惜其情:吝惜陶淵明的感情,即只顧個人私慾。

18.世間名:指世俗間的虛名。

19.“所以”二句:所以重視自身,難道不是在一生之內?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後的空名又有何用!

20.復能幾:又能有多久。幾,幾何,幾多時。倏:迅速,極快。

21.鼎鼎:擾擾攘攘的樣子,形容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態。此:指“世間名”。

22.棲棲:心神不安的樣子。

23.定止:固定的棲息處。止,居留。

24.厲響:謂鳴聲激越。依依:依戀不捨的樣子。

25.值:遇。斂翩:收起翅膀,即停飛。

26.勁風:指強勁的寒風。

27.已:既。違:違棄,分離。

28.結廬:構築房屋。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9.爾:這樣。

30.見(xiàn):同“現”,出現,顯露。

31.日夕:傍晚。相與﹕相伴。

32.真意:從大自然裏領會到的人生真諦。

33.行止:行為舉止。端:種,類。

34.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譭譽:詆譭與稱譽。

35.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達士:賢達之人。爾:那樣。

36.咄(duō)咄:驚怪聲。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黃綺:夏黃公與綺裏,代指“商山四皓”。

37.裛(yì):通“浥”,沾濕。掇(duō):採摘。英:花。

38.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憂物:指酒。遠:這裏作動詞,使遠。遺世情:遺棄世俗的情懷,即隱居。

39.壺自傾:謂由酒壺中再往杯中注酒。

40.羣動:各類活動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趨:歸向。

41.嘯傲:謂言動自在,無拘無束。軒: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閒適意的生活。

42.沒:掩沒。

43.凝霜:猶嚴霜。殄(tiān):滅絕,絕盡。異類:指除鬆以外的其它草木。卓然:高高挺立的樣子。見:同“現”,顯露。

44.連林:樹木相連成林。眾乃奇:大家才感到驚奇。乃,才。

45.壺:指酒壺。柯:樹枝。遠望時復為:即“時復為遠望”的倒裝句。意思是還時時向遠處眺望。

46.何事:為什麼。紲(xiè):拴,捆綁。塵羈:塵世的羈絆。猶言“塵網”。

47.倒裳(cháng):倒着衣服,忙着迎客,還不及穿好衣服。

48.好懷:好心腸。

49.乖:違背。

50.襤(lán)縷:無緣飾的破舊短單衣,泛指破爛的衣服。

51.尚同:同流合污。汩(gǔ):攪混。

52.稟氣:天賦的氣性。

53.紆(yū)轡(pèi):拉着車倒回去。

54.詎(jù):豈。

55.遠遊:指宦遊於遠地。東海隅(yú):東海附近。這裏當指曲阿,在今江蘇省丹陽縣。

56.迥(jiōng):遠。“**”句:因遇風浪而被阻於中途。塗,同“途”。

57.然:如此,這樣。為飢所驅:被飢餓所驅使。

58.傾身:竭盡全身力氣;全力以赴。營:謀求。少許:一點點。

59.非名計:不是求取名譽的良策。息駕:停止車駕,指棄官。

60.顏生:即顏回,字子淵,春秋時魯國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稱為仁:被稱為仁者;以仁德而著稱。《論語·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孔子家語》:“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稱其仁焉。”榮公:即榮啟期,春秋時隱士。有道:指榮啟期能安貧自樂。

61.屢空:指顏回生活貧困,食用經常空乏。

62.枯槁:本指草木枯萎,這裏指貧困憔悴。

63.稱(chèn)心:恰合心願。固:必。

64.客:用人生如寄、似過客之意,代指短暫的人生。

65.裸葬:裸體埋葬。惡:不好。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楊王孫所説的“以反吾真”的“真”。

66.長公:張摯,字長公,西漢人,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當世,故終身不仕”(《史記·張釋之列傳》)。壯節:壯烈的氣節。失時:指失去了從政的時機。

67.杜門:謂閉門不出。杜,堵塞,斷絕。

68.仲理:指東漢楊倫。高風;高尚的品格、操守。茲:此,這裏。

69.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辭官歸隱。狐疑:猶豫不決。

70.去去:這裏有“且罷”、“罷了”的意思。曹植《雜詩·轉蓬離本根》:“去去莫複道,沉憂令人老。”奚道:還有什麼可説的。奚,何。

71.擺落:擺脱。悠悠談:指世俗妄議是非的悠謬之談。餘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隱居。之,往,到。

72.同止:在一起,同一處。取捨:採取和捨棄,選擇。邈異境:境界截然不同。

73.領:領會,理解。

74.規規:淺陋拘泥的樣子。兀(wù)傲:倔強而有鋒芒。差(chā):比較,尚,略。穎:才能秀出,聰敏。

75.酣中客:正在暢飲的人。

76.故人:老朋友。挈(qiè)壺:提壺。壺指酒壺。相與至:結伴而來。

77.班荊:鋪荊於地。荊,落葉灌木。這裏指荊棘雜草。

78.行次:指斟酒、飲酒的先後次序。

79.“不覺”二句:在醉意中連自我的存在都忘記了,至於身外之物又有什麼可值得珍貴的呢?

80.悠悠:這裏形容醉後精神恍惚的樣子。迷所留:謂沉緬留戀於酒。深味:深刻的意味。這裏主要是指託醉可以忘卻世俗,消憂免禍。

81.乏人工:缺少勞力幫手。

82.班班:顯明的樣子。《後漢書·趙壹傳》:“餘畏禁不敢班班顯言。”

83.悠:久遠。少至百:很少活到百歲。

84.委窮達:猶“委命”。委,聽任。窮達,指窮達之命。素抱:平索的懷抱,即夙志。

85.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遊好:遊心,愛好。六經:六種儒家經典,指《詩》、《書》、《易》、《禮》、《樂》、《春秋》。這裏泛指古代的經籍。

86.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時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歲。淹留:久留,指隱退無成:指在功名事業上無所成就。

87.竟:最終。抱:持,堅持。固窮節:窮困時固守節操,意即寧可窮困而不改其志。飽:飽經,飽受。更:經歷。

88.弊廬:破舊的房屋。交:接。悲風:淒厲的風。沒:掩沒,覆蓋。庭:庭院。

89.“披褐”二句:表現寒夜飢寒交迫的窘狀,即《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詩中所説“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之意。

90.孟公:東漢劉龔,字孟公。皇甫謐《高士傳》載:“張仲蔚,平陵人。好詩賦,常居貧素,所處蓬蒿沒人。時人莫識,惟劉龔知之。”陶淵明在這裏是以張仲蔚自比,但是慨歎陶淵明卻沒有劉龔那樣的知音。翳(yì):遮蔽,隱沒。此處有“鬱悶”之意。

91.薰:香氣。脱然:輕快的樣子。蕭艾:指雜草。

92.行行:走着不停。失故路:指出仕。失,迷失。故路,舊路,指隱居守節。任道:順應自然之道。

93.“鳥盡”句:《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比喻統治者於功成後廢棄或殺害給陶淵明出過力的人。

94.子云:揚雄,字子云,西漢學者。嗜(shì):喜歡,愛好。

95.時:常常。賴:依賴,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歡多事的人,這裏指勤學好問之人。載醪(láo):帶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問題。《漢書·揚雄傳》説揚雄“家素貧,耆(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餚從遊學”。

96.是諮(zī):凡是所詢問的。無不塞:無不得到滿意的答覆。塞,充實,充滿。

97.伐國:《漢書·董仲舒傳》:“聞昔者魯公問柳下惠:‘吾欲伐齊,如何?’柳下惠曰:‘不可。’歸而有憂色,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於我哉!’”淵明用此典故代指國家的政治之事。

98.用其心:謂謹慎小心,仔細考慮。失:過失,失誤。顯默:顯達與寂寞,指出仕與歸隱。

99.疇昔:往昔,過去。

100.投耒:放下農具。這裏指放棄農耕的生活。

101.將養:休息和調養。不得節:不得法。節,法度。餒(něi):飢餓。固纏己:謂陶淵明無法擺脱。

102.向立年:將近三十歲。淵明二十九歲始仕為江州祭酒,故曰“向立年”。志意多所恥:指內心為出仕而感到羞恥。志意:指志向心願。

103.遂:於是。盡:完全使出,充分表現出來。介然分:耿介的本分。介然,堅固貌。”田裏:田園,故居。

104.冉冉:漸漸。星氣流:星宿節氣運行變化,指時光流逝。亭亭:久遠的樣子。一紀:十二年。這裏指詩人自歸田到寫作此詩時的十二年。

105.世路:即世道。廓悠悠:空闊遙遠的樣子。楊朱:戰國時衞人。止:止步不前。

106.揮金事:《漢書·疏廣傳》載:漢宣帝時,疏廣官至太子太傅、後辭歸鄉里,將皇帝賜予的黃金每天用來設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揮金甚多。恃:依靠,憑藉。這裏有慰籍之意。

107.羲農:指伏羲氏、神農氏,傳説中的上古帝王。去:離開。真:指真淳的社會風尚。

108.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魯中叟:魯國的老人,指孔子。彌縫:彌補,補救行事的閉失。

109.“鳳鳥”句:鳳鳥即鳳凰。古人認為鳳凰是祥瑞之鳥,如果鳳凰出現,就預示將出現太平盛世。《論語·子罕》:“鳳鳥不至,河圖不出,吾已矣夫!”“禮樂”句:據《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後經孔於的補救整理,“禮樂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復興。

110.洙泗:二水名,在今山東省曲阜縣北。孔子曾在那裏教授弟子。輟(chuò):中止,停止。微響:猶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記·孔子世家》説“孔子沒而微言絕”。漂流:形容時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111.“詩書”二句:指秦始皇焚書事。

112.區區:少,為數不多。諸老翁:指西漢初年傳授經學的飽學長者,如伏生、申培、轅固生、韓嬰等人。為事:指傳授經學之事。

113.絕世:指漢代滅亡。六籍:指六經。親:親近。

114.馳車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見”句:指沒有像孔子那樣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115.快飲:痛飲,暢飲。頭上巾:這裏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116.多謬誤:謂以上所説,多有錯誤不當之處。這實際上是反語,為憤激之言。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kg4p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