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精品多篇)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篇一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和幾個朋友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上,想實地觀察幼龜是怎樣離開巢穴進入大海的。出於好心幫助了一隻幼龜,結果卻給成千上萬只幼龜帶來了災難,使不少幼龜成了食肉鳥的口中之物。這件事告訴我們:愛護動物就要了解它們,瞭解自然法則,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規律,才能把事情辦好。

在教學過程中,我力圖讓學生通過自主讀文、感情朗讀、對比體驗等過程, 理解文章內容。我覺得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是學生的自由辯論:一部分學生以原告——綠色海龜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團,並説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學生以旅行團成員身份為自己申辯;一名學生以審判長身份結案。在課堂上,我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充分發表見解的平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時間非常充分。學生們敢於大膽發言,課堂上出現了爭辯的場面,有的同學認為嚮導做的對,以此來讓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有的同學説嚮導做的不對,不能以犧牲幾十只幼龜的生命為代價來讓人們覺醒,還有的同學認為嚮導的做法既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可以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在審判長定案的環節,我還為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麼辦,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審判長竟然當機立斷宣判:旅行團成員由於違背了自然規律使海龜家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但由於他們也是出於好心,所以旅行團成員要向海龜家族公開道歉。真是思維敏捷,表達清楚呀,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

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許多遺憾之處,如:課文內涵突出不夠,挖掘不廣泛。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強調不夠,沒有突出違反自然規律就會事與願違的理念,另外,由於教師本人理解的膚淺,再加上課堂機智欠缺,所以對“自然之道”的理解只停留在“好心辦壞事”的這個層面,對於在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中能夠引出的“弱肉強食、生態平衡、適者生存”等觀點沒能即使引導,實際上這些也是“自然之道”。

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更新觀念,以學定教,不能以教定教;要拓展思維,備課時考慮既要周全又要深入。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 篇二

一、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祕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衝突》中的課文。文章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上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思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潮如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大自然萬物都有其生存之道和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

二、學情分析:

本課文學習對象是國小六年級的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他們可以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並學會了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他們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因此本課的學習對學生難度不是很大

三、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因此,在教授《大自然的祕密》這一課時,我充分利用教材這一課程資源,設計瞭如下切實可行的實踐活動,並在具體的實施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活動1  蒐集有關動物不同的生存規律資料和加拉帕戈斯羣島的資料

活動過程:

1、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有關動物不同的生存規律,以及有關加拉帕戈斯羣島資料。

2、整理資料。

3、全班交流;

活動説明: 通過查閲有關資料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動物的生存方式,為學習課文做鋪墊。通過了解背景資料進入課文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的情感

活動2  填寫“動物生存規律調查表”

活動過程: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資料。

2、完成下列表格。

動物躲避災難調查表

動物名稱

躲避災難方式

抵禦天敵

躲避災難

抵禦寒冷或炎熱

我的感受

3、全班交流評比,看哪個組資料整理的全面。

活動説明:大自然的動物有很多祕密:螞蟻雨前搬家、燕子雨前低飛、變色龍遇到敵人變色、烏賊會毫不留情地把“墨汁”送給對手……在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歸類填寫表格,既能對學生所蒐集資料進行整理,又可以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活動3  結合課文質疑釋疑

活動過程:

1、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質疑。

2、小組釋疑,教師巡視。

3、教師引導學生釋疑,在釋疑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自然界有自然界的法則,人類應該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與自然和睦相處,如果橫加干涉(當然有時是善意的),企圖去改變甚至征服自然,只會適得其反。

活動説明: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既可以培養學生與人的合作能力,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又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輕鬆愉快地學習。

活動4  “導遊對錯大家談”

活動過程

1、聯繫上下文,談談你對嚮導的看法。

2、引導學生大膽發言。(認為嚮導做的對,因為可以讓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嚮導做的不對,不能以犧牲幾十只幼龜的生命為代價來讓人們覺醒。嚮導的做法既有對的地方,也有不對的地方。)

活動説明:在學生潛心會文、自悟、自得的基礎上,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充分發表見解的平台,使他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但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4   寫“旅遊須知”

活動過程

1、為了保護加拉巴哥島的幼龜,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請你代島上的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擬一條“旅遊須知”

2、學生結合保護海龜的正確做法、環保等內容來寫。

3、全班交流,評選最佳“須知”。

活動説明:

我們人類應該怎樣做,不是教師生硬的講出來,而是創設運用語言的情境,讓學生寫出來,以寫代替老師的總結, 效果更佳。

活動5  寫調查報告

活動過程:

1、蒐集有關人類違背自然界規律而受到懲罰的事例。

2、按照調查報告的格式,結合所收集的資料以及課文內容,

寫出一份調查報告。

3、全班交流

活動説明:

此環節的設計,旨在努力將教學內容與生活、與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人類不遵循自然界之道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在探究學習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活動5  寫倡議書

活動過程:

1、小組討論倡議書內容。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起草。

3、全班交流。

活動説明:  通過調查報告的撰寫,學生對人類違背自然界規律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有了一定的瞭解,此時讓他們寫出倡議書是恰到火候。此環節的設計可以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課後反思:  學習是學習者用心靈感悟世界的活動。可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把學生的活動只侷限於閲讀書本(教科書),忽視了學習活動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新課程改革倡導一種開放的課堂——在教學中開放兒童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走出書本來學習,倡導讓兒童去親身體驗,用心靈去參與的教學觀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事實也證明僅憑口耳授受,只在紙上討學問是不夠的,以上幾個實踐活動使學生即動腦又動手,學生積極性很高。在手腦並用中,不僅使學生嚐到了學語文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篇三

全國第八屆青年教師閲讀教學觀摩活動

執教者:山東 蘇婷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以“大自然的啟示”為專題,而《自然之道》是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作者一行人到加拉巴哥島旅遊,看到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被嘲鶇啄咬時,不顧嚮導勸阻,讓其把幼龜抱向大海。後來,成羣的幼龜得到外面安全的錯誤信息魚貫而出,結果成了食肉鳥的美餐,令作者非常後悔。文章通過以上事例告訴我們瞭解和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性,知道如果違背自然規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反而容易幹壞事。也告訴我們要敬畏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與自然和諧相處。

學習本課,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讀中感悟,在探究、體驗中受到啟迪。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會寫課文中的詞語,指導不易寫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得到啟迪。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方法,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運用質疑探究、前後聯繫和情感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內容。

3.學習本課,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瞭解大自然的神奇,產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材料。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

談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遊覽了青島的海底世界,今天我們一起到南太平洋的一個龜島去看看,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1.瞭解題目意思,初識“自然之道”。

這裏的“道”是什麼意思?“自然之道”呢?學生理解,教師點撥。

2. 檢查課前預習情況,依據學情重點指導。

(1)學生聽寫詞語,教師依據學情糾正出現的錯誤,着力指導難寫的字。

(2)學生能發現各組詞語的特點並分類;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初識“自然之道”,從題目字面上瞭解什麼是“自然之道”,此處對“道”的理解僅僅是對題目的淺層次理解。檢查預習,瞭解學情,針對學情進行重點指導,以學定教;其次,掃清字詞障礙,為理解內容做準備;發現詞語特點並分類,進行詞語積累的歸類訓練,同時也為概括主要內容做準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自主質疑。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教師巡視指導。

2.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學生自主概括——教師進行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概括(學會一種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3.自主質疑。學生結合預習和課文內容質疑,教師篩選出重點問題,深入探究。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通過對概括方法的引導與提煉,學生學會用簡短的幾句話説清主要內容,掌握概括內容的一種方法。之後,抓住文章中的主要矛盾衝突,引發質疑,找出質疑點,以點突破。這樣設計旨在找準教學的起點,真正做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以疑促讀,探究體驗,深入感悟。】

(三)深入文本,體驗感悟。

本部分緊緊圍繞有價值的問題,結合四年級學生實際,一步步進行深入探究。

1.學習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體會我們救幼龜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內容。

(1)抓住有關詞句,理解我們和嚮導救幼龜的原因。

學生能抓住重點詞句,讀懂我們救幼龜的原因。

(2)抓住重點詞“探”和“若無其事”等理解詞義;結合詞語,讀懂嚮導口中“自然之道”的含義,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理解、感悟和體驗。

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3)教師小結:總結內容,歸納方法。

【設計意圖:充分預設學生質疑點,藉助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會通過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詞語並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學段的特點;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情感。】

2.學習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慘烈,突出對幼龜的“傷害”,體會愚不可及等。

(1)教師創設情境,默讀課文5-8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體會幼龜受到的傷害及人們的愚不可及。

(2)結合有關重點句子理解體會、想象表達。教師指導配樂朗讀,讀中感悟。

想象當時的情景,進行寫話練習,通過“語言表達”豐富原文畫面,以寫促悟。

(3)感情朗讀,觸動學生情弦。

【設計意圖:本環節着重突出以讀促悟,讀中悟情,以寫促悟,寫中生情。學生在個性化閲讀中理解內容,受到震憾,觸動心靈,提高朗讀能力。利用寫話練習,實現寫中動情、感受“害”的慘烈場面,提高運用詞語的表達能力,也為深入探究原因、領悟道理做好鋪墊。】

3.探究“救”了一隻,卻“害”了更多隻的多重原因,反覆揣摩,觸動學生“心靈”。

為什麼這樣一片好心救了一隻幼龜,卻害了更多的幼龜呢?

(1)探究原因:引導學生關注全文,學生在文章關鍵處反覆揣摩,由淺入深地悟出“救一隻,害更多”的多重原因,體會出人們的愚不可及,領悟道理。

(2)引導學生抓住“悲歎”等,角色體驗朗讀。到底是為何而悲、為何而歎?體會愚蠢,得到啟迪。

4.教師小結:正如大家所言,人類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瞭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違背自然規律,否則,不瞭解、不尊重自然,堅持已見,違背自然規律,往往事與願違,“好心”也容易辦“壞事”。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深層探究自然之道,引發思考。在表達交流中,解決疑問,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啟示,在入境體驗與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義,觸動心靈,受到啟示。】

(四)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1.推薦閲讀:剛才我們解決了大家的疑問,你還有哪些感興趣的內容?推薦閲讀內容。

2.探究寫作:觀察生活中的動、植物等,看有什麼新發現?把新發現寫下來。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由家鄉青島引出海底世界的神祕迷人,激發了探究興趣;課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龜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們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啟迪;課後拓展,再引導學生進入大自然,進行新的發現和探究。整個設計,從單元和專題的整體考慮進行了全面規劃和構思,注重了與生活的聯繫,體現了大語文觀,注重了探究、體驗,實現了對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大自然的祕密》教學實錄 篇四

課 題 語文    科 第  十二   冊 主備人 肖長英

《大自然的祕密》 執教人

教  學  設  計 執 教 修 改

教學目標:

1、瞭解大自然的祕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3、學習讀書的方法。

4、積累躑躅、佇立、頹喪、寂然、突兀、等詞語的意思。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大自然的祕密。

2、知道人與自然的關係。

3、學習讀書的方法。

4、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人是萬物之靈。然而,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讓我們走進厄瓜多爾的加拉巴哥島去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讀讀課題,注意祕密的“密”字下面部分是個山字。在你的頭腦中浮現出什麼問題?(大自然的祕密是什麼)

二、請你讀讀課文,想一想大自然的祕密是什麼,如果你發現了,請舉手示意我。

教讀書方法:課文中有些地方,可以一帶而過,有的地方要反覆讀,反覆琢磨,可以將體會標註在書中相應的空白處。(海龜是有自己的生存辦法的)

1、一隻幼龜率先把頭探出巢穴,卻又欲出而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這句話。如果把探出換別的詞,可以怎麼説?     (伸、露)比較為什麼此處用探?(探有試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則沒有)

2、那隻先出來的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會返回龜巢。。。。。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瞭解了大自然的祕密之後,這個問題我們搞清楚了,是不是這篇文章我們就學懂了?(沒有)

三、除了寫海龜,還寫了我們呢!讀讀文章,看你讀懂什麼了。

1、觀察___緊張____震驚_____悲歎

2、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變化?再讀讀文章體會。如果你認為理解有困難,可以向周圍的同學求助。共同研究研究。

1) 緊張:啄,幼龜小心,太弱小了。大小海龜對比圖片。嘲鷹是突兀而來的,幼龜沒想到它的致命的天敵會來。這一啄,很可能要了幼龜的命。怎能不緊張?

指名讀我們焦急的心情。

2) 震驚:成羣成羣的幼龜魚貫而出。師引:多少隻?(成百上千)怎麼出來的?(魚貫而出)此時從巢到海邊有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擋,沒有任何保護。出示圖片:看到成羣的海龜爭先恐後地向大海爬去,你們快告訴它們你們想説的話。

師:是啊,小海龜們快回去呀,你們的偵察兵是我們把它送入大海的,這裏太危險了,看呀,你們的天敵來了。讀讀這裏的句子,應該怎麼讀。

出示:我們原來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天啊,”。。。。。。“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3) 悲歎:這時,幾十只幼龜成了嘲鷹、海鷗、鰹鳥的口中食。再讀這句想象當時海灘上是怎樣一種景象?

學生想象描繪。

師:這種場面真是慘不忍睹啊,太殘酷了,所以我們有了這樣的悲歎:

投:“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再讀:投:嚮導_______地説:“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四、課文學到這兒,我們是不是真正把這篇文章學懂了呢?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篇五

【教材細讀】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遊時,看到一隻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隻食肉鳥叼啄時,出於好心,不顧嚮導勸阻,要嚮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我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隻幼龜是偵察兵,後面成羣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我們陷入了深深的後悔和愧疚之中。

9自然之道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躊躇不前,愚不可及、頹喪”等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體悟作者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的。

3、通過學習懂得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激發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並從中受到啟發。

難點:懂得“自然之道”的含義並從中受到啟發。

三、教學時間:2課時

設計理念: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長文短教”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2.根據學段要求,培養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遵循課標中提出的“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的理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的實踐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教學時我以“解自然之象,悟自然之道”為兩大板塊的教學。首先,讓學生在字裏行間圈劃描寫自然之物——幼龜的句子,細細品讀,讀懂作者在字裏行間散落描寫幼龜的生長繁殖、體形變化,活動方式等特點,第二板快,引導學生感知我們科考的目的,探知犯錯的過程,感受補錯的行動,從而感悟自然之道的魅力。在領略文本過程,感受“我”和同伴以及嚮導的思想感情變化。

我還充分把握語文課的基礎訓練點,採取“以讀促思,聯繫對比、換位思考、抓重點詞”等方法,反覆體會“我和同伴”的行為和“嚮導”的話語,揣摩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受到啟示

第一課時(解自然之象)

一、設疑激趣

1.學習單元導讀:看到課題,你們猜猜第三組課文將圍繞哪個主題展開?(大自然)這組課文的學習要求是什麼呢?請自讀單元導讀,劃出要求。

2.明確學習目的:學生回答單元導讀提出的要求後,教師歸納,出示小黑板:

學習要求:

①學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②瞭解大自然的啟示;

③開展綜合性的活動。

4、讀題,解釋“道”。學生讀課題,説説這裏的“道”是什麼意思?

文章中的自然之物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導: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看能否先把課文讀通讀順。再用鉛筆把寫幼龜的句子畫出來。

1、自由讀課文

2、自學反饋,學習生字新詞

看看這些生字和新詞,你能讀準它們嗎,誰願意試試?(指名讀)

(課件出示生字新詞:幼龜、沙灘嘲鶇、海鷗、啄、企圖、偵察、返回、蠢事、愚不可及無遮無攔、氣喘吁吁、響徹雲霄、躊躇不前、若無其事)

指讀(第一次讀後正音解決“躊躇”讀音,“嘲鶇”認識,第二次:開火車

第三次:瞧,這些紅色的字,是本課的生字,哪些地方特別容易搞錯,你想提醒同學們的。

給“幼”找雙胞胎兄弟“幻”“啄”的書寫,再寫一個你覺得難記的字;

第四次:把生字送到詞語中讀(男女)

3、梳理課文脈絡,感知課文內容

引:真了不起!那麼多字詞都難不倒你們,再來看這填空題,你能填嗎?

請默讀課文,思考這個填空題,如果有困難,同桌討論討論。

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去加拉巴哥島旅遊,想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那天,我們看到,便勸説嚮導救了那隻幼龜,可令人震驚的是。儘管我們想盡辦法補救,可結果。

4.交流反饋

三、再讀課文,感受“自然之象”。

1、初讀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請你説説你畫了哪些描寫幼龜的句子。

2、從這些句子中你發現了什麼?(幼龜的生長第繁殖、形體特點、行動方式,生存狀態)

3、品讀句子,理解詞語。

2、對於幼龜而言,它們的生活規律是怎麼樣的呢?和嘲鶇又會有怎樣的聯繫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到有關句子,讀一讀。

a、出示:“幼龜一般在四五月份離巢而出,爭先恐後爬向大海。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幼龜便可能成為食肉鳥的美食。”

自己讀讀這句話,你能瞭解到哪些信息?

預設

(1)幼龜一般會在四五月份離巢而出爬向大海。(瞭解到幼龜離巢的時間,去掉“一般”行不行?)

(2)幼龜的天敵是食肉鳥。

(3)幼龜離巢很危險。(找到有關詞語:不短的沙難,稍不留心,美食)

這不短的沙灘上充滿了風險,幼龜需要小心翼翼才行呀,這不我們發現了一隻大龜巢後,正想探個究竟——

(師配樂描述,生閉目想像)

海風輕拂的日子裏,黃昏的沙灘上傳來一點點細微的動靜。在依然明媚的陽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小綠龜從巢中悄悄探出頭來,四處張望,一邊感受這個屬於它們的新世界,一邊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b、出示“突然,一隻幼龜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1)這兩句話與前面的哪句話是有聯繫的?(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幼龜便可能成為食肉鳥的美食。)讀讀這兩段話。(作者寫的內容前後聯繫)

(2)自己讀一讀這句段話,你覺得這是一隻怎麼樣的幼龜?(從哪些詞語看出來:探,欲出又止,躊躇不前)

(3)欲出又止,它想出去是為了——,又止步不前是因為——

而幼龜擔心的事發生了,嘲鶇突然襲擊,想讓它成為自己的口中美食,這眼前的一幕,讓你覺得非常——,非常——(讓我們帶着這種心情讀讀這兩句話吧,先同桌互相讀讀,再指名讀,齊讀)

(4)想象説話:嘲鶇咬幼龜的結果,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嘲鶇如願以償,另一種則是幼龜逃脱。如果你是這隻幼龜,你不幸被嘲鶇叼走,在最後時刻,你會發出怎麼樣的信息?倘若你有幸逃脱,回到巢穴中,你會對巢中的夥伴説什麼?

這兩種結果都能給巢中的其它幼龜帶去一個消息,告訴它們:——外面很危險,現在不要出去。對於這個現象,我們的嚮導瞭解嗎?(對於這種現象,他已經司空見慣了,所以他才會——

出示:

(1)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2)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3)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鏗鳥的口中之食。

(出示圖片)孩子們,你們看到了怎樣的一幅景象?

小結:的確慘不忍睹啊!引讀: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第二課時(解自然之道)

(一)導入新課

導入:今天這一堂課,讓我們就跟隨我和同伴以及嚮導一行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請細讀課文,劃出我們所見,所做、所感的句子。

1、學習所見(課文第三自然段)

a.已近黃昏,很快就發現一隻大龜巢。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b.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c.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預設:讀了這幾句話你能發現什麼?

(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體會我們的焦急;嚮導的冷淡。

2、學習所做

面對眼前的這一幕,我們和嚮導的表現分別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第四自然段,從文中找到答案。

交流:

“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嚮導説:‘你得想想辦法啊!’”

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朗讀:引導讀出緊張、焦急,而嚮導是若無其事,是冷淡的。的不同品析:若無其事、極不情願,體會用詞的準確。

想象:出示句子:嚮導非常不願意這樣做,因為他知道:(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語言)可以用上如果……就……從中讓學生明白冷淡背後的熱情。

探尋:嚮導為什麼極不情願,找出根據。預設:

(1)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

(2)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3)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他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4)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5)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

重點講解:口中之食這裏的食物是什麼?是呀!是一條條幼龜的生命

呀!數十隻幼龜就是數十隻幼龜的生命呀!成羣的幼龜就是成羣的幼龜的生命

呀!成百上千的幼龜就是成百上千的幼龜的生命呀!引讀這時,數十隻幼龜……成羣的幼龜……成百上千的幼龜……

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場面?

師激情描述:斑斑點點的血跡,支離破碎的屍體,這慘不人睹的一切讓人觸目驚心,還有那奄奄一息的小綠龜,正艱難的向前移動,最令人揪心的是還沒有到大海就消失的一串串稚嫩的腳印。(師配樂朗誦)

食肉鳥:發出歡快的叫聲”。還可以是怎樣的叫聲?(快樂,得意,滿足,刺耳)

老師引讀,眼前的一切讓大家極為震驚,嚮導……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轉眼之間,數十隻幼龜……不一會兒……

3、學習所感

(6)目睹這令人揪心的一幕,我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地震撼,我也聽見同伴那呼天喊地的叫聲,從文中找到這句話。

出示句子:“天哪”我聽見同伴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

讓學生不停地讀,在讀的過程中,評價:讀出我們的後悔、自責、悔恨、痛苦、內疚、悲慘。我們只能做什麼?我們已經無法改變眼前悲慘的現實,

(7)引讀“嚮導一邊走一邊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個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體會悲歎地“悲”,在這裏是“悲傷、悲涼、悲痛、悲哀、悲劇”體現一種悲劇色彩。(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嚮導悲歎的語氣。齊讀

改為具體行為的句子

預設:如果我不把,這些海龜根本就

“如果,這些海龜根本就

如果遵循自然的規律,這些海龜就會在母親倖福的懷抱。

三、總結,內化“自然之道”

1、從大家的發言可以看出,我們在作者講述的這件事中也悟出了道理,得到了啟迪,説説你對“自然之道”更深的理解。假如你是嚮導,假如你是隨行的同伴,假如你是小海龜中的一員,或者你就是一位讀者,在經歷了這件事之後,你想跟大家説點什麼呢?請你以其中的一種身份,從一個角度,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吧。

★隨行的同伴懊悔地説:“!”

★嚮導地説:“。”

★我地説:“。”

2、交流寫作的內容。

四、拓展,深化“自然之道”

我們在課外看到或者聽到很多有關違背自然之道的故事,出示同步閲讀和語文書相關文章談自然之道。

師總結: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它給我們人類上過的課的確很多很多。它總是以其獨有的方式使我們感受到它的奇妙與深刻。讓我們更好地去探究自然,瞭解自然,真正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板書:

9、自然之道

“我”和同伴:緊張→焦急→極為震驚→懊悔

嚮導:若無其事→極不情願→悲歎

好心辦壞事

教學反思:

《自然之道》這篇課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島上所聞、所見、所做、所想為線索,描寫了小海龜羣離巢入海被食肉鳥啄食的驚心動魄的衝突場景。揭示了大自然萬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是一篇敍事性哲理故事。對於中年級的學生來説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但要從事件中感悟其道理就是一件不易的事。

在眾多的網絡教學案例中,教者大多是以事情的發展順序(即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來呈現教學。我也曾以此為教路指導過學生親觸文本。但學生對此學習思路不是很清晰,大多是由教師牽着走,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習的主動性難以發揮,對文本所呈現的自然之象難以形成鏈條。因此,此次的教學,我從單元主體(感悟自然)入手,引領學生去探尋自然之道,形成了兩條教學主線:一是瞭解自然(幼龜的生活規律);二是探尋自然之道(人類是如何違背規律,也就是自然之道)。

教學從課題所涉及的自然之物是什麼?課文中哪些語句描寫這一自然之物的?學生在自讀中能找到九句描寫幼龜的句子。然後,讓學生細讀這九句話,思考:從這九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形體特點,繁殖規律,活動方式。……)在形體特點中感受幼兒龜的弱小,在繁殖規律中感受幼龜的龐大家族;在活動中感受幼兒龜的謹慎;在結局中感受生存的惡劣,引發質疑。這此都是海龜的自然之象。

在感悟“自然之道”課中,從我們此次科考的目的入手,觀察到了什麼?又做了什麼?(“發現幼龜——抱龜入海——羣鳥食龜——搶救羣龜”),內心的感受變化(緊張——震驚——悲歎),層層剝筍般地解讀質問,製造教學衝突。學生在探尋地過程中感悟了自然之道。

整個教學過程清晰自然,或品讀,或感悟,或想象,課堂教學效果如預期的精彩。但在教學之後,與一名師交流,交談感受,他否定了我的教學設計。這是敍事性哲理故事,要讓學生感受完整地故事起因,經過,結果。試想,我的這種教學看起來教路清晰,其實有點在支解文本,是名副其實的閲讀分析,與當前的課改理念相背。

【附課文】

自然之道

我和七個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嚮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在這個海島上,有許多太平洋綠龜在築巢孵化小龜。我們的目的,就是想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

太平洋綠龜長大後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龜體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份離巢而出,爭先恐後爬向大海。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幼龜便可能成為食肉鳥的美食。

那天我們上島時,已近黃昏,很快就發現一隻大龜巢。突然,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隻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我和同伴緊張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對嚮導説:“你得想想辦法啊!”嚮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嚮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們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嚮導極不情願地抱起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那隻嘲鶇眼見到手的美食丟掉,只好頹喪地飛走了。

然而,接着發生的事讓大家極為震驚。嚮導抱走幼龜不久,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我們很憶明白: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隻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羣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那隻幼龜被嚮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於是爭先恐後地結伴而出。

黃昏的海島,陽光仍很明媚。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

“天啊!”我聽見同伴説,“看我們做了些什麼!”這時,數十隻幼龜已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我們的嚮導趕緊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隻幼龜,放進帽中,向海邊奔去。我們也學着他的樣子,氣喘吁吁地來回奔跑,算是對自己過錯的一種補救吧。

不一會兒,數十隻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響徹雲霄。我和同伴們低着頭,在沙灘上慢慢地走。嚮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危害。”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篇六

執教:蘇婷

(一)檢查預習,學會字詞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大自然有關的課文,伸出手指一起寫課題。師生同寫。

師:大家預習了課文,詞語是不是掌握了,誰想讀前兩行?

生:真誠……巢穴。

師:最後一個字沒讀準,(師出示“穴”的讀音)給你拼音,再讀一次好嗎?生讀;全班齊讀。

師:後兩行誰想讀呀?

生讀:……愚不可及。

師:都讀準了。“愚不可及”的意思,你知道嗎?

生:表示很愚蠢。

師:有點接近了,字典裏“及”是“比得上”的意思,誰再説説“愚不可及”的意思?

生:愚蠢得誰都比不上。

師:看,查字典理解了關鍵字的意思,就能準確理解詞語了!

師:課文裏還有個地名很不好讀,請你讀讀。

生:加拉巴哥島。(沒讀好)

師:還真不好讀呢!它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龜島”(師出示地圖),誰再讀。生讀。

師:全班一起讀。這些詞語你們都會寫了嗎?老師從裏面挑兩個最難寫的來聽寫,“愚蠢”,注意寫字姿勢。生寫。

師:(實物投影出示學生聽寫的字),這位同學都寫對了,你能告訴大家要把“愚”字寫正確,關鍵筆畫是什麼呀?

生:關鍵筆畫是中間“一條長豎”。

師:(師在關鍵處描紅)看,就是這一長豎,然後再寫“提、點”。記住了嗎?

師:預習的時候,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觀察字形,試着寫一寫,這樣預習就更有效了!

師:同是上下結構的兩個字,怎樣才能寫漂亮呢?請先觀察生字表裏的字,先來説“愚”字?

生:下邊的心字要大一點,要把上面的“禺”托住。

師:真會觀察。那“蠢”字呢?

生:上面“春”字的撇捺要寫長些,把下面的兩個“蟲”字罩住。

師:你觀察真仔細。對,春字撇捺要舒展。看我寫(師示範寫):寫愚字要注意“中間一長豎,心字要托住”;寫蠢字時,“春字撇捺要舒展,兩隻蟲子藏下面”。試着再寫一遍,看能不能寫漂亮。

生:練寫。(教師展示學生前後兩次書寫的字)

師:看,觀察好了字形,掌握了方法,就比剛才寫的漂亮多了。

(二)整體感知,自主質疑

師:字詞沒問題了,請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都寫了哪些人物、動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把不明白的地方做做標記。

生:自由讀。

師:課文都寫了哪些人物、動物?

生:寫了作者、七個同伴、嚮導、幼龜和食肉鳥。

師:找準確了。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請用簡單的話説一説!

生:首先我們和嚮導來到了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島旅遊,想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看到了食肉鳥在把幼龜往沙灘上拉,他們就跟嚮導説,你得想想辦法啊!最後,他們讓嚮導把這隻幼龜抱入大海,結果卻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師:他基本上能把內容説清楚了,但語言可以再簡練些!看(教師邊説邊板書能揭示主要內容的詞語),我們和嚮導在加拉巴哥島看到食肉鳥在啄一隻幼龜,我們勸嚮導救了它,結果卻害了更多的幼龜,大家很後悔。像這樣,誰再説一説?

生説。

師:這次説的清楚、簡練了。像這樣,先找出課文都寫了誰,再説清楚他們之間發生的事,用幾句簡單的話就把文章的主要內容説明白了!這是説清楚主要內容的一個好方法。

師:瞭解了文章的內容,你有沒有讀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們很急,為什麼嚮導卻若無其事地説自然之道就是這樣?

師:你想知道原因是嗎?還有嗎?

生:文中説太平洋綠龜長大後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龜體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我想知道幼龜體重到底是多少?

師:看來,你對動物感興趣。就讓我們一起帶着問題走進課文吧!

(三)細讀文本,探究體驗

師:剛才有同學問:我們很急,嚮導卻若無其事,我們和嚮導的態度為什麼會截然不同?究竟看到了怎樣的情景?請兩位同學讀讀三、四自然段!生讀。

生:讀“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師:是啊,幼龜這樣危險,難怪我們會着急,誰再讀讀。學生讀。

師:嘲鶇很兇猛,連狗和人都敢啄,它正在啄一隻小幼龜的頭,多危急啊!誰再讀?生讀。

師:我聽出了你的焦急,看到此情此景,遊客們當然非常擔心了,一起讀!(齊讀)

師:我們這麼着急,嚮導卻若無其事?“若無其事”什麼意思?

生:“若無其事”就是什麼事也沒有。

師:“若”的意思沒解釋出來。

生:好像什麼事也沒有。

師:這就理解準確了,再讀讀這句話,想想嚮導為什麼這麼説?説不定你就能讀懂他若無其事的原因了。生讀。

生:因為嚮導知道鳥啄龜是自然之道,他不想破壞自然界的規律。

師:是啊,食肉鳥啄幼龜,這是自然規律,嚮導心裏有數,所以若無其事,誰想讀讀?

師:剛才我們在理解若無其事的時候,不僅藉助了詞典,還聯繫了上下文,讀明白了意思,同時又解決了大家的疑問。我們分角色讀讀第四自然段吧。生讀。

師:同學們,看到了幼龜這麼危險,遊客和嚮導卻有着不同的態度,那咱們也去看看當時的情景,自己讀讀第三自然段,遊客看到危險,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幼龜欲出又止,好像在偵查外面是否安全。

師:也就是不危險,是吧?小幼龜欲出又止還有這樣的偵察本領啊?誰還想説?

生:我還看到了這隻小龜在偵查外面是否安全!

師:恩,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生:偵查。

師:抓住關鍵詞談出了自己的看法。同學們,有沒有關注到“探”,探是什麼意思?

生:伸出

師:為什麼不用伸出啊?

生:探在這裏是不讓別人看見他,能看出它很小心、謹慎。伸出,就看不出來。

生:探的時候欲出又止,能看出小幼龜很機警,有保護自己的生存方法。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隻機警的小幼龜吧(師出示動畫)。

生:我覺得是故意把頭探出去要看看外面是不是很安全。

師:恩,這可是它的生存本領啊!誰能讀出它的機警、小心和謹慎。

生: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看到小龜把頭探到了外面。誰再來讀讀。生讀。

師:剛才我們抓住了一個“探”字,在和其他詞語的比較中,看出這小龜會保護自己,多麼神奇!可是遊客們不知道,還勸嚮導救了它,導致了文中這樣令人震驚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默讀5—8自然段,看到了怎麼樣的情景,讓大家極為震驚?畫出相關語句。

生:默讀課文。

師:同學們都讀得非常認真,(出示一幅沒有很多龜和鳥的圖畫)看,這就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海灘,在讀了課文後,你覺得這幅圖上還應該有些什麼?結合你畫的句子談談。

生:應該有許多的食肉鳥。

師:是啊,許多的食肉鳥讓我們極為震驚。還應該有什麼?

生:有許多幼龜。

師:從哪個詞看出有很多幼龜。

生:魚貫而出、成羣的。

師:還有哪些詞語也寫出了幼龜很多啊?

生:成百上千、結對而出、爭先恐後……

師:同學們,看(出示帶有很多幼龜的畫面)!這麼多的幼龜,爭先恐後地爬向大海,爭着、搶着爬向大海的幼龜會想些什麼呢?

生:大家快離開巢穴奔向大海吧!

生:我們終於可以看到美麗的海底世界了!

……

師:多麼美好的願望啊!一個“爭先恐後”就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幼龜是懷着美好的願望奔向大海的,然而等待他們的,是許多的食肉鳥。接下來又是怎樣的場景呢?拿出筆把想象寫下來,最好能用上你積累的四字詞語。

生練寫。

師:誰來説説你寫的。

生:可憐的幼龜不知所措,在無遮無攔的沙灘上無處可躲,它們在食肉鳥地追殺下,夢想就這樣破滅了。

師:是啊,一個不知所措,讓我們看到了小幼龜們是那樣的無助!

生:食肉鳥立刻撲過來,撲向小幼龜,小幼龜立刻四處逃散,卻無處可逃,只能眼睜睜地被食肉鳥啄食。

師:多麼慘烈的一幕啊,可是同學們,這一幕原本是不該發生的,可是現在卻是這樣,誰來讀讀。

生:讀最後一段。

師:幼龜的美好願望,就因為我們全都破滅了呀!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

師:幼龜入海原本有他們自己的辦法,可現在,看着沙灘上血跡斑斑的幼龜殘體,回想我們的做法,如果你就是遊客,想説些什麼?

生:我們剛才做了那麼蠢的事,很愧疚。

師:後悔不已啊。

生:我們再也不會干擾自然界的事了!因為自然界有自己的規律,我們不應該再破壞這些規律了!

師:是啊,我們要尊重自然!

生:早知道幼龜會這樣慘,當初就不應該不聽嚮導的話!我們對幼龜的瞭解太少了!

師:自責啊!作為嚮導你想説什麼呢?

生:我不應該救那隻幼龜,不應該聽遊客的。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

師:對,正如你們所説的,大自然原本是那樣的神奇,每種動物都有他們自己的生存規律,這就是自然之道!我們應該遵循規律,瞭解自然,尊重自然,才不會好心辦壞事,這也是自然之道要告訴我們的。

(四)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師:剛才同學們還提出了對自然感興趣的問題,課後可以進行拓展性學習。(師出示作業)

生:作業1,讀關於自然的課外書,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生:作業2,讀課文,摘抄好詞佳句,體會用詞的準確。可以運用我們今天在這節課上學到的理解“探”和“若無其事”的方法。

生:作業3,帶着對自然現象、大自然的動物感興趣的問題,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去發現。

師:老師也送給大家一本書,剛才對大自然現象感興趣的是誰啊?這本書就放在你這裏吧,課後帶着大家再去探索自然的奧祕吧!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篇七

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九課《自然之道》第2課時

教學要求:

1、聯繫上下文、藉助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3、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2、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學過的生字和詞語,大家還認識嗎?我想請同學起來讀讀。(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愚不可及 蠢事 返回 無遮無攔 海鷗 棒球帽 氣喘吁吁 響徹去霄)

二、學習課文深入理解

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迅速地默讀課文,看默讀提示(課件出示)(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生:答

師:課文主要寫我和幾個同伴到巴拉加哥島旅遊,為了挽救一隻幼龜,使更多的幼龜受到了傷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趕快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師:我們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遊的目的是為了(生:實地觀察一下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當我們上島時,就發現了一隻大龜巢,我們看見了什麼?

生:一隻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

師:欲出又止是什麼意思?

生:想出去又停止不前。

師:你們能做做這個動作嗎?(生做)

師:正在這時發生了什麼情況?(生)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生)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用橫線勾畫出讓人緊張、害怕、擔心的句子。

生:説自己勾畫的句子。

師:躊躇不前可以用哪個詞來換?

生:猶豫不決

師:面對這種情況,你的心情怎麼樣(生答)

師:情況十分危急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抽生讀)(課件出示)這時我們緊張、擔心、害怕於是就有位同伴焦急地説(生:你得想想辦法啊)抽生讀(課件出示)

師:這時嚮導的態度怎麼樣?(若無其事、冷淡)他是怎樣説的?(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課件出示)抽生讀

師:幼龜正處在危險之中,可是嚮導卻不當回事,你覺得嚮導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無情、冷淡的人)。如果這時嚮導就站在你的身邊,你會怎樣對他説?(生……)

師:嚮導最終在我們的譴責中極不情願地抱起了那隻小龜朝大海走去。

師:我們的好心辦了好事,還是辦了壞事?(壞事)接下來我們看見了什麼?(成羣的幼龜從巢口魚貫而出)“魚貫而出”是什麼意思?從魚貫而出可以想象當時的情形怎麼樣?(生)我們明白了什麼?(生)

師:我們來看看這兩個句子:

我們幹了一件蠢事。

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課件出示)

師:“愚不可及”是什麼意思?説明什麼?(非常的愚蠢,説明了我們的好心辦了一件壞事一件蠢事)

師:(課件出示圖片)面對這種情景,我們驚呆了,我們後悔了,接着我們用實際行動來拯救幼龜,請同學們默讀第七自然段,勾畫出拯救海龜的句子。(抽生讀自己勾畫出來的)

師:面對這麼多幼龜都要受到傷害,我們後悔了,心裏是更緊張、更害怕、更擔心了,我們會慢吞吞的去救海龜嗎?(課件出示句子)請大家讀好加點的詞。

師:儘管我們努力地去挽救它們,但是無濟無事,許多的鳥成為了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這時你還會哀求嚮導去救那隻幼龜嗎?我們這時的心情怎麼樣?我們這時後悔什麼?嚮導這時是什麼心情?哪個句子可以看出嚮導的這種心情?(生找)抽生讀(嚮導一邊走……受到傷害)(課件出示)

師:我們終於明白嚮導先前為什麼那麼冷淡為什麼會那樣説,是因為嚮導知道什麼?(生:知道幼龜是出來偵察外面是否安全的,知道這是它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知道這是它們生存的一種方式,所以會那麼冷淡,會那麼説)

三、懂得遵循自然之道的道理

師:因為我們的好心,打破了太平洋幼龜這種生存生活的規律,致使它們受到了嚴重的傷害,那麼從這件事情中你懂得了什麼?(生答)

師:那麼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界中事物的規律)

師:如果我們遵循自然之道就保護了更多的幼龜,但我們違背了自然之道就傷害了許多幼龜。(板書)

師: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吧!(播放課件)

師:我們的好心卻辦了了壞事,是因為我們破壞了幼龜自我保護的規律,你還知道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故事或者在我們身邊存在着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四人小組交流交流。

師:我們請幾位同學來説一説。

師:是啊,從這篇課文和同學們講的事例中,我們懂得了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存(課件),老師希望你們從此以後記住應該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要隨意去違背它,否則就會產生事與願違的結果。

師:讓我們來讀讀這幾句話吧!

保護大自然

瞭解大自然

探究大自然規律

四、作業

1、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2、小練筆(寫寫我們身邊存在哪些違背自然規律的事)

遵循      9、自然之道       違背

保護                傷害

幼龜

《自然之道》教學實錄 篇八

(一)精心設計訓練點

商德遠(以下簡稱商):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老師指出,閲讀教學要明確語文課程性質,堅守語文教學本真,體現“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即以語言訓練為中心,特別是要加強語言的運用。“兩個基本點”即培養語文能力(聽、説、讀、寫、書),提高人文素養。要從教學觀念到方法、策略進行改革創新,實現閲讀教學“美麗的轉身”。在引導學生學習本文時,在語言訓練方面你是怎樣進行整體構想的?

蘇  婷(以下簡稱蘇):我想“直奔重點,深入文本;探究體驗,觸動情弦”。重點進行詞語理解、表達和學習方法兩個方面的訓練。

在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時,在讓學生質疑的基礎上,直接引導學生進入三、四自然段,抓住“探出”和“若無其事”等詞語,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感悟幼龜的生存之道、入海之道,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敬畏自然,熱愛自然。由於此處的“探出”和“若無其事”使用恰當、準確,能較好地表情達意,這樣就可以在此處着力訓練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

在處理第五至八自然段時,創設一個學生極感興趣的“給錯誤畫面找錯”的閲讀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動情、感悟幼龜被啄食的慘烈,進行想象訓練和練筆表達訓練,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受到啟迪。在理解感悟、探究體驗的過程中,進行了學習方法的訓練。

商:能否具體談談,你在設計了訓練點後是怎樣進行語言訓練的?

蘇:第一,依據學段目標紮實進行語言訓練。依據《課標》對第二學段的閲讀目標要求,要重點理解詞語、體會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本節課我依據課文詞語較多的特點,確定了以詞語訓練為主線的語言訓練目標:按照“讀寫詞語——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訓練思路,紮實進行了語言訓練。如,在第一個檢查的預習環節,我主要引導學生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特別是重點指導會寫“愚蠢”兩個難寫的字,直到寫好;其次是理解詞語,從檢查預習時查字典,到閲讀過程中理解“探出、若無其事”,在理解詞語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出這些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最後,運用積累的四字詞語進行想象表達。詞語訓練這一主線非常清楚,特別是對音、形、義的把握較好。

第二,進行學會學習的有效指導訓練。閲讀教學要由“學會知識”到“學會學習”轉變。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本節課要落實的又一個訓練點。如寫字方法的指導——我採用了“觀察、比較、示範、練寫”四步指導法;概括主要內容方法的指導——採用了“找、聯法”,即找出文章描寫的人物和事物,再依據他們之間的聯繫,將他們之間的事連起來説清楚;理解詞語的方法——採用了“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想象”等方法,對理解詞語方法的指導是本節課的重點;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採用了“理解感悟、探究體驗”等方法;朗讀的方法——採用的是“創境引導朗讀,理解後朗讀,想象朗讀”等方法,有效訓練了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閲讀中學會閲讀”,提高了學習能力。

商:對,閲讀教學就是要由“教教材”變為“用教材教”;由“教課文”變成用課文學語言、用語言。這就要由分析課文內容的教學,轉變為以策略為導向的教學,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的指導,以提升閲讀理解能力、運用語言能力以及學習能力。

(二)巧妙設計體驗點

商:學習此文應重在引導學生領悟自然之道,繼而受到啟迪、得到情感薰陶。在學習這樣的文章時,如果設計不好,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遊離於文本之外,這就難以觸動學生的心靈、引發情感共鳴。

你在引導學生學五至八自然段時,創設情境、引導想象,是如何考慮的?

蘇:我在多次試講五至八自然段時,開始總找不到有效的學習策略,沒能引導學生深入文本,並在情感體驗中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嗚,只是一味地分析、理解,結果在學習這一部分時總是枯燥乏味,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後來,我創設了一個“給畫面找錯誤”的情境,就引發了學生主動閲讀、自主閲讀的強烈慾望,課堂教學效果就很好,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部分時,在設計上着力突出了一個“巧”字,重在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如,運用畫面創設了一個情境,出現一個與課文描述不一樣的錯誤畫面:畫面只出現一兩隻龜、沒有鳥。然後語言描述:“看,這就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海灘,讀了課文後,你覺得這幅圖上還應該有些什麼?請再用心讀讀課文,結合文章內容補充畫面。”用畫面引發學生探究閲讀的慾望,學生就興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閲讀之中,並在閲讀中結合具體的語句自主發現:還應有很多龜、很多鳥。學生主動閲讀文本了,真正經歷了一次閲讀實踐,情感真正參與了,其效果就不一樣了。

其次,我在設計上還力求突出一個“新”字,創設情境,使之成為學生體驗課文內容、感情的平台和心理基礎,實現“情與理的交融”。在學習本部分時,如果只重悟“理”,就容易忽視情感的薰陶感染;如果只重“情”,則容易忽視對“理”的感悟。我在引導學生找出圖上還應有什麼之後,想象“接下來又是怎樣的場景呢?拿出筆把想象寫下來,最好能用上你積累的四字詞語。”通過引導學生想象補充幼龜被食肉鳥啄食的慘烈場面,讓學生進入情境中,親歷情感體驗,受到薰陶,並進行表達訓練,同時在此閲讀、想象的實踐過程中領悟文中之理,體驗理中之情,實現情理交融。

商:接受美學理論認為,文本結構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處,甚至每一個句子中都有未寫出來的地方,因此文本就像一張佈滿空洞的魚網。蘇老師引導學生在對象化的過程中,把想象的東西加入到文本的描寫之中去,使原本只是概括的句子變得具體化了。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訓練了表達能力,特別是學生在想象過程中,在情感體驗過程中悟理,在悟理中動情,讓情與理交融在一起,富有創意。

但是,運用以上這種設計如果處理不適度,就容易使文章的基調出現偏差,這畢竟不是以表達情感為主的文章,而是側重明理的,側重領悟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特別需要注意的。

閲讀教學有自己的“自然之道”,也必須尊重閲讀教學的“自然之道”——就是閲讀教學的規律,在此前提下,不斷創新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看來,吃準學段目標、課時目標,採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落實目標,在紮紮實實的語言訓練和情感體驗中,才能引導學生學會學習,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構建高效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yj3n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