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花鐘教學反思多篇

花鐘教學反思多篇

花鐘教學反思多篇

花鐘教學反思1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三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同的説法描寫了一天之內不同時間不同種類的鮮花開放的美好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有趣。它和後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課文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突出本單元“細心觀察”這個專題,激發學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説一説”,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説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角色變成小喇叭;可以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可以通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老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如施教過程中,曾有學生説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他把薔薇説得很美,美在把薔薇比作了笑臉。在學生的理解水平,説把薔薇比作了笑臉未嘗不可,但是從老師的經驗來説這就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擬人句,那這就要想是不是需要把這個修辭手法告訴學生呢?如果不告訴那萬一考試時碰到又怎麼

應對呢?告訴吧,以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能接受嗎?我猶豫不決。

不足之二:每次提出的問題有一定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着我,其時我心裏也急呀,於是乎急着想給學生一些啟發,急着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於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説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着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 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而且是非常要不得的,以後即使冷場也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

花鐘教學反思2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用了多種不同的表述方式寫花開。

本課時我的教學目標是

1、能夠正確認讀本課生字,理解“欣然怒放”“含笑一現”

2、能體會“左右”用詞的準確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感悟鮮花開放的不同表達方式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為了讓學生不僅會讀詞語,會認詞語還要讓學生理解詞語。為此,我採取了直觀圖片教學和讓學生做動作的方式理解詞語。三年級上冊時,我我關注到學生在做閲讀題時,都沒有關注到順序。閲讀題很多時候填空都需要按順序找答案,而我們班的孩子這種意識比較薄弱,所以在找花的時候我特意強調了順序,有意識培養他們去按順序找,不遺漏,不亂找。第一自然段對不同的花開放的描寫都是不同的,並且語言十分的生動,為了讓學生體會花開的多種表達方式,我特意用了枯燥的離開了開了開了和課文裏的語言作對比,讓學生體會擬人比喻的生動,和具體。並且聯繫語文作業本第五題的第二小題,更加直觀的對比感受。但是這節課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在學生朗讀上比較欠缺。第一段的語言很美,但是卻沒有利用好朗讀去感受。學生主體性還不是很突出,一定要注意老師要少説,多讓學生去説。三年級學生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還比較薄弱,這一點還需要不斷加強練習。

花鐘教學反思3

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一樣的花會在不一樣時間開放及其原因。由於校舍改建,此刻的教室沒有多媒體設備,課堂上無法給學生展示鮮花的圖片以及關於鮮花開放時間不一樣的資料。在教學《花鐘》前,我有意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去搜集有關花鐘和各種花的信息資料,幫忙他們理解課文資料。

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從最搞笑的段落學起,並對文中的資料進行了取捨,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首先,我從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學習入手,提出問題:課文中介紹的花鐘是什麼樣的?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很快就會想這些製成花鐘的花是什麼花呢?我相機提問“組成花鐘的花有哪些呢?你明白嗎?”學生踴躍舉手,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中描述花開了的語言個性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我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透過朗讀去感受詞語的優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想象花兒開放時美麗的情景,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並順勢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學習這種寫法,用形象的語言把事物描述具體。

最後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花開時間不一樣的原因,並擴展想象其他花開的原因。鼓勵學生課下查閲不一樣鮮花不一樣時間開放的資料,並模仿植物學家也做一面花鐘。

這節課學生的學習熱情較高,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慾。這説明這課比較成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本來我設計了第一自然段學習完成後,模仿作者描述鮮花開放的寫法進行小練筆,由於急於趕課,只是簡單地説了一下,沒有落實到位。

花鐘教學反思4

《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的科學美和語言美的説明文,在講解和學習的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使學生對花開的形態和花鐘有更感性的認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根據課文內容的三個部分:展現不同時間鮮花開放的美態——分析鮮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描述生物學家制作花鐘的創意,我也將教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欣賞花鐘——認識花鐘——探祕花鐘——形成花鐘,並在授課的過程中,充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爭取把課文講得更生動有趣,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

在導入部分,我先播放了一組鮮花盛開的圖片,讓學生體會鮮花的美麗,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形容,對課文產生一個總體的認識,產生學習和探究的濃厚興趣進。《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認識花鐘”的環節,我注重讓學生融入情境,自主學習。首先自由朗讀,找出本段的中心句“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再讓學生圍繞這一句,找一找有幾種不同的花,並設計了“誰的發現最準確”這一環節,通過填寫表格“花的名稱、開花時間、作者的描寫”,放手在小組中開展自主學習,充分了解這一段的內容。並通過多媒體資源的展示,讓學生感受花開之美,接着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美美地讀文,並説出理由,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意境,用詞的準確。經過多媒體圖片的展示後,學生對花的美感受更深了,讀得也更有感情了,甚至配起了動作動情地讀了起來。

同時,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不同的表達句式,我出示了一個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

與課文中的句子對比,體會句子不同的表達效果,讓學生明白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作用。然後,我又回到本段,讓學生帶着生動、形象的美的感覺,再讀全文,與文本融為一體。最後,及時進行拓展練習,通過多媒體展示出更多的花和它們不同的開放時間,讓學生學習運用生動、具體的修辭手法,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讀練結合,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為本單元習作埋下伏筆。

在探祕花鐘和形成花鐘的教學環節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通過交流理解了“又大又嬌嫩”的花瓣和它深夜綻放的原因。通過資料的查找,讓學生認識了更多植物開花時間的不同,體現了“新課標”裏課程資源的拓展。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在學生自主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我為他們出示了詞語的準確意思,讓他們通過對比,更好地理解了作者用詞的準確。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是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拓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本科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通過圖片、視頻、概念的展示,使課文內容更形象生動,讓全體學生自主、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樂學中獲得了美的感受,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並調動了他們感情朗讀的積極性,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金無足赤,課無完美”,在我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不足,由於這節課的知識量和訓練量較大,擔心教學內容無法按時完成,因此,有些環節我講得較為簡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探究將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充分結合的更好的方法!

花鐘教學反思5

本節課我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發現,讀中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花朵的美麗,花鐘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三年級學生的閲讀特點,我採用了“扶放”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自主、探究,發現”的學習方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從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深入淺出,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遷移,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課外延伸和知識拓展,教師寫下水文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突出了語文課堂讀、説、寫想結合的學科特點,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還有不足之處。

1、教師在引導語言上,可能是重點詞語不突出,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造成學生把表示時間的詞語説成了句子,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思考時間,讓學生畫一畫,然後再讀一讀。

2、在板書設計環節,雖然能夠突出教學重點,但設計卻不夠完美,和原設計有一定的出入。

花鐘教學反思6

《花鐘》是國小語文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學習本篇課文,意在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説法。

上這一節課時,我準備了大量的圖片,上課開始就讓學生欣賞這些美麗的花,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種花開放的時間不同,我又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請學生上台當花兒,按照花開放的時間順序排列。由於課前準備了較充分的圖片,大大降低了學習課文的難度,這些圖片不但讓學生對這些花有更直觀的印象,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也為他們學習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作了很好的鋪墊。整節課,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既瞭解了花開的相關知識,又學會用其他的方式表示花開。如:凌晨三點,蛇牀花伸了伸懶腰;清晨,茉莉花吐出芬芳引來許多遊客;菊花露出燦爛的笑容。這些句子都充分證明了學生已掌握了這一方法。

接納學生的感受和聲音,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具體表現。課改,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課堂上,教師耐心引導,傾聽每位學生的發言,巧妙點撥,尊重學生們的不同見解,真正做到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花鐘教學反思7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根據文本的特點,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本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為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 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以下意圖基本得到體現:

一、讀中悟

《花鐘》第一段的描寫尤其美。所以,在教學中,着重於學生體會到各種花的美,並讀出這種美。通過兩種句式的表達,學生體會到同一意思的不同表達方式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既而提出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花朵開放的樣子”,朗讀自己喜歡的花的句子,鼓勵學生帶着自己的想象和動作讀。

二、適當的運用多媒體

語文課姓“語”,有着自己的學科特點,“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必須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確,恰如其分的情境佈置、生動的多媒體課件、豐富的網絡信息知識……構成了一個美侖美奐的語文課堂,而這一切都應從課堂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要讓“信息技術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本節課上幾處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導入中激發學生的情感——見識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花鐘;認識各種花;這樣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

三、給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説一説”,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説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角色變成小喇叭;可以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可以通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老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安排了學生課後觀察蒐集花的知識是有意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能及蒐集資料的能力。

四、注重學法的指導

本課中寫到的花很多,那我們學生當然要認識這些花,但這不是重點,因為不是常識課,那如何既能讓學生對花有所瞭解,又不失語文課的本色?這在課設計之初就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我以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體悟為抓手,通過

①學生自讀課文説説你知道了些什麼

②讀本課的生字新詞

③讓學生説説這些詞語中哪一些可以用來描寫花,你知道它寫出了花的什麼?(其中有一些同學可能找不準,就可以讓他們到課文裏找一找,這個詞語在哪句話中,讀一讀看,這個詞是在説什麼?適時的提醒同學,當我沒法知道一個詞的意思時,可以把它放進句子裏去讀一讀,很多時候我們就會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了。)

④通過同一個意思可以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達的比較,進而讓學生進一步嘗試幫午時花與夜來香也來變變美這樣一個由讀到説到嘗試運用的過程,雖然不是很新穎,但我覺得比較適合學生理解這篇課文,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如何理解一個詞語,如何去讀一篇文章。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如施教過程中,曾有學生説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他把薔薇説得很美,美在把薔薇比作了笑臉。在學生的理解水平説把薔薇比作了笑臉未嘗不可,但是從老師的經驗來説這就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擬人句,那這就要想是不是需要把這個修辭手法告訴學生呢?如果不告訴那萬一考試時碰到又怎麼應對呢?告訴吧,以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能接受嗎?猶豫不決,課堂時間可是有限的,只有含糊其辭課後再説。

不足之二:每次提出的問題有一定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着我,其時我心裏也急呀,於是乎急着想給學生一些啟發,急着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於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説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着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而且是非常要不得的,以後即使冷場也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

花鐘教學反思8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一樣,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搞笑的花鐘。根據教材資料,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透過該課的學習,學生要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豔麗、甦醒、嬌嫩”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我喜歡的部分;讀懂課文資料,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一樣的花會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一樣的開花時間來説明這個發現。之後分析回答了不一樣的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閲讀教學以“讀”為本,本課思路清晰,語言很美,課堂上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資料,從讀中感悟詞句的優美,課堂上我力求讓學生自由、充分地讀,如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默讀、引讀、齊讀、配樂讀、做動作體會讀等,再透過欣賞鮮花的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麗,朵朵鮮花爭奇鬥豔,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的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薰陶。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每次提出的問題有必須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着我,其時我心裏也急呀,於是乎急着想給學生一些啟發,急着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於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説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着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十分大的遺憾,還有是第四個環節,引導學生建花鐘,學生回答問題的用心性沒有前三個環節高,回答問題的質量也不高,學習的熱情與前三個環節構成較大落差。究其原因是國小生生活閲歷淺,對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瞭解甚少。假使我在課前讓學生上網查資料,瞭解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再在第二環節感知花鐘上的花後,進行拓展:“生活中你還明白哪些花開放的時間呢?”為第四個環節建花鐘作個鋪墊,我想在教學第四個環節時,不致於留下遺憾。這個遺憾使我吸取了一個教訓:務必瞭解兒童特點,重視課前預習。

花鐘教學反思9

《花鐘》一文是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説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温度、濕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説法。

根據這節課的特點,我嘗試運用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反思這節課,我認為以下幾點比較成功。

一、激趣導入。

導入時,我首先出示許多百花圖,讓學生把看到的畫面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表達出來。五顏六色盛開的鮮花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他們被這美麗的畫面吸引了,不由得發出讚歎:“啊,太美了!”,“真漂亮啊!”這時孩子的熱情是高漲的,好詞佳句滾湧而來:“鮮花盛開”、“美不勝收”...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當課題花鐘板書在黑板上,孩子的好奇心更是被激起,一個個有效問題被孩子們質疑“什麼是花鐘?”“花鐘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帶着問題自然走進文本。

二、品讀領悟。

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及時引導。首先讓學生找出比較難讀段落,逐句閲讀,把難讀的句子讀通讀順。並在句子中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並且利用圖片對比理解詞組;這種圖文並茂的教學方式既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詞語的理解。利用圖片自然過渡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因為第一自然段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品讀課文,獨學找出花的名字,讓學生認識並讀出它們的名字。初步感知了後再讓學生品讀這一段,畫出他們開放的時間。然後利用搶答的形式老師説時間學生對出哪種花開放。學生在活動中積極踴躍很快記住了花兒開放的時間。在此,我讓學生理解“左右”,並讓學生結合課文的最後一句話找出與之相近的詞語“大致”並拓展出“大概”“大約”。作者用詞嚴謹,幾處時間描寫都運用了整點,學生在理解了左右後在描寫各種花開放時間的地方大膽修改原文、大膽換詞,這種學習方法讓他們對課文更加了解,同時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課文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花兒的開放,句子生動形象。單一的讓學生讀很難讓他們記住,於是我故意自編小詩一首讓學生讀,枯燥乏味的語言讓學生都感到厭煩了,這時我讓他們利用課本中的生動語言幫我修改,學生積極參與,課文中一個個生動的語言被學生記在了腦海中。這種對比感受讓學生很快明白同樣的句子可以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難點迎刃而解。然後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得花自由朗讀,可以加動作,表情等等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朗讀。

三、拓展延伸。

本課的重難點解決後,學生心中的疑惑被打開明白了什麼是花鐘。這時我展示了不同的花鐘圖片進一步讓學生加深對本課的瞭解。並抓住課文中的省略號讓學生明白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這就需要同學們平時養成多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並用( )點,( )花( )這種句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理念。

當然,由於時間倉促在準備上不夠完善,所以本節課也存在着種種不足。比如:本課設計的教法是“以讀為主,讀悟結合”。但是,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讀,抓得不夠,凡是單一。例如:對“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一句的理解。在設計教學過程是,我的想法是讓學生在圖片欣賞的基礎上,通過反覆朗讀加深體會。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對讀的引導做得太少;學生情感的激發不到位,自然朗讀也不到位;在自學的過程中,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思考時間,本節課有些倉促,有部分後進生跟不上;對於三年級孩子來説,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還不強,今後在教學中要有的放失,靈活使用;在出示各種花的圖片時可以直接貼出時鐘的形式;字詞處理有些倉促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

花鐘教學反思10

《花鐘》是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由於校舍改建,現在的教室沒有多媒體設備,課堂上無法給學生展示鮮花的圖片以及關於鮮花開放時間不同的資料。在教學《花鐘》前,我有意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去搜集有關花 鍾和各種花的信息資料,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從最有趣的段落學起,並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了取捨,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 學。

首先,我從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學習入手,提出問題:課文中介紹的花鐘是什麼樣的?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很快就會想這些製成花鐘的花是什麼花呢?我相機提問“組成花鐘的花有哪些呢?你知道嗎?”學生踴躍舉手,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 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感受詞語的優美,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想象花兒開放時美麗的情景, 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

式,並順勢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學習這種寫法,用形象的語言把事物描寫具體。

最後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花開時間不同的原因,並擴展想象其他花開的原因。鼓勵學生課下查閲不同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並 模仿植物學家也做一面花鐘。

這節課學生的學習熱情較高,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慾。這説明這課比較成功。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本來我設計了第一自然段學習完成後,模仿作者描寫鮮花開放的寫法進行小練筆,由於急於趕課,只是 簡單地説了一下,沒有落實到位。

花鐘教學反思11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3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一樣的説法描述了一天之內不一樣時間不一樣種類的鮮花開放的完美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趣味,堪稱學生學習語言的典範段落。品悟第一自然段,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説法表達同樣的意思。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為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資料。今日,主要是講第一課時,在不一樣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資料,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作者寫法的精妙,陶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課設計時,我刪繁就簡,

1.先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走入花的世界。

2.圍繞“花鐘”這個題目,以學生質疑引入文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題意,尋找答案。

3.檢查學生詞語認識情景,經過多種多種讀法(自由讀、單個領讀、齊讀)解決字詞問題。

4.對課文朗讀進行指導,經過多種讀書指導(自由讀練習、個別讀檢查、默讀、齊讀鞏固、男女生輪讀),到達讀通讀熟讀出感悟。

5由題目花鐘,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不一樣的花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讓學生自由談談,自我對哪種寫花開的寫法更喜愛,邊討論邊以動作理解,在讀中感受花的美。

6.師生欣賞圖片,接讀句子。

7.最終,讓學生嘗試寫寫自我喜愛的花朵,以及它的開放方式。

花鐘教學反思12

這次語文團隊所研修的課題是:朗讀的指導,讓我們語文教師圍繞這個研修課題設計一節課,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摸索,我設計了《花鐘》這節課,《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尤其是第一自然段的描寫,生動,優美。所以,在第二課時教學中,着重讓學生體會到各種花的美,並讀出這種美。通過兩種句式的對比表達,學生體會到同一句話的不同表達方式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這樣就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既而提出要求“一邊讀一邊想像花朵的樣子”,鼓勵學生帶着自己的想像和動作讀。我在教學設計上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甚至連夜製作課件來輔助教學,我設計完這節課後,在同年組的三班試講了一下,結果由於三年級孩子年齡太小,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在我設計的問題當中,學生很難理解教師的意圖,竟不知如何回答,如我問的一個問題是“牽牛花吹起了小喇叭。”

牽牛花像什麼呀?學生答像小喇叭,“牽牛花能吹小喇叭嗎?”學生答不能,“那把牽牛花怎麼了?”由於我的問題,提得不是很明確,所以學生完全沒有理解我的意圖,還有在指導朗讀時,由於評價語言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你讀得很好!

你還能讀得再好嗎?等等,平淡無奇,不吸引學生,沒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課後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們又坐在一起教研:如何才能把這節課上好?如何能夠突出朗讀的指導?

如何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呢?

最後,我們一致意見:朗讀中老師的評價語言要豐富,老師的範讀要起到作用,要抓住重點詞語的理解,來更好的體會句子的意境,才能更好的詮釋句子,讀出感情,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學生的評讀也是必不可少的。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呀!我又重新設計了這部分內容:例如:“煙草花從暮色中甦醒”這一句,可以提示學生,‘甦醒“是怎麼醒的?是被驚醒的嗎?那我們應該怎麼去讀這一句呢?學生即刻明白應讀慢一點,小聲一點,温柔一點。又如:”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這一句,第一位學生讀得很平淡,於是我這樣點評:”你讀的還不夠怒放,再大點聲就好了。願意再試試嗎?“接下來,這位學生掌握了朗讀的技巧,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

還有學生在讀最後一句時”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學生已經能夠讀出很遺憾,很可惜的感覺,但還是欠缺點什麼?

這時,我進行了範讀,我啟發學生注意,老師讀的與自己讀的有什麼不同,老師為何這樣讀。朗讀中,老師那飽含激情語言和老師無奈遺憾的表情,很快便把學生帶入了情境之中,一幅幅,一幕幕可惜遺憾的表情都掛在了孩子們的臉上,使學生們更好的理解了”曇花一現“的珍貴。

當然在朗讀的過程當中,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讀的可真有滋味呀!我最欣賞你讀的這一句了,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讀的更好!……在這充滿激勵、鼓勵、肯定的評價語言中調動學生朗讀的慾望。本課教學中我採取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男女生讀、齊讀、範讀等形式。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朗讀是一種能力一種技巧,需要一定的訓練,而且需要經常的反覆訓練。除課堂教學注重朗讀外,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自讀、多讀,找出文中精髓,也讓學生評讀,學生之間評評,哪讀的好,哪讀的差,應該怎麼讀。評讀不僅能提高朗讀的質量,也為以後的朗讀提供了規律性的朗讀方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積極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只有學生具有了初步的朗讀能力,才能”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以後在備課當中我還要揚長避短,向理想的課堂邁進。

花鐘教學反思13

上《花鐘》一課,我得總體安排是從“解釋花鐘”、“認花鐘”“設計花鐘”、到最終一個環節“填滿花鐘”。

1、這篇課文中描述花開了的語言異常生動。教學時,我讓學生經過聽、讀、辨,自我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説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趣味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我的花瓣等,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經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本事。然後,我結合課堂作業本,讓學生用這樣的寫法來描述春天的動物植物欣欣向榮的樣貌。

2、經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我努力做到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課堂中創設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如同輕輕拂面的和風,如同似有若無的天籟,給人一種情感流淌的愜意,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生機,淡化僵硬的學習,讓學生學得那樣簡便自然,愉快充實。

花鐘教學反思14

本課教學設計力圖體現以下這幾個方面的思想:

一是合理運用和整合語文課程資源。我們明白,語文課程資源相當豐富,它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在教學《花鐘》時,學生除了從教材上獲取信息之外,我有意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帶給了有關花鐘和有關各種花的信息資料,有助於學生理解、體驗、感悟教學資料,尤其是課前,我要學生去查找有關不一樣的花在不一樣時間開放的資料在課中交流,使課內外相結合,使語文學習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閲讀期盼,從最搞笑的段落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並對文中的資料進行了取捨,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二是突出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用心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潛力,因此,我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透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潛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述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閲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我建構,學會閲讀。

從學生的角度去看教師的教學效果,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生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在本節課的40分鐘,學生對學習始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這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欣賞了花鐘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花鐘的美,科學家做法的奇妙,並透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透過讀、辨,感受到了平常説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更為重要的是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搞笑的語言激起美的願望。

2、學生經歷了可貴的情感體驗。如果説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麼,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我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更加產生了對花鐘、對各種花的喜愛,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3、讓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閲讀教學中,不僅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潛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合作交流、處理信息的潛力。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各種不一樣形式的讀,對各種花開放的樣貌的想象,省略號的揣摩以及師生共同合作的讀寫結合,都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

不足之處:剛剛接任的班級,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培養還不夠到位,學生的語文基礎比較薄弱,對字詞的教學所用的時間較多,出現了前鬆後緊的現象。

花鐘教學反思15

【情景説明】

《花鐘》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應用”的思路,説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通過教學,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方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説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花鐘)師述: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花鐘》。

2、請同學們打開書52面,自由讀課文,看看哪部分最有趣。

二、理解感悟

1、學習第3自然段:

⑴ 指名把第3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⑵ 説説有趣在什麼地方?

(師引導學生找到“剛剛”、“大致”,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⑶ 師述: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幾點鐘,這太奇妙了,我們去看一看。

⑷ 課件播放花鐘畫面。(師配上解説)

⑸ 鼓勵學生説説看了這麼美的花鐘,有什麼樣的感受?(學生自由談感受)

⑹ 請同學們帶着自己不同的感受再讀一讀第3自然段。

2、學習第1自然段:

⑴ 過渡:科學家有意識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組成了花鐘。(板書:開花時間不同)那麼,什麼花在什麼時候開放呢?請同學們認真朗讀第1自然段。

① 學生回答後,課件出示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

② 請學生看看出示的句子。小聲讀一讀,説説這些句子寫得怎麼樣?

③ 師述:同樣寫“花開了”,書上是怎樣寫的,邊默讀,邊畫一畫。畫完了的同學小聲讀一讀。

④ 課件出示書中的原句:(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⑵ 品讀句子:

① 讓同學挑一個描寫花的句子,用心地、反覆地朗讀,然後和小夥伴交流一下,具體好在哪裏?

② 師生交流。(重點指導朗讀,也可嘗試讓學生對某些句子換一種説法。)

如:指導學生讀“曇花開得如此美麗,可生命又如此短暫”;讓學生用一個句子描寫一下睡蓮;讓學生説説哪些花還可以用“綻開”。

③ 師述:欣賞了這麼美的句子,看到了這麼美的花,老師也禁不住想放聲朗讀,同學們願意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嗎?

(師配樂朗讀)

④ 師述:聽完老師的朗讀,你們有什麼話想對我説嗎?

(謝謝你們對老師的讚美和鼓勵,你們的稱讚給老師帶來了快樂和自信。)

⑤ 學生自由讀一讀這段。(自由讀)

⑥ 指名讀、齊讀。

⑦ 小結:同學們不但讀出了聲,還讀出了情,這些花被你們讀得更美了。

⑧ 討論:不知同學們注意了沒有,這一段後邊還有一個省略號是什麼意思?你知道還有哪些花在什麼時候開?(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

⑨ 師述: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課後我們也可以像書中那樣用不同的語句把它描寫下來。

3、學習第2自然段:

過渡:不同的花為什麼開放的時間不同呢?請同學們分小組學習第2自然段,注意先讀書,後討論。

⑴ 小組學習討論,教師巡視。

⑵ 師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⑶ 小結:剛才小組內自主合作,找到了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小組學習很認真。

三、總結延伸

學習了《花鐘》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很多關於花的知識,其實,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奧祕,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就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附:(板書)

花鐘

温度、温度、光照

開花時間不同

昆蟲活動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力圖體現以下這幾個方面的思想:

一是合理運用和整合語文課程資源。我們知道,語文課程資源相當豐富,它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在教學《花鐘》時,我讓學生除了從教材上獲取信息之外,還有意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供了有關花鐘和有關各種花的信息資料,有助於學生理解、體驗、感悟教學內容。尤其是課前,我要學生去查找有關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在課中交流,使課內外相結合,使語文學習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閲讀期待,從最有趣的段落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並對文中的內容進行了取捨,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二是突出國小語文閲讀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因此,我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閲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我建構,學會閲讀。

三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效的接受性學習有機結合。我們牢固樹立學生是閲讀教學主體的思想是對的,但是,教師在關鍵處引導、點撥和示範、講解都是必要的。因此,在《花鐘》第一段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讀好這段,我進行了示範朗讀,但在第二段的教學中,由於這段只是介紹不同的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原因,學生容易學懂,所以我完全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只進行檢查,也只用了少量的時間。

【專家點評】

黃老師執教的《花鐘》這節課,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突出了語文閲讀教學的重點。其教學設計以“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組成花鐘”為主線,以“有趣”為切入口,在喚起學生的閲讀慾望之後,讓學生廣泛自主閲讀,師生共同經歷欣賞美、感受美、獲得美的享受的過程。具體來講,有三個突出特點。

一、重閲讀

《語文課程課標》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讀是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語言文字的前提。《花鐘》一課語言優美、意境也很美。黃老師在教學時,沒有過多地講解,而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用換詞、比較句子、仿説句子等形式,讓學生走進文本,並在教師的指導、鼓勵下反覆地朗讀、品讀、賽讀、配樂欣賞讀,來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從而喚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語文課程學習的喜愛之情。

二、重體驗

“注重體驗”是閲讀教學的重要理念之一。它不僅是語文教育的特點,而且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和方法。在本課的設計中,黃老師要求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花鐘和各種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信息資料,以備課中交流;課中,教師適時通過CAI課件展示花鐘和各種花在不同時間開放的樣子,讓學生欣賞、感覺形狀各異的花鐘鐘面和各種花開放時的美姿。當學生還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時,趁機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美。同時把語文學習和生活聯繫起來,把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結合起來。

三、重積累運用

《語文課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語文課堂教學是學生語言積累和運用的主陣地。因此,在閲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更要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在本課第一自然段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對各種花開放的樣子的想象以及對省略號的揣摩等,都是為了學生的語文積累和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ypd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