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如何抓好幼兒常規教育(通用多篇)

如何抓好幼兒常規教育(通用多篇)

如何抓好幼兒常規教育(通用多篇)

幼兒園常規教育 篇一

幼兒園常規教育主要包括:一日生活常規、教育、教學常規等。幼兒園教師要會科學、合理地制訂各項常規,要耐心細緻,持之以恆地教育幼兒遵守各項常規,以使幼兒園常規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一節 生活常規

一、進餐的常規

培養幼兒進餐的常規,能促進消化和吸收,保證供給幼兒充足的營養素;保證進食衞生,預防病從口入;養成文明的進餐習慣。進餐時要求幼兒遵守的常規如下。

(1)飯前洗手。進餐前用肥皂泡按照正確的洗手方法,洗乾淨手。洗淨手後,不再幹別的事,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2)吃飯時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清潔衞生。吃飯時,不用手抓飯,不剩飯菜。

(3)學會正確使用餐具。小班幼兒學會正確使用勺子,中、大班幼兒學會正確使用筷子。

(4)吃完飯後,能把碗、筷放在指定的地方,把椅子放入原位後離開餐桌。 (5)飯後用温水漱口,然後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擦嘴。

(6)中、大班幼兒可輪流擔任餐前準備和餐後的整理工作,如飯前分碗、筷、小勺等。

二、飲水的常規

幼兒對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大,在一日活動中應多次安排幼兒喝水,喝水時要求幼兒遵守的常規如下:

(1)教會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識別自己水杯的標識(在茶杯架的相應位置上粘貼上各種小動物、蔬菜、水果的圖案,或直接在水杯上貼防水的圖案,圖案不能重複,保證每個幼兒都有一個僅屬於他的圖案),能根據自己的標識,正確拿取杯子。

(2)組織幼兒拿取水杯,可用分組輪流的方法,以免擁擠,並減少等待的時間。

(3)分組組織,輪流取水,並學會排隊,做到不擁擠。 (4)喝完水,立即把杯子放回原位,不玩杯子。

三、就寢的常規

幼兒睡眠除了要培養良好的睡姿,能自然、安靜入睡等良好的習慣外,就寢時還要求幼兒遵守就寢的常規,它能使午睡室整潔有序,能讓幼兒學會穿脱衣、褲、鞋、襪,就寢時要求幼兒遵守的常規如下。

(1)睡前能按順序穿脱外衣、外褲、鞋子,並把衣褲疊整齊放在牀後頭或教師指定的地方;鞋子整齊地擺放,做到美觀、整潔。起牀後,會自己按順序穿衣褲、鞋襪;起牀後會自己整理牀鋪,將被子疊整齊,放置在牀頭。

(2)小班幼兒可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以上任務,中班開始慢慢過渡到獨自完成。

四、盥洗的常規

(1)分組組織幼兒,按順序輪流進入盥洗室,儘量避免擁擠,以免發生矛盾。幼兒盥洗時,應有教師在現場指導、照顧和督促幼兒認真洗,洗乾淨,提醒幼兒不玩水。

(2)能用正確的方法洗手、洗臉。

(3)懂得節約用水的道理,學會節約用水的方法,盥洗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不浪費水。

五、入廁的常規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除了培養幼兒定時大便、按時小便等排便習慣外,同時要求幼兒在入廁時遵守一定的規則,可以讓幼兒儘快學會自己料理生活的技能,培養講衞生的文明行為習慣。入廁時要求幼兒遵守的常規如下。

(1)對初入園的幼兒,要會用語言表達要大、小便,學會坐盆或蹲坑,有些幼兒不習慣幼兒園的便盆或蹲坑,教師應耐心説服,逐漸使之習慣。

(2)4歲後的幼兒,開始學習自己料理大、小便,學習自己穿脱褲子,自己擦屁股,應事先將手紙裁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幼兒拿取。一般紙寬10釐米,紙長13釐米左右,並教會幼兒使用方法。

第二節 教育、教學活動常規

一、集體活動中與人交往的常規

1.學會使用禮貌用語。

(1)小班幼兒,會説“謝謝”、“再見”等簡單的禮貌用語。

(2)中、大班幼兒會説“謝謝”、“再見”、“請”、“不客氣”、“您好”等常見的禮貌用語。並會主動用禮貌用語跟人打招呼和回答別人的問候。

2.學會有禮貌地聽別人説話。聽別人説話時有禮貌,表示對説話方的尊重,會贏得對方的好感,有利於交往。

(1)小班幼兒,要做到能安靜地聽人説話,不隨便插嘴,不打斷別人説話。 (2)中、大班幼兒,要做到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傾聽別人説話,不打斷別人説話,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與人交談,不搶着講,不亂插嘴。與人交談時,做到有目光和表情的交流。個別交談時,知道要控制音量,以對方能聽到為準,不影響其他人。

3.在自由結伴遊戲時,能熱情而有節制地尋找合作伙伴。找朋友時,會面帶笑容,態度友好、動作輕柔,自然大方。 4.在集體活動中不與他人相撞。

5.學會看問題不僅要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出發,也要考慮別人的立場和觀點,能和同伴共同商量解決活動中出現的簡單問題,玩具的分配、遊戲角色的分配等。

二、勞動的常規

幼兒應從國小習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教師應按照幼兒年齡的不同,鼓勵幼兒參加勞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活動手、腦和整個身體,鍛鍊意志,培養愛勞動的態度和責任感。幼兒應遵循的勞動常規如下。

小班幼兒

(1)學習自己穿鞋子、襪子,能分清鞋子的左右腳,分清襪子的底和背,並能穿入腳上。學會自己拿勺子吃飯,不要老師喂。

(2)學會自己搬椅子。方法為:雙手分別握住椅子的兩旁,椅背朝上,搬動椅子,不能在地面上拖着走。

(3)會自己洗手;會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擦嘴;會自己擤鼻涕。會把垃圾扔進垃圾箱。

(4)會按老師的指令做簡單的事。如幫老師拿掃帚、簸箕,幫小朋友拿衣服、鞋子,給花澆水、給小魚餵食等。

(5)會整理自己玩過的玩具、看過的圖書,懂得東西從哪兒拿,應放回哪兒。 中、大班幼兒

(1)會自己穿脱衣服,會疊衣服;會扣鈕釦、繫鞋帶。當同伴有需要時會幫助同伴扣鈕釦、繫鞋帶。

(2)會整理被褥,會把被子疊成正方形,會鋪平牀單。

(3)會用筷子吃飯,不掉飯粒,不剩飯。吃飯時不高聲説笑,不弄髒衣服,能鑽心進餐。

(4)會正確盥洗,盥洗時專心,不玩耍,不弄濕衣服和地面;動作迅速,不擁擠。

(5)會自覺整理自己玩過的玩具、閲讀過的圖書,做到物歸原處。

(6)會按活動需要,擺放桌椅,搬動桌子時,做到兩人抬着走,不推、拉桌子。

(7)會擦桌子、窗户,會掃地,自覺保持環境清潔,自覺地將垃圾扔進垃圾箱。

(8)會給植物澆水,給動物餵食,能做力所能及的園地勞動。

(9)能較好地完成老師指派的勞動任務,如分發和收拾餐具、教具等。 (10)能完成“值日生”的任務,盡到“值日生”的責任。

三、避免噪聲的常規

噪聲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眾所周知,避免產生噪聲人人有責。由於幼兒大腦皮層發育不健全,自控能力差,再加神經活動過於興奮,這些往往使幼兒成了幼兒園內環境噪聲的主要來源。長期生活在充滿噪聲環境中的人,容易疲勞,心情煩躁,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幼兒園教師應引起重視,要加強教育,建立預防噪聲的常規,並引導、督促幼兒嚴格遵守,儘量避免噪聲的產生,保證身心健康。同時也有利於幼兒形成平和、安寧的心態,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避免噪聲的常規如下。

(1)不高聲喊叫。

(2)與人文明交談,個別交談時會控制音量,集體交談時,會注意傾聽,不隨便打斷他人的發言或亂插嘴,做到一個接着一個發言。 (3)唱歌、念兒歌時也要注意控制音量,能用好聽的聲音唱歌和念兒歌。 (4)自由活動時,不狂奔亂喊,否則既製造噪聲,又損傷嗓子。 (5)輕輕地走路。

(6)不在活動室裏或走廊上跑跳,會輕輕地穩穩地走。 (7)進午睡室,會小心地、悄悄地走。 (8)輕輕地拿放東西。

(9)搬桌子,兩人抬着走;搬椅子,兩手抱着走,不在地面上拖動,以免發出噪聲。

(10)飯後、飲水後、輕輕地把杯、碗、盤、勺、筷等放入指定的筐或桶內,儘量不發出聲音。

(11)平時不敲打桌子,不搖動椅子。

四、教學活動常規

幼兒園教學活動常規有一般性的組織常規,如排隊、舉手發言、坐姿端正等;也有特殊教學活動的常規,如針對音樂活動、體育活動等不同教學活動的特點,有一些特別的常規要求。教師應明確各項教學活動的規則要求,並指導、督促幼兒遵守各項規則要求,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並取得好效果。

(一)教學活動中幼兒需遵守的一般常規

1.排隊

在集體教育、教學過程的組織中,少不了排隊這一組織形式,它是活動順利、有序進行的保障,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習慣。教師不但要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組織幼兒排隊,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自覺排隊的習慣。讓幼兒知道,一般有三人以上出現等待現象時,就要自覺排隊。

(1)盥洗、入廁、飲水時遇到等待現象應排隊。

(2)集體走樓梯、過走廊,要排好隊靠右邊走,把左邊空出來,供別人用,以免擋住別人的通道。

(3)玩滑梯、鞦韆、浪椅等大型活動器械時,要排好隊,一個接着一個來,懂得先來後到的道理,學會必要的等待。保證活動的安全。

(4)在早操、遊戲、音樂、體育等活動中,能根據活動的需要和教師的指令,排成各種隊形。

(5)集體出遊、散步需要排隊,一般排成兩路縱隊,幼兒兩兩拉手行進。小班幼兒可用繩子做護欄,即繩子兩端分別由兩位老師牽住,幼兒排成一路縱隊,用右手扶住繩子,就可向前行進,這種方法既安全,又方便低年齡幼兒行走,比一個幼兒拉着一個幼兒的衣服走效果要好得多。 2.教學活動中應遵循的常規

(1)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按老師的指令開始、展開和結束活動,步調一致、反應靈敏、行動迅速。

(2)舉手發言。養成勤於動腦,積極發言的主動態度。同時又要做到回答問題或要求發言時,應先舉手,得到老師許可,方可起立發言。會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等待教師邀請。注意傾聽同伴發言,不隨便打斷或插嘴。 (3)不隨便進出活動室。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如喝水、入廁,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不隨便藉故離開活動室,更不擅自離開活動室,隨便進出。能堅持完成學習活動。

(4)不隨便玩弄事先準備好的學具、操作材料等學習用品,以保證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活動中。

(5)坐姿端正。背部挺直,靠着椅背,肩部放鬆,雙手自然放在大腿上。保持正確的坐姿,既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又能保證骨骼的正常生長。

(6)活動結束後,自己收拾簡單的學具、樂器、操作材料等學習用品,整理場地。離開時,能迅速地將椅子輕輕靠近桌子。

(二)特殊教學活動的常規

音樂活動中韻律活動的常規 1.活動開始和結束的常規

(1)聽音樂的信號起立和坐下。一般採用旋律向上的音樂作為“起立”的音樂,用旋律向下的音樂作為“坐下”的音樂。 (2)聽音樂的信號開始活動和結束活動。

(3)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活動後迅速找到空位子就座。 (4)活動結束時,自己收拾道具和整理場地。 2.活動進行的常規

(1)在規定的範圍內活動。

(2)聽音樂的信號變換隊形,一般採用進行曲,聽進行曲音樂,按音樂的節拍,邊踏步邊走成新的隊形。

(3)在沒有隊形要求的情況下,找比較空的地方活動。

(4)在自由移動或活動時,不與他人或場地內的道具桌椅等相撞。

(5)在自由結伴的活動中,安靜地在規定的時間內尋找、選擇同伴、交換舞伴、分組或分配角色。

(6)在自由結伴活動中,熱情而有節制地與舞伴交流、合作。

音樂活動中打擊樂器演奏的常規 1.活動開始和結束的常規

(1)聽音樂的信號整齊地將樂器從座位底下取出或放回。

(2)樂器取出後,凡不演奏時須將樂器放在大腿上,做到不發出聲音,眼睛也不看樂器。

(3)開始演奏時,按指揮者的手勢整齊地將樂器拿起,做好準備演奏的姿勢。演奏結束後,按指揮者的手勢將樂器放回大腿上。 (4)活動結束後,自己收拾樂器和整理場地。 2.活動進行的常規

(1)演奏時身體傾向指揮者,眼睛注視指揮者,積極地與指揮者交流。 (2)演奏時注意傾聽音樂和他人的演奏。

(3)演奏時注意力要集中,不做與演奏無關的事。

(4)交換樂器時,須將原來使用的樂器放在椅子上,再迅速、安靜地找到新位子坐下。

(5)交換樂器過程中不與他人或場內的椅子相碰撞。

體育活動的常規

(1)聽口令或哨聲踏步、走隊形、做動作。 (2)教師示範講解時,集中注意傾聽和觀看。

(3)解散活動時,應在指定的地方活動,不互相碰撞。 (4)做劇烈活動時,不高聲喊叫,以免損傷聲帶。 (5)做體育遊戲時,嚴格遵守遊戲的規則。 (6)成集中隊形時,動作迅速,不發出聲音。

(7)結束活動時,會幫助教師收拾活動器具,整理場地。

第三節 常規培養的策略、方法

幼兒園各項常規一旦確定,教師就應教育、引導、督促幼兒遵守,嚴格要求,持之以恆,直至形成習慣。否則,哪怕制訂得再好的規則,也只是紙上談兵,失去意義。

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可參考以下策略、方法。

一、嚴格要求,毫不懈怠

幼兒園提出的各項常規,對幼兒來説,應該是符合實際,是他們接受能力範圍之內的;但又應該做到有一定的難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即對幼兒的心理形成適當的壓力。心理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有利於促進幼兒積極向上。同時,幼兒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和發展,努力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和經受挫折的能力。

教師在培養幼兒遵守常規的過程中,要嚴格要求,給幼兒以適當的壓力,讓幼兒經受一定的挑戰,變壓力為動力。而不能“心慈手軟”,一旦遇到困難,或太浪費時間,就放鬆要求,甚至放棄。

嚴格要求,就是指教師要嚴格按照既定的規則辦,説話算數,説到做到。若幼兒感到有困難,也不能放鬆要求,更不能放棄,要有堅定的立場,頑強的意志和耐心,幫助幼兒反覆練習,以形成自覺的行為。當然,嚴格要求不是大聲地訓斥或責備。如,當教師提出“搬椅子時動作要快,不發出聲音”的規則要求,幼兒有能力做到,卻沒能做到時,教師不能因為怕耽誤時間,影響下面的活動,雖然沒有達到規定的要求,可看看椅子也已經放好了,就算了。這樣做其實就是對規則的放鬆,沒有嚴格要求,因此也就很難達到要求。要做到嚴格要求,那就應該讓幼兒把椅子放回原位,重新搬,有必要的話,可反覆進行,直至達到要求。在反覆進行的過程中,要有耐心,保持心平氣和,不訓斥、指責幼兒。

又如,教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自己拿勺子吃飯的常規,一開始幼兒拿不好勺子,到處撒飯粒,花的時間更長,既給教師增添麻煩,又耽誤時間,還不如由教師喂來得省事。教師不能因為麻煩或浪費時間而放棄規則要求,而是要堅持原則,耐心地、不厭其煩地一點一點地按要求去做,直至達到目標。

二、共同合作,持之以恆

共同合作,持之以恆,指的就是一致性和一貫性。一致性和一貫性是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尤其是在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上,更顯得重要。 共同合作,可以從內容和對象兩個層面去理解。首先從合作的對象看,既包括幼兒園保教人員之間的合作,幼兒園保教人員與家長的合作,同時也包括幼兒園教師、家長與幼兒的合作。從合作的內容看,一是指合作制訂各項常規,二是共同遵守各項常規。

合作制訂常規,不僅要求幼兒園班級中的各位教育者合作參與,共同制訂出一致的規則,同時,可請家長參與,以便家長深入瞭解幼兒園的各項規則。這裏最值得一提的是,教師要鼓勵幼兒親自參與規則的制訂,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成為規則的主人。具體做法如教師、幼兒共同商量、討論出規則,然後讓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將規則表現出來,並張貼在牆面上,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對規則做到心中有數,用圖畫表現出來的規則一目瞭然,容易理解,又可以隨時提醒幼兒遵守。幼兒對自己親自參與制訂的常規,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會主動的去履行。

幼兒園保教人員、家長、幼兒多方面合作制訂的常規,更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有利於教師和家長共同遵守,為幼兒起榜樣作用,也有利於家園合作共同督促幼兒遵守。如在交往的常規中,要求幼兒“會用禮貌用語,有禮貌地與人交談”,幼兒只在幼兒園裏被要求這樣做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樹立榜樣的作用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與所有人交往的過程中都應該這樣做。有多方合作,有一致的要求,常規就會很快成為幼兒的自覺行為。

持之以恆,是指對幼兒進行常規培養時,要有一貫的要求,定下的規則,不隨意更改,在執行過程中,不走樣,不打折扣,不隨心所欲,也不半途而廢,始終如一,堅持到底。當一種常規剛剛建立時,需要每天堅持,以達到鞏固。當一種常規已經鞏固時,在執行時也要每次提醒幼兒做到。教師在提常規要求時更不能隨心所欲。如,今天教師心情舒暢了,就會放鬆對幼兒的要求,哪怕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也可以隨便説話,隨便在地上打滾等。哪天教師心情不好了,就會“嚴格要求”,這也不許,那也不行,動不動就批評。當然,有這種行為的教師,前提是沒有認識到常規教育的意義。幼兒園的常規不是教師用來壓制幼兒,對幼兒實行控制的手段,而是塑造幼兒完善人格的積極措施。因此,在進行常規教育時,教師一定要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從幼兒身心健康出發,不惜付出耐心和恆心,堅持不懈,才能取得好效果。

三、激發興趣,主動學習

人的大腦皮層活動有它規律,“優勢興奮”就是其中的一種。當人的大腦皮層處於“優勢興奮”狀態時,就會使人感到工作或學習過程十分的輕鬆、愉快,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激起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大大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

促進大腦皮層“優勢興奮”狀態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興趣”。人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説法“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內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等,就是因為興趣能使大腦皮層形成“優勢興奮”,使人產生工作、學習的愉快感,激發人們工作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使工作和學習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幼兒的常規教育中,幼兒園教師同樣要善於利用大腦皮層優勢的原則,儘量採用幼兒感興趣的手段和方法,對其進行常規訓練,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嘗試用以下方法。 1.遊戲形式或遊戲口吻 遊戲是學前兒童最感興趣的活動,是幼兒容易接受的學習形式。把常規教育內容寓於遊戲的形式中,或用遊戲的口吻進行組織,會大大激發幼兒學習常規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如前面提到的《吃飯=組裝車》這一例子中,教師為了培養幼兒不挑食、自己吃完一份飯菜的習慣,就是利用孩子對汽車的興趣,用遊戲的口吻,把食物比作汽車零部件,把進食比作組裝汽車,大大激發了幼兒的進食興趣。又如:在打擊樂活動中教師為了培養幼兒自己收拾打擊樂器的常規,用幼兒樂於接受的遊戲形式進行組織。具體方法是:請幾位幼兒,人數與樂器的種類相同,即有幾種打擊樂器,就請幾位幼兒,一位幼兒負責收一種樂器,每人發一個小籮筐;負責收樂器的幼兒手提小籮筐,跟着《找朋友》的音樂節奏,用跑跳步,輪流跳到拿同一種樂器的幼兒面前,幼兒逐個把樂器放入他(她)的筐內。用這一遊戲的方法,激發幼兒的興趣,樂器收得又快又好,活動環節顯得緊湊,因為《收樂器》的環節很自然地成了打擊樂活動的最後一環節,沒有一點附加的感覺,效果很好。

2、兒歌類文學作品

兒歌、謎語一類的文學作品,有很強的節奏感,富有韻律美,念起來朗朗上口,幼兒樂於接受,感興趣。因此,用兒歌來伴同幼兒學習常規,同樣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讓幼兒學習自己繫鞋帶,可配上繫鞋帶的兒歌“兩根鞋帶交朋友,兩個朋友拉拉手(第一次交叉打結),兩個朋友鞠鞠躬,再拉一次手,變成小蝴蝶(第二次打蝴蝶結)。”如讓幼兒自己學扣鈕釦,以防扣錯釦眼(幼兒很容易扣錯釦眼,這是個難點),可配上謎語“兄弟四五個,各進各的門,要是走錯了,出來笑死人。”

如培養幼兒坐姿端正的常規,可配兒歌“椅背靠一靠,雙腳並併攏,小手拍一拍,放在大腿上。”

這些兒歌不僅能激發幼兒對學習常規的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常規的學習要領,更有利於幼兒對常規的掌握。

教師應根據具體需要選擇相應的兒歌,也可自己編寫兒歌,讓幼兒在朗朗上口、饒有趣味的兒歌陪伴下,愉快地學習。

3、音樂作品

音樂是情感藝術,它通過人的聽覺直接打動人的心靈,音樂的節奏、旋律、音色等直觀性和美感,能引起人精神上的快感。幼兒喜歡聽音樂,喜歡唱歌,因此採用音樂作品來輔助幼兒常規的學習,是幼兒園教師常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尤其是在音樂後動中,能很好地運用音樂來指揮幼兒學習常規,如幼兒聽音樂做律動進活動室入座;聽音樂開始活動和結束活動;聽音樂起立或坐下;聽音樂踏步變隊形等。音樂的運用能很好地幫助幼兒學習常規,也能使音樂活動變得緊湊而有條不紊,大大減少教師的組織時間和幼兒的等待時間,同時能創造出濃厚的音樂氛圍,使音樂活動取得好效果。

在日常生活常規的學習中,也可用音樂來輔助,如漱口時,可配上“漱口”的歌曲;洗手時可配上“洗手”的歌曲;刷牙時可配上“刷牙”的歌曲等。

幼兒感興趣的遊戲、兒歌、音樂等材料,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學習常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熱情,還能隨時提示常規的要領,對幼兒學習和鞏固常規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師應適當選擇、合理運用以上材料,在常規教育中發揮其作用。

四、榜樣鼓勵,正面強化 榜樣激勵是指為幼兒提供正確的行為典範,激勵幼兒去模仿。為幼兒提供的榜樣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直接的榜樣主要是指成人和同伴,間接的榜樣有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在幼兒園的常規教育中,教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師的榜樣作用是第一重要的因素。有人説: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在園的大部分時間都與老師在一起,再加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會有意或無意地進行模仿和學習。可見教師對幼兒良好行為的形成,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兒常規教育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範性影響。俗語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時時注意自己舉止言行的規範,才能給幼兒以身示範的教育影響。

幼兒園裏經常使用的間接榜樣是文學作品活動——講故事。幼兒喜歡聽有趣的故事,教師充分利用故事等文學載體,運用文學作品中的教育典範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可以產生較好的效果。如為培養幼兒愛惜糧食,教師向幼兒講述《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組織幼兒討論故事中發生的事情,啟發幼兒愛惜糧食。為了強化教育效果,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進行表演,幼兒通過角色遊戲的表演加深印象,模仿、學習良好的行為習慣。

正面強化是指對幼兒遵守規則的行為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以鞏固其良好品行。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但他們對來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幼兒的這種上進心理需求,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特別是對能夠自覺遵循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就可以使幼兒的正確行為,由於獲得及時的正面強化刺激而固化下來,並逐漸養成行為習慣。如,為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解決有些幼兒不願洗手的壞毛病,教師對已經養成洗手習慣的幼兒用照相機拍照下來,然後在班級的小紅花園地裏展覽。同時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向幼兒出示兩張圖片,一張圖為髒的小手,一張圖為乾淨的小手,然後組織幼兒討論:“你喜歡哪隻小手?為什麼?”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説出髒手上有細菌,吃到肚子裏會生病的道理。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洗乾淨手後,教師應及時鼓勵、讚揚,以使幼兒逐漸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

除了以上策略和方法,幼兒園老教師在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方面有很多深入的實踐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

常規教育心得體會 篇二

很慶幸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有這麼珍貴的學習機會,作為教師,在孩子的常規培養方面確實存在很多困惑,通過今天的分享,我學到了:

常規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其不僅影響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而且呢常規包括不同方面,我們老師要精心研究,老師們之間的配合還有家園教育的一致性也很重要,一個班級常規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的成長和教師組織一日生活的質量。如果常規沒有建立好,幼)兒就沒有好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分散精力維持各個環節秩序而影響活動的質量;反之,一個班級建立了細化、完善的常規,形成一個自然有序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習慣。不但為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有利於教師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常規培養是教育活動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常規不僅是幼兒一日活。動正常開展的保證,更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因此要求我們教師在一日活動中工作一定要做精做細,不能有一絲馬虎。通過今天的分享與交流我知道了幼兒的常規教育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有如:生活常規、活動常規、學習常規。老教師通過對不同問題的解答,為我指明瞭方向,值得反思。

新學期馬上就要到了,我會予以實踐。

常規教育心得體會 篇三

通過學習,我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鏡子,時刻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更好的服務於學生。通過學習,我開闊了眼界,對教學常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新的常規的學習,使我們對新課標下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方向,不僅告訴我作為教師如何做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的學,扮好課堂組織者的角色。通過學習,我對常規內容有了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從備課、上課、作業的確定、學生的輔導、評價等,需要教師科學的設計,才能使教學達到最優化。所以我體會到常規不僅是一種制度,更是轉變教師教學理念的有效途徑。學常規不是多餘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勢在必行的。只有學好常規,才能自覺地遵循常規,指導自己的教學,才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這次新常規的出台,我不僅感受到了教育教學的新發展,更使我有了緊迫感,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改革的步伐,做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

所謂“常規”即一般的規範,應該達到的要求,“常”字説明經常做,應該做,這就要求每個老師能將常規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努力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落實常規,做細做實,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常規的話,應該會在教育教學上取得很好的成績。作為老師,需要在實踐反思中認真對照,反覆檢查,長期以往,才會使常規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習慣,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境界。

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給學生、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怎樣才能使師生在課堂優化組合,發揮最佳狀態,我想一場精彩的好戲,離不開一個好的劇本,所以備好課是基礎。以往在備課中往往注重教學內容的確立,考慮較多的是自己怎樣教的順手,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設計單一,方法陳舊,教學效果自然平平。通過學習使我懂得備課的重要性:教學預設要力求開放,立足教材,超越教材;開放思維,拓展空間;開放情感,尊重不同的情感體驗。

課程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新的教學常規理念如春雨絲絲深入人心。讓我們在新教學常規的指導下,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共築平等、自由、創造的學習空間,與學生同學習,共成長。

幼兒園常規教育 篇四

幼兒園的常規培養教育是指對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規則、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培養教育過程,是貫穿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的。在常規培養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幼兒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如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對他人要懂得文明禮貌、知道愛護公物、學會分享與謙讓、學會等待與輪流以及關心、同情他人等,要讓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品德素養。

如果按照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內容來劃分,幼兒園的常規可以分為生活常規、遊戲常規、學習常規三部分。雖然每個幼兒園會根據本園的具體情況對這三部分的常規進行具體的規定,但是大致的內容是相同的。

(1)生活常規貫穿幼兒在因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是根據幼兒因的生活環節制定的活動規則。生活常規一般包括來園、盥洗、飲水、如廁、進餐、午睡、起牀、離園等環節的常規。幼兒應該形成的生活常規包括:遵守作息時間,有良好的進餐習慣、睡眠習慣、衞生習慣,有良好的坐、站、走姿勢,以及有良好的物品收放習慣等。各年齡班的生活常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在具體的要求上有所不同。比如,在中班增加了勞動常規;到了大班增加了值日、收拾和整理活動的常規。下面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

◆早晨按時入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大聲向老師問好;

◆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整理自己的衣物並把自己的物品放到規定的地方;

◆參加班級的晨間遊戲活動和晨間鍛鍊;

◆三餐和吃午點以前能按照規定的步驟洗手,大、小便後知道洗手;

◆安靜進餐,不挑食,自己吃,不撒飯;飯後按要求把碗勺放到指定位置;

◆安靜午睡,安靜起牀,嘗試自己穿衣服;

◆離園時拿好自己的物品,向老師道別。

(2)幼兒園的遊戲活動既包括室內遊戲和户外體育遊戲,也包括個人遊戲、小組遊戲和集體遊戲。幼兒園的遊戲常規主要是指這幾類遊戲的常規。為了保證遊戲的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商議制定遊戲常規。下面是中班幼兒的遊戲常規:

◆能自己選擇遊戲活動,並有目的地活動;

◆遊戲中遵守遊戲規則,遇到問題主動想辦法解決;

◆與小夥伴一起玩,能大膽表達與交流;

◆學習輪流按順序遊戲;不經過別人允許,不插手別人的遊戲;

◆注意保持安靜,不大聲喊叫影響他人;

◆愛護玩具,能按照要求有序地收放玩具材料;

◆學習自主解決遊戲中的困難與糾紛。

(3)幼兒因的學習活動包括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教師要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及遵守紀律、認真傾聽與交流、敢於大膽表現自己的好習慣。下面是大班幼兒的學習常規:

◆能積極、愉怏地參加各種學習活動;

◆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育,大膽且大聲地回答問題;

◆有良好的坐姿、舉手姿勢、站姿、握筆姿勢,懂得用眼衞生。

◆注意傾聽教師和同伴的講話並勇敢地回答問題。

◆大膽探索與嘗試,有目的地進行操作;

◆注意觀察和學習同伴的經驗,積極與大家討論問題。

在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同時,教師要保證幼兒的一日生活是安全的、快樂的、有意義的,要讓幼兒獲得應有的發展。

常規教育心得體會 篇五

xx年3月31日下午,我聆聽了XX市實驗幼兒園潘玉香老師的《如何做好幼兒園常規教育》,覺得真的很實用!潘老師介紹了幫助幼兒建立一日生活常規的方法和途徑:1、表揚鼓勵法;2、環境暗示法;3、遊戲體驗法;4、判斷分析法;5、行為鞏固法;6、榜樣激勵法;7、家園合作法;8、故事引導法;9、幼兒參與法。

還介紹了抓好班級常規教育的小技巧:首先應開班級全體老師會議,共同制定本班的常規要求;應用音樂效能,提示幼兒進行活動;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給幼兒講清楚活動規則要求,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怎樣做;教師要以身作則;反覆強化,讓幼兒逐步內化;及時評價激勵孩子;與家長溝通,家園同步教育;常規從小班抓好,從小事抓好等等。我們作為幼兒教師真的可以借鑑,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這樣你的班級常規一定會很好!

總之,班級常規培養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好的,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讓我們成為孩子良好習慣培養的播種者!

抓好班級常規的具體要素 篇六

常規常規,日常的行為規則。抓常規,要就要抓日常,常常抓。俗話説得好“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幼兒良好的常規也是要從幼兒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即從細小處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班級常規是個廣泛的領域,它包括了幼兒的生活常規、學習常規,而生活常規又包含了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等子領域,教師都要根據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內容,有計劃、有秩序的開展常規管理的工作。幼兒園老師,可能是世界上最貧嘴的老師了,這也取決於幼兒的需要。孩子們對規則遵守的持續性並不是很長,因此就需要老師不斷地去重複,去提醒,從而慢慢形成良好的習慣。

另外抓常規,其最終目的不是批評某位幼兒,而是要幫助幼兒改掉不良的習慣,養成良好的習慣。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良好的常規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幼兒現階段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有限,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覆的工作,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如何加強幼兒常規教育 篇七

我們幼兒園地處農村,幼兒的户外活動場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塊沙地,平日我們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近課下活動時,我發現總有三三兩兩的幼兒蹲在沙地裏玩沙子,有的還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畫什麼,直到上課鈴響,才戀戀不捨的離去。

今天户外活動時,本來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澤乾卻跑到我面前對我説:“老師咱們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這次機會去看看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呢!於是我領着孩子們來到沙地裏,這時他們象一羣放飛的小鳥,“飛”到沙地裏忙了起來,一會兒工夫,子哲對我説:“老師你看我畫的村莊。”有的在畫樹和小鳥,畫得不好沒有關係,用手一抹,重新開始,有的兩人一夥在堆小山,瞧孩子們那股認真勁兒,沒想到一塊小小的沙地,卻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通過這件事,我改變了以前的看法:總以為玩沙髒幼兒不喜歡。但是現在我覺得孩子們在這塊沙地裏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玩兒得非常盡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o7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