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幼兒教師隨筆(熱門38篇)

幼兒教師隨筆(熱門38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8篇《幼兒教師隨筆》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幼兒教師隨筆》相關的範文。

幼兒教師隨筆(熱門38篇)

篇一:幼兒教師隨筆

一連幾天,出現了開頭的情況,老師都能迅速地説出孩子的去向,家長很滿意。

沒想到,一個簡單的拍手動作就把問題解決了。仔細分析起來,這樣做可一舉三得呢。一是增加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接觸機會,彌補了缺憾,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二是避免了不必要的誤會與猜測及擔心,做到家長滿意,教師滿意;三是創設了一個寬鬆、温馨、 和睦的離園氣氛,讓幼兒能心情愉快地離開幼兒園,並培養了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文明禮貌教育融於生活環節中去。

真正的關心和賞識孩子

要當一個好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成績,能否考上重點中學或者大學等等,而且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個性有足夠的瞭解,並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的幫助他改掉缺點。

但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一些心理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讚美孩子的優點,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鏡去尋找孩子的弱點,更可怕的是,處處拿別人孩子的長處去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孩子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家長用別的孩子作例子為自己孩子樹立榜樣,目的在於“激將”,殊不知,卻易導致孩子自信心的喪失和崩潰,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不要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對什麼都感興趣,有着強烈的探索精神。他們常會問我們,自己是怎麼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作為家長,我們應好好地回答他們的問題,而不要隨隨便便地搪塞一些答案。例如:“路上撿到的”,“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等等。這樣不但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感到害怕,也很可能會使他失去再提問題的興趣。相反,如果我們的回答既生動又活潑。例如,直接回答孩子“是從媽媽的肚子裏生下來的”孩子也許會有一連串的聯想。“為什麼會有我,媽媽又是從哪裏來的等等”無形之中就能幫助孩子建立對生命、未來的好奇心。

所以,我們應充分發揮自己的童心和想象力。用淺顯活潑的字眼來回答孩子的問題,不但可以使孩子能接受,也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互動與互信。

多些快樂給她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可是很多時候,已經擁有豐裕物質生活的孩子去不快樂。為什麼呢?

其實,是能力弱的孩子不快樂。

真真是個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在班裏,小朋友都不願意和她一組玩遊戲。在一次數學遊戲中,真真舉起了手,於是我請她來回答問題,沒想到真真一站起來,別的小朋友就馬上説:“真真肯定不會,她肯定會做錯的。” 看到這裏,我批評了其他幼兒,鼓勵真真大膽的表現自己。可是,她的勇氣受到了打擊,垂頭喪氣的在我面前比劃了一下,就回位了。並留下了傷心的眼淚。

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常常會根據能力的強弱來選擇合作伙伴。能力弱的孩子,會遭到排斥,因為在遊戲活動中他們不能達到和同伴相同的水平。但是,如果一個孩子他經常受到排斥,就會影響到幼兒的智力發展的。

鑑於這種情況,我在班裏組織了抱一抱活動,讓每位幼兒都和真真做朋友,都和她抱一抱,和老師一同來幫助、關心、鼓勵她。現在,真真已經漸漸擺脱了不良情緒,和其他幼兒一起快樂而健康的成長起來……

給孩子多一些鼓勵

在幼兒園工作時間長了,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天你學什麼了?你怎麼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麼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老師經常通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説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慾望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我的兒子18個月才學會走路,近3週歲時才學會説話,而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説:“你兒子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兒子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説話,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和先生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通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我兒子幼兒園的老師—方玉玲對待孩子老師有着豐富的經驗,在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上費了很大心思。兒子剛來我們幼兒園上學時,整整哭了兩週,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方老師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積極勇敢的表現,上大班那年六一兒童節還表演了節目呢!如今,他已經是國小二年級學生了,讓我們感到很欣慰的是,他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性格也越來越活潑,自信心和表現欲增強了許多,能積極回答問題,還主動報名參加了一些有益的活動,我們都很高興!

篇二:幼兒教師隨筆

我很喜歡孩子,每每和孩子在一起,總是能感到別樣的幸福!我最喜歡孩子們用稚嫩的聲音呼喚我,因為這個稱呼裏飽含着孩子們對老師莫大的信任、期待和依戀啊。兒時起這個稱呼就讓我魂牽夢繞,浮想聯翩。如果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我覺得幼兒教師就是能照亮每一個角落的太陽。

很早就想用文字表達對幼教的情有獨衷,對孩子們無法割捨的愛,但靜下心來真的想寫點什麼時,那份濃濃的感動總讓我熱淚盈眶,讓我覺得再美的語言都無法表達與孩子們在一起的那份發自內心的母性的愛,無法表達時刻索繞着我的從事幼教事業的幸福感。

每當走進幼兒園,和孩子們沐浴在秋日的陽光中,心情萬分的激動,孩子們好奇的目光,把我照耀得無比威武;孩子們敬仰的目光,把我折射得無比崇高,孩子們的嗲聲嗲語讓我陶醉,孩子們的真誠讓我幸福,孩子們的天真讓我破涕為笑,讓我忘卻煩惱,讓我被真情環繞

醉後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踏入這片土地我才知道,開墾土地是需要付出心血:要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啊。我曾經為組織一個半日活動忙得口乾舌燥,為上好一節課擔心的輾轉難眠,為了尋找美術特色課的教材用自己的節假日奔走於各地的書店然而我仍然會一如既往的一路走下去。因為孩子們總能給我難以名狀的感動:他們總會在我口渴時悄悄的端着杯子擠到我面前;總會趁我係鞋帶的時候輕輕地捶捶我有些酸的背孩子們給我的愛我何以回報,答案只有一個:為他們付出更多,為他們不斷努力!

多少次,與孩子們遊戲時笑的前仰後合,使我感到了孩子的聖潔和童真;多少次,跳起小熊舞來神氣活現,使我回到了永生難忘的童年;多少次,和孩子們圍在魚缸旁觀察金魚是那麼專注、投入,使我走進了天真無邪的世界;又有多少次,和孩子們在一起,忘卻了煩惱,沒有了憂愁,體驗到了工作就是幸福。而這無數次的多少次充實了我的教師生涯,也裝點了我的人生。雖然我沒有轟轟烈烈的成就,更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我仍以擁有這份平凡和富有創意的事業而驕傲、而自豪。

我感謝上帝讓我從事我愛的職業,更感謝孩子們給我太多地感動,有着一羣天使般的孩子們圍在我的身邊,我倍感生命的絢麗和多彩,一個人的時候常想:即使有朝一日皮肉之軀完全衰老時,衝騰的青春之火也仍將使我對兒童充滿愛戀之心;對天空中閃爍的星辰永懷奇異的幻想;對一切閃光的事物以及崇高的思想敬仰倍至。

我慶幸,為了我從事的這一份神聖的事業,為了我所擁有的那一份愛心;我快樂,因為終身與兒童為友;我幸福,我們擁有天下最搏大的愛;我們播種,所以我們青春常駐!

篇三:幼兒教師隨筆

1、師德修養方面

在學習中,我觀看了課程教授、專家的專題視頻講座,從他們的的言傳身教中,我感受到了一位好老師的魅力。聽了許多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剪輯,在佩服他們的高超的教學藝術的同時,我也在反思自己 。我懂得了,作為一個教師,我們要時刻注意每一言、每一行都應體現對學生、對他人的尊重,更要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來感染學生,努力使高尚品德、文明禮儀傳到身邊的每一個角落。我要以此次遠程研修為契機,鞭策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爭當一名優秀的深受學生愛戴的教師。

2、理論水平方面

要樹立新的課程觀。我們應該改變過去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應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也就是不能純粹根據考綱進行純粹應試的教育。改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 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要樹立新的課堂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徹底改變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被動式的、填鴨式教學,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走進課改。我對教育教學的方向和目標也更明確了,我將繼續深入地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以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來體現理論。

3、文化底藴方面

語文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藴,樹立科學的讀書觀,博採雜家,構建獨特的知識結構,具有獨特思考精神,做學生學習的楷模,從平庸走向傑出。語文教師想要教得好,創新意,能夠遊刃有餘地駕馭教材及課堂教學,須擴大知識視野,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要讓學生對課文深感興趣,教師必須把學生引進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師也必須有高超的教學藝術,這需要語文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藴。

樹立科學的讀書觀,要牢記這條古訓,耐住寂寞 ,靜下心來潛心讀書,專心讀書把讀書所得應用於教學,提高教學藝術,這便是語文老師最大的收穫。電視讓你看到的洶湧的大海狂潮,絕不會勝過你讀王魯彥《觀潮》所領略到海潮的壯美;電影裏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絕沒有你讀杜甫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眼界;電視劇中的《圍城》,絕沒有你靜讀《圍城》原著的韻味……這些美的享受 ,這獨特語言的韻味,這深厚的人文底藴,非借讀書不能提高。為此,只有讀萬卷書,才有“放翁”千餘首詩的宏篇鉅製。

廣讀羣書,博採雜家,要真正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要拓寬教師的文化視野,必須“像蜜蜂採蜜那樣博才雜家”,除了自己的專業書籍和典型書籍之外,語文教師還應該精讀、細讀新的、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當代優秀作品,凡是學生應當讀的、適合學生讀的、學生喜歡 讀的,教師都必須讀到。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釀造出“最甜的蜜”,學生才會有興趣去品嚐。

構建自己獨特的知識結構?語文教師讀書求“廣”還不夠,必須在“廣”這個前提下要求“專”。韓愈説過:“術業有專攻。”每個語文教師對文本要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應該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特色,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結合教學工作的需要,構建富有個性的知識結構,使自己的觀念、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不斷與時俱進,並有機地無形地滲透於自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打井要打深水井。”教讀外國文學,要指導學生精心品味;教讀魯迅等中國現代作家的作品,要把他們的生平和作稱心 品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作全方位的立體的講解,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研讀魯迅等人的作品;教讀古典文學及古詩,要對所講的古詩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出師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師如能有感情的面對全班學生背誦流暢,那對學生的感染力是親切的、自然的,比從講解詞句開始授課要強百倍,此時中華古典文學的藝術瑰寶在學生們心中迸發出耀眼的火花,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燦爛文化。語文教師還要關心 時事新聞,多讀報刊以便及時把握時代的信息。這些富有個性的知識結構能給學生求知的心靈烙上深深的印記。

具有獨特思考的精神。書讀得多了,語文教師自然也就“聰明”了,這裏的“聰明”,就是説當教師知識層次深厚以後,可以多方位地換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邊性、科學性、前瞻性,看問題切中肯綮,心痛 入木三分,在授課時有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氣勢,對人類與自然、人類文化與科學規律有更深的洞悉,並把這種洞悉的方法與能力傳授給學生。語文教師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權威,要圍繞新課標的要求多姿多彩的進行再創造活動,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少一點“匠”氣,多點“靈”氣,作到善於、靈活的換位、求異思維,一反以往的思維定勢。

4、讀寫結合,做學生學習的楷模

從教師的基本功來説,語文教師會寫、善寫是份內的事,但寫作水平的高低是語文教師才華的外在體現,也是檢驗語文教師文化素養的標準。從教師自身的發展來説,讀寫結合是提高課文教師自身文化素養的最有效的捷徑,教師只有文必躬行,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自己教學的發展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從教學的目的來説,語文教師讀寫的目的是為學生服務的。葉聲陶説:“惟有教師善讀善寫,乃能引導學生善讀善寫。”會讀書善寫作,是語文教師必備的、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素養。很難想象,一個自己不能寫作的語文教師卻能指導學生寫作。某家報紙刊載了這樣一則新聞:有個學生問他的師:“你能為我們寫篇作嗎?”這曾經 引起了許多教師的震驚和深思。筆者認為,語文教師不僅能寫出自己的專業論文,還要能寫出各種文體的文章,凡是要求學生寫的文體,教師必須能寫。教師只有給學生做出寫作的示範,才能為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指導學生獨闢溪徑,更快地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不僅如此,教師如果能寫作,還會對學生起到遷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師的文章如能發表,學生讀了很受薰陶,這可促使他們萌發創作的慾望,初試自己的筆鋒,如此幾番努力,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就會發生質的變化而飛躍到一定的高度,他們的“作品”一旦發表,便可領略到成功 的喜悦 及快感。而今後的寫作能力就會螺旋式上升,使他們最終走向成功。

語文教師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養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學識寬厚的大智者,才能帶領學生從語文學習的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才能從平庸走向傑出,從一般走向卓越。

5、教學技能方面

觀看了優秀課例的錄像,並現場聽了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的課堂教學和座談講話,閲讀了眾多老師的文章,參與了在線研討,我較深入地瞭解了教學中的“品詞、品句、品讀”的重要性,深刻地感受到品詞品句、邏輯引讀的顯著效果和語文魅力摘抄美文 。我還進行了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我想,這些對提高我的教學技能有很大的幫助。

6、科研能力方面

科研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關鍵問題是教師是否是以科研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是否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探討、總結和創新。我們應該從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路開始,把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學理論串起來,那就是一條美麗 的項鍊。因此,作為我們青年教師來説,應該立足於平常每一節課教學與研究,勤寫教後反思或隨筆 ,大膽進行對課題的探討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

篇四:幼兒教師隨筆

客觀地觀察、記錄孩子的行為表現,是教師瞭解孩子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必須擁有的專業能力。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做得還不夠。翻開教師寫的觀察記錄,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表述:“萌萌是個特別乖巧懂事的女孩子……”“辰辰是個調皮的孩子,合作意識薄弱,經常出現攻擊性行為……”這種印象化、貼標籤式的描述反映出教師對兒童缺乏客觀、深入的觀察和了解,對兒童的分析和評價比較主觀,這顯然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因此,我想通過與教師們共同學習和探討,引導他們逐步改變這種做法。

不願做操的小薇

在一次園本培訓活動中,我與教師們分享了小薇的故事:“小薇是我以前班上的一個女孩,她在幼兒園從來不做操。從小班開始一直到中班,我幾乎沒有看到過小薇做操的樣子。這不僅讓我很困惑,也讓家長很着急。”

講述到這裏,我問教師們:“你們怎麼看這個問題?你們覺得小薇為什麼不做操?”

教師們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認為小薇是一個膽小、內向、害羞的孩子,不善於在羣體中表現自己。另一種是認為小薇可能是因為動作發展不協調,導致她不夠自信,所以不願意做操。

對教師們的猜測,我不置可否,繼續講小薇的故事:“有一天,小薇媽媽找到我:‘老師,我想借一下幼兒園的早操音帶,小薇説這音樂很好聽,要做操給我看。’第二天,我問小薇媽媽:‘小薇在家做操了嗎?她做得怎麼樣?’小薇媽媽高興地告訴我:‘小薇不僅做操了,而且做得很不錯!’小薇媽媽還將女兒在家做操的視頻播放給我看。視頻中的小薇興奮地招呼着媽媽、爸爸、爺爺:‘快來看我做操呀!’然後神情愉悦地站在客廳裏,伴隨着音樂聲,一招一式做得可認真了。”

講完後,我問教師們:“現在你們怎麼看小薇?”

Z老師:小薇能向媽媽要早操音帶,説明她是喜歡做操的,所以不能簡單判定她是一個不愛做操的孩子。

H老師:小薇雖然很少在幼兒園做操,但她願意做給家人看,而且表躺艮大方,這説明她並不內向、膽小。

G老師:小薇在幼兒園不做操,卻喜歡在家做,這個現象值得我們關注,可能另有原因。

我説:“大家都説得非常好,那麼前面大家為什麼會認為小薇是一個‘膽小’‘不自信’的孩子呢?”大家紛紛表示是根據我前面“小薇在幼兒園從來不做操”的結論推斷出來的。見大家已經有所覺悟,我接着説:“是的,我在還沒有深入、細緻地觀察、瞭解小薇的情況下就下了她從來不做操的結論,從而推斷她是膽小、不自信的孩子,這就是憑個人經驗、主觀判斷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不可否認,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這種行為並不少見。”聽了我的話,教師們很有共鳴,紛紛回憶起自己也曾給孩子貼上“喜歡打人”“不願與人交往”“自我中心”等標籤的案例。

我趁機把教師們寫的觀察記錄分發給大家,要求大家梳理一下自己在觀察記錄文本中經常會出現哪些主觀性的字眼。經過梳理,大家果然發現在自己的觀察記錄中“你是一個……的人”“我覺得”“我認為”等主觀性語詞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在這次研討活動中。教師們意識到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已習慣於給孩子貼標籤,而這種下意識的貼標籤行為往往會讓自己對兒童的行為細節視而不見,從而矇蔽了深入觀察兒童的眼睛,這顯然不利於兒童的發展。

愛當服務員的果果

經過前期研討及平日的滲透,教師們雖然已認識到深入、細緻地觀察兒童對了解兒童及指導兒童行為的重要性,但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中還有一個過程。一天,我讀到了這樣一則教師的觀察記錄:“果果是我們大班的一個女孩,一個學期快要過去了,她自始至終選擇在‘寶貝體驗營’裏的烘焙坊做一名服務員。對此,家長很擔憂:這孩子怎麼這麼固執地想當一名服務員,這選擇也太單一了吧!教師也很困惑:這不是嚴重的偏區現象嗎?其他區域活動她不是都玩不到了嗎?教師是否需要介入給予適當的

篇五:幼兒教師隨筆

愛,是人的本能,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愛,代表着願意為對方無條件的付出,而不求回報,就像母親對孩子的付出一樣。作為幼兒園老師,也應該像媽媽一樣愛着孩子。

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繫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責任心。從有利於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象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瞭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小朋友喜歡的老師長頭髮的,可以梳辮子、漂亮的、年輕的、知識多、懂科學的、有本事的。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着他們,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人的一生中,短短几十年,而幼兒時期的教育對個體的影響是最大的,可以説,關係到人的一生。“師者之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工作的“園丁”,必須處處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範,才不會失其本來之意義。為人師表,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幼兒學生的健康成長。幼兒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主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教育工作的責任是極其重大的。

雖然,站在教育的講台上,感到工作壓力之大,工作之累,講好每一堂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必須課前的備課,課前的設想深思等等。但每當想到孩子們那天真的笑容以及未來的希望,一切都是值得。

在幼兒園的教育工作中,很多隻是看到了表面,對工作者都加以了誤解,大多數人都認為,幼兒園的工作是最好做的,每一個人都會做,一般的人都能做得到,做幼兒老師並非難事,只不過是帶一下小朋友,沒有什麼的。但是,我要在這裏告訴各位,你們只答對了一半,幼兒的健康成長,背後有老師付出的心血,又有誰知呢?人生就像一盤棋,如何才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下棋第一步,最為關鍵。

閉上眼睛想着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上課時的精彩瞬間,幼兒園的面貌,心中一陣欣喜油然而生。現在的我,猶如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而幼兒園這方寶地給予我的是充足的養分,讓我的青春如鮮花般綻放。

其實,教育並不僅僅只是體現在課堂上的時間,那也是遠遠不夠的,同時也包括家庭及社會等各方面的感染與薰陶。許多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與別人爭搶座位,與同事謊稱自己有事不能參加會議。這一切,對於還不能明辨是非,懵懵懂懂卻以成人為榜樣的孩子來説,卻可能當作一種理所當然而銘刻於心。這種現象,很容易造成一種不好的現象出現。教師教育五天,而家長卻可以在不經意的環境中將努力化為泡影。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加強家園聯繫,與家長多交流與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進行多方面的教育都未嘗不是我們共同進步的好方法。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温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裏不斷茁壯成長。

篇六:幼兒教師隨筆

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在門口迎接每一位孩子的到來,春城的媽媽從遠處走在,邊走邊跟孩子説,在幼兒園裏再不聽話,回家就“揍死你”!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裏一震,其實在我們農村這樣的話很司空見慣,大人不經意的這句話,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多大的傷害啊!“揍死你”這一類空洞的話,只會降低父母的威信,不會有任何實際效果。因為當他説這句話時,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了。由於這説的僅僅是一句“大話”,根本無法兑現(父母也不準備去兑現),孩子並不會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動。

有時孩子使我們越來越氣,直到非懲罰他們不可。他們所有的行為確實促使我們想揍他們,這種挑釁的行為就是他們的目的,如果我們真的揍了他們,就中了他們的計策,幫助孩子達到了他們的報復目的。孩子在內心裏説,你雖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氣了,我感到滿足。

打罵孩子的父母是最無能的父母。如果你不喜歡打罵孩子,只是一時氣憤難以忍耐,那麼打罵將宣告你的失敗。如果你就是喜歡打罵孩子,那麼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療的病人。

篇七:幼兒教師隨筆

角色遊戲中,我發現“小吃店”的桌面上,堆滿了可樂、水果、茶杯、筷子、碗、水餃……滿滿的一桌子,顯得零亂不堪,就忍不住地走過去整理——此時,我是清潔員;客人點菜了,人手不夠我也連忙主動前往幫忙——此時,我是“助人為樂”的“雷鋒”;走到菜市場和水果店,發現菜沒了,水果也沒了,就趕緊跟售貨員説:“沒菜了,你們得趕緊去進貨!”——此時,我是指揮員;超市裏的東西掉地上了,我又忙着撿起來,歸整着貨架上的物品,讓它們擺得整齊而有規律——此時,我是售貨員;一聽到有兩個孩子的爭論聲,我知道是孩子又因遊戲吵架了,立即前往解決——此時,我是滅火的“消防員”……在整個角色遊戲中,多重角色身份的我忙得暈頭轉向,最後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又指導了孩子什麼,只覺得這樣好累!

遊戲過後,靜下心來回顧與審視自己在角色遊戲中的教育行為,認為有以下幾點不妥之處:

1.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過高。比如,小吃店必須整潔、有序;孩子要會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孩子的爭論就是吵架,這是不允許的,他們必須學會自己協商友好地解決矛盾……於是,老師要在這裏指手劃腳,要到那裏幫忙……這樣,不累才怪呢。

2.整體觀察不夠。教師因忙着扮演不同的角色參與到孩子們的遊戲中,只關注細節,這裏走走,那裏看看,看似發現了遊戲中的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真正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指導策略是那麼蒼白而又無效。

3.教師是主角,孩子成配角。遊戲中,教師把自己定位為活動的指揮者,不能真正退位,不能引導孩子自己嘗試想辦法解決困難!

於是,在以後的角色遊戲組織中,我調整了策略:

1.在遊戲前把上次遊戲中出現的問題拋給孩子,引導幼兒通過討論提出解決的對策,老師再以簡潔的語言加以梳理,便於幼兒理解。

2.教師退位,重點以觀察幼兒的遊戲情況為主,等待最適宜的時機再介入指導。當然,如果孩子出現危險情況時,必須立即介入解決,不能等待。

3.注重遊戲後的評價活動。把活動中發現的情況或以錄像、相片的形式進行回放,或以語言的形式把現象描述給孩子,或引導孩子進行自我發現,説説自己在活動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是怎麼解決的,等等,再讓幼兒來進行自我評價、同伴評價,説説哪些方法好,如果再遇到這些問題,還可以怎麼做更好。這樣,使評價成為促進遊戲水平發展的有效推手。

於是,在同樣的角色遊戲活動時,我輕鬆了許多。活動一開始,我以談話形式引入,把問題拋給孩子,“菜市場沒菜了怎麼辦?要到哪裏進貨?小吃店要怎樣做才能吸引顧客?”等等,讓幼兒提出對策;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運用討論中得來的方法,學習自己整理貨架,發現貨架沒貨了自己進貨,菜市場和水果店沒有再出現斷貨現象了。而我呢,找到一個既可以觀察到全班幼兒活動,又能重點觀察超市和小吃店這兩個活動區域,不時用手中的相機記錄着幼兒的活動情況,整理着自己在評價時要引導幼兒討論的問題。雖然自己放手了,可是不放眼。我的一雙眼睛仍舊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般,掃視着幼兒的活動。嘿,感覺還真是輕鬆了許多。是啊,把活動的目標定位少一點,一次遊戲解決一個問題。這樣,教師做為旁觀者、觀察者,把活動的主陣地交給幼兒,自己當一次“如來佛”,既能瞭解幼兒的遊戲情況,又能運籌帷幄,何樂而不為呢?

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育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這樣,既能觀察瞭解到幼兒的整體情況,又能為孩子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也才是智慧的教育。

篇八:幼兒教師隨筆

久雨的冬日,一束慵懶的陽光偷偷的透過玻璃照射在教室的桌子上,照在了正在吃午餐的孩子們身上。一個清脆的童聲在我耳邊響起:“老師,太陽照在我眼睛了。”我抬頭一看,哦,是林彥希,原來啊,是一縷調皮的陽光照在她長長的睫毛上,這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輕輕的眯着,臉上純真温暖的笑容,讓我的心暖流湧動。

起身瞻望,操場上,陽光明媚。院子裏樹葉都被這幾日的雨水沖刷的很乾淨,被這冬日温暖的陽光一照,葉子上滾動的水珠晶瑩剔透,顯得格外的清新和美麗。讓我不禁想和我們班這羣可愛的天使一起來分享我的感受。

於是,我和孩子説道:“今天太陽公公出來和我們小朋友玩了。我們快點吃完飯,出去散步好不好。”孩子們拍手叫好。看得出來,孩子們也喜歡這久違的陽光。很快,飯就吃完了。在提醒他們漱口、擦嘴巴、洗小手後,我們就要排着隊拉着小火車出去散步了。

平常的時候我都會按個子的高矮來決定隊伍的順序,自然,班上最矮的“小公主”陳奕欣都是被我拉着手牽在第一次,其他小朋友依次排在後面。這個時候,我發現彥希從人羣裏擠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不放。我笑吟吟的告訴她:“寶貝,我們按平常的隊伍排好,你去拉葉紫的衣服。”彥希站在我面前一動不動,也沒有鬆開我的手。我以為她沒聽懂我的話,於是,蹲下來又説了一遍:“寶貝,你的站的位置是在葉紫的後面,你去開小火車咯。”彥希還是一動也沒動,拉着我的小手更緊了。我覺得很奇怪,平常這個小姑娘很是乖巧,今天表現的這麼反常是為什麼呢?我摸摸彥希的頭説:“你怎麼了,為什麼不去拉火車?”彥希的嘴巴扁了扁:“老師,你可以這個手拉着奕欣,這個手拉我嗎?”我笑了:“這樣隊伍不就亂了嗎?小傻瓜。”“可是我就想拉着你的手啊。”彥希委屈的表情帶着哭腔。我的身子一震,鼻子狠狠的酸了下。

萬萬沒想到,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很隨意的動作—“拉手”,竟然能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滿足。“我就想拉着你的手”,多麼簡單的理由,我竟然都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到。這麼小的孩子,在他們心裏最崇拜、最敬愛、最喜歡的就是老師了,她們只想説在散步的時候能和老師親近親近拉拉小手,我們卻為了一味的規則意識去忽略了她們最人文的需求。

忽然明白了為什麼每次孩子排隊的時候總是前擁後撲的往前擠,想要排在前面,其實就是想拉拉的老師的手啊。而有時候我們總是氣急敗壞的責怪孩子為什麼不按秩序排好隊。原來是我們未曾走進他們的心。想到這些,我十分愧疚。那一雙雙伸向我充滿希望的小手卻被作為老師的我為了該死的規則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開。我覺得沒有比這個更殘忍的事了。推開的不僅僅是他們的小手,而是一顆充滿純真和愛的心吶。

從這次以後,寄午散步的小朋友每天輪流站在第一個,我每天拉着這一雙雙不一樣小主人卻一樣温暖的小手,我的幸福就在成倍的增長!因為,被牽小手孩子臉上的笑容告訴我,原來我是這樣的被孩子需要着!

篇九:幼兒教師隨筆

我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或腳步匆匆,或步履從容,卻常常忘記自己上路時的“初衷”,那就是關注“生命”,為“愛”而教。如何關注生命、獲得愛,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的。

放飛蒲公英的種子——體驗自由的快樂,尊重生命。

風一吹,蒲公英的種子飄飄灑灑,自由自在地飛,它不知道風像哪一個方向吹,但是它由它的方向,有自己的生長節奏,終會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我們所做的只有敬畏生命。

記得以前在組織户外自主遊戲課時,受國小教育思想的影響,總想要教給孩子什麼,以致於時時想介入孩子的活動、控制孩子的行動,結果發現活動效果並不如預期。

回想我們童年遊戲的時候,有人在旁邊控制、指導你嗎?“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有會發現的眼睛、開闊的思維,而不是我們去想一個遊戲,制定規則強加給孩子。不禁幡然領悟,學校教育和幼兒教育是截然不同的,我們眼中隨意的自主性遊戲,就是他們學習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不禁釋然,放手意味着尊重生命,孩子才會擁有真正的自由。

孩子天性就是愛玩、好動。那當孩子在自由遊戲時,教師所做的只是適時介入,不過多幹涉,將更多的自由空間提供給孩子,進行專業化的觀察和評價,使孩子真正擁有寶貴的自由空間,在遊戲中自我學習探索、快樂成長,體驗遊戲帶來的自由、快樂和幸福。讓我們一起放飛生命,進行一場勇敢者的旅行吧!

植一株向日葵——感受愛的力量,賞識生命。

小小的嫩芽長出來了,它是那麼得嬌嫩可人。忽然,一陣狂風暴雨,把幼苗吹得東倒西歪,甚至夭折了。這不恰恰反應了人們在對待孩子時的錯誤態度嗎?如簡單粗暴等。這無異於狂風暴雨,在催殘着孩子嬌嫩純真的心靈……

我們要學習向日葵,心裏充滿陽光,做一個正能量的教師,處處撒播愛的陽光。我們每個教師,不是為了生氣而選擇教書的。要像向日葵那樣,永遠朝向陽光的地方,賞識每一位學生,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正所謂“天才是讚美出來的!”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讚美、鼓勵,正面的東西。如班裏,琪琪小朋友平時喜歡打鬧,上課説話。但有一點,非常熱愛勞動。於是我就抓住教育契機,在他付出勞動後,就他的熱心服務同伴這一點,給予了及時肯定和表揚。他也因此逐步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好習慣慢慢地形成了。學會説孩子喜歡聽的話,他會很配合我們的。如每天離園前,採用總結説説孩子一天的優點,發現孩子的每一點滴的進步並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

教育的一切活動,最終展現形式是通過教師的語言。我們的教育語言絕對是魔咒,教師語言的方向意味着孩子成長進步的方向!試想如果當我們語言中的否定詞語基本消失時,我們的語言將具有多大的正能量啊!用愛的語言播種,孩子也會因此獲得成長的動力、花開的能量,這就是愛的力量!

在孩子通往幸福的路上,自由與愛是唯一答案。願每位幼兒的童年都能植根於幸福的沃土,自由地放飛五彩夢想,感受陽光般愛的煦暖,快樂成長!

篇十:幼兒教師隨筆

飼養小魚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從家裏帶來各種小魚,養在小魚缸裏,每天由值日生給魚兒換上乾淨、新鮮的水,餵它們吃食。魚兒嬉戲遊玩和爭搶飼料的樣子,令孩子們百看不厭。

換了大的玻璃魚缸怎麼辦

孩子們帶來的魚兒越來越多,小魚缸顯得很擁擠。在幾個孩子的提議下,我們換上了兩個大的玻璃魚缸。

第二天,值日生婷婷面露難色地對我説:“老師,我想幫魚兒換水,可是魚缸太重,我搬不動。”“彆着急,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好嗎?”孩子們各抒己見。“不能搬魚缸,否則容易把魚缸砸破。”經過討論,孩子們想出了用水勺舀、用空瓶子裝、將吸管插人水中用嘴巴吸、用海綿吸、用針筒抽等近10種辦法。這些辦法到底行不行?我鼓勵孩子們用繪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猜想,並佈置成牆飾,以便進行實驗。

怎樣的辦法才是好辦法

每天,孩子們都爭着當值日生,興致勃勃地用自己或其他小朋友想出的辦法給魚缸換水,並在牆飾相應的地方用“V”或“X”表示這種方法能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個多星期過去了,孩子們猜想的辦法都經過了實驗驗證,結果幾乎每種方法上都有“V”。只有“將吸管插入水中用嘴巴吸”的方法被多數人否定了,因為孩子們認為那樣“太不衞生了”“人容易吃到細菌,會生病的”。看來,孩子們只關注“是否能把髒水換掉”這一結果,而沒能分析、比較換水的過程是否方便、快捷、可行。

為了讓孩子學會更全面、客觀地看待和評價事物,引發孩子進一步探索,我又提出了問題:“是不是每種辦法都是好方法呢?”“你們的方法好在哪?不好在哪?”孩子們開始思索我的問題。“有的辦法換水較快,有的較慢。”“用水勺舀很快,可是不能把水舀乾淨,剩在缸底的水要用布吸乾。”“用海綿吸水時,水容易流到桌子上、地面上。”……孩子們逐漸看到了各種方法的優和劣。“什麼樣的辦法才是好辦法呢?”我問。大家一致認為“要能把水全換乾淨”“要能很快換完”“要省力,不累人”。經討論大家決定從換水是否徹底、快速、簡便三方面來評價每一種方法,並分別用“紅星”“黃星”“藍星”表示。如果三顆星都有,就表示這個辦法又徹底又快又省力。

接着,孩子們重新進行了驗證,他們相互討論和講述發現,記錄實驗情況。一週後,牆上的記錄結果顯示,有的方法有一顆星,有的方法有兩顆星,而得三顆星的方法幾乎沒有,這説明又徹底又快又省力的方法還沒有找到。這一結果讓孩子們有些失望。這時,“小問號”良良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想法:“要是能在玻璃缸下面鑽個小洞,讓水從小洞流出來,進水前再用塞子把小洞塞住就好了。”“不錯,那樣很方便。”“不過鑽了洞,會不會把玻璃缸弄碎呢?”“誰會鑽這個洞呢?”孩子們又犯愁了。

這個辦法最快最省力

慢慢地,孩子們不太關注這件事了、值日生給魚缸換水的方法還是那幾種。這時,我提醒孩子們去請教爸爸媽媽,或到水族館瞭解情況。過了幾天,孩子們陸陸續續帶來了他們的新發現。有的從爸爸媽媽那兒知道了“虹吸”的方法,建議把塑料水管插到魚缸中,讓水從塑料水管中流出來。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一起做實驗,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逐漸學會了“虹吸”的操作方法;先將塑料管灌滿水,再將水管的兩頭用手指按住,不讓空氣進入水管,然後將塑料管的一頭放進魚缸中,另一頭放到外面,鬆開手指,魚缸中的水就會不斷地往外流,直到流完孩子們興奮地在牆上記錄了“虹吸”的方法,並在下面貼上紅、黃、藍三顆星,歡呼着:“這個辦法最徹底最快最省力!”這以後,孩子們都用這個辦法給魚缸換水了。

“給魚缸換水”的探索活動結束了。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教師,要善於捕捉孩子感興趣或需要解決的問題,引導孩子持續、深入地思考和探究.直至獲得成功。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耐心和堅持性,還能讓孩子擁有成功感和自信心。

點評:體驗科學的實際意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給魚缸換水》是教師根據幼兒的需求和興趣點生成教育的典型案例。幼兒在給魚缸換水時,出現了“魚缸太重搬不動”的問題。引導孩子想辦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是這次活動的教育價值所在。活動中,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猜想,“用空瓶子裝水”“用吸管吸水”“用針筒抽水”“用海綿吸水”等方法都是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的反應,教師對此給予了極大的支持,鼓勵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在幼兒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方法是否徹底、快速、簡便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引發新的問題,如“你們的辦法好在哪兒?不好在哪兒”,使幼兒在比較各種辦法的同時,相互質疑,不斷調整自已的認識,並將教育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家庭中。最後,教師對孩子們採用的“虹吸”方法的支持,更激發並保持了幼兒的探索熱情。這正體現了科學教育不僅是讓幼兒獲得有關經驗,更重要的是讓幼兒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精神。我們應利用各種時機,鼓勵和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在主動探索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篇十一:幼兒教師隨筆

有人説:“孩子的眼睛就像攝錄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他們會把老師的一言一行記錄下來。老師在他們眼裏是一個榜樣,使他們的偶像。”尤其是這段話的後半部分令我感觸更深!

“搖啊搖,搖啊搖******”隨着輕柔的音樂,大部分孩子入睡了。“哈哈哈,嘻嘻嘻”原本安靜的寢室被這若有若無的嬉笑聲打破了。“孩子們,快睡吧!”我輕輕地説。我以為這聲音就此消失了。慢慢的這聲音像蚊子一樣越來越讓人煩,而且好幾個孩子都用被子蒙上頭了。我一看不能再這樣讓其他孩子受影響了。便悄悄像聲音的發源地走去。啊!終於找到了。我心裏暗暗得想。這時,家佳好象發現了我,立刻停止了嬉鬧聲。輕輕地把手放到被子裏,假裝睡着的樣子。我以為萬事大吉了,就坐下來了。

“這孩子還挺聽話的!”我心裏美美得想。但是安靜了片刻後,又出現了剛才那煩人的聲音。我實在是忍不住了“你不睡就出去,別影響其他人”我快步來到家佳身邊呵斥道!我本以為嚇嚇他,其實真沒有讓她出去的意思。於是就去檢查其他幼兒的被子是否蓋上了。當我檢查完後,正要看看家佳是不是睡着了。隱隱約約卻聽見哭泣聲。啊!!!!!家佳呢??我快步向外走。哎吆!啪一聲我被一個東西絆了一下還差點摔倒。我起身一看,是家佳。我真是又急又喜。看着淚流滿面的孩子我的眼淚也不爭氣的流了出來,我輕輕地將孩子擁入懷中,把孩子送到牀位上,很快孩子睡着了。

整整一箇中午,孩子哭泣時的樣子在我的腦海中頻頻出現。我覺得我真得很幸運,當時孩子如果自己走出去的話這後果不堪設想。可能會走回家也可能――想想好險呢!其實這就是不注意的一句話。我想我以後要使用“好聽派牙刷”讓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美美的。

篇十二:幼兒教師隨筆

託班的孩子是這學期剛入園的,他們對幼兒園的環境、老師都不太熟悉。早上來園後總會有哭鬧的現象。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就應該有一顆耐心、愛心去關懷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李超然是剛入園的,他對幼兒園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從早上來園到放學就一直哭,已經入園幾個月,一進教室門還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我想,他這個性格很內向,如果不好好引導,長大了會很難適應當今社會,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所以我就主動去接近他,和他聊天,讓他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漸漸的他有了一絲改變,現在的他一進門總能看到臉上浮現出那童真般的笑容。有時和小朋友一起玩,也總能看到他哈哈大笑,無比快樂。這個時候得我真的感覺很欣慰,起碼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作為幼兒教師,要善於想各種方法來貼近孩子,使他們在今後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篇十三:幼兒教師隨筆

有一次由於前一天天降大雨,地上非常的潮濕。第二天早上户外接待孩子的時候,豪豪小朋友發現了蝸牛,然後就向我報告了他的發現。我當時只是心不在焉的應了一生。但這一發現卻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關注。他們立刻對草叢、冬青樹下進行仔細的搜索。我怕冬青樹枝划着小朋友所以就過去制止這一行動的進行,在我的大聲命令下小朋友們當時停止了行動的進行,但不一會兒他們又偷偷的展開了“搜捕”行動。看到小朋友們對蝸牛產生了這麼大的興趣,於是我不再阻止孩子們的行動而是加入到了他們的隊伍中。“老師蝸牛住哪裏呀?”“蝸牛吃什麼呀?”“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們討論着-----

其實,在孩子們的眼裏世間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停的發現、探索、學習,接受外界的挑戰,不斷地超越和發展自己,他們也需要外部世界給予的驚奇。所以,教師不能忽視孩子的驚奇,應對此引起更多的關注,使兒童的驚奇昇華出更多的教育意義。因為教師對孩子驚奇發現的關注,將引起更廣泛的關注,使個別孩子的驚奇成為全體孩子的驚奇。就像他們對蝸牛的發現,在他們產生驚奇以後會接着有一連串的疑問,這是最好的教育時機,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展開與孩子的.“對話”――與孩子共同討論蝸牛的特徵、生活習性等等,引導孩子對蝸牛進行仔細的觀察。在我們教師的激勵下,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對蝸牛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如果當時我像開始時放棄了,孩子就失去了認識蝸牛的良機。

我們教師應該養成“驚奇”的習慣,驚奇於孩子的驚奇。我們應該堅持一種觀念,那就是孩子的驚奇使他們的成長需要,使他們進行學習的開端。孩子們驚奇的東西,我們也要主動地去“驚奇”,養成一種驚奇孩子驚奇的好習慣。

幼兒教師隨筆: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

幼兒教師隨筆: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

一次識字活動結束後,我正整理字卡,孫敏小朋友跑過來問我: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我知道她問的是剛才認識的“困難”的“困”,我看了她一眼,就很乾脆的回答她説:沒有啊。她站了一會兒,還想説什麼,見我忙着理東西,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餘景茜小朋友走過來對我説:老師,我可以問你一個小問題嗎?這孩子,肯動腦筋,最愛問一些探索性的問題。我説可以呀。她問:老師,為什麼你的字寶寶和書上的不一樣呢?我有點納悶兒,忙問她:哪不一樣了?她説:你字卡上的“困難”的“困”字是一個“口”字裏邊一個“木”字,書上的“困”字是一個“口”字裏邊一個“大”字,是不是“困”字有兩種寫法呀?我一聽,覺得不對勁,怎麼有兩個孩子問這個問題了,連忙停下手中的事,翻開課本《幼兒聽讀遊戲識字》25課找到“困難”這個詞,一看嚇一跳,哎呀,書上的“困”字印錯了,成了“因”字了。瞧,書上的錯誤讓細心的孩子發現了。我立刻給孩子們更正,書上那字印錯了,老師字卡上的“困難”才是正確的,還表揚了餘景茜小朋友,誇她聰明,小眼睛機靈,把書上的錯誤發現了。可餘景茜告訴我説:老師,是孫敏先發現的!哦,我知道了,孫敏發現了錯誤來問我,我卻沒耐心,沒和她交談,沒有及時引導她把發現的問題説出來。我又表揚了孫敏小朋友一番,並告訴孩子們,老師講的和書上的不一定都對,發現不一樣就要大膽説出來,那才是聰明的孩子。

事後,我反省了自己。首先,備課不夠仔細,書中的錯誤沒能發現。再者,對待幼兒的發問,要專心地聽,耐心地和他交談,分析,一方面促進他語言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啟發他們能大膽質疑,提問。孩子説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應該用心去聆聽。

篇十四:幼兒教師隨筆

孩子們喜愛的幼兒節目、動畫片,我們有時會不屑一顧;孩子們想再仔細看看、動手摸摸的演示材料,我們卻常常把它們深藏櫃中;孩子們提出的許許多多問題,我們往往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帶過。如果長此以往,不善於與孩子“交心”,來自童心世界的思想火苗就有可能被我們掐滅。

與孩子“交心”,前提是我們也要有一顆童心,不以成人的目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傾聽、呵護童心。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我都試着以一顆童心去看待孩子,去和他們交流,分享他們的發現、快樂,也努力幫助他們化解恐懼、不安……通過一次次地與孩子“交心”,我發現,孩子們很願意向我表露他們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頻頻向我展露純真的笑容。

篇十五:幼兒教師隨筆

在幼兒園裏,我就是孩子的好朋友,我通常是蹲下身子並以真誠的態度和孩子説話的。在與孩子對話時,我常以“我”自稱,並儘量使用兒童化的語言。

一次,我要求孩子自帶玩具來幼兒園玩。蘇蘇對我説:“王老師,上次天天拿了我的小西瓜玩,可是他還沒還給我,他把我的玩具拿走了。”話剛説完,天天馬上就接口説:“我沒拿,我已經還給你了。”兩個孩子一個説沒還,一個説已經還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我瞭解到,是天天喜歡蘇蘇的玩具而不肯還給蘇蘇,並否認是自己拿的。我想,我應該找天天好好談談,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我找來天天對他説:“天天,我跟你説一件我小時候的事情,小時候我很喜歡一個玩具,可是我自己沒有,所以我偷偷拿了同伴的玩具不還給她了。現在我長大了,我覺得自己那時候做錯事情了。我們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做錯事後要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那樣的話,大人仍然會很喜歡我們的。”

我以自己小時候曾犯過的錯誤為類比,與天天“交心”,讓他充分感受到了我的真誠,結果,天天馬上向蘇蘇道了歉並把玩具還給了蘇蘇。我覺得如果教師肯放下姿態、蹲下身子與孩子“交心”,信任和關愛孩子,那麼我們就掌握了打開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

篇十六:幼兒教師隨筆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我班郭海洋小朋友是一個個性調皮的孩子,上課不專心,下課打架,一想到他我的頭都感到大。

這天我帶他們去廁所,佳惠小朋友不留意摔倒了,哭了起來。這時我看到郭海洋走了過去,把她扶了起來,還細心的幫她擦掉眼淚,拍掉身上的土,用手領着她一齊去廁所。回到活動室之後,首先我表揚了郭海洋對佳惠小朋友的關心,讓大家向他學習幫忙關心別的小朋友,同時告訴他在別的方面也要做一個讓大家學習的好榜樣。談話之後,郭海洋有了很大的改變,活動用心,也能較好的團結小朋友,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漸漸的樹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過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閃光點,這需要我們這些當老師的去挖掘和開採,並加以調式,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放出自己的光采,成為有用之才。

消除孩子“關小屋”的恐懼

這天剛來幼兒園不久,郭子儀小朋友就被媽媽抱着走進幼兒園,抱在懷裏的郭子儀還在又哭又鬧,他的媽媽嘴裏不時説“不聽話就讓老師關小屋”。孩子聽了她的話哭鬧的更加厲害。

我趕緊走過去抱過孩子,詢問孩子哭鬧的原因。郭子儀的媽媽生氣地對我説“早上不吃飯,我説不吃飯就讓老師關小屋,他就開始又哭又鬧”。我明白了孩子是怕自己在房子裏。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我明確地告訴他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小朋友,絕不會讓小朋友自己呆在一間房子裏。得到老師的承諾,郭子儀不再哭鬧,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關小屋”這件事我還從別的家長中聽到,當時沒有在意,透過這天郭子儀哭鬧這件事情,使我明白務必要對孩子進行勇敢教育,讓他們坦然對待困難,勇敢應對很多事情。同時還要和家長達成共識,期望家長平時不要恐嚇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老師,天上飛來了什麼?”

這天的風很大,天空中不時會有颳起的土和小草。從廁所回活動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着天空大聲地喊起來:“快看哪,天上什麼飛來了?”。我和小朋友都隨着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見從北方有一個很大的白色東西向南方飛來,隨着那個白色東西越來越近,小朋友有的説是飛機,有的説是大鳥,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説是飛碟。白色的物體離我們很近了,最後看出了是一個很大的白色塑料布,小朋友們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動室,很多孩子還在討論着那個白色的塑料布。我見他們還對那塊塑料布那麼感興趣,就問他們塑料布怎樣會飛到天上去呢?透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風大了就會吹起來,很大的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還會把大樹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點的風能夠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發電,吹乾衣服等。我又問孩子們塑料布和塑料袋飄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説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説不講衞生。針對這些我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讓他們懂得塑料袋舊電池等這些東西,對環境破壞十分嚴重,不能隨便亂扔,看到垃圾要撿起來放到垃圾桶,從而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

不明白誰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會讀懂。作為教師,更就應付出更多的“愛心”來愛這些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讀懂他們。

“老師,讓我來分吧!”早點時間到了,我提着籃子匆匆走到孩子們中間,就聽見徐世英小朋友在我背後輕聲説,我扭頭一看,她張着兩個小手,抬頭看着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啊!”我一邊説着,一邊將幾個小蛋糕放在他的小手裏,接到蛋糕,他立刻“忙”起來了。

説起徐世英,他確實算不上我們班十分乖巧聽話的孩子,在剛進幼兒園時,她的調皮好動愛哭也着實讓我和其她老師“頭疼”了一陣。慢慢的,我發現徐世英不像很多調皮的孩子一樣,“混世小霸王”似的,只明白玩,不學知識。他調皮好動,卻也十分聰明好學,在老師講故事、發書給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時,他都一改往常的調皮好動,靜靜的聽着,認真的學着。不僅僅如此,興樺小朋友喜歡出頭,當老師帶小朋友複習以前學過的歌曲時,他就站在前面,應對大家,做給其他小朋友看;當我帶小朋友户外活動結束回教室時,他就站在門口,像老師似的摸着小朋友衣服,讓他們一個一個進來,雖然這也時常讓許多膽小的小朋友不敢進教室;當我們開始吃飯時,他就跑過來“忙前忙後”。

認識到這一點,我跟其她老師也不再認為他那是不聽話,違反紀律了,而是時常滿足他的“小虛榮心”。結果,他卻明顯比以前聽話了。最讓我意外感動的是,他的那一句“謝謝”。離園時間到了,我像往常一樣給孩子們穿好外套,戴上帽子。“老師,我鞋帶開了。”徐世英在我旁邊説。“那老師幫你係上”,我笑着説。我蹲下身,幫他繫好鞋帶,我剛要站起來離開,“謝謝”,他輕輕的抿着嘴説。聽到這兩個字,我一愣,參加幼師工作幾年了,每一天離園時,幫小朋友穿外套、戴帽子、繫鞋帶,徐世英是第一個對我説謝謝的小朋友,這兩個字也在我心裏盤旋了很久,我又進一步認識了這個調皮好動卻也聰明好學的孩子。看到孩子的進步我心裏感到個性的高興。

篇十七:幼兒教師隨筆

愛是真正的老師

偶然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愛是最好的老師》,感覺不錯,文章是這樣的:

“許多年前,有一個叫約翰?霍普金的教授給他的畢業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去貧民窟,找200個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的男孩,調查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然後預測他們的未來。

“那些學生運用社會統計學知識,設計了問題,跟男孩們進行了交談,分析各種數據,最後得出結論: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將有一段在監獄服刑的經歷。

“25年後,教授給另一批學生也佈置了一個作業:檢驗25年前的預測是否正確。學生們又來到貧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經長大成人了。有的還在那裏住着,有的搬走了,還有的已經去世了。但最終學生們還是與原先的200個男孩中的180個取得了聯繫。他們發現其中只有4人以前進過監獄。

“為什麼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發的地方卻有這麼好的成長記錄呢?研究人員感到很納悶也很吃驚,之後他們被告知:有一個老師當年教過那些孩子……

“透過進一步調查,他們發現75%的孩子都是一個婦女教過的。研究人員在一個“退休教師之家”找到了那個婦女。究竟那個婦女是怎樣把良好的影響帶給那些孩子的?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些孩子還記着那個婦女?研究人員迫切地想明白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明白,”婦女説,“我真的回答不了你們。”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們在一齊的情景,臉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語地説:“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

愛是一個生命喜歡另一個生命的情感、是一種平等關係、是整體接納、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這樣的愛才能夠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孩子並深刻地影響他們。當孩子體會到我們的愛時,他們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給我們,即使我們不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願望,他們依然會愛我們。因為,這時他們已經明白,他們擁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那就是遠比物質更值得人珍惜的――真實的愛。

我們在工作中,給予孩子無限的愛,才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長的幸福,才能讓家長心存感激,也許我們在工作中有過份的舉止,有過激的言行,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傷害,給家長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愛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愛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只有對別人付出愛,才能得到更好的回報。不要把愛的方式當作愛。而給他們真實的需要,真正的愛!

和孩子聊天的樂趣

雖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們的語言表達潛力很差。所以我會經常和他們聊天,在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了孩子們不少的興趣及他們心裏的想法。原本以為他們是快樂沒有煩惱的,聊天后卻發現他們幼小的心裏也有許多煩心事。

和孩子們聊天讓他們的普通話也有了進步,孩子們逐漸也喜歡和我聊天。透過聊天我明白了他們喜歡動畫片,明白他們喜歡聽故事,也明白了他們喜歡和班裏的誰是好朋友,及對父母的評論等。孩子們很能説,也很想説。但有時候是活動限制了他們,使他們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活動課中,孩子們自然也就説的少了。

多鼓勵少批評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説,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孩子們之間肯定會有很多矛盾,因為每個孩子在家裏都是小皇帝,而小班的孩子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的獨立性較差,但自私心理強。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一些小事動手,對他們進行友愛教育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對於活動不認真或理解潛力差的幼兒,我們教師的態度是批評多,鼓勵少,不能讓孩子感受到一種被關愛的情感。這樣,孩子們用心性會降低,以後也就更趕不上其他孩子了。不管孩子表現怎樣,他們都是純真的,不懂得受約束。所以我們就應給孩子們更多的愛和關注,讓孩子對教師有一種愛,這樣才能夠和孩子相處的更好。

被孩子們感動從這時開始

由於長期從事教學工作,落下了一上火嗓子就發疼、肩膀也痠疼的毛病,疼起來時我自己經常轉動一下脖子,捏捏捶捶那痠疼的肩膀。

一天,我到班內聽課,坐久了,下課後自己用書本在捶我發疼的肩膀,正在玩耍的曉雲看到了很高興地走過來給我捶肩膀,説:“老師,你肩膀疼嗎?我給你捶捶。”但孩子太小,小手太小,根本不會捶。這時,又一個男小朋友看見了,走過來説:“不是這樣捶,這樣捶不管用的。”又轉過身來用很甜的聲音説:“老師,我勁大,我會捶,我來給你捶捶吧,我爸爸下班後經常讓我捶,還表揚我捶得很好呢。”我聽了,開心地笑容掛在了臉上。這時,其他孩子也圍攏來,你一言,我一語:“老師,我會,我媽媽去棚裏幹活很累,我也幫媽媽捶過。”“老師,我給你捶吧。”……

我忽然發現孩子們是多麼可愛呀,感恩之心在他們的幼小的心裏已生根發芽,心裏一陣陣發熱,感覺肩膀已經不疼了,我被孩子們所感動,也從這時開始了……

當媽媽

可可小朋友個性愛哭,每一天早上入園,都要哭,哭的聲音個性大,不理她,她能哭一個多小時。

據瞭解,小可可入園時是班裏最小的,老師對她個性照顧,每一天來幼兒園老師都會抱她一會,久而久之,她養成了早晨讓老師抱的習慣。來我們班後,由於其他孩子是新來的,所以我顧及不到抱她了,但是不抱她就哭,一哭就沒完沒了,怎樣辦?正巧我上課《布娃娃》,每個小朋友都從家裏帶來了一個布娃娃,小可可也帶了。上課時,我發現她很會抱布娃娃,個性是哄娃娃睡覺的樣貌很可愛。離園時,我把她地娃娃留下了。第二天早晨我沒有抱她,她照舊哭。我説:“可可,從這天起,你就當媽媽了,你的娃娃等着你去抱她呢。”説着把布娃娃拿給她。她不哭了,看着娃娃。我又順勢誘導説:“你的娃娃一個晚上沒有看到你,可想你了,快親親她。”這一招還真靈,以後的每個早晨,我都會把娃娃給她抱着,一段時間過去了,她不抱娃娃也不哭了。

對個性的孩子,要有個性的教育。我想,這就是對“因人施教”教育原則的落實吧。

教師要有耐心、能容忍

“老師,趙國坤又拿我的彩筆了!”、“老師,趙國坤拽我的衣服了!”、“老師,趙國坤打我了!”。前一段時間我經常聽到小朋友們這樣的“小報告”,而對於趙國坤小朋友,我已不止一次地對他所犯的這類小錯誤進行了批評教育,他當時也都很容易地理解了“老師,我不拿他的彩筆了。”“老師,我不和她打架了。”……但不久他又會犯一些小錯誤。對這孩子屢犯屢教、屢教屢犯的行為,我真是傷透了腦筋。

靜下心細細想來,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用得不恰當呢?幼兒年齡小,自我控制潛力差,動作、行為往往比較衝動,想到什麼就做什麼,看到什麼就説什麼。大多數狀況下孩子們都不是有意犯錯的。另外,我們在兒童心理學課上學過,幼兒的長時記憶尚處在發展中。如果我們所講的道理超出了孩子的理解潛力,他就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的話,記不住那麼多的道理。再説,他也不必須能夠把一個情境中學到的概念用到另外一個情境之中,所以才會出現“屢教屢犯”的現象。

之後我便換了一種用心的教育方法,不再對他進行批評,而是儘量用簡潔、明瞭的語言,耐心地告訴他哪裏做得不適宜了,就應怎樣做才對,並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中反覆強化。

慢慢地,趙國坤小朋友的行為有了很大的變化,他所犯錯誤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小朋友們都願意跟他一齊玩了。

有時候,老師的耐心和容忍反而是激勵幼兒上進的動力呢!

珍惜孩子們的愛心

星期三下午大掃除,當我擦窗户最上面的玻璃時,由於太高,務必放上兩張桌子再放上小椅子才能擦得到,我心裏很害怕,消息翼翼地站在小椅子上,心裏直髮怵。

“老師,您留意點!”忽然一個孩子輕聲地説,之後全班幼兒一齊説:“老師,您留意點呀!”並有幾個小朋友跑過來給我扶着下面的桌子:“老師,您不要怕,我們給您扶着。”我心裏一陣激動,而且心裏也一下子塌實多了。

這些孩子們,心靈多麼純真啊!我必須珍惜他們的感情,用十倍、百倍的愛心去呵護他們,使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老師我想你了

放寒假了,心裏一下感到好簡單啊,能夠不管班裏孩子的安全了,也不用管他們學不學知識了,不用管他們吃飯多少......,但是沒過幾天心裏突然感到很失落,好象少了很多東西,隨着時間的推移,心裏越發想念幼兒園裏的孩子,不明白他們在家裏過的怎樣樣?好不好?是不是聽話?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教育嗎?會有孩子偷偷玩火、跑到水邊嗎?在馬路上安全嗎?心經常會被自己嚇的坐卧不寧,也就越來越盼着快些開學。

開學的第一天,吃過早飯早早來到幼兒園,打掃好衞生站在門口開始接待孩子入園。第一個入園的是最調皮的郭廣吉小朋友,遠遠看到我,臉上頓時露出了天真的微笑,跑到我的跟前大聲地説:“老師我想你了。”説完就撲到我的懷裏,陸續到園的孩子也圍繞在我的身旁唧唧喳喳的告訴我,自己也想老師了。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的鼻子有些發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想到自己在假期裏何嘗不是天天想着這些可愛的孩子呢?

以前自己經常想,幹幼兒教師工資少,待遇低,工作累,天天還要為幼兒園的孩子提心吊膽,有時家長不理解老師,還會來園説一些不負職責的話,還是轉行算了。但是經過這一個假期,使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不管能拿多少錢,最起碼我贏得了孩子們的心,想到這些自己的情緒開朗起來,同時也堅定了我幹好幼教事業這一光輝事業的決心。

篇十八:幼兒教師隨筆

幼兒教師隨筆五篇

隨筆一:教訓

全鎮幼兒園教師要進行示範課展示,最好的一節課將參加縣級優質展示。為此,我花費了許多心思,找資料、製作課件,設計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小班健康活動“手指兄弟”。通過借班試上,效果很好。我信心十足,惟一令我擔心的是正式上示範課時孩子的配合情況。我班有幾個孩子年齡偏小,課堂上不是亂講話,就是做小動作,有進甚至聽着聽着就跑出去了,這無疑會影響活動效果。為了預防萬一,課前我對孩子們進行了嚴厲的訓話:“明天有許多老師來看我們活動,誰要是亂講話、亂動、我可饒不了你。叫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叫你説你再説,不準多嘴,要是違反了紀律,你就別想回家了。”

活動開始了,第一個環節是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進行操作,主要是讓孩子們體驗手指的作用。孩子原本很感興趣的自由操作,結果令我大失所望:大部分孩子都是心不在焉地瞅着我。為了能讓孩子們動起來,我馬上組織了一個有趣的遊戲“奇怪的寶袋”。“快來摸、快來摸,老師這裏有一個奇妙的寶袋,吃的、玩的、用的樣樣都有,你想要嗎?”這時,也只有個別孩子機械地摸了兩個,其他孩子還是沒動起來,呆呆地坐着,我身上冷汗直冒,亂了陣腳,教學程序顛三倒四。就這樣,我像演獨角戲一樣,最後只能匆匆結束了這次活動。

回到辦公室,我又氣又惱。但冷靜下來以後,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組織活動並不是演戲,絕不能為追求表面的活動效果而預先設計好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而我的“課前訓話”更是弄巧成拙。這次教訓令我終生難忘。

隨筆二:一個吻帶給我的快樂

時間像長了翅膀,一晃走上幼教工作的崗位已有兩年多了,雖然沒有了剛剛走出校園時的新鮮與幻想,但卻有了幾分滄桑與深刻。我一直在努力的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只因那天的一個吻,給我帶來了震撼,我也因此找到了快樂。

“六一”兒童節將至,每個班的老師和孩子都忙的不可開交,當然我們班也不例外,因為這次是面向全體幼兒搞的節目團體操。雖然園長告訴我們這次是聯歡,不進行比賽,但為了使這次演出圓滿結束老師們都沒有鬆一口氣,都在努力的編排着,我一直告訴自己我們班的孩子雖比其他班的孩子要小,但我們並不比他們差。雖有壓力但我沒放棄。在編排中我們是要付出更多艱辛與汗水的包括我們的孩子們,可是孩子們太小,有時喊破喉嚨也沒有聽的,幾天下來卻沒有一點成效,我好心急,又加上那幾天心情不好,所以我心裏煩透了,頓時,我的眼淚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正在這時,不知誰在我的臉上輕輕的親了一下,並拿起我的手放在他的臉上,嘴裏還説着:“不哭不哭”於是我趕忙抬起頭,是小哲,我當時真得很驚訝,這時孩子們都圍了過來紛紛來親我,我被孩子們突如其來的舉動弄得好尷尬,但轉瞬間我開心地笑了,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孩子們真的好可愛吆!

孩子們的吻是清泉滋潤着我的心!是的,他們是我生活中的美麗色彩,因為他們快樂着,所以我也快了着。

隨筆三:孩子的“驚奇”

有一次由於前一天天降大雨,地上非常的潮濕。第二天早上户外接待孩子的時候,豪豪小朋友發現了蝸牛,然後就向我報告了他的發現。我當時只是心不在焉的應了一生。但這一發現卻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關注。他們立刻對草叢、冬青樹下進行仔細的搜索。我怕冬青樹枝划着小朋友所以就過去制止這一行動的進行,在我的大聲命令下小朋友們當時停止了行動的進行,但不一會兒他們又偷偷的展開了“搜捕”行動。看到小朋友們對蝸牛產生了這麼大的興趣,於是我不再阻止孩子們的`行動而是加入到了他們的隊伍中。“老師蝸牛住哪裏呀?”“蝸牛吃什麼呀?”“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們討論着......

其實,在孩子們的眼裏世間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停的發現、探索、學習,接受外界的挑戰,不斷地超越和發展自己,他們也需要外部世界給予的驚奇。所以,教師不能忽視孩子的驚奇,應對此引起更多的關注,使兒童的驚奇昇華出更多的教育意義。因為教師對孩子驚奇發現的關注,將引起更廣泛的關注,使個別孩子的驚奇成為全體孩子的驚奇。就像他們對蝸牛的發現,在他們產生驚奇以後會接着有一連串的疑問,這是最好的教育時機,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展開與孩子的“對話”――與孩子共同討論蝸牛的特徵、生活習性等等,引導孩子對蝸牛進行仔細的觀察。在我們教師的激勵下,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對蝸牛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解決。如果當時我像開始時放棄了,孩子就失去了認識蝸牛的良機。

我們教師應該養成“驚奇”的習慣,驚奇於孩子的驚奇。我們應該堅持一種觀念,那就是孩子的驚奇使他們的成長需要,使他們進行學習的開端。孩子們驚奇的東西,我們也要主動地去“驚奇”,養成一種驚奇孩子驚奇的好習慣。

隨筆四: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

一次識字活動結束後,我正整理字卡,孫敏小朋友跑過來問我:老師,“困”字有兩種寫法嗎?我知道她問的是剛才認識的“困難”的“困”,我看了她一眼,就很乾脆的回答她説:沒有啊。她站了一會兒,還想説什麼,見我忙着理東西,就走開了。過了一會兒,餘景茜小朋友走過來對我説:老師,我可以問你一個小問題嗎?這孩子,肯動腦筋,最愛問一些探索性的問題。我説可以呀。她問:老師,為什麼你的字寶寶和書上的不一樣呢?我有點納悶兒,忙問她:哪不一樣了?她説:你字卡上的“困難”的“困”字是一個“口”字裏邊一個“木”字,書上的“困”字是一個“口”字裏邊一個“大”字,是不是“困”字有兩種寫法呀?我一聽,覺得不對勁,怎麼有兩個孩子問這個問題了,連忙停下手中的事,翻開課本《幼兒聽讀遊戲識字》25課找到“困難”這個詞,一看嚇一跳,哎呀,書上的“困”字印錯了,成了“因”字了。瞧,書上的錯誤讓細心的孩子發現了。我立刻給孩子們更正,書上那字印錯了,老師字卡上的“困難”才是正確的,還表揚了餘景茜小朋友,誇她聰明,小眼睛機靈,把書上的錯誤發現了。可餘景茜告訴我説:老師,是孫敏先發現的!哦,我知道了,孫敏發現了錯誤來問我,我卻沒耐心,沒和她交談,沒有及時引導她把發現的問題説出來。我又表揚了孫敏小朋友一番,並告訴孩子們,老師講的和書上的不一定都對,發現不一樣就要大膽説出來,那才是聰明的孩子。

事後,我反省了自己。首先,備課不夠仔細,書中的錯誤沒能發現。再者,對待幼兒的發問,要專心地聽,耐心地和他交談,分析,一方面促進他語言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啟發他們能大膽質疑,提問。孩子説的每一句話,我們都應該用心去聆聽。

隨筆五:驚險曲

有人説:“孩子的眼睛就像攝錄機,耳朵就像錄音機,他們會把老師的一言一行記錄下來。老師在他們眼裏是一個榜樣,使他們的偶像。”尤其是這段話的後半部分令我感觸更深!

“搖啊搖,搖啊搖......”隨着輕柔的音樂,大部分孩子入睡了。“哈哈哈,嘻嘻嘻”原本安靜的寢室被這若有若無的嬉笑聲打破了。“孩子們,快睡吧!”我輕輕地説。我以為這聲音就此消失了。慢慢的這聲音像蚊子一樣越來越讓人煩,而且好幾個孩子都用被子蒙上頭了。我一看不能再這樣讓其他孩子受影響了。便悄悄像聲音的發源地走去。啊!終於找到了。我心裏暗暗得想。這時,家佳好象發現了我,立刻停止了嬉鬧聲。輕輕地把手放到被子裏,假裝睡着的樣子。我以為萬事大吉了,就坐下來了。

“這孩子還挺聽話的!”我心裏美美得想。但是安靜了片刻後,又出現了剛才那煩人的聲音。我實在是忍不住了“你不睡就出去,別影響其他人”我快步來到家佳身邊呵斥道!我本以為嚇嚇他,其實真沒有讓她出去的意思。於是就去檢查其他幼兒的被子是否蓋上了。當我檢查完後,正要看看家佳是不是睡着了。隱隱約約卻聽見哭泣聲。啊!!!!!家佳呢??我快步向外走。哎吆!啪一聲我被一個東西絆了一下還差點摔倒。我起身一看,是家佳。我真是又急又喜。看着淚流滿面的孩子我的眼淚也不爭氣的流了出來,我輕輕地將孩子擁入懷中,把孩子送到牀位上,很快孩子睡着了。

整整一箇中午,孩子哭泣時的樣子在我的腦海中頻頻出現。我覺得我真得很幸運,當時孩子如果自己走出去的話這後果不堪設想。可能會走回家也可能――想想好險呢!其實這就是不注意的一句話。我想我以後要使用“好聽派牙刷”讓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美美的。

隨筆五:剛入園的孩子

託班的孩子是這學期剛入園的,他們對幼兒園的環境、老師都不太熟悉。早上來園後總會有哭鬧的現象。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就應該有一顆耐心、愛心去關懷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李超然是剛入園的,他對幼兒園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從早上來園到放學就一直哭,已經入園幾個月,一進教室門還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我想,他這個性格很內向,如果不好好引導,長大了會很難適應當今社會,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所以我就主動去接近他,和他聊天,讓他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漸漸的他有了一絲改變,現在的他一進門總能看到臉上浮現出那童真般的笑容。有時和小朋友一起玩,也總能看到他哈哈大笑,無比快樂。這個時候得我真的感覺很欣慰,起碼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作為幼兒教師,要善於想各種方法來貼近孩子,使他們在今後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篇十九:幼兒教師隨筆

為了進一步促進家園間的密切聯繫,增進每位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瞭解,提高家庭教育的理念,真正達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孩子的目標 ,近日,我校幼兒園召開了新學期第一次家長會。

會上首先由園長向家長們介紹了我園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目標、措施以及家長工作等。然後以班級為單位,由教師與家長們面對面地溝通交流。每位老師為今天的家長會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在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打破了固有的“老師説,家長聽”的模式。如:有的老師用相機記錄下孩子們在幼兒園快樂的一天,並以ppt的形式邊播放邊講解,不僅讓家長能夠直觀地瞭解孩子在園的真實情況,同時也使家長更進一步瞭解幼兒園的生活和老師的引導、教育方法。有的班級採用“經驗交流式”與家長進行有效互動,不僅有家長代表分享育兒經驗,又有家長現場提出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困惑,請大家一起羣策羣力來幫助解決。寬鬆而又熱烈的氛圍使得家長們暢所欲言,進一步促進了家園溝通,拉近了家長和老師的距離。

會後,家長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家長會令人輕鬆愉快,彙報與交流相結合,既掌握了孩子在園情況,又學到了育兒知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家長會家長很喜歡。

篇二十:幼兒教師隨筆

歡歡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我發現他的小手特別靈巧,他畫的畫特別有創意,做的手工作品即精緻又漂亮,學習摺紙一學就會,而且折得很好。可是這是個不愛運動的孩子,這很令我頭疼。

愛玩、好動這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玩玩具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可是歡歡就沒有這種天性。在幼兒園裏,為了讓孩子們多運動,我們為每個孩子準備了沙包、皮球、跳繩、呼啦圈、拉力球、高蹺、皮筋等等。孩子們每天到園後,隨手就會拿起自己喜歡的玩具來玩。可是我發現歡歡對這些玩具一點也不感興趣,他總是站在院子裏一動不動,從來不主動拿玩具玩。有時我把玩具放到他手裏,不管我怎麼啟發引導,他站在那裏始終不動。

我決定想個辦法讓他動起來。在活動室裏,我設計了一個版面:爭做户外活動小明星。我讓孩子們比一比誰得到的紅星多。第一天玩皮球,我讓孩子們比賽,在5分鐘內拍到10個就能得到一顆小紅星。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小紅星,只有歡歡沒有拍皮球,所以他沒有得到小紅星。孩子們都很高興,只有歡歡紅了臉。第二天,玩呼啦圈,在玩之前,我告訴孩子們,誰學會了在腰上轉圈,誰就會得到小紅星。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歡歡開始轉圈了,他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小紅星,他看着小紅星高興地笑了。

從此以後,歡歡開始運動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我們應該找到最恰當的方法,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

篇二十一:幼兒教師隨筆

幼兒園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幼兒保健工作也不能忽視,我們要良好的平衡好兩者,做到保教結合。

最近流行病比較嚴重,我們只有有一個乾淨的環境,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愉快地學習和生活。所以,我班教師在注意了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更注意了保育工作的落實,嚴格按照安全、衞生制度,每天堅持教室的通風及室內外環境的清潔,定時消毒。我們還為孩子開設了衞生知識課,告訴孩子們:其實只要做好衞生和預防工作,加強自身的鍛鍊,手足口病和其他流行病都並不是那麼可怕的。在流行病暴發期間,我們也加倍重視要做好孩子們的保健工作。

保健工作:首先做好班級衞生清潔工作、消毒工作。於是班級教室用紫外線定期對孩子們的學具和生活用具進行暴曬、清洗、消毒等。其次開展幼兒衞生保健教育活動。通過讀報紙、講故事等形式,再引導教育,讓幼兒懂得預防“手足口病和流行病”的方法是要講衞生、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等,而且每天都要監督幼兒户外活動後、飯前、便後洗手情況,讓孩子們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再次增強幼兒體質,鼓勵幼兒早入園進行早練活動。

總之,今後我將不斷努力,與配班老師繼續發揚團結合作精神、齊心協力為幼兒園把班級的工作做得更好,不斷進取有效地做好保教結合工作,讓孩子們學得快樂的同時也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篇二十二:幼兒教師隨筆

我們班的彬彬小朋友平時是個比較膽小的小朋友,他在參加體育活動的時候,經常會有膽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我們班的幼兒一起進行走平衡木體育鍛煉活動,彬彬小朋友一開始只是開其他小朋友走平衡木,等到輪到他的時候,他卻站在原地不敢往前走。我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還以為他不喜歡走平衡木,便要求他往前走,無奈,他只好去走平衡木,只見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平衡木,慢慢挪動腳步,身體還在晃動。我終於知道了他站着不動的原因,原來他害怕走平衡木,膽子比較小。可他的個子在班級中算是比較高大的,我沒想到他在體育鍛煉中會出現退縮的情況。我於是決定給他更多的鼓勵和練習的機會,讓他逐漸克服膽怯心理。

體育活動的時候,我注意觀察彬彬小朋友的舉動,發現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給予直接的幫助。我還告訴其他的小朋友不能嘲笑彬彬,有些本領不是人人天生都會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彬彬的膽子逐漸變大了,在鍛鍊中他的運動技能逐漸提高了。

5月份,我們大班組要進行親子運動會,我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我知道彬彬小朋友跑步的速度比較快,就讓他報名參加過障礙比賽,這項比賽中,小朋友需要有一定的奔跑的速度和雙腳並跳過障礙物的能力。在運動會前期的練習中,彬彬在雙腳並跳過障礙時又出現了膽怯心理,有好幾次在跳過障礙的時候都把障礙物絆倒了。這項運動技能對他來説是一個新的挑戰。為了考慮班級的集體成績,我還想到了是否要換其他的小朋友來代替彬彬,我一時出現了矛盾的心理。最後,我還是決定相信他能行,我想:只要對他進行精神上的鼓勵,他一定會行的。在運動會比賽的當天,當彬彬的比賽項目即將開始前,我特地對他説:“膽子要大點,只要用力往上跳,你一定都能跳過去的。”比賽終於開始了,輪到彬彬跳了,我不停地在前面給他加油鼓勁,只見他奮力往上跳,越過了一個又一個障礙,而且速度也很快。最後,在這項比賽中,我們班獲得了團體第一的成績。參加比賽的小朋友每人都有自己的功勞。我為孩子們感到高興,更為彬彬感到高興,因為在比賽中,他很自信、也很勇敢。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鼓勵孩子,要對孩子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

篇二十三:幼兒教師隨筆經典

和幼兒朝夕相處,我們每一天都要講很多話,而我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那就是“小朋友”。説多了似乎也就習以為常,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其實,細細一推敲,它正是體現了師幼之間的一種“朋友”關係。

我們能夠將關係親密的人稱為“朋友”,那我們每一天親切的稱幼兒為“小朋友”時,不是也應當用對待朋友的態度感情去和幼兒交流嗎?僅有我們將幼兒真正當作我們的“小朋友”,才會用朋友的身份於幼兒交流情感和看法,虛心徵求和傾聽幼兒的意見,賞識幼兒的優點和提高,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他們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的發現和行為。[由整理] 這種以平等融洽的關係供給的支持最易於幼兒溝通,也最容易被幼兒接納。

篇二十四:幼兒教師隨筆經典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總是不好好吃午飯,每當我走到他身邊時,他為了得到我的表揚,就使勁地吃飯,不吃菜。於是中午用餐時,我坐在他旁邊,看着他吃飯,期望他能夠多吃點菜。我説:“今日青菜很香哦,來嘗一嘗。”魏金昊不情願地説:“我不喜歡吃。”我夾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給他看,魏金昊有點心動了,學着我的樣貌夾起一點青菜,可是剛嚼了幾下就又吐了出來。看到這種情景,我十分擔心,不吃菜感冒怎樣能快點好呢?我對他説:“只要你吃一點菜,教師就給你鹹菜做獎勵,好嗎?”魏金昊十分高興,爽快地吃了自我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諾給了他一小塊鹹菜。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每次午餐我都給魏金昊“加餐”,有時也會給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食慾大增。

篇二十五: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我們班級的地上鋪着一塊由幾組英文字母拼成的泡沫地毯,在地毯上看書、玩積木還是摸爬滾打都十分舒服,小朋友們都很愛護地毯,從不穿鞋子踩上去,看到拼縫裂開或者有字母翹起來時都會主動去拼好。

一天遊戲的時候,有人向我彙報,葉佳睿在拆地毯,我回頭一看,地毯上的好多字母都已經被摳出來了,而且扔得到處都是。我正想制止他繼續“破壞”地毯,與我搭班的老師卻阻止了我,説:“等一等,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麼?”只見葉佳睿手裏拿了一個字母“j”一會和“l”比一比,一會又和另一個“j”比比,最後把手中的“j”放在了地毯上另一個“j”的旁邊。再看地毯上被摳出來的其他字母,它們也都是成雙成對放在一起。呀!原來他在動腦筋,把一樣的字母配對呢,我真是錯怪他了。我走到葉佳睿的身邊,他一看到我馬上興奮地指着字母告訴我:“老師,這個和這個是一樣的!”我笑着摸了摸他的頭説:“你真聰明,我們再來找找,還有什麼是一樣的。”很多小朋友也跟着我們一起找了起來,我沒有給他們任何提示或要求,不一會兒小朋友們就把地毯上的字母和色塊按顏色、形狀等不同特徵進行了分類或配對,有的小朋友還能簡單地説出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分呢!

這次偶發的事件,讓我學會了“等一等”。在這以後。當孩子之間發生爭執和衝突時。我沒有馬上成為調解員,而是先“等一等”,讓孩子們嘗試自己去解決矛盾;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不是立刻成為救援者。而是先“等一等”,讓孩子們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當孩子們提出疑問時,我不着急成為授業、解惑者。而是先“等一等”,讓孩子們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探索、去發現。“等一等”讓我學會了觀察孩子,對他們的思維過程和個性發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給孩子們有了更多思考與嘗試的機會,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相應提高。

“等一等”雖然是個很小的動作。但要適時地做到卻不容易。學會“等一等”,説不定在等待後,你會得到一個很大的驚喜呢!

篇二十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今天剛來幼兒園不久,郭子儀小朋友就被媽媽抱着走進幼兒園,抱在懷裏的郭子儀還在又哭又鬧,他的媽媽嘴裏不時説“不聽話就讓老師關小屋”。孩子聽了她的話哭鬧的更加厲害。

我趕緊走過去抱過孩子,詢問孩子哭鬧的原因。郭子儀的媽媽生氣地對我説“早上不吃飯,我説不吃飯就讓老師關小屋,他就開始又哭又鬧”。我明白了孩子是怕自己在房子裏。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我明確地告訴他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小朋友,絕不會讓小朋友自己呆在一間房子裏。得到老師的承諾,郭子儀不再哭鬧,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關小屋”這件事我還從別的家長中聽到,當時沒有在意,通過今天郭子儀哭鬧這件事情,使我明白必須要對孩子進行勇敢教育,讓他們坦然對待困難,勇敢面對很多事情。同時還要和家長達成共識,希望家長平時不要恐嚇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老師,天上飛來了什麼?”

今天的風很大,天空中不時會有颳起的土和小草。從廁所回活動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着天空大聲地喊起來:“快看哪,天上什麼飛來了?”。我和小朋友都隨着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見從北方有一個很大的白色東西向南方飛來,隨着那個白色東西越來越近,小朋友有的説是飛機,有的説是大鳥,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説是飛碟。白色的物體離我們很近了,終於看出了是一個很大的白色塑料布,小朋友們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動室,很多孩子還在討論着那個白色的塑料布。我見他們還對那塊塑料布那麼感興趣,就問他們塑料布怎麼會飛到天上去呢?通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風大了就會吹起來,很大的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還會把大樹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點的風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發電,吹乾衣服等。我又問孩子們塑料布和塑料袋飄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説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説不講衞生。針對這些我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讓他們懂得塑料袋舊電池等這些東西,對環境破壞非常嚴重,不能隨便亂扔,看到垃圾要撿起來放到垃圾桶,從而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篇二十七: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女孩,她們生活在快樂的孩子之中,生活在追求新潮的現代節奏中,生活在充滿朝氣的陽光中。她們總希望把自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幼兒園老師為了給自己增添一點“亮點”,喜歡佩帶各種飾物:別緻的戒指、高雅的項鍊、時尚的腰帶、漂亮的胸針、可愛的髮卡……這些裝飾,為幼兒教師增添許多美麗,但“幼兒教師是否可以佩帶飾物?”這一問題引起了社會許多爭議。

我有幾點感觸談一下: 1、保證幼兒的安全、健康。 2、從對孩子的良好影響。3、儘量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3點個人感覺,希望跟大家共同討論!謝謝

篇二十八: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一位美國幼兒教育學家説,美國幼稚園只訓練孩子合羣、適應環境,不教任何字。最主要的訓練是手的動作,例如使用剪刀和筆等。日本學校至今仍沿用傳統的算盤來進行計算教學,因為計算機無法使學生理解,得出與答案有關的基本運算過程,也就不能訓練學生的思維。算盤恰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具,它充分鍛鍊了手指。

手指的鍛鍊直接刺激大腦中央的手指運動區,間接引起其它運動區的興奮和活躍。當手指鍛鍊得愈來愈靈巧時,頭腦的思維也就會相應的更敏捷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聰明;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智慧的工具和鏡子,所以説,兒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

恰恰是珠心算教學中的算盤能讓兒童雙手通過指尖訓練,達到開發兒童的智力和潛能。

篇二十九: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偶發事例,往往是教師意想不到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處變不驚,用機動、靈活的方法,及時地引導幼兒聯想,巧妙地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如教師正在組織户外體育活動“練習聽信號走”,天上南飛的大雁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幼兒興奮地議論着,對老師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教師可暫時中止活動,加入到幼兒行列中,同幼兒一起觀察南飛的雁羣,並引導幼兒説出雁羣的隊形,同時告訴幼兒雁羣為什麼要排成隊飛,並告訴幼兒大雁紀律性很強。不能掉隊等,還可以教給幼兒“候鳥啊、”南遷“等詞彙,讓幼兒瞭解大雁為什麼要南遷等有趣的.現象。待雁羣飛過,再靈活地組織幼兒活動,如向大雁學習,遵守紀律,聽老師的信號走成雁羣的隊形或其它隊形,這樣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活動效果。

篇三十: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要當一個好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狀況,學習成績,能否考上重點中學或者大學等等,而且對孩子的心理、思想,個性有足夠的瞭解,並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意識的幫助他改掉缺點。

但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一些心理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讚美孩子的優點,而是恨不得用放大鏡去尋找孩子的弱點,更可怕的是,處處拿別人孩子的長處去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孩子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需要賞識。家長用別的孩子作例子為自己孩子樹立榜樣,目的在於“激將”,殊不知,卻易導致孩子自信心的喪失和崩潰,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篇三十一: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教育隨筆一:孩子是我們的監督者

記得我第一次下幼兒園見習時……

早上,我起了個大早來到幼兒園,跟主班老師打過招呼後,便來到洗手間洗手,這時第一位到園的孩子也來到洗手間洗手,小女孩望着我叫“老師”。“哎”我心裏高興的應着。不一會兒小女孩突然瞪着我説:“鄧老師昨天才説要節約水資源,洗手時不能開那麼大的水,你還開那麼大,哼!”我聽完她的話後又驚又羞地冒一身冷汗。愣了一下後,我連忙整理一下臉部尷尬的表情。蹲下來對孩子説:“不好意思,我昨天沒來聽課,不過謝謝你告訴我,我以後一定注意的。你真聰明,老師説過的`話都記着呢!”這時小女孩高興的對我説:“不用謝。”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真是深受教育啊……在幼兒園裏你的一行一舉都有這麼多的孩子在監督着,可不容得有一絲的錯誤和馬虎啊!

見習生活中,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

教育隨筆二: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長卻因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無意中剝奪了孩子許多成長的機會,

比如,生活中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孩子吃的橘子、雞蛋、蘋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為的是孩子吃起來容易,更不會遇到什麼危險。可是不知道這些父母有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提供這些方便的同時,不僅剝奪了孩子親手實踐的機會,而且剝奪了孩子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悦,甚至會因此養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進取的不良品性,從而耽誤孩子的一生。

教育隨筆三:多給孩子講故事

幼兒園的孩子們,大多3-6歲,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能讓孩子多聽故事,多説兒歌,多朗誦散文,將對孩子以後的口語表達、説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的孩子年齡不大,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聽故事。

早上,孩子們到園的時間等等不一,為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不讓早到的孩子感到無事可幹。每天早上,我都播放故事磁帶或音樂磁帶。我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針對孩子們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將聽故事這一環節穿插在午飯、睡覺前後和放學前,個多月下來,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孩子們在午飯期間邊聽故事,邊做飯前的準備工作,一舉多得。

孩子們從聽的故事中學到了不少的生活常規,自覺性提高了。

孩子們敢大膽舉手講話,並且口語表達能力大幅度提高。

講故事有諸如以上的好處和功效。我們當老師的又何樂而不為呢?

篇三十二: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晨間活動以後,我組織幼兒收好活動材料,用琴聲提醒幼兒回座位準備參加下面的活動。這時,我發現小歌一直彎着腰蹲在地上,還時不時地鑽到桌子底下去,我一時並不明白她在做什麼,便降低八度重新彈了一遍琴。小歌似乎意識到了什麼,就從桌子底下鑽了出來,走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説:“老師您看,我撿到了一些小棋子。”原來晨間活動時,有些小棋子滾到桌子底下去了,沒有被撿回來,仔細的小歌發現了,便去撿拾。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於是我當着全班孩子的面表揚了小歌,誇她愛護玩具,做事仔細、認真。沒想到,這次教育效果出人意料地好。隨後我還趁機引導孩子進一步認識了各種玩具和材料的“家”,如,積木的“家”是黃色的正方形的小木盒,塑料雪花片的“家”是綠色的塑料筐,小動物的“家”是小房子形狀的櫥櫃,碎紙屑的“家”是小紙盒,垃圾的“家”是綠色的垃圾桶,等等。這以後,凡有積木、圖書、小瓶蓋,甚至是一片小紙屑不小心掉在地上了,孩子們都會自覺地把它撿起來,並把它送回“家”;不僅如此,家長們還告訴我,孩子在家裏也願意收拾自己的玩具了,而且還要求家長不亂放物品,幫助家長為各種物品設計專門存放的“家”。

我想,如果當初我對小歌拾到小棋子不加關注,現在也許不會有這麼多的“小歌”出現了。

我們的工作繁瑣,可謂千頭萬緒,因此往往對發生在身邊的小事掉以輕心,或不屑一顧,或草率處理,然而在幼兒教育中,恰恰這些小事是不能被忽視的,因為這些小事很可能就是培養良好品質、習慣的教育契機。事實上,很多品質和習慣的培養都是從小事開始的。因此,我們要時時處處關注發生在幼兒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把握住教育時機,因為小事也能做成大文章。

篇三十三: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一次,我在某幼兒園看到教師讓幼兒用牙刷清洗石頭,一開始,幼兒興致勃勃地刷着石頭,還討論怎樣才能把石頭洗乾淨,但很快幼兒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不多久,他們便對這個活動失去了興趣,去其他區域遊戲了。當時我就在問自己,這樣的活動有意義嗎?幼兒能從中獲得什麼?也許有人會説,這個活動可以有效鍛鍊幼兒的大小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能讓幼兒瞭解到石頭的一些物理特性等,但如果認為這就是“活動的意義”,可能就失之膚淺了。

什麼是活動的意義?對於幼兒而言,活動的意義應是指能讓幼兒獲得經驗提升,或日獲得關鍵經驗。幼兒之所以很快對“清洗石頭”這個活動失去興趣,原因在於這個活動並不能讓幼兒原有的經驗得到提升或獲得什麼關鍵經驗,如此,活動便失去了意義。如果教師能有意識地提供刷子、海綿、布、松果、貝殼、樹枝等材料,就能使幼兒獲得豐富的經驗。比如,幼兒可以比較哪種工具適合清洗哪種物體,觀察幹、濕物體的區別,討論物體的沉浮問題,等等。

判斷活動有沒有意義的關鍵在於幼兒在活動中能否獲得高質量的經驗,還必須看幼兒獲得的經驗的變化和發展情況,也就是經驗的廣度與深度問題。經驗的廣度指幼兒的經驗在量上的增加,經驗的深度則指幼兒能夠把新舊經驗相融合,內化新經驗,使經驗結構發生變化。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既要像網絡那樣相互牽連、向外擴展,又要像爬樓梯那樣不斷向上,同時還要像梯田那樣具有層次性。總之,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的經驗應具有立體感。

活動要有意義,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有意義。單獨追求過程或者結果,都有可能讓活動失去意義。很長時間以來,我國幼兒園裏的一些活動把重點放在結果上,忽視過程,幼兒被填塞了許多他們並不理解的知識。例如,科學活動中,幼兒在座位上聽教師講解水的三種形態;美術活動中,幼兒看教師調配顏色,或機械地剪某種形狀的紙片;語言活動中,幼兒不斷重複學習某種句式或某些字詞……這類活動因缺乏過程意識、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而對幼兒的發展缺乏意義。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另外一種現象,即不管活動的結果,為過程而過程,讓過程成為了形式。例如,種植園地中,教師隨意讓幼兒用工具進行活動;區域活動中,幼兒在沒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毫無目的地活動;集體教育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指揮下走馬燈似的變換活動內容……有行動不一定就會有充滿意義的結果,但有意義的結果一定是通過有價值的過程而得到的。要使活動有意義,就必須把知識還原到過程中,讓幼兒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通過操作、探究、交往、體驗等方式獲得經驗。例如,在“裝米”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充分理解“圓錐形的工具往小口容器中裝東西效率最高,也不會把東西灑在容器外面”的生活常識,教師設計瞭如下活動環節:首先,讓幼兒用A4紙自由地往礦泉水瓶中裝米,教師在旁邊用相機記錄幼兒的各種裝法;接着,教師播放先前幼兒裝米的照片,組織幼兒討論哪些裝法速度快、裝得多;然後,幼兒按照討論的方法來裝米,教師繼續觀察、記錄,並再次組織幼兒討論,慢慢引導幼兒得出“把紙捲成圓錐狀來裝米效果最好”的結論;最後,幼兒又一次裝米,檢驗剛才得出的結論。在這個案例中,教師把需要幼兒獲得的經驗還原到了過程中,通過幼兒的操作、探究、交往和教師的有效指導,活動目標得以自然實現,活動的意義自然生成。所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的“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依然是教師在設計和實施幼兒園各種活動時的重要指針。

追求活動的意義,教師是重要的保障。在談到瑞吉歐教育經驗時,我們總會被他們教師精深的專業知識和高水平的專業能力所折服。瑞吉歐的教師總是讓幼兒在充滿挑戰性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經驗。實際上,我們也能夠成為他們,只要我們多聽、多看、多記錄、多思考,成為日本幼教先驅倉橋物三先生所説的“非顯性的存在”,善於與幼兒“周旋”,那麼幼兒就可能在有價值的活動過程中獲得充滿意義的結果。

篇三十四: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我們班的安琪小朋友,他平時就喜歡動,上課無法安靜地坐着,不是躺在地上就是歪在板凳旁邊,坐沒坐相,站沒站相。喜歡拿玩具玩,與小朋友説悄悄話。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不遵守場合紀律和秩序。這個問題讓我感到很煩惱。

通過我最近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大班的孩子比小班的孩子好動,也許是小班的孩子年齡還比較小,心裏對老師有種恐懼感的原因吧,他們就比較聽老師的話,不怎麼動,但是大班的孩子是沒有幾個老實的,都比較喜歡好動,除了那幾個性格內向的孩子之外。

我們班就孩子好“動”這個問題開了一個小小的家長會,我們請了一部分在學校裏比較好動的孩子的家長來參加了這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我們老師專門對家長們介紹了一下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裏的表現。在這些孩子身上發現的第一個問題是,老師讓孩子們坐好認真聽課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很長時間內無法安靜地坐下,或者是在座位上歪歪斜斜扭來扭去的。再一個就是上課的時候總是拿些小玩具,做些小動作,或者是與旁邊的同學説話。老師問的問題還沒説完就忙着插嘴,吵吵鬧鬧,不能安靜地玩玩具。在羣體遊戲中,不能認真遵守遊戲秩序,總是搶着上場,不按順序來。有時候還打擾別人做遊戲。喜歡去欺負一些老實的小朋友,喜歡踩在板凳上跳來跳去的。

通過這次小小的家長會,我們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以前懂事多了,上課也變得認真聽講了。為此我特別和安琪的家長溝通了一下,通過家長和老師一起的努力,安琪小朋友比以前有紀律多了,上課的時候總是認真坐在板凳上把手背在後面認真聽老師上課,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比以前強多了,喜歡和小朋友一起交流。老師和家長都感到很欣慰,這次小小的家長會真的很有收穫。

篇三十五: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來思考,然後用大人的方式來處理,甚至於在孩子看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都讓我們放大後處理了。人們都説,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潔無暇的,世上的任何事情,如果能用孩子的眼光來看,用孩子的思維方式來思考,那麼世界真是美好的!

在户外活動的時候,思思和陽陽小朋友在追逐皮球的時候發生了一點小矛盾,結果碰在了一起,陽陽的鼻子被地擦破了一點皮。當時我的心裏是又生氣又緊張,分別將他們兩個人訓了一頓,並問他們,為什麼不好好玩,還打架?取消遊戲資格,站在一邊。

陽陽委屈地説:“我是和思思好好玩的,我們一起滾皮球,想看看誰跑得快,先搶到皮球。我們剛才都很快,同時搶到皮球的,因為皮球圓圓的,沒抱住就摔倒了。”思思説:“對,都是那個地不好,硬硬的,把陽陽的鼻子都弄破了。”聽到這裏,我又覺得好笑了,是啊,孩子們並沒因為鼻子的問題而不高興,他們還沉浸在共同遊戲的樂趣中,一起遊戲所帶來的樂趣遠遠大於鼻子被碰破這點兒小事;更何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諸如此類的挫折的,俗語説;吃一鑑長一智。孩子們都這樣想了,我幹嗎還要訓他們呢?我要做的事就是告誡他們,以後玩耍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怎樣玩得更好,更快樂!

篇三十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一天上午,孩子們陸續在喝水、送水杯,這時,從教室前面傳來“噹噹噹”的聲音。我循聲望去,原來是孫宇侖和馬增凱一邊喝水一邊碰杯,他倆碰得正開心。旁邊一些小朋友見他倆敲得好玩,也跟着相互碰杯,還有幾名幼兒用水杯敲桌子玩。大熱的天,小小的屋子被這亂糟糟的碰擊聲吵得更加燥熱。於是,我大步走到孩子們身邊,看到老師嚴肅的表情,他們停止了敲擊,連忙低下頭喝水。我一邊看着孩子們喝水送水杯,一邊思索着該如何解決剛才的問題,很快孩子們都喝完水坐回位子上。

接着,我用擬人的口吻説:“剛才小水杯悄悄地對我説,它今天非常不開心,小朋友都把它撞疼了。它想和那些愛護它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誰願意做小水杯的好朋友?”孩子們高高地舉起小手,我又問:“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這個朋友呀?”“輕輕拿,輕輕放。”“不碰撞水杯。”“兩隻手拿住水杯,不往地上掉。”聽着孩子們的回答,我滿意地點點頭。我想,教師在面對和解決幼兒出現的各種問題時,一定要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實施教育,避免説教,不僅易於幼兒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更好。

正當我為自己剛才巧妙的教育策略感到得意的時侯,我聽到孫宇侖小聲説:“小水杯一起唱歌為什麼不開心呀?”難道是我錯怪了孩子,是不是孩子們還有其他想法?此時,我意識到教育幼兒愛惜水杯、養成良好習慣是教師的教育目的,雖然自己沒有指責幼兒,也採取了適宜幼兒理解的教育方式,但這並不代表孩子的意願,自己還缺少傾聽的教育環節,應該讓孩子們説一説自己的真實想法。於是,我又問:“哪個小朋友還想對大家説些什麼?”孫宇侖説:“劉老師,我聽到小水杯碰在一起,像小鈴鐺一樣好聽。”馬增凱也緊跟着説:“對,對,我也很喜歡。”曹詩玉説:“我用手指彈它能發出小撞鐘的聲音。”……

其實,很多時候幼兒獨特的、有創意的想法,常常不經意間就被我們忽略了。細想起來,在他們大膽、童真、稚氣的想法背後,豈不隱藏着智慧的火花?就像今日,我差點錯過孩子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做樂器的新奇想法。或許,我們不能接受幼兒喝水時相互撞杯的行為,但是,若沒有這個機會,他們怎會有若干個發現?怎會有音樂家們用廚房餐具、廢舊物品演奏出的精彩?

身為教師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要善於發現他們富於創造性的想法,並適時給予積極有效的評價和支持。所以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尊重幼兒的意願,讓幼兒的潛能得到開發。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條件,我提議在班中找一找,除了小水杯還有哪些物品也能做樂器,能發出美妙的聲音?這下孩子都積極地開始尋找,不一會兒,有的拿來飲料瓶,裏面還放了幾顆串珠,有的拿來積木、塑料玩具,有的找來紙盒、鐵桶等等,每個幼兒都找到自己的“樂器”,而後大家一邊敲打着自己的“樂器”,一邊齊聲唱起熟悉的歌曲。此時,我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教室裏也迴響着生活中最美妙的樂章。

由此我深深感悟到,成人眼中美好的事物,孩子不一定覺得美好,而成人覺得不起眼的東西在他們看來也許就是寶。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千萬不要用你的眼光來替孩子做決定,應該給孩子表達表現的機會,為孩子提供選擇。這需要我們教師多一點愛心,多一些理解與接納,多一些賞識,才能與幼兒共同碰撞出快樂的音符。

篇三十七: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俗話説“上戰,不打無準備的仗”。其實上課也是如此,作為教師要善於分析孩子,瞭解孩子,吃透孩子,只有你實實在在懂得孩子才能知道他們會説什麼,會對你的提問作出怎樣的回答,這樣你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迴應,最終使師幼互動更精彩。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應對每一個提問進行多種的預設和迴應,以備不時之需。

其次,抓住時機,展現教學機智

在課堂教學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因為孩子是活的,教案是死的。這就需要教師學會聆聽幼兒的每一個回答,在聽的基礎上還要學會辨析,辨析哪些內容是應該回應的,哪些內容是可以不迴應的,怎麼迴應。所以課堂教師真正地聆聽幼兒,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判斷,給予迴應,機智的教學能讓活動變得更加精彩。崔嵐老師説:教師在教學中千萬要真傾聽,不能假傾聽!

最後,勤於後續思考,加強積累

俗話説“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善於在失敗中總結經驗,讓這次的失敗變成下次的成功。課堂教學亦是如此,課後的思考能讓你變得更加進步,課後的思考能讓你變得更加自信。吳佳瑛老師在每一次的活動後總是及時地進行反思,回想一下哪句話説對了,哪句話不應該這麼説。我想吳老師之所以能成為名師,也正是因為她的執着與認真吧。因此教師要注重每一次的課後思考,久而久之你的教學活動會變得更加精彩,你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快樂。

篇三十八: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星期天,媽媽帶着2歲的玲玲到宋老師家串門,玲玲在玩耍間突然看到掛在牆上的中國地圖,高興的跑道媽媽身邊説:“天氣預報”,媽媽和宋老師都沒有聽懂玲玲的意思,宋老師變問了一句,玲玲説什麼?玲玲指着牆上的地圖又説了一句“天氣預報”,這時媽媽笑了,媽媽説:“在家常看天氣預報,播天氣預報時不是有個地圖嗎,孩子看到地圖以為是在播天氣預報呢”,宋老師聽完玲玲媽的解釋笑了。多可愛的孩子,宋老師抱起玲玲,走到地圖前,指着地圖對玲玲説:“這是中國地圖”,玲玲也跟着説:“中國地圖”,接着,宋老師又指着北京説道:首都北京,玲玲像個國小生一樣跟着學了起來,看到玲玲的認真勁,媽媽説到:“你們做老師的就會教育孩子,我們什麼也不懂,就知道孩子不苦不鬧就行”,心裏非常羨慕宋老師。宋老師非常謙虛地説道,我們也是不斷學習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

人生的第一步非常重要,這一步的好壞和方向直接影響到孩子此後的發展方向。早期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人們常説的“三歲看老”的道理可能就在這裏。此時所積澱在腦海中的內容就是他發展的基礎,這樣的基礎打得越好,越牢固,越寬厚,他們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更好。家長朋友們,為了您的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請抽出一定時間學習一下育兒技巧吧!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社區教育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社區教育的優越性在於其通過社區內的環境佈置,人文氣氛,以及所組織的各項大型專題活動,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那麼,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幼兒園環境教育中,如何開發,利用園外環境――社區教育活動,從多方面多渠道地對幼兒進行自然而然的環境教育,拓寬幼兒的環境保護的視野,從而自發地產生愛護環境的情感呢?在此談談我班的一些做法。

一、讓幼兒到社區宣傳環境知識,萌發愛惜一草一木的意識。

實踐,永遠是鍛鍊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好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環境知識,並逐漸地表現出向同伴以及弟弟妹妹介紹環境知識的熱情。惜逢我園地處江灣橋南紡織路,隸屬中海名都小區。我決定利用這一無意識的行為,組織幼兒大膽地向名都小區裏的居民們,路人宣傳環境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孩子愛惜環境的情感。

於是,我們班裏首先開展了“名都環境宣傳員”的競選活動,讓幼兒自己評比誰是最佳宣傳員。孩子們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競賽,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終於選出了幾名“環境宣傳員”。我們要求他們以自己是一名“環境宣傳員”的身份向小區居民或路人宣傳節約用水,講衞生等知識;向阿姨們講垃圾分類放的重要性;向吸煙的叔叔宣傳香煙的害處多;向公公婆婆講愛護草木等,共同營造小區美麗的環境。

小小“宣傳員”稚嫩的話語,簡單而生動的講述,既贏得了周圍羣眾的讚許,也增強了孩子宣傳環境知識的信心。自此以後,班上的幼兒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不但積極學習新的環境知識,還大膽地向別人宣傳,對不良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習慣敢於提出批評,孩子愛護周圍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二、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共同提高環保觀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都在孩子中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設法讓家長共同培養參與社區活動,爭取家長參教、議教、助教,進而識教,懂教,共同培養環保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邀請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家長們幫助孩子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共同製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有利用一次性杯子製作的七彩水桶;有利用食品盒製作的玩具車;還有栩栩如生的杯子娃娃……,大大鍛鍊了家長幼兒的動手製作能力。

經過和家長一起參加社區活動,使孩子們對參加社區環保活動的熱情進一步提高,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金三角的合力作用。生活垃圾即會變寶,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利用廢物製作的興趣,不斷地增強了幼兒的變廢為寶的觀念。可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方社區的輻射作用,在我們的教育中已初見成效。

利用社區活動進行環境教育的效果是顯著的,孩子們明白了自己什麼行為對環境好,什麼行為不好,慢慢地把學習環境知識的興趣昇華對環境問題的興趣。他們開始關注周圍社區環境,不斷地在社區中交流與分享環保信息,逐漸萌發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為保護周圍社區環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環保的意義。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社區活動資源,帶領幼兒在“走出去”中豐富環境知識和經驗,創設理想的教育環境仍是我們今後探索的方向。

標籤: 幼兒教師 隨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ywo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