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人教版部編本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知識點精品多篇

人教版部編本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知識點精品多篇

人教版部編本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知識點精品多篇

語文中常用的表達方法 篇一

1、記敍:記敍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敍説和交代,在寫事文章中應用較為廣泛,作用也比較多。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形態、動作或景物的狀態等具體特徵描繪出來。一般分為人物描寫或景物描寫。它是記敍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具體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敍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並通過在意識中對現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敍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通過講事實、説道理等方法對人物或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通常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敍文、説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説明:説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説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説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人教版部編本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知識點 篇二

一、生字組詞

毯tǎn(地毯、綠毯、毛毯)

陳chén(陳舊、陳列、陳述)

裳shang(雲裳、衣裳、紅裳)

虹hóng(霓虹、彩虹、長虹)

蹄tí(牛蹄、馬蹄、蹄子)

腐fǔ(豆腐、腐敗、腐爛)

稍shāo(稍等、稍微、稍縱即逝)

微wēi(微妙、微笑、輕微)

二、多音字

行(háng)(一行) (xíng)(行動)

勒(lè)(勾勒) (lēi)(勒馬)

蒙(mēng)(矇騙) (méng)(蒙受) (měng)(蒙古族)

三、近義詞

渲染—烘托 熱鬧—喧鬧 明朗—晴朗

奇麗—瑰麗 疾馳—飛馳 回味—體味

境界—境地 拘束—拘謹

四、反義詞

迂迴—徑直 拘束—自然 灑脱—拘謹

舒服—難受 羞澀—大方

五、理解詞語

清鮮:清爽新鮮。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綠色,形容很大的範圍內都是碧綠的顏色。

柔美:柔和而優美。

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

迂迴:迴旋、盤繞。

灑脱: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六、詞語拓展

説一些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來?

綠草如茵、綠意盎然、綠意葱蘢

青山綠水、披紅掛綠、綠蓋疊翠

七、句子解析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的範圍遼闊無邊。“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總起來是説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這句話寫出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顯得蒼茫。這句話也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老舍將草原擬為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悦目。置身於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會驚歎,併產生舒服之感,因此,既願久立欣賞,又想吟誦詩篇。

3、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裏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着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4、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着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豔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八、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本文寫了美麗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草原的美?

課文從草原風光美和蒙古族人民遠迎款待漢族同胞的人情美兩個方面來寫草原的美。

3、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麼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羣、駿馬、大牛。

這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清鮮,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線條柔美,羊羣多而自由,駿馬、大牛有時靜立不動,像陶醉在這美景中一樣。

4、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為什麼把迎接的人羣比作彩虹呢?

因為寫馬羣,突出一個“快”。“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馬疾馳,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些都説明迎接着心情的急迫和愉悦,體現出了蒙漢情深。

5、蒙古族人民是怎樣迎接、款待、送別客人的?

從蒙古族人民跑幾十裏去迎接客人、盛情款待遠客、敬酒聯歡、深情話別等可以看出蒙古族和漢族之間的深情厚誼,體現了一種人情美。

6、説説你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理解: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怎麼忍心馬上分別呢,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這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互相傾訴着惜別之情。

體會:這句話作為全篇的結尾,點明瞭蒙漢兩族團結情深的中心。

九、課文主題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了草原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熱情歡迎、款待的情景,讚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之情。

十、教材課後習題

3、“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你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到了“蒙漢情深”?生活中你也有過與人惜別的經歷吧,和同學交流。

答:“我們”訪問陳巴爾虎旗,草原人民遠道歡迎;主客相見,互相握手、問候、敬酒、唱歌、表演,雙方親如一家;臨別時,主客在夕陽下話別,話語綿綿,難分難捨。

示例:我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小夥伴,我們經歷了很多有趣的事。可是有一天,他們家要搬走了,我們都很難過,甚至哭了一場。在他離開的時候,我們互送了禮物,我們相信一定還有相見之時。

十一、小練筆

你最喜歡哪一處景物?動手寫一寫,注意運用情景交融法進行描寫。

藍天下面,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平原上、山嶺上、深谷裏,覆蓋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裏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灘上,鑲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草叢中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着陣陣清香。

這段文字抓住草原的廣闊、美麗描寫,作者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jl6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