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彈琵琶的正確方法和技巧新版多篇

彈琵琶的正確方法和技巧新版多篇

彈琵琶的正確方法和技巧新版多篇

首《塞上曲》 篇一

《塞上曲》最早的曲譜見於《南北派十三套大麴琵琶新譜》,是李芳園根據華秋萍《琵琶譜》浙江派西板四十九曲中的五首獨立小曲,加以組合組成一首著名琵琶套曲。在華氏譜卷中首頁有“武林逸韻”的題字。武林即杭州,可見這些小曲當時曾流傳於江浙一帶。原小曲分別標有《思春》、《昭君怨》、《泣顏回》、《傍粧台》、《訴怨》的小標題,李芳園改編的名字依次為《宮苑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淚》、《粧台秋思》、《思漢》,總稱為《塞上曲》。這首套曲抒發了一種哀怨悽楚的'情感,細膩地描寫了王昭君懷念故國家園的心情。《塞上曲》是一支文曲,曲調婉轉細膩,在彈奏上充分發揮左手推、拉、揉、吟等技法,使旋律更顯得委婉柔美,表現出“聲聲掩抑聲聲思”的情緒,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拓展閲讀: 篇二

琵琶,彈撥樂器首座,撥絃類弦鳴樂器。木製或竹等製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有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悦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絃的方式發聲的樂器。

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説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裏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國近代漢族民族音樂史上有“海派”(浦東派)琵琶、“浙派”(平湖派)琵琶、“汪派”(汪派)等多流派。

琵琶文學作品 篇三

一、《琵琶行》 唐代白居易作。寫作者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時,偶遇一昔日長安名歌妓,

聽她彈奏琵琶並述説年長色衰後的飄泊淪落,由此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敍事流暢婉轉,文字優美,是古代著名的長篇敍事詩。

二、《訴衷情·小蓮初上琵琶弦》 蘇軾作。小蓮初上琵琶弦,彈破碧雲天。

三、《古從軍行》 李頎作。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四、《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 崔顥作。可憐錦瑟箏琵琶,玉台清酒就君家。

五、《七律·詠懷古蹟五首》 杜甫作。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六、《琵琶》 白居易作。弦清撥刺語錚錚,背卻殘燈就月明。 賴是心無惆悵事,不然爭柰子絃聲。

七、《臨江仙》 晏幾道作。琵琶弦上説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八、《東風破》 蘇軾作。琵琶一曲東風破,楓()染紅塵誰看透,籬笆古道曾走,荒煙漫草年頭,分飛後。

九、《春聽琵琶兼簡長孫司户》 白居易作。四弦不似琵琶聲,亂寫真珠細撼鈴。

十、《劉禪奴彈琵琶歌(感相國韓公夢)》 顧況作。樂府只傳橫吹好,琵琶寫出關山道。

十一、《琵琶歌》 元稹作。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

十二、《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寄新調弄譜》 白居易作。琵琶師在九重城,忽得書來喜且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gnm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