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精品多篇】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精品多篇】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精品多篇】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一

教材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以描寫四季景物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許多共同的特點:意境優美、構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這些課文,不僅能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更能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美、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濟南冬天天氣的温晴,又進一步從山和水具體描繪,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本節核心內容的功能和價值: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本文運用了豐富的寫景方法和技巧,是同類作品中的典範,更是學生學習寫景方法的最好範例;同時,文中優美的語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讓學生獲得不少的教益。

學情分析

1、學生認知發展分析:由於地域相距較遠,學生對濟南知之甚少,但結合我們當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內容。另外,學生活潑好動,善於思考探究,有利於課堂上的合作學習與互動交流。

2、學生認知障礙點:本文內容較易理解,對學生來説,比較困難的是:抓住事物特徵多角度描繪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利用導學案讓學生先進性自學,然後重點探討重難點問題,最後再通過當堂檢測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揣摩、品味文中優美的語言,學習運用各種修辭給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學會抓住特徵多角度描繪景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朗讀感悟文章的圖畫美、情感美、音樂美;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由裏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抓住事物特徵多角度寫景的方法。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這是古時候一個孩子寫的一首詠四季的詩。冬吟白雪詩,一提到冬天,你會有什麼感覺?會想到什麼呢?

(二)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

2、預習檢測

濟南鑲水藻澄清響晴貯蓄暖和髻兒曬太陽倫敦

3、思考題

1)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麼?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研讀賞析

朗讀課文後,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構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先閲讀1——2節,並討論解答兩個問題:

1、為什麼説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

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於什麼樣的地形特點?

(明確:1、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温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

與倫敦相比——無重霧(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無毒日(温晴)

四、佈置作業

1、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為什麼用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

2、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着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段?

五、總結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説是無處不在。老舍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那我們下節課將來一起品味老舍的語言美。

六、説出你的收穫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濟南冬天帶給人們的美好感覺。

2、能説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發現它獨特的美。

3、欣賞並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而真切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温和、山青水綠、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題目《濟南的冬天》明確地交代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濟南位於山東省內,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東接佛懋山,西邊南馬鞍山、四里山,這些山形成了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濟南的冬天與北中國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氣候截然不同。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注意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學生的情趣和豐富的情感,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成良好的語感。

教學設想:

《濟南的冬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感情的寫景散文。我認為本文的教學切入點應該是要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藴含在字裏行間的感情,領會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學重點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處就是能夠把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的寫法上。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盼望萬紫千紅的春,我們迷戀果實飄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飛的冬,雖然寒風凜冽,可那樹尖上頂着一朵白花的美麗又怎麼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就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它給人留下的不再是蕭瑟,不再是寒氣襲人,它那裏充滿了温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瞭解作者及其作品

1、先由學生介紹他們瞭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語言風格。

老舍,現代小説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小説《駱駝祥子》、戲劇《龍鬚溝》《春華秋實》《茶館》等。被譽為“人名藝術家”。

2、教師結合學生介紹作適當補充,突出《濟南的冬天》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些印象》是老舍一系列描寫濟南風景名勝的散文作品中最早的一篇,也是他回國後最早創作和發表的作品之一。從1930年夏秋至1931年春夏,隨寫隨發表,全文共一萬字左右。本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三、感知課文

1、藉助於《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清楚字詞障礙,熟悉課文內容。

2、領會本文應該怎樣朗讀。

歸納:要讀出喜愛的感情,語速較慢,語調要柔和,語氣要親切。

3、聽名家朗讀課文。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用温和、親切、喜愛的語氣語調朗讀。

四、按描寫的不同景物,給文章分段,歸納大意。

(一)(1)寫濟南的冬天的天氣特點。

(二)(2—4)寫濟南冬天的山景。

陽光朗照下的山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

城外遠山

(三)(5)寫濟南冬天的水色。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多音字注音組詞:得、着、薄、和

第二課時

一、投影兩段有關北方冬天的描述,讓學生讀一讀,説説北方冬天給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課文分析。濟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嗎?

二、齊讀全文,思考問題

1、濟南冬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如何突出這一特點的?

2、濟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點?

三、分析全文

(一)第一段

濟南

北平(有大風)無風聲

倫敦(有濃霧)響晴“寶地”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温晴

熱帶(日光毒)温晴

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

注:作者之所以用北京、倫敦、熱帶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係,老舍25歲錢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倫敦生活了6年,在離英國回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了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沐浴在濟南温情宜人的冬天裏,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禁發自肺腑地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二)針對第二段提問:濟南的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作者怎樣寫出陽光下的小山特別可愛?人們的感受如何?

(三)研讀第三段

請同學們仔細讀一遍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説説理由。

1、哪句話直接抒發作者對雪後美景的喜愛和讚美?

2、作者寫景的空間順序是怎樣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作者採用那些修辭手法來寫景的?

體會比喻、擬人對寫景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寫出景物的特點,寄寓作者的讚美之情。

比喻

(1)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比作“白花”;

二是將“”比作“日本看護婦”。

(2)指出本體和喻體的相似之處:

(3)若將“頂着白雪的矮鬆”比作“守衞邊關的戰士”,行嗎?

(4)引用幾句學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讓同學們討論比喻是否恰當。

明確:比喻一定要貼切。

擬人

比較下列兩句話,看看錶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明確:擬人手法賦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態,寫出雪的嬌羞美麗。

4、看看作者寫景的句子中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作者採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發了作者對這美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情景交融。

5、如果我們要根據此段文字畫一幅畫,畫上應該畫些什麼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

6、熟讀背誦

(四)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五)水的特點——綠、暖、清亮

四、再讀全文,語調要柔和,語氣要親切,讀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1、直接抒發感情。

如“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氣。”

2、通過創設美好意境,流露作者深情。如“請閉上眼睛,……這是不是一個理想的境界?”烘托出舒適温暖的意境,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髻兒白花,好象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五、創設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於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在你的腦海裏,那麼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

教師結束語:法國雕刻家羅丹曾這樣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説是無處不在。它不同於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於繞樑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組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展現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學們熱心的觀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徵,選準角度,在描繪時用一些修辭方法,並將自己的感情融會其中,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出美妙的文字來。

六、作業

1、摘錄比喻、擬人句

2、課後練習二

板書設計

濟南

北平(有大風)無風聲

倫敦(有濃霧)響晴“寶地”對比突出濟南冬天的獨特:温晴

熱帶(日光毒)温晴

陽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安適

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美秀氣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水——綠暖清亮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三

[教學設想]

文章以濟南的冬天開篇,從季節氣候入手寫起,以冬天的濟南收束,最後落筆在濟南城上,點明本課介紹的是冬天的濟南,有總括全文的作用。文中作者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温晴”這一特徵來寫,全文基調一致,層次井然有序。可以説,“温晴”是文眼,文中山、雪、水、城、人,無不帶有温暖晴朗的色彩。教學中可引導學生牢牢抓住“温晴”二字,並從“温晴”轉化為“温情”,在反覆誦讀中體悟文章所傳達的情感,體味老舍的語言特色。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體味濟南冬天“温晴”之美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方法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文中親切、自然的語言

[教學難點]

抓住文眼,感受作者表達的安適愜意的情感及濃濃的濟南“情結”

[教學方法]

激發興趣法;合作探究法;問題導引法;誦讀法;背景結合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冬天萬物蕭條,沒有春的勃發、夏的熱烈、秋的清冷,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濟南卻是那麼的可愛。我們知道,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老舍曾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七年,對濟南、對山東一往情深。今天,就讓我們追隨老舍的腳步一起去發現《濟南的冬天》特殊的美麗,看看作者是怎樣發現美,又是怎樣來表現美的。

(二)整體感知,引出“文眼”

(1)從結構切入:

教師範讀課文,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冬天的。(意在讓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特點。)

明確:山、雪、水、城、(人)

(2)從關鍵詞切入:

濟南的冬天給你什麼感覺?用文中的詞語加以概括。(温晴、暖和、舒適、寶地等)

明確:

①“温晴”是本課的文眼,文中山、雪、水、城、人,無不帶有温暖晴朗的色彩。

②“温晴”即温暖、晴朗、温和、暖和等

板書:

(三)研讀課文,感受“温晴”

指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能給其“温晴”感覺的句子,並讓他們舉例説明,通過教師的進一步講解,利用反覆朗讀,突出板書“暖山、暖水、暖城、暖雪”,讓學生體味濟南冬天“温晴”的感覺。

最後教師小結:如果説“温晴”是描寫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那麼其周圍的景物,包括山、雪、水、城,在這種“温晴”天氣的映照下,給人的感覺便是不冷也不熱,暖和舒適,可用一個“暖”字來概括。

[明確]

(1)暖城——

◆“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着風把它們喚醒”

(用“曬、睡、醒”一連串的擬人寫法,寫出了濟南的舒適、温暖,給人以“温晴”的感覺。教師還可讓學生想象會回憶自己在陽光下睡覺的經歷)

(2)暖山——

◆“這一圈小山莊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把濟南卧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聲色地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這裏的“小搖籃”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濟南盆地的地形,也給人以“温晴”的感覺。)

(3)暖雪——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這種粉色給了人“温晴”的感覺。除粉色外,還有銀白、暗黃、白、花衣、微黃,色彩斑斕。因此,濟南的雪非但沒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讓我們猶如走進了春天,把這種“温晴”越發顯露出來。)

◆“坡上卧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着點雪”

(這兩個卧字,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一種安適、舒適、平靜的氣氛,感覺很温晴。)

(4)暖水——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這兒的水是熱的”

(水不但不結冰,而且是綠色的,給人以温晴的感覺,而我們珠三角一帶冬天的水也不結冰,但弄在手裏卻有刺骨的寒冷。)

◆“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找個影兒呢!”

(這兒“不忍得”用擬人的手法把水寫得有人情味,很温晴。)

板書:

(四)精讀選段,細品“温晴”

重點引導學生研讀第三段

1、朗讀中劃分層次

把學生分為三組,每組商量後分別負責朗讀第一層、第二層及第三層,教師適時指導。

明確:

①“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②“看吧……微微露出點粉色”

③最後一句

第一層概括的寫一句話,第二層細膩地描寫,第三層議論抒情。

2、命名中詩意展示

[思考]對這段文字進行詩意的畫面命名

明確:答案不限,能詩意地概括出段意及景物特點即可。可為“小山雪景”或“秀山妙雪”

[思考]“雪”是寫的內容,而“妙”字是畫面的主要特點,整段都是寫的小雪之妙既然為“秀山妙雪”,而第一句也説“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到底妙在哪兒呢?

明確:學生抓住“妙”字討論並歸納: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智兒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3、品析中體會語言

[思考]這段文字為什麼寫雪後的山景這麼“妙”?

明確:討論並歸納:運用修辭。

(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3)用詞精準,如“鑲”、“頂”二字:“頂”寫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態美,寫出了鬆上小雪的輕盈,它不是蓋着、扣着、壓在上面。“鑲”字用得好,寫出了天山相連處逶迤的線條與亮麗的輪廓,同時這個“鑲”字也有擬人手法的味道。

4、教師小結

這一段文字,它的美妙之處主要在哪裏呢?我們剛才分析了層次清晰就是妙處,用一個字作為線索貫穿全段就是妙處,再看其它的妙處:第一,多角度反覆;第二,化靜為動;第三,以虛寫實;第四,段末點題。一段文字有那麼多妙處,難怪我們要進行美段細讀。

(五)教師總結

《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以一位老朋友向新朋友述説故事的口吻,從山、雪、水、城這四方面對濟南充滿着温晴的冬天進行了細緻的描繪。

(六)佈置作業

1、朗讀課文,找出文中“兒化”或輕聲的詞語

2、思考:為什麼在作者眼裏,濟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3、試着背誦第三段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複習、檢查生字詞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指導學生讀好文中兒化、輕聲詞

3、提問:讀完這些“兒化“、輕聲的詞語後,你們有什麼感覺?

明確:兒化很軟,感覺上很親切、很温暖,去掉後就會覺得冷冰冰。可見,正是老舍對濟南賦予了深厚感情,所以在語言上也運用了其特有的方言,讓人倍感親切。

板書:

(二)探討交流,回味“温情”

1、探討交流:

上節課老師和大家共同品析了第三段“秀山妙雪”這一精彩段落,那麼這節課就由同學們自主交流,品讀一下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在語言上是運用哪些手法來表現“暖城”、“暖山”、“暖水”的?

[明確]

(1)第二段:比喻、擬人手法;人們的感受

在講解“人們的感受”時,可插入作者相關的背景資料:

作者自述:“從民國19年(1930)7月到23年秋初,我整整地在濟南住了4載。在那裏,我有了第一個小孩起名為“濟”。在那裏,我交下不少的朋友,無論什麼時候我從那裏過,總有人笑臉地招呼我;無論我到何處去,那裏總有人惦記着我。在那裏我寫成了《大明湖》、《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和收在《趕集》裏的十幾個短篇。在那裏我努力地創作,快活的休息……時短情長,濟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2)第三段: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

“藍水晶”、“水也不忍得凍上”、“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2、對比閲讀

思考:《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説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徵。《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後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板書:

(三)結合背景,體會“濃情”

1、通過聽教師介紹或PPT展示,讓學生了解課文有關背景

[背景資料]

(1)此文寫於1931年,濟南齊魯大學,原文是一組七篇連為《一些印象》。作者的人生信條:兢兢業業辦國小,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到濟南前後:1929年夏,作者從英國繞道歐、亞經新加坡回國。1930年7月起,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舒乙回憶:“1930年,父親來濟南之前,在別人的介紹下,與母親相識。母親當時是北京師大的學生,認識後就通過書信來交流。在我父親到山東教書後,我母親大概是一天一封信,她説個別時候還是一天兩封,兩個人覺得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都是滿族人,都是學文學的,都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進步青年,都願意在社會上有獨立的地位。經過最後兩個人也是結婚了。”

(2)濟南作家李耀曦回憶:“老舍到濟南以後,他在文化上有一種認同感,她(濟南)很容易和他過去的生命軌跡接軌,老舍他比較喜歡濟南,再一個(方面)老舍在這段時間他的生活很安定,就是説對他創作來講(濟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心境和生活環境。”

[思考]

①作者是在什麼位置描寫濟南冬天的?

明確:不是在景中,不是在高處,不是移步換景,全憑對濟南的熱愛,景從心出,生活印象。表現自己對生活的滿足感。歸國、熱戀、結婚、生子,還不温馨、温暖嗎?

②課文標題《濟南的冬天》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為何又以“冬天的濟南”結尾?

明確:標題不可以換。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而“冬天的濟南”目的在於讚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滲透着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抒發了讚美之情。

2、教師總結,誦讀全文

人們常説:“下雪不冷化雪冷”,但老舍筆下,即使是在常人覺得更冷的雪後的冬天,他也覺得倍感温暖。作者以一種愛心的、温晴的心來寫濟南的冬天,因而我們看到,濟南的山水在冬天裏都是可愛的、温晴的、暖和的。

下面就讓我們帶着這種温晴的心誦讀全文,來共享這温晴的世界!

(四)結束語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從山到水,從雪到陽光,這些景物我們再也熟悉不過了。作者與常人的不同,在於他憑着自己對“第二故鄉”——濟南的熱愛之情,向我們展示了濟南那可愛的山山水水,從而讓我們在親切、自然的語言中體會到其濃濃的濟南“情結”!

(五)佈置作業

1、分別歸納整理課文運用了比喻或擬人修辭手法的句子。

2、閲讀散文《濟南的秋天》與《白馬湖之冬》,任選其一與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作比較閲讀,從文章的內容、語言、寫法等角度談談兩篇文章的異同。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作者首先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温情”的特點。接着作者描寫了濟南冬天的山景、水色。從陽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到城外遠山,對濟南冬天的山景進行了描寫。文章通過生動而真切的描寫,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要求會認的3個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書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温情、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過程與 方法:

1、體會文中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學習形象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2、採用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感知、感悟文章內容。

3、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作者對濟南暖陽下的山水、古城、村莊所寄託的濃濃愛意。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引導他們培養審美能力。

重難點分析:

·體會情景交融的境界是需要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感受揣摩才能達成的。

·引導學生反覆朗讀,感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徵進行細緻描繪的寫法,體會文中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的妙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與設計説明: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五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精妙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習重點】

品味精妙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學習難點】

品味精妙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自主預習案】

1、文章裏面有你不熟悉的字詞吧,通過努力,你能掌握嗎?趕快動筆吧,親愛的孩子!

水zǎo( ) chéng( )清 寬chǎng ( ) 水藻( )

狹窄 ( ) 寬敞 ( ) 貯蓄( ) 澄清( ) 濟南( ) 鑲上 ( ) 髻 ( ) 看護婦( )

2、解釋下列詞語

響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選出下面沒有運用修辭手法的一項嗎?( )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

B、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C、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D、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4、《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説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

【課內探究案】

一。創設情境,激情投入,明確目標。

同學們,一提起冬天,我們腦子裏浮現的恰是北風怒號、白雪皚皚、萬木蕭條的畫面。但濟南的冬天卻是與眾不同的,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更是別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別樣的美感。那麼濟南的冬天到底有什麼特別的美感呢?作者又是怎樣來表現這種美的呢?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追隨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板書課題)

朗讀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效果。

二、學案引導,自主探究,指向目標。

(一)聽讀課文,感受濟南美景

請大家藉着美妙的音樂,循着課文的範讀錄音,馳騁你豐富的想象去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美。 想想,濟南的冬天給你的總體印象如何?你能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出來嗎? 温晴、慈善

(二)美讀課文,欣賞冬天美景

1、瀏覽課文,想想作者描繪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呢?這些景物又各有什麼特點?你能用以“濟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為開頭説一段話嗎?

比如:濟南冬天美,美在温晴的天氣,沒有呼呼的風聲,沒有濃重慘淡的灰霧,沒有毒辣辣的烈日,是響晴的寶地。

(學生自主探究)

濟南冬天美,美在陽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情可愛,像個小搖籃;美在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秀美迷人,像位害羞的少女,美在城外的 遠山素淡雅緻,像幅小水墨畫。

濟南冬天美,美在耀眼的雪光、嬌豔的雪色、嬌美的雪態,翠鬆白雪相映生色,藍天白雪相映生輝,白雪黃草,相映成趣。它嬌美、秀氣,情態可掬。

濟南冬天美,美在小雪點染後的山色,樹尖上頂着白雪,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白 雪黃草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給山們穿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陽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濟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綠的水,它冒着點兒熱氣,水藻更

與碧藍的晴交相輝映,像塊藍水晶,藴蓄蓬勃生機,洋溢無限温情。

濟南冬天美,美在秀美的睡態,它“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多麼美妙的理想境界!

三、聚集主題,合作探究,初達目標。

(三)悟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古人曰: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是為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服務的。那麼作者把濟南冬天的山水寫得如此之美,是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呢?從哪些語言可以看出來?並有感情地朗讀

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時,處處流露出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如:“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那些小山太秀氣!”(直接抒發感情) “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創造意境,流露深情) “樹尖上頂着一?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

濟南的冬天導學案 篇六

一、説教材

《濟南的冬天》選自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描述了濟南冬天氣候温和、風景如畫,經過對濟南冬天的描述,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及讚美之情。文章的題目直接交代了作者所描述的地點及季節,文章抓住“温晴”這個特點來進行描述,描繪出濟南冬天的特有的魅力,作者在進行景物描述時語言優美生動,深深地表達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教師能夠讓學生對於文章中的語言進行賞析,學習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二、説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應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具有基本的概括和歸納的本事,抽象思維處於發展階段,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抒情散文,因而重心在欣賞優美語句,體會作者情感上。我將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着重採用誦讀,感悟的方法進行文本分析。

三、説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2、經過朗讀的方式,學生能夠把握文章情感基調。經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温晴”。

3、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四、説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的感情基調,學習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五、説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教師導讀法。

下頭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説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資料,還要構成閲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經過談話法進行導讀“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是什麼樣的呢教師聽到有的同學説時白雪皚皚、寒風呼嘯的。對啊,北方的冬天總是給人一種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印象。可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樣的,沒有呼嘯的寒風,沒有皚皚的白雪,那裏有着無限的温暖,同學們想明白這是哪裏嗎讓我們一齊走進今日的課文《濟南的冬天》”。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經過初讀,能夠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資料,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資料構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大聲誦讀課文,同時注意朗讀的語速、感情等。

其次,我會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大概資料。讓學生從課文中能夠感受到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對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經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資料。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在初步感知文章情感基調之後,我會讓學生再次讀課文,並且進行提問: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什麼作者經過哪些景物呈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生會經過閲讀課文找到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温晴”,並且作者經過對濟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述來體現濟南冬天的特點。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我的問題是:作者是如何對冬天景物進行描述的這時候我會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得出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對濟南的小山進行了描述“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異常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説:‘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在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山周圍的地理環境比喻成了“小搖籃”,將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護者”。經過比喻手法的運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温暖等一系列的描述,寫出了周圍的一圈小山異常可愛。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運用擬人的手法對“小雪”進行了描述。“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作者將雪富裕了人的情感,寫雪是“害羞的”並且“露出點粉色”,這些描述都寫出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

第六自然段對濟南的水進行了描述,冬天水不結冰,水裏的水藻在晴天的時候也越來越綠,因為這些水是不忍得凍上的,況且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作者經過描述使水富有了靈氣,經過描述水藻及垂柳,進一步説明水不忍得凍上的原因。

3、之後,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作者經過對一系列景物的描述,表達了何種思想感情學生經過讀課文,結合我的引導和總結後,明確問題答案如下:

作者經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一系列的修辭手法對景物進行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同時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經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為:

學生再次團體朗誦本文,思考老舍先生剛從倫敦回到祖國,到了濟南,對濟南冬天的“温晴”感受十分真切,此時給學生布置任務:當你到一個新的地點後是否有不一樣的感受請談談感受並讓學生寫下來。

最終,我的作業設計為:老舍抓住了濟南冬天“温晴”的特點,並且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課下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一段景物描述。學會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v6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