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典型案例

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典型案例

推廣示範帶動 助推精準扶貧

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典型案例

——牡丹江市西安區興農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典型案例

牡丹江市西安區興農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位於牡丹江市西安區温春鎮大莫村,目前建有牡丹江和雲南兩個種植基地,種植總面積近7000餘畝,種植棚室1300餘棟。合作社採用“合作社+基地+種植户”的模式,合作社管理牡丹江和雲南兩大種植基地,兩大種植基地由相關產品種植户組成,兩地共計超過1500人蔘與生產種植,年產出口級蔬菜3.3萬噸,產值8000餘萬元,帶動種植户平均增收超過3萬元,兩大基地均已輻射其周邊30餘個村屯。牡丹江種植基地現為東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和黑龍江重要對俄蔬菜出口生產基地。

合作社立足資源優勢,大膽探索創新,以牡丹江對俄出口為主軸,以“大莫村蔬菜種植”為主要內容,以“龍莫綠蔬”品牌出口級蔬菜千畝標準化種植為主題模式,建設對俄蔬菜出口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積極探索出口蔬菜種植、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產業規模化發展模式,通過蔬菜出口產業有效助推了牡丹江市西安區脱貧攻堅工作開展,為西安區闖出了一條產業扶貧新路子。

一是創建標準化示範基地,帶動產業大發展。2013年合作社建設了1800畝對俄蔬菜出口標準化生產基地,到目前已經發展到2000畝。通過在基地積極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膜下滴灌技術、綠色標準防控技術、引進台灣微生物有機營養液土壤改良等技術,帶動大莫村周邊種植户100餘户將蔬菜種植走向綠色標準化生產的設施農業發展之路;同時也帶動了全區蔬菜綠色標準化設施農業的科學種植之路,推動了牡丹江對俄蔬菜出口產業的發展。合作社參與種植的農户平均增收超過3萬元。

二是強化培訓,促進先進技術推廣。在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嚴格要求種植户按照綠色食品種植標準和進出口檢驗檢疫標準種植。為向種植户提供技術幫助,合作社還組建了以台灣錦懋奈米應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瓊城博士為首的台灣農業專家團隊,由台灣農漁會聯合諮詢中心執行長徐嘉洪負責兩岸專利技術等事物協調,由台灣互助國際有機農業學會祕書長陳靜萍負責產品調研及兩岸蔬菜產業規劃。並常年聘請黑龍江農經學院的專家教授到基地指導農民生產種植。針對作物的不同生長時期,合作社每年舉行各種形式的農民培訓10餘場次,參訓人員達到500餘人次。通過培訓,讓種植户掌握更先進的種植生產技術,逐漸走入標準化、科學化種植生產道路,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延長服務鏈條,提高產品質量合作社引進台灣微生物益生菌有機營養液生產線,採用台灣專家團隊研發的“奈米級培養基研磨”和“益生菌對數發酵”專利技術,有機營養液不僅能夠解決土壤板結、酸化、重金屬殘留等農業污染問題,還能為土壤提供微生物益生菌,增加土壤活力,同時還可以以葉面肥的方式增加植物對營養的吸收能力。此產品在合作社種植基地內推廣,一方面實行生產資料直供,降低農資價格,每畝可為農户節約生產成本2000元左右,另一方面隨着蔬菜品質的提高,迎合市場產品供應需求,也同時增加了社員的收入。

是實施產業扶貧,助力脱貧攻堅。脱貧攻堅工作實施以來,合作社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產業發展是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的理念,帶動貧困羣眾提升素質能力。依託良好的產業基礎,採取合作經營、政府資金入股、託管服務等多種形式,與貧困户建立了利益共享、風險合作社承擔的發展模式,為貧困户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着力構建“產業+合作社+貧困户”的農業產業扶貧新格局,紮實推進西安區貧困户穩定脱貧進程。

西安區共有貧困户11户,其中温春鎮5户1貧困户目前已全部參與合作社合作經營。合作社通過政府匹配的扶貧資金入股經營,利用扶貧資金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增加合作社生產種植規模和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合作社和種植户的收入,並組建專人團隊管理資金使用和收入分配。合作社種植收益實行一年一結算,財年結束後根據全年收入將相應利潤分配給西安區温春鎮5户貧困户,分配全程由政府監督。年收入户均增加3000餘元。

合作社將依託綠色標準化種植基地的產業優勢,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繼續探索對俄蔬菜出口產業規模經營發展模式,引領更多種植户發展現代農業,拓寬農民持續增收路子,帶動更多貧困户實現脱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jvp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