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黨員心得體會 >

別不把自己當幹部

別不把自己當幹部

深深覺得,一些人對自己的幹部身份,似乎有什麼誤解。什麼是幹部?這是一個問題。

別不把自己當幹部

“幹部”這個詞,原本不是漢語親生的孩子,是舶來品。上世紀初,“幹部”這個詞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1922年中國共產黨的二大黨章,第一次把“幹部”寫進去。由此中國開始出現了幹部羣體,並慢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幹部文化。

幹部到底是什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定義,大體就是國家機關、軍隊、人民團體等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中擔任公職的人員。他們是組織和團隊的骨幹力量,是帶頭人,帶着大家完成目標。從農村到城市,從基層到中央,從荒僻之壤到繁華之落。無處不有幹部。

今天還有人以為,當了幹部就是領到了長期飯票,少幹也能喝辣吃香。中央出政策,應付之。上級下任務,拖延之。羣眾來辦事,敷衍之。發展有難題,忽略之。幹部,成了“不幹”。

幹部不特殊,幹部應當很簡單。毛澤東説:“幹部與羣眾的正確關係是,沒有幹部也不行,但是,事情是廣大羣眾做的,幹部起一種領導作用,不要誇大幹部的這種作用。”

十二大黨章説:“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是人民的公僕”。做了黨的幹部,就要簡簡單單做人,踏踏實實幹事。下面我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周書記的一記耳光

1980年的春天,時任中共菏澤地委書記周振興同志到曹縣革命老區曹縣韓集鄉紅三村,去看望一位為革命做出重要貢獻的老共產黨員伊巧雲老人。到韓集後,周振興書記直接到伊巧雲老人家中,看到伊巧雲重病在身,握住老人枯瘦的手問,您老人家還有什麼要求?伊巧雲老人猶豫了一下,説“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帶瘦的豬肉。”説完,老人就後悔了,趕緊説“也就是這麼一想,周書記別當事。”就在這時,一向以雷厲風行著稱的周振興書記,一下子淚流滿面,雙手握住老人的雙手説“怪我,怪我們啊,老人家,對不起您。”周書記抹了一把臉,回身掏出自己衣袋中的一沓錢,遞到鄉鎮書記的手中,給老人買肥中帶瘦的肉。

回到縣城,周振興書記參加了曹縣縣委彙報會。會上他眼含熱淚講,“伊巧雲老人今年83歲了,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她犧牲了丈夫和三個孩子。抗戰時期,在抗戰堡壘紅三村,在做楊得志將軍房東時,為接待來往的將士,她曾一天做過9頓飯,為讓將士吃飽吃好,她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物件和孃家陪送的嫁粧。現在,在我們領導下,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帶瘦的肉。同志們,我們還有臉當他們的書記嗎?”説着,周書記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個耳光,説,我們這些大大小小書記的臉還叫臉嗎?這一記耳光打得是那樣清脆,話説得那樣沉重。坐在周書記身旁的縣委書記一下趴在桌上,哭出聲來。一時間,所有與會人員都低下了頭……

這段往事,由親歷者“天闊”根據當年的筆記整理,並以《書記的耳光》為題,發表在2018年7月3日的《菏澤日報》上。文章一經發表,人民日報客户端、微信及其海外版新媒體“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人民網微信公眾號、半月談等多家中央級權威性媒體相繼轉載和轉發。不到24小時,人民日報客户端的點擊量就突破了二百萬,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為什麼,網友甚至留言建議將這篇文章作為中央文件,下發全黨各級黨組織,請各位黨組織書記都來讀一讀?

第一點,我們要始終不能忘記為革命和建設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我們都要想一想,我們平時對他們的關心有多少,他們的家庭過的怎麼樣?在生活中有什麼困難?他們對黨和政府還有什麼期盼?馬上就要國慶了,我鎮還有6位建國前老黨員,9位離任老書記,110位離任村幹部,19位烈士家屬。我們要真正關心那些為革命和建設做出過貢獻的人,要深入到他們的家中,傾聽他們呼聲,設身處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切切實實讓他們感覺到黨和政府沒有忘記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社會各界的尊重,讓他們的內心充滿榮譽感和自豪感。

第二點,我們要始終想着為老百姓造福為老百姓服務。我們不要認為現在老百姓不好管,這不聽話、那不講理。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2014年的“威馬遜”,那麼大的災難。全鎮的社會秩序穩定有序。因為那時我們為了抗擊颱風、災後重健,大家忘我的工作,都曬出了一層皮,我們的付出羣眾是看在眼裏的。我們要善於做羣眾工作,政策宣傳不到位,事情講不清楚,道路説不透徹,就怪羣眾不好管。甚至造成為羣眾謀福利、辦好事也得不到理解和支持。這次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就是例子。只要我們始終想着為老百姓造福為老百姓服務,親近羣眾,羣眾就會支持擁護。

第二個故事:偉大的放棄

這是一個真實的現代故事,湖南安化縣高明村寡婦羅瑛的兒子在大連上大學,因出車禍身亡。

湘兒是寡婦羅瑛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在羅瑛去料理兒子後事時,正是這位母親的放棄,讓一個悲劇有了昂揚的走向,才有了讓人感動,讓人欽佩,有了出人意料的後來。

兩年前,鄉親們在村口敲鑼打鼓地給湘兒送行,囑咐他:“好好讀書,將來接你媽去城裏享福。你媽一個人把你拉扯大,不容易。”兩年後,鄉親們在村口含着眼淚給湘兒的母親羅瑛送行,告訴她:“一定不能放過那個撞湘兒的司機,他把你們這個家都給毀了!”

鄉親和親戚有要陪羅瑛去大連的,可是,她想了半天,還是拒絕了。她怕人一多,她的心就亂了。

從湖南安化縣高明村到安化縣城,然後從安化縣城到長沙,再從長沙到大連,將近三千公里的路途,羅瑛坐了兩天一夜的車。本來,大連方面讓她坐飛機,可是一聽價錢,她覺得還是能省就省吧。沿着兒子韓湘上學的路,最遠只去過鎮上集市的羅大媽,東問西打聽,總算上對了車。

坐在座位上,汗還沒擦乾,羅瑛的眼淚就掉下來——不出來不知道,世界這麼大。她的湘兒從那個窮鄉僻壤走出去,真是太不容易了。

到了大連火車站,湘兒的老師、同學,還有公交集團的領導以及那個肇事司機小付都來接她。公交集團和校方都給羅瑛安排了賓館,可是羅瑛卻要求去司機小付家看看,讓其他人先回。

對於羅瑛的要求,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滿足。公交集團領導對小付説,不管人家怎麼鬧,你都受着。人家唯一的兒子沒了,怎麼鬧都不為過。

羅瑛去了小付的家。五十平方米不到的房子,住着一家五口——小付的父母和小付一家三口,孩子剛上幼兒園。就在小付的媳婦不知道該跟羅瑛説什麼好時,羅瑛説:“你們城裏人住的地方也太擠了吧。”

羅瑛的話讓小付媳婦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她藉機訴苦:“從結婚就和老人在一起過。都是普通工人,哪買得起房子?一平方米一萬多的房價,不吃不喝兩輩子也買不起。”羅瑛驚呆了:“一萬一平方米,就這跟鴿子籠似的樓房?”小付媳婦説:“可不是,小付一個月工資兩千不到,一個月只休三天,沒白沒黑地跑,跑的公里數多就多賺點,跑的公里數少就少賺點。從幹上公交司機就從來沒有睡到自然醒的時候,生生落下一個神經衰弱的毛病。這些年,他也沒跟家人過過一個團圓的節日。現在可好,又出了這麼大的事故……”小付媳婦乾脆放聲大哭起來。

羅瑛見狀,趕緊對小付媳婦説:“姑娘,大媽想在你們家吃頓飯。”小付媳婦趕緊擦乾眼淚,忙不迭地讓小付出去買菜。可是,羅瑛堅決不同意,她説:“家裏有啥吃啥。”

吃完飯後,羅瑛要去湘兒的學校看看。從進門到走,關於湘兒的死,羅瑛一個字都沒提。

湘兒的同學領着羅瑛,把湘兒生前上課的教室、睡過的寢室等有過湘兒足跡的地方都走了個遍。校方為羅瑛組織了強大的律師團,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嚴懲肇事司機,二是最大限度地爭取經濟賠償。

羅瑛沒見律師團,只是把湘兒的系主任叫了出來,跟他説:“湘兒給你們添麻煩了。我還得繼續添個麻煩,幫我把湘兒的屍體早些火化了。再派一個和湘兒關係最好的同學,領着我和湘兒把大連好玩的、他沒去過的地方都轉轉。其餘的事,我自己來解決,不能再給你們學校添麻煩了,也不能再讓孩子們為湘兒耽誤學習了。”系主任還想説什麼,羅瑛説:“湘兒昨晚託夢給我了,孩子就是這麼説的,咱們都聽他的吧!”

羅瑛把湘兒的骨灰盒裝在揹包裏,像抱着一個嬰兒那樣,用一天的時間把濱海路、金石灘和旅順口都走了一遍。

一天下來,湘兒的同學把眼睛都哭腫了,可是,羅瑛一滴眼淚都沒掉。湘兒的同學對她説:“阿姨,你就哭出來吧。”羅瑛説:“湘兒四歲沒了爸爸,從那時開始,我就沒在湘兒面前掉過眼淚。孩子看見媽媽哭,那心得多痛……”

第二天,校方四處找不到羅瑛。原來,她去了公交集團。對於她的到來,集團做好了各種準備。他們已經將公司按交通傷亡慣例賠償的錢以及肇事司機個人應賠付的錢裝在了信封裏。家屬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那就走法律程序。

為了不使氣氛太激烈,集團領導沒讓小付露面,幾個領導帶着一個律師來見羅瑛。領導們做好了羅瑛痛不欲生、哭天搶地的準備。從下車到現在,羅瑛表現得過於平靜,他們知道,這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平靜。反正他們人多,每個人説一句好話,也可以抵擋一陣。

結果,羅瑛和公交集團領導的見面沒超過十分鐘,掐頭去尾,真正的對話不過五分鐘。羅瑛説:“我請求你們兩件事。第一件,希望你們別處分小付師傅;第二件,小付師傅睡眠不好,你們幫我轉告他一個偏方——把豬心切成片,再加十粒去核的紅棗,拌上鹽、油、姜煮熟,早晚熱着吃,吃一個月左右,肯定管用。”

集團領導一時反應不過來,羅瑛頓了頓,説:“湘兒給你們添麻煩了。”

羅瑛走了,對集團領導非要塞給她的錢,她怎麼也不肯收:“這錢我沒法花。把小付師傅的那份兒還給他,城裏車水馬龍的,行人不容易,開車的也不容易。”

羅瑛走了,比來時多了一件東西,那就是湘兒的骨灰。她小心地把湘兒抱在懷裏,看上去像一尊雕塑。

公交集團上上下下全震驚了。不久,集團出資,買了整整兩卡車的米、面、油向高明村進發。儘管走之前,他們知道那是湖南一個偏遠的農村,可是,到了目的地,還是被那真實的貧窮驚呆了,破敗的房屋與校舍,孩子們連火腿腸都沒見過;羅瑛家的房屋由幾根柱子支撐,搖搖欲倒。

羅瑛帶着公交集團的人,挨家挨户送米送油。她説:“你們看,我説得沒錯吧,這些人的心眼兒好着呢。”

一行十五人,走的時候除了留下回去的路費,把其餘的錢全拿了出來,大家恨不得把羅瑛一年的吃穿用都給準備好。

時到今日,那場車禍已經過去五年了,但依然有大連人絡繹不絕地來到高明村,不光是公交集團的人,還有對此事知情的其他人。他們不光去看望年歲漸長的羅瑛,也為那個村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投資,修路,建新校舍…

湘兒是寡婦羅瑛這輩子最大的驕傲,但正是這位母親的放棄,讓一個悲劇有了昂揚的走向,有了最出人意料的後來。

一個農村的村婦,能有如此心胸、如此寬容、如此格局,她用一個人的放棄,點燃了身邊無數人的善良,傳播了滿滿的正能量,讓我們每個人都肅然起敬、敬佩不已!

俗話説,村看村、户看户、羣眾看幹部。我經常想,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我們的黨員幹部,組織把我們放在這樣一個位置,工資有保障,不必為生計發愁。捫心自問,我們還有什麼捨不得放棄的?有一句歌詞非常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然而,在現實中仍有個別同志不講協作,只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別人需要配合的工作,推諉扯皮、態度消極,甚至站在一旁看笑話、説三道四。有些幹部連自己負責的工作都沒有做好。黨員幹部都要常懷包容和善良之心,正確對待他人、和諧共事、相互體諒、相互補台;有的不講政治、不顧大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敢負責,遇到困難就躲、遇到矛盾就繞,避實就虛、拈輕怕重、斤斤計較;這怎麼能把工作做好,一定要記住自己是一名幹部,別不把自己當幹部,否則真的會有哪一天當不了幹部。

如果幹部前面加上“領導”兩個字,就更得留神了。領導幹部,關鍵少數,不好當。上得了廟堂,下得了田野。站位高得上去,身段低得下來。扛得住一崗雙責,聽得進批評意見。看得見民間疾苦,解得了難題硬核。

領導幹部前面如果再加上“高級”兩個字,要求就更高了。最是要身體力行,最是要表率當先。最是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幹部,幹不?幹!擼起袖子加油幹!

標籤: 幹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angyuanxinde/7l6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