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彩多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彩多篇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篇一

《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在這本書的末尾寫到:“由明朝可以向後倒推到其它各朝,主要原因還是受亞洲大陸天候地理關係的影響。”這就是作者從大歷史觀的角度得出了的歷史結論。

當歷史的問題牽扯到地理環境時,似乎一切已經註定。氣候天決定,文化隨之產生,歷史的大環境也就矗立在那裏了。那麼,在既定的環境中,歷史人物又該如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時代賦予的偉大使命呢?在《萬曆十五年》中,作者通過幾個不同人物的故事串聯起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比如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

寫到張居正這一章的時候,作者擬定的章標題是——世間已無張居正,也就是説書中闡述更多的是他的落寞和跌入谷底之後朝局的變化。何以一代內閣首輔身前地位顯赫風光無限,死後被鞭屍,被抄家?也許,從他的一生,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理解社麼叫物極必反。活着的張居正總是幻想憑藉一己之力來改變一個國家的發展,他的威嚴、權利和智慧不僅在小皇帝身上展現出來,也籠罩在整個朝野。他想當皇帝嗎?其實不見得,從他不遺餘力的改革賦税,在全國範圍內推行一條鞭法來看,他也許真的希望這個國家能在他的努力之下蒸蒸日上。只可惜他太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忽視了一個事實,推動歷史的發展不是一個人的事。他自身就處於明朝這樣一個文官體系當中,當他把所有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者貶黜的時候,就打破了整個體系的平衡。

在當時明朝的大環境中,張居正站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度,心中可能有這樣的獨白:“萬人阻擋又怎樣,權利會幫我達成所願。”他不顧整個歷史環境的力量,不考慮文官系統裏其它人的想法,一意孤行,希望通過明確而堅定的態度處理公務,最終的結果歷史給出了答案。當他孤獨前行的時候少有人真心實意的成為他的同伴,當他死後大部分人對他羣起而攻之,表達不滿。

申時行同樣作為明朝首輔,並不如張居正那樣“有名”。他深知自己處於怎樣的一個環境中,沒有鋒芒,更談不上畢露。在很多事情的處理上,他更願意成為和事佬,不觸動誰就會相安無事。作為張居正首輔之位的下一任,他看到了前任處事風格之後的下場,因此他不會去重蹈覆轍。

除了厲害關係讓他沒有做烈士的決心外,他對環境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認為,在既定的系統中,身為首輔也只能按照整個系統中的共同意志辦事,能夠恰如其分的調和其中的矛盾,並對大家起到感化和領導的作用才是首輔的角色需求。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任職期間他努力的穿行在百官和皇帝之間,儘量的平和政治波瀾,希望憑藉“誠意”建立起信賴,通過恕道期望事情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從當時的大環境來看,申時行的做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歷史並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大明更不會。對待一個岌岌可危的病人,張居正的猛藥行不通,申時行的小米粥同樣沒有用。

除了通過兩位明朝首輔來闡述自己的大歷史觀,《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先生還煞費筆墨的寫了這位一代名將戚繼光,很明顯他是偏愛戚將軍的。在書中作者寫到:“我們的帝國不允許也沒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尋找出一種妥協的辦法來作部分的修補。戚繼光的天才在於他看準了妥協之無可避免,而他的成功在於他善於運用技術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戚繼光沒有像張居正一樣超脱於環境之外,自負的以為自己可以搞定一切,而是靈活的適應環境,斡旋在各種關係中。也沒有像申時行一樣“看透”了環境,將希望寄託在所謂的“誠意”上,而是依據環境採取了必要而可行的措施。他嚴格練兵,創造的各種戰術雖不先進也多有弊端,但是符合當時的軍隊人員構成和經濟技術水平的。

從明朝整個大的歷史環境來看,似乎戚繼光對環境採取的措施更值得推崇。其實,未定。除了由於地理環境所造就的歷史環境之外,每個單純的個體也處於自己的小環境中。試想一下,如果戚繼光處在張居正的。位置難道就不會通過權利鐵血施政嗎?如果申時行只是一方將領他是否會摒棄猶豫不決膽小怕事呢?如果張居正處於首輔之位時和申時行一樣看到了前任的不幸,説不定也會小心翼翼,忐忑前行。再往前推,除了職位環境的不同外,每個人生活成長的環境也不同,形成的觀念和理念也不同,所以就算曆史倒退,試圖去尋找一種周全的做法改變明朝的的結局也是不可能的。

所謂“讀史使人明智”,如果非要問我《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看完之後有哪些啟示和借鑑,我想説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比以上人物平凡很多的普通人,成長的時代也不同,處事之道是借鑑不來的。但是,看待事情的寬容度可以更高一些,不要總拿中國和外國比較,歷史都説了,地理環境決定了很多的不一樣。不要看到某種行為之後就説三道四,你不是別人,你看不到別人的小環境。

萬曆十五年讀書筆記 篇二

看一個時代的功過是非不能只從一個層面來看,應當從多角度來分析,當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時,才能客觀公正地分析該時代的成敗得失。從得失中總結出經驗教訓,不僅可以使我們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鑑到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上,使我們有個科學的指導思想幫助我們不斷地調整思維狀態。以史明志,以史鑑今,《萬曆十五年》就是這樣一本值得我們反覆多讀的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

作者以萬曆十五年為名,展開話題論述了萬曆年間的諸多方面。萬曆十五年雖看似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這一年之後好多小細節的變化卻掀起了巨大的時代波瀾。歷史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巨大成就的造就,還在於事物肇起之初處於醖釀中的有機結合和變化。作者從萬曆皇帝、首輔申時行、世間已無張居正等多個章節寫了萬曆年間的各種風俗制度等。

首先,萬曆皇帝。1572年,不滿10歲的萬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學,萬曆的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長進。萬曆小皇帝謹遵傳統儒家思想觀念,尊師敬長輩。首輔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左膀右臂,萬曆小皇帝的課業由他來把關教授,政府眾多的重要決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對張居正充滿了尊敬之情,對他精心敬業的奉獻精神大加讚揚,並且把一些名貴的珠寶和進貢上來的物產賞給他,真是皇恩浩蕩。幼年的萬曆皇帝對這種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謝,可是等到他成年後開始擁有自主的決策權時,他奮發圖強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開創一個光輝燦爛的時代,可美好的願望或者是藍圖總是事與願違。當一個時代的輪軸運行到最後時,一些制度或者是陳腐的事物會成為這輪軸中的一些顆粒,阻止社會的進步發展。到了萬曆年間,整個朝廷成了一個運行緩慢的機器,大臣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加於皇帝身上的義務越來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為上層階級的代理人。這時,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權利實行權。比如,在立儲君一問題上,大臣與皇帝之間爭執了很多年,最終以萬曆的沉默和消極抵抗使整個朝廷失去了勵精圖治的機緣。因此,一個時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權力和治理權,或者有科學合理的政府機構,有相應的法律規範來界定各種問題,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順利下達,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時代才會有快速的發展。

其次,世間已無張居正。張居正功過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輔政的期間,整個朝廷風平浪靜,雖然也有暗湧翻浪,但相對來説還算太平。而且張居正精明幹練,做出不少令人讚佩的政績,實際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過的一面,在萬曆皇帝親政期間,張居正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國家大局也好,張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萬曆皇帝上書,經過皇上的允許後,身為首輔的張居正就可以達到自己的政治主張。這一過程彷彿架空了萬曆皇帝的權利,張居正以自己的門生和同僚為棋子,根據自己的意願間接地施政,而欺騙了皇上,這是欺君之罪。在張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榮華富貴、萬千寵愛於一身,並且由於懼怕張居正的權力威嚴,眾多內存埋怨的官員都沉默下來,而等到張居正離世後,醖釀很久的口誅筆伐在短時間裏爆發了。在事實面前,萬曆皇帝看清了自己與張居正之間的恩恩怨怨,並且將更多怨恨凌駕於恩情至上,堅決地清算了張居正各種過失。張居正在位期間,由於得到萬曆皇帝的信任,下領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無限的權力和富貴,但他並不能恪守儒家的倫理道德,而失去了標準的職業和道德操守,從而引火燒身。

再次,首輔申時行。作為張居正的繼任者,申時行放棄了張的大刀闊斧式的改革,實行較為和緩地施政方針政策。他認為作為首輔,“他寧可被目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評為犧牲原則的政客,但他堅持他調劑折衷的原則,他確實看透了國家為解決問題而設立文官,但國家的最大問題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張居正的精明練達,竟忽視了這樣基本而簡單的事實。”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申時行有成功之處。申時行在萬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樑,當百官的意願無法在皇帝面前通過時,一些牢騷只能發泄給首輔申時行。當萬曆皇帝要將意願付諸實施時,百官以儒家倫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規範為説辭阻止萬曆皇帝。比如,在立儲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種事例來勸解萬曆皇上,可是雙方的均不退讓使朝廷陷入了消極狀態中,而申時行沒有能及時化解這種症狀,他應當為這種過失負責。申時行的和緩政策為其營造了平和的政治環境,比如張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擺在他個人的嚴格監視之下,並且憑個人的標準加以升遷或貶黜,因此嚴重地威脅了他們的安全感。”而“申時行對參劾過自己的官員概不追究,甚至還建議其中的幾位官員晉級。”因此,申時行得以善終,而且退隱歸鄉後,大壽時仍受到萬曆皇帝的恩賜。

一個是不斷成長的皇帝,當遇到施政的強大阻力後,消極地面對朝政。一個是大權在握,精明練達,卻最終不得以善終的張居正。一個是處處努力地營造和緩的政治環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眾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時行。從他們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針政策等多個角度看出來,整個時代作用於他們身上的烙印,其身後所留下的諸多評論值得我們當下之人為之深思和學習。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篇三

黃仁宇先生的這本書不同於以往的史書,全書僅僅細寫了萬曆十五年——1587年這一年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雜事,卻上升到了整個中華歷史的思考高度,與中華文明的精神聯繫在一起,發表了自己獨到的觀點,讀來更是令人眼界開闊,受益匪淺。

與教科書上僅僅幾個四字短語便能概括的死板的歷史人物形象不同,書中從多角度剖析了各個人物,在這裏,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複雜。

讀此書之前,我一直認為萬曆皇帝的昏庸僅僅是張居正教育失敗所導致,然而隨着閲讀的深入,他的形象也變得完整起來。張居正的腐敗僅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對整個政治體制的失望與無奈。

繁複的禮節以及所謂道德束縛的陳詞濫調使他疲憊不堪,甚至讓他由此陷入與整個官僚集團長期的無聲對抗之中,以消極怠工、不理朝政來表示自己對這種長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議。

他並不是徹頭徹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為太過聰明,看透了這個社會的醜惡與悲哀所以至此。年少時的他也曾是一個勵精圖治,胸懷抱負的皇帝,甘願忍受亢長無味的禮節教條,甚至曾徒步遊行,求雨祈福。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萬曆皇帝骨子裏的叛逆精神愈來愈烈,企圖衝破封建的枷鎖。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離經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實際的行動向陳舊的道德禮教發出了質疑與抗議,更讓讀書的我們領悟到僅憑道德所堆砌和約束的社會就像是無根的草,浮於表面,不堪一擊——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

然而這種神奇的制度並不僅僅存於明朝,而是成為了一種傳統,存於整個中國的封建社會。張居正也曾試圖去改變這種看似已經凝固的制度,無奈根深蒂固。官場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稱,同時又用近乎嚴苛的道德去約束他人。

首府張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對待下屬嚴苛,但是自己卻不知檢點,奢靡至極,使得官員上下怨聲載道。無奈當時張居正權傾朝野,無人膽敢抵抗,可是當他一死,各種醜聞告狀便紛湧而出,張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榮華富貴,死後卻揹負了一世罵名。再看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人,他們都是光榮一時的朝臣,但卻都有着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獨與無奈。這無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縱觀全書人物,每個人都可稱作是失敗的封建道德社會的產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確,我們應該肯定這種制度曾經給中國帶來的種種榮光,但是靜下來深思,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對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車之鑑,當今社會需要法治便變得理所當然起來。

當然,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美德不可一併丟棄,不過,人們也開始明白,道德的背後如果沒有法律給予支撐,便像沒有雙腳的人一般無法立足,最終只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在漫漫黃沙之中。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篇四

在書中的這些人,好像身上都帶着枷鎖,像一個個被固化的靈魂,不知疲倦地想衝破牢籠。最後的結果,都是鬱鬱而終。其實處於那個年代的每一個人,都處於巨大的漩渦之中,掙扎不開,逃離不了。那個旋渦叫道德。但是今天我們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奧祕“因為我們的帝國,在體制上實施中央集權,其精神上的支柱是道德。”最大枷鎖的所有者,是這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皇帝在世之日預築陵墓,在明朝有洪武,永樂,嘉靖,萬曆也是其中一位。但不同的是,萬曆帝的陵墓開始修建的時候,他還不足二十歲。“萬曆所巡視的為自己預築的陵墓動土於1584年的夏天。這一項巨大的工程微妙地體現了把皇帝不當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把它當做一種機構的看法。萬曆皇帝缺乏堅強的意志和決心,但並不缺乏清醒和機靈的頭腦,然而他竟欣然接受了這種精神上的活埋。”這才是他真正可悲之處。“他朱翊鈞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後被人稱為神顯宗皇帝,而幾百年後他帶給人們最強烈的印象,仍然是命運的殘酷。”

而他的兩任首輔兼老師儼然是兩個極端,張居正鋒利,申時行圓滑。無論是鋒利還是圓滑的處事風格,目的都是為了萬曆朝堂的穩固。可惜,歷史悠久的文官制度所帶來的弊端,以道德代替法律,終究讓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張居正死後被他一手培養的皇帝批判,後人也顛沛流離。申時行也不得善終,無法功德圓滿。拋去他們首輔的身份而言,精通儒學的他們,將忠君做到了極致。萬般皆下流,惟有讀書高。如果我是張居正,如果我在1584年還活着,我一定淚流滿面。身為讀書人,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他所有讀書人的高傲,和自己嚮往的君子之風,在萬曆皇帝的猜疑中,灰飛煙滅。可是人間再無張居正,人間再無申時行。

這一切的源頭,是當年暗流不斷的朝堂,更是綿延了幾千年的文官制度。海瑞就是這一制度下最具代表的人物。他是個清官,毋庸置疑。但清官不是萬能的。他清廉、節儉、不畏權貴、不屑與官場的腐敗之風為伍,這是從小接受的儒家教育的結果。他將道德視為至高無上的準則,甚至在判案過程中依舊秉承着道德原則。“他不是依靠強有力的機構而只憑個人的判斷去裁決為數眾多、頭緒紛繁的爭執,其是否能一一做到合情合理,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疑問。”他會失敗,毋庸置疑。這並非是他個人之錯,政府不用技術和經濟的力量扶植民眾,而單純依靠政治上的壓力和道德上的宣傳,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而遏制法治的成長髮育,以抽象的道德代替法律,是極為危險的一種方式。海瑞以一己之力想對抗整個文官集團,甚至在他被免官之時説“舉朝之中,皆婦人也。”只會削減他同僚對他的同情。他算是整個文官之中的一股清流,但消失太快。想想三百年後的中國,其實三百年後的中國所承受的苦難,從這裏都可以看見。

書中的李贄,是個不拘於世俗的思想家。他的《焚書》《藏書》驚世駭俗,他本人也同樣讓人後人褒貶不一。他入了佛門,卻不守僧規戒律。彷彿這時間沒有一條世俗的看法可以阻止他思索人生的真諦。可他本人又是極悲觀的一個人。他關於中央集權的想法十分先進,類似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從這一個小小的觀點來看,當時明朝與英國還是可以比上一比的。但是僅存一點點的思想也在官府的壓制下消亡了。李贄的行為讓我心生厭惡,也不願在他身上多費筆墨。

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而我對這本書傾注的心血和嚴謹的歷史態度,着實令人肅然起敬。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篇五

《萬曆十五年》,名頭很大,總覺得自己之前讀過,即使沒讀過,也考慮到曾經讀了《明朝那些事》,或許沒必要專門去讀《萬曆十五年》。

也是這次讀書會,促使自己真真正正坐下來好好讀一讀這本書。讀了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包羅萬象,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

一方面是黃仁宇獨特的寫法,似乎能證明科學與藝術是相伴相生的。黃先生雖然是研究歷史的,但不得不説他寫這本書的方式方法是典型的工科做法,或許這也是搞研究的科學方法吧。首先他選擇了一個科學研究最標準最典型的方法——排除干擾法,選擇最平淡、無其他因素干擾的一年——開始研究大明王朝,或者説研究封建王朝,探詢王朝興亡的本質。其次他選擇了不同個體比較的方法,從七個不同的人物視角描述了巍然聳立的王朝內部細節。最後是他選擇客觀真實地記錄“實驗”結果,不摻雜個人主官意志。尤其是第三章“世間已無張居正”,描寫沒有張居正的王朝運轉日常,表現出黃先生很喜歡也很善於用側面細節描寫反襯主題主線。總之,黃先生的寫法讓我感覺到,不管文科還是理科,研究問題的方法是一樣的,最終兩者終能殊途同歸。

另一方面是申時行的生平,好像在説讀書就能夠讀出個宰相來。我們承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也承認每個讀書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目標就是當宰相,但我們也要承認有很多人追求的是宋朝趙恆的《勸學詩》中寫到的那樣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因此,讀了“首輔申時行”的章節,我有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讀書就能做大官?申時行是靠讀書讀出來的,是在張居正的提拔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只知道他考上進士,進了翰林院,後來當了首輔。他被人評價“老成”,是因為編撰整理了本朝的歷史,其實可能就是眼界開闊些,經驗豐富一些,但他處理事情的能力不得不説還差一些。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毫不影響他的仕途晉升,毫不影響他拿幾千年來的經驗穩住當時的王朝。真真的應了《聖經》裏那句話“太陽之下沒有新鮮事”。

第二個問題是京官就能管天下?這一章節裏也介紹過,申時行之前的大多數首輔,都是終身在京為官,從未到地方上去任職,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沒有基層經驗能夠管理好國家嗎?且不説我們現在常常提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拿秦朝和宋朝來説,商鞅是變法前實地查看了秦國的風土人情,王安石年輕時不願做京官只願做地方縣官,莫非這只是謀劃改革、胸懷大志的官員的特質?

第三個問題是個人人生規劃到底應該是什麼?不得不説,我們現在的國家體系比封建王朝完備許多,當然也還能看出不少以往傳統的痕跡,畢竟我們的歷史上下五千年,還是要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所以,個人的人生規劃,還是要到歷史中去尋找答案,同時要把握現實需求,真正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説我個人,作為研究所行政管理的一員,如果僅僅停留在以往的“身份管理”上,學習晉升級別的政策制度,必定跟不上時代,必須看到現在是人才引領發展的時代,沉下心來到科研一線看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才是正確的成長途徑,才能找到正確的管理方法。而且,黃先生已經教了我們方法——從不同的人物視角探尋單位運行的細節——下面要做的就是用實踐檢驗真理了。

最後呢,還想跟大家探討交流一個問題,萬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而我們目前的單位,尤其是企事業單位,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祖宗呢?面對這樣的祖宗我們又能夠採取什麼辦法呢?而這樣的祖宗的存在,到底預示着什麼樣的王朝發展局勢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1vez6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