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南渡北歸讀後感 優選12篇

南渡北歸讀後感 優選12篇

【導語】

南渡北歸讀後感 優選12篇

南渡北歸讀後感 優選12篇 由本站會員“e浪”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南渡北歸讀後感篇2:南渡北歸讀後感篇3:南渡北歸讀後感篇4:南渡北歸讀後感篇5:南渡北歸讀後感篇6:南渡北歸讀後感篇7:南渡北歸讀後感篇8:南渡北歸讀後感篇9:南渡北歸讀後感篇10:南渡北歸讀後感篇11:南渡北歸讀後感篇12:南渡北歸讀後感

【正文】

篇1:南渡北歸讀後感

讀罷《南渡北歸》,掩卷而思,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大師們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傾倒眾生的人格魅力,光輝深邃的文化造詣,起伏多舛的命運轉折,無不讓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後又久久難以釋懷!在緬懷心目中那些難以企及的大師的時候,更應當思考是怎樣的一片文化沃土才能在同一時期產生如此耀眼的羣星。大師,是人類永遠的文化財富。然而,從抗戰勝利到此刻,中國幾乎沒有走出幾位大師,與彼時的大師雲集相比,不僅僅是相形見絀,甚至能夠説是有云泥之別。我們需要透過歷史的嫻雲,從已經遠去的大師的背影中尋找大師成長的淵源。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讀書人的精神狀態。抗日戰爭與文化大革命對於知識界是兩個艱難的歷史時期。在抗戰八年中,無論是幾近雙目失明的陳寅恪,還是在水田裏捉青蛙的童第周,抑或月下講“紅樓”的劉文典,都在日機轟炸、物價飛漲的艱苦環境下,不僅僅把學校辦得有聲有色,還在自我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文化大革命後的知識分子,又是什麼樣貌呢?陳丹青對197X年“文革”後第一次文代會的描述是這樣的:“報紙上許多久違的老臉出現了:胡風、聶紺弩、丁玲、蕭軍……一個個都是劫後餘生。我看見什麼呢?看見他們的模樣無一例外地坍塌了,被扭曲了……”這些文學藝術界翹楚的面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中國廣大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是萎靡的。

自古以來,即使文人相輕,但每一個文人心中都有強大的精神與風骨。古代是出將入相、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激勵他們十年寒窗苦讀;而近代,則包含着愛國情懷、對西方列強的不滿、對民族崛起的期望,以及對完美生活的強烈嚮往,這種複雜的情感成為知識分子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抗日戰爭中,日寇的鐵蹄使國家山河破碎,雖然知識分子親友離散、生活窘困,但所有這些在給予他們打擊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了他們的精神,激起了他們的鬥志——這是抗戰時期中國科學界非但沒有崩潰,反而越挫越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文革”中“殺人誅心”式的批判不僅僅傷害了知識分子的肉體,更重挫了知識分子的精神和風骨,這種身體上和心理上的雙重痛擊直接導致了精神的“坍塌”和“扭曲”。缺少了學術自由和兼容幷包的精神的學術界,無法孕育出獨當一面的大師,實在是一件太正常可是的事情。

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和學術環境是制約大師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從封建社會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到文化大革命的“知識越多越反動”,再到改革開放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短短几十年中人們對知識的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這無疑是重新確立了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從中國人口現狀和文化傳統來看,大學聯考和其所代表的應試教育既具有其不可替代性,又問題重重。一方面大學聯考制度給了所有人一個奮鬥目標,提高了受教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另一方面,大學聯考指揮棒導致了唯大學聯考馬首是瞻,又極大地限制了全民的創新本事,直接導致在全民受教育度、平均文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景下,卻鮮有居於金字塔頂端的大師的出現。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文盲在國民中所佔比例很大,階級差距則更大——文盲的後代往往世代文盲,知識分子的後代往往世代知識分子——這個看似十分不協調的體制卻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一代大師羣體。陳寅恪們大多生於書香門第,一方面自小理解傳承至今並不斷髮展的中國古典文化,一方面學習先進創新的近現代西方科學。自晚清開始,西學東漸,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彼此交融的教育體系一向持續,到此時方完成了質的飛躍,而這個飛躍的最突出表現就是大師的出現,從而實現了文化界的繁榮盛景。而今日呢?我們最為缺乏的正是傳承和耐心。在這種

急功近利的狀態下,文化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積澱,在這種丟掉了“百年樹人”教育真諦的浮躁中,又如何能產生大師呢!

急功近利的風氣同樣表此刻學術環境中。從北京大學教授的“門修斯(孟子Mencius)”,到同濟大學教授的“崑崙(毛澤東/《念奴嬌·崑崙》)”,再到清華大學教授的“常凱申(蔣介石Chiang-Kai-shek)”,更不用説還有著名的華東理工大學博士對“卧槽泥馬”在《解放日報》上的官方“專家解答”和北大教授的“40歲時沒有4000萬別説是我學生”的論調,無不使“高等學府”這座“象牙塔”散發出與之不符的膚淺、浮躁和銅臭味。反觀抗戰八年,偏安於西南邊陲簡陋學校中的師生們同吃同住,雖然食不果腹,但凝聚力極強;雖然文人相輕,卻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雖然學派林立,但也能秉承“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原則。八年抗戰的艱苦生活雖然給他們的身體與精神都造成了極大的苦難,但他們對知識心無旁騖的專注和濃厚的學術氛圍卻是目前很多高校所無法比肩的。

紙上談兵無益於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時至今日,顛倒是非的政治**已不復存在,讓我們摒棄那些只知媚上欺下的偽專家,真正秉承“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學術思想和“大膽假設、細心求證”的學術態度,重新確立學人的信念與目標,那麼,再一次的文化繁榮也許就會在幾代人中出現。

中國不是“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而是“大師遠去,暫無大師”。

文章從讀書人萎靡的精神狀態、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和學術環境兩個方面,剖析了“大師遠去,再無大師”的社會、文化成因,試圖透過歷史的煙雲,探尋大師成長的精神足跡,呼喚文人強大的精神風骨。文末“大師遠去,暫無大師”,警醒、激越,顯示了年青的一代的夢想主義的價值追求。

篇2:南渡北歸讀後感

通常説起歷史,人們多會想起一些著名的戰役,想到的是戰士們的英勇獻身,可是這部《南渡北歸》卻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讀歷史。大家都明白魯迅棄醫從文,用思想來影響國人,但其實,大師們所做的還遠不止這些。

書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歷史:1930年9月,樑思永等人到東北進行考古調查,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也才有了兩年後有傅斯年撰寫的《東北史綱》,書中第一條便是“近年來考古學者人類學者在中國北部以及東北之努力,已證明史前時代中國北部與中國東北在人種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實依據駁斥了日本人“滿蒙在歷史上非中國領土”的理論,給日本“指鹿為馬”者當頭一棒,為中國人大出了一口志氣。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梁啟超堅持鼓勵自我的兒子學習考古,盡力發展國內的考古業的原因了吧。文人們有自我捍衞國家尊嚴的方式,相比上戰場衝鋒陷陣,文人們所做的更多是幕後的事,而這些,又如藺相如和廉頗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輔相承的。

這本書,帶給我更多感動的則是那一代大師們在戰亂中奮力保護祖國文化,傳承祖國文化的那種堅持,數年顛沛流離,數次哀歎山河破碎,可也許是時代造英雄,這一代文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保留了進行學術探究的嚴謹態度,也才有了我們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點一點被搶救回來的文化。

而對這一歷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後作家嶽南也傳承了這種精神,這本《南渡北歸》他寫了八年,數次進行實地考察,就如他在採訪中所説:“我看到他們當年用什麼鍋,睡的什麼牀,描述的時候就更加真實。”而大家也會發現,書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詳細的解釋並附上了具體的資料來源。

最終説一説這本書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我想這也許是欠妥的,不一樣的時代需要不一樣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為發展而努力奮鬥,作出大貢獻的青年人。但這句話也應當作為對後世的一個警示,在爭着評教授職稱,為金錢所迷惑雙眼的此刻,更應當有些人能夠一心撲進科學,把全部生命奉獻給自我所從事的學科。

推薦這本書,就如作者嶽南所説的這樣,期望你們能在這套書中讀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種,歷經苦難而不悔的那種,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得到張揚的那種”歷史温情。

篇3:南渡北歸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

關於民國,我最先了解的資料應當是年幼時的電視劇,對民國的印象也很刻板:衣香鬢影與紙醉金迷;軍閥與戲子。短見。

之後再看民國,印象最深的是文人。與我的理解,民國是一個宗師輩出的時代,“宗師”而非“人才”。似乎民國的文人總有一些特殊氣質。我想最典型的是西南聯大。

那是一個多麼輝煌而夢想的學校啊。縱使外界炮火連天,校內的師生們仍然全身心的奉獻於知識。看過汪曾祺的散文集《跑警報》裏面的資料生動趣味中又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他們能夠在炮火中,淡定的學習,而如今的我們卻連上課安靜有時都很難做到。

我想起電影《無問西東》中的一幕,學生與教師一齊在漏水的教室中靜坐聽雨,多麼完美的一幕。那是舊時代的留影。

我對陳寅恪在王國維悼文中的一句話印象深刻“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我想這也是民國文人的立身要訣。不可否認,民國文人中也有類似於胡蘭成者,在中日問題上,由於自我的思想問題,選擇了錯誤的道路。但更多的是類似於章太炎、朱自清等人的清高。

這些文人,日子過的很不好,他們在名韁利鎖中閃躲,在槍炮戰火中挺身。可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卻不會感到他們的艱難。他們精神的高大讓他們那戰火中晦暗不明的生命在歷史長河中閃爍。

我對於文人們的瞭解是很淺薄的,大多是在一些記錄文學中瞭解。但實際上僅有通讀他們的作品再結合他們的人生經歷才能真正瞭解他們。林語堂先生前期作品大多是半文半白,我很難通讀,更別説陳寅恪、辜鴻銘等人。我較喜歡的文章還是朱自清、梁實秋、魯迅等人的散文和小説。

我比較喜歡吃,對民國文人的關於吃的文章也看了很多。大家都説汪曾祺先生關於食物文化寫的好,我卻更喜歡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梁實秋先生從小生活在老北京,家裏比較富裕的他對於北京幾個階層的食物都很有一番見解。果然,文學藝術來自於生活。[由本站網友投稿]

我是比較羨慕那個年代的文化氛圍的,但我又想,若我真的存在於那個時代,卻未必有那樣的精神在戰火中學下去。或許,民國文人們的偉大正在那裏。他們身處黑暗,卻創造出光明。

篇4:南渡北歸讀後感

最近,最終把《南渡北歸》這本書看完了,回想起來,這本書從買來到看完,話費了半年的時間。

個人覺得,看《南渡北歸》需要耐心,因為有幾百萬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夠的理性,因為這本書給你的想象空間是無窮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憤世嫉俗。在整個閲讀過程中,作者嶽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寫作風格,就像一根根無形的線牽着我的目光,使我戀戀不捨地跋涉完這段悲喜交加的“書”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橋段時,難免啞然失笑,笑過之後的餘味,卻是深深的悲涼。

《南渡北歸》一本書能讓讀者如此不知不覺中陷入思索之陣,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書中的吉光片羽,則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南渡北歸》這本書是寫現當代漸漸遠逝的大師羣體。在那裏有光環但並不刺眼,而是貌似隨意地信手拈來,有褒有貶、有莊有諧、有血有淚、有喜有悲,讓讀者在大師們巨大的光環底下,仍能瞥見他們最真實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愛的一面。

我看到,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面前,大師們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爛漫。當隆隆炮火燒到北平城牆之下的時候,朱家驊、傅斯年等學界精英進取奔走,力爭儘量多的“搶救”學人,“投奔”台灣。縱然拼盡全力,朱、傅二人在台灣的境遇卻讓人唏噓不已,前者被老蔣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長的官帽,而後者則是在連一條棉褲都買不起的境況下,貧病離世。這二人的窘境是遷台學人的一個縮影。胡適雖然是着名的學界“大鱷”,過得卻同樣不甚風光,要忍受台灣同行的明槍暗箭,還要忍受小兒胡思杜的檢舉揭發,精神上的悒鬱可想而知。在胡適迷人微笑的背後,其實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最終,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會上溘然離世,總算死後備極哀榮。我想這份哀榮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具有獨立治學精神的學者應有的。在胡適死後若干年發動的那場浩劫中,在紅衞兵歇斯底里的批鬥聲中,以往進取揭發過他的學生、朋友、親戚,不明白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麼?是懊悔,是自慚,還是惱恨?上天確實開了個冷玩笑——這一出鬧劇明明已有前車之鑑,很多自以為得計的學術精英卻依然趨之若騖,唯恐落伍。政治的翻雲覆雨,他們哪裏來得及看清。當那一記響亮的巴掌打下來,痛的不止是這些老者的臉,還有時代的心。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這幾個字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貌似絕決的含義透露出特定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那些以往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隨着時間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卻不是時代能夠抹殺的。亂則隱,治則現的大賢處世法則,我想在任何時代都是奏效的。那麼意思已經很明顯,大師是有,但他們是否願意出此刻聚光燈下,就要取決於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了。

我以往看到過有一些活躍在各大媒體上的知名學者,自封大師。那時,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疑惑“大師”這一大多數情景下屬於得道高僧的稱謂,怎樣會用來給學者冠名。那麼看完《南渡北歸》,我想我對真正的“大師”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他們學高身正,難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師”嗎?和尚修道在寺廟,大師修道在紅塵。他們,其實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們是一羣可愛的普通人,分解出來就是可憐、有愛。身赴台灣的胡適,臨死都不明白以往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小兒胡思杜已經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堪憐。一心維繫家國命運的梅貽琦,雖然在台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願,但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有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的巨擘李濟,因為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終也鬱鬱而終。台灣之於中國,是領土的割裂;而大陸之於台島上的異鄉人,則是整個思念的寄託。這份家國情懷,可能是大師們都有的一種普世情懷吧。1946年,林徽因結束了九個年頭的顛沛流離,跟家人回到了一向以來念茲在茲的北平,滿懷深情地重訪每一處故地。抗戰結束之時,雖然已受盡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選擇了放棄赴美治療的機會,選擇了“和祖國一齊受苦”。在生命的最終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樣與病魔作着鬥爭,緊緊守護在祖國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對得起金嶽霖對她“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哀輓,以及終生未娶的痴情的。

當下,有人不乏嘲諷地説,此刻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卻少了,而大師的故事卻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誠地期待:《南渡北歸》不會是一曲輓歌,而是大師故事的一個變奏,是開啟大師時代的一把小小的鑰匙。

篇5: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講的是民國時期中國大師的羣體命運變遷歷史。資料夾雜了各類官方文獻和野史趣聞,和作者愛憎的感情交織在一齊,勾勒出悲愴又真性情的一個個人物。亂世成就英才,各種挑戰人性的底線的事情,讓人更加多思而複雜。苦難,是不幸,也是幸運。

選擇——從盧溝橋事件説起

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張自忠將軍,盧溝橋事件開啟了這段顛沛流離的歷史,當時北平守軍是宋哲元、張自忠。盧溝橋之前,張自忠認為能夠和平解決與日本的衝突,撤防撤軍,私下籤訂《香月細目》。被社會視為“準漢奸”、“自以為忠”。

後參加多場對日戰爭,1940年,張自忠在對日的棗宜會站中全軍覆沒,戰死。

別人做的選擇,是基於他當時所獲得的信息而做的確定。上帝視角來審判他人的選擇時,你在局內未必會做的更好。

傳聞——從一個風流韻事説起

故事:廣為流傳的版本中,林徽因將徐志摩失事飛機殘骸懸於卧室,彼時至今各類小文章據此有了各種猜測,演繹,腦補一系列的故事推測林徽因和樑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雞湯。

在另外一個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飛機殘骸有兩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恆對日空戰陣亡的飛機殘骸。

真相到底是什麼樣貌,感情這種事或者當事人也講不清楚。別人告訴你一些事情,是為了論證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論據,你的道理是什麼?

資歷——陳寅格的那份學歷

故事:陳寅格太有才華,也許他的大腦就是一個超級電腦。閲歷豐富——多國遊學;超強記憶——引文據典,涉獵廣泛;邏輯嚴謹——從《琵琶行》推斷歌女家鄉,所嫁人情景等;簡直是天生的學問家,被稱為“教授的教授”。

陳寅格遊學多地,哈佛、柏林轉了一圈,卻沒有拿一份博士文憑回來,完全為求職而求職。也正是這一點,讓好友吳宓聘用他做教授時費勁力氣。

要麼讓自我擁有陳寅格那份出色的才華,要麼就腳踏實地一步步做事情。

篇6:南渡北歸讀後感

其實《南渡北歸》有三本書,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歸》、第三部《別離》。戰火紛飛的年代,傅斯年、胡適、陳寅恪、李濟、梅貽琦、梁啟超、樑思成、童第周、董作賓、郭沫若、王國維等國之大師,為祖國而奔走,為民族崛起而奮發。想當年,他們也曾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領域開創一番事業可在人生最該得意的時刻,卻遭受日軍侵華帶來的國破家亡的痛苦,萬里遷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貧困疾病,為中華民族保存文化血脈。抗戰勝利後,本該歡天喜地繼續自我的事業,怎奈又逢國共內戰。民國時期的大師們,在他們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艱難困苦,在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摺磨下,依然能夠勤於治學,並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做出如此輝煌的成績,不得不給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時為大師的趣事兒逗樂,王國維擔任清華四大導師前特意跑到溥儀那裏請示。有時為大師的決絕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寧死耳”的王國維毅然地投湖自盡。童第周的形象也鮮活了起來,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學家,還是在田壟邊捲起褲管和妻子一齊捉青蛙的李莊人。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那些在李莊生活的知識分子開心的走向街頭的描述也令人為之深深感動。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發掘與識別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那些大師們不僅僅只是名字印在腦海裏了,他們事無鉅細的生活呈現了活靈活現的人物。還有一些可能被我們誤解的歷史在那裏也被澄清。

讀這本書的時候思緒萬千,卻發現寫讀後感時卻無從下手,資料太多,自我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講起,如何總結,説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時是最活力的,雖然戰火紛飛,但每個人都是活力四射,眼中充滿光芒的,他們為國家保留禮貌的火種。北歸是有些傷感,離別是極度傷感。南渡、北歸、離別,人生也就幾十載,折騰着、折騰着,人老,發白,曲終人散。也能夠説這是一本帶有情緒的中國近現代史,三本書看完除了對大師們有了比較形象地理解外,也對真實的歷史有了必須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記載下來的東西都變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所有記載下來的書都對我們有所指導,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自我的確定與審美。

《阿甘正傳》裏説: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麼都能夠理解。相反,我覺得那應當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明白自我最重要的是什麼,明白不重要的是什麼,而後,做一個簡單的人。

篇7: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這部170餘萬字的書,是我讀過最厚的一部,也是我最願推薦的一部。它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筆,止於大陸文革後。近四十年光景,中國烽火連天,風雨飄搖。最終一批大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以及卷滾在大潮裏的眾生學者,從歷史的蒼茫中走來,又消失在那幽暗盡頭。這樣情形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奔波向祖國西南,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到蒙自、李莊,在幾近食不果腹時,仍專心學術,不忘民族復興,用知識去觸摸那“為萬世開太平”的夢想。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的幾個大字,貌似決絕地滲出那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曾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當時光逝去,他們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貴的靈魂卻卻與年輪共生,“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本書關注更多的是,在大師光環下,他們作為一個學者最真實,最温暖,最可愛的一面。退居台灣的“傅大炮”,窮困至買不起一條棉褲,卻仍將史語所好生安置,而撒手離去。身赴台灣的胡適,臨死都不知曾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小兒胡思杜已然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甚憐。一心維繫家國命運的梅貽琦,縱在台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願,卻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能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巨擘李濟,因為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終鬱鬱而終。

留守大陸的,林徽因、樑思永、吳金鼎、陶孟和等,在文革風暴來臨之時,早已作古,算逃過一劫。可陳寅恪、吳晗、曾昭掄等卻在文革期間慘遭批鬥,甚至失去性命。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為新中國培養了79位院士的葉企孫,一向默默無聞為新中國培養人才,卻仍慘死文革。可他們在威權面前毫不畏懼,始終捍衞作為學者的尊嚴。我想這也許就是趙翼在《題遺山詩》中所説的“國家不幸詩家幸”吧!在民國那個戰火紛飛,風雨飄搖的年代,孕育出無數英才。二十世紀的知識分子,雖擁有短暫的“幸福”時光,卻不得不在國家危難之時,捲入民族、國家與革命之中,空有一腔“為往聖繼絕學”的抱負,卻難以企及那“為萬世開太平”的夢想。

而作者的知識面廣博確使我感慨良多。作者以既全面而又不突兀的筆觸再現一批大師的軌跡,又如生地為我們展開他們豐功的畫卷,使我深刻看到最具影響的幾大學府的發展和靈性。

大師們求學所為中華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計個人得失而從容投身祖國懷抱,且在條件十分艱苦前提下,做出偉大功績和壯舉,將以八股論優劣的時代,翻開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他們從海外歸來,譜寫歷史,創造輝煌,這二三十年代產生我國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學,甚至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組建的西南聯大仍是中國大學史上的光輝。

在民國那個打開國門,融入世界的年代,知識分子們何去何從?我想正如蔣夢麟在《西潮》一書中對於文化道路的思考:西潮來襲,有人選擇了隨波逐流,有人選擇了墨守成規。在潮起潮落中,對傳統的堅守,對新潮的吸收,才是我們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還在歷史學系的時候,一位教師説:“我們懷念民國的學術氛圍,不是民國先生們學術多麼高超,而是先生們的風骨我們再也見不到。

篇8: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是一本描繪大師的佳作,雖然在我看來,許多大師的風骨並沒有表現得太淋漓盡致,是零散、瑣屑的片段構成了一個個大師的剪影。梁啟超,只是眾多大師中的一位,但對我個人而言,他是主角。

梁啟超的一生,似乎都在與變革、混亂的時代背景聯繫在一齊,他在慌亂中逃亡,在變革中崛起,他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對奴隸性的表現、產生根源及其嚴重危害作了系統、深入的剖析。在與革命派論戰的過程中,梁啟超創造了一個新詞:中華民族。他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七次使用了“中華民族”這一詞。他認為,中國人家庭觀念、鄉土觀念濃厚,但毫無國家意識,只明白服從權威和統治者,不知服從國家和主義。他在那些舉國困苦的年代,為了中國文學的未來而擔憂,他一面主張引進西學,一面主張中國人要學會創新,在那段動盪不安的歲月裏,梁啟超拿起文學的筆,書寫下了他的新思想。歲月的流年帶走的是他青澀的無知和淡淡的無奈,隕落的夢想是凋落的梔子花,芳華猶在,悠悠地飄落,躍然於腦海的信念是青春最完美的記憶,在成長中沉澱卻不消逝。記錄下的繾綣是生命中悠長的河。少年的夢想在風中實現。

大時代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穆旦説:“但如今,突然應對着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明白我的全部努力,可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可是,在那動盪的年代,那些學者們只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南渡北歸”的含義在於一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如胡適、梅貽琦、傅斯年等等,隨着內戰爆發,帶着自我的個人夢想和抱負,越過台灣海峽,進行第二次南渡,並最終長眠台灣,死後倍受哀榮。而陳寅恪等一批知識分子,則在南渡中突然改轍更張,迴歸故土,但倉皇張望時,卻不知如何適應,最終在大時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後情境淒涼。更有一批原地不動的知識分子,緊守故土,進取改造,其晚境淒涼;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權貴,紅極一時,最終又陷於世人皆曰殺的尷尬之境,令人悲歎。這不僅僅是大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抉擇,也是小人物在大時代的縮影:有的人選擇了逃離,有的人選擇抗爭,有的人選擇固守不動,有的人選擇投靠他人……《南渡北歸》用學者們的選擇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那個時代中每個普通人的抉擇,知識分子精英的變遷只是那個年代中一個小的倒影,而南渡的遠遠不止知識分子精英,南渡的還有中國人民的精神和財富,那些大人物的遠去,不僅僅是個人的遠去,

也是一個時代的遠去。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每個人在讀完這本書後,都會為此感歎和扼腕,可是,我們何必為了已經遠去的大師在獨自歎息呢?大師真正的魅力不再於讓我們為之感歎,而在於很多年後,當他們遠去,卻能把那堅定的足跡留給後人。他們在應對國破家亡時毅然投入救亡圖存的潮流中,且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學科研,保住了中華文化的血脈,他們擁有強烈的自強精神。而此刻,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卻每一天在應對着他們辛苦捍衞的中華文化時抱怨,沒有了當初的力量與活力,是時代造就了他們,還是時代糟蹋了我們?

一本書的好,不再於別人對他的評價,而在於它對我們心靈的昇華,《南渡北歸》讓我明白,縱使路途坎坷,但中華民族有一種精神叫勇往直前;縱使前途渺茫,但中華民族有一種精神叫堅持不懈;縱使北歸無期,但中華民族有一種精神叫堅強不息。

篇9:南渡北歸讀後感

看過《南渡北歸》後,只想再悲歎一次:21歲了,我才明白真正的中國歷史。

國小到高中,我花了12年時間學習歷史。高中時,歷史成績常常全班第一,也是文科班的尖子生。可是,上大學四年,我才發現之前學的歷史教材,錯誤的知識佔到一半,甚至還多。這是什麼樣的感慨呢?生在這樣的時代,年輕人,繼續努力吧。

該著作分三部,約180萬字,包括《南渡北歸—南渡》、《南渡北歸—北歸》、《南渡北歸—離別》。書的封面寫着一段話,頗具震撼力,“首部全景再現中國最終一代大師羣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鉅著”。封面下半部分寫着八個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然後就是9個大師的肖像,有胡適、蔣夢麟、傅斯年、張伯苓、魯迅……樂哥在第一頁批了八個字,“大師遠去,專家橫行”。

回想起高中和大一大二時期讀紅色-小説,《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紅日》、《小二黑結婚》……這些所謂的名著都是歷史書上推薦的,它們花費了我好久的時間,讀完之後也帶來了許久的感動。

可是,當看過《南渡北歸》後,突然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原先民國期間還有這麼多偉大的科學家、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為什麼中學時期的教材不向我們着重推薦他們,而單單選擇介紹郭沫若、沈從文、何其芳、吳強、孫犁這些人。

梁啟超、王國維、胡適、傅斯年、李濟、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朱家驊、吳宓、陳寅恪、曾昭掄、董作賓、曾昭橘、葉企孫、劉文典、俞大維……可歎這些人物竟然不能夠在中國歷史書中佔據一些地位。還有盧作孚、張自忠、方先覺……看着這些感天動地的事蹟,我想抹眼淚。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歷史的角落,成為受人們尊敬的人。

西南聯大數百人旅行團,從長沙到雲南,徒步3000多裏,這樣的壯舉令今日的大學生汗顏。更發人深思的是,過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動對他們加以照顧,為民族之未來保存期望。跟隨保衞學生的軍隊官兵,在完成任務後婉拒了學校的酬謝。如此義舉,怎不動容。

作為史語所所長兼台大校長的傅斯年,臨死前急着寫文章拿稿費,讓其妻買一條棉褲禦寒;董作賓主持史語所建造辦公大樓和宿舍工程,一晃幾年過去,眼看一座座樓舍立起,而董家生活依然極其艱難。當時建築業與學術機關的知識分子,很少搞建築拿回扣。比較今世“站起一座樓,富起一羣狗”或“建成一條路,倒下一羣狗”,往事實不堪回首。

樑再冰最初報考清華大學,未被錄取。林徽因曾懷疑清華判分有誤,當經過有關人員調看女兒的試卷之後,認可無誤,遂讓樑改投北大,並被西語系錄取。樑從誡報考清華建築系,因2分之差未被錄取,不得已改為歷史系。後世很多人認為憑藉樑思成夫婦的地位和權力,遂兩個孩子心願是件並不難辦的事,但樑思成夫婦沒有這樣做。就當時的情形而言,清華乃至整個教育界的風氣尚屬清廉,還沒有太大的歪風邪氣,教授們的思想差不錯都是這樣,特殊的例子倒是少見。

當知識分子一個個被打成“右派”時,當他們一個個走上絕路自殺時,當文革後清華要為吳晗立雕像旋即遭到質疑時,我只想在説一句:歷史終將還世人公道,即使需要一百年。

篇10:南渡北歸讀後感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讀完《南渡北歸》,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歸,第三部:離別。所謂南渡,描述抗戰發生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冒着抗戰的炮火由敵佔區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歸,則是指他們再回歸中原的故事。第三部:離別,是全書最揪心也是最發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師,七零八落,悲歡離合,一言難盡……

《南渡北歸》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看歷史。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只明白傅斯年、梅貽琦、陳寅恪等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讀這本書,我不明白在這些人名字的背後所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歷史。如果不是讀這本書,我會認為用偉大來形容一個人的人格似乎太矯情。但讀了《南渡北歸》這本書,我明白,用偉大形容這一顆顆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璀璨珍珠,實在不夠。我甚至為自我以前不清楚這段歷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長思,感觸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個年代的留學生,沒有一個人想在國外長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沒有人想做這樣的夢。那時的海歸與幾十年後的新生代“海龜”有較大的不一樣,在當年海歸的夢想裏,有成就一位學術界大師的心願,沒有撈個大官或弄個百萬富翁的追求。心中裝滿的是科學救國、振興民族的夢想與抱負。在他們回國後選擇職業的時候,也沒有人會研究到地域、薪資、職稱的問題。那一代留學回國的知識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喚醒了失落的靈魂,這讓我明白了,簡單而執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實的人生,而抵不住誘惑的心靈,終究沒有依託。

《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中有的部分寫得過分實在,怒氣和怨氣都躍然紙上,有點兒像中國的工筆畫,重彩。相比之下楊絳先生寫的《幹校六記》,更像是中國的水墨畫,寫意,叫讀者自我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去體會平淡中的慘痛。

也許是家庭與年齡的原因,我讀《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更加有感觸,也更想走近那個時代瞭解那段歷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學時也曾趕上空襲,可是招考的大學和考生都有準備。考試時間過半趕上空襲,試卷有效,否則在警報過後用第二份考題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報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這隆隆的炸彈聲會考上當時在遵義的浙江大學化工工程。當時的浙大找不到一個地方能夠容納一千多名師生,只好在遵義、湄潭和永興場三處。那時遵義都沒有電燈,更別説是湄潭和永興場了。當時一年級的學生上課住宿都在永興場的江西會館及楚館。二年級學生理、農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師範在歷史名城遵義。黔北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遠離戰火的一塊安樂土。加上風景優美,更有名師授業,難怪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來到湄潭後説浙江大學很像劍橋,有一種田園詩般的鄉土生活和寧靜的學術空氣。

家父1946年夏從浙大化工系畢業後考上公費留學,去瑞典學冶金。九年後,學成歸國。

這三個月的時間,與大時代完全交融在一齊,忘卻了自我,也忘記了整個世界。所謂安靜,那是真正安靜的三個月,自我彷彿是一粒穿越時空的浮塵,在那戰亂頻發、炮火紛飛的年代,跟着那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感受着他們的感受,呼吸着他們的呼吸。情慟難抑之處,淚水長流,不能自已。

我經過《南渡北歸》這本書,走近那個年代,走近父親......讀完已兩月有餘,靈魂似乎還在那段歷史中徘徊,深感與父親同在,不願歸來......

篇11: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

最近,最終把《南渡北歸》這本書看完了,回想起來,這本書從買來到看完,話費了半年的時間。

個人覺得,看《南渡北歸》需要耐心,因為有幾百萬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夠的理性,因為這本書給你的想象空間是無窮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憤世嫉俗。在整個閲讀過程中,作者嶽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寫作風格,就像一根根無形的線牽着我的目光,使我戀戀不捨地跋涉完這段悲喜交加的“書”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橋段時,難免啞然失笑,笑過之後的餘味,卻是深深的悲涼。

《南渡北歸》一本書能讓讀者如此不知不覺中陷入思索之陣,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書中的吉光片羽,則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南渡北歸》這本書是寫現當代漸漸遠逝的大師羣體。在那裏有光環但並不刺眼,而是貌似隨意地信手拈來,有褒有貶、有莊有諧、有血有淚、有喜有悲,讓讀者在大師們巨大的光環底下,仍能瞥見他們最真實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愛的一面。

我看到,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面前,大師們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爛漫。當隆隆炮火燒到北平城牆之下的時候,朱家驊、傅斯年等學界精英進取奔走,力爭儘量多的“搶救”學人,“投奔”台灣。縱然拼盡全力,朱、傅二人在台灣的境遇卻讓人唏噓不已,前者被老蔣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長的官帽,而後者則是在連一條棉褲都買不起的境況下,貧病離世。這二人的窘境是遷台學人的一個縮影。胡適雖然是著名的學界“大鱷”,過得卻同樣不甚風光,要忍受台灣同行的明槍暗箭,還要忍受小兒胡思杜的檢舉揭發,精神上的悒鬱可想而知。在胡適迷人微笑的背後,其實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最終,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會上溘然離世,總算死後備極哀榮。我想這份哀榮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具有獨立治學精神的學者應有的。在胡適死後若干年發動的那場浩劫中,在紅衞兵歇斯底里的批鬥聲中,以往進取揭發過他的學生、朋友、親戚,不明白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麼是懊悔,是自慚,還是惱恨上天確實開了個冷玩笑——這一出鬧劇明明已有前車之鑑,很多自以為得計的學術精英卻依然趨之若騖,唯恐落伍。政治的翻雲覆雨,他們哪裏來得及看清。當那一記響亮的巴掌打下來,痛的不止是這些老者的臉,還有時代的心。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這幾個字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貌似絕決的含義透露出特定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那些以往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隨着時間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卻不是時代能夠抹殺的。亂則隱,治則現的大賢處世法則,我想在任何時代都是奏效的。那麼意思已經很明顯,大師是有,但他們是否願意出此刻聚光燈下,就要取決於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了。

我以往看到過有一些活躍在各大媒體上的知名學者,自封大師。那時,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疑惑“大師”這一大多數情景下屬於得道高僧的稱謂,怎樣會用來給學者冠名。那麼看完《南渡北歸》,我想我對真正的“大師”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他們學高身正,難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師”嗎和尚修道在寺廟,大師修道在紅塵。他們,其實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們是一羣可愛的普通人,分解出來就是可憐、有愛。身赴台灣的胡適,臨死都不明白以往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小兒胡思杜已經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堪憐。一心維繫家國命運的梅貽琦,雖然在台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願,但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有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的巨擘李濟,因為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終也鬱鬱而終。台灣之於中國,是領土的割裂;而大陸之於台島上的異鄉人,則是整個思念的寄託。這份家國情懷,可能是大師們都有的一種普世情懷吧。1946年,林徽因結束了九個年頭的顛沛流離,跟家人回到了一向以來念茲在茲的北平,滿懷深情地重訪每一處故地。抗戰結束之時,雖然已受盡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選擇了放棄赴美治療的機會,選擇了“和祖國一齊受苦”。在生命的最終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樣與病魔作着鬥爭,緊緊守護在祖國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對得起金嶽霖對她“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哀輓,以及終生未娶的痴情的。

當下,有人不乏嘲諷地説,此刻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卻少了,而大師的故事卻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誠地期待:《南渡北歸》不會是一曲輓歌,而是大師故事的一個變奏,是開啟大師時代的一把小小的鑰匙。

篇12: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

通常説起歷史,人們多會想起一些著名的戰役,想到的是戰士們的英勇獻身,可是這部《南渡北歸》卻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讀歷史。大家都明白魯迅棄醫從文,用思想來影響國人,但其實,大師們所做的還遠不止這些。

書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歷史:1930年9月,樑思永等人到東北進行考古調查,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也才有了兩年後有傅斯年撰寫的《東北史綱》,書中第一條便是“近年來考古學者人類學者在中國北部以及東北之努力,已證明史前時代中國北部與中國東北在人種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實依據駁斥了日本人“滿蒙在歷史上非中國領土”的理論,給日本“指鹿為馬”者當頭一棒,為中國人大出了一口志氣。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初梁啟超堅持鼓勵自我的兒子學習考古,盡力發展國內的考古業的原因了吧。文人們有自我捍衞國家尊嚴的方式,相比上戰場衝鋒陷陣,文人們所做的更多是幕後的事,而這些,又如藺相如和廉頗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輔相承的。

這本書,帶給我更多感動的則是那一代大師們在戰亂中奮力保護祖國文化,傳承祖國文化的那種堅持,數年顛沛流離,數次哀歎山河破碎,可也許是時代造英雄,這一代文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保留了進行學術探究的嚴謹態度,也才有了我們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點一點被搶救回來的文化。

而對這一歷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後作家嶽南也傳承了這種精神,這本《南渡北歸》他寫了八年,數次進行實地考察,就如他在採訪中所説:“我看到他們當年用什麼鍋,睡的什麼牀,描述的時候就更加真實。”而大家也會發現,書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詳細的解釋並附上了具體的資料來源。

最終説一説這本書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我想這也許是欠妥的,不一樣的時代需要不一樣的人才,此刻也有着很多為發展而努力奮鬥,作出大貢獻的青年人。但這句話也應當作為對後世的一個警示,在爭着評教授職稱,為金錢所迷惑雙眼的此刻,更應當有些人能夠一心撲進科學,把全部生命奉獻給自我所從事的學科。

推薦這本書,就如作者嶽南所説的這樣,期望你們能在這套書中讀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種,歷經苦難而不悔的那種,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得到張揚的那種”歷史温情。

【小編簡評】

南渡北歸讀後感 優選12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南渡北歸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字字都值得細細品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5gzd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