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李清照傳讀後感

李清照傳讀後感

第一篇:李清照讀後感

李清照傳讀後感

一向都喜歡婉約派的詩詞,李清照的屬最愛了,但是也僅僅是喜歡而已,並沒有把每首都背下來,雖然每次都豪心壯志説要背完,每次都會被耽誤,李清照讀後感。還是怪自己沒有恆心吧。這次跟着師父學寫詩,師父説一開始要背詩,其實光光背詩還是一件挺愜意的事,唐詩的類型不是我喜歡的類型,還是偏愛於宋詞多點。背了好幾首離愁的詞,不是故意挑選的,按照順序背下來,確實離愁的詩很多,怎麼説,現在對於寫詩還是沒有多少概念,只是模仿還可以。分不清詩詞的結構,每個詞牌名的特點,這讓我有點糾結。關於離愁的詩,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范仲淹的御街行和晏殊的蝶戀花了,“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升級版,也是我的最愛。兩首詞基本都是先寫景再抒情,寓情於景,讀後感《李清照讀後感》。 落葉和西風肯定是少不了的,獨上高樓亦是相同之處,可以想象的是登上高樓,聽着耳邊的風聲以及樹葉掉落的沙沙聲,寂寥的看着只知道照亮朱户的月亮,加深了內心的離愁相思。“諳”意為熟悉,兩首詞都有用到。説説在這兩首詞裏學到的詞吧。欹:傾斜的樣子。香砌:有落花在上面的台階。練:素色的綢。(ps:練這個字貌似高中有學過,不過不記得了)。其實蝶戀花的景物描寫更加生動,從景物描寫中完全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哀愁,檻菊愁煙蘭泣露,蘭和菊都是象徵着品格的高貴純潔,愁的是菊,哭的是蘭,實際上真正傷心的是主人公。其實背完這兩首詞心裏感觸還是挺多的,就是感覺用文字描述就有點困難了,正如寫詩的時候,明明知道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卻找不到正確的詞。ps:寫了一段不算讀後感的讀後感,望師父指點一二。

第二篇:李清照詞讀後感

讀李清照詞有感

四年級 祁豔雲

寒假期間,難得閒適,便找來李清照的詞讀。 李清照屬於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之一,她獨創了易安體,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女詞人,她的詞寄託着她的情感,可謂至誠。

她的詞低吟淺詠、縝密典雅。詞人將情融入富有感染力的景物中,再通過勾畫將情傳導給讀者,深深的打動讀者。如她的《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瀋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一寒字將讀者帶入惆悵的境地,“花殘、香消”這觸目傷情的悽楚,使人魂斷、咽泣不已,悲涼氣氛從字裏行間躍然而出。悽婉的情調生動、感人。

詞人含蓄的表達自己的感情,留給讀者充分想象的空間,越讀越意味無窮。人的情緒容易波動,難於把握。思念之情乍現還隱,反反覆覆。例如她的《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寂寞”因他不在身邊而生,含蓄委婉的道出對他的思念,當然讀者還可以任意的發揮自己的想象。

詞人通過對自己憂、樂的描寫表達思想、抒發感情,具

有強烈的感染力。詞中盡情的渲泄內心的痛苦之情,催人淚下,令人淚盡心難平。例如《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詞中用語淺顯易懂,詞人感情毫不修飾,全部情感傾瀉而出卻不失真誠。 掩卷而思,深感李清照的詞流傳千載而不昧,在腦海中日久彌新。

第三篇:李清照

李清照:

她,是中國第一女詞人。她的詞,時而温婉細膩,楚楚動人,時而橫放豪邁,擲地有聲。她在那個視女性為附屬物的時代裏,巾幗不讓鬚眉。她追求平等的愛情和獨立的人生,在她的身上,新時代獨立女性的特徵已經凸顯。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向我們證明,作為一位詞人,她成就卓越,作為一位女性,她意義非凡。

第四篇:感悟李清照

感悟李清照

2014-10-31 19:24 星期三

(轉自天涯詩歌論壇:餘暢)

(一)

如果以李清照為中心,勾列她身邊的是是非非,北宋末年、南宋初期所有的名人故事都將在她身邊扮演。

她的丈夫是趙明誠,趙明誠的父親是趙挺之,趙挺之曾身居相位,誣陷蘇東坡誹謗先帝,並且多次迫害本沒有關聯的黃庭堅。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蘇門弟子,另一個蘇門弟子陳師道是趙挺之的連襟。秦檜的老丈人是李格非的親哥哥,也就是説,秦檜是李清照的表姐夫。這樣一羣人生活在李清照的周遭,這個古今第一才女的身上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我們還不説李清照,還説她身邊的人。

蘇東坡也曾身居要官,但他的一生大部分時候在仕途無所事事。他沒有落魄,是因為這個人實在太聰明瞭,給我的印象,蘇東坡好像從一生下來就熟諳了人生,洞明瞭世事,所以,他非凡。

黃庭堅對蘇東坡的膜拜是那麼真誠,他們的友誼無論用什麼樣的詞彙來形容都不為過,他們是天生的知己,這種相知,在這個世界上,比完美的愛情更難尋找。而黃庭堅也沒有在蘇東坡的光芒下顯得黯然,他們互相襯托,互相照耀。

陳師道是被凍死的。一個冬天他去參加郊祀,家貧無衣,只穿了一件單衣,他的妻子從她的姐夫趙挺之家(事實上,也是李清照家)借來皮衣,他拒絕穿上,最後“中寒卒而終”。趙挺之陷害了蘇東坡,最後卻被當朝重臣蔡京以“力庇元佑奸黨”的罪名投入監牢,並一病不起,不久辭世。

蔡京是司馬光從開封尹提拔重用的,而司馬光死後,蔡京差一點就要鞭他的屍,只是因反對聲太盛而放棄。

蔡京的哥哥是蔡卞,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王安石是司馬光的死對頭。秦檜這個人我們就不要説了。

討論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是不是有點庸俗?有時候,歷史就是玩笑,即便高格如李清照者,也同樣被捲入玩笑之中。不同的是,有人在玩笑中堅定如山,有人在玩笑中左右搖晃。李清照呢?在玩笑中成長,她卻長成了一個風情萬種豪氣沖天玉樹臨風空前絕後的一代英傑。

(二)

李清照以曠古的才華,首先就是被尊之為婉約派宗主,即使對其晚節頗致不滿的紀昀,修《四庫全書》為《漱玉詞》作提要,也稱讚其詞“抗佚周柳”,“為詞家一大宗”。也有

人更欣賞她的詩,晚清樊增祥《石雪齋詩集》卷二《題李易安遺像》詩序雲:“其所為古詩,放翁、遺山且猶不逮,誠齋、石湖以下無論矣。”李清照的文章,讚賞者亦大有人在,明末學者錢謙益,讀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拍案叫絕:“其文淋漓曲折,筆力不減乃翁,‘中郎有女堪傳業’,文叔之謂耶。”這些評論,也許有偏愛,也許有過譽,但這些偏愛和過譽為什麼會落在李清照的頭上呢?

漢朝蔡琰是中國第一個成名的女詩人,但她就留下一首《悲憤詩》,雖然不錯,還不足以評。唐朝的上官婉兒編制過詩集20卷,《全唐詩》中也有她一卷,可是因為她的人品多有污穢,歷來不受重視,觀其詩多應制之作,刻意修飾,詞藻華麗,難為詩人。薛濤曉音律,工詩詞,才思敏鋭,著作頗多,但也只能是一個女中才俊,難稱大家。和李清照同朝的朱淑真,有風格,有性情,可惜內容過於侷限,境界也不算太高。

李清照呢則空前絕後,傲視羣雄,不但女詩人,歷朝歷代所有詩人集合在一起,也要為她讓出一片天空,不管我們如何分類,如何評價,她永遠是屬於一流詩人的行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連七對疊聲,沒有自信,是不敢寫的;沒有大筆,是寫不好的。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首詩三十三個字,卻有十四個字是對話,用語平白淺近,意境含蓄深厚,弦外音,味中味,躍然紙上。

元伊士珍《琅環記》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明》詞函致趙明誠。明誠歎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忌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城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論這一故事的可信度如何,但它把李清照的才華表現得淋漓盡致,不是嗎?不要説那些才子佳人輕薄文人,就是那些詩壇正宗如椽大筆,比得上李清照的能有幾個?

李清照雖為婉約正宗,但她並不是一味的纏綿悽苦,她的詩詞中都不缺少豪邁之情懷,博大之心胸。《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一首,無論是氣勢、意境還是格調、情懷都堪稱豪邁;《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一首,雖寫怨情,卻清新明快;《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一首,雖寫相思,卻不見脂粉。

事實上,即便她的相思詞、閨情詞、春怨詞,極盡婉約,也很少脂粉。

她的詩更是和脂粉沾不上邊,《烏江》、《詠史》、《浯溪中興頌和張文潛》、《上樞密韓肖胄詩》等詩,或借古諷今,或以古寓今,愛國激情,民族義憤,慷慨激昂,酣暢淋漓,哪裏有半點脂粉!讀這些詩,可以讓心中缺血的男兒臉紅。

(三)

想起李清照就想起愛情,倒不是趙明誠如何如何,而是李清照的愛情詩詞太經典了。中國詩詞少了李清照,必定有一頁會黯然無光。

“繡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親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這應該是談戀愛的時候。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一個新婚少婦在埋怨“奴面不如花面好”,這肯定是在撒嬌,你沒看她説完這話,扭過頭去,就偷偷笑了起來。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離緒別愁,難捨難盡,自古此詩常被人吟,求其原因,其實是因為這裏面的一種甜蜜,愛到濃時,分別又算什麼?

正是因為有了分別,才有了這樣的相思:“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我是一個生活在故事中的人,有時候即便讀詩,也喜歡那些稍有點故事情節的詩詞,所以對“蹴罷鞦韆”的《點降脣》也就愛不釋手了:“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在那個年代,這個少女敢把自己的心事表露出來,並且寫出來。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香閨詩詞”。我喜歡這一首,它與朱淑真的“和衣睡倒人懷”的詩句都是寫給自己回憶體驗的,而不是寫給人看的。

是愛情滋潤了李清照,滋潤了這個小女人,她有着小女人的期盼、情調、體驗,有着小女人的幸福。

詩歌需要雕琢,但只有那種真正從自己心靈發出的感受才能贏得讀者的心靈交匯。相比我們今天很多人為詩而詩,為文而文的功利心態,詩歌之難並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無病而呻吟,有氣而壓抑,再加上一味韻律的束縛,今人寫詩,難哪。

(四)

上天不可能把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都給李清照,相反,正是因為她太幸福,所以才會給她更多的不公。

歷史之中,對趙明誠的批評不多,在我看來,是因為大家都在顧及李清照的面子,有時候甚至是不忍心對趙明誠有過多的指責,因為我們不願打碎李清照甜蜜的夢。

我不是一個的“血統論”者,“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哲學不過是一種混賬邏輯。但是,一個人的教育果真和他的家庭教育家庭薰陶無關嗎?趙明誠對出仕的熱衷遠遠超過了對妻子的熱愛,這和他的家庭環境難道一點關係沒有?而他在金兵包圍南宋首都建康,身為建康知府的他順着一根繩子爬到城下棄城而逃,這和他的父親趙挺之當年無中生有陷害蘇東坡和黃庭堅又有何差別?

李清照常常讓我想起八百年後的另一個才女張愛玲,張愛玲心高氣傲連冰心都看不起,曾有言:“我和她不是一個道上的人,沒法比喻。”可就是這個張愛玲,她的愛情和李清照何等相似。據胡蘭成説,張愛玲在送給他的照片背面寫道:“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事實上,不是在張愛玲的眼睛裏自己“低到塵埃裏”,而是在胡蘭成眼睛裏張愛玲“低到塵埃裏”。在胡蘭成和張愛玲的婚姻裏,

胡蘭成既敢和十七歲的護士同居,也敢明目張膽追求比他大不少的大小姐。而這個汪精衞政府的宣傳次長,在整個民族都在捉拿他的時候,他就是躲進了張愛玲的香閨。難道才女,都要有讓她尷尬的愛情?那愛情又因尷尬顯得才女們情更重,意更濃?

巨大的幸福總是伴隨着巨大的恐懼。趙明誠的每一次出仕對李清照都是一種折磨,一種傷害,一種苦難。

李清照和趙明誠都是金石家,就是金石讓趙明誠在病中再也沒有站起來。一個叫張飛卿的人送給趙明誠一個假的玉壺,最後被傳成趙明誠“玉壺頒金”,皇上要治他的罪。李清照收拾起了家中所有的玉石銅器,開始活動關係,為趙明誠辯誣。這時的皇上正如喪家之犬,一路逃跑,她也一路奔波,從杭州、到越州、到明州、到台州、到剡縣、到黃巖、到章安、到温州,最後回到越州。一路三千里,李清照心力交瘁。

回到家,她不禁感歎:“可能是天帝認為我這身子價格不好,不願意收留我才讓我再活幾年的吧。”回來不久,趙明誠終於帶着他的出仕入相的夢想和追求,去到了那個不知是叫天堂還是地獄的地方。

(五)

李清照畢竟不是張愛玲,張愛玲也不是李清照,歷史上任何一個才女都不是李清照,因為她除了有小女人的韻味,還有大丈夫的氣概。

就是在趙明誠棄建康城而逃之後,李清照和他乘船沿長江上江西,船過烏江鎮,在這個天地英雄項羽自刎的地方,她是否在為丈夫的膽怯退縮羞愧呢?面對浩浩江水,她吟出了這首千古絕唱:“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我在很小的時候背誦這首詩,總是感覺到這裏面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等我知道這個故事,我似乎看到了她,憑窗依闌,滿臉羞愧,心緒難平,而又痛心疾首。這天地英雄氣概,不是由一個男人表現出來的,而是由一個纖纖女兒喊出來的。

多少人該為此羞愧。

上天在好不容易生產出來一個李清照之後而只讓她吟花弄情,如果那樣,歷史只會在她身邊悄悄走過。她是小女人,也是大丈夫。

李清照的詩、詞、文、賦,除了詞據婉約,其他的均痛快淋漓,文采風流,直抒胸臆,慨當以慷。包括她的胸懷、志向、愛好。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八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這筆力千鈞的詩句,有誰能相信是出自一個女人之手?還有“難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還有“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青州一抔土”,還有“去天尺五抱壅峯,峯頭鑿出開元字”??

金石鑑定不要説古代,就是現在又有幾個女子為之?但李清照一篇《金石錄後序》,震爍古今。她在追隨宋朝天子逃亡的時候,隨身攜帶的就有五箱子金石拓片。

她還有一篇文章叫《詞論》,在《詞論》中她指出了當時幾乎所有聞名的詞作大家的瑕

疵,甚至直言批評蘇東坡的詞常常不合韻律。我們且不説她的觀點對錯,就是她的這種批評的精神是不是應該讓我們一些只會唱讚歌的評論家汗顏呢?

李清照在趙明誠死後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騙子。張汝舟不是傾慕她的才藝,而是貪戀她的財產,並對她“日加毆擊”,當她知道這個騙子是因為考試作弊才當上官的時候,她毅然決然地告發了他。按照宋律,妻子告丈夫,不管告什麼,即便屬實,妻子也要被判入獄兩年。但李清照玉樹臨風,毅然走進了衙門。

時隔九百年時空,我依然能看到她將自己寫詩的柔弱雙手伸進了枷鎖,那一瞬,和項羽自刎烏江又有何區別?

壯哉,李清照!

李清照再嫁一事較為説得過去的解釋是:

第一,寡婦再嫁在當時是常事,名臣范仲淹就是幼年喪父,母親將其帶到朱家養大,考上官後認祖歸宗。大理學家朱熹寫《榮國夫人管氏墓誌銘》時,明白地寫明其次女先嫁誰、再嫁誰。《癸辛雜識》還記載魏了翁之女夫死再嫁、“人爭欲娶之”的軼事。李清照守寡,有沒有“人爭欲娶之”,不得而知,但她再嫁肯定不會有多大阻力。

第二,夫死無子女的李清照極端孤獨,盼望温情,她多情善感,富浪漫秉性,雖年近五十,因從未生育,並不自認是“奶奶”中人。就在此時,風流倜儻、口才出眾的張汝舟可能做為“酒朋詩侶”來到李清照身邊,當面陳述火盆樣的欽慕之情,即所謂“如簧之説”和“似錦之言”,再通過官媒表達明媒正娶的鄭重,傳達指天畫日的婚誓,又做通李清照之弟的工作,李清照終於將魚目當明珠,認爝火為朝日,欣然再嫁。

“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盼枯木逢春的李清照掉進了陷阱,後夫竟是販馬販驢般市儈人物!她進張家後發現:張汝舟卑劣之極。他的官職是“妄增舉數”騙來。迎娶她也不是因愛“才”而是圖“財”,是覬覦她的文物珍藏!

? 圖窮而匕首現,張汝舟迫使李清照交出價值連城的金石書畫,不給,就拳腳相加!怎麼辦?一般女人會這樣做:嫁雞隨雞,聽命從命,投張汝舟所好,要什麼給什麼,換得本身安全,忍辱負重,了此殘生!

李清照之為李清照,就因她不按常規辦事。她做了當朝女人絕不敢做的事:告發後夫違法行為並請求離婚,恢復自由之身。

按照宋朝的法律,告發自己的親人,即使罪名成立,也要入獄兩年。李清照告倒了後夫張汝舟,自己也鋃鐺入獄,九天後,因翰林學士綦崇禮營救,再見天日??

一個弱女子,冒入獄危險告發丈夫,太不尋常!

上下千年,滾滾紅塵,女子被夫家休棄者如過江之鯽,妻公然公堂告夫並賦“休夫曲”者,幾乎絕無僅有!

這樁離婚案恰好顯露了李清照的個性光輝,她不僅在文學創作上獨立物表,敢在常人不敢下筆的地方痛下筆墨,為人也算封建時代鳳毛麟角奇女子:果斷堅強,拿得起,放得下,因相愛而結合,一旦認清騙子真實面目,決不姑息遷就、拖泥帶水,立即分道揚鑣、光明磊落地堅決離婚!

? 李清照不僅敢做敢為,而且聰明機智,善於鬥爭。可以設想:在當時,妻子受丈夫虐待而告官求離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使已虐待致死,孃家人告官,仍可能被加上“以屍訛詐”

之罪,如果妻子告丈夫欺騙皇帝,那就成了任何貪官都不敢上下其手的案子。就必須動真格的,查出實據還要報告皇帝。事實正是如此,張汝舟被妻告發“妄增舉數入官”,確實經過皇帝親自過問,下令將張汝舟流放柳州。

當年李清照因政治鬥爭導致新婚夫婦天各一方,沒想到幾十年後,政治鬥爭手段倒成了她擺脱婚姻枷鎖的有力武器,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第五篇:我心中的李清照

我心中的李清照

手起。琴響。書聲。呢喃。

從弦上緩緩流出,一個才華絕頂的女子,漫過歲月,穿越時空,由遠及近,姍姍飄來。

默默徘徊於窗前,低訴着愁思。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你再停留一會兒,我夢中的女神,我心中的陽光。

少女時期,你天真無邪,秀髮香腮,“半筏嬌恨寄幽懷”。在“露濃花瘦”的暮春之季,你着輕衣盪鞦韆,以致“薄汗”淋漓,“蹴罷鞦韆”,遇人來訪,只得“襪劃金釵溜”。文化的汁液將你澆灌的貌美如花,內秀如竹,品評史實人物也胸有塊壘,大氣如虹。一時間,“李家有女初長成,筆走龍蛇起雷聲”。我心中的女神,你博古通今,你告訴我,女子應好讀,應自強,女子絕不比男兒差。我心中的陽光,有你在,我的心永遠亮着。

正當你在享受着嬌寵和才氣為你編織的光環時,上天發現了你更博大的藝術才華,如果只讓你寫些閨怨閒愁,歷史會從你身邊白白走過。於是,天降煞星,一錘砸爛了汴京的瓊樓玉宇,斬斷了你的愛河。你的愁緒早已不是“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兒女情愁了,國已不國,家已不家,人亦已不人……就是真有舊愁,想覓也難尋了。

在國破山河之際,你“欲將血淚寄山河”,希望收復失地,“徑持紫泥沼,直入黃龍城”,卻換來偏安都城的虛假繁榮,迫害忠良的怪事;你欲追求一份安慰與寄託,卻換來“不終晚節”的千古罵名;你欲將平生所學相授於人,卻換來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你乘一扁輕舟,在亂世之中流離,家不能回,心無處歸,花已然盡。面對物是人非,面對斷香殘酒,你沒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沒有像杜十娘那樣以死抗爭,而是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愛情之尊。你教會我,女子應該堅強,人生在世多磨難,踏平坎坷是春秋。我心中的陽光,你指引這我前進,讓我不再彷徨。

你是中國文學史上綻放的絕世之花,你是閃耀着傳奇色彩的亂世美神,你沒有留下你的風華絕代,卻以你的經歷,告訴我:人生總有起伏,難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頭,陽光總在風雨後。

我心中的陽光,你牽引着我的思想,引導着我向前,讓軟弱的我充滿力量,讓我不再輕易向生活低頭。

葉落了,雁走了,花謝了,可我並不懼怕,因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陽光下。

標籤: 讀後感 李清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6961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