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致良知的讀後感多篇

致良知的讀後感多篇

致良知的讀後感多篇

致良知的讀後感1

讀完《致良知》之後,我覺得王守仁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才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守仁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説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王守仁對善惡的剖析,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善人也都有個惡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線。在工作當中,認真履職不辜負每位消費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責讓消費者不滿意就是惡。唯有此,我們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職責,提高服務質量。

陽明哲學歸納起來,即是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陽明哲學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致良知,就是發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雜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勞動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所以,專心致志、認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的尊貴的修行。

如果有閒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只是一釐米。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裏狀態,是否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沒有良知的人,猶如行屍走肉。雖然活着卻已死去。在喧器的當下,我們更應該頭上一片藍天,心中一方淨土,絕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出賣了靈魂,違逆了自己內心的準則。

致良知的讀後感2

當我認真讀了此書後,被書中的力量驅使,就感覺有一種正能量在心中燃燒,被書中的語句深深吸引了。下面説説我的感受。

一、陽明的精髓在於致良知

今天的社會,如果每個人都用心讀讀此書,從書中就有不同的體會。有的人也在學習陽明心學,口裏説得頭頭是道,也能向別人背上幾句陽明先生的語句。但自己在行動時是把良知拋開。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裏所説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虛的,功夫是實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將知識與實踐、功夫與本體融為一體、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要害、這個“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問題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用陽明的話説叫“隨物而格”。所以有的人説致良知是給別人看的,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理解致良知的精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條示龍場諸生》(1508)中説到:諸生相從於此,甚盛。恐無能為助也,以四事相規,聊以答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學;三許曰改過;四曰責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要成功先要立志。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我們每個人立下屬於自己的目標和志向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學會、掌握為實現所立志的個人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改過、責善"。如果在這個技能學習過程中我們不能不斷修正自己,改惡從善,去除心中之"賊",我們所立之"志"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無論立志、勤學、改過、責善我們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順利實現我們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陽明心學在於心

王守仁臨終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又有詩:“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此心光明瞭,世界便一同光明起來。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直面當下,商品經濟的衝擊使得人的慾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學愛好者白立新所言:“華夏又逢盛世,滿心卻是迷茫。曾經外向求索,反生無奈亂象。”最好的救贖之道是把習慣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王守仁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所以我們不要被繁華擾亂我的心,我們要認真的讀懂自己,心之光明,則萬事光明。荀子曰“養心莫善於誠”誠是心之體,求復其本體,便是思誠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王守仁認為:“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惡,就應該在事上磨練,“格物致知”,不斷為善去惡,“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格除各種浮思閒慮的干擾,讓心從偏頗失控的不正常的狀態,迴歸到不偏不的“中和境界”。這是一個奇怪的時代,論“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實上,道德不是虛假的框架,而是真實清澈的洞見。

對個人來説,“破除心中賊”,破除心中的貪念、邪惡、嫉妒等,變得飽滿圓融、至善至誠,既是個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又能讓心靈更安定,心情更快樂。正如一位心學愛好者所言:“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羣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每人都去除心中的邪念,一心向善,天下太平。

總之,我們要用心體會這個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讓陽明心學發於心,止與行,知行合一。不要讓外界擾亂我心。

致良知的讀後感3

致良知”看似只有三個字,卻是進入心學的不二法門,是心學的總綱,是心學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指導自己應對社會實踐的強大理論武器。明末清初的餘姚先賢黃梨洲先生曾説:“大凡學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處,亦即學者之入門處。天下之義理無窮,苟非定以一二字,如何約之使其在我?”(《明儒學案發凡》)。而“致良知”就是學者入門的得力處,就是約束心學的總綱、

“致良知”學問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並重新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於它確實有用,也能夠應用,而且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諦畢竟經歷過許多歲月而覆蓋了種種塵埃,使人不能認清其真相。使得牆內開花牆外香,殊為可惜。也就是説,在沒有“致良知”的思想影響下,我們仍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也學習其它各種知識,為的是讓自己活得不那麼不明不白,不隨波逐流。只可惜長期以來我們不認識身邊有價值的東西,或放着好的東西不用,卻在苦苦追求殘次的東西,可謂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們能夠明白“致良知”的作用並將其實際應用於工作和學習之中,無疑就多了一項強大的心理支撐,保持自尊無畏的心境。

其中的原由在於,人之所以能生存於世,在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與身外的事、身外的物建立起某種聯繫,從世間獲得生存的資源,並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反饋給世間。也就是説,人類與自然,以及人類與社會之間不斷地給予和不斷地反饋的交互作用,建立起人類社會的全部內涵。

人若缺乏智慧,將不能與世間萬事萬物建立起某種聯繫。而要建立智慧,最初必須切實找到一個理性的源頭,才能滿足初始條件。

水有源,樹有根。如無源頭,那麼水就不會奔流不息;如無根,那麼樹就不會生長繁育。這就是説,水源或樹根就是原點,就是水流足以形成,樹木得以成長的初始條件。

縱觀世間,萬事萬物都從一個初始條件開端,逐步成長起來。因此,初始條件顯得相當重要。這好比,一個微小的、不起眼的基因就能決定一個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外觀,是同一個道理。而篩選一個健康的、無缺陷的初始條件,就會減少今後故障、病害產生的機率。智慧的創立也是如此,必須找到一個好的思想基因,而“致良知”就是一個經過優選的思想基因,也是智慧的基因。

聖人們之所以有別於常人,在於他們看待事物,往往深入事物的核心層面,深入事物的源頭,深入事物的發展規律,這些加在一起用一句話描述就是聖人們是從“道”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常常能夠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理念,總是先於常人一步獲得真理。而常人總是慢一拍,只有細細體會聖人的教誨才會真正懂得這些道理,才能沿着聖人所開啟的道路找到真理。這就是為什麼從古到今,聖人的數量總是很“珍稀”的原因所在。聖人們對待人和事物,總是以“道”作為標杆,作為尺度、作為容器來度量一切事物。因而,“道”就是一件有用的武器。問題是,“道心惟微”,正是“道”的過於微妙,令普通人難以洞察其中的奧祕。聖人教導普通百姓,必須根據大多數人所能接受,也容易接受的角度,通過變換概念,以鋪設便於理解和溝通的路徑。

所以,我們在看待具體事物時,不僅要弄清事物的真實狀態,也要分清事物發展的原點、發展軌跡、發展條件,從中抽出具有規律性的東西,才能指導其它的社會實踐過程,或為其它的社人實踐過程積累一些經驗。這就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論語·為政》説:“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謂的“學”就是弄清整體狀況和關鍵細節,而“思”就是將所學的內容與“道”進行比較,從中開展抽象性思維,從而有所“自得”。也就是説,學思合一才能得出結果。而結果才是最重要,學與思只是一個過程,當有了結果,學與思就成了過去式,也就沒有用了。王守仁將其形象地描述為“得魚忘籤”。而許多俗儒只糾纏於前代聖賢如何教誨,而不顧當時的歷史條件,只重視過程而無視於結果,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事實上,“"黑貓白貓,能捕鼠的就是好貓。中國學問,外國學問,能換飯的是好學問"(民國老宣《瘋話》),凡是看結果而不看過程,就是實踐檢驗真理的價值所在。

因此,“致良知”就是價值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一旦有了結果,一個過程就暫告段落。

致良知的讀後感4

瞭解與接觸良知心學已有兩年餘,之前的學習僅僅是偶爾的閲讀與感悟,也知道陽明心學的幾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但是真正認真不間段的修習這些“心法”,還是始於這120天與温州致良知學習小組的共同學習。接近4個月的學習,是我出社會以來接受最系統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頗多,需要感謝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學習,因為文言文的難懂,因為每日讀書寫心得點評的費時,有些同修選擇了退出,能堅持下來同修從開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親身感受到120天的學習帶給一個人內心的變化與能量的提升,讓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偉大而神奇的能量。

陽明心學是什麼?我感受到良知學就是在紅塵生活中,在企業經營中,一門“事上磨、心上覺、為善去惡”的內求修心之實學,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達致良知。掩傳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點心得。

第一點:立志。

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陽明先生開示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與志者。故立志而聖則聖,立志而賢則賢。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無所成。學不勤者皆因志不篤。回想走過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堅、不高,導致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為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為利為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説懶得提及此一説。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為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領悟到志不立,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妄想冥行。立聖賢志者,就是堅定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達致良知,按照聖賢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對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如佛學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點:去傲。

在《書正憲扇》一文中,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為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而哪傲滿之心可謂如魅隨行,潛藏至深、不易覺察。活到老,學到老,為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滿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納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點:至誠。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通靈,至誠即道,一誠抵百術。陽明心學致良知、大學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門宗教,"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過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習,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責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之前120天的學習只是起點,致良知的修習沒有終點,終生學習,終生踐行。

致良知的讀後感5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標,因為良知是人的本來狀態,致良知就是要恢復人的本來狀態,讓良知指導人的所有行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離開紅塵人世,那樣修的只是空禪。致良知的路徑就是事上磨練,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時如此,靜處時也是如此。

而具體如何致良知,個人感覺是一個三部曲的過程:

1、覺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時刻覺知自己的身心狀態,只有先保持覺知,才有機會去致良知;

2、體驗。對於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覺知後,要深度體驗,體驗其發生過程,越細越好;

3、轉換。在體驗後,轉換到良知狀態,讓良知發揮作用,這個時候可能會用到意志的作用,但這時意志發揮作用是有體驗在先,因此就不會是“執著”。

個人感悟,與同道交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6lpr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