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桃花源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精品多篇

桃花源記讀後感800字 篇一

讀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後,我的靈魂會情不自禁地跟着他走進那個人間仙境。那裏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有的只是快樂和諧的生活。我經常幻想着那樣的人間仙境。

但這僅僅是幻想,當回過神來,就會有一種説不出的失落感,因為現實中的世界距離那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相差甚遠。

一次偶然的機會使我明白了關愛森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那是一個夏日的傍晚,我帶着弟弟到室外散步,我們沿着荷花塘走過,微風拂面,淡淡的荷葉清香中夾着柏油的氣味,原本令我心曠神怡的舒適感一掃而光。這時我想到這附近的一片竹林,如果它還存在,那麼還可以聞到竹葉的清香呢。可是,現在大部分的氣味都被塵土的氣息所代替了。當今,隨着科技的發展,工廠越來越多,排放的氣體嚴重污染了環境,還有各種車輛排放的尾氣,使原本就污染嚴重的環境雪上加霜,想起這些,心裏一陣遺憾。

夜幕如期降臨,我和弟弟沿着原路返回,弟弟突然停止了腳步,我問他:你怎麼不走了呢,天快黑了。他指着一隻打轉的鳥兒説:姐姐你看,是小鳥,好可愛呀,也在做遊戲嗎?我説:可能是吧。他想了一會兒,看着我説:怎麼只有一隻呢,其他小鳥呢?它是不是找不到媽媽,找不到家了?晚上會害怕嗎?面對他這一連串的問題我愣了一下,不知如何作答。觀望四周,這裏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後來為了造路、建房,竹林變成了柏油路與居民區,或許這隻鳥兒正如我弟弟所説的那樣失去了家園,無家可歸了。

晚上,我躺在牀上,弟弟的問題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失去了家園的何止是這一隻小鳥呢,有多少小動物無家可歸,有多少動物瀕臨滅絕或苦苦掙扎在生死邊緣,這都是人類所賜。

漸漸地我開始進入夢鄉,我彷彿變成了剛才所見到的那隻鳥兒,來到了一個人間仙境,這兒晴空萬里、山清水秀、我在這蔚藍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享受着陽光的温暖,往下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的氣候,在陽光的照耀下,花兒顯得分外鮮豔。這裏的生活非常和諧,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四季的辛勤勞作,享受着勞動與大自然的喜悦。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一段的意思是這樣的:“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就出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好像隱隱約約有些光亮。漁人就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他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眼前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其中來往工作的人,男男女女的穿着全都跟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孩子,都安閒快樂。”

每當讀到這一句時,我總是愛在腦海中想象出桃花源的樣子,並想象自己身處其中,怡然自得。桃花源不正是人們心目中的一片樂土嗎?於是有了“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和“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的故事。看完之後,我忍不住想,為什麼漁人能在無意間進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陽的劉子驥帶了那麼多人那麼仔細的找卻找不到呢?

會不會是因為漁人心無雜念而其他人卻心懷不軌?太守可能這樣,但“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他也會這麼想嗎?而那些人們口中的高雅之士,有多少是真正的“高雅之士”呢?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三

“不足為外人道也”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裏面講述了因戰亂而躲進桃花源的人們,而現實中會有這種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嗎?答案是否定的。桃花源的人為何聽了漁人述説同皆惋歎呢?更加加深了他們不想出桃源的信念。有人對漁人説:“不足為外人道也。”可漁人卻背信棄義,心思縝密的桃花源人會再次讓戰爭進入他們的生活嗎?當然是不會的。

現實生活中,當然也有這種為利益而拋棄信諾的人。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商人聽説沙漠會有金子,便邀他的朋友一起去尋找金子。他們約好3天過後啟程。可不守信言的朋友卻在頭天晚上就啟程了,經過長時間的長途跋涉,終於到達沙漠,最終得到的卻是漫無日際的沙子和死亡的威脅。他心裏越來越後悔,不應貪圖小便宜。不過最後他卻沒有死,因為他的朋友救了他。是那個成功的商人。他聽説他的朋友獨自去了沙漠,就尾隨而去。經過兩人一同的努力,終於走出沙漠。或許,那個成功的商人代表了桃花源人,漁人也代表了他的朋友,這個結局應該是完美的。不過,那個朋友卻瘋了,這應該是他貪婪的結果吧!

有些事情是不能為別人所説的,可能會影響那個人的一生,不過,那也是那個人應有的懲罰。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四

東晉孝武帝時,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

一位漁人沿着小溪划船前行,忽然看見一片桃花林,桃花林中景象迷人,“夾岸數百步”全是桃花,“中無雜樹”,翠綠的草地,落花繽紛,令人嚮往。漁人對此感到十分驚異,便想要走到桃林盡頭一探究竟。桃林盡了,卻看見一座山擋住了去路。正失望時,卻發現山有一個小洞,便捨棄了船,進了小洞。這個洞一開始非常小,只正好可以通過一人,再往前走,豁然開朗——

“桃花源”的景象,就如畫卷般攤開在了漁人面前。

在這個探尋的過程中,漁人背引得越來越深,被引入了桃花源。先是桃花林,再是擋住了去路的山,然後是突破口——小洞,最終才到桃花源。

這個“尋”的過程,讓我想起了人類對宇宙中心的一步步深入的探尋。

長期以來,教會一直宣稱“地心説”,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地心説”成為統治西方一千多年的正統理論。直到哥白尼的“日心説”的提出,西方人們對宇宙的理解才有了改觀,哥白尼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但其實這理論並不完全正確,所以這個階段的人處於剛剛發現“桃花林”的時候。然後是布魯諾,他支持並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説”——他提出,宇宙是無限的、沒有中心的,此時,“漁人”便“窮其林”了。教會依舊堅持“地心説”,因此十分害怕布魯諾的思想,將他逮捕並判處火刑。教會控制人的思想,阻礙着人們思想的進步,教會便是“山”。但人心終是理智的,最終“宇宙無限”的理論,戰勝了教會“地心説”,成了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宇宙理論。

所以説,探尋“桃花源”和對宇宙中心的探索,其實是一個大同小異的過程。

真理它一直都在,只是有“山”那樣的東西擋住了它。這“山”可能是挫折與困難,遇到山時我們就不得不捨棄一些東西,《桃花源記》中漁人捨棄了船,布魯諾因為堅持真理而丟了性命。

不管怎樣,總會有人找到突破口,也就是那個小洞,真理總會展現在人們面前,苦苦尋求的結果,總會出現的。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五

讀完《桃花源記》後,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淵明先生用淋漓盡致的字句構造了一種安詳、寧靜的環境。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句讓人浮想連篇,彷彿我已身處於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開,勃勃生機,寧靜優雅,頓時使人飄飄渺渺、若已成仙。粉紅的桃花透着一陣陣清香,無不使人忘卻憂愁與煩惱,只得靜靜的享受這大自然的美景。然而“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又顯示出了桃花源

人民的熱鬧。我又彷彿看見了男女老少紛紛來迎接這個外來人的興趣。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化的世界。在那裏,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税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説,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消息:原來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六

緊接着作者又寫“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河的兩岸全部是盛開的桃花,純淨透明,“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就連野草也是那麼芳香,那麼葱蘢,滿地都是紅豔豔的落花,天堂也不過如此吧?這是一個沒有人來探索過的從沒聽説過的嶄新世界。“漁人甚異之”,為什麼這麼多年沒見過這麼美麗的景色呢,為什麼我今天會走到這兒來呢?每天單調的生活,漸漸地讓人的精神感官遲鈍,而今天這美好的景色,以它璀璨的亮麗激活了這個人,景色如此之美麗,怎麼不會激發起他的好奇心呢,於是他“復前行,欲窮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這片樹林的盡頭是什麼樣子。

接着作者寫道,“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樹林的盡頭就是水的源頭,水是從山裏面出來的。有桃花有流水,有高山,怪不得那魏晉時期會有那麼多隱士,迷戀有山有水的地方,找一個修行的好去處。“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這神祕的山洞,若有若無的弱光,吸引着這個普通的武陵漁夫對未知的渴望,此時他已進入了這種世間人都沒達到的境界,一切都是他獨自發現,此時他心無旁騖,光的那邊是什麼?這幽微的光,會讓我們感知一個平時紛亂的萬象中接觸不到的世界,已到門口,何不窺探一下呢?

作者接着講述,“便舍船,從口入。”這六個字非常重要。這個“舍”,也是關鍵性的動作,也是下定了決心才可以有新的發現。你不捨棄你現有的負載,就不會得到下一個東西。我記得世面上有種酒叫“捨得”,大概也由此而來,不知不覺地上升到一種哲學意義上來。舍是入的開始,船即是武陵人的飯碗,是賴以生存的道具。但是想去新的探索就要狠心丟掉,惟有如此,你才能不受束縛,沒有掛礙地前行,這樣,作者就把這種失與得的抽象思考,化成一個我們後人能看得到想得出的畫面。

但是,前途是未知的,道路是艱險的。“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讀到這兒,我想起了去山西五台山的一段經歷,其中有個佛母寺,那兒有個佛母洞,據説洞口也是極窄小,要把外套脱掉,身子靈活的才能勉強進出。我膽小,再加體形也稱不上苗條,怕進退中卡在洞口出醜,雖回來後有遺憾,但再去可能仍然不會選擇鑽洞。導遊説出洞後你將獲得重生,所有業障將被遣除,所以儘管進出艱難,可依然有好多勇敢虔誠的人排隊體驗。體驗那種“初極狹,才通人”是痛苦的,就像蟬要想飛翔必接受脱掉硬殼的考驗,應該是有天空的明亮遼闊在呼喚着蟬吧,所以它才奮不顧身,獨自完成蜕變。這有點像我們上學時解數學題,你苦思冥想汗流浹背地努力,也未果,推翻重來,忽然腦中湧現一絲靈感,然後小心地沿此緩緩而行,列公式計算,畫半頁紙,終於守得雲開見日出,前面豁然開朗,晴空一片,那種喜悦,也是很難形容得出。世間任何專業任何技術都是如此,過程中都會遇到瓶頸,若堅持不懈,就會柳暗花明,就會有新收穫。

接下來的部分,則是白描手法,呈現給讀者詩一樣的田園生活——活潑、單純、簡單;而桃花源的人們見到武陵人後,則是熱情、好客,滿足當下。見到外人後,作者又寫“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作者這麼美的講述,我再多言純屬畫蛇添足,這段文字讀了好幾遍,每次讀都深為那武陵人最後離開而遺憾。可有些東西,不離開,又沒有新的獲得,如此纏綿的邏輯,讓人受益匪淺。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七

東漢末年,兵連禍結,社會黑,暗,民不聊生,而在這樣一個黑暗的社會裏。,詩人陶淵明卻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作者當時已辭官回家多年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與絕望,揮筆寫下流傳千古的《桃花源記》,而在他寫這篇文章之時可曾想過:與其坐在深山之中做無用的發泄,卻還不如盡一番力來改變世界。

話説當年,楚漢之爭,霸王項羽可謂有絕對優勢。但由於盲目自信,一意孤行,最終武夫輸給了智慧,無奈只能落了個自刎烏江。如果項羽懂得捲土重來,懂得忍辱負重,懂得回到起點從頭來過,也許歷史就得改寫。如此之痴,可笑哉!

再回到陶淵明,因家境貧寒,29歲的他走上仕途,幾十年間,他歷任多職,最終因忍受不了官場的黑暗而罷官歸隱。但如果此時陶淵明並未罷官,而是以自己的清廉,自己的正直來告誡世人,教導世人,或許事情的結局就不會是這樣。

雖有這些不懂拐彎的“痴”人,卻也不乏懂得從頭來過的“明”人。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為了霸主地位展開激烈的爭鬥。一次激戰中,越國慘敗,越王勾踐無奈被俘。從一個萬人之上的國君到一個階下囚,勾踐的人生跌倒了谷底。但是,他並沒有絕望。十幾年的卧薪嚐膽,等待着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勾踐抓住機會,反敗為勝,再次稱霸諸侯。懂得從頭來過,勾踐終於成為了一代霸王。

學會從頭來過把,朋友!消極避世,那是痴者的做法。回到起點,重新再來,你的人生會因此而更加絢麗!

《桃花源記》讀後感 篇八

林盡水源之地,彷彿若有光,光點盡散,顯出世外桃源。蜂蝶飛舞,魚鳥和鳴,遲暮的老人和童稚的孩子都安閒快樂,溪水靜逝,落英繽紛。花瓣零落成泥踏成通往仙境的路,棲着繁星的`小口,隔着夢與淚。

不惑之年,拋卻凡世,辭官而沒。這一路,他走的瀟灑而淡然。不顧世人嘲諷,他用詩歌堅持追求。相比宦場沉浮,他還是更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問及,只道:“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不屑政事污濁,他用傳奇詮釋理想。前塵皆忘,攜夢再入輪迴,僅為心中那片桃林。不解,只笑:“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徑,歸去來兮”。不要功名利祿,他用汗水彰顯淡泊。悠悠竹籬之間,清酒香菊相伴,一世清貧為伍。搖頭,只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滿目堆青疊翠讓他迷戀,春日欣賞鶯歌燕舞,夏天觀看荷葉田田,秋季感受層林盡染,冬夜聆聽雪落無聲。我暗歎:與世隔絕,不問世事,矢志不移與隨波逐流之間,他選的毅然決然。可掛印歸田園,真的是他畢生所求嗎?

曾幾何時,面對官宦人家的紙醉金迷,晦暗官場的勾心鬥角,他憤懣而失望;現如今,望着悠然飛濺的泉,倦飛知返的鳥,他滿足而釋然。草長鶯飛之際,他已忘卻仕途的不順,卻牢記世人的願望,可身在絕境,他無能為力,也無可奈何,只得將自己心間的光,點在紙頁,落在筆尖,寄於桃花源。人生曠達如此,浮華洗盡,琴上無弦又有何妨?唯願此生清夢,流傳千古。因此落筆生花,以桃花源記為媒,潑墨揮毫,吟一曲淡泊,遺萬世芬芳。在紛飛戰火之中描繪桃花源,從彭澤縣走向桃花源的路,他走出了自己特立獨行的人生。他不僅描繪出桃花源如夢似幻的美,也讓我明白:在競爭激烈的現實世界,總有遺憾,總有挫折,但只有敢於放馬去追逐夢想的人,才能放下那些人生桎梏。

曾幾何時,面對繁重學業的緊迫壓力,胸懷大志卻漫無目標,我們怠倦而氣餒;直到遇見鳥語花香的桃花源,遇見與世無爭的陶淵明,心中積鬱的塊壘霎時消散如煙。塵世的喧囂,讓我們揹負了太多陰影,承擔了太多希冀。此時的我們,都像久在樊籠裏的鳥,夢想為心中的那片桃林,復得返自然。當現實生活已經失去了玫瑰色的光彩,那些如夢似幻的景色,早已在鋼筋混凝土的“鋼鐵”城市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我們只能在夢境中去尋找玫瑰的氣息和理想的家園。桃花源,它仿若火山口裏的一汪新泉,殘留着這個世界最後的甘甜和詩意。

晨光熹微之間,夢醒了,他一聲輕歎。桃花源,雖然是夢,陶淵明,仍在那燕語鶯聲之間流連忘返,為世人留下了桃花源記,也在我們心裏種下了對詩意人生的期待和遐想……

歷史的詩壇多少次風起雲湧,詩壇的天空多少次雲捲雲舒,然而,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仍佇立着一個灑脱不羈的背影,陶淵明。讓我們緊跟他的步伐,也學他,用飽滿的熱情和希冀在歲月的桃林裏寫下密密的詩行。

桃花源記讀後感500字 篇九

本文乃東晉名士、一代隱士陶淵明先生的名作。陶先生耳聞目睹東晉黑暗動盪的現實,憧憬着一個環境幽雅無戰火煩擾、平等、自由、安寧祥和的人間仙境。於是,借一位武陵漁人忽逢桃花林欲窮其林從口入豁然開朗,一個人間仙境就呈現在他面前。源中人大概擔心從此外人會紛至沓來,打擾他們清靜、幸福的生活,臨別之餘,諄諄叮囑;可不曾想,漁人怎能按捺住內心的狂喜激動?口裏唯唯諾諾,但早已留心,一路細緻的留下記號,立馬回郡報告太守。太守一聽有這麼個好地方,立刻派人隨漁人前去,卻如墮迷宮,再也找不着去路了。

這事馬上傳開了。一時間,全國各地人情振奮,人頭攢動,前來尋訪桃花源的人絡繹不絕,卻個個高興而來,失意而歸,根本就找不到所謂的桃林。南陽郡有一位名動天下的讀書人,名叫劉子驥,也聽説了這回事,心想:天降奇寶,唯有德者方可居之。此等仙境,豈是凡夫俗子人人可到的?於是躊躇滿志,想趕往桃花源。哪知這仙境如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找不着了。劉公不甘心,潛心尋訪,但終究入境無門,鬱郁而死。

列位看官,果真有這麼一處世外桃源而世人遍尋不着嗎?非也,這本是陶老先生杜撰虛構的,當時何來這麼好的寶地?倒是現如今,如這桃花源中人一般的生活享受,已比比皆是了。

陶先生於亂世中還有這番夢想,很難得。但這夢想,單靠你陶先生是隱不來的。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作結: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8181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