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重讀“老三篇”有感

重讀“老三篇”有感

重讀“老三篇”有感<?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重讀“老三篇”有感

《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分別源於毛澤東同志於1944年為紀念張思德同志所作的演講、於1939年紀念白求恩大夫的輓詞、於1945年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的閉幕詞。

對於“老三篇”中所講的故事,我們在國小時就已經都學過了,所以一點都不陌生,甚至可以用非常熟悉來形容。但那時純粹是為了學習語文而學的。現在的我,重讀“老三篇”,感受到的是一種責任、義務和使命。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自己要領會毛澤東同志在“老三篇”中提倡的三種精神,更要把這三種精神教給我們的學生,讓這種精神一代一代傳遞一下去。這三種精神就是:一種是以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同志為代表的“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一種是以抗戰期間加拿大援華大夫白求恩為代表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精神;一種是以古代寓言愚公移山的故事為象徵的一往無前的奮鬥精神。 

想想張思德同志,一個普通的戰士,29歲的短暫人生,13年艱苦卓絕的延安歲月,功名職位前他那樣淡泊,但是他是為着一個目標、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平凡,但是,他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永放光芒,激勵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學習和生活。

《紀念白求恩》中寫道: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學習白求恩,首先要學習他的職業素養,其次還要學習他的職業精神。

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中説:“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愚公移山》通過古代中國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不畏懼困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樸素的艱苦奮鬥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今天,比照一下,就教育系統來説,學校硬件設施有了根本性的好轉,工作環境好了,工作待遇也提高了,然而,受西方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思潮的影響,教育的大環境也有所轉變,工作中怕吃苦受累,見困難就讓,見問題就繞,見矛盾就避的人卻逐漸多起來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態度的人也在增加。因此,是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脱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還是做一個對人民“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的人;是做一個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精益求精的人,還是做一個對工作馬馬虎虎,得過且過的人;是做一個咬定青山不放鬆,勤奮,刻苦,認真,努力,團結周圍的一切力量,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將本職工作做好的人,還是做一個圖省事,安於現狀,敷衍了事的人,是放在每個共產黨員面前迫切任務。重讀“老三篇”,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收穫的是一份責任,明白的是一份義務,肩負的是一種使命。作為黨員要堅定不移地貫徹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進一步增強黨性觀念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辨別和衡量是非、善惡、美醜、功過、得失、苦樂、榮辱、愛憎的根本出發點和依據,繼承和發揚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全力以赴地作好各項工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標籤: 重讀 老三篇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ded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