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名師最有效的溝通細節》有感

讀《名師最有效的溝通細節》有感

溝通的藝術

讀《名師最有效的溝通細節》有感

——讀《名師最有效的溝通細節》有感

回想過去的一年,第一次來到美麗的雅校教學,第一次在高新教育體制下教數學,第一次教六年級,反思這一年的教育教學,整體上是不滿意的。上一屆孩子,屬於比較調皮的一個班,在管理學生和與孩子們的溝通過程中,我缺乏一定的經驗和技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假期裏我借來《名師最有效的溝通細節》這本書,期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給予我教學生活中的一些指導。

這本書採用講故事的方法把溝通的藝術娓娓道來,讀起來很有意思不枯燥,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這本書的原因之一。與學生溝通是一門深奧的藝術課,這本書融合了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運用通俗、樸素的語言闡述了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基本理論,對師生之間最常見的溝通障礙作了深入分析並提出瞭解決策略。全書共分三篇:溝通細節之語言藝術;溝通細節之行為藝術;溝通細節之心態藝術。認真閲讀之後,我受益良多,很多方法、經驗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書信,讓師生溝通“零距離”

書信交流是一種比較傳統的師生溝通方式,現在我們都喜歡藉助網絡、電話等快捷的現代交流方式,書信已經被很多人遺忘了。然而,即便是在現代高度發達的社會裏,有時候用傳統的書信方式反而會收到更好的溝通效果。特別是在某些環境下,有些事情師生之間不便直接面對面溝通,或對於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説,書信溝通是比較適宜的。對學生來説,書信溝通既避免了面談的侷促不安,又能與自己信任的老師進行有趣的心靈交流。對於教師來説,與學生建立書信聯繫,則意味着贏得了學生的信任,這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的成功。更重要的是,通過師生書信往來,教師可以比當面談話更全面、更真實、更細膩的感受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及其變化,從而更主動、更準確、更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我想,教師與班上每一位學生都保持頻繁的書信往來是不現實的,但教師無論怎麼忙,有選擇性地與班上具有某些特殊性的學生保持書信交流,對於這些學生來講,書信也許就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二、記住學生的姓名,開啟溝通的閥門

關於記名字這件事,我效率是比較低的,而且我也不覺得早早記住孩子們的名字對我的教學有什麼影響,反正早晚是要記住的。但是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曾經有人問一位擅長銷售的人,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什麼?他的答案是:“聽到自己的姓名從別人的口中説出來。”姓名是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與自己關係最親密的符號,也是最能夠引起自己重視的字眼。對陌生人來説,你能記住他的名字,就很容易拉近雙方的距離。作為一名教師,記住學生的姓名,便於課堂提問;記住學生的姓名,便於觀察和進一步瞭解學生的情況;記住學生的姓名,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維護。如何快速的記住學生的姓名呢?書中也給了幾種方法。例如,利用座位表和座位標誌牌記姓名,利用班會節目記姓名,用歸類法記姓名,結合家庭背景記學生姓名,參與、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的姓名在自己心中有動感。作為一名任課老師,書中給出的這些方法並不完全適用於我,但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歸類法,我願意把它應用於教學實踐中幫助我快速記住學生的名字,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三、請學生坐下來再説話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師生交流的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應該充滿對學生的理解和感染,應該體現出平等的現代意識。真正的平等並不是大喊着口號,而是表現在我們與學生交往的每一個細節中。要真正的實現師生間的平等溝通,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育和生活中處理好很多細節,比如,學生向老師敬禮、問好時,老師必須還禮問好;對學生多用“請、幫忙、謝謝”等字眼,使每一個學生能感受到自主的尊嚴,感受到獨特價值的存在。平等對話是師生之間進行心靈溝通的美好開始,他就像一幕戲的引子,預示着劇情的發展和結局。魯迅以戰士、作家和青年良師著稱,也曾長期擔任過中學和大學教師。當時還是中學老師的魯迅,也遇到過非常難管的學生。魯迅把這個學生叫到辦公室裏,先是搬過一把椅子叫學生坐下,又給學生倒了一杯水,雖然這兩個舉動並不是魯迅有意為之,但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局。魯迅無心營造出來的平等自由的交流氛圍,為師生間的交流做了絕佳的鋪墊,在這樣的氛圍中,溝通反而達到了最佳效果。魯迅只不過給學生搬了一把椅子,倒了一杯水,這兩個很小的動作,這種無意或有意表現出來的寬容、理解和平等,讓學生談出了他真正的動機,談出了他真實的想法。讓我們請學生坐下來吧,心中裝着“平等”二字,與學生建立朋友式關係,“一日為師,終生為友”。

接下來的一年又是一個六年級,又是一個調皮的班級,我希望在分析不足、總結經驗之後,帶着這本書給我的智慧,和這屆六年級學生度過有意義的一年。

標籤: 有感 名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e16j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