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我與地壇》有感精品多篇

讀《我與地壇》有感精品多篇

讀《我與地壇》有感精品多篇

《我與地壇》的讀後感 篇一

在網上看了史鐵生寫的文章《我與地壇》,禁不住淚如雨下。

一個雙腿殘廢、身患尿毒症的人能 寫出如此 深沉、凝重而又不 失人情味的文章,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究竟是什麼信念在支撐着他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他的意志是否在一次次的錘鍊中得到磨礪?從他的文章中,更多看到的是他對生活的讚美和留戀,很少有埋怨和責備,面對困境,他選擇的是理性對待,而不是盲目逃避,二十歲,是人生最美好、燦爛的年齡 時候雙腿殘廢,從此坐上了輪椅,輪椅伴隨他走過了漫長的歲月,誰能體會他所承受的諸多痛苦?風乾的歲月,似水的年華,沒有人可以想象,一個原本風華正茂的青年,在一座荒蕪蒼涼的園子裏孤獨行走十五年是種怎樣的生命煎熬?

生與死是作者思考最多的內容,對生命的思考也一直貫穿全文。對生活的無所適從讓他在煎熬中不斷蜕變,由一個性格暴躁、意志消沉的人蜕變為一個熱愛寫作、珍惜生命、理性探討生活、信仰、愛情的作家,由一個弱者成長為強者,需要經歷怎樣刻骨銘心的轉變?用筆走出來的人生,是何其艱辛和酸澀,而他在輪椅上思索人生,從生命的絕境中突圍的心路歷程又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和史鐵生相比,我所遭遇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挫折,但它確確實實存在過,也曾讓我深切體會到了什麼是痛苦和折磨。兩年前的意外導致我的右腳踝粉碎性骨折,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我一蹶不振,以前的我興趣廣泛,爬山、打球、攝影都是我的最愛。可惜我的生活發生了徹底改變,那個生龍活虎的我不復存在,一切熟悉的人和事都漸漸淡出我的視線,生活中只剩下無休無止的傷痛的折磨和無數次的功能訓練,我為此彷徨、迷失、消沉,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彷彿世界末日來臨,我的人生從此一片灰暗。經過漫長的治療和艱苦的訓練,我已經在一次次的打擊中學會了堅強和忍耐,意志更加堅定,從容走出人生的低谷。

人只有經歷過困境的考驗,才能更加珍惜目前擁有的一切,梅花香自苦來的日子不遠了,現在迎接我的將是幸福的生活,希望就在腳下!

史鐵生《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二

今天早早地寫完作業,想着該讀一本書了,隨便從書架上拿出一本,便是這本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好了,就讀他了。

翻了幾頁,好像有點讀不下去,可能是因為作家的經歷和我的生活格格不入,我實在沒法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可能是因為文章的厚重感讓我感覺太過壓抑。但是為了完成“任務”,我還是耐下心來,再次從頭開始,一字一句慢慢的讀了起來。

作者自從雙腿殘疾之後,就經常地體壇公園去思考人生,糾結於生還是死,最終領悟了活着的意義,決定用寫作去詮釋生命。

成為知名作家之後,作者感慨卻是無法報答母親的恩情。作者説:“兒子的一切苦難,在母親那裏都是加倍的”,這句話讓我反覆咀嚼,想到了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焦慮的神情;我腿摔破的時候,媽媽痛苦的淚水;這句話真是總結得太好了,母愛真是偉大。

我對文章中作者觀察生活的能力,很是佩服。你看這段“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着一隻蟬蜕,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真是惟妙惟肖,生動精闢。

合上書本,感觸良多,幸運的我們四肢健全,頭腦靈活,但是在以後的人生路上,也難免會遇到挫折,遇到逆境,遇到低潮;那讓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學會堅強,要學會正視,為了國家,也為了母親,要努力奮鬥,成就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1100字 篇三

這篇散文或許包含着一些作者的無奈與淒涼,但史鐵生卻用他的筆,描繪出了他內心中對於生活的感恩,或許是應為他的殘疾的身體,又或許是他的不屈,他表達出了他在對於生活的感恩中前行的步伐。

感恩生活中的坎坷。作者從青年時,便在公園中用手搖車“散步”,以至於幾乎每處他能到達處,都留下了車輪印。作者青年時,便雙腿殘廢,起初,生活中充滿了無奈與絕望,他希望從地壇中找到解脱。他想到了死亡,但他沒有,他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認識到了磨難為他帶來的'。正是如此,是坎坷與磨難成就了史鐵生,這位不屈的作家。是生活,給了他如此多的磨礪,正如海倫·凱勒,是失明激發了她對生活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她依舊感恩生活。這都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或許沒有史鐵生那般的痛苦磨礪,但生命中不可缺少坎坷。這也正是我們所要感恩的,是生活中的種種鍛鍊,使我們感知、瞭解、適應這個社會,讓我們瞭解到人生的真諦,是生活中的坎坷讓我們有機會一展才華,激發出生命中的潛力。

生活的坎坷,值得感恩。感恩生活中的温馨。史鐵生的生活中,他對他的母親有種複雜的情感,他不愛張揚,不曾有過多顧忌,但他的母親卻一直理着他,他的母親十分了解作者僅僅二十多歲便失去行走能力的痛苦,她沒有責備作者偶爾爆發的脾氣,總是無言地幫作者準備着出門的物品。是啊,作者在年輕時,不曾想過這親情的温馨,而當他從痛苦中走出時,卻為時已晚。

作者寫了那一對相伴散步十幾年的夫妻,或許是出於羨慕。在生活中,何時沒有感覺到温馨?父母的悉心照顧,甚至於是不停的嘮叨,又何嘗不是一種温馨?正是生活中的點點温馨,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美好,有了前進的動力,正是這些不易察覺的温馨,推動了你我奮鬥的步伐。是這生活的温馨,值得我們感恩。感恩生活中的多彩。正如作者寫的,生活是多彩的,那一對攜手散步的夫妻,那日日高歌的青年,那總是不得意的長跑者,甚至那智障的女孩和呵護他的哥哥……這不都是生活所賦予我們的多彩的世界嗎?這大千世界中,有多少令人深浸於其中的奧祕之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正是這生活的多彩,讓我們體會到世界的複雜,體會到歷史的悠長,讓我們憧憬未來。是生活的多彩,讓我們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感受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讓我們不禁讚歎自然的偉大。正如生活的多彩,人生也是多姿多彩的,而這人生也是要歸於生活的多彩與豐富。這多彩的生活,值得我們感恩。

學會感恩生活,同時也是學會了感恩生命。生活值得我們感恩,因為是生活帶給了我們磨礪、温馨、多彩、快樂……在對生活的感恩中,我們一步步成長,看到了社會的內涵,要感恩生活,是他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價值,看到了人生的美好。正如史鐵生寫得那樣,他要感恩命運為他帶來的,不僅是一雙殘廢的腿,還是對生命的不屈,對於人生的感悟。體會生活,感恩生活。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四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作品,是史鐵生花十五年的結果,文章中作者寫了對人生的感悟,在文字中作者有了很省的感情,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因為腿疼來到了北京的一個大醫院,從此以後,史鐵生再也沒能站起來過,他在人生的最重要、最狂妄的時候不幸失去了雙腿,這個疼痛降臨到了他的頭上。在這個慘痛中,是他的母親喚醒了他的意志,在這裏史鐵生有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堅強地走了下去。

然而,他打敗了困難的挫折,每個人都不可能會一生都一帆風順的,會遇到種種不可磨滅挫折,種種的抗拒不了困難,只要我們願意去挑戰、去克服。就不可能會有做不成的事。

《我與地壇》史鐵生的文章中讓我學會了堅強的意志,讓我對生命的意義又加深瞭解。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五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所寫的散文集,他在雙腿殘疾的巨大困境下,他找不到工作,完全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在完全巧合的情況下,走進了地壇,之後他便與地壇有了很深的羈絆,他連續十五年每天都會走進地壇,他在地壇中感悟到了人生和生命的真諦。

説實話,才開始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是在我初高中的時候,它出現在了我的語文課本上,當時我也只把它當做是一篇課文罷了,努力的學習其中的思想與感悟,也只為了應付考試罷了,並不能完全體會到其中藴含的深刻的情感與人生感悟,甚至可以説我沒有經過深刻的思考,不能切身的體會到史鐵生當時所遭受的痛苦,不能理解他對母親的愧疚與思念,也不能明白他從地壇中得到的生命的啟迪和人生的感悟。

直到今天,我將《我與地壇》拿了出來,重新讀了幾遍,不得不説,隨着年齡的增長,所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自己對於某件事情的觀點也就越發的成熟與全面了。所以我現在讀《我與地壇》,是能夠體會到史鐵生當時的絕望,還有他對母親逝世的愧疚與思念,以及他已經找到的對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啟迪,這些都與地壇密不可分,地壇不僅僅是靠近史鐵生家的一處廢棄的古園,地壇更是史鐵生心中的那片淨土,是他的精神支柱。

史鐵生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中寫,他覺得他與地壇之間有着宿命的緣分,他感覺地壇等了四百多年,就為了遇見他。而<>他自己在他人生最意氣奮發的時候,卻突然的殘廢了雙腿,他為了逃避一個世界去到另一個世界,無意之間來到了人際罕見的地壇,地壇是那麼的寧靜與美麗,就像是上帝苦心安排他與地壇之間的見面。

所以他就每天都搖着輪椅去地壇,他當時實在是太過於絕望了,所以他在地壇裏想了好幾年關於生與死的問題,最後他終於明白了,一個生命的出生,他自己是不能夠決定的,這已經是一個事實了,而關於死的問題,這是必然的結果,大家不用太過於害怕或者是着急死亡,因為這是必然會發生的,只需要順其自然就好,這樣想着他覺得自己想開了一些並且輕鬆了一點。

在書中的第二部分,史鐵生寫到了自己的母親,他寫到了自己對母親無盡的愧疚與思念。直到母親去世,他才反思到自己獨自一人來到地壇,而且一待就待很久,這對於母親來説,是一個多麼大的難題與擔憂啊,母親完全不知道他待在地壇幹了什麼,會不會想不開,但是對於雙腿殘疾的他來説,一切的言語都是蒼白的,所以母親知道説什麼都是沒有用的,母親只能在他身後默默地守護着他,為他準備好一切。

直到母親去世,他才幡然醒悟,他才感到後悔,但是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他在自己的小説獲獎的時候,他多麼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夠活着,他多麼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夠為自己驕傲,但是一切都晚了。他沒有讓自己的母親放心,也沒有讓母親為他感到驕傲,母親的一生可以説是偉大但卻是苦難的。。直到很久之後,他才能意識到,地壇裏不僅有他的輪椅的印記更有母親的腳印。

書中的第三部分寫了用不同事物來表達四級,比如樂器、地壇中的景物或者心緒等等。通過與地壇的相處,史鐵生終於明白了生命的真諦,他開始不再抱怨自己的命運,而是感激與它。他清楚地知道,他離不開地壇了,並且會想念地壇。

第四部分與第五部分史鐵生不再將自己的視角執着於景物,反而在描寫來到地壇裏的人,他寫了一對老人、一個愛唱歌的小夥子、一個真正的飲者、一箇中年女工程師、一個長跑者和一個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她的哥哥。

通過對他們的觀察,史鐵生感悟到人生不如意的事情有很多,不會有人的一生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會經歷一些磨難,而我們在面對這些磨難的時候,可以抱怨,但不可以止步於抱怨,還應該為了克服困難而不停的努力。而且人生與命運生來就是不公平的,我們沒有辦法去讓它們完全的公平,因為如果真的能夠做到完全的公平,那麼世界將不再存在差異,也就不再擁有生機。所以總有人是幸運多一些,總有人是苦難多一些,而人們什麼都不能夠改變,只能聽天命,然後儘自己所能,讓自己能夠追求自由、享受生命。

史鐵生在第六部分寫到了三個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要不要去死呢,他為什麼要活着以及他寫作的理由,通過他不斷的思考,也終於得到的答案。死是一件必定會發生的事情,所以不必着急去死,不如活着試試,因為他不甘心,他還有好多想做的事沒做,活着才有機會嘗試自己想做的事,説不定就會有額外的收穫,而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而他寫作就是為了活着,他還想活着,他還有自己想做的事,他還想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回去寫作,所以他會好好的活着,他並不着急死亡。

最後一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他寫出了自己與地壇不可分割的情感,他知道自己這輩子是離不開地壇了,地壇不僅僅是一片地方,更是他心中的一片淨土,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能夠活到至今的理由。他寫了自己與一位老太太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愛、愧疚和思念。但是他相信自己終有一天能夠見到母親,這是必定會發生的,所以不必着急,現在只需好好活着,將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之後也能夠從容的面對生死,從容的去見母親,去對母親説自己的錯誤與愛意,只需盡人事,聽天命就好。

讀完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知道我應該學習他對於人生的態度,那就是死亡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不必着急去追尋,生來不易,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給自己留有不甘,天命是改變不了的,不如盡人事,聽天命。以及對於自己的親人應該多多的關心,不要做出傷害他們的事情,積極的用語言和行動表達愛。

愛,就要大聲説出來。

讀《我與地壇》有感 篇六

翻開書本,與作者一起忘卻苦難,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嘴角笑意浮現……。

他是我最近才認識的一位作家,名叫史鐵生,他終生近乎癱瘓,卻從不向命運低頭。而最震撼我心靈的,是他寫的著作《我與地壇》。書中的他面對死神伸出的魔抓毫不畏懼,受到了沉重打擊的他卻頑強地屹立着,思緒還飄回了過去:兒時教堂裏響亮清脆的鐘聲;年幼時與幼兒園的兩位老師共度的那些日子;二姥姥那慈祥的面孔上燦爛的笑容……。

在他還很小時生命便猛然對他開始了殘酷的考驗,不給他喘息的機會,不斷地對他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打擊。卻也給了他獨特的經歷,與醫院裏的一位位病友的談笑,在地壇公園的奇聞妙見,老家四合院內的那棵高大的合歡樹……。他在苦難中學會了以微笑去面對,在逆境中學會了用雙眼去發現生活的樂趣。與死神共舞間,他漸漸釋然,不再沉浸於消沉悲觀的生活中了,而是重拾信心,以微笑去面對。

這樣一位身體殘疾的人都能笑看生活中的苦難,我們又為何不能呢?平時裏的我們,有的已經成為了小公主,小皇帝,成天依賴着父母使我們遇到困難就用“不”來回答,是永遠不能在苦難中成長的。

史鐵生的經歷又將另一個人的影子帶入了我的腦海之中——海倫。凱勒。這個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女孩卻在苦難的面前豪不屈服,奇蹟般地學會了説話,又考入了普通人都夢寐以求的哈弗大學,又創作了大量作品。為自己的人生在黑暗中添上了閃光的一筆。

是啊,他們倆個都身殘志堅,擁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因為他們都相信,在光明前有黑暗,在暴雨的盡頭一定會有彩虹。史鐵生在死亡威脅下仍保持對過去時光的美好回憶。海倫凱勒在命運面前仍不屈不撓地做着鬥爭。是的,他們都會用笑來面對苦難!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普希金(後記)

《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七

散文記敍了作者從青年到中年時自我以往經歷過的一些事。他先講了那座令自我畢生難忘的“伴侶”——地壇。這是座被棄廢的古園,作者的家就在旁邊。作者總是認為這是一種緣分——地壇等着自我出生,又等到自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時猛地殘廢了雙腿。

殘廢對作者來説,無疑是一大打擊。在那段陰暗的日子裏,地壇成了作者第二個家。作者經常在地壇裏苦思冥想,自我為什麼要出生已頹廢到極點的作者甚至想過死。之後,作者又想通了關於出生的問題,他安心下來,不再為生和死煩惱。

接下來就是怎樣活的生存問題了,作者又天天去地壇,在老樹下或荒草或頹牆旁,去默坐,去呆想,去窺看自我的靈魂。常常一坐,作者就坐了好多個時辰。那段時間,作者的母親變得十分痛苦。她明白把作者悶在家裏結果會更糟,可又擔心作者獨自一人在地壇裏想些什麼。有一次,作者發現忘帶了什麼東西,又回到到家。作者發現母親依舊是一副送自我走得動作。只是,那時作者並沒有發現母親的痛苦與煎熬。等到母親逝世後,作者才從母親的一句話中體會到:“出去活動活動,去地壇看看書,我説這挺好。”作者最終明白,這句話其實是母親的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禱告。可惜,這時母親已永遠離開了作者。

在後面的時間裏,作者又先先後後地遇到了一些人。每遇到一個人,作者都有不一樣的感觸。在這漫長的期間裏,作者又想到了生存問題。於是,他開始動手寫作。在他正寫得熱火朝天時,他卻又想到死的問題。一個朋友對作者説:“你不能死,還得寫呢,還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寫呢。”因為這句話,作者又想通了問題。他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史鐵生這場經歷真是令我印象深刻,他在絕望中自暴自棄,之後又醒悟過來。看似簡單的過程卻給作者帶來了無限的煩惱和痛苦。作者身上那股永不言敗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史鐵生《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八

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上便讀過作者的《我與地壇》節選段落,小時候對小説散文還沒有閲讀的興趣,以至於到如今才真正讀完了這本鉅作。

小説的段落文字較長一些,初讀時有些不適應,慢慢的也就習慣了。發現作者非常喜歡研究牆,並對牆做了許多分析。

書中有許多文字比較經典:

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説,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它們無法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温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地只有兩處:心與墳墓。比如説郵票,有些是用於寄信的,有些僅僅是為了收藏。

沒這樣回憶過的人不會相信,那竟是回憶不出來的!

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待一會兒,悲傷也成享受。

一些當時看去不太要緊的事卻能長久紮根在記憶裏。

既有博覽羣書併入學府深造的機緣,又有浪跡天涯獨自在社會上闖蕩的經歷;既能在關鍵時刻得良師指點如有神助,又時時事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奮鬥絕非平步青雲;既飽嘗過人情友愛的美好,又深知了世態炎涼的正常,故而能如羅曼·羅蘭所説:“看清了這世界,而後愛它。”

靈魂一到人間便被囚入有限的軀體,那靈魂原本就是多少夢想的埋藏,那軀體原本就是多少慾望的儲備!

作者所經歷的時代是一段錯綜複雜的時代,後來得病不能走路了,換了許多個輪椅,用他的話來説可以形容為“輪椅問路”。總之還算一本不錯的小説。

史鐵生散文集《我與地壇》讀後感 篇九

讀過《我與地壇》,領悟到了不同尋常的人生,肢體殘疾的史鐵生,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他的堅持感動着我,雖然失去雙腿的他有過失落,有過暴躁,可還是有充實人生。

作者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生死觀,親情一系列比較觸動我們心靈的事情都顯示在史鐵生的筆下。

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失去雙腿,面對迷茫的生活和自己現在如此不幸,看着在地壇公園來來往往的行人,看着他們健全的雙腿,再看看自己那陪伴自己一生的輪椅,心中憤怒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是啊,那對於一個心靈受傷的人來説是一種多麼大的打擊,可是,他並沒有因為世界對他的不公而放棄自己的生命。再想想我們的身體健健康康,生活在幸福的家庭裏,可還是有人經常對父親發脾氣,可是,現在想想,史鐵生遭受的困難和打擊,我想,我們連發脾氣的資格都沒有。好好珍惜現在那擁有的生活,不要等失去了再來後悔。

史鐵生的痛苦,在他的母親身上是加倍的,但母親一直理解兒子,尊重兒子,面對着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失去雙腿的兒子,內心是如何的痛苦,為了孩子能在心靈上有一份寬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靈上的“痛苦”和"恐懼",其中的味道,可能只有天底下作為母親的人最明白,偉大是一種無私愛,無私的行動。可是,造化弄人,在史鐵生第一次獲獎的日子裏,他是多麼希望母親還活着,多麼希望母親可以多誇她兩句,用自己的成績給母親小小的安慰,這個機會都沒有了,這位為他承受了那麼多痛苦的母親已經去世了,人世艱難,事與願違。

史鐵生通過文字告訴我們人是不能追求絕對的公平的,永遠的利益和無憂無慮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屬於熱和一個人的。沒有無憾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人世間最真情,是無私,最不求回報的便是母愛,在史鐵生的筆下,熱情的讚揚着偉大的母愛。在我們生活中母親也是如此,在點點滴滴中都有母親的身影,我們的母親也在為我們付出着她的一切,所以,多關心她一點,她也會累,也會有離開我們的一天,所以,趁着還沒有完全失去孝順媽媽的時間裏,多關心她一點,我們不能太自私,只想這自己,從而忽略了身邊的最愛。

時間過得很快,把握現在,給自己的媽媽一份真正屬於她的愛,因為沒有任何東西是不求回報的。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身邊的人為我們做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也只能用感恩讓他們得到快樂和安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kq341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