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飄》讀後感【精彩多篇】

《飄》讀後感【精彩多篇】

《飄》讀後感【精彩多篇】

《飄》讀後感 篇一

生於盛世,做個佳人;生於亂世,仍做佳人。

——題記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再難得。”在我的認知裏,所謂佳人,通常都是這樣的形象:美麗而柔弱,善良又温暖,遺世獨立,不染纖塵。然而,在《飄》裏,我見識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亂世佳人——斯嘉麗·奧哈拉。

斯嘉麗這個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算是個好人。至少善良寬容的梅蘭尼比起來,她除了擁有無比的勇氣之外,幾乎缺乏了所有傳統意義上的“佳人”應該具備的所有美德。然而,也正是她的勇氣,讓她成為了這本書,甚至是這本書背後的那個時代裏,最令人欽佩的女性形象。她在混亂的南北戰爭裏,與炮火擦肩,與死神作對,頂着鮮血與塵灰,向心愛的人一路高歌着狂奔而去。她殺過人,也差點被殺;她結過婚,卻守了兩次寡。幸好,即使如此,她仍勇敢向前,對生活充滿希望。就像她所説的一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所以她積極而又樂觀的面對着每一個新的一天。這樣的好,又怎能不令人心生敬意?

事實上,我對斯嘉麗這一形象的感情又不至於敬佩那麼簡單。準確的説,我是有那麼一點兒瞧不起她的。瞧不起她對阿希禮的苦苦糾纏,更瞧不起她直到瑞特離開才明白自己的心意。我甚至覺得,她前半生的追逐都是盲目的,就像瑞特所説,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上,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這或許就是這個求而不得的可憐人的可悲之處。

與其將斯嘉麗看成一個完全褒義的存在,我更寧願將她看作一個亦正亦邪的人。也正因為主人公抱有的複雜態度,我曾一度不知該如何評價這個故事。哦,對了,故事,一開始,我的確將它當做一個故事來讀,但最後,卻讀成了一本人生的教科書。這是一本教科書,關於生存和生活,關於自強和鬥爭,關於友情和愛情,關於包容和忠貞,關於努力與勇敢,很多都能從書中找到答案。

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教會了我很多。阿希禮教會我忠誠與專一,梅蘭尼教會我善良與寬容,瑞特教會我清醒與愛國,斯嘉麗教會我堅持與勇敢。但同時,他們也讓我反省,反省如何愛人、愛物、愛事。先自穩重,而後愛人。細細想來,這本書想説的,也不過是這麼個道理。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並牢牢地抓住它,如果得不到,就始終為之努力,無論如何,從不言棄。

我很慶幸,生活在這個沒有戰亂的太平盛世。也很明白,縱使在盛世,你我也應做個佳人。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去,那它就是喜劇,如果你沉湎於喜劇之中,那它就是悲劇。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到一手好牌,而在於打好一副壞牌。所以,無論生活如何待你,你都應萬分感激併為之努力。

《飄》讀後感 篇二

看過《飄》的人都應該知道,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她和我很像。她倔強,要強,不是那種大家閨秀類型的,可是我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覺得我應該從她的事蹟中學到點什麼吧。

首先,先提提她的外表。不能説她完全和我一樣,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同的。比如相貌,這點我不能否認,她很漂亮。她的漂亮可以把任何一個男孩子迷倒,不論年輕、老幼。她有一雙迷人的綠眼睛,纖巧的身子,白皙的皮膚,睫毛黑而彎,多麼美的可人兒!光看她的外表,是看不出她的思想、性格的。憑第一眼看,她是一個温柔、端莊、文靜的女子。但誰也不知道,她的儀表是在愛倫(她的母親)的嚴格管教下做出來的,其實她的內心十分的火熱、活潑。

她不喜歡讀書(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聯盟的人們都是這樣),喜歡野餐、聚會。她愛玩,好動,這點倒是繼承了傑拉爾德(父親)的愛爾蘭血統。她大膽,不像媚蘭和其他女孩子那樣安分又過於弱不禁風,只會説:“是,太太”“好的,太太”。她放肆,但又聽媽媽的話。在美國的那個時代,女孩們沒有真正的自由,只能示弱,用他們的話來説:“女人們只有向男人們示弱,男人們才喜歡。”好像只有男人們最為重,女人們只是為了嫁人,只是為了討人喜歡而已。

我最不喜歡這樣的觀點,説得我們女孩子一文不值,只是為了服侍男人而活着。而斯佳麗不是,她敢説敢做,有自己的主見,不甘示弱。她有其他女孩子沒有的特點,更使得男孩們對她窮追不捨了。

可是,維希禮沒有,他也愛着斯佳麗,可是,從沒向斯佳麗表白過。他知道,他和斯佳麗是不同性格的人,他喜愛讀書、聽音樂,而斯佳麗喜歡打獵、騎馬。於是,他和媚蘭訂婚了。媚蘭是個知書達禮的女孩,她瞭解維希禮,可她沒有斯佳麗的火熱,沒有她的活潑。當斯佳麗知道這件事後,自然就憤怒了,她向維希禮表白了,但維希禮拒絕了她的告白。

極度的氣憤使她做過了頭。因為這時,一個害羞、靦腆的男孩向她求婚——斯佳麗此時沒有心情理他,她心裏只有維希禮,只是“哦”“啊”地迴應了,想不到她竟會答應他地求婚!被希禮氣昏了!

但,結果是——兩個禮拜結婚,結婚一星期後就去參加南北戰爭了,兩個月後死了!在斯佳麗還是懵懵懂懂地時候,就這樣來去匆匆了。她成了寡婦!

我也氣憤!不過,她才17歲啊!正當青春年少的時候,要讓斯佳麗這樣一個活潑好動的女孩思緒就這樣停止嗎?寡婦裝是一身黑的,斯佳麗不能再穿漂亮有花紋的衣服了!分明就是摧殘婦女嘛!寡婦不能跳舞,不能和其他男人搭話,不允許守寡沒到一年的女人蔘加社交場合!怎麼能這樣!這對一個17歲的少婦太不公了!但是,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會遭別人的指指點點的!

我討厭這樣的社會,我同情斯佳麗!但是,歸根究底還是隻能怪她自己了!如果當初不被氣憤衝昏頭腦,明智一點,理智一點,就不會和查爾斯結婚了,就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也許她還是那個活潑可愛、敢愛敢恨的女孩呢!

我厭惡那個時代,它剝奪了女孩們的人身自由,剝奪了女孩應有的權利,女孩們也是有尊嚴,有思想的!還有的是,斯佳麗也給了我教訓,凡事不能過分要強,要理智地思考問題。我想,我雖然和斯佳麗出奇的相似,但也有和她不同的地方。我自然同情她,也要通過她來進行自我改善,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的!不斷完善自己,才能成為出色的女孩!

讀《飄》有感 篇三

隨着二十世紀美國現實主義文壇的長展,瑪格麗特·米切爾執筆的《飄》無疑是十分耀眼的。整部作品以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的愛怨為主線索,成功地再現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清晰曉暢的語言組織,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不禁令人歎為觀止、拍案稱快。

斯嘉麗作為在這個時代中出色的女性人物,是極其讓我印象深刻的。

她樂觀堅強、積極向上,為人處世雷厲風行、精明果斷,有着美若天仙的容貌與魔鬼般妖豔的身材為眾男性所傾慕。可越是受眾男性的渴慕與追捧,她就也就越想得到艾希禮的注意,愈加瘋狂地迷戀這個唯一拒絕她的男子。

出於對艾希禮迎娶梅勒妮的發泄,斯嘉麗嫁給了不愛的查爾斯,後來查爾斯在戰場上不幸身亡。為了拯救身陷困境的塔拉莊園她不得不投入自己妹妹未婚夫的懷抱中去,以此經商賺錢。然而這兩段並沒有任何感情的婚姻並沒有削弱斯嘉麗對愛戀艾希禮的執着,不顧一切地爭取自己的愛情,哪怕彼此都束有婚姻的枷鎖,她也要掙扎掙脱。在她的愛情觀裏,婚姻和愛情是可以獨立的,是不受道德束縛的,是可以像無際草原上的馬兒般瘋狂奔放的。

富商白瑞德對斯嘉麗的愛戀最終動容了她,然而在他們的婚姻期間斯嘉麗對艾希禮的始終牽掛,從照片到梅勒妮的去世,斯嘉麗都迷惑在自己對艾希禮所謂的愛戀中,忽略了真正愛的,真正愛她的人。這一切的一切終究還是傷了白瑞德的心。當她從艾希禮的懷抱中走出,跑到迷霧中尋找白瑞德的影子時,她才恍然大悟自己真正深愛的早已是白瑞德,自己親愛的丈夫了啊!艾希禮在她心中的完美形象不過只是曾經在眾多追求者之外的獨樹一幟的虛影罷了,“也許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這樣錯誤的迷戀就像氣球帶着她離真愛越來越遠最終總會破滅。

於此,不得不説有的時候你認為你所渴望、期待的美好遠在天邊,因此你想要不顧一切地去得到,卻忽視了近在眼前的人和事。也許,有些執着是需要思考斟酌的。

斯嘉麗回到自己與白瑞德的家後,丈夫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準備離開斯嘉麗,讓她和她心愛的艾希禮在一起。面對白瑞德的冷嘲熱諷,斯嘉麗哭訴極力挽留白瑞德,告訴他自己才發覺的內心,然而白瑞德心意已決絲毫不為所動,帶着自己受傷的心斷然離開。望着漸漸消失在迷霧中的背影,回看身處的空蕩蕩的別墅,經歷的種種不幸瞬間湧上斯嘉麗的腦海,失聲痛哭。

值得欣慰的是,斯嘉麗不平凡的性格造就了她奇蹟般的人生,註定煥發光芒。她在階間清醒,重拾她對愛情的執着 ,決定回到塔拉莊園向着新的人生勇敢前進。好像所有心靈的創傷在斯嘉麗這個奇蹟般的女人面前都是要被劈斬的荊棘,她要讓白瑞德重新回到他身邊。

於是,她對自己説:“還是留給明天吧,不管怎麼説,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在她的愛情觀裏沒有什麼是不可挽回的,既然相互珍惜就一定能破鏡重圓。其實迴歸現實,倘若人們能夠如斯嘉麗面對愛情這般樂觀,哪裏會存在那麼多的悲劇。

《飄》,是唯一一部讓我認為震撼人心的歐洲愛情小説,其中反映的多種現實發人深思,令人醐醍灌頂,不愧是文學中一道耀眼的風景。

於是,在任何事情面前我總能想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飄》讀後感 篇四

悽婉動人,蕩氣迴腸,馬格利特·米切爾用詩一般的語言將氣勢磅礴的南北戰爭和一段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波瀾起伏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單純而複雜的內心描寫,讓《飄》成為二十世紀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還記得在上師範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了一場電影《亂世佳人》,女主人公思嘉莉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一段時間抽空重新又拜讀了《飄》,再三品讀,更感覺思嘉莉形象的豐滿。少女時代的思嘉莉,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她出生在一個優越的家庭,擁有少女渴望的美貌和智慧,充滿了少女的熱情活潑和純真浪漫,但同時也擁有富家女的驕傲自大和虛榮任性。良好的家庭背景,傾城的美貌,使思嘉莉的身邊圍繞着許多的追求者。思嘉莉的少女時代充滿了幸運。然而,命運卻給這位漂亮的姑娘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她很不幸的愛上了自己好朋友的未婚夫,從而拉開了她感情生活的不幸序幕。

然而,思嘉莉在經歷了一次次挫折後,逐漸得變得堅強起來。當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思嘉莉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母親死了,父親變得衰老痴呆,一家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面對如此困窘的場面,思嘉莉毅然決然的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為了她的莊園,為了莊園裏的人不再捱餓,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了莊園上的整個天空。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着。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着。但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着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為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為連理枝,他們的愛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當他們的愛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為了表現對愛的執着,他們只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思佳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或者説是一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的變更而變化的。

思嘉莉是堅強的,在那個動盪的時代,她憑藉自己的強烈的責任感和超凡毅力,保護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覺得思嘉莉身上有許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尤其是她身上所具有的堅強意志和高度的責任感。我想,如果我們在工作中也能多一份責任感,那麼,我們在工作時就會投入更多的熱情,對待我們的孩子就會對一份耐心,多一份寬容。

在品讀《飄》的日子裏,多少次我與之同喜、同鬧、同悲、同笑。幾許惆悵,幾許欣喜,幾許感慨,幾許驚歎。掩卷息,留下的是強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動。

《飄》讀後感 篇五

坐在書桌上,映着月色,打開一本曠世絕作,在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文字中,走入美國的南北戰爭,走入《飄》的世界……

《飄》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美國內戰時期的故事。內戰發生以前,美國南部以種植園經濟為主。女主人公斯佳麗便是出生在富裕種植家庭的驕傲公主。

十六歲時,斯佳麗愛上了鄰居阿希禮,可阿希禮卻不顧斯佳麗的大膽表白,和表妹玫蘭妮結婚。斯佳麗一氣之下嫁給了玫蘭妮的哥哥查爾斯。不就,戰爭爆發,所有南方的青年都去參軍了。兩個月後,查爾斯在軍營中去世了,年紀輕輕的斯佳麗成了寡婦,為了讓女兒心情好一些,埃倫讓斯佳麗去亞特蘭大。戰爭達到了亞特蘭大,斯佳麗帶着快要臨盆的玫蘭妮坐着瑞特的車回到了塔拉莊園,可塔拉早已變得一窮二白。斯佳麗的母親埃倫剛剛去世,而父親因為悲傷而變的神志不清。在這樣的情況下,斯佳麗帶領家庭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後來為了家庭富裕,她違心嫁給了自己妹妹的男朋友費蘭克,成為木材中的佼佼者。有一次,為了個斯佳麗報仇,費蘭克死在搶下。而一直深愛斯佳麗的瑞特不敢再等,最終和斯佳麗喜結連理。但最終因小女兒的夭折和一直沒得到斯佳麗的心,最終離開了她。

斯佳麗,一個貓一樣的女性,她堅強、執着。當塔拉被燒得只剩棉花時,她不再是以前那個小姐,她親自帶領妹妹下田種植,用她的能力,成為了這個家的唯一支柱。她貪心、貪錢、冷漠。可這些詞用在她身上卻是可愛的。

美國內戰四年,南北方回異的政見導致他們分裂。這本小説也同時讓讀者看到了戰爭的硝煙給普通百姓帶來的無盡痛苦。

19世紀的美國南方,上流社對婦女的'要求是苛刻的。在男人面前,女人必須要表現的軟弱無助。出嫁之前必須是家裏的乖乖女,出嫁後要成為相夫教子的典範。誰要是走出家庭,撇開丈夫在社會上嶄露頭角,那就是離經叛道的行為。而斯佳麗·奧哈拉對這一切嗤之以鼻,對所有的一切發起了義無反顧的挑戰。

面對困難,斯佳麗沒有自暴自棄、怨天尤人,也沒有絕望氣餒、得過且過,沒有沉溺在過去的美好時光裏,他曾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塔拉生存下去。他放下小姐架子,外出向鄰居借糧食和種子,甚至殺了一個前來家裏盜竊的北方士兵。他屈尊向瑞特求助,嫁給妹妹的男朋友,參與費蘭克的生意,最後還成為了一個精明成功的生意人。雖然斯佳麗的掙錢行為不可取,但她的目的卻是為了全家人不在捱餓,為了塔拉不落入別有用心的人手裏。斯佳麗強烈的責任感和不畏困難、想盡辦法克服困難的勇氣着實令人佩服,她站在塔拉莊園的紅土上大聲宣誓:“從此之後,我發誓,不再讓自己和全家人捱餓!”他把母親的天鵝絨窗簾改成裙子,決心征服世界,讓那些欺負他們、冷眼看他們的人刮目相看。因為她斯佳麗,是塔拉莊園的大姐,他要照顧爸爸和兩個妹妹。父親曾説過,凡是身上流着一滴愛爾蘭人的血,他們就一定會熱愛土地。

當瑞特離開她的時候,她心裏的藍圖再次被殘酷的現實撕碎,她傷心、難過,但沒有耍賴、撒潑,而是堅強的接受的這一事實。“等明天回到塔拉莊園在考慮這一切吧,到那時候我就能夠忍受了。我明天會想出辦法重新得到他的。不管怎麼説,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這是斯佳麗屢試不敗的法寶。是呀,過去的已經過去,不管遭遇了什麼不幸和挫折,這都已經成為歷史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明天會帶來新的希望。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明天的一切都會好起來!

讀《飄》有感 篇六

“所有隨風而逝的都是屬於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這本書讓我愛不釋手,因為它告訴了我——不管怎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這本書的主人公——郝思嘉,是一位令我感到十分矛盾的女人,她爭強好勝、貪婪冷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面對種種困難卻又不屈不撓,保持着自己獨有的那份不會被任何東西所改變的樂觀、堅強。

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我的眼球,這裏有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也有戰爭時期人們的生離死別。更重要的是一個女人所擁有的勇敢積極,以及在戰爭的壓迫、恐懼下,人們的生活遭受摧殘,過得艱難無比。

我曾非常的厭惡郝思嘉,因為她對戰爭毫不關心,心裏想的除了舞會、郊遊,就是圍繞她的追求者。況且她的愛情是現實的和功利的。為了達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為人不齒的狡詐伎倆。她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刺激追求者與艾希禮,就與自己並不愛的查爾斯結婚。兩個月後,他戰死前方,而她卻毫不悲傷,甚至慶幸,為此我深感悲憤。

但當我讀到過當北方佬要攻打思嘉所在的小鎮上時,我對她的看法由衷地發生了改觀。她冒着危險為媚蘭接生,之後還要隨着瑞德不顧形象地帶着剛生產了的媚蘭與黑媽媽回到自己的塔拉莊園。當時的社會混亂,沒有錢。在我眼中原本嬌生慣養、自私自利的思嘉,意外的堅強起來,承擔了家裏的重任,照顧媚蘭、黑媽媽、痴呆的父親等人,還要管他們的食物。況且,她最愛的母親因為霍亂而死,精神和物質上的困難打擊着她的心靈,這種接近能讓人絕望的痛,慢慢地通過文字蔓延進我的身心,讓我彷彿也深感悲傷。郝思嘉面對這樣的打擊卻越挫越勇,堅強勇敢地面對,因為她説過:“即使讓我撒謊,去偷,去騙,去殺人,我再也不要捱餓了。”她不是一位戰士,卻同樣要殺出一條“血路”,把所有的責任承擔於自身。

若當我身處這樣的境遇中,面對這樣的打擊,我也許會對生活充滿失望,也許會嘗試着躲避,甚至心靈完全被摧毀,被生不如死的生活慢慢折磨,在絕望中痛苦,在痛苦中絕望而不會像她一樣,承擔家裏的重任,所以,我被她的個性與精神深深吸引,對她產生真實的敬佩。

我曾思考過“飄”的含義,也許是因為許多人民的安寧生活被戰爭所打亂,所有的美好都破碎,虛無縹緲。從此,各自飄零,各自悲哀……

郝思嘉,我忍不住被你折服!

《飄》,我忍不住被你折服!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死了的已經死了,活着的還要繼續活着。

——後記

《飄》讀後感 篇七

讀過《飄》這本書,我被主人公郝思嘉的那種熱愛家鄉,自強不息,堅定不屈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飄》是以南北戰爭的南方社會為背景,講述了倔強的郝思嘉面對被戰火毀掉的家園,她堅定不屈,毫不氣餒;面對親人的死亡,她擦乾眼淚,努力振作;面對愛人的離去,她毫不氣餒,重頭再來。她深愛的土地,並想土地一樣承受苦難,飽含激情……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1864年,亞特蘭大市被北軍包圍了,郝思嘉在投機商白瑞德的幫助下,帶着剛生了孩子的媚蘭逃回了老家塔拉。可是老家遭到北軍洗劫,田園荒蕪,母親去世,父親精神失常,兩個妹妹生病了,黑奴都走了,只剩下4個。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她四處奔波,像一個奴隸似的,不停的幹活。以前細嫩的手腳,現在卻滿是血泡和繭子。現在聯邦政府又叫郝思嘉交300美元的地產税款,否則將會擺賣塔拉,郝思嘉為了收到300美元,不惜和一個年紀很大的人結婚。

從這件事中,我看出郝思嘉是一位勇敢堅強,熱愛家鄉,能吃苦耐勞,為了家鄉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偉大女性。

《飄》這本書我讀完了,她那種敢於向困難挑戰,熱愛家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的!

《飄》讀後感 篇八

《飄》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説,故事雖然很長,但是每一句話都非常經典,每一個人物都極富個性,是值得反覆閲讀的偉大作品!

小説的時代背景是1861年到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作者非常巧妙的把戰爭題材,政治事件和愛情故事相結合,既讓我深刻的瞭解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又讓我讀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

首先説到戰爭,讀了《飄》以後,讓我對戰爭有了新的認知及感受,讓我深刻的領悟到了戰爭是何其的殘酷,參戰雙方的每一個士兵,都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親,他們忍痛割捨至愛的親人,為榮譽而戰,戰死的士兵不計其數,親人們含淚為他們感到自豪,揹負着一生難愈的悲痛,書中瑞德説戰爭是愚蠢的,可是在南方最後淪陷的時刻,他也去參戰了,作為讀者,我不明白南北雙方誰對誰錯,我只心疼參戰的每一個離開家庭為榮譽而戰的士兵,心疼失去兒子,丈夫,父親的每一個人,讀了這本小説,淡化了我以前對戰爭敵我雙方的仇恨,更多的為戰爭帶來所有的不幸感到深深的遺憾!

女主人公郝思嘉,是我最為佩服的女性,有着良好的出身,童年時代和少女時代非常幸福,她深深的愛着希禮,在我看來,希禮是所有少女的夢,思嘉並不瞭解希禮,她把希禮想象成了愛情的樣子,所有的美好,心跳,少女初次動情的既甜蜜又煎熬的想念全部傾注在希禮身上,她愛的其實是愛情本身,而不是希禮,我們每一個人都向往真摯的愛情,很容易把一個自己以為美好的人想象成愛情的樣子,這應該就是我們常説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最讓我欽佩的是思嘉的堅強和執着,戰爭的突然爆發使她們原本非常平靜美好的生活遭到重大變故,從一個富有的鄉紳女兒的美好時光,變的突然要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在最恐怖的時刻,她始終沒有放棄希禮的妻兒,同時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在最絕望的時刻,都想回家,回到父母身邊,就算再危險,再艱難,家是最讓人心安的地方!可怕的戰爭結束以後是更可怕的戰後重建,思嘉一直非常依賴的媽媽去世了,爸爸由此一蹶不振,精神失常,一家人存活的重負全部壓在她的身上,沒有食物,沒有鞋穿,什麼都沒有,她連為了父母悲痛的大哭一場都來不及,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讓所有人活下來,去幹黑奴都不願意乾的農活,每次絕望的時候,她總是説:我現在不能想這些事情,我現在無法承受,我以後再想好了!有這樣慘痛的經歷,讓她用盡一切手段去賺錢,那個時代是不允許女人拋頭露面的,可是她不在乎所有的議論,指責,不滿!過人的勇氣和精明的頭腦讓她比男人們更成功,能夠想象這一切的變故是她沒有了任何的安全感,唯一能給她安全感的就是錢和食物,在她光鮮的背後同樣有着苦不堪言的經歷,當所有人還沉浸在悲痛和往昔美好歲月中的時候,思嘉已經迅速的適應了眼前滿目瘡痍的生活並且馬上抓住戰後重建的機遇開始行動,義無反顧,實在不得不讓人佩服一個20歲的女人如此的獨斷,我內心深處很理解思嘉對賺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當你毫無安全感且沒有任何依靠的時候,這是唯一解決的辦法了!我深有體會。

希禮是一個真正的紳士,良好的出身,教養,非常的善良,可是他總是沉浸在過往的日子裏,沒有勇氣面對眼前的生活,更沒有勇氣想他的未來,總是深愛他的妻子和思嘉為他周全所有的事情,還要維護他紳士的尊嚴!

瑞德是我非常喜歡的男主人公,他出身良好,但非常叛逆,對貴族家庭的條條框框深惡痛絕,為了自由不惜與父親決裂,憑着自己的聰明才智賺了很多的財富,他非常善良,救了很多不喜歡他的人的性命,表面上走馬觀花玩世不恭,其實是個對不論貧富貴賤都重情重義的人,深愛着思嘉和他們的女兒,尤其是對女兒的愛做到了一個父親所有能做一切,對人性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男人,讓我最遺憾的是思嘉直到最後瑞德離開了她,她才發現她一直以來愛的人都是瑞德,希禮只不過是一個夢,瑞德是最瞭解她,最像她,最愛她的人,結尾處作者留下懸念,天知道作為一個讀者的我多麼多麼希望瑞德回到塔拉,回到思嘉的身邊,這部作品距今有156年了,瑞德的男性魅力至今仍然閃閃發光,足以説明這部作品的偉大了!

最後,媚蘭,就像瑞德説的,她是一個真正的貴夫人,偉大的女性,愛國,善良,博愛,是所有當時亞特蘭大女性的領袖!

推薦給所有喜歡讀書朋友看這部作品,非常的經典!

《飄》讀後感 篇九

郝思嘉,任性如小孩,夢幻如女孩,堅韌如女人。她的存在,是偶然的湊巧、宿命的必然。

作為《飄》中當仁不讓的女主,她的身上不單有普遍女主有的閃閃發光的優點,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還拋棄了那些只有虐死人不償命的女主光環,致力於“一生只做一件事”,使得郝思嘉性格更加矛盾多面,也使我漸漸對她轉恨為愛、轉惡為憐。

16歲以前的她,是一個出生於南方種植主家庭的所謂“富家女”,生活似乎從來沒有對不起過她,捧於眾人掌心中,萬眾矚目,於是傲嬌甚至任性。她認為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是征服命運的武器,而她擁有了這一切,便註定常駐於成功,直到得知自己的夢中情人衞希禮要與他的表妹媚蘭結婚的消息,她第一次嚐到受挫的滋味,在遭到他的拒絕、逃婚後,賭氣地嫁給了媚蘭的弟弟查理。然而,美國的南北戰爭間接導致了查理的死,但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的傷悲,唯一遺憾的是她有了遺腹子並且有了寡婦的稱號,而之後又因貧窮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並間接導致他的死,之後又嫁給了一直默默愛着她的白瑞德。

郝思嘉毫無疑問是一個與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她沒有理所應當地成為大家閨秀,甚至對南方上流社會的條條框框嗤之以鼻,她的一系列離經叛道的行為帶來了止不住的流言蜚語,而她卻並不對此十分在意。她是社會的反叛者,又是自我的犧牲品。她虛榮自私,為了自己的目的,在三段婚姻中,葬送了別人的幸福,卻不為此深感抱歉,戰亂後一切都面目全非時,卻可以因為金錢使一些卑劣的狡詐伎倆,無情地間接害死了好幾個人。

然而,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全然的壞人,郝思嘉也並非沒有可敬之處。歷來為人稱道的是她在戰爭中體現出的堅韌。她一直信守着當初對衞希禮的承諾,冒死保護媚蘭母子,熱了回憶,卻不讓承諾變冷。回到塔拉後,發現精神支柱沒有了——媽媽去世,爸爸之後也瘋了,兩個妹妹大病初癒,家裏還有兩個聲稱只幹家務不幹農活的黑人,她還要撫養韋德、媚蘭母子,全家的重擔全壓在了郝思嘉肩上,然而她卻沒有棄大家於不顧,並努力保住父親口中唯一永恆的東西——土地。

在我看來,她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她的獨立,當時社會要求女孩做個“柔軟無助、依賴性強,有着小鹿般眼睛的可人兒”,但她卻自己經營鋸木廠,公然與這個“男人的世界”反抗。

書中還有兩條為人矚目的感情線——她與衞希禮、她與白瑞德的感情糾葛。她一直以為自己愛的是衞希禮,而正如瑞德所説“她愛他只是因為她得不到他而已”,而她的本性根本無法容忍一個男人愛上別的女人而不是她自己,她的這份愛,就像一個小孩子要東西吃,要馬騎,要一張柔軟的牀一樣,既簡單明瞭,又不可理喻,而她卻不瞭解他,否則不會愛他。同樣她也不瞭解白瑞德,不然就不會失去他。相比衞希禮,白瑞德不是那種公認的紳士,他嘲笑甚至欺辱郝思嘉,但這卻是因為他愛她,甚至瞭解她,他説他們是同一類人,郝思嘉是他所認識的女人中唯一一個用實用眼光看問題的機會主義者,然而,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最後他心灰意冷,選擇離開……

小説的最後一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引人遐思,“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天,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是郝思嘉,教會了我們堅韌,更教會了我們要珍惜當下,希冀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mv5lg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