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要是陀螺轉起來》的讀後感(精選多篇)

《要是陀螺轉起來》的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要是陀螺轉起來》的讀後感

《要是陀螺轉起來》的讀後感(精選多篇)

《要是陀螺轉起來》的讀後感

讀到這個一波三折的故事是在今年初春的夜晚,窗外的微風恰如讀書時的感覺——清新的、柔軟的、暖暖的。笑意還不由自主地掛在臉上,那是隨着故事的發展一點點漫上嘴角的,終於,在看到校長帶着孩子們脱了鞋、手腳並用地轉起四個陀螺時,忍不住樂出了聲。

真的,我多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被那種格外單純的快樂所感染的體會。如果我們已經淡忘,不妨蹲下來,從一個娃娃的角度看看這個世界,感受一下陽光的暖、樹葉的綠、溪水的涼、蜜糖的甜。或者,就像書中楓樹國小的校長和孩子們一樣,轉一個陀螺、吹一支草笛,去向往已久的遊樂場走走獨木橋、鑽進巖石的凹坑裏假裝成土地神……

也許,你會在陀螺轉起來、草笛吹響了的那一刻,看到多年前小小的自己,那些強烈而簡單的願望,曾經那麼執拗地萌芽、生長、那些如今看起來輕而易舉的實現,在當時,卻給了你巨大的滿足感。也許,只是一隻紅色的蜻蜓;一顆特別香濃的奶糖;一個終於轉起來了的陀螺幸福,原來真的很簡單。如果,你願意退到孩子的高度。

顯然,書中楓樹國小那位大鼻子、波浪頭長得怪模怪樣的校長深諳此理——當他暗自為自己的“擰勁兒”得意的時候、當他戴上青柿子項鍊登上早操台的時候,當他在辦公室裏勾着腳趾頭轉陀螺的時候……以及結尾處,當他為吹不響草笛鬱悶的時候,你肯定會看到他嚴肅的面孔下,一顆時不時快樂得冒泡的頑童的心。有這麼一位校長,楓樹國小的浩傑們真的很幸福啊。

其實,童年本就該如此——不止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更應該是自發地對未知的嚮往和探索、嘗試。

其實,學校本就該如此——不止是傾瀉般的灌輸,更應該是對成長耐心的陪伴、接納和呵護;惟其如此,幼小的心靈和身軀才會安心地羽翼漸豐,才會信心十足地走向更浩大的世界。成年後的浩傑們才會在每一個回首的瞬間,由衷地體味到被尊重、被善待的童年多麼美好。

我想,他們肯定會想到那些轉起來的陀螺。那時候,他們肯定會像讀到這本書的你我一樣,不由自主地笑起來。

第二篇:美工活動:陀螺轉轉轉

美工活動:陀螺轉轉轉

廣化幼兒園邵冰青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觀察陀螺的外形特徵,知道製作的基本步驟。

2、嘗試利用身邊的圓柱體畫圓,目測陀螺的中心點,並利用橡皮泥幫助固定陀螺面。

3、通過玩陀螺,感受制作的成功感,體驗動手的樂趣。

活動準備:

心理準備:玩過陀螺,對陀螺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準備:素描紙、蠟筆、勾線筆、牙籤、橡皮泥,圓形塑料殼

活動過程:

一、觀察陀螺特徵,激發幼兒製作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陀螺嗎?在哪兒見過?陀螺長什麼樣?你們玩過陀螺嗎?你能告訴我是怎麼玩的嗎?

師:老師這兒也有幾個陀螺,我們來看一看。(出示陀螺的圖片)它長什麼樣?(像飛碟,底下尖尖的)它是什麼顏色的?(很漂亮,五彩繽紛的)

二、共同討論製作步驟

師:陀螺這麼好玩,這麼漂亮,今天我們自己也來做一個陀螺,好不好?想一想我們要用到什麼材料,可以怎麼樣來做呢?

1、畫圓形

師:陀螺轉起來是什麼形狀的?(圓形)我們第一步就要來做一個圓形的陀螺面,畫一個圓形剪下來。可是我們小朋友光用手畫,能不能畫出很圓的圓形呀?(不能)那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藉助身邊圓形的工具。

師:如果我給你一個橡皮泥殼子,你知道怎麼來畫圓形嗎?(請一名幼兒上前嘗試畫圓) 小結:一隻手按住塑料殼,不能讓它移動,另一隻手拿好勾線筆,緊貼塑料殼邊緣,畫一圈,把塑料殼拿開,一個圓就畫好了。

2、裝飾花紋

師:(播放陀螺圖片)陀螺上有各種各樣五彩的顏色和花紋,小朋友可以先用勾線筆設計好花紋,然後用蠟筆塗上五彩的顏色。

3、剪下陀螺面

師:剪時不能用剪刀頭子剪,要用剪刀中間最鋒利的地方剪,可以邊剪邊轉動紙片。

4、目測中心點,將牙籤插入

師:牙籤要插在紙片的那個地方?(中心)請小朋友看一看哪裏是中心呢?(指出幾種不是中心的地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把牙籤插到中心點。

5、用橡皮泥固定牙籤與紙片

師:多玩幾次牙籤就會鬆調從小洞裏掉出來,怎麼辦呢?老師想了個好辦法。取一小團橡皮泥,稍微捏圓一點。一隻手捏在牙籤穿入的位置,另一隻手將橡皮泥穿過牙籤的尖,使橡皮泥粘在紙片和牙籤上。始終保持牙籤橫平,紙片豎直。

三、幼兒按照討論的步驟,動手製作

四、玩玩陀螺,享受成功

第三篇:《民主與陀螺》讀後感

讓民主飛

——《民主與陀螺》讀後感

版本版次:俞可平著《民主與陀螺》,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介紹:俞可平,男,1959年出生,浙江諸暨人,政治學博士,研究員,教授,哲學和政治學雙科博士生導師,著名的政治學者。現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基本觀點研究”課題首席專家、“中國地方政府改革創新研究與獎勵計劃”總負責人。並且同時兼任多家大學的教授或客座教授。除了母語外,他還會英語、德語、日語等四國語言。並多次受邀去國外著名大學如美國杜克大學、德國柏林大學等學校進行講授與交流。

研究領域:當代中國政治、政治哲學、比較政治、全球化、治理與善治、公民社會、政府創新等等。並出版有《政治與政治學》、《民主是個好東西》、《讓民主造福中國》等作品,深受讀者喜愛與好評。在國內國際的相關領域研究中樹立了自己的旗幟與地位。

內容簡介:本書主要收集了作者近年來的主要研究成果,針對近些年來國內外在政治學方面的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擇選了其中的部分內容——諸如國家主權、公民社會、治理、善治、全球治理、程序民主與實質民主、遠程民主與協商民主、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政治評價——進行了重點闡述。本書圍繞民主治理這一主題,對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後,分政治與政治學、西方政治哲學、治理與善治、政府創新、全球化、公民社會、傳統與現代化和中國政治等8個專題進行具體闡述:從政治學原理到現實政治發展,從中國政治改革到世界政府創新,從全球化到現代化,從政治國家到公民社會,既有理論上的深刻性,又不乏現實的生動性。

主要觀點:

治理與善治:

俞可平教授是國內善治理論研究的先驅者,他較早地在國內引入和發展了西方學者提出的治理與善治理論。

作者認為,治理是指在一個既定的範圍內運用權威維持秩序,滿足公眾的需求。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種不同的制度關係中運用權力去引導、控制和規範公民的各種活動,以最大限度地增進公共利益。治理的實質在於建立市場原則、公共利益和認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擁有的管理機制主要不是依靠政府的權威,而是合作網絡的權威。其權利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單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它可以彌補國家和市場在調控和協調過程中的某些不足,但治理也不是萬能的,它也內在地存在着許多侷限,它不能代替國家而享有政治強制力,它也不可能代替市場而自發地對大多數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為了克服治理的侷限性,就有必要實施“良好的治理”或“善治”。 善治,概括地説,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善治的本質特徵,就在於它是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一種新穎關係,是兩者的最佳狀態。善治也是政府創新的一個直接目標。

政府創新:

政府創新,就是公共權力機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進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創造性改革。政府創新的過程,是一個持續不斷地對政府公共部門進行改革和完善

的過程。政府創新除了具有創造性、學習性、自覺性、系統性等一般特徵之外,它還具有公共性、全局性和政治性。政府創新,從表面上説來源於政府官員的責任心和進取心,但從根本上説,政府創新的動力來源於活生生的社會實踐。因為任何國家要順應人類政治進步的歷史潮流,就必然要根據時代的政治要求對其政府體制進行改革與創新。而要有效地推進政府創新,實行善政,就必須遵循以下四個原則,處理好四重關係,即改革政府管理體制與提高公務員素質的關係,政府機構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的關係,提高行政效率與改善政府服務質量的關係,以及保持政府政策連續性與推進政府管理體制創新的關係。因為一個良好的現代政府不僅應當是精簡、高效、廉潔的政府,而且應當是民主、文明和創新的政府。 具(來源好範 文網)體來説就是要轉變執政方式,要從管制政府走向服務政府;從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從人治走向法治;從集權走向分權;從統治走向治理。只有這樣政府才能永葆生機與活力。

全球化:

作為國際社會的積極成員,改革開放的中國不可避免地面臨着全球化的衝擊,而如何迴應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是中國政治家和學者們要面對的共同課題。

作者認為,全球化即是各民族國家之間建立在金融和生產一體化基礎上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同質化過程。全球化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內在地充滿矛盾的過程,它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包括有一體化的趨勢,同時又含分裂化的傾向;既有單一化,又有多樣化;既是集中化,又是分散化;既是國際化,又是本土化。全球化對政治價值、政治行為、政治結構、政治權力和政治過程的深刻影響,集中體現在它對基於國家主權之上的民族國家構成嚴重的挑戰,威斯特伐利亞國家體系的動搖即為證明。

接着,作者介紹了當代西方比較流行的新國家主權觀:如民族國家終結論,國家主權過時論,國家主權弱化論,國家主權多元論,國家主權強化論,世界政府論,新帝國主義論,新帝國論等等。此外,作者還總結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愈演愈烈的全球化對民族國家主權影響的8個表現:超國家組織對國內政治生活的影響日益增大;跨國公司不僅操眾着經濟全球化進程,也在相當程度上左右着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國家權力開始分層化和中空化,國家在權力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動搖;國家的傳統職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和削弱;國際因素已經成為制約國內政治發展的基本變量;全球問題的增加使得國家權力的邊限在一定程度上開始變得模糊;民族國家的認同遭到了危機;全球化正在重塑國家的自主性。針對上述種種挑戰,並結合中國實際,作者提出要提高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增加國際話語權,必須發展起一套應對國家主權挑戰的戰略體系:如深化對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相互關係的研究,根據我國特點和國家利益,形成中國自己的全球化戰略和全球治理策略;深入分析當代西方學者關於全球化和國家主權的各種觀點,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中國特色的全球化理論和國家主權理論;想方設法增強綜合實力,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繼續加大對外開放,主動參與國際合作,積極發揮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改進政治教育的方式,增強公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建立整體的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

公民社會:

馬克思認為,市民社會不是人類生來就有的,它是生產和交往發展一定階段的產物。當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社會的利益發生了分化,個人的私人利益得以產生並發展成階級利益,市民社會就是在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分離並且對立的基礎上產生的。但隨着中國早期思想家們的引進、消化吸收以後,發展成符合中

國特色的公民社會。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公民社會早就存在,只不過一直被政治國家所湮沒。但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公民社會如雨後春筍般迅猛發展,並且催生了大量的民間組織。這些民間組織在中國經濟發展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候,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的治理狀況,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善治,尤其是對公民的政治參與、政治公開化、公民自治、政府的廉潔與效率、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等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從總體上説,它們的自主性、獨立性和自願性程度還不是很高,還存在着許多問題,這需要我們的政府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規範和完善民間社會組織,從而對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和文明開化起更多更大的作用。

傳統與現代化:

俞可平説,由於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的根本出發點是“民本君主”,這也就決定了傳統中國的基本政治思想:“安定、統一、秩序”。但是隨着“西學東漸”思潮的流入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在20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大地上進行了一場傳遍大江南北的學術大討論。爭論的焦點即為中國的全球化:究竟是應該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還是西方式現代化道路?西化論者主張西式現代化有三個主要理由:西化是世界趨勢;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相沖突;中國傳統文明基本上無可取之處。而中化論者認為:東西方文明是可以融合和互補的;中國文明有其合理的內容而西洋文明有其消極的一面,正像西洋文明有其合理的內容而中國文明有其消極的一面一樣;中國有其自己的特殊國情。而俞可平老師認為,中華論者和西化論者只從現代化的外部條件或外部因素來分析評估現代化在中國的成敗,而沒有從現代化的內在因素來看待這一問題。中國的現代化歷經百年而未能實現,外在的制度和文化因素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但現代化自身所固有的侷限性也不應被忽視。因此,對中國現代化進程除了要進行文化的分析和評估外,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經濟的和政治的分析與評估。而作者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後,得出結論:認為在目前中國的特定語境中,全球化就是中國化與現代化的統

一。全球化將現代文明提升為全球性的抽象,而不管這種文明源於東方還是西方,因為全球化與本土化或民族化是相輔相成的。中國要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文明,必須積極參與全球化;進而言之,中國要真正有效地參與全球化進程,就必須充分發揚自己的獨特優勢。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早日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由大國轉變為強國。

增量民主與中國政治:

作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正在形成一種別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這種政治模式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通過增量民主改革來逐漸推進中國的民主治理,擴大公民的政治權益,因此,可以稱之為“增量民主”。他認為,中國的政治發展將與經濟發展一樣,遵循增量發展或增量民主的道路,不可能發生整體的突破性改革,但是某些領域將不時會有一些突破性的發展。增量民主就是在對現有的制度不做大幅度改動下,建立一些新的民主制度,這樣做的好處是阻力較小,且更具可操作性。例如,建立基層民主自治制度、實行黨代表大會的任期制等,都反映出中央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同時他認為,增量民主具有以下特徵:必須具備充分的經濟和政治基礎;在已有的政治和法律框架上,政治改革應該創造新的增量,擴大資源儲備;政治改革應該是逐步的、穩定的;增量民主是在不危害公民現有的利益基礎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政治利益;根據增量民主的邏輯,黨內民主和基層民主應該成為政治改革過程中的焦點;增量民主需要有秩序的民主;必須建立和完善現代的動態政治穩

定機制;民主建設還要依靠法制建設,要依法治國,依法治黨??這種策略能夠“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和發展,在改革和發展中實現社會政治穩定”。 個人感想:

對於政治學而言,我覺得自己還處於入門階段,因為它雖是一門很年輕的學科,但卻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在浩如煙海的政治學著作中,我個人比較喜歡讀俞可平教授的文章。作為中國建國以後的第一批政治學博士,他一直活躍在政治學的舞台上。隨着人生閲歷的增長和理論知識的積澱,他對政治學的一些本質性問題形成了自己相對獨特的見解,他能用一些非常樸實的語言,將政治學中的一些艱深、晦澀的問題清晰透徹地表現出來,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於理解。而且他做人比較乾脆、直爽,平易近人,這也是我非常喜歡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民主與陀螺》這本書中,他也延續了他那樸實的表達風格。雖然本書是由他的早期學術論文組成,但經過作者精心的調整與修改,整本書顯得緊湊而有條理。全書圍繞民主治理這一主題,分8個小專題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對於民主這一詞,我曾在不同的書籍裏,看到過不同的解釋,但那些解釋要麼艱澀難懂,要麼簡單片面,很少能讓人滿意的。但是當我看到俞可平老師給出的關於民主的定義時,感到非常的清新、愉悦:“民主是一個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樣運轉起來才有意義。民主的運轉除了需要相應的程序和機制外,它也像陀螺一樣還需要推動力和技巧。陀螺不抽不轉,民主政治若沒有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官員去推動,也不會自動運行。”這個比喻是多麼的形象、貼切,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民主運行的基本條件:人民和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拋去這二者,民主只能是“偽民主”。此外,他還着重闡述了另一個關鍵詞:治理。善治、政府創新、全球化以及公民社會,都是在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作者認為,治理是一種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管理過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權威、管理規則、治理機制和治理方式。但是由於它無法代替市場而自發地對大多數社會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也存在失效的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善治,它是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是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的最佳狀態。在這一問題的敍述中,作者花了很大一部分篇幅來探討市民社會或者説是公民社會,特別是農村問題,因為農村問題自古以來就是國家治理的頑疾,稍微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危及到國家政權的穩定。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和伴隨而來的農村組織的迅速成長擴大是社會步入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表現,對於它們,政府需要做的是積極引導,讓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而非盲目打壓,否則只能適得其反,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就是最好的佐證。又由於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和大多數國家一樣,想要使世界各國和平相處,共同發展,而要解決這一複雜的國際問題,就需要建立符合人類普世價值的規則體系——即全球治理規則,這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調節國際關係、規範國際秩序,實現世界和諧。

總之,通過對這本書的拜讀,使我對民主政治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更重要是,作者對當前國際社會在政治學領域的前沿理論成果的解讀,使我能夠緊握時代的脈搏,把握最新的研究動態,從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彎路,降低學習成本,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有限的時間裏獲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識,從而武裝自己的頭腦,拓寬自己的視野,活躍自己的思維,以便在今後處理相關問題時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第四篇:魔方轉起來(艾勁)

魔方轉起來

環市西路國小 五5班 艾勁

魔方,轉轉轉。説到魔方大家都玩過。就在今天上午,我們班進行了一次魔方大比拼。全班同學每人都帶了一個魔方,回學校準備參加比賽。

比賽開始了,老師讓同桌同學交換魔方,要求將別人的魔方弄得雜亂無序。我心想:你想讓我變不回吧,那我也不會讓你好變。我把同桌的魔方弄得亂七八糟。這時我想:看你怎麼變回。老師一聲令下:“停!”,我們把各自的魔方物歸原主。“10、9、8??開始!”隨着緊張的倒數聲,同學們馬上開始轉動自己的魔方。我看着自己那被弄亂的魔方,感覺無從下手。我小聲説:“這也太難了!”,我看見同學們有的抓耳朵,有的摸頭,還有的跟我一樣我從下手。當我在偷笑時,有的同學都變完了。我的臉一下子紅了,變呀變。急忙的我不知怎樣才能變回原形。最後,我冷靜下來了,慢慢地變。終於,我把魔方變回了原形。我們興奮地跑到講台前,把變好的魔方得意洋洋地舉起來。老師微微一笑,説:“第一是謝俊東,第二是何景行,第三是馮錦渝,第四是蔡子鋒,第五是艾勁!”。“哇塞!”我激動地想跳起來,剛剛緊張的心情平靜了許多。

這就是一次緊張與激烈的魔方比賽,這場比賽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遇事要冷靜,不能慌張。

第五篇:基層文化陣地如何“轉”起來?

基層文化陣地如何“轉”起來?

主持人四川在線賴星

嘉賓

省人大代表、甘孜州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局長龔建忠省政協委員、新都一中特級教師唐順發

統計顯示,目前我省已建成公共圖書館161個、文化館20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4268個,數量居全國前列。但還有部分縣、鄉鎮、村一級的公共文化陣地因經費緊張、管理人員不足等問題,無法正常運轉。如何讓基層文化陣地“轉”起來?1月11日,省人大代表龔建忠、省政協委員唐順發走進四川在線直播間,接受了記者訪談。

記者: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如何?

龔建忠:我國正普及建設一個涵蓋省、市州、縣、鄉、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網絡。應該説省和市州一級的公共文化設施是很豐富的,但越往基層越缺失。同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是隻有文化館、圖書室這樣的硬件設施,還包括了一整套管理與服務體系。

唐順發:基層公共文化陣地缺乏兩種人,一是管理人員,二是文化人才。這與當年鄉鎮機構改革有關,如今基層很少有文化專職崗位,大都是兼任。政府可送文化下鄉,但歸根到底,還需培養紮根當地的文化管理和生產人才,這樣才能讓基層文化設施“轉”起來,文化活動多起來。

記者:有網友建議,引入社會資本解決公共文化服務陣地經費問題,是否可行? 龔建忠:公共文化服務説到底是政府責任。政府不僅是硬件設施建設的投入主體,也是運行主體。因此,公共文化服務在注重硬件建設、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時,還要建立有效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嚴格的管理運行機制和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 唐順發:基層公共文化陣地建設,還需政府加大投入。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大中城市,政府在主導公共文化建設的同時,可考慮引進社會資本。本報記者吳傳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ydw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