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精選多篇)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精選多篇)

第一篇: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精選多篇)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

王潔

對於語法,中國人一直特別重視,甚至把它和背單詞一樣,作為英語學得好不好的標誌。也因此,很多人認為,英語就是要靠背單詞記語法才能學好的。而事實上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是不學語法的。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生學語法,正常課程裏面是不講語法的。那外國的小孩是怎麼學語言的呢?英語不教語法也能學好的嗎?

英語啟蒙從phonics開始,此書揭開了自然拼讀法的神祕面紗。在類似搭積木、組合替換的遊戲中輕鬆地讀出、聽清、記憶英語單詞和句子,進而全面提升英語聽説讀寫能力,這就是phonics的意義所在,即我們時常説的“見詞能拼。聽音能寫”!關於phonics其實在日常的教學中早就有滲入了,不過從來沒有接觸過一套理論專門解析我的這一教學行為罷了。很偶然的得到了這麼一本書頓時覺得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在書上圈圈點點成了習慣,讀後做個整理小結也是自己的一個小習慣。

英語教學中,常常會發現學生們是各種聽不清,記不住,讀不對。學生們筋疲力盡,老師們也在絞盡腦汁。phonics能夠幫孩子的耳朵辨別音節和韻律;能夠幫孩子搭建起詞音和詞形的聯繫。;phonics還能幫孩子體驗字母與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

咱們在中文環境下學英語跟本書的作者女兒在國外學英語那又是兩種情況。“安妮”是本書作者的女兒,她正在加拿大讀幼兒園。通過觀察安妮在國內外英語啟蒙的經歷,編寫了這一本書。

咱們中國的英語教育出品的多是“啞巴英語”,而造成啞巴英語的原因,絕不僅僅是“輸出環節”的問題,造成啞巴英語真正的原因在於輸入環節中原汁原味的英語聽力輸入量不夠,中英互譯的思維模式以及死背單詞語法所造成的情境對應能力的不足。

雖然平時教學中我常常我説某某兩個字母組合發什麼的音,但就是還沒有一套理論支持,也沒有一些專用的術語。通過閲讀這本書,現在有了。英文字母有兩個屬性。一個是lettername(字母本身的名字),一個是lettersound(字母的發音)。而後者是學前班一年的啟蒙學習內容。音和字母的對應,音和單詞的對應,音和實物的對應,都靠音來連接。音才是英語啟蒙的重點。

外國的語言教育,真的是更注重“語言”兩字。而我們,當然本人觀點不能代表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還是暫且説自己個兒吧。我的日常教學更偏向“工具性”,朝着考試目標而定的“訓練”。想來真是個落後分子了,這以後一定得洗心革面,跟國際接軌。

背誦,這是大部分中國學生的拿手絕活。但是,為什麼背下來的巨型為啥不管用呢?死背單詞和句型就好比學游泳的人在陸地上做模擬動作,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的道理一樣。單詞也好,句型也好,都要在情境中才能學會運用。背下來100個句型不如通過動畫片和閲讀積累100個情境管用。這一片斷深得我心啊,舉雙手支持。

就是承認學英語,聽原汁原味的歌曲,看美劇等都是在磨耳朵。磨耳朵的關鍵不在於聽懂每一個單詞,而在於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培養語感。這使我突然想起中央台的一套動畫片,可以佈置給孩子們當特別的作業就是“觀看英語動畫節目”。

中國孩子從小就開始聽各種中文兒歌童謠,英語國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訓練語感的。我們的英語啟蒙完全應該走同樣的路,首先得讓孩子大腦中儲存足夠多的語音信號,他們才能區分各種信號的不同,所謂的辨音能力就是這樣形成的。

聽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對應能力是輸出的基礎。輸出是輸入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輸入一點點就開始關注輸出,極有可能引發孩子的逆反和厭學。只要輸入的資源正確、方法科學、時間足夠。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本書提供了安妮在加拿大幼兒園三年下來的一些,原汁原味的學習資料。有很多都可以截取出來使用,真是受益頗多。

第二篇: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英語學習路線圖》

讀書

--主持人:嘟嘟媽

今天的讀書會上選讀的書比較特殊,羣裏很多家長朋友都聽説過,甚至是安妮鮮花的忠實簇擁者,但我們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們提倡在書中吸取營養,儘量避免盲目接受。所以我們要討論、要思考!因此,我們這次讀書的速度會比較慢。今天只讀一章:中文環境下的英語啟蒙誤區。

對於這本書,我個人有很多感觸,應該説這本書對我給嘟嘟做英文啟蒙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可以説是對我本人教育思想的啟蒙。回顧近兩年對孩子的英語啟蒙之路,可謂斑斑血淚,從當初的硬性輸灌——孩子牴觸——反感英語,到焦慮——學習——探索,到昨天晚上嘟嘟笑聲朗朗地給我講the pop-up dear zoo。一路走來,多有感觸。

可以説,博悦英語俱樂部的建立從源頭上有這本書的影響。

我一直講,我是個很笨很笨的媽媽,我給大家提供的是從自己和嘟嘟的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教訓的部分最有意義,替大家試錯吧。我們都是中式英語的受害者,但在給孩子進行英文啟蒙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試圖用原來的方式進行:背單詞-記句型—背語法,然後,然後就不會聽也不能講了。我本人是做過多年少兒英語培訓的,當時在給嘟嘟做啟蒙的時候信心滿滿:我自己能搞定。開始的時候也是強制式地逼迫孩子被兒歌、短句,導致嘟嘟在一年的時間裏對英語敬而遠之。

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安妮鮮花的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幾乎可以説是醍醐灌頂!猛然發現我們的學習路徑錯了!

那麼現在,我們就從第一章讀起,看看在中文環境下的英文啟蒙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安妮鮮花認為:啞巴英語不是輸出的問題,而是輸入環節中原汁原味的英語聽力輸入量不夠!加上中英互譯的思維模式和死記硬背的學

習方式共同造成了情景對應障礙。逐一來看吧。

一、英語啟蒙早有用嗎?

這一部分主要在書中第二頁到第三頁,有書的朋友請自行閲讀。

安妮鮮花從小安妮的經歷中總結出一個經驗:英語的學習,語感是關鍵;建立語感,辨音能力是關鍵。這恐怕是對我們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最大的顛覆。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是那麼學過來的,知道有問題,不知道毛病出在哪裏。本書的第一大貢獻就是引領大家找到了突破的方向。書中列舉了安妮的例子和其它一些研究數據,力圖證明聽音辨音的能力應該從小開始,越小的時候效果越好。

九個月以前形成的語音記憶會惠及孩子一生!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與生俱來的辨音能力會逐漸退化,有語言學家認為12歲是個分水嶺,此後的外語學習將更多地受母語影響。聽到這裏,大家是不是有些泄氣了?我們這個羣裏的絕大多數寶貝都過了九個月了,照這麼説,咱們沒機會了?當然來得及!一方面,這樣的觀點是一家之言,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絕對權威,尤其在教育方面,沒有人比父母更權威;另一方面,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只要有正確的方向,找到科學的方法,早一點晚一點差別不會很大。如果機械的套用那樣的年齡理論,民國時期成長起來的那些英語翻譯大家都沒有機會成功了。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早也不晚!小孩子是一張白紙,容易形成正確的語感。大孩子有大孩子的優勢,思維更發達,所謂起步晚,只不過是要多費一點力氣而已。事因難能方可貴。我們首先就要戒除焦躁的思想,不去在起跑線上爭朝夕,否則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好處。

安妮鮮花的觀點中最有價值的是對聽音辨音能力的探索。她認為,學習英語的關鍵是聽,只有足夠的輸入才可能有輸出。回顧孩子們學母語的過程,印證了這一點。

我們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處在語言環境中,他們一開始一定是聽不懂的,但不妨礙他們海綿一樣地吸收,經過1年多的吸收,才開始有了表達嘗試。所以,英語學習的順序也應該是聽力辨音——聽覺記憶——聽力理解。聽力辨音就是大量原汁原味的輸入,力求質與量的同

步保證。心理學研究顯示,同一條信息在重複輸入七次後會形成聽覺記憶。有了足夠的記憶,再結合情節進行聽力理解,這樣的輸入才是一個完整的有效輸入過程。

由此,我們整理這一部分的觀點:1、儘快開始,儘早開始啟蒙;

2、啟蒙的方向——聽力輸入。 但不能止步於聽力輸入,形成語言能力的根本途徑是大量閲讀,因此,聽力輸入是為未來的閲讀能力打基礎的。沒有聽力理解能力,閲讀就會停留在朗讀的層面上,還是死記硬背。所以,聽是開始;對“大孩子”而言,馬上開始!

我們母語的習得過程很類似。所謂大孩子是相對而言的,孩子大能大到什麼程度?大家沒必要糾結於此,只要開始,埋頭耕耘,就會有收穫。不攀比、不計較,早晚會有成果,開始就會有成果。要有牽着蝸牛散步的胸懷。

二、26個英文字母背後的故事

接下來探討的是另一個啟蒙問題,怎樣學習。

我們習慣的是音標,但真正的英文母語環境下學習者習慣的是自然拼讀。也就是每一個字母都有其對應的發音,記住了每個字母的發音,就能拼讀出來;結合大量輸入形成的聲音記憶,配合場景理解,就形成了閲讀能力。而我們國內的學習習慣於從音標開始,實際上,音標是語言學家們發明出來用以研究不同語言發音的工具,非常的專業,對普通非專業人士並不適用。一個個抽象的符號,配上陌生的聲音,孩子們學起來會有樂趣嗎?這是雙重亂碼啊!而且,從中文和英文的區別來講,我們中文是象形文字,造字的倉頡是四目神,用眼睛學習,讀成什麼發音不影響理解,而英文是拼音表意文,字形必須與聲音對應才有意義。英語文化的源頭是荷馬,我們知道他是個盲人,用耳朵聽、用口傳,從這個源頭上來講,英文的學習就必須重視聽!讀是建立在聽的基礎上的。聽到的東西怎樣從抽象的符號變成具體的東西呢?就用一個個字母拼成有意義的讀音。我們看書上第6-9

頁,講的就是自然拼讀。每一個字母都有letter sound,掌握了自然拼讀規則,做到聽音能寫,見字會讀,才是閲讀。

我有一段時間特別困惑的就是如何讓孩子掌握閲讀英文的能力,最初希望從單詞入手,後來發現不行:單詞背不過來!接觸了自然拼讀才恍然大悟,要讀得懂就要聽得多!每一個字母的發音都是相對固定的,英語中有70%以上的單詞符合自然拼讀法則,比如a發作“艾”,c讀作“科”,t讀作“特”,大家試着連起來拼一下--c-a-t"科-艾-特',如果有cat的聲音記憶,拼讀出來就會呈現出貓。所以,我們也開始學習自然拼讀。

暑假有計劃開一個自然拼讀課,集中學習自然拼讀法則,幫助孩子們掌握自主閲讀的能力。但是,學習自然拼讀有一個前提,就是孩子有足夠多的聲音記憶,也就是經過足夠長時間的輸入才可以開始學習,否則機械地記憶一個個拼讀法則,就變成了另一種音標學習了。學習外語的興趣基礎是理解,孩子聽到的、看到的、要他們記憶的必須對他而言有意義,對任何人而言記憶亂碼都是一件苦差事!

為了將來的拼讀-閲讀 ,大量輸入吧!

三、磨耳朵要不要摳單詞

安妮鮮花認為,沒必要細究單詞的意義,因為輸入是整體的,意義也是完整的,所以不用追究每個單詞的意義。我個人贊同這個觀點。從孩子學母語的過程來講,最初孩子不會完全理解每一個字的意義,只是在情景對應中模模糊糊地意識到大概是這麼回事,後來是在多次反覆的過程中逐漸印證了自己的猜想,然後才形成了字與意義的對應。像是砌牆一樣,剛開始從一長句中聽懂了一些片段,得到一些磚頭,後來片段逐漸多起來,磚頭積攢的多了,有機聯繫整合,形成了完整的儲備。聽的目的對孩子來説最初不一定是為了輸入,他們就是想知道那個發音到底是什麼,那個東西叫什麼,後來多方印證後,形成了自己的詞彙和句子的儲備,然後才有輸出。比如,孩子聽到“寶貝,你把小手拿開,不然杯子裏的水會燙到你的,會痛哦!”這句話,

會有孩子一個字一個字地問“燙是什麼?”“痛是什麼?”嗎?聽得多了,情節積累起來,他們自然就理解了那兩個字的意義。 所以,對於小童的輸入,不用費力氣試圖向孩子逐字解釋。我們書館的立體悦讀計劃中也有一個原則:不逐字翻譯,避免破壞孩子對情景的整體理解就是這個道理。而且,中英文之間最大的區別不僅僅是發音的問題,而是思維方式根本不同。如果硬要孩子逐個去追究單個字的意思,破拆句子,一定會影響整體思維能力的形成。所以,聽力輸入的時候不用替孩子擔心“聽不懂怎麼辦”,聽得多了、有情景對應,互相印證,孩子自己會解決的,要相信孩子;覺得孩子有了一些積累後,也不要考問孩子單個字詞怎麼説。蘋果怎麼説?香蕉怎麼説?這樣的問題對語言思維沒有太大的好處。而且,如果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輸出,被大人們硬逼着追問每一個詞的意思,他們會很緊張,搜腸刮肚地找每個詞的意思以博大人一笑,這對孩子公平嗎?

另外,安妮鮮花提倡孩子在輸入的時候有意識地增加韻律訓練。什麼事韻律文?就是結尾押韻的句子組成的短文。比如cat hat mat,以t結尾押韻,這樣的韻律文對培養英語語感非常有幫助。因為英語和中文的發音區別最明顯的是語調和連讀。我們中文的語調是四聲固定,認字的人讀錯了音就不行,但英文的語調千變萬化,不同的人、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心情下説同一句話語調千差萬別,似乎沒有規則可言。有人説漢語的四聲是外國人的天敵;同樣地,英文的語調和連讀也是我們學英文的障礙。英文實際上好學!因為語調雖然變化多,只要掌握了基本的韻律就能建立起語感。我現在上傳的這個就是經典韻律文the cat in the hat,這句話就是押韻的。堅持聽有韻律的聲音資源,能有效建立孩子的聽音能力,進而掌握語調,最初是聽得懂不同的語調,進而會以不同的語調錶達不同的意思。韻律文訓練的另一個好處是幫助分辨連讀。a cat in a hat ,這句話有兩處連讀,聽起來會是 a cati-na-hat,不熟悉連讀就會聽成其它的意思。有朋友問,孩子聽不懂,然後就不聽了,怎麼辦?開着就當聽音樂。書中第11頁講到安妮和小寶的例子,他們從小堅持聽着根本聽不懂的兒

歌,日積月累的結果是更加容易理解長難句。當然,磨耳朵也有具體的做法,這個我們以後會討論。而且,韻律兒歌聽得多的孩子,理解語速比較快的英文影片更加容易。這也是英語作為拼音表意語言的特點。

今天討論的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怎麼看待中式英語。

以前讀汪培鋌的時候,有家長提出過,中國人説的英文不地道會不會誤導孩子。首先,在輸入的過程中,儘可能找到原汁原味、正宗純正的資源提供給孩子。因為孩子聽到的是什麼,就會形成什麼樣的語言,英語底子很重要。

所以在最初啟蒙的一兩年甚至兩三年間,要盡力給孩子尋找最正宗的語言資源,等到有了基礎,孩子能分辨出發音的差別了,給他們不同的發音來源也(轉載需註明來源)沒關係了。畢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孩子接觸的主要是中國老師,要讓孩子建立辨別能力,有了良好的底子,孩子就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會糾正別人的錯誤發音。

第三篇: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書筆記

原文地址:《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書筆記作者:凱茲瑞丁英文讀書

書中作者以自己孩子在加拿大的學習為主線,介紹了國外的教育體系,並總結出了適合中國孩子的英語啟蒙路線和方法,從這本書中我不但學到了科學進行英語啟蒙的方法,更看到了歐美國家充分尊重兒童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個性,科學的開展教育的方法。

一、英語啟蒙越早越好

1、人的辨音能力在嬰兒期最強、以後逐年減弱,所以從孩子出生開始,越早輸入英語語音信號,孩子的聽力辨音能力、聽覺記憶能力就越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如果要等到孩子上國小後,才開始啟蒙,一方面孩子的辨音能力在下降,另外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在英語啟蒙上不可能投入太多時間。

3、如果等到孩子中文能力變強,孩子的思維模式已經和成人接近了,再進行英語啟蒙,孩子會由於聽不懂,對英語產生牴觸,另外也會不自覺的要求對應中文意思,不利於英語思維的培養。

二、如何啟蒙

1、基本思路:像學習中文一樣學英語,從聽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對應能力兩個基本點入手。

2、通過原版的兒歌、童謠、動畫片來培養語感,不用太關注聽懂每一個單詞,而在於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培養語感。

3、在保證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資源。

4、兒歌一般比較簡單,它的韻律節奏往往能讓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語。

5、原版書和動畫片的精髓在於它的情境對應,可以構成孩子的口語基礎。

6、動畫片和原版書的音頻,提取出來,在孩子看過幾遍動畫片之後就開始只聽音頻,進行聽力訓練。在聽音頻的過程中,孩子的腦子裏還會有畫面浮現,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對應的作用。

7、不要急於讓孩子輸出,輸出是輸入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聽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對應能力是輸出的基礎。

8、對於孩子的發音錯誤,也不用急於糾正,孩子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修正和解決。

9、看什麼,聽什麼,讀什麼,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

三、英語思維的培養

1、中式英語:在講英語時,需要對應中文,進行翻譯。主要原因是腦子裏的儲備不夠用,沒有儲備足夠多的英文場景。如果不翻譯,我就説不出來。這是產生中式英語真正的原因。

2、中國人學習英語:背單詞、句型、學語法,而語法的先入為主,恰恰剝奪了我們體會英語語感的機會。

3、解決中式英語的方法:尊重語言學習以及兒童成長的客觀規律,按照母語的方式,用最自然的方法學習英語,從聲音和圖形、場景的對應來學習英語,才有可能擺脱中文思維的控制。

4、英語思維:我的理解就是見到英語,能不經過大腦的英漢翻譯過程就直接反應出英文意思。怎麼反應呢?這需要大腦中有與事件場景相對應的大量現成的英文表達。

5、動畫片、原版繪本、分級讀物中誇張有趣的圖畫能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並且反過來讓孩子體會單詞的意思---用圖畫和場景而不是中文來體會句子、單詞的意思,這正是鍛鍊英語思維的開始。

6、培養英語思維,沒有捷徑,只有大量地聽、大量地讀,這裏説的量是指細水長流,積少成多的量的積累。

四、家長的作用

1、父母應該擔起自己的責任,多花一些時間來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以及科學的教育方法,這樣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孩子。

2、父母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孩子的興趣點。

3、結合孩子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資源包括(兒歌、動畫片、圖書)。

4、在你不能確定和孩子説的是正確的英語的情況下,首先要自己和孩子一起去輸入、去吸收,看看國外的動畫片、國外的原版書中都是怎樣表達的,找出對應場景下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後再遇到同類的場景時,和孩子一起把書中、動畫片中的説法活學活用。這個辦法比家長用設計出的句型和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對話,要有價值得多。

5、英語培訓班只能解決30%的問題,其餘的70%靠家庭,家庭才是教育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6、父母對兒童英語學習整體方向的把握,遠比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更有價值。

7、在孩子有了足夠輸入之後,再為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的互動環境,或者是和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一起交流,或者是和以英語為母語的老師交流。這個交流環境可以通過帶孩子上英語班、和國外孩子音視頻交流、或者上外教課來解決。

五、親子閲讀

1、讀書不僅僅是認字,它應該是一種綜合的人生體驗。

2、親子閲讀,重要的不是讀什麼,更不是學了多少單詞和句法,而是讓孩子喜歡上書,並且有慾望通過讀書去了解外面的世界。這個動力不但會推動孩子的英語學習,更會為孩子提供一個廣闊的視野。而視野往往比知識更能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

3、親子閲讀方法:

?坐在孩子身邊,一手持書,一手摟着孩子;

?不要在乎發音是否標準,但是要充滿感情,表情、語氣誇張的讀;?讓孩子翻書頁;

?讀書時,可以用母語來解釋,讓孩子找到圖片中的樂趣;

?每天的親子閲讀時間在15-30分鐘;

?重點是情境對應,切記逐字逐句的翻譯;但是一些固定的名詞可以翻譯幫助孩子理解。

?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圖片問孩子一些問題,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思維能力。

六、關於國外教育

1、加拿大的國小是從學前班開始的,稱為k年級,只上半天課,基本上全年都在學letter sound(26個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

2、北美孩子的課外閲讀量非常大,大約是中國孩子的六倍。安妮(作者的女兒)國小二年級時的閲讀量在一年200萬字,每天30-50分鐘;

3、北美三年級以下的學生沒有教材,老師的作用是選擇各種讀物中最精華的部分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解。

4、國外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能力佈置作業,例如閲讀能力差的,老師會讓孩子每天放學時帶一本書回家,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讀。閲讀能力好的,則不會有要求。

5、老師定期會給學生做閲讀等級評估,教室裏的書也是按照等級分類的,便於孩子們選擇適合自己的讀 物。

6、國外孩子從小就學畫畫,不是學習如何畫,而是學習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7、教育部的責任:不規定教材,但是要求學校按照正確的方法、次序去讀,最終得到正確的閲讀方法。

8、加拿大學校從二年級開始強調閲讀理解,例如:讀完繪本後讓孩子複述喜歡的部分,畫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或動物,改編故事的結局。

9、培養演講口才,從學前班開始,讓孩子拿着自己做的,拍的,經歷過的東西去介紹,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10、北美學校從不要求孩子跟讀,也不要求背誦。但是對於朗讀和流利閲讀卻要花費很多工夫。

11、國外的家長送孩子參加培訓班,最關心的是孩子玩的開不開心,而不是學到多少東西。

12、蒙氏教育的核心:讓孩子做主,父母的作用是觀察孩子的敏感期,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13、國外教學思路:以phonic(自然拼讀法)為主線,在國小教育的最初四年(從學前班到三年級)通過大量的閲讀來培養閲讀習慣、訓練閲讀能力。具備這種能力後,再通過它去完成今後的學科學習。

七、phonics是科學閲讀技能

1、phonics 是針對兒童學習特點,適合兒童學習英語語音的注音系統。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與語音(sound)之間的對應關係,不用藉助音標,看着字母就可以直接讀出該詞的發音,解決單詞不會讀,無法拼的問題。

2、學習phonics的前提:大量地聽原版兒歌、故事、動畫片,進行韻律節奏、聽力辨音能力的訓練,培養孩子的語感。

3、phonics教法是:先有閲讀接觸的基礎,再系統梳理一下規則,然後通過大量閲讀合適的讀物來鞏固強化。最終達到的結果是:一個規則不管在什麼樣的閲讀材料中出現,孩子們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反應出來。甚至説,最後phonics這種有形的規則變成了閲讀中無形的感覺。而這種內化的過程,就是一種語言能力。

4、流利閲讀是閲讀的第一個目標,以phonics為基礎,通過phonics拼讀單詞、熟練掌握那些佔據閲讀量50%左右的220個sight words(常用詞),然後靠大量閲讀來鞏固,最終實現快速流利閲讀。

5、先解決流利閲讀的問題,然後才是閲讀理解。

6、以phonics的眼光來看,單詞不是由字母組成的,而是由音組成的,而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組合組成的。這和我們理解的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完全不同,

在單詞和字母之間多了一個“音”,正是這個多出來的音,讓老外具備了見到生詞會讀、聽到讀音會拼寫的能力。

八、phonics階段科學選書方法

1、選書不當,會影響孩子的閲讀興趣,還可能讓孩子逃避閲讀、逃避英語。

2、five finger rule規則:找出書中有代表性的一頁,讓孩子出聲地試讀,如果有五個單詞以上卡殼,那説明太難了。如果只有一個卡殼或沒有卡殼,説明太簡單。卡殼是指不會讀,或者是讀錯了沒有自己糾正。

3、i pick原則:

?目的: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興趣:我喜歡這本書的主題嗎?(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季節、節日、學校學習的內容,以及孩子的經歷來選書。)

?理解:我能理解這本書的內容嗎?

?認識:我認識這本書裏面大部分的單詞嗎?

九、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

1、兩歲以前的孩子應把大力氣花在聽力輸入上,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此時所進行的親子閲讀,重點應該是發展認知,學會把圖形與簡單的英文表達對應起來。

2、二至四歲的孩子應繼續聽力輸入,同時加強情境對應的訓練,通過動畫片、原版書來建立對應模式。四歲之前的閲讀,一般以繪本為主,輔以孩子喜歡的分級讀物。

3、四歲是孩子的閲讀敏感期,如果前期聽力輸入不夠,情境對應訓練不夠,則需要繼續。

4、四歲以上的孩子,在學習phonics的同時,要加大自主閲讀的閲讀量,尤其要重視加大同一級別的閲讀量。

5、如果四歲以上的孩子英語學習才剛剛起步,則可以幾步同時進行,先加大聽力輸入,同時培養英語閲讀興趣,然後開始phonics的學習,進入自主閲讀階段。

第四篇:《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書筆記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書中作者介紹了國外的教育體系,並總結出了適合中國孩子的英語啟蒙路線和方法,從這本書中我不但學到了科學進行英語啟蒙的方法,更看到了歐美國家充分尊重兒童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個性,科學的開展教育的方法。

一、英語啟蒙越早越好

1、人的辨音能力在嬰兒期最強、以後逐年減弱,所以從孩子出生開始,越早輸入英語語音信號,孩子的聽力辨音能力、聽覺記憶能力就越強,對孩子的英語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如果要等到孩子上國小後,才開始啟蒙,一方面孩子的辨音能力在下降,另外孩子要學的東西很多,在英語啟蒙上不可能投入太多時間。

3、如果等到孩子中文能力變強,孩子的思維模式已經和成人接近了,再進行英語啟蒙,孩子會由於聽不懂,對英語產生牴觸,另外也會不自覺的要求對應中文意思,不利於英語思維的培養。

二、如何啟蒙

1、基本思路:像學習中文一樣學英語,從聽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對應能力兩個基本點入手。

2、通過原版的兒歌、童謠、動畫片來培養語感,不用太關注聽懂每一個單詞,而在於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培養語感。

3、在保證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資源。

4、兒歌一般比較簡單,它的韻律節奏往往能讓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語。

5、原版書和動畫片的精髓在於它的情境對應,可以構成孩子的口語基礎。

6、動畫片和原版書的音頻,提取出來,在孩子看過幾遍動畫片之後就開始只聽音頻,進行聽力訓練。在聽音頻的過程中,孩子的腦子裏還會有畫面浮現,能很好地起到情境對應的作用。

7、不要急於讓孩子輸出,輸出是輸入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聽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對應能力是輸出的基礎。

8、對於孩子的發音錯誤,也不用急於糾正,孩子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自己修正和解決。

9、看什麼,聽什麼,讀什麼,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選擇。

三、英語思維的培養

1、中式英語:在講英語時,需要對應中文,進行翻譯。主要原因是腦子裏的儲備不夠用,沒有儲備足夠多的英文場景。如果不翻譯,我就説不出來。這是產生中式英語真正的原因。

2、中國人學習英語:背單詞、句型、學語法,而語法的先入為主,恰恰剝奪了我們體會英語語感的機會。

3、解決中式英語的方法:尊重語言學習以及兒童成長的客觀規律,按照母語的方式,用最自然的方法學習英語,從聲音和圖形、場景的對應來學習英語,才有可能擺脱中文思維的控制。

4、英語思維:我的理解就是見到英語,能不經過大腦的英漢翻譯過程就直接反應出英文意思。怎麼反應呢?這需要大腦中有與事件場景相對應的大量現成的英文表達。

5、動畫片、原版繪本、分級讀物中誇張有趣的圖畫能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並且反過來讓孩子體會單詞的意思---用圖畫和場景而不是中文來體會句子、單詞的意思,這正是鍛鍊英語思維的開始。

6、培養英語思維,沒有捷徑,只有大量地聽、大量地讀,這裏説的量是指細水長流,積少成多的量的積累。

四、家長的作用

1、父母應該擔起自己的責任,多花一些時間來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以及科學的教育方法,這樣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孩子。

2、父母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孩子的興趣點。

3、結合孩子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資源包括(兒歌、動畫片、圖書)。

4、在你不能確定和孩子説的是正確的英語的情況下,首先要自己和孩子一起去輸入、去吸收,看看國外的動畫片、國外的原版書中都是怎樣表達的,找出對應場景下的語言表達方式。以後再遇到同類的場景時,和孩子一起把書中、動畫片中的説法活學活用。這個辦法比家長用設計出的句型和孩子用完整的句子對話,要有價值得多。

5、英語培訓班只能解決30%的問題,其餘的70%靠家庭,家庭才是教育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地方;

6、父母對兒童英語學習整體方向的把握,遠比教給孩子具體的知識更有價值。

7、在孩子有了足夠輸入之後,再為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的互動環境,或者是和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一起交流,或者是和以英語為母語的老師交流。這個交流環境可以通過帶孩子上英語班、和國外孩子音視頻交流、或者上外教課來解決。

五、親子閲讀

1、讀書不僅僅是認字,它應該是一種綜合的人生體驗。

2、親子閲讀,重要的不是讀什麼,更不是學了多少單詞和句法,而是讓孩子喜歡上書,並且有慾望通過讀書去了解外面的世界。這個動力不但會推動孩子的英語學習,更會為孩子提供一個廣闊的視野。而視野往往比知識更能決定孩子未來的高度。

3、親子閲讀方法:

?坐在孩子身邊,一手持書,一手摟着孩子;

?不要在乎發音是否標準,但是要充滿感情,表情、語氣誇張的讀;?讓孩子翻書頁;

?讀書時,可以用母語來解釋,讓孩子找到圖片中的樂趣;

?每天的親子閲讀時間在15-30分鐘;

?重點是情境對應,切記逐字逐句的翻譯;但是一些固定的名詞可以翻譯幫助孩子理解。

?讀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圖片問孩子一些問題,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思維能力。

六、關於國外教育

1、加拿大的國小是從學前班開始的,稱為k年級,只上半天課,基本上全年都在學letter sound(26個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

2、北美孩子的課外閲讀量非常大,大約是中國孩子的六倍。安妮(作者的女兒)國小二年級時的閲讀量在一年200萬字,每天30-50分鐘;

3、北美三年級以下的學生沒有教材,老師的作用是選擇各種讀物中最精華的部分在課堂上給孩子們講解。

4、國外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能力佈置作業,例如閲讀能力差的,老師會讓孩子每天放學時帶一本書回家,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讀。閲讀能力好的,則不會有要求。

5、老師定期會給學生做閲讀等級評估,教室裏的書也是按照等級分類的,便於孩子們選擇適合自己的讀 物。

6、國外孩子從小就學畫畫,不是學習如何畫,而是學習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7、教育部的責任:不規定教材,但是要求學校按照正確的方法、次序去讀,最終得到正確的閲讀方法。

8、加拿大學校從二年級開始強調閲讀理解,例如:讀完繪本後讓孩子複述喜歡的部分,畫出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或動物,改編故事的結局。

9、培養演講口才,從學前班開始,讓孩子拿着自己做的,拍的,經歷過的東西去介紹,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10、北美學校從不要求孩子跟讀,也不要求背誦。但是對於朗讀和流利閲讀卻要花費很多工夫。

11、國外的家長送孩子參加培訓班,最關心的是孩子玩的開不開心,而不是學到多少東西。

12、蒙氏教育的核心:讓孩子做主,父母的作用是觀察孩子的敏感期,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第五篇:不能再錯過的英語啟蒙

不能再錯過的英語啟蒙

---讀《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有感

普陀區蝦峙學校王愛娜

今天,我也想來談談關於《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這本書的有感。雖然徐老師為我們推薦的三本書都很不錯,都很有各自的特點,但是,不得不説吸引力最大,最有感觸,最有話要説,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這本《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這本書真是不愧為最暢銷的英語啟蒙書啊!

看這本書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暫且不去説我們自己已經錯過了英語啟蒙,問題是我們現在正帶着自己的學生走在一條並不是十分正確的英語啟蒙路上抑或我們所認為的對自己的孩子的英語啟蒙是多麼可笑的。所幸的是我們遇到了這本書,我想看完這本書後大家跟我肯定會有一樣的感覺,那就是不能再讓自己的學生和孩子錯過正確的英語啟蒙了。

這本書收錄於“花開的聲音—安妮鮮花”的新浪博文,從普通家長的視角,記錄了自己的孩子安妮八年來在中國和加拿大兩國的英語啟蒙的親身經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範例,揭示了在西方國家中國小教學中非常流行的自然拼讀法,闡述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體系和層次。她在書中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原先似乎孤立的英語單詞、音標、語法、聽力、口語、閲讀理解等,其實存在一種內在的聯繫,而這個紐帶就是phonics(自然拼讀法)。從音素及韻律開始,語感培養,辨音能力訓練,情景對應能力養成,快速閲讀技巧,到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phonics始終貫穿其中。

安妮鮮花(作者)給作為英語老師的我們上了很好的一堂培訓課,她讓我們知道,phonics(自然拼讀法)才是英語啟蒙中最重要的角色,有了phonics(自然拼讀法)的基礎,所有的英語學習都會豁然開朗。所幸的是,我們新版的pep教材已經認識到了phonics(自然拼讀法)的重要性,將phonics(自然拼讀法)融入到了新版的教材中,在三年級就開始滲透phonics(自然拼讀法),就如學中文先學拼音一樣,我們的教材開始慢慢地以我們的母語中文學習的模式來思考英語啟蒙的方法,一年下來,我們也確實看到了phonics(自然拼讀法)的一些成效,我想只要堅持,我們會收到更意外的驚喜。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這不僅是一本英語啟蒙書,更是一本滲透了綜合育兒理念的書籍,它告訴我們在孩子的英語啟蒙路上,第一環境需要家庭來營造。爸爸媽媽真正需要做的,是搞清楚英語啟蒙的科學體系,尊重孩子成長的內在規律,站在孩子身後,根據孩子的需要提供資源,點燃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孩子在英語的游泳池中按照自己的需要盡情地玩耍,長的是水性,享受的是樂趣。

作為新手上路的媽媽,我很慶幸在自己寶寶七八個月大的時候閲讀到了這本書,為他的英語啟蒙之路開啟了小小的一扇窗,我極其認同作者的其中一個觀點:就是儘可能早地給孩子磨英文耳朵,也就是讓孩子儘早接觸原版英文資源,例如:英文原版動畫片、歌謠、詩歌、故事等等,讓孩子經常聽,為他們創造儘可能純正的語言環境。磨英文耳朵的關鍵不在於聽懂每一個單詞,而在於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培養語感。中國孩子從小就開始聽各種中文兒歌童謠,英語國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訓練語感的。我們的英語啟蒙完全應該走同樣的路。於是,我開始在家裏放起了《語感啟蒙》的音頻和視頻,沒想到孩子真的挺喜歡的,一放這個視頻就聽得很認真,還手舞足蹈的。當然這麼小的孩子他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也許聽了一兩首就自己玩自己了,但我還是將視頻當背景音樂放着,不是要他能聽懂,而是正如作者説的,這是一種無形的輸入,不要求他能輸出多少,而是希望他以後輸出時能不反感,不抗拒。當然如果有幸能夠“無心插柳柳成蔭”那便是更好的了。因此,希望沿着作者的步伐,能讓自己的孩子不再錯過英語啟蒙。

同時,書中介紹了很多免費的英語學習資源,這些資源都來自於國外的網站,語音地道純正,這一亮點又為我們的英語啟蒙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力量。希望通過這本書的閲讀,能讓我們對自己的英語教學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我們的學生和孩子能夠有一個全新的提升。那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yk46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