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安德的遊戲》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安德的遊戲》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安德的遊戲讀書心得

《安德的遊戲》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安德的遊戲》讀書心得

《安德的遊戲》算是我接觸的第一部科幻小説,剛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挺鬱悶的——它應該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一天下午,手頭的事情處理完之後拿起來歲遍翻了一下,竟然發現自己被他吸引了,被主人公安德的命運吸引了——這個生來就揹負着使命的傢伙,將會經歷些什麼??

“多餘的孩子”從出生他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這是一個計劃還是一個陰謀??只是在我看來無論是計劃還是陰謀這對於一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來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種悲劇吧。從命中註定性情“殘暴”的哥哥彼得,到在班級裏被別人排斥的“監視器”,安德紮起最初更多的是同情,同情他的遭遇,同情他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樣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這一切都源於他身上被賦予的那份崇高的使命,而這,在某些方面有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我們從下努力刻苦的學習,在書本與試卷中埋沒的那一個個原本天真爛漫的日期日落、花開花落。

無論在家庭、學校還是在後期的軍校,安德註定是一個孤獨行走孤獨戰鬥的人,他的周圍沒有任何可以尋求幫助的人,即使有,也會變得沒有。安德只能不斷的使自己變得強大,不斷的成長不斷的適應他周圍不斷變化的環境,而這正合格拉夫上校的心意,畢竟這在他看來是最能將安德培養成一個符合國際艦隊需要的天才的最好途徑。

當格拉夫上校來接年僅6歲的安德去國際艦隊學校報到的時候,安德的一句“我不想去,但我會去的”戳到了我的淚點,在旁邊寫下“for what?”是的,一個6歲的孩子,一個本該在媽媽懷裏哭泣的孩子,説看這樣一句話?安德為什麼要求?為了那個無比遙遠甚至荒唐的使命還是因為他別無選擇??我傾向於後一個答案,對這個不公平的現實痛恨無比。 被看重vs被孤立

安德離開了那個雖不温暖但仍有牽掛的家,來到了這個毫無温暖充滿未知的訓練學校——這個使命與磨難同時開始的地方。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安德的恐懼與無助,而這一切都在促使安德更加的謹慎,更多的思考更快的成長。

戰鬥學校不斷的將安德放在極限的環境當中,逼着他自己不斷的成長與進步。不管是把他提拔到火蜥蜴戰隊還是更換到野鼠戰隊,安德總是被拔苗助長着,而安德也在努力的寄去着更多的能量,不斷地適應新的環境併成長着,這個天才成長的道路註定與眾不同。 書還沒看完,不知道最後安德的命運到底如何,應該是按照格拉夫上校的心意成了卓越的軍事天才,打敗了蟲人完成了偉大的使命,而這一切的辛酸與內心的苦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了吧。

想了一下人生,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自然的成長;也可以為着某個使命經歷各樣的磨難最終取得真經,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到底怎樣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吧。

想了一下走出校園踏入社會的我們,這個不完美卻真實的社會會給我們準備怎樣的挑戰?面對這一切與我們最初“夢想”相差如此之大的現實,我們又該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向安德一樣,堅毅、勇敢、忍耐積極去面對人生的各樣風浪還是怨天尤人每天為着這個世界的不完美而苦惱?

加油吧,少年!如果你的身上揹負着某種使命就積極勇敢的抗起他,最起碼也不辜負了那使命。生命中有許多的磨難,但總不能因這這些磨難而停止了生存的腳步!借用六小齡童一句話:苦練72變,笑對81難!與君共勉。

第二篇:安德的遊戲

昨晚看了電影《安德的遊戲》,電影中的情節確實很讓人震撼。但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安德與蟲族的交流。當地球上的指揮官等都在想着要打敗蟲族的時候,只有安德卻以這樣勝利的方式為恥辱。

看完電影后,久久不能平靜。由電影,我想到了我們的教育。做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對於班裏的“刺頭兒”們,我又何嘗不是抱着要“打敗”他們的目的呢?也總有人在告訴我,要讓他們怕你。要讓他們不敢欺負你。

班裏有個這樣的孩子,上課愛説話,路隊愛説話,愛和別人打鬧。但是當你把他叫起來之後,他永遠説的是“xxx也説話了,你怎麼不説他?”現在想起來,他的反抗,他的壞脾氣,其實都源自於他所認為的不公平待遇罷了。他急着大聲辯解,實際上正是他內心最脆弱的時候。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覺得,不能再去想要征服他,或者説去打敗他。而是試着去跟他交流。也許他也會像蟲族那樣“不會説話”,但是肯定會有別的交流方法的。電影中的少年安德是這樣堅信的,我也這樣堅信着,總有一種辦法,可以與他內心深處進行交流,進行溝通。

第三篇:安德的遊戲 讀後感

科幻電影鑑賞期末作業

《安德的遊戲》觀後感

《安德的遊戲》(ender’s game)這部電影原改編自美國著名科幻小説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得的原名小説作品。這部小説作品發表於1985年,曾經獲得過“星雲”獎和“雨果”獎,而《安德的遊戲》這部電影則是由著名導演加文·胡德執導的。原著小説能夠同時獲得科幻文學史上的兩個最高獎項,這也説明了其對科幻未來世界的奇思妙想和小説對人性的深挖,極具哲理。而電影《安德的遊戲》很好地將這種在科幻題材電影中難得可貴的嚴肅主題做了最忠實的還原。在電影中探討了一種具有批判性又很適時的思想,例如領導力的真正意義善與惡之間的平衡以及發動戰爭的原因。總的來説,我覺得這是一部一部比較有思想的電影,看完之後讓我沉思了好久。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在遭受蟲族(一個外星物種)的侵略性攻擊之後,人們花費數年的時間去培育新的一代天才,並將他們訓練成為優秀的戰士以抵禦蟲族的再次攻擊。故事的主人公安德?維京在這些天才中脱穎而出,成為了最亮眼的指揮官,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指揮人類的部隊消滅了蟲族的整個星球。

剛開始在學校,安德是一個很瘦弱的小男孩,經常被在訓練營的同學伯納德和哥哥欺負。但安德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在被同伯納德欺負到忍無可忍的時候,他選擇奮起反擊,狠狠地教訓那位欺負他的同學。單純不借助武器的面對面單挑,單薄的安德不可能是伯納德的對手。安德在戰勝伯納德的時候就體現了他的機智和冷靜,先是示敵以弱,在伯納德措不及防的情況下藉助工具狠狠地打擊了伯納德。我很欣賞安德的這種機智,其實很多時候在現實中處理問題,我們都應該採取安德式的行為。一時的示弱不能代表軟弱,潛伏尋找致命的一擊,在對手措不及防的情況下給他狠狠的一擊。在正面對碰不及敵人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避其鋒芒,懂得擊其弱點。

之後,安德被格拉夫帶到一所建立在軌道空間上的戰爭學院上。為了訓練安德的領導能力,格拉夫從一開始就將安德捧成第一人,並讓其他人瞭解指揮官只有一名,讓其他人對安德產生嫉妒,之後安德便被孤立了。這樣的逆境沒有讓安德低頭,憑藉着他對人性不可思議的理解,他很快就重新獲得了友誼。與此同時,緊張的戰爭訓練,各種理論課、搏擊課、戰鬥實戰訓練讓安德快速地成長起來。尤其是在零重力的戰鬥教室裏進行的激光訓練更體現了他出色的戰術和體能。在不久之後,安德晉級到遙遠星球的軍官學校深造,並由在多年之前曾經打敗蟲族、才華橫溢的指揮官馬澤?雷汗進行指導訓練學習。安德的能力很快獲得了提升,在模擬對戰中的表現越來越出色。格拉夫和雷汗都很清楚蟲族很快將再次對地球進行下一次的攻擊,為了抵禦蟲族的侵略,他們加強了對安德的訓練。在一次終極測試中,安德以消耗近乎整個艦隊的代價摧毀了整個蟲族生存的星球。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並非是一次測試,這是一次真實的指揮遊戲。安德玩的不是一場遊戲,而是一場人類與蟲族對抗的星際大戰。而最後,蟲族的整個星球,蟲族的整個族羣都可能毀在了安德手中。

這時候,我覺得電影的精華部分出來了。在對戰爭的結果進行評價的時候,不同的人懷着不一樣的態度。一派是以格拉夫和雷汗為主的派別,他們始終認為,蟲族是人類生存的潛在威脅,而為了消除威脅,我們應該斬草除根,消滅整個外星族羣。他們看中的是戰爭勝利的結果,不看中戰爭勝利的方式。而另外的一派是以安德為主的派別,他們認為戰爭的目的不是盲目的消滅敵人。我們應該注重和平共處,敵人或許可以成為朋友。當我們總把把別人當成敵人,總想着去消除敵人的時候,敵人連退步和妥協的機會都沒有了。還有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勝利的方式遠遠比結果更為重要。有時候,我們可以把敵人轉化為朋友,這種勝利的方式比消滅敵人更好。

科幻電影鑑賞期末作業

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思考了很多。兩種看法,我更傾向於後者。對於電影中的那種血腥的勝利,真的是我們最想要的結果麼?雖然他們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和平,但是主動出擊的地球不對不像是一名自衞者,這是一名侵略者的行為。《安德的遊戲》在預告片中也曾經暗示了戰爭的本質不是一場遊戲,其背後的倫理觀更值得我們深思。看完這一段,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現實社會中的某些國家,總是接着維護世界和平的藉口到處發動戰爭。其中給那些無辜人民帶來的損傷遠遠大於平定威脅的收益。戰爭不是一場遊戲,我們很多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外星物種,我們在對待他們的時候 ,真的是要毫不保留地進行毀滅麼?而對待某些國家口中的恐怖分子,真的是憑武力正面對抗就能消滅其根源麼?我認為理解他們比正面地去對抗他們更好。像電影中對待蟲族人類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攻擊的行為我是不認同的。人類沒有盡全力去理解蟲族這個族羣,獲取與他們交流的機會,這就是一個錯誤的決策。雖然最後人類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這種勝利的味道總是含着一種苦澀感。理解能給對立的雙方帶來和平的解決方式,帶來一種不一樣的勝利。就像電影中安德説的那樣:“當你真正瞭解他們的時候,你也會愛上他們。”理解很多時候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勝利。

戰爭的本質不是一場遊戲,這是電影想表達的另外一個主題。在電影裏面,安德以一場遊戲的形式結束了一場戰爭。貌似這像在説戰爭就如同一場遊戲一般,來的快去的快,不用思考很多都能隨意進行。實質上電影表達的是另外的一種思想,戰爭的本質不僅僅是一場遊戲,我們不能隨意對待一場戰爭。戰爭的結果也不是如同遊戲那樣,只有勝利和失敗,在戰爭的背後還有很多的倫理道德觀值得我們深思。就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一樣,戰爭讓很多家庭支離破碎,讓很多兒童失去了父母。這原本就是一種不公平的剝奪。在電影中,我們還可以留意到,那些被選出來的天才兒童,在戰爭之後他們能獲得的是什麼呢?戰爭不是一場遊戲,現實世界和虛擬的世界總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在戰爭結束之後,孩子們的童年會變成如何,他們還會有童真嗎?他們的手上,沾滿了蟲族的血。就像安德在片末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那樣,他為自己滅了整個族羣而深感罪惡,心靈也受了很大的傷害。戰爭結束了,能給這些孩子留下來的是什麼樣的童年。現實生活中的戰爭,給兒童們留下來的童年也同樣是悲慘的。為此,我們應該謹慎對待戰爭,因為戰爭不是一場遊戲。

《安德的遊戲》這部電影對比與之前很多關於科幻未來戰爭的電影,他有着屬於自己的鮮明特色。首先,在對人物故事的描述方面,這部電影遵循了原著小説的描述,着重描寫了主人公的心理想法,並希望通過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去表達電影的思想,表達出原著作者對善惡平衡之間的哲理性爭辯和思考。再者,這部電影裏面應用了最新的特效,使得整部電影的畫面讓人看得覺得非常舒服,唯美的畫面給電影增色了不少。另外,導演在選擇主角的時候也選得非常好。電影中高高瘦瘦,有着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的小男孩非常符合原著描述的那個主角。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外表柔弱,內在堅強而且機智。

當然,這部電影也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比如在他的人物描述方面,主人公的學習進展太快了,原著中一些原本很好的鬥智鬥勇的場面和主人公的心理不斷的掙扎變化都不能完美地展現出來。還有,電影為了把故事壓縮在兩個小時內,不得不把原著中的四年發展歷程改為一年的學習歷程,這無疑讓我們這些觀賞者失去了對原著的清晰瞭解,畢竟原著是一部獲得了兩個科幻小説界最高榮譽獎的作品。這部作品還是很值得我們去品味的。但無論如何,導演加文·胡德還是比較好地向我們展示了《安德的遊戲》這部作品,也讓我們對它有了一個較清晰的初步認知。我認為這是一部比較好的科幻題材作品,值得一看。

第四篇:《安德的遊戲》影評

《安德的遊戲》影評 《安德的遊戲》是根據一部同名小説改編而來。講述了人類已步入太空時代,但卻在短短數十年間遭到一種外星生物——蟲族的兩次襲擊。在“第二次入侵”中,人類的主力艦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幾乎全軍覆沒。然而,一個名叫梅澤·瑞克漢姆的指揮官僅靠一支小艦隊竟奇蹟般的消滅了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佔據了絕對優勢的蟲族艦隊,從而挽救了人類。

很多年以後,為了抵禦即將到來的“第三次入侵”,人類把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天才兒童送到外太空艦隊中接受特殊培訓,希望能培養出像梅澤·瑞克漢姆一樣優秀的指揮官,率領人類艦隊與蟲族戰鬥。主人公安德就是其中一個被選中接受重點培養的天才兒童。

作為一部以太空戰爭為背景的電影,即便連最苛刻的觀眾也會承認,電影關於戰鬥的描寫充滿了想象力與史詩感。看到安德在操作枱上帶領自己的團隊,指揮千軍萬馬,那種揮斥方遒,彈指間灰飛煙滅的氣勢,舉手投足都充滿了優雅美感。安德如同一位交響樂團的指揮大師,整個戰鬥彷彿變成了一場華麗樂章,在不斷變奏中走向華麗高潮。這些激動人心的場景與段落,對於那些曾心懷將軍之夢的少年而言,就是夢想成真的時刻。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緒貫穿着整部電影。從始至終,沉重的壓抑感在電影中強勢橫亙。這種壓抑自原著而來,前期是安德不斷地自我懷疑與掙扎,是面對強勢者霸凌時的無奈反抗與瘋狂失控;中段是在心理遊戲與夢境中的彷徨不定;到了終局,則是在突變中將電影前100分鐘所緩緩堆積的理智與情感都摧毀殆盡,最終勝利的喜悦卻以少年主角的悔恨和淚水作為句點。少年發現了成人的欺騙與殘忍,而為他拭去淚水的,卻是異族鋒利的指尖。

《安德的遊戲》為觀眾提供了兩個維度的視角,孩子的遊戲與成人的戰爭,當二者合而為一,孩子意識到他們的遊戲原本是最殘酷的戰爭時,或許曾經的傳奇英雄,激動人心的戰爭,都會在現實面前顯得虛幻與空洞。而回歸現實,所謂的蟲族其實也是我們的各種所謂“敵人”,是否要先發制人,是否要將喪失抵抗的對手一再打擊,甚至將其置於決絕死地,這是電影提給每個人的疑問,卻並不給予正確答案。這個世界,有人反思戰爭,也有人鼓吹仇恨,崇拜殺戮與鐵血,對人類的最大傷害,一切慘絕人寰行為的主使者,從來不是什麼心懷叵測的天外來客或神祕異族,那些雙手沾染鮮血,打磨武器,並賦予殺戮美名的,分明就是我們的同族——人類。

撰稿人:八年五班印艤

第五篇:安德的遊戲影評

安德的遊戲影評 安德遊戲的世界觀,除去蟲族入侵與人類反攻這一大背景外,其它重要設計在電影中都表達得有點過於倉促和潦草,至少對非原著讀者缺乏足夠説服力。比如人類的星際戰爭為何要如此依賴一羣心智未熟的孩子?“安德”為何自一開始就如此倍受關注,與眾不同?安德為何對自己身為“老三”的身世耿耿於懷?他與兄長彼得(來自好範 文網:)及姐姐華倫蒂之間究竟有怎樣的牽扯與羈絆?安德又是如何在嚴苛的環境與不斷的挫折中步步成長,從一個在零重力教室裏打鬥的少年一躍成為最高艦隊指揮官的?由於時長限制,電影幾乎都沒有給出清楚交待,在敍事邏輯上自然也難以構建起強力的支撐。不過當觀眾的思維通路對這些語焉不詳的部分自動補完並默認放行的話,電影在視覺衝擊及情緒感染上的出色便開始展現光輝。必須承認,無論零重力戰鬥教室的獨特設計,亦或者最後大戰的恢宏壯闊,都讓人眼前一亮,而最後一刻的反轉,也的確能讓第一次進入這個故事的人感到驚詫,進而陷入思考。

當然,作為一部以太空戰爭為背景的電影,即便連最苛刻的觀眾也會承認,電影關於戰鬥的描寫充滿了想象力與史詩感。看到安德在操作枱上帶領自己的團隊,指揮千軍萬馬,那種揮斥方遒,彈指間灰飛煙滅的氣勢,舉手投足都充滿了優雅美感。安德如同一位交響樂團的指揮大師,整個戰鬥彷彿變成了一場華麗樂章,在不斷變奏中走向華麗高潮。這些激動人心的場景與段落,對於那些曾心懷將軍之夢的少年而言,就是夢想成真的時刻。

還有另外一種情緒貫穿着整部電影。從始至終,沉重的壓抑感在電影中強勢橫亙。這種壓抑自原著而來,前期是安德不斷地自我懷疑與掙扎,是面對強勢者霸凌時的無奈反抗與瘋狂失控;中段是在心理遊戲與夢境中的彷徨不定;到了終局,則是在突變中將電影前100分鐘所緩緩堆積的理智與情感都摧毀殆盡,最終勝利的喜悦卻以少年主角的悔恨和淚水作為句點。少年發現了成人的欺騙與殘忍,而為他拭去淚水的,卻是異族鋒利的指尖,何其諷刺。

《安德的遊戲》為觀眾提供了兩個維度的視角,孩子的遊戲與成人的戰爭,當二者合而為一,孩子意識到他們的遊戲原本是最殘酷的戰爭時,或許曾經的傳奇英雄,激動人心的戰爭,都會在現實面前顯得虛幻與空洞。而回歸現實,所謂的蟲族其實也是我們的各種所謂“敵人”,國家的,民族的,派系的,個體的,如何去揣度他人的惡意,是否要先發制人,是否要將喪失抵抗的對手一再打擊,甚至將其置於決絕死地,這是電影提給每個人的疑問,卻並不贈送正確答案。這個世界,有人反思戰爭,也有人鼓吹仇恨,崇拜殺戮與鐵血,對人類的最大傷害,一切慘絕人寰行為的主使者,從來不是什麼心懷叵測的天外來客或神祕異族,那些雙手沾染鮮血,打磨武器,並賦予殺戮美名的,分明就是我們的同族——人類。而那樣的基因,就深植在你我及萬千人的身體裏,只不過他與善共存,彼此爭奪,選擇的權力,就緊攥在每個人的手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9ko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