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一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作於上個世紀40年代,是他1946年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的講義,次年出版。起初會長介紹這本書時,説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冊子”,“通俗易懂”和“短”這兩個特點正是我喜歡讀的,然而在之後讀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並非我所想象的簡單易讀。在那些看起來通俗易懂的文字裏面,其實藴含着很深的社會學理論。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過費老的分析,對中國社會在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利結構、社會變遷等方面的特點,以及中國人骨子裏的天性似乎找到了根源。下面我從印象比較深的幾點淺談對本書的理解。

熟人社會

費老在開篇就指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村社會的人以農為生,世代聚村而居,人口的不流動形成了熟人社會,人們之間的交往依賴於熟悉和信任,行為依據也是從小習得的禮俗。鄉土社會實際上就是熟人社會、禮俗社會。費老還用“捆柴”和“水波紋”這兩個特別形象的比喻,分析了中西方社會格局上的差異,讓人豁然開朗。還有本書最後《血緣和地緣》一章,分析了在鄉土社會中,由於社會的穩定性和家族社羣的生存模式,血緣和地緣是合一的,隨着人口的流動和商業的發展,使得社會性質逐漸從血緣向地緣發展,但是,我想社會即使發展到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拋棄血緣的影響。通過讀這些,我對於中國社會為何如此注重人情、交清和人際關係有了更深的瞭解。

道德觀念

書中談到,中國人有“私”的毛病,的確,在很多外國人的眼裏,我們中國人只有私德沒有公德。但通過費老文中差序格局的分析,特別是他説“在差序格局裏,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裏,向內看也可以説是公”,使我對中國人“私”的問題有了更客觀的理解。我們自古強調的是孝悌忠信仁的道德主張,靠着傳統和社會公認的習俗、觀念作為行為規範,因此在那個時代,造成了中國社會天理人情、三綱五常比法律更有效的局面,這也成為民主法治進步道路上的一大障礙。在《禮治秩序》《無訟》兩章中,費老更深入的談論了這些。

家族制度

費老在書中提出,“家”在人類學上的概念是:由親子構成的生育社羣。而中國家庭混雜了太多生育功能之外的東西,政治的、經濟的、宗教的'等等,由此產生了一些弊端,比如文中所説的:夫妻關係並不是家庭的主軸,從而造成了兩性情感交流上的隔閡和淡漠。雖然沒有經歷過那種大家庭制度,但恰巧最近我讀了同時代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説《婚姻的故事》,寫的是中國30年代、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裏各式各樣的婚姻故事。通過兩書結合,我對舊社會的家庭和婚姻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如今,中國社會的大家庭制度逐漸瓦解,大家庭逐漸被小家庭取代,但是我想大家庭制度的影響依然存在,小家庭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我覺得費老的觀點在今天仍然十分新穎和實用,比如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應該是第一位,多進行情感交流,把精力放在養育後代上,而不是專注於家庭之外的事情等等。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二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羣體就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明確提出重視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並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但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可供社會學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很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很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並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來在很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為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看來他不但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着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為。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説“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説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羣眾在社會成員中佔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説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已經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明確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明確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很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裏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卻有着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敍事風格,在閲讀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三

費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説道,它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人們的內心世界。

輕人既然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可以選擇是積極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説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費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説道,它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並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人們的內心世界。 我懷着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費老先生的《鄉土中國》,感觸頗深。這本書是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這裏講的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在閲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我會體會到一種反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很佩服書中的説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的孩子清楚對比就能讓人清晰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如鄉下人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無知而被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由此可見,鄉下人無知確實沒有是根據。然而城裏人習慣用理論,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確不知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泥土是鄉下人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是一種質樸的`感覺,我們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位置,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進程,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中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其《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至今仍引領後人,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關於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 篇四

《鄉土中國》一書由費孝通先生所作,收錄了14篇他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的內容,對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作了大體上的解剖分析,從鄉土社會的本質到鄉土社會權利結構問題的分析都給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而本書中一些有關鄉土社會的理論分析恰好又能驗證當今中國社會變遷中所不斷湧現出的新問題,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書首次出版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就對“鄉”這個字作了一個從社會大眾視角的解釋,無外乎包含了貶低蔑視的意味,而就算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字眼同樣多少帶着貶意,但與以前的時代相比,我們可以感覺到“鄉”中的貶低意味是逐漸在減小的。舉一個例子,就像假如今天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有人要是用“鄉里人”作為攻擊一個人觀點的工具的話,我們會覺得這個人眼界小、沒水平、沒素質。這可能也是一個側面,反應出當今社會鄉土社會的變遷。

原來的時代,城裏人嫌棄鄉下人土氣首先應該注意到的問題是,正是因為有城市的存在才會出現這樣的對比,要是整個中國都是農村也就不存在鄉氣不鄉氣的問題了。城市與鄉村產生這種對比,是由於在鄉村社會所適用並有效的那套規則,在城市現代化的社會裏行不通,以一種落後無效的方法運用於追求效率的現代化社會,無可厚非會遭受到負面的評價。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不像遊牧可以逐草而居,農業最倚重的是土地,守着土地生存變成了鄉土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特性,即人口流動性小,安土重遷。

費孝通先生在有關“文字下鄉”的章節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並對這個問題作了一定的回答解釋,即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必要。費孝通先生主要從一個空間格局,一個時間格局來討論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是必要的。

我們先從空間格局來看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有必要性。聚村而居是鄉土社會在空間分佈上的一個特性,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是可以直接面對面來進行的,有什麼想傳達的信息可以以語言這種直接有效的方式完成。文字是附着意義的象徵體系,它產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方便人類生活,但是文字作為傳遞信息的方式有着不能百分之百還原表意人意思的缺點。既然在鄉土社會中,人們不存在空間上的阻隔,可以直接使用相比文字更能清晰準確表達表意人想法的語言作為信息表達工具時,文字在鄉土社會就失去了其所具有的價值。

接下來再從時間格局看文字在鄉土社會的必要性。時間上的阻隔分為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鄉土社會是一個不怎麼變動,相對來説十分安定的一個社會,大家都守着一塊相同的土地,在這塊熟悉的土地上耕作,跟熟悉的人打着交道,可以説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今昔之隔與社會的世代之隔等同了,因為只是不同的人面對着相同的環境用一套固定的經驗去做同一件事情,而這一套有利生存的固定經驗人們可以通過學習的方式取得,“習”就是不斷反覆地做,這就得倚賴於人類獨特的功能——記憶。

人類的記憶功能得靠象徵體系才能得到正常的運作,象徵體系又分為用聲音來表達的象徵體系—————語言,以及可以被看見的附着意義的象徵體系————文字。上面我們説到鄉土社會中大家生活就是不同的人面對着相同的環境用一套固定的經驗去做同一件事情,個人今昔之隔與社會世代之隔等同了,這一套固定經驗中有什麼不熟悉的地方,在這同一環境中肯定有知道經驗的長輩,所以鄉土社會中人們“記憶”經驗的方式沒有用到文字的必要性,語言在鄉土社會足以承擔傳遞經驗的作用。

在第三部分裏面我將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聯繫在一起來分析,因為我認為後者是差序格局在中國基層社會所派生出來的現象。差序格局説的是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格局,費孝通先生將西方社會結構的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進行了一個對比,益於我們對差序格局有一個更好的理解。他在這個章節用“家”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作為一個基點來引述差序格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在西方團體格局中“家”這個詞,有着非常嚴格的界限,基本上就能確定是以夫妻與子女為主體的一個團體;但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家”這個詞含糊不清,可大可小,從這個對比中大致可以瞭解到作為中國鄉土社會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家”具有伸縮功能,而作為中國鄉土社會結構的差序格局也同樣具有這種功能。

費孝通將西方的社會結構形容成由把、扎所組成一捆柴,其實是想借此更加清楚地表達西方是由有着嚴格界限的團體所組成的一個社會,這種社會結構格局被稱為團體格局;而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則是以“己”為出發點,將“己”與其他人聯繫起來的一種呈放射性的格局,與任何人的關係都是從這一個“己”推出來的差序。

社會結構的不同也會導致人和人關係的行為規範的差異,差序格局與團體格局的不同也就導致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社會在道德觀念上的不同。首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團體格局是怎樣影響西方的道德觀念的。團體格局裏最基本的就是一個有包含關係的大框架,在這種格局裏面我們首先就是要承認這個有着嚴格界限的大框架中的行為規範,這個規範的產生是為了團體可以正常有序的運作,這個行為規範建立在共同意志的基礎上,每個人在這個規矩裏行事,同樣這個規矩對每個人來説都是平等一樣的,權利義務在這裏得到了產生,每個人有權利要求對團體秩序造成破壞的人恢復秩序,承擔責任;每個人也有不影響這個團體正常秩序的義務,在我看來這是公共道德產生的一個基礎。

而在中國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被費孝通先生稱為“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樣一“公”一“私”,區別對比就顯現出來了。為什麼中國鄉土社會的道德是“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還是要跟上面的差序格局聯繫在一起來説明。在上面我們知道了差序格局事實上就是以“己”為中心逐漸向外散發的一種“己”與其他人的聯繫的格局,在這種格局裏任何事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作為出發點,向外擴展沒有一個固定分明的界限,道德這種人與人關係的行為規範在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根根單獨聯繫的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每一根人與人的聯繫中所使用的道德觀念是不同的,並不存在一個籠統性的道德觀念可以使用。

既然不存在一種籠統的道德觀念可以普遍適用於鄉土社會並讓鄉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去遵守這種一致的道德觀念,然而“克己復禮”就成了鄉土社會中道德觀念的核心了,畢竟只有自己是可控的。費孝通先生在這裏抽出了一個“仁”字來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中國鄉土社會中的道德。“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其中的這個孔子所極力推崇的“仁”字,孔子自己也沒能給出一個明晰的籠統的解釋,他對於“仁”的解説都是圍繞着私人之間的關係展開的,同樣可以論證中國鄉土社會的道德是“系維着私人的道德”。

在家族這一個章節中,我認為最基本的一個出發點就是鄉土社會中家庭到家族的演化,男女有別的現象也是由它衍生出來的。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説到鄉土社會中政治、經濟等功能可以用家庭來負擔,而反過來家庭要負擔政治、經濟等功能就要求家的結構的擴大,這並不是以生兒育女為主要經營目的的家庭可以負擔的;而且家庭在承擔政治、經濟等功能之後就被要求具有長期綿續性,故具有臨時性以夫妻為主軸的西方家庭不能勝任這一功能。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以父子、婆媳為主軸,夫妻為配角的結構也是為適應這些功能的承擔,父子為主軸避免了個人的死亡而導致的家庭的終結,變得只是成分而不是父子主軸的結構。

在上面我們提到中國鄉土社會為了承擔政治經濟等功能,維持家庭的長期綿續性,將家庭演化為以父子為主軸夫妻為配角的形式,根據費孝通先生的説法這是將生育以外的其他功能拉入家庭導致的結果。政治經濟等事業要求效率,效率要求紀律,紀律排斥私情,任何帶有強烈情感波動的情緒都會對事業產生影響,這就導致了“男女有別”這種現象的發生,畢竟男女求同的過程就是激烈的。

從歷史發展的長河裏我們可以看出了大部分求同的過程都是激烈血腥的,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求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求同,階級與階級之間的求同無不是伴隨着艱難曲折的過程,所以男女這種從生理上就不一致的兩種類型其求同的過程也同樣是激烈的。但中國鄉土社會中家庭承擔了政治經濟等功能,被要求具有長期性,這就一定程度上排斥伴隨着激烈過程的男女求同,這影響到中國鄉土社會中家庭的效率,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基本主要體現在同性之間。承認男女差別,但不追求兩者相互之間的認識認同,將情感的交流發生於同性之間,鄉土社會“男女有別”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就像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法律來調整的,在中國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禮”來規範的,中國鄉土社會使用“禮”來規範人與人關係的“禮治”。

鄉土社會是生於斯,死於斯的人口流動性極小的社會,一代代人都在同一片土地上耕種,依靠一套固定的經驗,不變的規則就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這種經過不斷驗證而確又十分有效,有益於這個社會運作的一些行為規範,這些社會所積累下來的經驗慢慢就演化為了傳統。“禮”的維持依靠傳統,而“禮”就是人們主動對傳統服膺的習慣。要使人們主動服膺於傳統,那麼這一套傳統必須是經人們不斷親身試驗,確實能滿足生活需求的。在中國的鄉土社會這樣一種環境穩定,人口不大流動的農耕社會才能孕育出“禮治”社會。現代社會變遷速度快,不可能存在一套不變的經驗或規矩能適用於任何環境並無法使人服從,這時候才需要法律作為工具來調節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

上面我們提到“禮治”在鄉土社會的產生以及為何“禮治”可以在鄉土社會被適用的問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來看一下“法律”能否融於鄉土社會。法律它不考慮倫理道德的問題,它旨在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所以説像一些由道德倫理去評價的那些家庭瑣事,它是不管的,但鄉土社會的“禮”調整大部分的卻剛好是這些倫理上的事情。然而一個社會是不能同時存在兩種評級體系,兩種迥然不同的評價體系存在於同一社會必然會造成這個社會的混亂動盪。

在中國鄉土社會,法律剛下鄉的時候,我相信肯定是有過這一混亂時期的。有一部電影剛好反應了這一問題,有一天,出現一波村民找到一名剛下鄉的青年法官要求這位法官幫他們解決問題,問題出於a村民的豬在外覓食的時候把b村民家的祖墳給拱了,a、b兩家人協調不好,鬧到法官這裏,b村民要求賠償兩頭豬和一場法事而a村民堅持只賠一頭豬和一場法事,剛好這一天在鄉下待得較舊有資歷的老法官不在現場,只留下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法官,這位年輕法官以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為由不接受審理,結果導致a、b兩家村民大打出手。從這個故事裏面我們就大致能看出法律在鄉土社會的地位是很尷尬的,這種尷尬時期就發生在鄉土社會依然可以用“禮”來有效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法”被強行安插進來的階段。從上面的故事驗證了費孝通先生的觀點,即現代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副作用,破壞原有的禮治,卻沒有建設起法治秩序。

在討論鄉土社會權力結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費孝通先生所提到的幾種權利結構。在這本《鄉土中國》裏面他一共提到了四種權力結構的形式,即橫暴權力、同意權利、長老權利以及時勢權利。橫暴權利是一個階級以權力為工具對另一個階級的剩餘利益進行剝奪的一種權力結構,這種權力結構存在的前提是作為被統治的另一階級需要具有一定的剩餘利益。

同意權利產生於社會合作分工的基礎之上,社會分工提高了社會的效率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每個人在自己所屬的位置上安分守己地為自己所處的社會提供必要的服務,這就免不了秩序的出現來規制不利於社會分工的行為,這種秩序的出現依靠的是社會同意的力量,以社會契約為基礎的同意權利在此產生。長老權利是一種在鄉土社會這種人口流動性小,環境固定,依靠一種固定不變的文化傳統就能有效解決生活問題的社會結構裏所產生的一種教化式的權利。時勢權力發生在激烈的社會變遷的過程當中,社會變遷也就是所謂的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四種結構在鄉土社會的比重。上面我們提到橫暴權力的出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存在剩餘利益可以被剝奪,不然這種對抗性權利的出現是沒有什麼實質意義的。但是在中國,鄉土社會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不存在多少剩餘利益可以促使橫暴權利的產生,這是鄉土社會對橫暴權力的限制。

但這並不是説中國社會就不存在橫暴權力了,在中國鄉土社會橫暴權力的發生具有周期性,當小農經濟的社會休養生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社會太過飽和再加上這個國家統治層的權利的膨脹,就會有一種向外擴張或在內部大興建設的企圖,這時候為了自己計劃的實施,它必須對沒有太多剩餘利益的鄉土社會進行壓榨,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動盪,接下來戰爭的爆發又導致人口的減少和新政權的產生,這時橫暴權利終止,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休養生息。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部分朝代為了自身的長治久安而強調“無為”政治。而同意權力產生在社會分工合作的基礎之上,在自給自足的鄉土社會是不存在所謂的同意權力的,所有的生活資料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行動完成,不需要社會分工來解決。

再講長老權利和時勢權利之前,我覺得有兩個過程要先提出來,一個是社會繼替,一個是社會變遷。社會繼替是人物在固定的社會結構中的流動,社會變遷是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兩種過程不是被分割,而是同時行進的。先提出來這個概念是想説明,屬於社會繼替所影響的長老權力與屬於社會變遷所影響的時勢權力是同時存在的。

費孝通先生認為,在中國鄉土社會中起支配的權力是長老權力,一種教化性的權利。這種權力之所以能在鄉土社會處於支配地位是因為鄉土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極其穩定的社會,社會結構以及環境都不變,變的只是人的繼替,世世代代都可以用一套固定的經驗處理同一類問題,在這樣一種社會裏文化傳統備受重視,這種被驗證有效的經驗成為了生活中寶貴的財富,而經驗來自於長輩的教化,這是長老權力在鄉土社會起支配的原因。而時勢權利發生於激烈的社會變遷的過程中,這種社會變遷是由於原來有效的固定經驗在變更了的環境下不再適用,舊的社會結構不能再滿足人民的需要,新的社會結構被要求出現,而激烈社會變遷引起的新舊交替所導致的社會不安,促使了“英雄”的產生,隨之而產生了“英雄”對跟隨他的民眾的支配的權力。

上面我們説了,時勢權力與長老權力之間、社會繼替與社會變遷之間在時間上不是分隔開來,而是同時存在的。慢速率的社會變遷中,社會繼替可以緊跟社會變遷的步伐,可以“註釋”的權力變動方式來改變長老權力下文化傳統的內容,也就是“名實的分離”。而當社會變遷速度加快並伴隨着激烈過程的時候,長老權力衰落了,隨着而來的是時勢權力的抬頭。

當今社會出現的一些事件剛好能印證激烈社會變遷中長老權力逐漸衰弱這種説法,就像這幾年時常會看到的農村老人因兒女經常不回家或不盡孝道而導致農村老人自殺的新聞。如今我們的社會正處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之中,原來固有的文化傳統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小,快速發展的社會要求人們與時俱進,人們面對着的是社會的優勝劣汰,當固定的傳統不能有效運用於並有益於生活時,這種傳統就面臨着被拋棄的命運,而遠在鄉村的家中長輩作為長老權力的體現者,由於其所擁有的經驗再也無法幫助子孫後輩也同樣面臨着被“拋棄”的風險。

《鄉土社會》雖然篇幅不大,但其包含的內容卻直面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問題;雖然作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但其中費孝通先生提出的部分理論還是適用於如今的鄉土社會。就像現在的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農村男性結婚困難導致的“農村剩男”現象、農村老人自殺等問題,都可以從《鄉土社會》的一些理論中得到解釋。

關於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 篇五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敍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説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才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變化,也只有發生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很多的貪腐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為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為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裏,不禁感歎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六

看到書名的瞬間,我最先關注的不是“中國”,亦不是“鄉”,而是“土”。我們現在提到“土”,更多的有一種蔑視、看不起的感覺。例如別人説你穿的很土氣,沒人會以為別人是在誇讚他。但在閲讀完《鄉土本色》這一章後,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開篇就點出中國社會的本性是擁有鄉土性。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有鄉土性,在農村生活,以種地為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這一陣子疫情有了好轉,我們就去後山上挖野菜。現在想想,野菜的出現真的很神奇,你不播種它也能自身生長。我們挖的是薺菜和苦菜,挖它們並不困難,後山的田地裏到處都是,拿着小鋤頭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沖洗一下,蘸豆瓣醬就能直接吃。我想也許沒有食物的饑荒年,人們也能從這些田地裏的野菜果腹,這也許就是土地給辛勤的人們的饋贈吧。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為主,人們被禁錮在土地上,自然也受土地的影響較大,“安土重遷”的性格、“落葉歸根”的思想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即使我們換了居住地,也仍然會選擇先進行農業生產,文中也舉了一箇中原人即使到了適合放牧的內蒙古還要進行土地耕種的例子。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耕地是固定的,糧食的富足,人們開始繁衍生息。隨着人地矛盾不斷激化,同等的土地養不起那多人,就會出現分家的情況,一些人就要出去尋找新的出路。雖然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重視安土重遷,但各自保持着孤立與隔膜。

費孝通先生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社會有一個數量較大的階級——農民階級。農村人員流動性差,農民之間互幫互助,一起耕種勞作,一起保衞家園。為了各個方面的便利,聚居在一起。農民因為土地的影響,安土重遷,久而久之,聚居的人們之間變得熟絡,形成了所謂的“熟人社會”。因此,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才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讀完《鄉土中國》,我對“土”這個字的態度發生天翻地覆的轉變,我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之前我們提到農村,印象可能是破舊、貧窮,人們都是從農村去城市生活,但現在很多城市人返回到農村,去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去體驗農家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本色這一章概括總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是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在文中提到的“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整章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讀完《鄉土中國》之後,發現費孝通先生的語言風格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值得反覆回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e8wor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