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費孝通《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一

本書的作者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於實地調查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寫下了諸多在學界極具影響力的學術著作,除了《鄉土中國》外,他還有《皇權與紳權》《江村經濟》《中國士紳》等著作,曾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赫胥黎獎章,日本亞洲文化獎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旭東曾評價説,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吸引的不僅是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們對於中國鄉村的理解,它的影響範圍可以説包括了整個中國社會科學界。

全書一共由十四篇論文組成,是費孝通先生經過長期在鄉村地區的社會調研和考察整理出來的詳實資料。從解釋什麼是真正的“鄉土”開始,他將鄉土社會中所產生的社會關係,以及這些關係對我們今天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響等,用淺顯風趣的例子和語言生動得表達出來,並且糾正了我們對“鄉下人”的一些偏見認識。

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讓我們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中國社會是具有鄉土性的,在農耕文明長期作為發展主流的中國,許多鄉土社會中形成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關係,都對今天的中國有着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説,這些沿襲下來的鄉土特色是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自己在書中説:“這本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社會描寫,而是從現實生活的社會中提煉出來的一些概念。搞清楚“鄉土”究竟是什麼意思,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中國社會。”

從字面意思看,鄉土就是家鄉、故土,是哺育我們成長的地方。那怎麼哺育呢?在以農耕作為傳統文明的中國,農民辛勤勞作,就是我們吃飽穿暖的基礎。因此,費孝通先生主要想研究的是農民和農村。他為什麼想要研究農民和農村呢?因為他認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換句話説,中國許多的階層都是從農村分離出去的。那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農民逐步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人際關係,以及農村社會具有的一些特色,就構成了許多階層,乃至中國社會的根基。

費孝通先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一個極其重視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曾經是中國本土最早拿到社會人類學碩士學位的青年學者。上世紀四十年代,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任職,教授“鄉村社會學”這門課程。但是他不願意“照本宣科”地為學生授課,而是希望能夠和學生一起探索,做一些有意義的內容。他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性研究和社會調查,甚至為了掌握更詳實的第一手數據,多次不辭辛勞的奔赴鄉間進行考察。最終這些內容經過整理,就成為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由十四篇論文集結而成的《鄉土中國》這本書。費孝通先生從看似人盡皆知的事情中深挖出背後所藴含的道理,可謂是字字珠璣,真知灼見。直到今天,這本書依然是社會學家們研究社會結構時所必須參考的材料之一。

《鄉土中國》中談到的“鄉土”其實是一種社會關係,這種關係在中國廣大鄉村非常常見,但卻極少被人認真的談起或者論證。費孝通先生通過自己大量的社會調查,附加上生動的例子,將鄉土社會中所包含的“熟人的社會”“差序格局”“維持鄉土社會正常運行的四種權力”等,較為普遍的社會關係一一進行解釋。

相互熟悉的耕作模式是中國鄉村傳統的生活模式,構成這種生活模式的每一個角色,彼此之間都是互相熟悉的。在這種熟悉的環境裏,有一種叫做“差序格局”的社會關係產生了,一個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社會關係網,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通過婚姻,來建立並且擴大自己的關係網。想要維持這些社會關係的運轉,必須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權力,有四種權力是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而“同意權力”直到今天還沒有過時。

由此可見,《鄉土中國》雖然是費孝通先生考察當時鄉村的社會生活、生產狀況所總結出來的內容,但是書中的內容並沒有因為時代前進而失去意義,相反,在今天,國家大力改革農村運行模式,新政策與舊傳統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而變得更具參考價值。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二

從社會關係的角度把視角拉近一些,我們會看到與西方”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同,農村社會對於權利的分配是十分不均衡的。人們評價人或者事,往往不是”講理“,而是看對方與自己的親疏遠近。與自己距離近的,就支持,與自己距離遠的,就反對。而且還有一個特點,有些社會地位高的人會吸引大量的各種“遠方親戚”就會自動找上門來。這就是説,在農村社會構建的關係網絡實際上是以個人為中心的。這種特點與之前寫到的婚姻關係相結合,就形成了一種社會關係網絡模式。首先,這個網絡是以婚姻為紐帶的;其次,構成這個網絡的是男方和女方各自的家庭網絡;再次,這個網絡的大小和影響力既取決與男方女方家庭網的大小和影響力,更取決與中心人物的社會地位。在這樣的網絡中,人們自動向社會地位高的人靠攏,形成以他(她)為中心的網絡結構。這樣的網絡是不是穩定,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中心人物,如果這個人物比較能照顧全局,考慮到各方的利益訴求,那麼大的網絡往往更加穩定,相反,如果中心人物比較自私或者偏心,這樣的網絡往往不能穩定。

最後,來説一説關於權力的來源。費孝通先生總結了四種來源,分別是橫暴權力、同意權利、長老權力、時勢權力。

橫暴權力是最高權力的來源:由於征服帶來的權力。比如説在古代中國的改朝換代,不管是哪個皇帝,只要能用武力打下江山,就會獲得相應的統治權力。這其實相當於在説,我之所以承認你的權力,是懼怕於你的武力。這與西方傳統的政教合一的理念不同,也不同於文藝復興後基於契約的權力模型。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邏輯,正是它構成了中國作為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基礎。

第二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同意權力是大家在協作的時候達成的某種共識。因為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須有領導者。在大家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聽從某個人的指揮。這樣的權力模式在今天得到延續,它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契約精神的雛形。

第三中權力是長老權力,它的含義是,在農村人們普遍會尊重某些經驗豐富或者是有才華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是老者。所以被稱為長者權力。這樣的長者實際上和之前提到的一個網絡中的社會地位有些相似:長者的社會地位往往是比較高的。從另一方面來説,社會地位高的也往往更容易被人們推崇為長者。

第四種權力稱之為時勢權力,這是一種動態的權力。説的是當有重大的變動出現時,那些能夠最早看清時勢的人就會獲得某種權力。因為他可以帶領大部分沒什麼見識的農民應對變局。這樣就具有了某種權力。

總之這四種權力,第一種是最宏觀的,大局上説的;第二三種是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具體的事情所湧現出來的權力;第四種則是和外部環境有關的權力。

鄉土中國所反應的那種靜態保守,奠定了中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基礎,它們使得中原是穩定的,和施展所説的那些多元融合的體系一道構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華夏文明。鄉土中國,相當於是中原的運行模式。這個模式中的關鍵詞包括:穩定、共生、團結對外。但在經濟基礎變化的今天,這種模式受到的衝擊是巨大的。儘管如此,在現代中國社會依然看到很多鄉土中國的特點:重面子、評價主觀化、人情社會等等。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三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自然就離不開土地,而農業就離不開農民本身,農民就是作為社會的基層。而在一般情況下,農民通常都被看做是土頭土腦的鄉下人,而中國的基層就是由這部分人構成的。

我國的封建社會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經濟基礎的。農耕文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就奠定了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文化基礎。土地對於農民來説是相當寶貴的,因為那是他們生長,生存,發展的地方。農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自古以來,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等都是要依靠土地。

儘管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有些農產品的養殖可以離開土地而生長,實現無土培植,但這些技術受到一定的環境和文化的制約,在目前來看,這種技術是不能得到廣泛使用。這是因為目前中國的農民的文化水平比較低,對於這些高新技術的使用是不太可能的,同時,在中國的歷史上,農業是離不開土地,這種想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下人對於農業的無土培植。

由此可見,土地對於中國社會的重要意義。

對於城市裏的人,他們總認為鄉下人是土頭土腦的,“鄉下人”是一種藴含藐視的意義。但鄉下人土氣,並只是城裏人對於他們的看低。“土”字形象生動的描繪了鄉下人生活的基礎。他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書中提到作者的老師記史祿國先生曾經告訴過他,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也就是説,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發展使和土地分不開的。這就是作者説鄉土中國的原因之一。

鄉下人通常都會被城裏人評價為愚,但人是否是真的愚,與他們的出身於鄉下無關。就好比作為鄉下人,他們對於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可以説是相當瞭解的,而作為城裏人,他們對於農產品是一知半解的,那麼從這方面來講,城裏人又是否是

愚呢。而鄉下人到城裏的時候,對於城裏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有如紅樓夢中的劉奶奶進大觀園,被眾人觀看或嗤笑為,那從這裏看,鄉下人又是否為愚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別人愚,是因為別人在某些方面缺少知識。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沒有學習的能力,他們只是缺少知識而並沒有缺少學習知識的能力。

我們不能從片面的角度來判斷別人的本質,而應從本質上去看待別人。鄉下人又鄉下人的特色,城裏人有城裏人的特色,若取人之短比己之長,那麼結果永遠都是對自己有利。在“文字下鄉”一文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們在生活上與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見面的。

這就意味着人與人之間是直接接觸的。而文字是人與人之間間接接觸的工具,也就是説在鄉土社會這一熟人社會中,“文字”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這與文字的不完善表達作用有關。人們喜於用語言來交流和表達,而文字下鄉必定會受到一定的阻礙。

文字作為一種知識和經驗的傳播媒介,要再鄉土社會中得到廣泛使用,就必定要使文字滲透到鄉土社會中,也就是作者所説的只有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四

最近一個多月的休整,感覺思想上收穫很大。重新用經濟的眼光讀完《紅樓夢》和《戰爭與和平》,心中隱隱希望讀到對中國整個社會環境的解讀,這時遇到費老的《鄉土中國》,真有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啊!

人們在談論問題時,尤其是社會、文化、歷史等宏大課題時,意見不容易統一,整天在那裏臉紅脖子粗地爭來爭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養不同,思維和思想境界差異太大。你站在海拔600米的山峯與海拔6000米的人説話,基本上是説不上話的。

所以,如果以後有一個發明,就像紅外測體温儀器一樣,朝你腦門一照,立刻把你歸到哪涼快哪去那類才有意思,免去了很多無謂的爭執。當然,那樣也會有人大罵精英歧視一類的話了。

總之,讀罷《鄉土中國》,對中國問題似乎有了些更加清醒的認識,原來混淆的一些問題也清晰一些了。

我就摘錄一些劃紅線的部分吧!其實整部著作都值得一讀再讀。

1、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説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2、和我們眼睛所接觸的外界我們並不都看見,我們只看見我們注意的,我們的視線有焦點,焦點依着我們的注意而移動。注意的對象由我們選擇,選擇的根據是我們生活的需要。與我們生活無關的,我們不關心,熟視無睹。我們的記憶也是如此,我們並不記取一切的過去,而只記取一切過去中極小的一部分。

3、這種根據單系親屬原則所組成的社羣,在人類學中有個專門名稱,叫氏族。

4、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為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5、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一切事業都不能脱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裏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羣裏的特色。

6、鄉土社會是阿波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阿波羅式的文化認定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善的秩序,這個秩序超於人力的創造,人不過是去接受它,安於其位,維持它。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現代的文化卻是浮士德式的。他們把衝突看成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

7、文化和政治的區別就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

8、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人並不能靠經驗作指導。能依賴的是超出於個別情境的原則,而能形成原則、應用原則的卻不一定是長者。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

9、社會生活愈發達,人和人之間的往來也愈繁重,單靠人情不易維持相互間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於是“當場清算”的需要也增加了。

10、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卻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契約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約定。在訂定契約時,各人有選擇的自由,在契約進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個同意的權力去支持。契約的完成是權利義務的清算,須要精密的計算,確當的單位,可靠的媒介。在這裏是冷靜的考慮,不是感情,於是理性支配着人們的活動——這一切是現代社會的特性,也正是鄉土社會所缺的。

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五

最近看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算是一本純理論的書,從中瞭解到關於鄉村過度到城市的前世今生。

其中有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在城鎮化的變革之中,一部分人學習了文化知識去適應現代城市生活,但是在農村生活是不需要這些知識的,所以城裏人會覺得鄉下人什麼都不懂,其實只是他們不需要懂而已,就好比城裏人也不需要懂得如何種地和餵養牲畜。

鄉村生活本來是很穩定的生活,在我小的時候,農田裏還是一番熱鬧的景象。在農村土地是大家最重要的資源,而且沒法帶走,所以背井離鄉的無奈、安土重遷都是人們對於土地的情感。

隨着城鎮化的發展,爛熟於心的農業技術似乎也後繼無人,農業社會似乎在漸漸遠去,現代化的農業我見到的也很少,雖然人們已經擺脱了利用動物耕種換成了各種機器,但是農業至今還需要很多人力的付出。

如果一個人願意主動的去適應一個規則,那麼這個規則肯定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例如尊老愛幼等。如果一件事還需要臨時的政策,那麼它還是政治的範疇。

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你必須適應它才能更好的生存。文化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他經過人們不斷的實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在傳統的文化中,年長的人總是正確的,有領導能力的,晚輩永遠是要尊重前輩的。

可是如今的變革開始加速,與時俱進才是時代的主旋律。很多觀念開始名存實亡甚至崩塌。我們再去因循守舊的發展自己,是否還能跟得上時代。

對於社會的研究屬於社會學的範疇,社會學,一個看似綜合其實也很專業的學科,有人説社會的推動要依靠政治,後來當經濟問題出現的時候覺得經濟才能推動社會的變革,直到後來才發現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的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

我雖然是理工科學生,但是對社會學還是很感興趣,社會學的發展才是人們的進步,觀念的進步。如今社會學的學生除了走科研似乎沒有更好的出路,希望社會學也能得到關注。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六

我們五千年中華文明就是從芬芳的泥土中走來。因此,我們有了故鄉情結,我們企盼落葉歸根。

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詳細、理性地解讀分析了我們與鄉土親密細膩的感情與關係。

作為一箇中國人,無論你走多遠,身居何職,都脱不掉骨子裏的鄉土氣息,忘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因此有了雖身在都市高樓大廈裏的達官貴人,仍然手持小鏟侍弄幾盆植根泥土的花花草草,更是奢望能在閒時,自己擁有哪怕巴掌大的一小塊土地種點蔬菜,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普通百姓更是對家對土地無法割捨。

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根據隻言片語,苦苦尋找祖上曾經住過的一孔破窯洞或埋葬老祖宗的一捧荒冢;沒文化的老農在老屋拆遷時,死死地抱住院裏的一棵老樹,老淚縱橫,不肯放手。

“能戀本鄉一捻土,不愛他鄉萬兩金。”

受鄉土情懷的影響,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也與西方有所不同。西方思想哲學認為,凡事都是對立的,非此岸及彼岸,中間有條無形的鴻溝。我們的哲學思想總體是中庸的,講求包容,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互相依賴。陰陽學説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陽中抱陰,陰中含陽,相輔相襯方能源遠流長。這與我們早期由農耕文明發展而來是分不開的。

故鄉和土地永遠是我們內心最可靠的依託和最寶貴的財富。

然而,近代隨着工業革命的出現,打亂了我們原有的腳步。我們拋棄山青水秀的美麗家園,揮手告別對我們忠誠奉獻的土地,一窩蜂似地擠進陌生而又擁擠的城市。鋼筋結構,水泥硬化,與泥土一刀兩斷。一座座高樓,鱗次櫛比。高空鳥瞰,和密集型養雞、養豬場沒什麼區別。呼吸着不知從那裏冒出的被污染的空氣,吃着不知怎樣生產出來的不時被媒體報道加了什麼“氰",或者什麼“氯"的垃圾食品。

我們密集型生活方式和現代化企業加工產生的污染,為病毒和細菌創造了有利的生存環境。

我們的思想也因生活環境改變而改變。沒有了往昔鄉村泥土中的樸實與親切。

為了優越,拼命地比拼。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裏幹。外賣小哥累死在送餐的路上,得到的只是2000元人道主義的施捨。留守農民辛勤勞作,換來的是,老人有病看不起,娶了老婆又離異,剩下子女無人管。

現實在狂扇農耕文化中“勤勞致富"的嘴巴。

我們嘴裏反覆念着不忘初心,我們為什麼要在路上狂奔疾走?答案在很多時候,是模糊的。許多人懷念過去,厭惡當下,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許多剛從高校畢業的低層知識分子,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踟躕徘徊,迷失了方向。不知未來在何方。人類在所謂的科技領城內惡性競爭,最終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有待商確、驗證。

前三十年,一個普通農民,生養四五個孩子,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孩子讀書成家,雖困難,卻也過得去。然而經過現代科技化的洗禮後,一家有時候連一個孩也養不起。

人類奮鬥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想不只是我們普通民眾不清楚,恐怕就是所謂的社會精英也很迷茫。

老子云:“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説白點,就是人間的利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惡的事情就會連連發生。

文學就應該取材於社會,指引於大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只有大樹的根系植根於大地的深處,吸取足夠的養分,才能換來樹冠的枝盛葉茂。

殷切盼望,費先生"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的創作風格,得以延續,探索、引導中華文明朝着健康持續的方向發展前進。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七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的所作的一篇偉大的作品。雖然這本書距離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了,可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和閲讀這本書,還是頗有探究性和現實意義的。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我就萌發了一個疑惑,“鄉土中國”指的究竟是什麼呢?帶着這個疑問,我開始了這次對中國社會的探索之旅。而我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本書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作者是這樣解釋“鄉土中國”的,看完這個答案的同時,我又對這本書產生了滿滿的好奇,於是我便繼續探索下去了。

鄉土是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起點。作者在書中的開頭部分就説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説到農業就離不開土地,説到土地自然也離不開勤勤懇懇的農民。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層,土地對他們來説是重要的,是珍貴的,因為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農業的發展是在土地的基礎上,農民播種、耕田等都要依靠土地。“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在農民眼裏,“土地”是位最近於人性的神。可見,“土地”對中國農民和中國社會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在看完作者對“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見解之後,我又往後看了其他章節,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差序格局》中水的波紋原理。

在《差序格局》中,作者把人際關係比喻成丟石頭而形成的同心圓波紋。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的時候,水面會出現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就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拿我們自己來説,家人永遠是我們最親近的人,而相對來説親戚和朋友就會顯得比較疏遠一點了。

此書中還有很多觀點和看法,作者自己也説“這種一往無前的探索的勁道,看來還是值得觀摩的。”書中具有現實意義的觀點和作者敢於探索的精神,都值得我們不斷探究和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yqlo1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