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活着》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活着》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活着》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活着》讀書筆記 篇一

時光向來刻薄,像吹散一朵蒲公英似的,把我們吹往不同的地方。大抵人生總是這樣,充滿一場場盛大的邂逅與別離。——苑子文《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

餘華的《活着》可以稱得上是名貫中西,光是讀再版又或是國外版本的序言,就有很多,我也不記得寫的都是什麼了。

從知道這本書至今已經有數十年時間,從來沒主動去看過,甚至有段時間覺得就是文人的無病呻吟,機緣巧合,在圖書館偶遇,花一上午時間匆匆看完,放下書,還沉浸在文字營造的悲傷之中,走到圖書館的台階下,還在思考着書中的情節和人生苦短。

本來也是寫不出來這篇讀後感的。《活着》的內容太過於沉重,太過於真實,將所有的機緣巧合和近百年的所有不幸,用一筆一畫的方式勾勒出來,籠罩着你、逼迫着你,留給你的是無盡的遐想和不禁地悲傷。這種讀後感寫不出悲情,無話可説,滿腔都是揹負的無奈和揪心。

前幾日遇到一篇關於此書的本科畢業論文,仔細讀了,又遇到一些家長裏短的家鄉事,覺得也是有些東西可以寫一寫,不談活着生命的張力,談一談每個人怎樣活着,又如何選擇這樣活?

中國有人生四大悲劇,其中有三:青年喪父、中年喪偶(配偶)、晚年喪子。都被此書中貫穿的主人公富貴所經歷,作者筆鋒犀利,毫不留情。

筆下的主人公富貴,從開篇沒過幾天的好日子開始,直到結尾處,一直經歷着、面對着生死對抗,幾度浮沉。面對命運的折磨、錘鍊和禁錮,主人翁無法逃避、無法施展個人英雄主義,他首先要考慮活着,要考慮責任,考慮傳統社會和鄉土生活給他套上的原始枷鎖。

他甚至不會考慮,沒時間考慮,他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他也不用考慮結果,只需要知道沒錢治不好病,人死了要埋掉,要把地種好,總之活着一天就是一天。

話説回來,尋常百姓家誰又不是這樣呢?

富貴的精神世界中其實是充斥着平庸和貧瘠的。面對生存,面對死亡,沒有誰能自信的用鮮活的生命去不停地揮舞着。一次、兩次、三次…一生中任何一個人都會面對離散、面對生命的消逝,直到最後,剩下的是空洞的眼神、乾癟的皮膚和沙啞的聲帶的組合。

我覺得富貴到最後可以説是一種麻木,靠着活着的慣性生存下去。回到這種平庸和貧瘠的精神世界上,難能可貴的是接受現實,再在平庸和貧瘠中堅持生活。這大概是這本書中最能引起共鳴的地方。

每個人都是在矛盾中對抗着生活的,富人有富人愁,窮人有窮人酸。費先生寫的鄉土中國就曾提到過,一個鄉下人去城市裏,可能會被城市人叫土,讀書筆記。一個城裏人去鄉下,也可能會被鄉下人説傻乎乎,連個鋤頭都不會扛。這就是矛盾和對抗的存在,在個人身上存在,在階層身上存在,更在社會環境中存在。

我們常常談要回歸生活,又被現實中各色各樣的夢想挾裹着。我們奮力的吶喊着,不用發出聲音的那種吶喊,喊出的是內心中的不甘平庸和拒絕貧窮,説到底也不比富貴好到哪裏去。無非是一個在温飽線上掙扎,一個是在小康水平以上掙扎,所謂的掙扎,都是在歷史洪流中被推動着的,旋轉着的,不知道要流向何方。

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我們無法讚美高尚,也無法詆譭懶惰,那些痛點隨着時間的消磨,變成一個結着硬痂的傷疤,你看着它,觸碰着它,感受不到痛。

坐下來想想怎麼活着吧?想了想,還是趕緊把手頭上的事做了,晚上睡個好覺。

這就是活着,你還想怎樣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 篇二

對待社會,我們常説要向前看,對一個人來説,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路 遙《人生》

餘華先生用極富民俗特色的語言,借福貴之口,向我們講述了從五十年代到今天,跨越了大半個世紀的中國貧苦農民的故事。《活着》是一部現實主義意義上的悲劇,讓人讀完悲從心來卻又無可奈何。浪子回頭固然金可換,但是時代巨大的不可抗力讓無數的福貴們揹負上了不得不去承擔的悲苦命運。

活着,活着,人生在世,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但是,活下去又談何容易?人生的跌宕起伏,從大富大貴的紈絝子弟,到一無所有的乞丐,從趾高氣昂的地主少爺,到歷經生死流浪在軍閥混戰中的士兵,從初次看見希望的熹光到再次被現實的黑暗吞噬,渺小如福貴的千萬中國貧苦農民,又怎能奈何?那個時代對千千萬萬的福貴們極盡摧殘,以摧枯拉朽之勢貪婪地吞噬着他們渺小的生命。

那一片埋葬着老母親、家珍、鳳霞、有慶、二喜、苦根的墳塋邊,福貴指着旁邊的空地囑咐人説,自己走後就葬在這裏。那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雖然以小説的手法展現,將人世間生離死別的千萬種苦難,離合悲歡的千萬種情感都灌輸在一個福貴的身上,但是卻真實得可怕,因為這就是那個時代裏,中國人的縮影。所有的這些苦難,都是我們的先人曾經經受過的。

我們無法想象那樣在戰火中摸索着求生活的黑暗日子,我們無法感受到子彈擦身而過、身邊血流成河的恐怖,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中瘋狂的洶湧的潮流,我們也無法體會諸多悲劇相互疊加而產生的強大的心裏壓力……或許我們的靈魂早已經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中迷失了,我們也許已經忘記,或不再願意提及那一段黑暗的日子裏,無數的“我”是怎樣卑微地生存過。

餘華作品的價值,就在於他能夠看似輕易地喚起人們對歷史的思考,對生命的感悟。我們一邊高喊着對生命的熱忱,一邊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無法自拔,我們一邊譴責着對時間的浪費,一邊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糾纏再三。前幾天有位導師説道,真正的大學,就應該是“虛”的學問,談實用,不如改叫職業技術學院。我覺得他説到了結症所在。

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一代人,是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們追求虛榮的浮華,追求虛無的享受,追求名與利,追求金錢與物慾。當然你可以輕易的説,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社會就是大染缸,身處其中怎麼可能獨善其身。但是,我們仍然能夠看見許許多多的視名利如糞土,集畢生之所學為的發展獻身的人們。我們需要這樣的正能量,我們的社會也需要這樣的正能量。在市場經濟中,我們學會了將一切事物都賦予標籤與價值,我們慣於用金錢去衡量這個世界,華服珍饈,香車美人,豪宅花園,甚至於婚姻,甚至於感情,都一一被明碼標價,倫理與道德的地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浮生若夢,一切過眼雲煙。盛極一時卻落得百年孤獨。叫人不得不感歎人生的無常。

關鍵在於,我們最終能不能明確自己的內心究竟想要什麼,能不能摒棄自己不喜歡的樣子,能不能明確自己的定位與價值,能不能真正做到——為自己而活,“為活着而活着”。我無權去評論任何一種生活方式,但是我可以自由地去選擇我想要的人生,去成為我想要成為的人,去經歷我想要經歷的故事,去完成我想要完成的夢想。

青春,就是用來不斷地接受挑戰,不斷地去嘗試,不斷地瘋狂,不斷地失敗,不斷地站起來的,我不想為名利和循規蹈矩的教條束縛,我要自己的生命能夠自由地呼吸,我要自己的生活精彩絕倫。人生不怕有遺憾,但是,只要多年之後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時,能夠無悔這段光輝歲月,便足矣。

我相信,孤身一人在這個冰冷世界中流浪的福貴,他是幸福的,命運的悲劇並不意味着他靈魂的悲劇,他擁有着非凡的經歷,擁有着至親至愛的人最最親密的回憶,酸甜苦辣,共同調成了人生的一罈酒,在時間的調和中愈來愈濃郁甘醇。

“活着,作為一個詞語,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着》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獨一無二的體味與感受。怎樣選擇,怎樣抉擇,便會成就你怎樣的人生。活着,為自己而活。

《活着》讀書筆記 篇三

讓今日以懷念擁抱過去,以渴望擁抱未來。

—紀伯倫

朋友推薦了一首林俊杰的新歌《裂縫中的陽光》,歌曲中有這樣一段歌詞:“等到黑夜翻面之後,會是新的白晝,等到海嘯退去之後,只是潮起潮落。心臟沒有那麼脆弱,總還會有執着,人生不會只有收穫,總難免有傷口……”也許是偶然,也許是緣分,當我聽着這首歌徘徊在書架前時,我發現了餘華的《活着》。

《活着》這部小説是關於福貴一生的故事。整部書通過福貴第一人稱的自述,講述了主人公自己從民國到共和國的一段生活。

福貴在賭博中輸光了家業,從富家子弟一夜之間傾家蕩產氣死了自己的父親。好不容易浪子回頭打算勤勤快快地跟家人重新生活,卻因為內戰不幸被拉去當壯丁。經過兩年槍林彈雨的驚恐生活,幾番周折回到家中,得知母親在自己失蹤的兩個月後就離開了人間。自己的女兒鳳霞也在這段日子中,由於發高燒變得又聾又啞。然而災難才剛剛開始,剛懂事的的兒子有慶,因為救人被醫生抽乾了血而無辜死去。不久之後,女兒鳳霞嫁給了城裏一個“偏頭”建築工二喜,還懷了身孕,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苦難已經過去了的時候,鳳霞生下苦根自己卻因生產大出血而死在醫院裏。福貴的妻子家珍由於接受不了打擊,加上身體常年勞累,不久之後也離他而去。隨後,女婿二喜也因為建築施工意外不幸身亡,只留下自己和小孫兒苦根辛苦過活。可是,苦難似乎偏愛這一户人家,沒幾年,可愛的苦根也因為吃撐了平時無法吃到的豆子而死去了。

福貴的人生幾乎是時間無休止掠奪的演繹。可是福貴卻淡淡地説;“家裏的人全是我送的,全是我親手埋的”。他甚至沒有露出哪怕一絲的絕望。

《活着》裏的福貴經歷了太多常人無法承受的苦難。或許很多人覺得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也沒有,是苦熬的一生,是經歷了無數悲傷的倖存者。可是對於富貴自己,我從他的敍述中,感受到了幸福。

在極端的環境中,福貴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倖存者,他要的是生活。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甚至還有那頭叫做福貴的老牛,曾經在戰場中一同受苦的兄弟朋友……苦難的經歷中,他一直相信有幸福,有歡樂。即使這些幸福和歡樂是短暫的,可這就是富貴活下去的理由,他相信,總有一天,一切都會成為過往。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出現許多突發狀況,遭遇許多轉折。愁苦只因沒有看透,困惑皆是沒有放下。只有經歷過人生的荒涼,才能抵達心靈的繁華。

現實沒有為福貴怎樣活着留下選擇的餘地,因而他必須選擇自己活着的態度。他在別無選擇時,選擇了活着,即將苦難看做活着的組成。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和自己的內心對話。

智慧的人絕對不會為過去而更改現有的生活軌跡,每一次遭遇不愉快,他們都會把過去的不快樂塵封,用最樂觀和豁達的心態迎接下一刻的到來。所以無論過去經歷了什麼,都應該放下,應該忘記,把生命的力量留給現在。

的確,福貴的生活實在有太多難以承受的苦難,所幸我們不必體會如此巨大的一系列喪失。其實苦難與幸福一樣,都是生命對我們的獎賞。艱難活過來的今天,就是明天活下去的希望,活着就是幸福。

生命是為生活本身而活,不是為生活以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的。生活就是要經歷失去﹑惋惜和釋懷。

不要害怕生命中不完美的角落,讓今日以懷念擁抱過去,記住愛。以渴望擁抱未來,銘記時光。瞧,頭頂陽光正好,且讓,陽光在每個生命的裂縫中散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k6m36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