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活着的價值——邂逅霍金》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活着的價值——邂逅霍金》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活着的價值——邂逅霍金》讀書筆記

《活着的價值——邂逅霍金》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無論是一個正常人還是殘疾人,只要活着,只要還有生命,他都應該有自己活着的價值。

霍金是個殘疾人,但他不同於他人的獨特氣質和聰明,卻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認同,它是偉大的,是獨特的偉大,是超常的偉大。

宇宙無限,生命有限,一個人的生命對於整個宇宙來説比不上彈指一瞬,人生是短暫的,人總要面臨死亡,這是恆古不變的規則,用這種角度看待生命難免有些悲觀,若是換個角度,把短暫的生命看作是宇宙賦予每個人的一次機遇,一次能夠名垂青史,創造永恆的機遇,那也許會更珍視生命,這便是活着的價值。

霍金曾遭遇及其罕見的疾病,若他以消極的心態去看待自己的不幸,他必然不會像現在這樣得到舉世的尊重和敬仰,而那疾病必然會毀掉他的才華,他的聰明,甚至他的一生,但他並沒有答應病魔對他這麼做。霍金人殘智不殘,人毀志不毀,他踩在病魔身上頑強地存活下來,為人類做出傑出了的貢獻。這是霍金活着的價值,是別人尊重他作為一個正常人的原由。

霍金的成就對於所有生理上缺陷的人來説是一種激勵,對於正常人來説更是一種巨大的鼓舞,他堅強的毅力使其得到許多的人文關懷,使其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着不平凡,使他如此幸運。

作為身體健全的人,我們沒有理由不為這個世界貢獻,沒有理由逃避生存的責任,更沒有理由不體現自己活着的價值,即使是細微的,不起眼的貢獻,那也是一種價值。

只要還有生命,只要還活在這世上,就有創造人生價值的權利,同時也擁有得到人文關懷的權利,人活着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世界添光加彩。

像霍金那樣,用短暫的生命去實現人生的價值吧!任何一個人都有活着的價值,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受到尊重,生存的價值等待我們去見證!

第二篇:邂逅霍金

《邂逅霍金》教案

教學目標

一、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二、體會尊重他人的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

把握本文思想感情的變化脈絡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視角和人文精神,由此理解怎樣尊重人、關心人,特別是特殊人羣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哈姆雷特幾百年前的吟唱,被霍金詩意地濃縮於他的學説、思想和生活中。

2、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是我們很多同學的作文中經常出現而又無法完全理解的一個偉人他是英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主要致力於黑洞量子引力學的研究他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在大學學習後期,他開始患上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這種病最終破壞他全身的神經系統,他的身體會像植物一樣,只有他的心臟、肺和頭腦仍能運行,只有思維仍然是完好的,但不能與外界進行溝通。雖然他的身體高度殘疾,但是在物理學領域卻有卓越的成就,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盧卡遜數學教授,這是牛頓和狄拉克都曾擔任過的職務。他的偉大成就還在於,他在1988年出版了《時間簡史》一書這是一本關於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的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一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它被譯成近40種語言,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反響 雖然他不能説、不能寫,但是他的成就卻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儘管他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卻出類拔萃的遨遊到廣袤的時空,揭開了宇宙之謎

3、當他1985年首次來中國時,當時他的兩根手指還能動彈,但是當他2014年、2014年再度來中國時,已經完全癱瘓,和外界交流的唯一工具是他還能轉動的眼睛,他有一副特殊的眼鏡能夠對他的眼睛的變化做出反應,並且輸入他前面的電腦屏幕讓他做出選擇

2014年和2014年,霍金又兩度來到中國,一次是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一次是參加國際弦理論大會在中國,霍金所到之處無不引發“科學熱潮”,引發“追星狂潮”。

二、文本分析

邂逅,即不期而遇。與世界聞名的偉人不期而遇,作者的情感肯定有很大的波瀾。請同學們來看一看,作者在邂逅霍金的過程中,對於霍金在情感或心理上有什麼變化?(請找出文中的詞句)

邂逅前——敬意

邂逅時——敬仰、震驚、凝視、沉思:都是,或許都不是;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識地摸着照相機,但我既沒有移步,也沒有拍照,連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頭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邂逅後——慶幸

試分析三種不同情感產生的原因(請找出文中的詞句)

1、為什麼邂逅前會有深深的敬意?

“以高度殘疾之身能寫出如此經典著作的精神和業績”

1)“經典著作”指什麼?《時間簡史》

文中哪裏表現了《時間簡史》這一著作的經典?請同學們找出來;

“洛陽紙貴”;青年朋友西方哲學的博士生沒看完;作者自己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也沒有看

2)這個世界寫出經典著作的偉人很多,比如黑格爾寫了《美學》三卷、索緒爾寫了《普通語言學教程》,這些書如果沒有相當的專業功底,也是讀不懂的,他們也是經典著作,也讓人產生高山仰止之情;但是更讓作者葛劍雄產生“深深敬意”的,除此以外還有一點,那是什麼?

是霍金以高度殘疾之身寫出了這麼偉大的著作常人都很難寫出這般經典,更何況這位高度殘疾人士寫出了影響全世界的這麼一本書所以,作者在邂逅前產生的深深敬意源於這本書的經典,更源於這位勇士的身殘志堅的高貴品質

他對自己的身體已無能為力,但他仍是自己精神的主人。疾病禁錮了他的身體,卻放飛了他的思想,使得他在地獄的入口處發現宇宙的天堂。疾病檢驗着生命的彈性,讓人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硬度和韌性。

2、邂逅時為什麼會產生“敬仰、震驚、凝視、沉思:都是,或許都不是”如此複雜的情感?當他經過自己身邊時,為什麼作者“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識地摸着照相機,/但我既沒有移步,也沒有拍照,連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頭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首先這是一種人之常情【尚奇、個人崇拜、尊聖宗經、值得炫耀的結果】,當遇到一位名人時很多人都會欣喜好奇,想要留影紀念——作者用了“下意識”這個詞,説明是一種本能——同時也是作為一個歷史地理學家的職業習慣,他平時都會通過照片等方式拍錄下來有價值的事物;但作者在這裏馬上強調連拍一下背影的念頭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這又是為什麼?

1) 作者被霍金獨特的形象所震撼,對於這樣一位隨時面對逼近的死神卻依然像超人那樣奮鬥的人,對他的任何干擾都是一種罪惡,更不用説任何好奇的舉動或過分的熱情表現

2) 受到周圍人的感染,大家都尊重他作為一個正常人的生存權利

全班齊讀第7、8自然段

因為震撼、因為周圍人的感染,所以作者馬上否定了自己拍照的念頭但是如果説拍一張正面照是一種罪惡的干擾,那麼“拍背影”總不會有太大的干擾或者不敬吧,但是作者也還是“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原因何在呢?

這句話中“拍背影”和“很快否定”實際説明了這種震撼和感染的強烈,按理説拍個背影並不構成對霍金的打擾或不尊敬,但連這個念頭也很快被作者否定了,如果不是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選擇這個細節來表現自己的內心,更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請同學們朗讀7、8兩個自然段(先散讀後齊讀);

科學家們淡淡地生活,靜靜地思考,執着地進取,直至智慧高地,自由地駕馭規律,而永葆一種理性的美麗。這種美麗是不能被幹擾的。對於身患絕症的霍金來説,不干擾就是對他生命最大的尊重。

3、邂逅後為什麼作者對霍金是慶幸?

1)慶幸“他生活在一個人的價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時代,也生活在一個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

如果沒有發達的科學技術,他不能繼續他的生命,如果沒有發達的科學技術,他更不可能繼續他的工作他現在所依賴的這部特殊的輪椅得益於ibm公司的設計和製造,他們以為他打造特殊輪椅的方式表達公司對霍金的崇敬,文中提到這是“專”為他設計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縱輪椅,才能傳達自己的思維,才能延續他的生命

2)更慶幸“大家都尊重他作為一個正常人的生存權利”

第12自然段“他在劍橋,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樣生活,不必隨時面對鏡頭、鮮花、握手和掌聲,不用應付機會、宴請、報告和表彰,因為大家都懂得個人的價值和時間的可貴”霍金在劍橋可以像路上無數過往的行人一樣散步,擁有私人的生活空間,周圍路人並未投以任何異樣的目光,相信他們都是對霍金懷着崇敬之情的,但他們以一種平靜的、尊重霍金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這份崇敬因為此時此刻的霍金是出來散步的,這是他私人生活的時間或許在我們的概念中,應該是老護士推着輪椅,形影不離的,但事實上她也不靠近,讓霍金自己來操縱輪椅,這都是尊重他的個人權利和價值

齊讀第11、12自然段

4、文章最後一段作者寄託了美好的願望,希望霍金能夠不受打擾地繼續他的生活,同時也提到了對“其他霍金”的祝願,那麼這裏的“其他霍金”指哪些人?“幸運”又是什麼意思?“其他霍金”指兩類人,一是像霍金那樣作出過巨大成就、傑出貢獻、享有盛譽的名人;二是指像霍金這樣有才華的殘疾人。

“幸運”也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不必浪費時間去應付鏡頭、鮮花、握手和掌聲,集會、宴請、報告和表彰;二是指個人價值得到充分尊重

三、把握主旨,提煉現實意義

1、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是側重於表現霍金的精神品質還是霍金周圍人對他的態度?

側重於表現霍金周圍人對他的態度

通過對“邂逅霍金”這一過程的簡單記述,表現了霍金周圍人對霍金的尊重和人文關懷,表達作者對霍金所生活的和諧寬鬆的人文環境的推崇,並祝願“所有的‘霍金們’都能得到這樣的關懷”

主要導向對生命的尊重,對他人事業的尊重,對他人時間的珍惜,把對偉人的尊崇首先回歸到“人”的意識上來等等(可以適當拓展到一般的殘疾人)

四、課文總結:

愛因斯坦曾説“童話裏的人物將所觸摸的一切變成了金子,而與我有關的所有事情都變成了報刊裏的喧鬧。”魯迅先生曾經説過:“浪費自己的時間是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如果霍金、鍾南山、袁隆平等人成天忙於應付報告、宴會、鮮花、鏡頭,他們如何靜得下心來潛心研究?他們的個人價值如何體現呢?正因為現實生活中還存在種種不注重人文關懷的現象,作者才在文中提倡這種人文關懷精神讓我們牢記著名科學家楊福家的這句話:“什麼是大愛?讓人們擁有安心工作的環境,這就是大愛;營造一個以人為本的氛圍,這就是大愛”

第三篇:霍金《時間簡史》讀書筆記

《時間簡史》讀書筆記

早在八年級的時候就買過了史蒂芬霍金的最著名的兩部著作,《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不過當時買這本兩本書多少是跟由於風或者完全是對於他生平以及理論的崇敬,買來只是為了瞭解一下什麼叫做經典的科普讀物。雖然作為科普讀物這兩本書寫的並不是特別晦澀難懂,甚至霍金本人在《時間簡史》裏通篇只放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e=mc^2的質能方程來儘量讓大家都能看懂,不過鑑於國中時有限的物理知識以及各方面知識的匱乏,這兩本書在被自己草草翻閲之後不久就被束置高閣。幾年裏雖也屢次翻起來看看,但卻從未再從頭仔細的將其研讀一遍。直到大學有了足夠的空閒時間才得以重新拾起《時間簡史》這本被塵封好久的經典著作。

相信這本書大家都不陌生。《時間簡史》是由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黑洞理論和“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創立人史蒂芬霍金撰寫的一本有關宇宙學的經典著作,是一部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但他本人的經歷卻十分坎坷,當他在劍橋就讀時診斷患上罕見的了"肌肉萎縮性側面硬化症"的疾病,這種病至今仍不能治癒乃至於控制它,至此之後他便一直坐在輪椅之上。然而這位全身只有三個手指能動的殘疾人,卻依靠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驚人的關於大爆炸和黑洞的理論,對量子物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將宇宙偉大而神祕的背景展現給世人。被人稱之為“輪椅上的勇士”,他也被廣泛尊崇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科學家。

《時間簡史》自1988年首版以來,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銷售了幾千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當時登陸中國的時候書店裏甚至引發購買熱潮。其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但是從出版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面都有了非凡的進展。這些觀測證實了霍金在該書第一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險者的最新發現,它在時間上回溯探測到離宇宙創生的幾十萬年之內,顯露了霍金不同尋常的時空感知能力。主要向人們介紹了什麼是宇宙論,以及宇宙論最新的發展狀況。霍金曾説過:“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完成我對宇宙的認知,這包括宇宙為什麼是它現在的樣子,以及宇宙為什麼會存在。”這也就是他撰寫時間簡史這部希望能讓大眾理解的宇宙科普讀物的初衷。

儘管看的朦朦朧朧,似懂非懂。但這幾年下來多多少少對時間簡史這本書有所收穫。我覺得這本書其實不能簡單的當成一本科普讀物來看待,很多東西是要經過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才能有所體會的。我認為關於科學理論的哲學原理是:不要迷信,尤其不要迷信科學。很多人説科學現在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我認為很有道理。那些很多打擊偽科學的鬥士們比如方舟子,司馬南,何祚庥院士等等所謂科學家們,頂着科學的帽子去拿着竿子四處拍人實在令人厭惡,依我看這和中世紀黑暗時期的歐洲教會沒什麼區別。科學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而不是一個規範的條條框框。愛因斯坦就是因為相對論的問題引用宇宙常量而錯失發現宇宙大爆炸的機會,不過這是和他所信奉的信仰是有關的,並不能怪他。從古希臘開始各種哲學以及物理的思想就不斷被後繼來着所顛覆。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都曾是人類的革命者與探路者。而現在的量子力學又不斷推翻前人的研究而使科學研究進入一個嶄新的領域。包括霍金本人在04年也宣佈他關於黑洞的理論存在錯誤。他説: “黑洞並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數物理學家以前認為的那樣,對其周遭的一切“完全吞食”,事實上被吸入黑洞深處的物質的某些信息實際上可能會在某個時候釋放出來:信息守恆。原因是先前把黑洞想得太理想化了,把黑洞熱輻射也想得太理想化了。”可見科學是在不斷進步的,同時我們也要有勇氣

過去認識上的錯誤。我們要承認科學理論也是一種假説,是既定條件下適用的既定真理。辯證法認為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類對於任何事物的看法,對一切事物的認識,都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沒有終點,每個階段的真理連接起來,形成真理的過程,每一個時期的真理都只是相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點馬克思主義哲學説的其實是很正確的。

關於時間簡史所描述的物理內容我不想贅述太多,蟲洞黑洞弦理論等等也不適合在這裏討論。我想説的是,宇宙中藴含着太多的祕密,縱然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它的探索,但我們仍然是越思考越迷茫。其實霍金他也並未想過要為我們普及什麼科學知識,他只是狡黠地動了動一下他的手指,將我們推向祕密的邊緣,讓我們越迷茫越思考。他也並沒有做出具體結論,只是把他所知道的用簡單的方式告訴我們,把問題留給我們自己。有個悖論説的好:學得越多,知道得越少。知道的越少或許是因為你知道了更多事情而迷惑了你曾固有的價值觀,或許是由於發現世界太大你來不及探窺全部。科學、哲學、宗教,這三者有其各自的領地,也都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但如果能把三者結合起來看,相信問題會更加簡單明瞭的多,其實都是共通的,只不過概念被人為的分離了罷了。看了這本書之後最後懂得的彷彿不僅是宇宙,時空存在原理,而是明確了我們自己的宇宙觀,以及生命與宇宙的關係。而與一般哲學書所不同的是,它提供給我們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用科學的思維去判斷世界。説到這裏你就應該發現,與其這本書説其完全是一本科普讀物,倒不如説是哲學性的或者可以啟迪內心的科學讀本或許更為妥當。或許,霍金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他心中所存在的宇宙,而是將我們引入了自己的內心深處,宇宙同樣的也存在在每個人的內心之中,如此精彩,如此絢爛,如此讓我們着迷。

第四篇:《活着》讀書筆記

只要活着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説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歎一番也就丟下了.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餘華寫的小説《活着》《活着》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着作者平實的敍述中經歷着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看完後掩卷沉思內心沉重感覺有説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經歷禁不住疑問: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後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後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説:"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着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户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説是生活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説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裏反到踏實了.他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在戰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後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説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裏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生説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脣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説:'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麼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裏真是説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麼會如此荒唐怎麼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麼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着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着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着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着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着.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歲發着高燒幫着徐福貴在地裏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後就發現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也許無所謂活着塵世的苦難活着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着只是在陳述活着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説:活着好好活着.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更多好範文請關注:)面前也許不能不感歎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着的事實就改變活着的態度吧只要活着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着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

第五篇:《活着》讀書筆記

這是我第二次讀餘華的《活着》,在大二時就已經讀過一遍,因為時間間隔有點長,只是大概記得故事的結局,而情境忘的差不多了。今天又讀了一遍,不由感慨:好的作品讀多少遍都不為過!

不得不説,餘華是一位具有高超煽情技巧的作家。剛剛讀完這一作品,臉上還留着淚痕,眼框還是濕潤的,不過心卻慢慢越來越平靜了。是啊,讀完它,我沒有理由不平靜,沒有理由不思考……

“二喜,有慶不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這句話總是縈繞在我的耳旁,所有的這些名字,這些人物,都讓我覺得是活生生的。也許是從小在農村長大,對於書中描繪的場景都覺得那樣地熟悉,他們的形象似乎都可以在我的生活中找到代言人。小時候,不明白那些在地裏勞作的老者,為什麼對着一頭不言不語的老黃牛喋喋不休;小時候,也有很多像有慶一樣的玩伴;小時候,也見到像鳳霞一樣的姐姐以及家珍一樣的女人;小時候,也取笑過像二喜一樣的女婿……一切都那麼的親切,所有的人都那麼的生動,他們的故事,平凡而感人,瑣碎而深刻。

讀着這一作品,不由地就投入進去了,就像是自己就坐在老福貴的身旁,靜靜的聽着這位老者對他的往事娓娓道來。時而鄙視、時而切齒、時而沉默、時而哭泣、時而感慨、時而會心、時而歎息、時而釋然……當看到福貴少爺放蕩不羈、自命不凡時,我鄙視他;當我看到他粗魯的對待他懷有身孕的妻子時,我咬牙切齒;當我看到他穿着絲綢衣裳被裝滿銅錢的沉甸甸的擔子磨破了肩膀時,我感慨;當我聽到徐老爺用無奈的語氣説“報應啊,報應”的時候,我沉默;當我看到鳳霞從一個活潑美麗的小姐變成一個又聾又啞的小村姑時,我歎息;當我看到小有慶不知疲倦跑來跑去的身影時,我微笑;當我看到一具具冰涼的屍體時,我痛哭;當我看到老年的福貴安詳的表情是,我釋然……

這部作品不僅讓我對人生有了一個思考,而且讓我有決心去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足和缺點。步入研究生生活已近兩個多月了,常常都覺得很累、很悲觀。現在想想自己在過去那兩個月做了些什麼,真覺得不值一提,每天似乎忙忙碌碌,卻忘記自己要追尋的是什麼;每天都覺得壓力很大,卻不知道為何要讓自己活在不該有的壓力之下。時常抱怨、時常抑鬱、時常煩躁……我發現自己一直在追尋着什麼,我總是拼命跑、拼命追,忽視了一路上的所有風景!細細想想這二十幾年來,我好像一直是父母長輩眼中的好孩子,上國小時就知道我要進縣裏最好的中學、上國中就知道要考重點高中、上高中知道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學、大學呢?發現自己學的東西太少,所以決心要繼續深造。現在,我在深造的路上,卻似乎不知所措。看到身邊的同學各有所長,覺得自己要學的東西太多,導師的要求我似乎一項也沒達到,我慌張了,默默告訴自己:不能這樣下去,要努力,要加油!我不停的去圖書館借書,不管有沒有興趣,逼己去讀完一本本的書,以為這樣我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可當我靜下心來讀完《活着》這篇作品時,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就像積蓄已久的火山噴湧而出,不光是為故事的情節,更為自己!我原以為應該為自己驕傲,因為一直在追尋自己的夢想,卻沒發現自己並沒有在追尋這些繁華夢想的過程中得到快樂!那我活着的意義又是什麼?是到達終點時那一剎那的輝煌嗎?

“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是這樣的命。年輕事靠着祖上的錢風光了一陣子,往後就越來越落魄了,這樣反倒好,看看我身邊的人,龍二和春生,他們也只是風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對於這段話,感悟頗深,我想作者並不是説叫我們不要去追求任何東西,也不是要我們甘於平凡,我認為,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生命中充滿變數,不要為自己曾經的錯誤懊惱,更無須一蹶不振,接受這一切,然後努力的活着,全家在一塊就是最大的幸福。人有旦夕福禍,天有不測風雲,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只有堅強的接受,認真地活着,總有一天你會釋然……

當然,除了一些關於人生的感想,也還有其他一些方面。可能是之前看過餘華的其他一些作品才引發的吧。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兄弟》這一小説,裏面可以發現很多關於當時的政治的線索,主要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那段歷史。而這部作品呢,它的歷史跨度也是很長的,從國共對峙到農村生產合作社,從三年饑荒再到文化大革命……從這一短短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政治的一個變遷,看到國家也像一個人的一生一樣,起起伏伏,也犯錯誤、也有輝煌、也在探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o3lv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