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黃金法則》讀書筆記

《黃金法則》讀書筆記

第一篇:財富法則讀書筆記

《黃金法則》讀書筆記

來而不往非禮也嘿嘿。謹以此讀書筆記恭賀英利姐姐加盟讀書視野版這可是我第一次如此用心讀書並以文字記錄筆記的呀!!!

該書是作者基於美國國情寫的一本關於投資理念方面的書雖然具體情形不一定適合國內投資情形但作為一種投資理念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作者擁有剷除一再重演的投資錯誤的使命感他的投資經驗和精闢的見解適合所有願意“聰明致富”的人。

在正式筆記前先簡要介紹一下本書作者布萊特·麥克蒂格布萊特·麥克蒂格是華爾街成功的基金管理人也是美國廣播、電視投資欄目的著名主持人。

作為一個設想布萊特·麥克蒂格一直想給一般客户寫一本關於如何獲得和積累財富的參考書並把它列為退休後的首要任務。但是在接觸了大量投資人以後他發現有太多的人懷抱着錯誤的理念在與致富相反的道路上漸行漸遠。他不禁自問:為什麼投資人總是要用血淋淋的經驗來換取教訓?為什麼那麼多一生勤奮的人最終卻無法頤養天年?

於是在客户的不斷催促下他總結十幾年來的工作經驗與心得仔細檢視那些在金錢遊戲中打滾的經紀人與投資者所犯下的種種錯誤找出投資老手亦不能倖免的投資盲點:對500多位從一無所有到最終積累了成百上千萬美元財富的投資人進行了調查分析他們的致勝之道終於歸納出本書的精髓——10大致富法則。

第一章 法則1 設定目標

行事若有計劃一切自有依據;反之則不免流於衝動。

熱誠是開創新計劃的原動力;設定目標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故作者很自然將設定目標列為10大致富法則的首要任務!

設定目標並不等於達成目標不是每個目標都能心想事成任何目標的設定必須預留失敗的空間以供迴旋。失敗本身並非一無可取而是讓你反求於己、重新思考並採取正確的行動。請切記設定目標時並沒有所謂“失敗與否”的問題有的只是結果的不同而已。

設定財務目標的過程正是構造整個“創造財富”觀念的重要基石。設定財務目標其實很簡單可以理解為以下各種以備未來所需的目標:

1、 設立緊急週轉用的基金;2、保障家人的財務安全;3、確保財產的順利轉移等等

財務目標應該有短、中、長期之別設定財務目標的最終目的在於財務獨立。那麼何種財務計劃才成功可行?它應該是一種可以提供給你基本生活保障的計劃這些基本生活保障包括:每月房貸或租金、水電費、食物費、保險費、交通費與各種財產税款。經年累月、持之以恆的儲蓄將使你日後品嚐到甜美的果實。此時你投資組合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已足以支付基本開銷而你只需要10年的時間就可達成此目標。但前提是你必須每年儲蓄你收入的15%再將每年加薪部分儲蓄下來。當你持續不斷地實行該儲蓄計劃最終將實現財務獨立的目標。

致富之道:

相信10年內必可達成財務獨立的目標。

停止無謂浪費設定財務目標並進行財務計劃。

財務計劃內應包含你所有的目標與你的投資組合(或資產)的規模大小。

每年需將15%的收入與加薪部分一併儲蓄下來。

馬上開始。

請教良師益友以便儘速完成你的目標。

忠告:從零開始不論你是位老師、銷售員或高級主管都可以在10年後存夠足以應付基本開銷的金額。它不是天方夜譚前提是你必須持之以恆地儲蓄:每年儲蓄收入的15%並且將加薪部分再存起來。不要猶豫!趕快開始未雨綢繆儲備晚年基本生活所需。它或許很難但堅持下去最後的結果絕對是值得的。

第二章 法則2 儉樸生活

儉如窮人的富者愈富;奢如富者的窮人愈窮。

所謂的“儉樸”是力行中庸之道——知所節制、樸實無華、省吃儉用與量入為出但這並不意味着卑賤乞憐或是吝嗇寒酸。這一法則看似淺顯卻是10大致富法則中最容易被人濫用與誤解的法則之一。簡而言之儉樸意味着必須“賺多花少”以便達成財務獨立的目標。

“儉樸”之道的成功關鍵在於你的犧牲應該也有所得。也就是説若你有意放棄追求某些事物就必須保證自己有這種定力可把省下的錢轉為投資。否則一味的儉樸只是留下可供揮霍的錢罷了。

你必須明瞭花費的金額與去處方能達成“賺多花少”的要求。明確知道自己如何花錢看起來再平常不過但它是左右你是否變得富有的重要關鍵。切記一個人富有的程度取決於你的支出而非你的收入。

請仔細想想你的消費習性你將發現有數以百計的方法可以省去你不少的“金錢”而非你的“生活品質”。請相信我對你每筆支出而言一定還有效用相同卻更為便宜的代用品(或其他選擇)惟一不同的只有品牌名稱與不易察覺的小小差異而已。(請繼續關注好 範文網:)如果這樣的改變會使你悵然若失請再一次想想你的目標——財務獨立。

致富之道:

賺多花少。

記錄至少三個月的消費情況。

削減不必要的開支。

善用每一分買車、旅遊與購物的錢。

有計劃地降低負債。

找出可以省錢之處並將省下的錢加以投資不要隨意揮霍才有機會躋身富人之列。

忠告:省吃儉用與未雨綢繆相當重要如果我不能為自己未來的財務負責誰會願意為我挺身而出?

第三章 法則3 應急基金

儲備“應急基金”的重要考慮就是握有變現性高的投資以避免陷入週轉不靈的財務泥潭。

準備一份“應急基金”的目的在於避免因緊急狀況而動用到長期投資的資金。

至於應該準備多少應急基金才夠用?這也正是“不時之需”法則的第一重點。原則上不論你是否已退休都必須準備相當於個人6個月平均支出的金額。

理論上應急基金不適合做長期投資所以應以賺取高額利息為優先考慮同時請千萬記住進行任何以賺取利息為主的投資時務必貨比三家、斤斤計較。另外絕對不要將應急基金存入支票帳户內免得被挪作他用。

“不時之需”法則的第二重點在於必須備有流動性高(或變現性高)的投資。一旦個人、市場或税制的狀況改變可以迅速變現該投資作為對策。因此成功的投資人非常瞭解流動性投資與非流動性投資的差異。

“不時之需”法則的第三重點在於防止週轉不靈;保險在這方面的功能尤顯突出。建議你在投保前務必多多比較找位經驗豐富的經紀人;詳細研究你所需的各種險種包括住宅火險、車險、壽險、健康險、意外險與長期醫療險等;以找出最適合你的保額、保費與節税等各種需求。同時建議每人都應再加保一份意外附加險。

審慎評估個人的壽險需求正是防止陷入財務困境的關鍵所在。問題是何種壽險與多少保額才符合所需?有一種簡單的算法可供參考:這份保額應相當於年收入的7~10倍再加上其他應付貸款(包括房貸)的合計如此你的家人只要善加運用這筆理賠金一定可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一般人都注意到壽險保單的必需性但往往忽略意外險的投保。那麼如何規劃意外險的保額?它應該相當於你每年税前收入的70%左右。絕對有必要買份和你目前工作相稱的意外險保單。

致富之道:

建立一份應急基金。

投資流動性證券。

投保住宅火險、車險、意外附加險、定期壽險與長期醫療險以保障財務安全。

忠告:決定你財富多寡的因素在於你的支出而非收入!建議每個人都應準備一份金額相當於6個月平均支出的應急基金。這份基金不應包含在你的投資組合內而是投資在相對保守的貨幣市場基金中。

第四章 法則4 時間與複利

耐心再加上覆利的觀念是通往致富之門的兩把鑰匙。

長期投資的吸引力究竟何在?僅僅兩個字——複利即可説明一切!大資本家羅斯柴爾德曾經説過:“我不清楚什麼是所謂的世界七大奇蹟但我卻真正知道第八大奇蹟那就是——複利!”因此成功的投資者可以説無人不識這一奇蹟並將它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善用複利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儘早開始儲蓄!一旦下定儲蓄的決心後你可用“72法則”來計算不同利率下你的財富加倍增長所需的時間。該公式很簡單就是:72除以年報酬率。

持有時間與風險降低的關係:持有時間愈長相對獲得正報酬率的機會愈大。縱使持有的是小型股其年報酬率亦頗為驚人:因為長期的時間效應已降低了這些小型股原本就高的風險並使其年報酬率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

時間認知上的四大敵人

第一種就是所謂的“預期”有時其實就是“固執”的代名詞。一般散户都有這種毛病:“賠錢時緊緊抱牢賺錢時急急賣出。”必須指出“固執”在股市中是絕對行不通的。一個賣出的決定必須建立在翔實的信息與深思熟慮之上才是可行的。也就是説一旦該股的基本面轉壞時就是賣出的時機。

“厭煩”正是第二位敵人。面對厭煩的正確之道就是堅持你那經過全盤考慮且風險確定的投資策略。

第三位敵人則是“貪婪”。貪婪有時起源於厭煩的延伸。為了克服這種貪得無厭的心態建議這些投資人採用這種策略:股票上漲至某一程度時賣掉部分持股以收回當初投入的所有成本。

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敵人則非“恐懼”莫屬。“恐懼”較其他情緒更能讓投資人為此而付出慘重代價。所謂的“預測”帶給投資人的只是錯失各種購買股票的良機而已。市場中“時間”的價值遠遠勝過“時機”的掌握。

有關時間認知的正確認識在於你必須將你各種不同目的的財務目標和與之相對應的投資期限配合得恰到好處。

至於投資標的與持有時間的關聯究竟應如何安排一般來説股票或與其相關投資(如基金)的持有時間最少應在3~5年之間。另外債券、定期存款與其他到期還本的投資若非不得已請務必持有至期滿為止。

致富之道:

從事長期投資。

適當配置短、中、長期的各種投資。

任何期望必須合乎實際。

隨時檢視時間認知上的四大敵人——預期、厭煩、貪婪、恐懼是否破壞了你的投資紀律。

忠告:一旦你開始為之絕對不要半途而廢。持續增加你的投資金額並不簡單;堅定不移地長期投資則更加困難。這段時間若逢市場崩盤千萬不要驚慌市場度過危機必將逐步恢復生機並再創新高。若你買股票為的是它們長期的發展潛力你根本大可放心它們最終還是會回覆到應有的價值的。

第五章 法則5 謹慎投資

生命中充滿了晦暗難明的事物但你的投資必須除外。

小心謹慎的投資人總是儘量避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儘量避免採取擴張信用以及所謂的一夕致富的無聊策略。

風險與報酬:某些投資工具的風險經常高過其提供的報酬請儘量避開它們;若真想投資也請把它們限制在佔你投資組合的5%以下。當風險升高、但報酬卻降低之時請勿投資。

請牢牢記住千萬不要讓市場的漲跌左右你買賣股票的決策。

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的投資人向來充滿耐心他要的不過是細水長流的投資。富蘭克林曾經説過:“金錢本身具有大量繁殖的天性它能一代接一代地繁衍出更多的金錢。”如果你天性喜歡追逐高風險可能因此而獲利匪淺;但更可能的是一文不名只是再三地回到起點、從零開始。

致富之道:

儘量避免那些只會增加風險卻不會增加更多或相等報酬的投資。

股票型投資組合中最多隻能持有比例在5%以下的高風險投資。

任何聽起來好得不象是真的投資機會可能就不是真的請勿輕易嘗試。

第二篇:帕金森法則讀書筆記

《帕金森法則》讀書心得

13107120談濤

在官場如何青雲直上、在職場如何立於不敗,很多新人撞得頭破血流後,才明白世界並不是那麼單純。英國的諾斯科特·帕金森博士發現:在正式的組織中,正式的規則無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而潛規則卻大行其道,使得組織朝着另一個方向發展。《帕金森法則》的內容正如其副標題表述的,即“職場潛規則”。帕金森博士在書中細數自己留意的一個個職場潛規則,並以辛辣幽默的言辭,刻畫出組織內活脱脱的腐化趨勢。

法則一:“僱員的數量和實際工作量之間不存在任何聯繫。”帕金森博士的分析起點為機構膨脹的動機。一般認為導致組織規模擴大,員工人數增長的原因是組織的事務增加。但實際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官員需要給自己配置幾個助手,而不是給自己增添對手;二是官員給彼此找活幹。帕金森做了個假想的例子。組織內的a感覺不堪工作重負時,他有三個選擇:1辭職2申請b來分擔工作3申請c和d來做自己的助手。a的選擇大概就是3了。組織從這裏開始膨脹。過了一段時間,c或許也會覺得工作太累,向a抱怨工作量過大,要求添加助手e、f。但給c增加了助手,必然得給d增加助手g、h。這時a一個人的工作變為由8個人做。8個人的工作大部分內容必然變為相互之間發送文件,報告意圖,也就是相互之間增加了工作。

法則二:“一旦出現需要通過投票來決定的事情,則真正掌握決定權的人是中間派。”

法則三:“議論議程表上每一個項目所需的時間與項目涉及的金額成反比”當討論價值過千萬的原子能項目時,專業限制性相當大。委員們可以説的有限,可以理解的就更有限,因而會草草看過提案,選擇通過或否決。接下來千元的項目,討論自行車棚的項目,是2014元的提案還是2300元的提案,每個委員都能對自行車説點什麼,因而過了40分鐘大概每個人都能説上句話了,然後再進行投票。最後是討論飲料種類的問題,這是大家都熟悉且能説出一大堆的問題,為了彌補第一個項目的沉默,大家都踴躍發言,會議進行了一個多小時。

法則四: “委員會的人數為19~22人時便無工作效率可言,因此委員會的無效率係數為19~22。”作者研究英國內閣歷史,發現內閣總是不斷膨脹,到了20人之後,不久就會被更精簡的組織取代其作為內閣的位置。

法則五:“進行任何人才選拔時,如果申請人超過50人或低於20人時,則所有人都將註定全遭淘汰。”這個不是太明白,似乎批評的是對應聘者的要求過低導致選拔費時費力而失去效率。

法則六:“某個組織的辦公室大樓設計得越完美,裝飾得越豪華,該組織離解體的時間越近。”作者考察了教皇與聖彼得大教堂、國際聯盟與國際聯盟大廈、路易十四與凡爾賽宮、馬爾伯勒公爵與布倫海姆宮、喬治三世與白金漢宮、議會

與威斯敏斯特宮以及殖民辦公室與殖民大廈等等歷史的反向關係,説明了被我們看作組織鼎盛標誌的宏偉建築恰恰暗示了組織將要衰落。當然豪華建築並不是組織衰落的根本原因,只是從側面説明了組織已經做完了可以做的重要的事,漸漸失去活力,變得僵化。

法則七:“雞尾酒會上最重要的人物是呆在e7區,在h+75至h+90分之間逗留的一羣人”。

法則八:“管理不善的公司無法自我改革”。這一章,帕金森博士描述了組織從內部癱瘓的詳盡細節。第一階段是管理層出現了一位既無能、嫉妒心又強的領導。這種無可救藥型領導如果成了公司最高領導或領導集團的一員,那麼第二階段就來了。到了第三階段,從高層領導到一般職員再也無人願意展示其才能。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

法則九:“只有苦力才能成為百萬富翁。只有苦力看起來才像個苦力。只有真正有錢的人才不會讓人等閒視之。”這條有點像中國的韜光養晦和無為而治的感覺。

法則十:“只要讓上了年紀的領導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個不同國家的城市開會,填上一大堆表格,那麼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被迫要求辭職。”作者在文中列了個職業生涯表,表明時間,推算年齡。這些有點繁瑣,且無法相信其準確性。但他提到一點通常領導還未失去領導能力時,下屬已做好接管工作的準備了。如果此時領導不能及時退休,下屬便會處於羨慕嫉妒恨的狀態,從而成為組織發展的一個不利因素。

以上是這本書的大致內容,讀完書的第一感覺是活潑與幽默,然後是苦笑與無奈。為什麼會苦笑,因為這些潛規則似乎在中國簡直就像常識一樣普及,也像空氣一樣彌散。用福柯的語言説,就是這種潛規則文化像顆粒一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引導着我們,塑造着我們。

先撇開文化傳統的藉口,來讓我們好好瞧瞧這些潛規則。潛規則與正式規則的最大不同表面上為是否有着正式的表述,書面的記錄,實質的分野則是正式規則努力維護組織的利益,而潛規則使得組織成員的利益與組織利益分道揚鑣。

昆明的市委書記仇和,曾和同學激烈的討論過。他的種種言行,從西方的政治理論看來,其與法制和民主精神相去甚遠。但在名為中國各級政府的這個組織裏,或許只有這種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能有點效果。總喜歡去妄論中國的整體政治形態,大概是大學養成的壞習慣。名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這個組織,恐怕是潛規則最盛行的地方。潛規則有種劣幣驅逐良幣作用,使得組織成本上升和組織效率下降,直至崩潰。記得吳思老先生也寫過《潛規則》講述中國歷史上的種種潛規則,寫了許多關於王朝時代裏清官如何被慢慢排除出統治階級。我想同樣以暴力機關維持的官僚體制,不論在怎樣的時代總會遇着相同的盛衰過程。

第三篇:讀書筆記——吸引力法則

成事靠得是感覺,而不是念頭。

我們之所以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靠得不是硬把事情湊在一起,也不是控制自己心靈的力量,而是靠心裏的感覺。

大多數人沒有熱衷的去感覺,揣測自己想要在人生中遇上什麼,所以我們就一再吸引那些自己根本就不想要的情景。

要成事就得先用感覺把自己的願望化為真實。

當我們感到意興高昂,充滿喜悦與感激的時候,我們的情緒便會發出高頻震波,而高頻震波只能吸引到好的東西,也就是説,高頻震波只能吸引到我們發出的高頻震波相稱的高頻波——物以類聚嘛

當我們的情緒關注在與喜悦有關的感覺上——讚美,關愛,快樂,尊重等,所有在發生時會讓我們留戀的温馨片刻上的時候,我們則感到心情暢快。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它們的振動頻率非常高,而振動頻率高絕對是我們的自然狀態。

“想要”的感覺讓我們快樂,所以唯一跟“想要”相稱的,就是想要追求喜悦的原始意圖。我們總不可能指望自己想着“不想要”的東西,然後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吧。

記住,你需要某物的需求,是源自恐懼。你想要某物的想要,是源自興奮。需求與想要振波有天壤之別。

你唯一該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快樂起來,就是這樣!其餘的,宇宙自然會有所安排。 你的願望要多久才能實現,跟你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把注意力從不悦的目標挪開,全神貫注在自己想要的目標上,具有直接關係。

你應該先放輕鬆,先冷靜下來,此舉有助於改變思緒,改變思緒就能改變心情,改變心情就能改變振波,讓宇宙和你的大我,把事情接手過來做。

“感激”乃是人類能夠掌握的振波中,最深刻也最重要的一種,因為『感激』是最接近宇宙之愛的東西。

人生靠的就是感覺,而我們只是先有感覺再找事例罷了。

如果你一直都有許願的習慣,能量頻率又比常人高,那麼你一定不久就會冒出許多點子,而且只要你把這些點子付諸實行,眼前的路就會引發你產生更多靈感,於是你又順着走下去。 宇宙的辦事能力,超乎你的想象,所以請你放心的把事情交給宇宙去安排,不要再擋路了。 “吸引力定律”恆為真。不管你想要什麼,宇宙都會在適當的時間實現你的願望,關鍵在於你得集中意志,而且要一直集中意志!

熱情之所以激發出來,是因為願望正在成型,所以感到興奮。熱情還有個更重要的成分,那就是強烈的控制感。熱情是一種強烈的確定感,當一個人十分把握自己的生命,不操之在他人手中,也瞭解到事實固然如猛虎出閘般難以琢磨,但那猛虎其實就是你自己,認識到這一點,就是熱情源源湧出的時刻。

感情的事不管是夫妻間,情侶間或是同事間的感情——跟世界上其它事情一樣,都取決於我們的振波。

無條件的愛意味着:我不用一切條件齊備,才讓自己快樂起來。我再也不會注意你那些愚蠢的習慣,因為,無需事事完美,我也會把自己的愛送給你。

出路只有一條,轉移注意力,從現狀前轉移。身臨其境的感受願望成真的感覺,你只有快樂起來才能真正擺脱負面振波!

幸福是我們最自然的狀態,也是我們天生的權利!

第四篇:讀書筆記 黃金簡史

讀書筆記:《黃金簡史》

在金融風暴的襲擊下,紙質貨幣的價值一貶再貶。如我國,網絡上到處都説,現在的人民幣是越來越不值錢了,十幾年前一張百元大鈔能買到很多東西。但現在一張一百塊錢的鈔票在人們眼中已經不算什麼大鈔了。金融市場也是如此,股市的一度低迷使股民們心灰意冷,證券、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也不孚眾望。在種種原因之下,黃金市場逐漸成為人們的新寵。

黃金是近幾年來才興起來的一種投資方式。由於黃金具有可塑性強,密度高,恆定不滅,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消亡,且它會永恆的閃耀的物理性質,這些優良的物理性質使得黃金成為世上最好的保值工具。從古埃及、古羅馬、古巴比倫到現在的英國、美國、中國的金融市場,黃金永遠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古希臘詩人品達曾對黃金有過非常恰如其分的描述:“黃金是宙斯之子,蛀蟲與鐵鏽都無法侵蝕之;但人的靈魂卻被這至高無上的財富所侵蝕。”同樣的,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對這句話做了很精當的解釋:“你僅可輕觸黃金,但勿緊握之,以免有傷害之虞。”黃金的誘惑是人類所不能抵抗的,但若是過分執着於追求財富,就會成為禍起的源頭。

在這本書的序言裏,作者彼得·l·伯恩斯坦説,他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希望“書中選用的這些素材,將有助於讀者曉悟(甚至偶爾感到激憤)人類的入魔、痴迷和侵略性是如何被這個奇怪的和獨一無二的金屬所激發出來的,而這種金屬千百年來始終束縛着人類的命運。”很奇怪的是,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中國,雖然處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彼此之間也幾乎沒有交集,可是他們都不約而同的選用了黃金作為裝飾品和貨幣。特別是古埃及,對於黃金的崇拜等同於神。圖坦哈蒙的金面具意味着古埃及人將黃金用於儀式典禮中,作為宣揚權利、財富、非凡超羣以及和上帝的親密無間的媒介。猶太人狂熱崇拜的小金牛也正是將對神的崇拜以黃金錶現出來。在《聖經》中,有超過400處提及黃金,這足以説明古人對於黃金的偏愛。由於各個

大路上都有豐富的黃金資源,黃金在每個大陸的發展過程中都是不變的焦點。《黃金簡史》主要按年代順序排列,探討黃金神奇和富有宗教意味的品性和黃金演變為貨幣的歷史。敍述了自古以來,直到現在的黃金市場投資的全過程。

《貨幣戰爭》中,作者認為金錢是引起戰爭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黃金無疑是先人們爭奪的對象。擁有黃金作為財富的人,其靈魂將安度天堂。在神話中,對於黃金的渴求猶如饕餮。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説:“佔有黃金!無論是極富人情趣意味的巧取,還是甘冒一切風險的豪奪,總之,必須佔有黃金!”由於對黃金的渴望,人們努力地開採黃金,所以奴隸制的盛行不足為奇,戰爭也為礦區帶來了奴隸。

在黃金剛被人發現時,大多是作為裝飾品和禮儀用品出現的。正如耶普島上將石頭作為貨幣一樣,黃金由於其獨特的物理屬性,時間的流逝無法磨滅其光澤,人們開始將其製作成鑄幣。它被作為貨幣使用距它出現有2014年之久。當黃金被作為鑄幣出現後,新的度量衡也隨之出現了,從早期的克拉、格令到現在使用的盎司。公元前4000年時,古埃及人鑄造金條為貨幣,制定黃金與白銀的交換比率。黃金作為裝飾品時,是權力的炫耀,拍馬的工具,當它作為貨幣時,人們對其開始冷靜、理智、精於算計、精確。由於交易中金屬稱量比較麻煩,所以人們夢想有一種超國家的貨幣,原始狀態的金條便出現了。小亞細亞東部的土耳其還出現了體系完備的鑄幣制度。邁達斯點物成金的故事體現了人們對黃金的渴望又加深了。

“就權勢而言,黃金即便不是充分條件,也是必要條件。”在古羅馬,一個公民的話語權取決於其所擁有的黃金數量而非其父為何人。羅馬的拜金文明的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國王克拉蘇,被人用熔化的黃金灌進喉嚨後死亡。本書第三章:《大流士的浴缸與警覺而鳴的鵝羣》.大流士是波斯末代的波斯王,他喜歡黃金,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相傳他的浴缸是由黃金鑄造而成.這一章用了象徵的手法,將黃金作為飾物成分比作“大流士的浴缸”,人們對於黃金的更深層次的渴望比成“鵝叫”、“鵝羣”。

“在一個國家尋求強權的道路上,沒有什麼東西的作用能勝過黃金。中歐‘黑暗時代’,人們儲藏古羅馬的金幣和黃金器皿以應對恐怖肅殺的不安全性和孤獨感。”中世紀的很多戰爭,其根本目的僅僅是為了奪得黃金。本書用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中世紀人們普遍認同的一個觀念:“一無所有之時,便是帝國的覆亡之日”。中世紀歐洲的人們為了奪取黃金,開闢新航路,把手伸向了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君主們醉心於賺取金幣,不斷對其它國家進行殺伐。不可否認的是,這也為傳播先進文明提供了機會。這其中獲益最多的當屬英國,它靠掠奪其它國家獲得原始資金,獲取殖民地,又高瞻遠矚的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就了一個“日不落帝國”的輝煌。經過100年的持續不斷的進步,金融信貸的非凡技巧在這一時期日臻成熟,並且在此後的許多年間,無人可及。

在歐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的同時,亞洲的統治者對於黃金的痴迷不遜於歐洲的諸多君主。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君主們對於黃金都有着獨特的偏愛。他們用黃金裝飾宮殿,如:忽必烈.據馬可·波羅的記載,中國國都的皇宮是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宮殿建築羣,“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黃金與壁畫”,日本的皇宮建築業同樣超凡入聖:“我們歐洲房子與教堂的屋頂是用鉛覆蓋的;而日本皇宮的屋頂,則是用純金覆蓋的。其價值難以估算。”如此奢華的裝飾,無一不彰顯着亞洲的統治者們對於黃金的痴迷。

本書系統的描繪了黃金從被人類發現並作為裝飾品使用,到作為貨幣,在世上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波動,直至最後金本位制被紙本位制取代,逐漸淡出人類的日常使用範疇的一系列的變革。黃金,因為人們無止境的慾望,其價值不斷地被抬高,它擁有神奇的魔力,是進入神聖天堂的鑰匙,也是使人墮入地獄的敲門磚。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精彩有趣的視角—不僅關乎黃金,而且涉及更為宏大的經濟史”。

第五篇:如何寫好讀書筆記經典法則

如何寫好讀書筆記

書讀多了,時間一長印象就不深了,模糊了,甚至遺忘了。這是因為人的記憶力有限,而要讀的書是無窮的。要想以有限的記憶力讀無窮的書籍而不遺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寫讀書筆記。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筆記可以彌補腦力的不足,是記憶的貯存器。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閲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那麼怎樣寫讀書筆記呢?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摘要式

摘要式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

索引筆記是隻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

莊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1992年5月31日,第3版。

林建法管寧編選:《文學藝術家知能結構》,灕江出版社1987年版。

(2)抄錄原文

抄錄原文,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例如:

讀書方法

有些書只需淺嘗,有些書可以狼吞,有些書要細嚼慢嚥,慢慢消化。也就是説,有的書只需選讀,有的書只需瀏覽,有的書卻必須全部精讀。有些書不必讀原本,讀讀它們的節本就夠了。但這僅限於內容不大重要的二流書籍,否則,刪節過的書,往往就像蒸溜水一樣,淡而無味。

培根:《談讀書》,林衡哲、廖運範譯,見《讀書的情趣與藝術》,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8年版。

(3)摘要

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按照原文的順序,扼要地把書中的觀點、結論摘抄下來。

2、評註式

評註式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註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説明。評註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敍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敍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説明。

(4)評註

評註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註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註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誌》中的一段:

清嚴無照《蕙櫋雜誌》: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

(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筆記

心得式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穫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劄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

綜合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註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

總之,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閲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

標籤: 讀書筆記 法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l8ov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