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大而不倒》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大而不倒》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優秀《大而不倒》觀後感

《大而不倒》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優秀《大而不倒》觀後感

一、保爾森為什麼出任財政部長?

1988年他獲委任成為高盛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夥人,1993年升任為公司在美國中西部投資銀行地區主管合夥人,1996年被任命為總裁兼首席運營官。1999年5月,他正式出任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保爾森的領導下,高盛集團成為華爾街最賺錢的投行。成為商品期貨的最大炒家之一,高盛去年的營業收入中,商品期貨交易的收入已經超出了投資銀行業務。作為高盛的掌門人,保爾森發揮的影響力遠遠超越高盛公司本身。除掌管高盛,保爾森還承擔起公共職責,在華爾街發起公司治理運動。2014年在美國媒體評選的“華爾街權力排行榜”上,他曾高居榜首,而被冠以“華爾街權力之王”的頭銜。布什稱讚保爾森有豐富的商業經驗,對金融市場有深入瞭解,且具有清晰解釋經濟問題的能力,於是盛情邀請保爾森布什於2014年5月30日正式提名保爾森出任財政部長,接替當天早些時候宣佈辭職的約翰·斯。

二、高盛與雷曼兄弟的歷史恩怨?

雷曼兄弟公司創立於1850年,高盛成立於1869年。1906年在菲利普·雷曼的掌管下,雷曼公司與高盛公司合作,將西爾斯·羅巴克公司雨通用雪茄公司上市。隨後的二十年間,差不多有上百家新公司的上市都由雷曼兄弟協助,其中多次都和高盛公司合作。在雷曼的幫助下,高盛由小到大由弱到強。1885年,高盛採用現在的名稱:馬庫斯退休後,他的兒子亨利掌管公司。憑着高盛的聲譽,亨利有能力

贏得客户,而亨利的好友雷曼兄弟公司創始人之子菲利普?雷曼有的是錢,於是,亨利與菲利普很快聯手,共同包銷股票的發行,所得利潤對半分成。在20世紀初的近30年中,高盛與雷曼兄弟的成功合作讓它們佔據了ipo市場的絕大部分。然而,20世紀20年代末,兩家公司關係惡化,因為高盛覺得自己帶來了客户,理應得到更高的聲譽與超過50%的利潤。 1936年,兩家公司公開決裂;此後,雖然表面上相互尊重,但兩家公司之間的敵對關係一直持續到2014年操縱雷曼兄弟破產。高盛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就做空了次級債相關資產,高盛當時也是次級債的最大空頭。因此次貸危機對高盛不僅沒有什麼損害,反而有利於高盛的發展壯大。在次貸危機初期取得勝利後,高盛於是開始打起了石油的主意。高盛做多石油的同時,做空雷曼兄弟,採用的是聲東擊西的辦法。

三、 為什麼蓋特納成為奧巴馬政府的財政部長?近期對中國發表什麼言論?

蒂莫西·蓋特納,美國財政部長,在2014年進入紐約聯儲之前,蓋特納在財政部服務過三屆政府和5任財長。他還曾就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受僱於前國務卿基辛格的私人公司“基辛格同仁公司”,是處理金融危機的專家。蓋特納他是一個處理金融危機的專家,在目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蓋特納是美聯儲系統內最堅定的低利率倡導者之一。他有敏鋭的目光能準確的提出很多尖鋭的問題,並且他具有如何度過危機的直覺這依靠的是他長期從事政治經濟的工作積累下

的經驗是不可分割的。奧巴馬政府看中的就是他那份敏鋭性以及他處理經濟政治的能力。

發表的言論:1.2014年1月11日蓋特納訪華。蓋特納表示,美中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兩國對世界(敬請期待本站更好文章:)的安全穩定和經濟復甦負有重要責任,雙方在克服國際金融危機中開展了密切合作。美方從戰略高度和更寬闊的視野看待美中關係,期待着同中方繼續加強對話交流,加深瞭解與互信,縮小分歧,在更廣的領域尋求合作,使兩國關係更強勁、更有韌性,以有效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2.2014年03月06日蓋特納聲稱儘管中國相對屬於新秀地位,但中國真正扮演了一個負責任、穩定軍心的角色。蓋特納還鼓勵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稱這符合中國的利益。

四、伯南克近期有何言論?會產生什麼影響?

伯南克所講,美國經濟發出的信號錯綜複雜。他指出:美國失業率下降的速度比預期要慢,前提是美國經濟温和復甦。他表示,汽油價格不斷上漲可能暫時推動通脹,並可能降低消費支出,住房市場仍然低迷,許多借款人難以貸到款。

影響: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證詞的影響力,徹底蓋過了此前被市場炒的沸沸揚揚的歐洲 央行 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這也再度表明,出乎市場預料的因素,或者市場忽視的因素,對市場的衝擊力越大。在此之前,幾乎甚少有人關注伯南克週四的證詞,這也為週三的這一波行情埋下了伏筆。

五、富爾德有什麼很了不起之處?美國政府為什麼不救雷曼兄弟?

迪克·富爾德,1969年進入“雷曼兄弟”,1993年,在雷曼工作了24年之後,福爾德被任命為ceo。大權在握之後,經過14年的時間,福爾德成功將雷曼這一家負債累累的債券交易公司打造成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投資銀行,並贏得了華爾街許多領導者的好評。在美國房地產泡沫高峯的2014年,雷曼的營業收入達到320億美元,利潤32億美元,股本回報率高達19.4%。從2014年到2014年,雷曼的利潤達到了160億美元。過去10年,其股價年均上漲29%,其他主要券商難以望其項背。富爾德因此成為華爾街上的明星ceo。 美國政府不救雷曼的原因:一個可能答案,是美國政府為兩房包底後,負擔已非常沉重,官員眼見瀕臨出事的金融機構一家接一家排隊求助,明白長貧難顧,唯有忍痛向雷曼説“不”,終於造成雷曼股東血濺華爾街。另一個原因可能有點諷刺,就是雷曼的情況不至於太壞,在市場掀起骨牌效應的威脅遠低於兩房,名下資產部份仍然有價,官員思前想後,評估後果仍然可以接受,索性就省回“彈藥”傍身。兩房是債大不倒,獲得官家照顧,雷曼因為尚有多少家當,於是就任由自生自滅,自從次貸危機爆發,美國的投資專家一直建議不要沾手金融類股份,從雷曼股東經歷近一年的掙扎,最後終面臨破產,可以説雷曼的破產是高盛在發展自身的必然產物。

六、巴菲特的投資方法是什麼?

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不同的投資哲學與邏輯,不同的投資技巧。在看似簡單的操作方法背後,你其實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簡單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

投資。 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他根據利潤的複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税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瞭解程度成正比。“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七、為什麼説格林斯潘有運氣?

格林斯潘為白宮工作的18年裏,見證了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他具有獨到的眼光,格林斯潘在過去十二年半的聯儲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現了三大特長,即專業技術、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傳統的常識判斷。格林斯潘早先就領悟到,科技刺激社會發展,存在着一定的滯後性,而全球化與金融市場的成熟在他看來對於美國經濟的發展將起到更大的作用。但是,格林斯潘卸任後也為美國留下了堆積如山的債務,而在他為白宮工作的18年裏,見證了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美國經濟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榮。這麼説來,格林斯潘真夠走運的。

八、美國政府為什麼挽救兩房與aig而不救雷曼兄弟?

美國政府挽救兩房和agi的原因:第一,維護美國政府的信譽和形象。如果美國任由“兩房”坍塌,會使世界對美國的信譽徹底失去信心。第二,“兩房”的盈利能力能為美國賺取鉅額利潤。 第三,維護市場穩定,防範金融危機。挽救“兩房”是為了穩定金融市場、保證提供房屋貸款、保護納税人。aig全球資產達一萬億美元,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業務,不少大銀行都與它有生意來往,如果其倒閉,不但影響金融體系,更直接影響光顧其保險和退休金產品的全球普通大眾,這種打擊自是遠超雷曼兄弟的倒閉。當然這並不是説美國政府救aig有多麼高尚,是對全球投資者和投保者負責,它只不過是在為美國金融模式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買單而已。所以美國政府挽救兩房與aig而不救援雷曼兄弟。

第二篇:大而不倒讀後感

近段時間都在讀書,無法在金錢上獲得滿足,只好在文字間追求快感,大而不倒讀後感。讀了幾本,心裏有些感悟,有些想法,在這裏寫下來,日後回憶到這段時間,也能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了。

《大而不倒》,講述08年次貸危機期間,從貝爾斯登被併購到美國國會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法案期間發生的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幕後故事。

這裏僅以書中角色為切入點,展開我對整個事件的認知和看法。

1.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

保爾森財長在整個次貸危機中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他在貝爾斯登收購事件,美林證券併購事件,拯救雷曼,拯救美國國際保險(aig),以及推出7000億救市法案中都是推動者的角色。保爾森自己也寫了一本書《峭壁邊緣·拯救世界金融》,有時間可以再讀讀,從另一個側面來回憶這段往事會是很美的事情。他在入主財政部之前是高盛ceo,擁有超強的能力和非凡的財富。

保爾森能夠進入財政部是有人引薦他給總統,他在接受這個職位的時候甚至有幾分猶豫。在我們看來這不太能想得到的,畢竟那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位。美國人總是能選到最優秀的人到最關鍵的職位上,或許,這就是美國能保持強大競爭力、創造力的緣故吧。

2. 雷曼ceo:富爾德

在危機一步步深化的時候,雷曼的救援行動也是在一次次闖關。一次次的失敗,股價越來越低,拯救難度越來越大。富爾德或許是自傲或許是偏執的性格,最終導致了雷曼的倒下,他難辭其咎!

雷曼請求巴菲特入股,這筆交易因為巴菲特的要價太高被富爾德拒絕。而後來高盛卻接受了巴菲特一樣的要求。

韓國想要併購雷曼,富爾德和韓國人在要價上爭執不斷,以至於交易無法進行。

最後時刻,保爾森力促巴克萊銀行併購雷曼,在解決了近乎所有難題後,交易因為英國監管局的拒絕而告吹,或許是上帝拒絕了雷曼。這樣的決定是美國財長和總統都無法改變的。雷曼倒下了,富爾德曾經高達10億美元的股票變成了一堆廢紙。我想是他的性格葬送了雷曼。

3.摩根士丹利ceo:約翰.麥克

這是一個幸運的角色,摩根士丹利也是好運的。華爾街五大投行:貝爾斯登、美林、雷曼、摩根士丹利、高盛,到最後倖存下來的就後面兩家。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併購,美林被美國銀行併購,雷曼倒下。

麥克一直在為拯救摩根士丹利而努力,他非常努力的配合保爾森財長的一切安排,努力的聯繫摩根大通、美國銀行、中投、三菱以獲得資金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中投總經理高西慶,他率隊在摩根士丹利總部同麥克的團隊商談交易事宜,竟然在會議室暈倒了,醫生的診斷是:他太疲憊了。讓我對中投有了一絲好感。

總結:整部書講述的事情是普通人無法認知的領域---華爾街投行最高深的領域。作者讓普通人知道了華爾街的遊戲規則,也讓我們認識了美國人的行事風格,這是一部無法拒絕的作品。

《大而不倒》改拍的同名電影已經在美國上映,期待!

第三篇:電影《大而不倒》觀後感

《大而不倒》觀後感

在觀看了電影《大而不倒》後,我對美國2014年經濟危機有了很多的瞭解。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有了清晰的認識,經濟是如此脆弱,它的發展與決策者的判斷和決策息息相關,決策者一不小心的錯誤就可能引起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經濟危機。

電影着重於美國政府行政分支的決策者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以劇情片的方式聚焦了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及其引發的金融動盪,以及此後美國政府為避免金融動盪為國家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所做出的救市努力。影片放大了決策的艱難和阻力以及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性,使得全片以一個高節奏的商戰對抗的情節模式向前推進,尤其是前半部分雷曼破產經過的段落,緊張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後半段美國政府通過給各大銀行注資的方式購入有毒資產,向中小經營者放貸的決策和實施過程。以美國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雷曼兄弟公司ceo迪克?富爾德、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摩根大通銀行ceo詹姆斯·迪蒙、紐約聯儲銀行行長蒂莫西蓋特納、前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股神巴菲特為中心,打造了一個包括美國政界精英及華爾街鉅子在內的羣英會,其中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在國會動員通過援救提案時説的一段話尤為驚心動魄:“信貸支撐着現代經濟,缺乏信貸也能摧毀經濟,如果不能大膽快速地行動,就會重演30年代的大蕭條,只不過這次會更嚴重,如果不通過方案,下週一就沒有經濟秩序可言了。”

下面是我對於幾個問題的看法:

一:亨利·保爾森為什麼會當上美國財務部長?

1970年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後,保爾森一腳邁進五角大樓,擔任國防部長幕僚助理,尼克松總統在任期間,出任總統幕僚助理和白宮內務委員會成員。1974水門事件後,他加入高盛芝加哥分部,在芝加哥分部擔任銀行業務助理,1982 年升為合夥人,1988年他獲委任成為高盛芝加哥分部的主管合夥人,1993年升任為公司在美國中西部投資銀行地區主管合夥人,1996年被任命為總裁兼首席運營官。1999年5月,他正式出任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保爾森的領導下,高盛集團成為華爾街最賺錢的投行。高盛的員工數目雖然僅及業界老大美林證券和第3位的摩根士丹利的一半,但去年高盛盈利都名列榜首。此外,從2014年起,高盛就一直保持着全球併購業務第一的地位。保爾森統率高盛期間,不僅連奪證券承銷大單,並引領高盛進入商品市場。成為商品期貨的最大炒家之一,高盛去年的營業收入中,商品期貨交易的收入已經超出了投資銀行業務。 保爾森屬於美國證券界中的“鷹派”。蟄伏高盛30餘載,他“治軍”嚴明,手腕強硬。“(在高盛)15%到20%的人創造了公司80%的價值,所以很多人可以被裁掉,而不會影響公司的業績,”保爾森的這句經典名言至今還讓絕大多數高盛的僱員們心驚膽戰。除掌管高盛,保爾森還承擔起公共職責,在華爾街發起公司治理運動。例如在2014年,保爾森公開嚴厲批評美國上市公司的瀆職行為;在格拉索案爆發時,他挑頭反對格拉索高達1.4億美元的薪資結構,鼓吹對紐約證交所董事會進行改組,他還支持高盛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塞恩出任紐約證交所首席執行官。作為高盛第一把手的保爾森也躍升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金融高手之一。2014年在美國媒體評選的“華爾街權力排行榜”上,他曾高居榜首,而被冠以“華爾街權力之王”的頭銜。

如此巨大實力,亨利·保爾森擔當財長毫無懸念。

二:高盛和雷曼兄弟的歷史恩怨

雷曼在創立時是從事棉花交易的,後來又貿易公司轉變為證券發行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了創造新穎產品、探索最新融資方式、提供最佳優質服務的良好聲譽。是為全球公司、機構、政府和投資者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務的一家全方位、多元化投資銀行。它有150年的光輝歷史,但是在2014年次貸危機加劇以及同行高盛的打擊下最終丟盔棄甲宣告破產。

高盛集團是藉助於雷曼發展起來的,但在次貸危機爆發之前,就做空了次級債相干資產,高盛目前也是次級債的最大空頭。因此次貸危機對高盛不僅沒有什麼侵害,反而有利於高盛的發展強大。在次貸危機初期取得成功後,高盛也沒有閒着,股票不能做了,債券也不能做了,高盛於是開端打起了石油的主張。高盛做多石油的同時,做空雷曼兄弟,採取的是聲東擊西的措施。雷曼兄弟面對高盛的唱空,曾一度束手無策,雷曼兄弟迫不得已採取圍魏救趙的戰術,將牴觸轉移至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圖勝利脱身。雷曼兄弟一旦瀕臨破產,只有高盛有才能收購,也只有高盛有意向收購。雷曼兄弟的破產,將從實質上解決華爾街產能多餘的問題,次貸危機也將立即停止。

三:為什麼蓋特納成為奧巴馬政府的財政部長?近期對中國發表過什麼言論?

蓋特納現年47歲,先後就讀於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並學習過中和日語,早年曾在中國、日本、泰國、印度和津巴布韋生活過。他1988年進入美國財政部工作。從1995年到2014年,歷任財政部助理部長幫辦、助理部長高級幫辦、助理部長和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此後,蓋特納曾在美國外交學會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職。

從2014年起,他擔任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參與了美國許多重要金融問題的決策,並與美國現任財長保爾森密切合作,在今年美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蓋特納有可能出任美國新政府財長的消息日前披露後,受到投資者普遍歡迎。蓋特納曾表示,美國市場體制存在弱點,需要儘快予以補救。今年7月他在國會作證時説,美國金融監管的權力分散於數個機構,需要加以整合,他主張美聯儲在這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蓋特納近期對中國發表的言論:

他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的舉動是錯誤的,“過時的”,他警告美國不要重蹈“經濟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覆轍。

四:伯南克近期有何言論?會產生什麼影響?

伯南克所講,美國經濟發出的信號錯綜複雜。他指出:美國失業率下降的速度比預期要慢,前提是美國經濟温和復甦。他表示,汽油價格不斷上漲可能暫時推動通脹,並可能降低消費支出,住房市場仍然低迷,許多借款人難以貸到款。這導致的影響是引發金價下降,美元(usd)止跌回升,股價温和下跌。

五:富爾德有什麼了不起之處?美國政府為什麼不救雷曼兄弟?

62歲的 富爾德(dick fuld)畢業於科羅拉多大學,並取得紐約大學史坦商學院企管碩士,1969年進入“雷曼兄弟”,將近四十年從未離開過這家公司。1993年,富爾德從美國運通長達十幾年的掌控中接手“雷曼兄弟”。1994年雷曼上市時,其年利潤僅有7500萬美元,股本回報率只有可憐的2.2%。大權在握之後,如何改變雷曼積貧積弱的局面就成為富爾德日思夜想的唯一目標。他成為了一個積極的冒險派——富爾德改變了雷曼以往依賴固定收入的交易業務的局面,大舉擴展投行業務。到次貸危機暴發前的2014年,資產管理、經紀服務、併購和證券承銷等業務佔雷曼營業收入的比例已達到44%。遇到合適土壤時,高風險確實能產生高回報。在美國房地產泡沫高峯的2014年,雷曼的營業收入達到320億美元,利潤32億美元,股本回報率高達19.4%。從2014年到2014年,雷曼的利潤達到了160億美元。過去10年,其股價年均上漲29%,其他主要券商難以望其項背。富爾德因此成為華爾街上的明星ceo。

不管曾在資本市場上的生猛舉動為今日帶來多大苦果,富爾德仍是一位為工作盡心竭力的ceo。次貸危機爆發至今,富爾德總共融資140億美元,變賣了1470億美元的資產,增持了現金,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擠兑情況。他曾説:“矇頭躲起來無濟於事。正面迎擊困境,不要幻想它會走開。”然而最終,富爾德最終還是沒能帶領雷曼打贏這場仗。

美國政府不救雷曼兄弟的原因是:一是美國政府剛剛大出血,負擔已非常

沉重,官員眼見瀕臨出事的金融機構一家接一家排隊求助,明白長貧難顧,唯有忍痛向雷曼説“不”。二是雷曼兄弟發行出去的各種名目繁多的債券,大多是在亞洲國家和其他國家的手中,美國人擁有的比例比較少,雷曼兄弟的破產,從資產財富上來分析,對美國自身的實際經濟損失也不是很大。美國人做事向來都是算大帳,雷曼兄弟的倒閉對美國的有形資產的損失既然不大,它發的債券又大多在亞洲國家和其他國家手中,美國政府救助雷曼兄弟的價值在美國政府眼中也就不大。放棄對雷曼兄弟的救助,(1)讓亞洲國家和其他國家也一起來承擔美國經濟衰退的損失,可以部分轉嫁美國金融危機的損失,以避免美國政府對金融危機的負債一肩挑的負擔;(2)推卸美國政府為所有倒閉公司買單的輿論壓力和公眾壓力,以此來堵一下當時的美國社會各界的“用納税人的錢救市”的反對派的嘴;(3)在客觀上,為高盛公司和摩根公司將來在資本市場的競爭,清除一個有力的對手。

六:巴菲特的投資方法是什麼?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贏家暗語:5+12+8+2

巴式方法大致可概括為5項投資邏輯、12項投資要點、8項選股標準和2項投資方式。

5項投資邏輯

1.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經營者,所以我成為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投資人,所以我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2.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重要。

3.一生追求消費壟斷企業。

4.最終決定公司股價的是公司的實質價值。

5.沒有任何時間適合將最優秀的企業脱手。

12項投資要點

1.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2.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複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税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5.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瞭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8項投資標準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瞭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鍵。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2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b.營運毛利;c.負債水準;d.資本支出;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説,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長期制勝的法寶:遠離市場

透徹研究巴式方法,會發覺影響其最終成功的投資決定,雖然確實與“市場尚未反映的信息”有關,但所有信息卻都是公開的,是擺在那裏誰都可以利用的。

沒有內幕消息,也沒有花費大量的金錢。是運氣好嗎就像學術界的比喻:當有1000只猴子擲幣時,總有一隻始終擲出正面。但這解釋不了有成千上萬個投資人蔘加的投資競賽中,只有巴菲特一人取得連續32年戰勝市場的紀錄。

其實,巴菲特的成功,靠的是一套與眾不同的投資理念,不同的投資哲學與邏輯,不同的投資技巧。在看似簡單的操作方法背後,你其實能悟出深刻的道理,又簡單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巴菲特曾經説過,他對華爾街那羣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的種種非理性行為感到不解。也許是人在市場,身不由己。所以他最後離開了紐約,躲到美國中西部一個小鎮裏去了 他遠離市場,他也因此戰勝了市場。

七:為什麼説格林斯潘有運氣?

金融界評論:“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都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笨蛋!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艾倫當美聯儲主席就成”---這是一九九六年美國大選前夕《財富》雜誌放在封面的一句口號。所謂“艾倫”,指的就是從一九八七年起就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艾倫·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在過去十二年半的聯儲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現了三大特長,即專業技術、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傳統的常識判斷。格林斯潘早先就領悟到,科技刺激社會發展,存在着一定的滯後性,而全球化與金融市場的成熟在他看來對於美國經濟的發展將起到更大的作用。但是,格林斯潘卸任後也為美國留下了堆積如山的債務,而在他為白宮工作的18年裏,見證了美國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美國經濟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榮。這麼説來,格林斯潘真夠走運的。

八:美國政府為什麼挽救兩房與aig而不救雷曼兄弟?

繼出資相救“兩房”後,美國政府再次出手,宣佈以850億美元接管陷於破產邊緣的美國國際集團(aig),接管後,美國政府將持有該集團近80%的股份。對雷曼兄弟的破產無動於衷,拒絕補貼紓困,然而,對於aig,美國政府卻不敢坐視不管,只得無奈出手。如果説接管“兩房”還帶有一絲“護犢”的私心,畢竟“兩房”的身份有點類似於美國的“準國企”,

那麼接管aig則純粹是以行政手段干預市場經濟,或者説是拯救美國模式的市場經濟。

美國為何對雷曼兄弟和aig持以不同的態度?一方面,美國政府本身並不擁有無止境的資源,不可能為所有受次貸危機影響的金融機構提供保護;另一方面,似乎也在給投資者和銀行家一個信號:你們要對自己的各種冒險決定承擔責任。然而,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aig一旦破產,其掀起的金融海嘯破壞性遠非雷曼兄弟之可比。正如美聯儲在當天發表的聲明中稱,在目前情況下,如果放任aig破產,對業已極其脆弱的金融市場來説無異於雪上加霜,並且將極大提高市場的借貸成本,進一步削減美國家庭財富,並將對經濟增長產生實質性危害。

這些曾經的金融大鱷,落到如今或申請破產,或請示政府救助,表面上看是美國模式的金融體系不斷創新,又不斷試錯的過程,它們操縱金錢槓桿,將債務債券化,充當起了資本市場翻雲覆雨的中介,利潤全落到自己的腰包,如今出了問題卻要美國民眾甚至全球投資者負責;而在這些表象背後卻是美國政府監管的滯後,對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將債務債券化的縱容,對信用鏈條的風險性認識不足,而正是這些金融洐生品極大地威脅着金融體系的安全。

綜合上訴,歸納幾點:

1.人性的貪慾是會被激發和放大的。在沒有限制和監管下尤其如此。

2.媒介與技術是人的延伸,歸根結底是人的慾望的延伸。

3.金融工程,那些金融衍生證券基於華爾街的貪慾,以及民眾的投機慾望,不斷地被創造出來,但像一座建立在流沙上的大樓。

4.信用是金融體系的基礎。信用崩潰,金融崩潰。

5.人會被慾望衝昏頭腦。人也會被意外和風險沖垮。

希望世界經濟能夠和平可持續發展,人們能安穩生活!

第四篇:《大而不倒》觀後感以及七個核心問題的思考

《大而不倒》觀後感以及七個核心問題的思考

《大而不倒》揭密了金融危機幕後的重重陰謀,也提供了很多在最動盪無序、最讓人絞盡腦汁的特殊歷史時期如何進行有效領導以渡過難關的案例。在這場震驚世界的金融危機中,全球經濟岌岌可危。

《大而不倒》不僅講述了金融危機中金融機構發生的故事,更講述了華爾街和華盛頓精英們的故事,這些精英們自認為擁有巨大的權力和無窮的手段,可以決定這場遊戲的勝負,但他們看不到抑或不願意接受這場遊戲的真正結果:最糟糕的時刻正在到來。

這是一個關於冒險家們的故事:他們敢冒一切風險,並已承受着巨大的風險,但又固執地認為自己沒有冒任何風險。

這也是一個關於華爾街文化的故事,現在這種文化已經滲透到了世界各國。華爾街上人們總説:“還可以去做另一樁交易,還可以去打另一張牌”。但是,在這場危機中,他們已經無牌可出了,這場金融危機真的是一場“想象力的失敗”。

從此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演變過程來看,通過同業及其他行業的傳導,大型金融機構的破產會產生巨大的外部效應。監管當局從穩定金融業、保護存款人和投資人廣泛利益的角度出發,往往對大型金融機構破產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持十分審慎的態度,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大而不倒的狀況。這將帶來兩個後果,一方面,從大而不倒的內在邏輯看,一旦對一家金融機構實施了救助,那麼救助規模更大的機構也就自然成為選擇,於是政府在無形中鼓勵了數量更多、層次更深的風險經營行為,因為金融機構不僅可以據此獲得鉅額收益,而且通過自身規模的擴大,可以博取更多獲得救助的籌碼;另一方面,政府的救助行為將給普通大眾帶來強烈的信號,這種隱性擔保極可能刺激針對這些機構或相關金融產品的投資,危機再次出現時,政府所面臨的救助壓力也將更大,否則預期的覆滅往往會帶來更為嚴重的損害。 因此,單從理論角度看,考慮到控制金融業的道德風險,大而不倒的救助策略應深刻反思。然而,現實往往比抽象的邏輯複雜得多,在道德風險與經濟崩潰之間,政府往往優先選擇前者。

要真正理解華爾街各大投資銀行之間及其與美國聯邦儲蓄委員會和美國財政部之間的關係,不得不從這場危機的根源——次貸危機講起。

次貸危機是什麼?是一場全球性的金融潰敗,意味着這些你聽過的名詞,次級貸款,債務抵押債券,信貸市場凍結,以及信用違約掉期。那麼誰會受到影響?回答是所有人! 這是怎樣發生的?

是這樣的。次貸危機拉攏了兩羣人,房主和投資者。由於互聯網泡沫破滅和911事件,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將利率降低到1個百分點來維持經濟增長。投資者説,一個百分點的回報率太低了,不用,謝了。但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意味着銀行能夠以1%的利率從美聯儲借款。再加上貿易順差從日本,中國,中東不斷湧入,所以有大量的低息貸款,使銀行借貸輕而易舉,於是他們瘋狂地使用“槓桿”。

“槓桿”是用借貸來擴大交易收益的手段,它是這樣來操作的,某人的一筆普通交易,用自己的1萬美元,買了一個箱子,然後以1萬1千美元賣給其他人,淨賺1千美元,這樁買賣還不錯,但是如果用槓桿操作,一個有1萬本金的人,會去再借99萬美元,現在他手裏有100萬美元,可以買100個箱子,用掉那100萬美元以後,再以110萬賣給其他人,還掉99萬貸款本金和1萬利息,除開最初的1萬,他淨賺9萬美元。而另一個人只能賺1000美元。

槓桿能把不錯的買賣變成不凡的交易,銀行也就是這麼賺錢的。因此,華爾街借入大量的信貸,做了很多大生意,賺得盆滿缽滿。最後還掉本金。投資者們看到以後也想分一杯羹,於是華爾街就想到了,他們可以拉攏投資者和房主,通過利用房貸。

是這樣的.,有家人想買房子,他們要存足足夠的首付,和房貸經紀人聯繫,這家人通過房貸經紀人找到房貸公司,房貸公司給他們房貸,經紀人拿到佣金,這家人買到房子,成為房主。這對大家都很好,因為房價事實上永遠在上漲。一切都太完美了!

有一天,房貸公司接到投資銀行的電話,他想買下房貸。房貸公司用一個不錯的價格賣給他。投資銀行家借到數以百萬計的資金,然後買了成千上萬的房貸,放到一個漂亮的小盒子裏。於是乎,每個月,他就可以拿到盒子裏房主還的房貸。然後他呼喚銀行“巫師”,施展金融魔法,把房貸分成三部分——安全、還行、有風險。分別放到盒子裏。取個名字叫債務抵押債券,簡稱cdo。cdo像三個小瀑布一樣工作,當資金回籠的時候,最上面的盒子先裝滿,再流到中間盒子,剩下的裝到最底層。資金來源於房主償還的房貸,如果有人欠債不還的話,那回籠的資金就少了,最底層的盒子就裝不滿了。所以最底層的盒子風險最大而最上層則更安全。為了彌補高風險,底層盒子的收益會更高一些。而頂層盒子的收益最低,但也還不錯。銀行還給頂層盒子套上保險,這叫信用違約掉期。做這一切是為了讓信貸評級機構,把頂層認證為三a安全投資,安全性最高的評級。中間盒子評為三b,也還行。風險最高的部分就懶得評級了。有了三a評級,投行的銀行家可以把最安全的部分賣給承擔低風險的投資者,還不錯的部分賣給其他銀行家。把最有風險的部分賣給對衝基金和其他風險投資者,投行銀行家賺了幾百萬,最後還掉貸款,投資者終於為資金找到了好的出路。這可

比1個百分點的短期國債好多了。投資者很滿意,想買更多的cdo,於是,投資銀行家找到房貸公司,想買更多的房貸,房貸公司找經紀人要更多房主,但經紀人再也找不到買房的人了。能申請房貸的人都已經有房子了,但他們有個主意,在房主付不起房貸的時候,房貸公司就收回房子,而房子總是在升值,因此房價已經覆蓋了斷供的風險。房貸公司只需提高新房貸的風險,而不要求首付。不需要收入證明。他們也真就是這麼幹的,不是借款給值得信賴的房主,也就是所謂的優級貸款。他們開始找那些不那麼可靠的人。於是就出現了次級貸款,轉折點出現了,經紀人和往常一樣,用房貸拉攏了這家人和房貸公司,拿到佣金。這家人買了一所大房子,房貸被房貸公司賣給了投資銀行家,又被包裝成cdo,賣給了投資者們。一切都很順利,大家都發財了!只要能把房貸賣給下家,自己就不用擔心了,讓大家去操心好了。如果有房主還不起房貸。沒關係,只要能把風險轉嫁給下家,自己就能賺幾百萬。這就像在抱着定時炸彈玩擊鼓傳花。

由於次級貸款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低信用和低收入者憑貸款買了房,毫無懸念,房主還不起房貸了。而房貸在銀行家手中。這就意味着,他無法償還月供,房貸變成了房子。沒關係,他還能選擇賣掉房子。但是越來越多的月供,變成了房子。市場上待售的房子越來越多。供應遠遠大於需求,房價就再也不會上漲了。事實上,房價開始下挫。這對仍在還月供的人來講,就形成了一個有趣的局面。他們鄰居的房子都掛牌出售的時候,自己的房子也跟着跌價。那為什麼還要償還30萬的房貸,而自己的房子只值9萬美元。他們覺得繼續還貸毫無道理,即使他們還得起房貸,他們也棄房而去。斷供潮橫掃全國,房價跳水。現在投行銀行家手裏,只是一批跌價了的房子。他給投資者打電話推銷cdo,但是投資者也不傻,他們答道“不用,謝了”。他也知道,一滴資金流也沒有了。銀行家開始向所有人推銷。但誰都不願意買他的炸彈。他現在惶惶終日,借了數百萬。甚至借了數十億才買下這些炸彈,現在卻還不起了。不管他怎麼折騰,就是無法脱手。但他並不孤獨,投資者們自己也買了成千上萬的炸彈。房貸公司在打電話想賣掉炸彈,但銀行家根本不會買。經紀人則被炒了魷魚,整個金融系統被凍結了。黑暗時代到來了——大家都破產了。這還沒完,投資人找到房主,告訴房主他的投資已經一文不值了。現在你看到危機是如何輪迴的了。我們就是這樣進入次貸危機時代的!

格林斯潘是幸運的,他將利率定到1%,成功將美國經濟從信息泡沫和911事件的陰影中帶了出來,受到民眾的追捧和政府的嘉獎。但他卻製造了一顆定時炸彈,那就是持續的低利率會讓金融泡沫被越吹越大。而他幸運的地方在於這顆定時炸彈爆炸的時間在他卸任以後。(為什麼説格林斯潘有運氣?)

相比格林斯潘,亨利·保爾森似乎很不幸。他早就聲名鵲起。他已經擁有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在華爾街最受尊崇的機構——高盛擔任首席執行官。作為公司行政總裁,保爾森周遊世界。他把大部分注意力投向中國,在中國,他已經近乎是非官方的美國資本主義大使,與包括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在內的華盛頓任何一位官員相比,他與中國領導人建立的關係都更為深厚。布什總統新任白宮辦公廳主任博爾滕竭力促使保爾森加入總統班子。博爾滕説服總統,使之確信保爾森與中國之間的緊密聯繫會成為巨大優勢,因為隨着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在地緣政治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博爾滕曾效力高盛,並與保爾森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他的強力推薦,是保爾森出任財長的直接原因。保爾森在正式擔任財長之前,曾兩度拒絕了出任財長,這時保爾森認為自己之所以拒絕,實際上是出於對失敗的恐懼。他在高盛一向以“直面困難”著稱,現在是不是想在困難面前當逃兵呢?保爾森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科學派信徒。與大多數信徒一樣,認為 “恐懼是疾病的根源,”信奉“必須驅散恐懼,為上帝重建平衡。 ”所以保爾森拋棄高盛ceo的職位,拋棄比財長高几十上百倍的薪酬而去接管當時的金融爛攤子,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性格和個人信仰。(保爾森為什麼當財長?)

保爾森最初制定救市政策時有三個主要原則:流動性可救;政府不可直接購買而只能輔助交易;公司持有者不能從救助中獲益。這就解釋了保爾森為什麼決定挽救貝爾斯登卻放棄雷曼。當雷曼融資無望時,巴克萊銀行曾試圖進行收購,卻被英國監管部門堅決制止。在此期間,美國政府並沒有為促成交易而做出任何努力,一切均因雷曼資本金不足,首先就不符合流動性可救原則。但隨後形勢的發展大大超越了保爾森和美國的金融決策者所能預見和控制的範圍,他最終不得不放棄這些原則,美國聯邦政府也隨即在危機中變身為大而不倒的忠實踐行者:先後斥資 4 000億美元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針對全美大型金融機構推出 7 000億美元救市計劃、撥款 2 000億美元救助 aig,甚至為三大汽車巨頭提供 800億美元融資,等等。這就解釋了美國政府為什麼不救雷曼的疑問。(美國政府為什麼不救雷曼兄弟?)

當然連美國政府都不救的企業,巴菲特更不會去攪這團渾水。巴菲特有句非常著名的投資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足夠濕潤的雪和足夠長的雪坡。他説你只需要知道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以及如何考慮市場價格就可以去投資了。其實他的“足夠濕潤的雪”就是低廉的股票價格,“足夠長的雪坡”就是有長期盈利潛力的企業。簡而言之,只要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顯示它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或者長期來看它將不斷髮展壯大,同時該公司的股票價格現在又足夠低,那你就可以考慮成為該公司的股東了。“股神”的投資方法就這麼簡單。(巴菲特的投資方法是什麼?)

很明顯,雷曼不符合這兩個條件,所以當電影情節中,雷曼ceo富爾德向巴菲特尋求

融資時,巴菲特拒絕了。雷曼之所以被眾人拋棄,其實跟它的掌門人富爾德的個人性格以及工作作風有很大關係。毋庸置疑,富爾德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不然他也不會在雷曼呆上近50年的時間,而且積累了鉅額財富。富爾德頭髮烏黑,額頭寬闊飽滿,眼窩深陷,眼神陰鬱,氣勢逼人,令人生畏,這在金融領域你死我活的殘酷競爭氛圍中絕對是種優勢。富爾德酷愛健身和舉重,儘管表面上看起來可能不會有人屑於和瘦小的他交鋒,但實際上他相當有耐力。富爾德在公司做交易員時人稱“一根筋”,從來不和別人廢話。他的眼睛總是緊盯着面前那台舊式電腦的綠屏幕,嘴裏不斷地咕噥着他的交易。他擁有一種令人驚訝的標榜自我、招納賢才、討好客户的才能,他把自己重塑為公司的公眾形象,使雷曼從崩潰的邊緣躍身成為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富爾德有什麼很了不起之處?)

而在次貸危機中,雷曼的倒下卻成就了高盛的騰飛,那就是看着雷曼股價狂跌的時候,高盛卻瘋狂地做空雷曼的股票,“兄弟背後捅刀子”,讓雷曼雪上加霜,而高盛則賺得盆滿缽滿。事實上,高盛在歷史上曾多次與雷曼合作,但由於銀行業殘酷的競爭關係,又多次分裂。當它們有共同利益時,它們是合作伙伴,當它們的利益發生衝突時,又成了生死冤家。所以金融界也是一樣,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高盛與雷曼兄弟的歷史恩怨?)

作為銀行的監管者,美國聯邦儲蓄委員會也對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紐約聯儲主席蓋特納就是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當事人。

據新華社華盛頓2014年8月31日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8月31日在美聯儲年度研討會上的講話備受關注。伯南克在發言中雖未就新一輪刺激政策給出言之鑿鑿的表態,但他一方面力挺寬鬆政策效果,一方面對經濟表達了擔憂,兩者都給美聯儲的下一步行動鋪平了道路。伯南克在講話中説,美國經濟增長不盡如人意,美聯儲將在必要時採取進一步行動,以刺激經濟更快增長。表態雖有些老套,但其講話細節透露出了更多深層含義。伯南克的講話暗示了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出台的可能性。在其講話後半個月不到的時間, 2014年9月13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了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以進一步支持經濟復甦和勞工市場。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會使全球低息環境和充裕的流動性持續一段更長時間,因而可能會為新興市場經濟體系再次帶來通脹和資產價格的壓力。由此看出,伯南克講話的重要影響不言而喻。(伯南克近期有何言論?會產生什麼影響?)

而當時的紐約聯儲銀行行長蓋特納因善於深思熟慮、促成共識而聲名遠播。美國經濟界和媒體認為,蓋特納對貨幣和金融政策理解深刻,並在國際貿易領域擁有豐富經驗。此前,他曾參與過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巴西和泰國等國的經濟救援項目。今

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他在穩定華爾街金融形勢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另外,蓋特納雖然曾為克林頓政府效力,但他沒有強烈的黨派意識,與國會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均保持良好關係。而在經濟困難時期,最重要的是促成美國兩黨達成共識,以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因此蓋特納無疑成為了當時的奧巴馬內閣中最佳的財政部長人選。(為什麼蓋特納成為奧巴馬政府的財政部長?)

作為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最為關注的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在談到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選舉出來的新的領導層時,蓋特納表示:“最關鍵的問題仍然是新領導層未來將進行改革的方式。在過去30年他們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擴寬了物權法和知識產權的層面,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廣泛提高了收入水平,但隨着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嚴峻,他們也面臨很大困難,同時採用傳統的方式在短期內提振經濟的空間也正在縮小。因此我們要密切觀察他們如何推動金融系統工作,促進私人投資和私營部門的積極性,促進消費,這些都是我們要在中國新領導層產生後關注的內容。”

蓋特納同時表示,他認為新領導層有繼續推動改革的願望,而中國的改革也已經在逐步擴展。他表示:“我們的感覺是,即將成為新政府領導中心的這些人非常堅持走這樣的(改革)道路,不僅停留在基本軌道上,同時對改革的形態也會作一些新的決定。在今年春天,他們還在金融改革方面開闢了新的戰線,這非常令人鼓舞。我們看到在過去幾年內人民幣匯率在上升,在這方面他們還有工作要做,但這是朝着更加市場化的經濟邁進的一部分。”

由於美國今年也進行大選,美候選人為轉移視線紛紛展現對華強硬姿態,中美雙方今年在經貿關係方面的摩擦出現上升趨勢。不過蓋特納認為,中美雙方都能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中國新領導層將會繼續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我認為新領導層認識到,有一個穩定和發展的世界經濟對中國來説非常重要,能夠以較為優惠的條件進入世界主要的市場也非常關鍵。正因為這樣的認識,他們願意推動對我們經濟利益非常重要的問題的解決,我認為中美之間這樣的平衡將持續下去。”(近期對中國發表什麼言論?)

總而言之《大而不倒》提供一個考察金融危機的獨特視角,深層次地探究金融危機的起因及發生、發展的路徑,瞭解金融危機中為挽救金融系統各方所做的不懈努力,為避免再次發生危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鑑。

同時作為一名經濟學專業的大學生,我也期待着中國的銀行業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充分借鑑國際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出一條有國際視野、適應中國國情的系統性風險監管和宏觀審慎監管的監管之路,為中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為中國經濟的崛起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40530710

程志新

第五篇:《大而不倒》觀後感(作業考試必備)

《大而不倒》觀後感(考試必備)

個別金融集團的龐大已經達到可以影響系統性風險的程度。因為把自己的企業和整個行業綁在了一起,所以讓整個國家的納税人來為這樣的企業承擔。 整個電影其實都是在描寫這樣的困境。拯救這樣的企業會讓決策者面對道德風險,即讓無辜的納税人為貪婪的人性和失敗的商業模式承擔後果,並且也潛在地鼓勵了創造冒巨大風險去賺取鉅額收益的衍生工具,因為如果賭輸了,也會有政府出來收攤。一開始,為了避免這樣的處境,保爾森選擇犧牲掉雷曼,向華爾街潑一盤冷水,讓那些大佬們清醒下來,讓他們意識到政府會選擇讓他們自生自滅。但後面的事態發展讓保爾森也無法再旁觀下去了。如果不選擇政府幹預,那麼也許整個金融產業包括那些已經有一二百年的美國公司都將面臨面頂之災。最危急的關頭,市場上已經沒有了流動性,這意味着市場已經接近癱瘓。而一旦金融行業癱瘓,由於它的行業屬性,癱瘓將會影響到所有行業,失業率將會上升到歷史上罕見的高度。這樣的風險,沒有任何一個人付得起責任。所以政府選擇了直接干預企業的兼併,維護市場的穩定。這樣的選擇很難判斷是對是錯。就像這本書最後一段講的那樣:“他們的功過將留給歷史來評判。”因為根本無法去模擬和想象另一種選擇和結果,所以也許永遠也無法給出公允的判斷。

經濟與政治兩者不可分離。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財政部長保爾森、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和紐聯儲主席蓋特納都曾經直接命令

企業(高盛、摩根史坦利、雷曼、花旗、美聯等等)併購另一企業,以此來緩和金融危機的蕭瑟市場氣氛和悲觀情緒。這在自由市場經濟中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情。政治高管直接參與甚至決定企業的決策,而他並不是企業的董事會和管理層。他所關注的並不是企業的未來和股東的利益,而是納税人的利益和國家的未來。但當財政部長保爾森命令高盛或者是摩根史坦利的時候,這些擁有私人飛機,豪華別墅的華爾街的大佬們都選擇了順從。許多議員都直接把這稱為“社會主義化”。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大的層面上來説,經濟是大家按着一定的遊戲規則來玩的遊戲,而政治是制定規則的遊戲。當經濟遊戲玩不轉時候,最後出來收拾局面的一定是政治。

信心比黃金還寶貴。

從電影中可以得出結論,華爾街大部分的投行的商業模式建立在信心之上。金融企業不像製造業企業,即使市場形勢不好,那麼至少還有實物存在。而金融企業,只要市場上出現大規模的恐慌,那麼這樣隔夜拆借融資的商業模式也就土崩瓦解了。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了華爾街的脆弱。連處在鏈條最高層的財政部長和華爾街的ceo也無法逃脱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恐慌。

在市場經濟中,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看重的是投資者對於公司未來的預期。而預期的形成除了建立在經濟局勢和公司基本面,很大程度還建立在人們的信心上。在書裏,你可以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沒有人可以抵擋得住那種恐慌。人們瘋狂地出清股票,根本不管自己的成本是多少,只是害怕自己成為最後逃不掉的那一個。

所以幾十塊的股票也可以瞬間跌倒一文不值。它的存在價值在某些時刻完全與它的公司經營情況無關,只關乎投資者的信心而已。在別人恐慌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謹慎。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因為當銀行不斷申請破產保護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哪裏是底。即使你判斷對了長期趨勢,你也很有可能在價值迴歸那一天之前早就虧光了本。

謠言的威力。因為市場的信息可以輕易地影響一個公司的股價。因為人們的信心往往十分脆弱,所以也往往容易受到謠言的中傷。在資本市場,謠言的威力更加得到了明顯的體現。所以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人去掙。最近最火的muddy waters(渾水公司),是一家調查機構兼對衝基金。它因為發佈對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的中概企業的調查報告而出名,在揭露那些作假財務報告的上市公司的同時,它靠做空這些公司來賺錢。類似muddy waters的調查公司會是一個趨勢。當然,在a股,現在連直接涉及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雙匯)都沒有什麼事,所以對於a股,這樣的公司還暫時生不逢時。但只要未來法制健全和透明起來,那麼遲早大家會看到那些裸泳者。

謠言加上做空者,簡直就像航空母艦加上核彈頭,它們的威力可以輕易地從地球上抹去一家已經存在幾百年,有幾萬名僱員公司。連華爾街的投行都對此無能為力。總有一天,這些也會在a股市場上出現。

在雷曼推出光鮮的業績報告和自救計劃的時候,德意志的著名分析師邁克爾梅奧可以一眼看穿業績報告背後,雷曼對於自身資產

的估值難以置信的樂觀的問題。這證實了儘管市場上存在財務報告和會計處理操縱的現像,但是有豐富經驗的會計人員仍然將是好企業的一塊試金石,也是有分量的角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o3ll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