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中學生韓非子讀書筆記

中學生韓非子讀書筆記

中學生韓非子讀書筆記

韓非子的思想之所以未湮沒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是因為他思想的精髓就是對侵淫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的今人來説,仍然振聾發聵,受益匪淺。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韓非子》讀書筆記,請您閲讀。

《韓非子》讀書筆記1

一、外儲説左上

1、經一

韓非説,明主不應該聽別人意見的時候只在欣賞説話人的口才,觀察人的時候,不應該讚賞行為遠離實際的作風。他還舉了幾個例子,都成了經典,如秦伯嫁女、買櫝還珠。都是典型的捨本逐末,只重形式而忽視內在的例子。

墨子造木鳶,在韓非看來,還不如別人用一根木棍做車軸有用。因為他精心製作三年,飛一天就壞了,而車子卻可以裝很多東西,用很長時間。這跟老子説的大巧若拙十分契合。

2、經二

這裏韓非開始“罵人”了,真正有了“爭鳴”的意思。他説惠子、墨子的言論都只是畫策,沒有用處;莊子之類的學説,都是不切實際的鬼話(皆鬼魅也),太大了,不切實際;務光、介子推、田仲這類的隱士都是瓜皮(原意是實心葫蘆)。

説宋人用“白馬非馬”辯論讓稷下的無數能人辯士都無話可説,但騎白馬過高速公路(關)的時候,還是要交税。

説只要箭頭鋒利,閉着眼睛亂射也能射中小東西,但這不能説明你技術高超,因為讓你睜開眼睛,一定射不到同一地方。這就叫“有度難而無度易也”,有個考核的標準才能看出來水平。所以不能只聽別人用嘴吹牛,要用實際的標準考核,用事實説話。

説有人為周王在筆筒上畫畫,畫了三年,確實很精美,但也只是個筆筒嘛。

齊王問畫師畫什麼最難,答:畫犬馬難,畫鬼魅容易,因為沒人見過鬼魅,你怎樣畫都行。

韓非還要罵隱士,説有人給田仲一個大葫蘆,實心的,田仲説:“你這個葫蘆做瓢做碗都不行,給我有啥用?”韓非評論説,你田仲躲在山裏,不就是這個葫蘆嗎?

韓非還要説,那些張嘴堯舜,閉嘴仁義治國的人,簡直就像小孩子過家家,用土做飯,用泥巴做粥,可該吃飯的時候不還是要回家嗎?

這些都沒用,那什麼有用,韓非的意思很明顯,唯我法家最有用,最實際,最不誇誇其談,最務實。

的確,法家真的是諸子百家裏最務實的。

3、經三

這一篇論點層層遞進,很有創新精神。

第一個論點:每個人都是經濟人,仁義道德都只是君主稱王稱霸的幌子,不能作為治國的根本。

這裏第一句話就把我震住了,叫“挾夫相為則責望,自為則事行。故父子或怨譙,取庸作者進美羹”,就是説懷着相互依賴的心理就會相互埋怨,自己依賴自己事情就能辦成。所以父子之間也會埋怨責備,而給自己的員工優厚的待遇。一個嬰兒,不給他吃奶,他就哭鬧;等他長大了,供養父母不周到,父母就會罵他不孝順。由此看來,孝順也只是利益的藉口。換句話説,一個人孝順,也可能是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而已。

晉文公伐宋,越伐吳,都要找藉口,説對方殘害百姓,不仁義。齊桓公想打蔡國報私仇,更是要拐彎抹角找藉口。吳起給士兵舔傷口,只是為了讓他為自己賣命。

第二個觀點:先王聖賢留下的文字,不一定是實際的,不值得效仿。現在的人還在瞎説遵循什麼先王之道,恐怕不適合現在吧。

《韓非子》讀書筆記2

如果要説一部代表先秦法家思想的著作,我認為非《韓非子》莫屬了。《韓非子》是一部提倡法治權謀,宣揚君主專制的法家思想代表作。構思精巧,描述非常生動,善於用樸實且幽默的語言闡述深刻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以一無,皆帝王之具也”,這就是韓非主要思想高度概括,一個國家要安定繁榮,君王就得遵循法治、權術和權勢的法治思想。韓非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刑不避大夫,賞不遺匹夫”的主張,在《韓非子》中的《定法》、《難勢》等篇幅中都有體現。這就是告訴我們,法治制度下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平民百姓還是皇親國戚,也就是常常聽到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概念,這是能使國家安定的基本政策。這個主張對於後世歷朝歷代法治制度的建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於治國之道的人的條件,韓非在《孤憤》中也給與了論述,“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同時他還對所謂“重臣”給與瞭解釋並且論述了當他們掌握大權後產生的嚴重後果,這一論也受到了歷史無數事實的論證。

《韓非子》讀書筆記3

《韓非子》不愧是中國古代的政治聖經。

以我現有的閲歷來看,《孫子兵法》講的是勢均力敵的博弈,《道德經》講的是唯我獨醒的平衡,《論語》講的是為人處世的圓融。

政治家的嘴裏都會説“半部論語治天下”,但這句話是説給臣民聽的。

世有三亡: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

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信,故士民不死也。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有功無功相事也。

夫一人奮死可以對十,十可以對百,百可以對千,千可以對萬,萬可以克天下也。

有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歸之其情。

故曰: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好惡不形,臣無所效,則戒而自備。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君智則臣智自明。去賢而有功,去君賢則臣事以功。去勇而有強,去君勇而臣武自強。

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窮於智。用臣智,故智不窮。賢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窮於能。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故君不窮於名。

道在不可見,君道必使臣不可見也,用在不可知。

臣閉其主則主失位,臣制財利則主失德,臣擅行令則主失制,臣得行義則主失名,臣得樹人則主失黨,此人主之所以獨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

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不言而善應,不約而善增,言已應則執其契,事已增則操其符。符器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

《韓非子》讀書筆記4

1、《初見秦》《存韓》

第一篇《初見秦》大部分人認為不是韓非寫的,雖然他們考察了半天也不能説清楚到底是誰寫的,但是説的理由非常有道理。我覺得如果第一篇不是他寫的,那第二篇《存韓》可能也不是他寫的,因為首先這兩篇都有點像縱橫家寫的文章,而且如果是他自己寫的,為什麼還要寫李斯看到了自己的上書後説了什麼話,採取了什麼措施呢?

2、《難言》

這篇舉了許多人的例子,就講了讓別人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實在是太難了。“夫至智説至聖,然且七十説而不受”最聰明的人(伊尹)向最聖明的人(湯)講述自己的主張,説了七十次還不被接受,更別説其他的情況了。

3、《愛臣》

這篇講了君主不能對自己的臣子太“溺愛”。“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盡之以法,質之以備”。當然這是講的朝廷,就個人來説對自己的親人、配偶、兄弟、父母、子女,也是一樣,要有底線,有理智。

4、《主道》

這篇非常像《道德經》裏説的話,當然老子的話本身就是講給君主的,可能君主沒聽進去,而被為君主謀的韓非深刻學習去了。

“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志,臣乃自備。”

“明君無為於上,羣臣竦懼乎下。”

“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不智而為智者正。”

《韓非子》讀書筆記5

深藏不露、自主決斷和大權獨攬。“三守”防範“三劫”。

三守,即君主必須掌握的三條原則。君主要深藏不露、自主決斷和大權獨攬。

所謂“三劫”,就是奸臣通過公開的方式、操縱政事的途徑和專擅刑罰的形式以篡權劫主。

君主能以“三守”防範“三劫”就能鞏固政權。

君主有三條必須掌握的原則。

三條必須掌握的原則使用得很完備,就能做到國家安危而自身尊榮。

什麼叫君主必須掌握的三條原則呢?

臣子中有議論當權大臣的過失、執政者的過失、羣臣的實情的,君主不把這些隱藏在心中而泄露給左右親信和善於鑽營而受重用的人,使得臣子中想向君主進言的人不敢不先向下順從君主的這些親信和靠鑽營而獲重用的人的心意,而後才朝上向君主進言。

凡是篡奪君主權威的情況有三種:有公開篡權的,有通過政事篡權的,有專擅刑罰篡權的。

羣臣都用俸祿去培養黨羽,謀求個人私利而不對國家盡忠,這叫做公開篡權。

《韓非子》讀書筆記6

《韓非子》一書是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所寫。

先説説韓非本人,韓非是韓國公子,而韓國又是當時戰國七雄之中實力最為弱小的。但是金子總會放光的,秦王嬴政(秦始皇!)愛慕韓非的學説,不惜大兵壓境逼迫韓非事秦。然而韓非畢竟是韓國的王孫,在秦國處處維護韓國利益,最終死於秦國大牢。(普遍猜測韓非之死於其師弟,時任秦國丞相的李斯有關)

《韓非子》一書可以説是中國版的《君王論》,教會了君王立法,借勢,用術。(“法術勢”是法家統治的三個維度)

先説説“法”,法家之所以被稱為法家,就在於這派學説對於“法”的重視。但是,這裏所説的“法”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法,這裏的法是指獎勵與刑罰,施法的主體是統治者,客體是所有其他人。所以,法家強調的立法,是確立獎懲機制,以此來進行統治。相比儒家的教化,法家更相信制度約束。

再説説“勢”,在三個維度之中,最難以形容的就是這個“勢”。所謂的“勢”,個人的理解是形勢,包括民心向背,大家的想法這些難以量化的東西,總結一下就是——大多數的力量。雖然“勢”很難以形容,但卻是統治的重中之重。得勢者成事,失勢者往往不得善終。因而,君主在統治時需要仔細把握勢的變化,為了得勢,往往必須作出一定的犧牲。

最後,解釋一下“術”,之前忘了説了,韓非不是個妙語連珠的人,他是個結巴,但他卻是個極其善於講故事的人。所謂的“術”就是手段,不比儒家的避而不談,韓非卻覺得手段是中性的,甚至是褒義的,只是君王應該做到自己明白別人不懂就好(這點很重要,別人知道了就沒意義了)。

關於“術”的介紹,是《韓非子》一書中最為精妙的一部分,因為往往是以故事的方式展現的。韓非所言的術,在天朝歷史中屢見不鮮,例如:東廠西廠,目的在於蒐集官員的情報,為帝王服務;帝王對很多問題明知故問,以此來試探衷心等等。

説完了法術勢的維度,我們來説説韓非的觀念。韓非師從於荀子,是典型的性惡論者,在韓非眼中,人只有兩種:笨人和壞人

笨人不是不壞,是因為智商欠費,壞不起來。《韓非子》中記載了很多小故事來諷刺笨人,很多經典的故事後來演變成了成語,例如鄭人買履,買櫝還珠,守株待兔之類的,統統出自韓非子。除了笨的不能壞的人,其他的人都是壞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qyoqr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