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

愛在平凡中 愛生心得(精選多篇)

愛在平凡中 愛生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愛在平凡中 愛生心得

愛在平凡中 愛生心得(精選多篇)

愛 在 平 凡 中

三河口中學 陸曉琴 2014年6月4日

我2014年畢業於常州師範,現任九年級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熱心為學生服務,在這期間,我始終堅持“德育首位”的原則,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經常利用班會、座談會、報刊雜誌等多種途徑和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追求內在真善美的願望。同時大力鼓勵學生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及鍛鍊。為了塑造良好的班風,培養出合格人才,我默默堅守在班主任崗位,無私奉獻,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樹立和形成自己的帶班風格,注重耐心細緻的德育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重樹立和形成自己的帶班風格,積極開展耐心細緻的德育工作。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將抓好德育和學生思想教育納入班主任工作的全過程。我重視抓學生日常的養成教育,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讓學生了解、熟悉並接受德育和思想教育,並使之成為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注意教育形式的活潑多樣,充分利用各種生動的事蹟教材和有教育意義的節日、紀念日,做到寓教於學、寓教於樂。

二、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

我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關心熱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責任心強是我在班級管理上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我曾在班主任公開承諾活動中做出如下承諾:“以平等、真誠、信任來對待每一位學生,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幾年來,我一直堅持這一原則,不僅走進了學生的心靈,也受到了家長的廣泛好評。

在一個班級中,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由於學生的性格、年齡、心理、家庭環境等存在差異,所以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努力讓自己的工作做到深入、細緻。陶行知先生説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裏去。"作為班主任,我與學生談心,與學生活動,在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人際交往上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指導,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困惑。

我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不輕視、放棄任何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尤其是對待後進生,加倍關心他們,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我至信,耐心細緻的教育會像陽光雨露滋潤孩子們的心田。本班有一名學生,由於父母在外地工作,,進入九年級年級後,他的學習變得拖拉、馬虎,甚至曠課在外,慌稱生病在家,即使到校上課,也沒精打采,對學習缺乏興趣。據其他同學反映,他放學後經常在街上閒逛,去遊戲廳。面對他不斷退步的現狀,我及時與家長共同教育,並對他進行耐心細緻的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他講名人從小立志的故事,鼓勵他向身邊的"班級之星"學習,,在上學期期末檢測中,他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從對班級"後進生"堅持不懈的轉化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愛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愛是揚起自信的風帆。

三、嚴格治班,並充分發揮班幹部的自主管理,發揮學生的潛能。

我非常注重學生行為規範的教育和培養,在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的同時,我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到了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而有度,嚴慈相濟,使班級形成了良好的行為準則,同學都能自覺遵守。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是管理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實現自我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因此,我在班級管理時實行班幹民主評選制和輪流值日記錄制,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各司其職,各盡其職,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管理,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評價。同時,根據記錄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思想教育像一根紅線貫穿學期始終。在管理和教育中我還注意培養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揚長避短,爭取讓每一個學生在班級中有用武之地,讓班級成為展示他們才能的舞台。學生由於感受到自己有用武之地從而產生愛我班級的主人翁的責任感。

幾年來,我始終 “以事業為重,用心靈育人”一直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地投入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中來,心靈的付出,收穫的是累累碩果。我先後榮獲了:撫順市優秀班主任,鎮優秀教師等榮譽。所帶的班級也在各項活動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了領導和社會的認可和好評。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每個孩子都引起我的興趣,總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傾注在什麼上面,他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有哪些快樂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擴大,並且像我以後才意識到的那樣,連我不曾教過課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段真誠的話,我很感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把樂於奉獻,一切為了學生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地進取,在教育這塊淨土上辛勤耕耘,將誠摯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時刻以行為規範為嚮導來育人,強化班風建設,營造出文明自主,奮發向上的班級風氣,"蠟炬成灰淚始幹",青春將因奉獻而充實,生命將因耕耘而輝煌,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進取,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個新台階。

第二篇:愛在平凡中偉大1

愛在平凡中偉大

六年級(一)班 吉克小羅

有人説轟轟烈烈才是愛;有人説浪漫才是愛;還有人説經濟寬裕才是愛。但我覺得平凡就是愛。

記憶中最清晰的就是每天早晨父親總是悄悄起牀,摸着到廚房裏去做早飯。當我起牀時總能吃到美味的飯菜。那時,我總覺得父親太過節儉,連電燈也捨不得開,為這事我問過他很多次。直到我讀六年級時老師無意間講起了一位母親每天很早起牀做飯,為了不影響孩子休息而不開燈的事,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父親是怕影響我們和母親休息。哦!原來愛就是每天早上讓自己的家人多睡一會兒。

第三篇:愛在平凡中

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處

———師愛永恆

摘要: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教師教育的源泉。教師的“愛”就是熱愛、關心、尊重學生,及時的為學生排憂解難。“給人一縷陽光,他會擁有一輪太陽”。好的老師。平時總能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愛字當頭,用愛心打開他們的心扉,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只要教師能深入學生的心裏。尊重學生,愛生如子,就一定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 教師愛教育

成功的教育總是充滿愛的教育。教育不能沒有愛。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學生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們雖然只陪他們度過短短的三年,但我們應該為他們的一生着想。作為新課改時代的教育者,更應該懂得師愛力量的偉大。身為一名普通的教師,雖然我沒有驚天動地的愛。但我知道,在我的日常工作中要時刻關心愛護學生,給學生各種“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愛的温暖,愛的力量。師愛是一名教師真心與真情的融合,是值得我們每一名教師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真諦。

愛,其實很簡單,學生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我們能夠多花點心思,跟學生多一份關注,多一份欣賞和期盼,我們的學生也許就會因為有了你而健康成長起來。那麼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傳遞愛心?如何把師愛做到盡善盡美呢?

首先,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要愛一切孩子,愛孩子的一切。從心理學角度看,中學生心理已經基本成熟,他們特別重視人格尊嚴,自尊心也非常強,所以老師必須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尊重學生的行為、語言和意見,關心愛護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不歧視不體罰。以自己的真心去温暖千萬學生的心靈。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差等生,亦或是聽話的學生還是調皮的學生,家庭條件好還是家庭條件差的,我們都必須做到一視同仁。對待任何學生不偏愛、不袒護或是冷淡嫌棄,更不能有親疏之分。要把愛學生的情感同時交給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注視的目光,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每位教師都應該記住,教師沒有寵兒,每個學生都是天之驕子。尊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達到“不教而教”。

其次,愛學生就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其肯定表現,想盡辦法讓學生的閃光點有用武之地,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問題生”也是如此,有的可能球打得特別好,有的可能擅長畫畫,有的棋藝高超,還有的很有表演天賦。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抓住他們這些特長,加以鼓勵,激發他們求知上進的自信心,同時對他們提出希望,希望他們改正自身的不足。他們就會在學習上、生活中也能像發揮特長一樣,積極上進的。每個人都有展示自己的希望,以期待得到別人的承認和尊重。教師應該充分理解學生的這種願望和心理從而使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得到承認和發展。只有留心觀察,最終都會淘盡黃沙始得金的。

再次,愛嚴有度,愛學生更要嚴格要求學生,傾注愛心但要有度。

老師把一顆愛心捧給學生,但教師對學生的愛絕不是無原則的遷就、偏袒,而是在熱愛學生的前提下愛中寓嚴,嚴中注愛,嚴愛相濟,全面要求。這樣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更多內容請訪問好範 文網)的。俗話説“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對學生要求嚴格,有利於學生得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嚴也絕不是無規律,隨心所欲的嚴,嚴格要求更不等於懲罰學生或隨意指責學生。而是應該做的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老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於真誠之愛,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嚴愛結合。愛

而不縱,嚴而不兇。嚴格之水只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為愛的甘露。才能達到嚴與愛的統一。

最後,愛學生應該信任學生,心心相通。

與人交往,只有互相信任,才能成為知心朋友。與學生交往,只有信任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真正走進他們心中。當學生朝着前方努力時,我們説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當學生取得成績時,我們説你下次會有更大的收穫,當學生犯錯誤時,我們説相信你下次會做的很好。一句簡單的話,能讓學生充滿自信,充滿勇氣。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要為他提供機會,創造機會,促其走向成功。

總之,師愛是包容“一個都不能少”讓愛心幫助每一個學生更好的發展,幫助每一個學生贏在人生的起點,對優秀生的愛要理智和寬廣,激發他們的潛能,促使其超越自我。對後進生要愛的細膩和真摯,真心幫助,使其鼓足勇氣。對問題生要愛的理解和寬容,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幫助他們樹立愛拼才會贏的決心。

師愛是一種責任——“一點也不放鬆”。師愛不同於父母的慈愛,它肩負着社會和家庭的委託,決不能為了愛而去縱容、溺愛。讓學生在嚴格中懂得愛的深意,懂得嚴格中的磨礪。

師愛是一種藝術——“心與心的溝通”。師愛是心與心的碰撞,是彼此的尊重。走進學生心裏的愛才能瞭解他們真正需要什麼,才能把愛不經意間傳遞給他們,潤物無聲。

“人之初性本善”心靈的橋樑要用情感去架設,用尊重、信任、體貼、關懷去充實,愛是教育的動力,是成功的祕訣。只有博大、寬廣、不求回報的師愛,只有浸潤在自身生命裏崇高的師愛,才能成就童年的美麗和人生的夢想!

第四篇:愛在平凡中

愛在平凡中

2014年5月12日,讓世界震驚的日子。發生在中國汶川的8級地震,在震撼大地的同時,又震撼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靈。因為在地震中,讓久違了的世間真情在中國人心中復甦了。中國人又凝聚到了一起,共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中國人自己都驚詫於自己的強大。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本以為百感交集地內心早已經平復了,許多的真情和感動都化作了點點滴滴埋在了心底,只有默默的工作着。但是,在觀看了學習鑄造“仁愛之師”教育片後我又流淚啦,這一次感動,更多的是為了我的同行,為了我的職業。在生死的邊緣,我們看到了教育的迴歸——教師用生命去愛學生。如果説母愛是一種天性,一種本能,那麼教師的仁愛就是一種品質,一種崇高。一位死去多時的女老師趴在瓦礫裏,頭朝着門的方向,雙手緊緊地各拉着一個年幼的孩子,胸前還護着三個幼小的生命。29歲的老師張米亞跪卧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着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着,而他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門。這些偉大的教師用生命詮釋了“仁愛”。

以前,“仁愛”在我的心中可能只是一個詞語。單調的生活,緊張的工作,讓我無暇去真正的體會“仁愛”的內涵。但是,在這次災難之後,看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逝去,看到同行們一個個偉大的舉

動,特別是通過學校組織的鑄造“仁愛之師”的學習活動,我在心靈深處對 “仁愛之師”有了更深刻的詮釋。

1、熱愛學生是“仁愛之師”的首要內涵。

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孩子是純潔的象徵,孩子的心中都有愛的種子,教育者應以愛育愛。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教育者應首先要去愛學生。這種愛必須是真誠地,沒有雜念的愛。在師生交往中,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既當嚴父,又當慈母。在學習上、品格上嚴格要求,生活上熱心關懷,當好學生的知心朋友。這樣就能使學生在情感和行動中都把自己的老師當成自己的榜樣,更加愛老師,愛自己。老師用愛澆灌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心中那顆愛的種子發芽成長,把更多的愛回報給他人,回報給社會。

2、尊重學生的人格是“仁愛之師”的核心內涵。

每一個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老師的尊重、讚賞和期待能使學生感受到一種友善誠摯的關愛。這愛猶如春風輕拂受傷的心靈,這愛猶如春雨滋潤嫩弱的禾苗,這愛猶如陽光灑向每一個陰暗的角落。正確地對待學生存在的問題非常的重要,學生有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師不能正確的幫助學生解決自己的問題,改正自己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學困生,他們更加渴望老師的讚美。所以,作為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語。同時,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更多的是要靠老師來創造。

3、講究職業良心是“仁愛之師”的重要內涵。

人們常説“教師是一個良心活”,這話一點都不假。面對一羣不諳世事的孩子,你幹多幹少,幹好幹壞,可能他們並不能評價出來,在他們的心中老師是最值得自己去愛的。但是,正因為職業評價的困難,使得很多人忘記了自己的職責,忘記了自己的職業道德。我們知道教師職業的特性要求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常問問自己幹得怎麼樣”就是負責任,所以,當老師的要常常反思自己,常問問自己為孩子做了什麼。只有守住心靈的淨土,才能在淨土中播灑愛的種子。

在大災面前,那些英雄教師體現出的“仁愛”是轟轟烈烈的,但仔細想想在我們的身邊 仁愛”之行也有很多。一筆一劃指導學生寫字,一言一語勸導學生改錯,耐心輔導差生,認真批改作業……這點點滴滴都滲透了教師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愛。在我以後的工作中,可能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是,我要在平日的工作裏,用自己平凡的行動去詮釋“仁愛之師”,常常反思自己,做一個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尊重自己職業的教師。

第五篇:愛,在平凡中演繹

愛,在平凡中演繹

——建湖縣育紅實驗國小袁東蘭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在美麗的西塘河畔,在雄偉的新世紀大橋下,坐落着一所江蘇省重點國小——建湖縣育紅實驗國小。近幾年來,該校以鮮明的辦學特色,顯著的辦學效益而聞名於縣內外,被譽為“學生成長的搖籃”。在這所學校裏,有着一羣無私奉獻而又不計名利的育紅人,也許他們的普通事蹟談不上可歌可泣,他們的平凡人生算不上靚麗多彩,但就是這羣可敬的普通人,他們為建湖的教育事業在默默地勞作,為孩子明天的幸福在辛勤地耕耘。他們,在平凡中演繹着無私的愛。 在這個普通的羣體中,有這樣一位老師,她高挑清瘦,可走起路來永遠是精神抖擻,她,就是育紅實驗國小的袁東蘭老師。

袁東蘭老師1992年參加教育工作,從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深深地愛上了她的學生。十幾年來,她對自己的工作無怨無悔,她已將學生的進步當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將學生的快樂當作自己的最大幸福。

那一次,是她剛接手六年級的時候,一走進教室,她就看見黑板上寫着一句髒話。作為年輕人,一股惱怒之情湧上了袁老師的心頭,她真想立刻揪出這個學生來,好好地訓斥一頓,可又一想,訓斥難道能真正解決問題嗎?於是她穩定了一下情緒,輕輕地擦去了那句話,平靜地上起課來。

課後,她通過其他老師和同學瞭解了情況:寫髒話的這個同學叫張晨,父母離婚了,學習沒人管,平時調皮搗蛋。聽到這些消息,袁

老師的心震顫了,一個還未懂事的孩子就承受了家庭破裂的痛苦,作為老師,難道不應該用愛去醫治他幼小心靈上的創傷?於是,袁老師多次找張晨談話,並組織全班同學關心他,向他伸出友誼之手。一向調皮倔強的張晨禁不住流下了眼淚,從那以後,張晨同學像換了個人似的,學習主動,勞動積極,遵章守紀,文化成績很快便趕上來了。也就是那一次,從這個學生身上,袁老師樹立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訓斥不是教育的良藥,只有愛心才能贏得學生的理解。

有人説:人之初,性本善。在袁老師看來,每一個學生都是可愛的,沒有絕對的好差之分,只要我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温暖學生,把我們的愛平均地奉獻給每一位學生,我們就能在生命的常青樹上結出累累碩果。

新學期開學了,袁老師的女兒張越分到了媽媽的班級。但她不僅沒有因為媽媽是班主任享受到任何特權,反而更被媽媽作為規範自己行為的窗口,她的位置被袁老師安排到了最後一排。同學們感到驚訝,同事們感到不解,只有女兒理解媽媽的為人,尊重媽媽的選擇。袁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從事教育工作十幾年來,一直廉潔奉公,從不以教謀私,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自己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袁東蘭老師在自己教師筆記的扉頁中寫道:“作為教師,我們雖然囊中羞澀,但是我們擁有祖國的未來;雖然我們是沒有華麗外表的鋪路石,但大地是我們的堅強後盾;平凡的渡工雖然留在原處,但我們把學生送向了成功的彼岸??

近幾年來,隨着育紅實驗國小辦學品位的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的

日益提高,袁老師也變得更忙了:每當學校裏派青年教師參加賽課,她都起早貪黑地幫老師們磨課。每當學校裏舉辦閲讀節或朗誦會,需要指導和培訓學生主持人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她,難道僅僅是因為她有這方面的指導能力嗎?更是因為她對待工作有着強烈的責任心和崇高的榮譽感。從袁老師手裏畢業的學生數不勝數,進入名牌大學和重點中學的更是羣星璀璨,每當這些學生談到袁老師的時候,他們都會發出由衷的敬佩,慶幸自己曾經受益於這位慈母般的老師。

如今,在育紅實驗國小這片純美的天空下,袁東蘭老師仍然堅守在教學第一線,擔任畢業班的教學工作併兼任班主任,她要和她的同事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繼續奏響“愛崗、敬業、奉獻”的人生樂曲。

標籤: 多篇 平凡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ongzuoxinde/pdpl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