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精彩多篇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精彩多篇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精彩多篇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篇一

《天堂電影院》幾乎成為了學院影視鑑賞課程必看的影片之一,往往還是第一部觀摩的影片。在影片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什麼是堅強?什麼是執著?什麼是真愛?生活真諦又到底為何物?主題積極向上,給人信心,給人勇氣。在影迷們的心中,《天堂電影院》是一座豐碑,後來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説》與《海上鋼琴師》雖也貴為經典,可是與前者相比還是有些差距,也相信應該還是《天堂電影院》根深蒂固的原因吧。

童年的多多摯愛電影,在這個鬼靈精的眼睛裏,彷彿也看到了自己曾經的愉悦。那時候,我大概十來歲左右,與鄰居的玩伴經常溜進電影院看電影。溜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們先要翻過鐵門,沿着羊腸小道走上了1分鐘,輕手輕腳地打開小門,過了小門,就是電影院的廁所了。然後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躲過查票老頭疑惑的目光,就大功告成。在無數次的溜中,我們沒有被那查票的老頭子抓住過,甚至有幾次我分明看到他對着我微笑,難道他就是傳説中的阿爾夫萊多?影像中的阿爾夫萊多是個和藹的老人,是個放映員,懂得把自己的愛奉獻給別人,也樂意把自己的智慧贈與需要有幫助的人。電影把多多和艾費多聯繫在了一起,故事也就隨着這條線緩緩展開,電影與生活的辯證關係也就開始了。

電影是個美好的物質,銀幕中影像遊離跳動,散發出眾多的酸甜苦辣,使小鎮的人們得到了情感的`寄託。多多熱愛電影,他把買牛奶的50里拉奉獻給影院,寧願找來一頓臭打也在所不惜,電影在孩子的眼裏是最美最美的。由於電影過於美好,多多又深陷其中,他對周遭的環境就有所疏遠了,做事情總以為可以達到完美,即使現在暫時不能成功,隨着時間的推移也能夠璀璨炫亮。他離不開家庭,離不開艾費多。直到愛上了艾琳娜後,生活與電影開始有了隔閡。現實中,多多用了100天的夜晚,守候在艾琳娜的窗外,一顆炙熱的心在一年中的最後時刻慘淡離去。這是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是有失敗和磨礪的。幸虧,艾琳娜改變了初衷,在放映間與多多深情相吻相擁,把生活從蒼白拉到了鮮紅。可是朱塞佩託納託雷不願意讓生活那麼快屈服於電影,因而後來的情節由於艾琳娜父親的阻礙,使多多的初戀痛苦收場。

生活是個複雜的物質,不光有美好,痛楚也是夾雜其中的。艾費多為了讓多多瞭解更多的生活真諦,毅然地要求他遠離小鎮,去羅馬闖蕩,而且途中不能返家。這些鏡頭告訴我們,要把生活握在手中,首先是要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多多終於在白髮年代成為了知名的電影導演,可情感生活依舊不如意。生活和電影不同,生活苦多了!感情生活變成了一道鴻溝,不能夠隨着自己的意志力而發生轉移。就跟姜文説的:人世間的事兒什麼都是人事兒,唯獨這愛情,它不是個‘人的事兒’,它是個‘神的事兒’。

電影是單一美好的,生活是複雜波折的。在電影中我們享受酸甜,在生活我們體會苦辣。電影與生活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裏是不能統一在一起的,因而就談不上相輔相成了。可也有例外,那就是多多與艾費多成了忘年交,比電影愈加美好,給人一種莫名的震撼力。

《天堂電影院》給了觀眾太多的思考,電影與生活只是其中一個話題,更多的話題早已被瘋狂的影迷逐一肢解分析。細細咀嚼這樣的經典,如同品嚐一杯冰涼摩卡,把盛夏的午後裝扮的繽紛妖嬈。

老電影《天堂電影院》影評分析 篇二

多少人愛你年輕歡暢時的容顏,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臉上蒼老了的痛苦的皺紋,愛你那朝聖者般純潔明淨的靈魂。——葉芝《當你年老的時候》

無論是三十年前還是三十年後,多多都這樣一如既往地守護着自己的感情,這不同於象牙塔中的最真摯的情感。《天堂電影院》裏的多多從來也沒有放下過等待與追求,那是一種任何歲月、任何破壞也無法抹去的永恆的印記。影片的結尾是多多獨自一人看那盤童年時禁放的鏡頭剪輯的放映帶,當一個個快樂或悲傷或感懷或調侃或憂鬱或深情的接吻鏡頭在屏幕上紛至沓來時,不禁感歎時光荏苒,年輕時曾拿着攝像機拍艾琳娜的一顰一笑,在無數個夜晚等待艾琳娜的窗子朝自己打開,在三十年後初見酷似艾琳娜的女孩時的心動與刺痛,在海邊靜靜地説出“你還是那麼漂亮”,一點一滴都重回心頭,我最後理解了片末在只為他一個人放映影片的影院裏哭泣的多多。導演在片末的處理確實有其強烈的藝術表現力與震撼力。

這部影片藉着淘氣的多多來訴説着人們童年的回憶。那是一個單調,平靜的小鎮子。多多是一個酷愛電影的孩子。人們在多多的身上看到了多多對電影的熱愛,他把被剪掉的膠片偷偷拿回家,存放在鐵盒子裏,和爸爸的相片放在一齊,是什麼造成了多多對電影的熱愛,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影片開頭就自然流暢的闡述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單調,乏味,戰爭剛過後的百廢待興,電影業的剛剛興起,在一個老舊的電影院裏,老人,年輕人,孩子聚在一齊,看期盼中的電影,電影似乎是小鎮人們生活中惟一的樂趣。多多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成長,會熱愛電影是有依據的。

整部影片似在寫多多對電影的追求對感情的追求,是一個個人的奮鬥歷程的展現;但在我看來,影片卻是在透過一個人寫一部輝煌的電影史。影片描繪了小鎮上空泛的日子,在一天一天中,慢慢提到了多多的父親,那是一個參戰的男人,透過對多多父母的關注,展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感情的葬送,生命的流逝,都透過那不經意的提起完全的表達了導演對戰爭的看法。而整個電影史也就是這樣被展現的。先是老神父審查影片,有吻戲的統統剪掉,人們在這過程中被禁慾思想束縛着;老艾費多變戲法似的將影片投放在廣場上那一場戲,人們對電影的熱愛表露無遺;在老艾費多眼部燒傷後,戲院變成了新影院,不單是設備的翻新,整個經營體制到審查制度都有了新的改變,人們開始接觸到以前所接觸不到的電影。多多正式接手放映影片的工作後,片子的資料有了轉換,禁慾主義再也不能橫行,而在這個前提下,無須經過審查的片子更多地被放映,小鎮人們的生活也不再是以前那樣單純又單調。這個時候,影院的影片和觀眾是呈互動情勢出現的。影院裏會有這種狀況,比如性場面等等。再之後,多多外出尋夢,回來後,記憶中很新的電影院又成了斷壁殘垣,在那個時候,正是電影業蕭條的時候,因此,與我個人而言,最佩服的便是這精巧的構思

,用一個小鎮電影院的興衰來展現一部宏偉的電影史的興衰,在這之中,還將別有風格的“意式幽默”獨具匠心的貫穿始終。不得不説,《天堂電影院》是有其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的。

一種歡笑與無憂的美夢,一段醉心又悲哀的感情,説不盡的風流雋永,寫盡電影史的激情跌宕,離合悲歡。

《天堂電影院》影評 篇三

看完這部片子以後感覺有太多的話要説,然而卻一齊湧在心裏,纏在一塊,不知先説哪個好。

天堂,對於人們來講是一個什麼概念哪?是一種極致的境界,是每個人都想要去的地方,然而片子卻巧妙的營造出了這樣一個天堂,一個專門看電影的天堂,在那個年代,我想他們唯一的娛樂和最大的快樂就是來自那個小小的破舊的電影院吧,在那時那地,它就是人們的天堂。

片中有兩條感情線,多多與愛弗特,多多和艾琳娜,到此刻我也説不出哪條線才是片中的主要線索,或許兩個都是吧。

多多與愛弗特

多多的父親在戰爭中犧牲了,多多年輕的媽媽不得不帶着多多和多多的妹妹艱難度日,小多多聰明可愛,對電影和那個叫做天堂的電影院充滿了興趣,儘管多多媽媽並不支持他,甚至是相當地反對他,可多多依舊一有時間就鑽進電影院,多多並不只是為了看電影,他更大的興趣在於電影的製作過程。天堂電影院放電影的愛弗特並不是一個十分和藹的人,甚至是有些粗魯,雖然他很喜歡多多,但是在多多媽媽的警告下,他並不讓多多接近他。即使是這樣,多多也能很簡單地掌握放電影的技巧,一次偶然的機會,多多在考試中想要挾,於是,愛弗特便開始了多多的電影之路。

他們之間的感情就好像父子一樣,愛弗特教多多放電影,而在一次意外的大火裏,小多多也冒着生命危險奮力救出了愛弗特。多多長大了以後,正是愛弗特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才使多多有機會出去闖蕩,成就了自己的大事業。然而,對於愛弗特的這個做法,我並不十分贊成。沒錯,多多在事業方面確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這些年他並不快樂,他生活在許多女人之間,然而,那裏並沒有他所愛的人。人這一生,事業雖然無比重要,可快樂卻是人生最終和一向所要追求的。愛弗特死了,多多回來看望,愛弗特的太太説,從多多走後,愛弗特總是叨唸着多多,可卻從不肯提過讓多多回來,即使是在他生命垂危時,他仍然期望多多以事業為主,他如此愛多多,卻都不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讓多多分心來看他,他對多多的愛,他的用心良苦,不只是多多,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再責怪他當時的那個善意的謊言的。

多多和艾琳娜

一段孽緣,一段美麗的孽緣。多多與艾琳娜相識,相愛,卻沒能相守一生,這未免讓人覺得有些遺憾。他們是經歷了很多坎坷的,然而最後卻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竟然都各自帶着對對方的誤解度過了30年,最後,在人到花甲的時候才解除了誤會。在多多事業有成再次回到家鄉的時候,看見了那個酷似艾琳娜的女孩,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這就證明了多多對艾琳娜的愛並沒有因為時間而淡化;再説艾琳娜,她在電話中拒絕了多多,可卻能在第一時間在海邊找到多多,兩個人的默契依舊如故,他們都還深愛着對方,然而,一夜的温馨過後,一切卻又都恢復了正常。這個故事很容易讓我想起了《半生緣》的結局,男女主人公同樣是多年以後重新相遇,短暫重逢,最後各自回到了倫理的軌道上,各自過各自的生活。

世界真的不很大,艾琳娜的另一半竟然是多多的國小同學,一個5乘以5得聖誕節的傢伙,但是不管是個怎樣的傢伙,艾琳娜已經有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她不管自己有多愛多多,卻只能跟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過完剩餘的人生。其實,這樣的結局也許就是最好的結局了,此刻不是有句很時髦的話嗎?“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以前擁有”,是呀,他們擁有過,他們有太多的回憶供他們去細細品位,他們之間已經沒有隔閡,他們完成了年輕時候為完成的夢想,這對他們來講就足夠了。

那個故事

愛弗特給多多講的那個故事留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一個士兵,愛上了一個公主,這兩個身份就足以説明了這段姻緣並不是一段快樂簡單的緣分。士兵發誓,要在城樓底下守候公主100天,如果100天公主還沒有出現,那麼他就放下就段感情,士兵果然這樣做了,他歷盡了千辛萬苦,風雨無阻,然而,就在第99天的時候,他放下了。()多多問愛弗特,愛弗特沒有回答。我也沒有很明白,我猜的是,99天,士兵為公主這樣地吃苦受罪,可公主卻無動於衷,這樣的感情,即使到手了又能怎樣?然而,似乎我這個想法太自私了。最後,多多明白了,因為士兵害怕當第100天來臨時,聽到的卻是公主拒絕的聲音,他害怕承受這樣一個結果,所以他選取了離去,他寧願讓自己對這段感情充滿了幻想,而不是絕望。因此,在多多同樣守候在艾琳娜窗前的最後,多多也選取了離去,只是同士兵命運不同,艾琳娜實現了多多的願望。

最感動的情節

本片中感動的情節實在是數不勝數,然而最另我感動的是多多和艾琳娜在海邊的重新相遇,他們彼此看着對方的眼神,在誤會並未解除時,卻不能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出絲毫怨恨,有的只是對彼此的想念,應對已經人老珠黃的艾琳娜,多多説:“你還是那麼漂亮。”除了因為他們之間偉大的愛,沒有其他任何理由。

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愛弗特對多多説,“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一句話道出了現代人的心聲,生活,確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人生有太多的無奈,生離死別,愛與不愛,走與不走,分與不分,太多的抉擇,人從出生開始就註定了要奔波一生。有一個故事,説的是一個人出門旅行,一開始他只帶了一個包袱,之後,沿路上,他又撿起了很多包袱,越來越重,可包袱還在不停地增加着,人沒有任何辦法,他只能揹着,因為如果一旦他扔下了,那麼在前方的道路中需要這些包袱的時候就措手不及了。這就像人生一樣,隨着年齡的增長,職責越來越重,但是,你不能扔下它們,因為它們是你的牽掛,沒有了這些牽掛,你的人生也就沒有好處了。生活就是這樣的,充滿了矛盾,只有妥善地條理好了,才能過上充滿好處充滿快樂的人生。

《天堂電影院》影評 篇四

看完《天堂電影院》,腦海裏最深的畫面,竟是當電影院倒塌時,那一張張年輕人的笑臉,那轟然的掌聲瀰漫在硝煙四起的小鎮,伴隨的,是年老的人們的歎息。

天堂屬於懷舊者,因為那是過去一種樸實而純真的理想。過去猶如夢境,因此它才美麗。時間會美化一切殘忍的東西,給痛苦戴上朦朧的面紗。

年老的艾佛特對年輕的沙維圖説:“你如此年輕,世界是你的。而我老了。我不要再聽你説話,我要聽別人談論你。”如此誠摯的一片心,隱藏的,卻全是對未來的憧憬。只有年輕才是永遠向前看的,在綿延的時間之流中,是對信仰的一點樂觀和希冀。

於是沙維圖走了,帶着失落的感情和一顆受傷的心,從此不再回來。

如果沒有對永恆的期盼,那麼感情只是過眼煙雲的一場夢幻,但是,留下那一點期盼,人生從此就揹負上如此沉重的十字架。

不朽的十字架,沙維圖怎樣可能不明白?電影中一晃眼的三十年,在現實中卻是真真切切的三十個三百六十五天。剪輯去了平庸、瑣碎、現實的細節,於是,三十年前的過往成為如此完美的一段故事。

可惜的是,那只是故事而已。

孩子們總是喜歡童話,他們沒有過去,無暇回憶那並不豐富的人生,他們期盼着聽到“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結局。年少的時候,是決不會去想,其實那結局僅僅是一個開始,而真正的結局,是書寫背後的無盡瑣碎和煩惱。

國王也有可能某天戰死沙場,留下寡居的皇后獨守空房。他們的孩子可能是痴呆,王宮花園的某個角落,感情正在腐爛變質。有一天,當所有人都老了,只有佈滿皺紋的眼角還閃爍一點清澈的餘光,也許只有這時候,才是書正結局的時候。

但是大家都不愛聽這樣的故事,年輕的人們,樂意見證新世界的誕生,卻不願去緬懷那個以前充滿着快樂的舊世界。當我們去緬懷的時候,或許,我們的心已經老了。

我想我就是這樣。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篇五

《天堂電影院》是採用倒敍的手法去演繹的一部人生成長的文藝片。

“人生和電影不同,人生要困難得多。”

“不要在這裏呆着,時間久了你會認為這裏就是世界的中心。”

“我不要聽你説,我要聽別人來講你”看完這部電影留給我最深的叁名話。也正是艾弗達這位老人的話給多多的人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艾弗達不僅充當着一個父親的角色,更是一位引領者,他引領着多多走向成功。

通過這部電影也更讓我確定了我的目標,我找到了,並在堅持着,感謝《天堂電影院》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讓我知道該如何去選擇,如何去面對我現在的生活。

這同樣也是一部關於夢想的電影往事,從多多和艾弗達身上我們看到了理想,友情,親情,愛情。

電影夢:小時候的多多就對電影充滿着幻想,同樣,艾弗達也對電影有着自己的渴望,但艾弗達知道自己再沒有圓夢的機會了,他把這些都寄託在了多多身上,他不希望多多走自己的路,一輩子做放映員,他認為這樣是沒有前途的,為了多多有個美好的將來,他將多多送了出去。外面的世界會更精彩。

友情夢:多多與艾弗達亦師亦友的情誼讓我感動,多多沒有父親同時艾弗達又對他多了份父愛。那個年代的電影在播放之前都要先經過神父過目,關於曖昧和吻戲是不能被播放的。膠片剪了又剪,多多就把剪下的膠片私藏,直到小火災的發生,妹妹差點因此喪命,艾弗達從多多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縮影。在多多的要求下他答應了教他如何放映電影。一次不幸中艾弗達失去了雙眼,從此多多就接替了艾弗達的工作。在結尾處多多看着艾弗達留給自己的遺物,這些年艾弗達剪緝過的所有吻戲,多多落淚了,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艾弗達這位老人對多多的一種懺悔。

愛情夢:多多邂逅了美麗的艾列娜,從此心中種下了相思的種子。隨後,尋着艾弗達故事中士兵足跡的多多,終於用毅力換來了艾列娜的愛情。可是在那樣的環境下,那樣的條件懸殊下,談愛情是個多麼奢侈想法?何況多多還揹負着艾弗達的電影夢。三十年後重歸故里的多多,慕然回首,往事歷歷在目。看着以往在電影院中進進出出的人門,破舊的電影院,一切物是人非,感覺自己這些年不曾離開過。

親情夢:影片的開始充滿着懷舊的氣息,多多的母親在給多多掛電話。三十年了,三十年多多都沒有回來,沒有回來一次看望自己的母親和妹妹。這次艾弗達去世,多多應該回來了。在聽到門鈴響起時,思念兒子心切的母親顧不得放下手上織毛衣的針就跑去緊緊的擁抱着多多,織好的毛衣在一圈圈的縮小着,母親思念兒子的心情卻在長年的等待中慢慢的積累着。在餐桌上,多多為自己三十年來對家庭的不聞不問進行懺悔,母親寬容的搖搖頭:“我從未要求,你也無需解釋。”三十年了,母親的愛,卻始終沒有改變。多多知道,母親在夢中都盼望着他會在某一天的晚上突然回來。

“人生和電影不同,人生要困難得多。”電影就是人生的一個縮影,生活的一種沉澱與累積。

老電影《天堂電影院》影評分析 篇六

三十年後,你會是什麼模樣?你會躺在誰的身邊?夢到的又是什麼樣的故事?你會為誰哭泣為誰而歡欣?誰將牽着那手,誰將親吻那脣,誰的耳朵聆聽你美妙的聲音,誰的眼睛注視着你的面龐?

三十年後,功成名就的導演薩爾瓦迪維塔在睡夢中醒來,被告之阿爾弗雷多的死訊,默默地起來,看着一片黑暗。閉上眼睛,過往歲月的片段彷彿斑駁的影片飄忽而過,那初戀的女孩,那等待着的母親,那些熟悉的居民,那久不曾回去的故鄉小鎮,每個細節都那麼生動鮮活;驀然發覺,原來自己一直就在原地,從不曾離開過。

薩爾瓦迪維塔回到了故鄉的家中,等待了三十年的母親放下手中未織完的毛衣,蹣跚着跑過去擁抱兒子,慌亂中卻忘記把線頭放下,於是那毛衣任毛線拉扯,一圈圈縮小,歲月也隨着那毛線,倒流回三十年前。那時的薩爾瓦迪維塔還是那個小鎮上的多多,一個愛看電影的孩子。電影放映員阿爾弗雷多教會了多多放映電影,放映着那些被神甫刪去親吻鏡頭的愛情故事,放映着那時小鎮上人們唯一的夢幻世界。然後多多戀愛了。

多多愛上了艾蓮娜,卻不敢向這位美麗的銀行家的女兒表白。他把心事向阿爾弗雷多傾訴,阿爾弗雷多給多多講了一個關於士兵和公主的故事:“一個士兵愛上了高貴的公主,終於有一天,士兵向公主表白。驕傲的公主説:假如你在我的窗下等待一百個日日夜夜,我便屬於你。士兵聽了便一日、二日、十日、二十日等下去。公主每晚往外看,無論雨雪風霜,他動也動,九十天過去,他變得完全蒼白、枯槁,淚水從臉上流下來,最後,在第九十九天晚上,軍人站起來,離去了!”

這是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阿爾弗雷多讓多多不要問為什麼,自己想,想明白了再告訴他。於是多多開始那個士兵一樣的等待,日復一日地站在艾蓮娜的窗下,等待着他的姑娘敞開窗户。終於姑娘被多多的執著所感動。“大抵好物難長久,彩雲易散琉璃脆”,多多的初戀遭到了艾蓮娜父母的反對,最終兩人斷開了。

面對着大海,眼睛失明的阿爾弗雷多對失戀後鬱鬱寡歡的多多説:“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幸福的星辰。天天待在這個小鎮上,會以為這裏就是世界的中心,你會相信事物永遠不會改變,會變得比我更盲目。然後你離開,一年、兩年,當你回來時,一切都改變了。你與這土地的聯繫已斷,你要找的已不在了,原先屬於你的也不復存在。”也許這也正是那個士兵和公主的故事意義之所在。

第一次遇到這部片子,是一個放學後的下午,那時我還是個高中生,趁着父母還未回家,偷偷地打開電視機,馬上被電視裏這不知名字的電影吸引,看到一半,卻聽見父母的腳步聲,只好匆匆關上電視。沒有開頭和結尾,這部片子像迷一樣繚繞在我的腦海裏,年少的我以為士兵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尊嚴。很久以後,我才明白,在愛面前,尊嚴是一個弔詭的字眼。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偶然的一次機會,讓我再次遇到這部當時不知名字的片子,再一次聆聽了那個故事。是的,現在我可以説我明白它的意義了。

愛不是佔有,愛是一種夢,一種可以永恆的夢。人生是那樣的艱難,而愛是那樣脆弱,當你佔有它,那麼難保那愛會慢慢腐壞,破碎。我曾眼見了那麼多愛情的聚合離散,眼見了現實是如何把愛慢慢剝離、扼殺,最後變成了隱瞞和怨恨,我懷疑這世上真有那麼幸運的一對,能夠一樣的堅強和執著,來保護他們的愛情。那麼把愛埋藏在心裏,成為那一生追逐的夢,在愛還在盛開的時候,像那士兵一樣轉身,離開。那麼經過歲月的磨礪,濾去那些平淡無奇和讓人厭惡的,在人生的最後留下一個驚心動魄的愛情記憶。就像《卧虎藏龍》裏李慕白説的:“當你握緊拳頭,你什麼都得不到;當你鬆開,你得到全世界。”正因為如此,我們也該能理解,為何阿爾弗雷多要對艾蓮娜撒謊,扼斷那段愛情最後一絲希望。

於是年少的多多離開家鄉,帶着愛之夢一起被放逐。“別回來,不要想念我們,不要為鄉愁所牽絆。假如你真回來,不要來見我。不論你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敬業樂業,就像當年還是小鬼頭時,一心一意愛護放映室那樣。”光陰彈指,剎那芳華,三十年後的多多雙鬢斑白,聲名顯赫,他身邊不乏女人,卻一直不曾結婚。多多的母親説:“每次都有不同的女人接我的電話,但是我聽得出,那裏沒有愛。”是的,沒有愛,三十年的放逐,用孤寂來保護心底的夢。多多再回到當初的小鎮,除了年邁的母親和破敗的天堂電影院,再也沒有熟悉的東西。原來只有自己一直留在原地,原來只有自己從未曾離開。

多多在即將被拆毀的天堂電影院裏徘徊,撫摩着每一件黯淡卻熟悉的器物,曾經這裏盛滿了他年輕的快樂和關於她的記憶。是的,曾在那裏擁抱她;是的,曾在那裏親吻她;是的,曾在那裏與她做愛。多多獨自看着阿爾弗雷多送給他的禮物,那是曾經被神甫搖着鈴鐺要求刪去的親吻片段。看着銀幕上那曾經的人物在老舊斑駁的影片裏纏綿繾綣,深情擁吻,多多終於微笑着流出眼淚。最後片子裏出現了當年多多拍下的艾蓮娜的影像,那樣美麗,那樣幸福,一點都不曾老去,就彷彿是夢一樣。

據説這部電影有兩個不同的結尾,其中一個是多多終於見到了昔日的愛人,依然美麗,擁抱着化解了一切誤會和遺憾。但是,三十年過去了,你要找的已不在了,原先屬於你的也不復存在,又有什麼可見的呢。“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執手相看,也必是無語凝噎。曾經握過的紅酥手早已老朽粗糙,那皓齒紅脣,那善睞明眸、如黛娥眉,早已不復舊觀,而曾經熾熱愛戀的心也早已屬於他人,屬於她的孩子和家庭了,罷了罷了,相見真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於是我還是愛着另一個結局,在當年等待的窗下,多多撥通了艾蓮娜的電話,卻激動着説不出話來,第二次才開口問候。“我們都老了,還是不見的好。”三十年後的艾蓮娜如此説。《情人》的最後,在多少個歲月之後,女主角的情人來到巴黎,撥通她的電話,告訴她只是想聽聽她的聲音,他説他和從前一樣,仍然愛着她,説他永遠無法扯斷對她的愛,他將至死愛着她。

天堂電影院最終被拆毀了,所有關於年輕時代的一切聯繫都已經消亡,那小鎮,那天堂電影院,那初戀的愛人,都成了一個夢,一個畢生放逐的夢。阿爾弗雷多用那樣決絕的辦法,抽離了現實的愛,把它變成了多多的一個夢,讓多多成為一個追逐着夢的人。用三十年的孤寂,換來功成名就,換來心底的那份愛的永恆。

但是,換做是我,我依然貪心地希望着能遇到那一樣堅強和勇敢的情侶,來一起保衞現實中的愛情;三十年的放逐,三十年的孤寂,永恆的虛幻之愛和功成名就,於我寧可換取剎那的耳鬢廝摩,平平淡淡地在小鎮當着電影放映員,和心愛的女子一起生活。就算是多多,也是如此想的吧。

“這討人厭的夏天何時才能結束,在電影裏它早已結束了。”多多不明白電影和人生不同,人生的炎夏要更漫長酷熱。“人生不是電影,人生比電影苦多了!”現實是苦難而乏味的,寄寓我們夢想的天堂電影院終將坍塌,我們不能在現實裏實現那些夢,就只能帶着夢放逐,漂泊在這個荒謬和苦難的世界裏。這個世界是虛妄的,真實的惟有陪伴着我們放逐的心底的夢。

《天堂電影院》影評 篇七

在靜靜的放映廳裏,我看着《天堂電影院》,淚在不知不覺中落了下來。三十年算不算太久,我不知道,但這樣的等待讓我動容,我本來是準備笑着看完整場電影的,卻在退場時淚流滿面。

或許,每個人都會害怕等待的落空,就像《天堂電影院》裏的老放映師艾弗達講的那個故事一樣,一位發誓用100天的等待來換回一位公主的愛情的男子卻在等待後的第99夜悄然離去,“因為他害怕當第100天來臨時,聽到的是公主拒絕的聲音。”他害怕接受這樣的結局,所以他選擇了離去。與其讓希望徹底破滅,還不如讓自己存有一絲幻想。

與艾弗達講的故事中的男子相反,影片中的主人公多多從來也沒有放棄過等待與追求,他一直在積極地等待和追求着屬於自己的愛情,無論是最初的相遇還是錯失後的苦苦尋找……即使是三十年的久別。

三十年後,已成了著名導演的多多,重返家鄉見到容貌酷似艾琳娜的女孩子時,那難以言述的詫異、激動和心痛洶湧而至,出現在眼前的彷彿三十年前攝影機中的艾琳娜的形象。酒杯自手間遽然而落,一地晶瑩的碎片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終於見面了,在寧靜的海邊,艾琳娜彷彿有所預知般地來到了多多的面前,他們在汽車裏寂寞地相擁。“你還是那麼漂亮。”多多説。這忽然讓我想起了葉芝最著名的一首詩《當你年老的時候》中的兩句“多少人愛你年輕歡暢時的容顏,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臉上蒼老了的痛苦的縐紋,愛你那朝聖者般純潔明淨的靈魂。”我想這才是世間真正的愛情,超越了時間的遙遙無期,超越了空間的層層阻隔,也超越了生命的無常和冷漠,這是一種任何歲月、任何破壞、也無法抹去的永恆的印記。

影片的結尾是一盤在多多童年時禁放的鏡頭剪輯的放映帶,當一個個快樂或悲傷或感懷或調侃或憂鬱或深情的接吻鏡頭在屏幕上紛至沓來時,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已經放過了的情節:我想起了小時候好奇地爭着要被剪鏡頭膠片的多多,我想起了初遇時那拿着攝像機拍着艾琳娜一顰一笑的多多,我想起了單戀時在雨中苦苦等待着艾琳娜能打開窗子給他一個微笑的多多,我想起了熱戀時看到艾琳娜在大雨滂沱中趕到他身邊時興奮的多多,我想起了因找不到艾琳娜而在艾琳娜家門口狂呼着艾琳娜名字的多多,我想起了悲喜交加時酒杯自手間滑落的多多,我想起了重逢時再次凝視艾琳娜説“你還是那麼漂亮”的多多--我終於理解了片末在只為他一個人放映影片的影院裏哭泣的多多。

《天堂電影院》講述的不僅僅是電影發展的歷史,也不僅僅是多多的情感歷程,它要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成長。從天真無邪走向浪漫理想,再歷經理想實現或者破滅,從童年走向青年、中年,直到老年,從離開家人到重返故鄉,我們都在漂泊中尋找停靠,停靠過後又開始漂泊。有希望的產生,也有希望被打破,不變的只是這簡單、反覆的循環。

老電影《天堂電影院》影評分析 篇八

戰後冷清的街道、無所事事和無所寄託的人羣、無邪天真的孩童、鉛灰色有些傷感的天空。難怪我説《天堂電影院》裏的意大利西西里島上的小鎮怎樣那麼眼熟!原先它真的和《瑪萊娜》(Malena)一樣,出自同一位導演之手!意大利導演吉斯皮。託那多利(GiuseppeTornatore)當初就是憑藉《天堂電影院》在國際上屢屢獲獎,並奠定其在國際影壇的地位的。拍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這部電影,這天才看到,似乎有些遲,但跟着導演有着自傳色彩和懷舊情緒的鏡頭,驚鴻一瞥了“電影”和電影的放映所經歷的一小段歷程,也考驗了一遍自己,在閲盡千百部電影、自以為心已經是銅牆鐵壁刀槍不入之後,是否還會輕易感動。劇中的老放映員曾傷感地説“技術的革新總是來得太遲”,但,看到一部心儀的好電影永遠都不會覺得太遲。讓我們拋棄權威的仲裁吧,那些直指內心深處、觸動靈魂裏最敏感的神經的電影永遠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真正的好電影。

如果説《瑪萊娜》中的西西里少年對於年長的美女只有“發乎情,止乎禮”地暗戀的話,那麼《天堂電影院》中的多多似乎就根本是為了電影而生,對於電影的熱愛也能夠儘可能地宣泄。小小的放映窗口竟能夠變幻出那麼多的人生!光與影交織的就是現實和理想的夢境。對世事的似懂非懂的年紀,但已經開始有等待(等待參戰的父親歸來),有執着(喜歡電影),能夠擠進電影院看免費電影,這對於多多無異於天堂。----設在教堂裏的電影院,是跟上帝最接近的地方。能夠説放映員艾佛特影響了多多的一生。多多與艾佛特的友誼便因為“電影”開始,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別人的台詞和悲喜中延續,在光影的交替中年華逝去。直到誰家少年初長成,直到前程莫辨的感情的降臨。

艾佛特説得沒錯“真實的生活跟電影是不同的”,感情承載了太多暗藏的條件,僅憑一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拒絕平庸,就必須得放下些什麼。《卧虎藏龍》中李慕白對玉蛟龍説:“握緊拳頭,裏邊什麼都沒有;鬆開手,你擁有了整個世界。”這樣的道理,老人的歲月固然參悟得透,然而懷春的少年哪裏會明瞭這一切?!艾佛特似乎有些無情地將多多推拒在了感情和故鄉之外。誰説為電影膠片失明的艾佛特行將就木?他才是真正傑出的導演,他為多多導演出了一幕精彩的人生大戲!小鎮失去了一個放映員準接班人,卻成就了未來的一個電影名導演。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多多將要經受相思、求之不得的寂寥,但既然不是一切美滿都務必和能夠象電影中一樣輕易地上演,“道是無情卻有情”,於是,當初艾佛特那機緣巧合的棒打鴛鴦散也絕對值得原諒了。

電影,就像是母親手中的線,剪不斷,理還亂,牽扯出別離和重逢。艾佛特和多多的忘年友情、多多與情人的半生緣,其實並沒有隨歲月流逝,還一向塵封在記憶的“天堂電影院”。滄海桑田,離合悲歡,故鄉的小鎮即使再變,電影院即使不復存在,而這生藴藏於心深處濃得化不開的濃情,又怎樣會和年久失修的電影院一樣,某月某日轟然夷為平地呢?!

整個電影的95%,導演都沒有哭天搶地地煽情,原以為電影會就這樣在淡淡的緬懷中結束。卻沒料到,在最後,導演來了個重拳出擊,砸得我有些猝不及防、暈頭轉向。-----導演和艾佛特一齊,聯手把最精彩的謎底放在最後揭曉!“雨飄風同舟,苦中可忘憂,以歌解憂,疑惑我想透”記得有歌中唱道。當看見從前因為迫於教會勢力而剪掉的一些接吻畫面,被艾佛特重新拼接在一齊,作為給多多的最後禮物,黑白鏡頭斑駁地出此刻名導演多多的試映廳的時候,人世間最美麗的兩性之愛,被剪接和塵封的故事,是電影的歷史,也是多多的歷史。“層層浮華漸喧,重現碎片段”已經無意去猜度艾佛特的後半生究竟是愧疚還是欣慰,抑或二者皆有之,劇中人得失剎那釋然,觀者亦嘗試再度原諒!象我這樣不輕易為電影感動落淚的人居然也在別人的故事裏淚流滿面。人世間一切都在變,但必須也有些什麼東西永遠都不會褪色,就如同故鄉,就如同不可還原的童年,就如同刻骨銘心的那場初戀,還有那個關切的人。卻原先“悠悠浮雲望穿,人事看厭倦,惟獨情不變”。愛和理想都以某種形式實現了,艾佛特説,那就是-----電影。

吉斯皮。託那多利確實如同童年的多多一樣,對電影的傾心溢於每一個鏡頭,他以電影院放映電影的方式,將鏡頭對準屏幕,他甚至點出阿倫。雷乃、安東尼奧尼等大師的名,傳達了他對大師的致敬,因為電影院是他最初的學堂;然而他似乎更尊敬諸如艾佛特、影院老闆這樣普通的“編外”電影工作者。電影業受到的衝擊,影院沒落的憂患也都無聲地從鏡頭中傳遞。所以我説他是真正酷愛電影、為電影而生的人。“能夠大聲説出來的愛就不是愛了”。這也是為什麼國產電影《花眼》中那個夢囈一般絮絮叨叨地述説自己如何如何熱愛電影的電影院領位員這一主角(其實就是導演自己的代言人)除了讓人心煩之外,還有就是覺得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吉斯皮。託那多利的鏡頭有着十分獨特的美感,他詮釋的鄉愁不是塔爾科夫斯基鏡頭下那樣氤氬的冷酷仙境,他的鄉愁因為“電影”這一確切的事物而具象化了,這個時候的鄉愁和懷舊,還不像之後的《瑪萊娜》那樣空洞和矯情;輔以勻速和對稱的美學支撐的畫面,使得他的故事有着從容的大氣,也是,“天堂”裏從來就不就應有侷促;不僅僅故事敍述出色,導演還運用了一系列象徵的手法,例如海邊鏽跡斑斑的鐵錨(小鎮一成不變枯燥的生活)、追趕火車的神父(告別舊世界)、母親的毛線(時光流轉)等等舉不勝舉。並沒有太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技巧,樸實和真誠是這部電影的最大特點。只是有一點我有些不明白,導演為什麼之後會讓多多與女友在海邊真正相見呢?電話亭隔着紗窗相見那幕已經很完美了,倘恍迷離得一若隔世!導演是不是定要忍心殘酷地“十分鐘,目睹美人年華老去”?我心下有點牽強的解釋是,也好,難得有機會當面澄清,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糾纏半生的心結,也最後有了個交代和釋懷。

這一點未免看上去有點畫蛇添足,令完美打了折扣,但是好片子終究是瑕不掩瑜。我很喜歡這電影!個性是它的結局深深觸動了我,選取在高潮中嘎然而止是在冒險和賭博,但是吉斯皮。託那多利,他成功了。

深夜想起來,中國佛説,人活着就是“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態;愛別離,求不得皆屬“心”苦。意大利人看來比較屬於樂天派的民族,也許是宗教信仰的關係吧,再悽苦的年代,再悽苦的等待,在用“電影”表現出來的時候卻絕少看得見淚水,他們自有他們“樂”的方式。然而不明白,假如西西里小島沒有電影,沒有電影院,那麼多多的童年是不是還會有天堂?!

《天堂電影院》影評 篇九

《天堂電影院》這部影片,是一部緬懷電影歷史以及個人的情感歷程的懷舊之作。影片採用倒敍結構,以薩爾瓦多的視角展開回憶,因此一開篇就給人帶來一種綿長、悠遠的懷舊氣息。這種倒敍的結構也確立了影片的兩條時間線索:一條是現實中的薩爾瓦多的生活流程,表現在影片中是短短的幾天;另一條是回憶中的歷史變遷、人物成長的時間流程,表現在影片中是十幾年。這兩條線索交錯進行,而又以後者為主。

影片以(現實)中年薩爾瓦多回到寓所——>(回憶)童年託託看電影、放電影、影院着火——>(現實)中年薩爾瓦多在回憶——>(回憶)青年託託戀愛——>(現實)中年薩爾瓦多在回憶——>(回憶)青年託託參軍、離開故鄉——>(現實)中年薩爾瓦多回到故鄉的方式展開全片。

第一條時間線索上的敍事對第二條時間線索上的敍事互相照應,使得第二條時間線索的長度由可見的十幾年(童年—青年),潛在地延長為幾十年(童年—中年)。

幾十年的時光,表現在文學作品中可能是:“三年過去了……暑假過去了……冬去春來……20年的光轉瞬即逝……”這些字眼。但是在電影中,時間的腳步必須化為觀眾看得見的畫面,也就是,最好用鏡頭來説話。《天堂電影院》一片的時間發展體現在銀幕上,主要是以下一些人物和時間的發展:

薩爾瓦多的成長

因為影片是一部半自傳性的作品,是在歷史的個人化書寫中再現一種文化的興衰起落,所以主人公薩爾瓦多的成長經歷是影片的故事主線,也是影片時間線索發展的主要依據。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薩爾瓦多的成長經歷不是一個簡單的順敍的故事,而是以中年的薩爾瓦多回憶的敍事形式,在倒敍中完成。回憶這種敍事形式帶來的好處是:節約影片篇幅、可以自由地對故事詳略進行取捨。我們根據自己的心理常識就知道,回憶是種跳躍性的思維,它會徘徊在那些給我們烙下深刻印記的事件上,而略過那些當時對自己來説是無關痛癢的事情。

在《天堂電影院》裏,薩爾瓦多的一生其實只展現為幾件事,而且幾件事也是有詳有略:童年薩爾瓦多看電影(略)、學習放映電影(詳);青年薩爾瓦多拍紀錄片(略)、戀愛(詳)、服兵役(略);中年薩爾瓦多回故鄉參加阿爾夫萊多的喪禮(詳)。至於童年的小託託是如何成長為青年的薩爾瓦多,離開故鄉的薩爾瓦多又如何在羅馬創業,影片就沒有交代。這種省略,絲毫不給觀眾以跳躍、突兀或敍事不完整之感。其原因就在於,影片採用了回憶這一敍事形式,在回憶中,一切省略或詳述都是有心理學依據的。

另外,《天堂電影院》一片在表現“時光飛逝”時,其鏡頭語言的運用也十分巧妙。以“託託服兵役”這一事件為例,“生活”是薩爾瓦多青年時期為時不短的一段生活經歷,但是導演只用了半分鐘的影片長度,就圓滿地展示完主人公這段毫無歡樂可言亦不值得鋪敍的時光。

鏡頭號——景別——拍攝角度——內容——音響效果

鏡頭1特寫;平攝、側面;一對對軍人的穿軍靴的腳齊步走過;軍樂

鏡頭2特寫;正面、稍仰;薩爾瓦多向長官彙報:“第三營第九隊報告員迪維達準備完畢”;軍樂繼續

鏡頭3特寫;正面、平攝;郵筒口,一隻手投入一封信;軍樂繼續

鏡頭4中近景;正面、平攝;薩爾瓦多給故鄉的朋友打電話,得知伊蓮娜離開了小鎮;軍樂繼續

鏡頭5全景;俯攝;薩爾瓦多蜷坐在牀邊,牀上的被沒有疊,有人進來將兩封信扔到他的牀上;軍樂繼續

鏡頭6特寫;俯攝;兩封信上註明“地址不詳”,薩爾瓦多把它們放到枕頭下面,那裏已經有一打類似的信件;軍樂繼續

鏡頭7近景;正面平攝;薩爾瓦多站在隊列的前方,舉槍瞄準、射擊;軍樂、四聲槍響

這個段落過後,便是已經長出了鬍子的薩爾瓦多從回到故鄉。七個鏡頭,簡潔流暢,讓時光飛逝而過,完滿地承擔了必要的敍事任務。

天堂電影院的幾度興衰

建築的生命往往比人的生命更長久、更堅韌,即便是一座灰土破板的小屋,也可能是爺爺那一輩傳下來的。所以,人們常常能在建築的一些不起眼的變化中感覺到時間的流逝。這種變化,可能只是改了一道柵欄,或者換了一扇門板。在《天堂電影院》中,電影院的興衰變化,同樣支撐了影片時間線索的發展,形象地展示時光流逝、人事變遷。

具體地説,這座電影院的歷史是:看客盈門、座無虛席——>一場大火、變成廢墟——>重新修建、再創輝煌——>年久失修、破舊漏雨——>門可羅雀、被迫關閉——>夷為平地、改建停車場。

第一次變成廢墟,是因為看電影的人太多(阿爾夫萊多為了給進不了電影院的人在廣場上放電影,不留神讓放映機故障起火);影院第二次變為廢墟,卻是因為沒有人要看電影了。天堂電影院這兩種不同意義上的衰落,折射出一種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從興盛走向衰落的過程,倏忽之間,一個時代已成為記憶。

“戲中戲”的發展脈絡

在《天堂電影院》中,影院裏上映的影片,不僅是一個重要的道具,也是一個重要的敍事、表情的元素。導演通過一系列經典影片的片段表現了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這裏出現了讓?雷諾阿的《底層》、魯奇諾?維斯康迪的《大地在波動》、弗立茲?朗格的《狂怒》、約翰?福特的《關山飛渡》,還出現了卓別林、基頓、勞萊爾、哈代、艾立克?馮?斯特勞亨、麗塔?海華茲等等曾經令無數影迷傾倒的影星們。他們順序地出現在電影銀幕上,好似歷史極富人情味地在從頭搬演

如果把這些影片看作是一個整體的話,它的命運也隨着時代的發展經歷了有趣的變化:技術上由易燃膠片到不燃膠片到被電視、錄像帶取代;內容上從接吻鏡頭被刪剪到出現接吻鏡頭到出現鏡頭,最後到接吻鏡頭被連接成片。從電影的命運變化上,觀眾也在回味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的價值觀念的演變,時間的車輪不斷前行

二、空間環境

《天堂電影院》的導演兼編劇渚塞佩?托爾納託雷曾經説過,“天堂電影院並不僅僅是間放映廳。對我來説,這是一個奇特的、文化與社會啟蒙的地方,一代意大利人曾在這裏受到薰陶。我傾向於認為,電影院對於一個人來講或許可以説是一種生活目的,在影片和他本身和他的願望、期待之間,也許就存在着一種聯繫。”托爾納託雷對電影的這種態度,表現在影片中便是:人們的生活中同時並存着電影與現實這樣兩個時空,片中出現的“電影院”與“廣場”這兩個()空間環境就分別代表着人們的這兩種生活場景。

電影院

在《天堂電影院》中,電影院好似生活在塵世中的人們建構的一座“天堂”,它使人們超脱了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艱難和困擾,而沉浸在歡樂中。《天堂電影院》用大量帶有喜劇色彩的生活細節,展現了在電影院這一夢幻天堂中,一代意大利人特殊的生活狀態。

電影中惡魔要殺人了,觀眾嚇得紛紛閉上眼睛,這時偏有一個小夥子含笑回身而望。鏡頭從他身上搖至二樓的觀眾席,原來有個姑娘正與他相視而笑……到了下一個觀影場景中,兩個人已攜手共坐在二樓的觀眾席上……到了再下一個觀影場景中,兩個人已經是抱着孩子在看電影了。

有個男人一直把影院當作他最好的睡覺場所,不管別人多熱鬧,他的鼾聲一如既往,結果屢遭孩子們的捉弄。

有個老人在看驚險片時捂着心臟倒下,在下一個觀影場景中,他坐過的椅子上放了一束鮮花。

影院正在放映一部已公映過的悲情影片,一個男子淚流滿面地在片中演員開口以前就背出了全部台詞,甚至包括最後的字幕“End”(結束)。

從片中可以看出,電影院不僅僅是一個供人們娛樂的場所,人們在其中體驗種。種生命情感,還在影院中撒播愛情的種子,哺育小生命的成長,甚至度過生命的最後一刻……影院曾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中心環境,電影也似乎超越了現實生活,成為人們的生命主題。這或許才是“天堂”的真正含義(Paradise除了天堂以外,其實也可以泛指不同信仰的人們的理想國度)。它與人的生命和夢想息息相關。

廣場

與電影院這一空間環境相對存在的,是西西里的現實生活環境。40~50年代的西西里,貧困、落後、生活艱辛、苦難。當電影放映着“六年後,春回大地,風和日麗,大地充滿陽光和生機,再也不像打戰時那麼緊張了,人們呼吸着清新自由的春天的氣息……”與之相對比的現實生活是,意大利政府又要公佈一批陣亡名單,其中就有小託託的父親。現實讓人無法迴避。在電影散場之後,人們不得不回到現實生活中去。在《天堂電影院》中,廣場這一空間環境就是現實生活的縮影。

據説,導演渚塞佩?托爾納託雷曾花了四個月時間,在六個不同的小鎮拍攝出姜卡爾多鄉村背景的一系列鏡頭。其良苦用心營造出的“廣場”這一空間環境,確實滲透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比如廣場上小販在大聲地叫賣尼龍襪子,婦女們肩扛水罐到水龍頭前排對打水,老婆婆用心地踩着紡車捻羊毛,男人們給小孩子理髮的同時,也忙着給驢子剪毛……以上的這些場景在影片中都不承擔什麼敍事功能,但卻讓人感到一股滿懷深情的懷舊氣息,看似閒筆,其實韻味無窮。不過,這只是白天的廣場,當黑夜降臨時,廣場就沒有這麼可愛了。

如同在現實中,電影中的黑暗是與光明伴生的。在夜晚的廣場上,天真、聰慧的小託託第一次挨媽媽的打,因為他把本應用來買牛奶的50里拉換成了電影票(丈夫徵軍去了前線,生死未卜,自己帶着兩個年幼的孩子艱難度日,50里拉足以讓這個母親揍自己的愛兒一頓了);在廣場上,資本家雲信祖解僱了一個加入共產黨的工人,並且對其他工人叫囂道:“你們都給我好好地幹,從早到晚,至於薪水是多少,就不是你們的事了。誰要是多嘴多舌,就趁早給我滾蛋”;在廣場上,一個瘋子常常跳出來,大聲地嚷嚷着:“廣場是我的,廣場是我的!”並企圖把大家全都趕走……

在這個夜晚的廣場上,也曾有過一次短暫的歡樂,就是阿爾夫萊多把廣場上一座建築物的牆壁變成電影的銀幕時。可惜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歡樂是不能長久的,厄運隨之而至,影院成了廢墟,阿爾夫萊多失去了雙眼。

當電影散場後,人們便回到廣場;當人們被影院拒絕以後,他們聚集到廣場。廣場與影院,是那個時代意大利人生命中現實與天堂的對列,苦難與快樂的隱喻。

放映間

在影院與廣場之間,不要忘了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空間環境,那就是電影院的放映間。儘管放映間不是一個人人能進入的空間,但它卻是片中兩個主要角色:薩爾瓦多和阿爾夫萊多最主要的生活環境。

放映間是為天堂電影院帶來歡樂的地方,雖然它並不直接生產影片。老放映師阿爾夫萊多説過:這裏“夏天悶熱,冬天能讓人凍S”,但是這裏的工作又讓人上癮,因為“有時影院座位全滿了,當你聽到觀眾嘻嘻哈哈的笑聲,你會感到欣慰的。聽到他們高興,你也快樂,就好像這快樂是你給他們的一樣”。創造歡樂遠沒有享受歡樂那麼輕鬆,放映間的生活讓兩代人體驗到了這種工作的辛苦與欣慰。放映間,吸引着薩爾瓦多從台前走向了幕後。在一次電影放映過程中,小託託從觀眾席上回頭向放映窗口望去,這時影片用特技手法形象地再現了他當時的心理:窗口是一隻獅子頭的造型,從獅子大張的口中噴射出了耀眼的藍色光束,鏡頭旋轉着向獅子頭推上去,獅子的口開合了幾下,發出聲聲獸吼。在小託託的眼中,是放映間為電影帶來神祕的魔力,他想方設法走進放映間,就是為了能掌握這種魔力,令人快樂的魔力。"

反過來説,儘管放映間為天堂電影院帶來了歡樂,它的作用實際卻是非常有限的。有一次,因為一部影片的拷貝要等別的小鎮放映完才能取回,結果是影院裏的人們陷入焦灼煩躁的等待,薩爾瓦多也只能束手無策地看着人們越來越憤怒。對於這一點,老阿爾夫萊多是看得最清楚的,雖然他的命運使他沒能離開這裏,他卻能指點年輕一代的薩爾瓦多離開這個狹小、封閉的空間,到更廣闊的世界去。放映間成為薩爾瓦多從觀眾走向導演的中轉站,所以它很重要,但,卻不應該在其中滯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81o74w.html
專題